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廣東泡茶步驟

廣東泡茶步驟

温杯,將茶壺放入茶洗裏,用沸水澆淋,再將茶杯停放在茶洗上方,用沸水燙洗消毒;

洗茶,將5~7g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中,衝入適温開水,5秒後將茶湯倒掉;

泡茶,繼續往茶壺中注入開水,並蓋上壺蓋燜泡,最後將茶湯倒入茶杯中細細品飲。

1. 準備材料:選取好的茶葉、茶具、壺、茶盤、茶巾、茶具清洗用具等。

2. 清洗:將茶具和茶葉進行清洗,壺洗淨後,加入小半壺開水,倒掉,再把茶葉放到壺中,加入少量開水沖洗,並將茶葉略微抖動翻動,去除塵土。

3. 泡茶:加入適量的開水,嘗試先泡一遍以使茶葉展現其氣息,之後倒掉水。再進行第二泡,沖泡3-5秒。

4. 首泡掉水:小心將第一泡茶葉的水倒掉,不要倒到茶具外或沾到身上。

5. 沖泡:繼續注入開水,讓茶葉繼續沖泡並浸泡,泡茶時間要控制好,一般每次沖泡8-15秒左右即可。

6. 倒茶:根據壺的大小,簡單地讓茶湯慢慢倒出,倒茶時儘量保持順向,慢慢地倒入茶杯。

7. 品嚐:在沉澱理茶中,品味韻味,享受茶湯帶來的馥郁與甘美。

8. 清洗茶具:泡完茶後要清洗、晾乾茶具,以便之後下一次再次使用。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廣東潮汕茶文化的喝茶步驟

  説到潮汕的茶文化,最出名的就是其功夫茶道,現已經達到全國最精緻、最考究、最著名的茶文化的高峯。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廣東潮汕茶文化的喝茶步驟,一起來看看。

  廣東潮汕茶文化的喝茶步驟

  1、品茶

  潮汕的功夫茶並沒有像中國功夫那樣名揚海外,但它作為潮汕茶文化的精粹,對於潮汕人來説,已經不只是簡單的一道飲料了,而是生活中的生活。所以潮汕人品茶的方式是慢慢品味,講究心手協調,與內心的平靜融為一體。

  2、擇茶

  選購好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潮汕人喝茶多是鐵觀音、鳳凰茶,他們選茶時一要觀形;二要掂重;三要嗅味,他們認為,好的茶葉,有一種純正的令人愉悦的茶香。

  3、擇水

  沖泡功夫茶最講究的就是水的質量,潮汕人沖泡茶認定的水質主要標準是:色度不超過15度,無異色;渾濁度小於5度;無異臭味,不含有肉眼可見物:PH值為6.5~8.5,總硬度不高於25度;毒理學及細菌指標合格。

  廣東潮汕茶文化功夫茶茶藝步驟

  (一)鑑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温,即所謂“温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衝: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用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的泡沫。淋壺可衝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衝到氣孔上,否則水易衝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薰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温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衝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衝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複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重複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衝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十九)謝茶敬客: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沖泡程序。

 

廣東大葉青怎麼泡 廣東大葉青茶的沖泡方法

廣東大葉青茶具有有益脾胃、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防治食道癌等功效。以下詳細介紹廣東大葉青茶的泡法及功效。廣東大葉青茶的泡法:1.燙壺:在泡大葉青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2.温杯:用燙壺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温杯。3.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鑑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廣東大葉青茶的功效:1.有益脾胃:廣東大葉青茶屬於黃茶中的一種。黃茶是漚茶,在漚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消化酶,對脾胃最有好處,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懶動肥胖、都可飲而化之。2.治療感染性疾病:廣東大葉青茶有散熱、理氣、補脾的作用。對於高熱、肺炎、肝炎、胃炎、子宮頸炎、淋巴結核、敗血症等嚴重感染性疾病有明顯療效。3.防治食道癌: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廣東大葉青茶的提取物β谷甾醇三葉青黃酮及多糖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廣東大葉青茶中所含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維生素等豐富營養物質,對防治食道癌也是有明顯功效。4.增強免疫力:人體具有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以抵抗外來微生物的侵襲,保持機體的健康。這種免疫防禦系統是通過免疫蛋白體的形成以識別入侵人體的病原,然後由人體中的白血球和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和巨噬細胞來行使圍殲任務。

潮汕功夫茶8個泡茶步驟

   潮汕工夫茶的簡介

  廣東潮汕工夫茶即廣東潮汕茶道,亦稱“潮州功夫茶”,是中國古老的漢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據考,在唐朝時期茶文化已經十分完善,沿海一帶人們都十分喜歡飲茶,在廣東潮汕當地更是把茶做為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工夫茶在廣東潮汕地區代代相傳,盛行不衰,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廣東潮汕工夫茶的'沖茶方法。茶葉、茶具、水、火備齊之後,就差沖茶所費的“工夫”。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便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廣東潮汕工夫茶之收功全在沖茶之法。

   茶具介紹:

   茶具。 廣東潮汕工夫茶最講究是茶具。廣東潮汕工夫茶有別於其它喝茶方法也在於茶具上,一般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紅泥小火爐、茶盤、茶壺、茶洗、茶杯等等。

   水。 是廣東潮汕工夫茶重要的一個元素。茶水,99.9%是水,所以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茶口感。一般認識,山泉水最佳,溪水,雪水次之,自來水最後。當然,隨人環境污染的加重,在選擇天然水的時候,要考慮到水資源附近的環境污染情情況。

  水温。不是所以有茶都用100度的水進行沖泡。一般來説,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需要100度的開水。各種芽葉細嫩的綠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茶葉越嫩、越綠,水温就要低。

   茶葉。 廣東潮汕地區工夫茶的茶葉以烏龍茶為主,有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樅)等。大紅袍:主產於福建武夷巖,烏龍茶類,此外還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並稱“四大名樅”;鐵觀音:主產於福建安溪縣,烏龍茶類,半發酵;鳳凰單叢:主產於廣東潮州市鳳凰山,烏龍茶類,為廣東潮汕本地產名茶。

   茶藝。 潮州工夫茶一般只放三個杯子,廣東潮汕有“茶三酒四”的説法,體現廣東潮汕人禮讓精神。斟茶時,三個茶杯並圍成“品”字,凸顯廣東潮汕人重品德。茶杯七分滿,茶太滿了欺客。最後,主人雙手依長幼次策奉上,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品茶。 品茶的“品”字是由三個“口”組成的,喝茶時要分成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相關精彩閲讀:相關精彩閲讀:視頻:功夫茶的泡法

   下面是廣東潮汕工夫茶的8個沖茶步驟:

  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説,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鍾,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二、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之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

  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裏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衝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

  納茶是衝工夫茶的第一道工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樣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説》雲:“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湧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説:“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四、洗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洗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只衝一角,然後再衝各角,可同樣忌直衝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衝低灑”是也。高衝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由於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衝,目的在於使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

  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猛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

  七、燙杯

  廣東潮汕話説是“燒盅熱罐”,乃是衝工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後説,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沖茶、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可謂得其三味矣。

  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衝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讚歎再三,説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説到“姿態美妙”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裏去,這時,茶壺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八、灑茶

  幾經數度工夫,最後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

  “低”就是前面説過的,“高衝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

  “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

  “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稱“關公巡城”。不可灑了一杯才灑另一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很重要的。

  “盡”就是不要讓餘水留在壺中,一點一滴必灑盡,稱“韓信點兵”。第一衝還可以留一點,二、三衝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要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茶墊上,使壺裏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灑茶既畢,趁熱而飲,杯緣接脣,杯麪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味杯底。據説是“味雲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神明變幻,廣東潮汕工夫茶之三味於此盡得矣。

  工夫茶近幾年來,在不少關於茶的文章中“工夫茶”與“功夫茶”的説法不盡一致:説“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好茶;“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泡飲的技巧;“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沖泡技巧等等。《辭海》縮印本中“工”與“功”條目雖雲兩字相通,但又説:工夫:指所費精力和時間;功夫:指技巧。工夫茶與功夫茶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廣東潮汕工夫茶的功效:

  1、清利頭目。因其氣味輕薄,易於上達頭目,消散蒙上之熱,故可用於頭目昏花之症。

  2、利尿。因其味苦,其氣可下行膀胱,以助氣化行水,故能利尿。

  3、消暑。因其氣輕浮發散,可發泄暑熱之邪,又能下瀉膀胱之水,以除暑濕,故可解暑。

  4、清熱。因其性涼,涼則可瀉其熱,故可用於發熱、煩躁等熱性疾病。

  5、明目。因其氣輕盈,能循肝經達目,揚其障目之邪熱,故能療目疾。

廣東人如何泡茶

廣東人喝紅茶以及烏龍居多,所用方式以功夫茶居多,所用茶具多是蓋碗.一般有這麼幾步,放茶葉,一個蓋碗大約放置7-8克茶葉.熱水衝入,用蓋碗的蓋子撇去茶沫.出水(第一泡是不能喝的,但可以用這茶水燙茶杯),再衝水,再將蓋碗中的茶水倒出(可直接倒出,也可先倒入茶盞,然後再用茶盞把茶水分配到每個小茶杯裏).基本就是這麼個過程.

茶道知識:泡茶的步驟

茶道知識:泡茶的步驟

  友情似茶,味雖淡,卻回味無窮,沁人心脾。泡出一杯好茶,是需要工夫和耐心的。首先,茶葉要好。茶葉從茶樹上被摘下後要經過日曬、烘焙、炒乾等多種步驟才能完成。其次,泡茶的步驟同樣也很講究,下面我為你講解茶道知識——泡茶的步驟,讓大家對於日常的泡茶步驟有個簡單基礎的瞭解。

   泡茶 要素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物質基礎,其中多數能在沖泡過程中溶解於水,從而形成了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泡茶時,應根據不同茶類的特點,調整水的温度,浸潤時間和茶葉的用量,從而使茶的香味、色澤、滋味得以充分的發揮。綜合起來,泡好一壺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時間,第四是沖泡次數。

   泡茶 的步驟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質:

  茶葉中各種物質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與茶葉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關。氨基酸具有鮮爽的性質,因此茶葉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響着茶湯的鮮爽度。名優綠茶滋味之所以鮮爽、甘醇,主要是因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澀。故有“春茶鮮、夏茶苦”的諺語。

  2.茶水比例:

  茶葉用量應根據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葉等級而有所區別,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湯苦澀不爽。因此,細嫩的茶葉用量要多;較粗的茶葉,用量可少些,即所謂“細茶粗吃”“精茶細吃”。

  普通的紅、綠茶類(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沖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壺),那麼,放上3克左右的茶,沖水至七八成滿,就成了一杯濃淡適宜的茶湯。若飲用雲南普洱茶,則需放茶葉5~8克。

  烏龍茶因習慣濃飲,注重品味和聞香,故要湯少味濃,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廣東潮、汕地區,投茶量達到茶壺容積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還與飲茶者的年齡、性別有關,大致説,中老年人比年輕人飲茶要濃,男性比女性飲茶要濃。如果飲茶者是老茶客或是體力勞動者,一般可以適量加大茶量;如果飲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腦力勞動者,可以適量少放一些茶葉。

  一般來説,茶不可泡得太濃,因為濃茶有損胃氣,對脾胃虛寒者更甚,茶葉中含有鞣酸,太濃太多,可收縮消化黏膜,妨礙胃吸收,引起便祕和牙黃,同時,太濃的茶湯和太淡的茶湯不易體會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謂飲茶“寧淡勿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泡茶 的步驟二:沖泡水温

  據測定,用60℃的開水沖泡茶葉,與等量100℃的水沖泡茶葉相比,在時間和用茶量相同的情況下,茶湯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後者的45%~65%。這就是説,沖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沖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濃”,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 以落開的.沸水為好,這時的水温約85℃ 。滾開的沸水會破壞維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會變苦澀;水温過低則茶葉浮而不沉,內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來,茶湯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無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還與茶的老嫩、鬆緊、大小有關。大致説來,茶葉原料粗老、緊實、整葉的,要比茶葉原料細嫩、鬆散、碎葉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沖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還與沖泡的品種花色有關。

  具體説來,高級細嫩名茶,特別是高檔的名綠茶,開香時水温為95℃,沖泡時水温為80℃~85℃。只有這樣泡出來的茶湯色清澈不渾,香氣純正而不鈍,滋味鮮爽而不熟,葉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飲之可口,視之動情。如果水温過高,湯色就會變黃;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賞性;維生素遭到大量破壞,降低營養價值;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湯產生苦澀味,這就是茶人常説的把茶“燙熟”了。反之,如果水温過低,則滲透性較低,往往使茶葉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難以學浸出,結果,茶味淡薄,同樣會降低飲茶的功效。大宗紅、綠茶和花茶,由於茶葉原料老嫩適中,故可用90℃左右的開水沖泡。

  沖泡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種茶,由於原料並不細嫩,加之用茶量較大,所以,須用剛沸騰的100℃開水沖泡。特別是烏龍茶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沖泡前用滾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用滾開水淋壺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發揮出來。

  至於邊疆兄弟民族喝的緊壓茶,要先將茶搗碎成小塊,再放入壺或鍋內煎煮後,才供人們飲用。

  判斷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計和計時器不測量,等掌握之後就可憑經驗來斷定了。當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開,以自然降温的方式來達到控温的效果。

   泡茶 的步驟三:沖泡時間

  茶葉沖泡時間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温、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

  如用茶杯泡飲普通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150~200毫升,沖泡時宜加杯蓋,避免茶香散失,時間以3~5分鐘為宜。時間太短,茶湯色淺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湯澀味,香味還易喪失。不過,新採製的綠茶可沖水不加杯蓋,這樣湯色更豔。另用茶量多的,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則宜長。質量好的茶,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宜長些。

  茶的滋味是隨着時間延長而逐漸增濃的。據測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來的是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等,大約到3分鐘時,含量較高。這時飲起來,茶湯有鮮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飲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後,隨着時間的延續,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漸增加。因此,為了獲取一杯鮮爽甘醇的茶湯,對大宗紅、綠茶而言,頭泡茶以沖泡後3分鐘左右飲用為好,若想再飲,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湯時,再續開水,以此類推。

  對於注重香氣的烏龍茶、花茶,泡茶時,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蓋,而且沖泡時間不宜長,通常2~3分鐘即可。由於泡烏龍茶時用茶量較大,因此,第一泡1分鐘就可將茶湯傾入杯中,自第二泡開始,每次應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這樣要使茶湯濃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沖泡時,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鐘後,浮在水面的茶葉才開始徐徐下沉,這時,品茶者應以欣賞為主,觀茶形,察沉浮,從不同的茶姿、顏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鐘,方可品飲茶湯。否則,不但失去了品茶藝術的享受,而且飲起來淡而無味,這是因為白茶加工未經揉捻,細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難浸出,以至浸泡時間須相對延長,同時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沖泡時間還與茶葉老嫩和茶的形態有關。一般説來,凡原料較細嫩,茶葉鬆散的,沖泡時間可相對縮短;相反,原料較粗老,茶葉緊實的,沖泡時間可相對延長。總之,沖泡時間的長短,最終還是以適合飲茶者的口味來確定為好。

   泡茶 的步驟點四:沖泡次數

  據測定,茶葉中各種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樣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維生素C;其次是咖啡鹼、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沖泡第一次時,茶中的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沖泡第二次時,能浸出30% 左右;沖泡第三次時,能浸出約10%;沖泡第四次時,只能浸出2~3%,幾乎是白開水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和綠碎茶,由於這類茶的內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沖泡一次就將茶渣濾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採用一次沖泡法,工夫紅茶則可沖泡2~3次。而條形綠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沖泡2~3次。白茶和黃茶,一般也只能沖泡1次,最多2次。

  品飲烏龍茶多用小型紫砂壺,在用茶量較多時(約半壺)的情況下,可連續沖泡4~6次,甚至更多。

   茶 道知識:各類茶的品飲

  茶類不同,花色不一,其品質特性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茶,品的側重點不一樣,由此導致品茶方法上的不同。

  1.高級細嫩綠茶的品飲

  高級細嫩綠茶,色、香、味、形都別具一格,討人喜愛,品茶時,可先透過晶瑩清亮的茶湯,觀賞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態,再察看茶汁的浸出、滲透和湯色的變幻,然後端起茶杯,先聞其香,再呷上一口,含在口,慢慢在口舌間來回旋動,如此往復品賞。

  2.烏龍茶的品飲

  烏龍茶的品飲,重在聞香和嘗味,不重品形。在在實踐過程中,又有聞香重於品味的(如台灣),或品味更重於聞香的(如東南亞一帶),潮汕一帶強調熱品,即灑茶入杯,以拇指和食指按杯沿,中指抵杯底,慢慢由遠及近,使杯沿接脣,杯麪迎鼻,先聞其香,爾後將茶湯含在口中迴旋,徐徐品飲其味,通常三小口見杯底,再嗅留存於杯中茶香。台灣採用兵是温品,更側重於聞香。品飲時先將壺中茶湯趁熱傾入公道杯,爾後分注於聞香杯中,再一一傾入對應的小杯內,而聞香杯內壁留存的茶香,正是人們品烏龍茶的精髓所在。品啜時,先將聞香杯置於雙手手心間,使聞香杯口對準鼻孔,再用雙手慢慢來回搓動聞香杯,使杯中香氣盡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享用。至於啜茶方式,與潮、汕地區無多大差異。

  3.紅茶品飲

  紅茶,人稱迷人之茶,這不僅由於色澤紅豔油潤滋味甘甜可口,還因為它品飲紅茶,除清飲水思源外,還喜歡調飲,酸的如檸檬,辛的如肉桂,甜的台砂糖,潤的如奶酪。

  品飲紅茶重在領略它的香氣,滋味和湯色,所以,通常多采用壺泡後再分灑入杯。品飲時,先聞其香,再觀其色,然後嘗味。飲紅茶須在品字上下功夫,緩緩斟飲,細細品味,方可獲得品飲紅茶的真趣。

  4.花茶品飲

  花茶,融茶之味花之香於一體,茶的滋味為茶湯的本味,花香為茶泌之精神,茶中學教師與花香巧妙地融合,構成茶湯適口、香氣芬芳的特有韻味,故而人稱花茶是詩一般的茶葉。

  花茶常用有蓋的白瓷杯或蓋碗沖泡,高級細嫩花茶,也可以用玻璃杯沖泡,高級花茶一經沖泡後,可立時觀賞茶在水中的飄舞、沉浮、展姿,以及茶汁的滲出和茶泡色澤的變幻。當沖泡2~3分鐘後,即可用鼻聞香。茶湯稍涼適口時,喝少許茶湯在口中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結合的方法使茶湯在舌面來回流動,口嘗茶味和餘香。

  5.細嫩白茶與黃茶品飲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製作時,通常將鮮葉經萎凋後,直接烘乾而成,所以,湯色和滋味均較清淡。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通常製作是示經揉捻,因此,茶汁很難浸出。

  由於白茶和黃茶,特別是白茶中的白毫銀針,黃茶中的君山銀針,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因此是以觀賞為主的一種茶品。當然悠悠的清雅茶香,淡淡的澄黃茶色,微微的甘醇滋味,也是品賞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品飲前,可先觀茶幹,它似銀針落盤,如松針鋪地,再用直筒無花紋的玻璃杯以70℃ 的開水沖泡,觀賞茶芽在杯水中上下浮動,最終個個林立的過程,接着,聞香觀色。通常要在沖泡後10分鐘左右才開始嘗味。這些茶特重觀賞,其品飲的方法帶有一定的特殊性。

;

潮汕的功夫茶,為什麼會那麼講究沖泡過程呢?

廣東鳳凰鎮,而鳳凰鎮就在潮州。在潮州我們看到,當地人泡茶一般只用一個蓋碗,配三個品茗杯,一般不用公道杯。那為什麼是三個杯,而不是兩個或四個杯呢?因為三個杯擺在一起,就是一個標準的“品”字啊!最後一步就是篩茶:講究“低篩”,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篩茶方法,茶杯先擺放整齊,茶壺嘴要貼近茶杯,然後就連續不停地把茶均勻地倒入在各個茶杯裏,但是不能一次性注滿一杯,並且要把一壺茶都篩完才可。

中國茶道是三位一體的,潮州工夫茶集中國茶道之大成。沖泡工夫茶需要在靜雅的環境中,備好精選的烏龍茶,紅紅泥火爐煮一銚泉水,頗第一步先開水洗杯,第二,沖茶的第一遍茶水再洗一次杯,然後第三步才是斟茶,斟的時候是三個杯子繞着平均着斟,不是斟滿一杯再一杯。為講究的沖泡,慢慢地品啜,則怡心怡情。他唯一能做就是瞎編故事,故事裏的揭陽可以管全世界包括潮州,醫院判他無可救藥,他偷跑出來,他9169##0809 現在被我在“頭條”發現。

不分雅趣,你會發現潮汕地區除了在他們家裏,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們在泡茶。潮汕的功夫茶更是被評為國家非遺項目,可見它不僅是他們生活的日常,而且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沿海一帶人們都十分喜歡飲茶,在廣東潮汕當地更是把茶做為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説到潮汕茶的步驟得先提一提他們最講究的茶具。廣東潮汕工夫茶有別於其它喝茶方法也在於茶具上,一般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紅泥小火爐、茶盤、茶壺、茶洗、茶杯等等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_泡茶的基本步驟

茶道泡茶是茶道知識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那麼茶道知識中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你們知道嗎?下面我為你講解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讓大家對於日常的泡茶步驟有個簡單基礎的瞭解。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泡茶要素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物質基礎,其中多數能在沖泡過程中溶解於水,從而形成了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泡茶時,應根據不同茶類的特點,調整水的温度,浸潤時間和茶葉的用量,從而使茶的香味、色澤、滋味得以充分的發揮。綜合起來,泡好一壺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時間,第四是沖泡次數。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質:

  茶葉中各種物質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與茶葉的老嫩和加工 方法 有關。氨基酸具有鮮爽的性質,因此茶葉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響着茶湯的鮮爽度。名優綠茶滋味之所以鮮爽、甘醇,主要是因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澀。故有“春茶鮮、夏茶苦”的 諺語 。

  2.茶水比例:

  茶葉用量應根據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葉等級而有所區別,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湯苦澀不爽。因此,細嫩的茶葉用量要多;較粗的茶葉,用量可少些,即所謂“細茶粗吃”“精茶細吃”。

  普通的紅、綠茶類(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沖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壺),那麼,放上3克左右的茶,沖水至七八成滿,就成了一杯濃淡適宜的茶湯。若飲用雲南普洱茶,則需放茶葉5~8克。

  烏龍茶因習慣濃飲,注重品味和聞香,故要湯少味濃,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廣東潮、汕地區,投茶量達到茶壺容積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還與 飲茶 者的年齡、性別有關,大致説,中老年人比年輕人飲茶要濃,男性比女性飲茶要濃。如果飲茶者是老茶客或是體力勞動者,一般可以適量加大茶量;如果飲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腦力勞動者,可以適量少放一些茶葉。

  一般來説,茶不可泡得太濃,因為濃茶有損胃氣,對脾胃虛寒者更甚,茶葉中含有鞣酸,太濃太多,可收縮消化黏膜,妨礙胃吸收,引起便祕和牙黃,同時,太濃的茶湯和太淡的茶湯不易體會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謂飲茶“寧淡勿濃”是有一定道理的。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二:沖泡水温

  據測定,用60℃的開水沖泡茶葉,與等量100℃的水沖泡茶葉相比,在時間和用茶量相同的情況下,茶湯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後者的45%~65%。這就是説,沖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沖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濃”,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 以落開的沸水為好,這時的水温約85℃ 。滾開的沸水會破壞維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會變苦澀;水温過低則茶葉浮而不沉,內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來,茶湯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無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還與茶的老嫩、鬆緊、大小有關。大致説來,茶葉原料粗老、緊實、整葉的,要比茶葉原料細嫩、鬆散、碎葉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沖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還與沖泡的品種花色有關。

  具體説來,高級細嫩名茶,特別是高檔的名綠茶,開香時水温為95℃,沖泡時水温為80℃~85℃。只有這樣泡出來的茶湯色清澈不渾,香氣純正而不鈍,滋味鮮爽而不熟,葉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飲之可口,視之動情。如果水温過高,湯色就會變黃;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賞性;維生素遭到大量破壞,降低營養價值;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湯產生苦澀味,這就是茶人常説的把茶“燙熟”了。反之,如果水温過低,則滲透性較低,往往使茶葉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難以學浸出,結果,茶味淡薄,同樣會降低飲茶的功效。大宗紅、綠茶和花茶,由於茶葉原料老嫩適中,故可用90℃左右的開水沖泡。

  沖泡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種茶,由於原料並不細嫩,加之用茶量較大,所以,須用剛沸騰的100℃開水沖泡。特別是烏龍茶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沖泡前用滾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用滾開水淋壺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發揮出來。

  至於邊疆兄弟民族喝的緊壓茶,要先將茶搗碎成小塊,再放入壺或鍋內煎煮後,才供人們飲用。

  判斷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計和計時器不測量,等掌握之後就可憑 經驗 來斷定了。當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開,以自然降温的方式來達到控温的效果。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三:沖泡時間

  茶葉沖泡時間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温、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

  如用茶杯泡飲普通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150~200毫升,沖泡時宜加杯蓋,避免茶香散失,時間以3~5分鐘為宜。時間太短,茶湯色淺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湯澀味,香味還易喪失。不過,新採製的綠茶可沖水不加杯蓋,這樣湯色更豔。另用茶量多的,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則宜長。質量好的茶,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宜長些。

  茶的滋味是隨着時間延長而逐漸增濃的。據測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來的是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等,大約到3分鐘時,含量較高。這時飲起來,茶湯有鮮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飲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後,隨着時間的延續,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漸增加。因此,為了獲取一杯鮮爽甘醇的茶湯,對大宗紅、綠茶而言,頭泡茶以沖泡後3分鐘左右飲用為好,若想再飲,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湯時,再續開水,以此類推。

  對於注重香氣的烏龍茶、花茶,泡茶時,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蓋,而且沖泡時間不宜長,通常2~3分鐘即可。由於泡烏龍茶時用茶量較大,因此,第一泡1分鐘就可將茶湯傾入杯中,自第二泡開始,每次應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這樣要使茶湯濃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沖泡時,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鐘後,浮在水面的茶葉才開始徐徐下沉,這時,品茶者應以欣賞為主,觀茶形,察沉浮,從不同的茶姿、顏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鐘,方可品飲茶湯。否則,不但失去了品茶藝術的享受,而且飲起來淡而無味,這是因為白茶加工未經揉捻,細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難浸出,以至浸泡時間須相對延長,同時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沖泡時間還與茶葉老嫩和茶的形態有關。一般説來,凡原料較細嫩,茶葉鬆散的,沖泡時間可相對縮短;相反,原料較粗老,茶葉緊實的,沖泡時間可相對延長。總之,沖泡時間的長短,最終還是以適合飲茶者的口味來確定為好。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點四:沖泡次數

  據測定,茶葉中各種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樣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維生素C;其次是咖啡鹼、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沖泡第一次時,茶中的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沖泡第二次時,能浸出30% 左右;沖泡第三次時,能浸出約10%;沖泡第四次時,只能浸出2~3%,幾乎是白開水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和綠碎茶,由於這類茶的內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沖泡一次就將茶渣濾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採用一次沖泡法,工夫紅茶則可沖泡2~3次。而條形綠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沖泡2~3次。白茶和黃茶,一般也只能沖泡1次,最多2次。

沏茶問題三步流程

第一步:選器

泡茶的第一步,要想泡好茶,首先要選對茶具。茶具有材質上的不同,一般分為瓷、陶、紫砂、玻璃;茶具還有形態上的不同,分為小壺、大壺、蓋碗、杯。

●綠茶:玻璃杯

綠茶,尤其是名優綠茶,選用玻璃杯最能夠突出的就是茶葉在水中綻放的姿態美感。

像碧螺春,一經沖泡,茶芽先沉入杯底,隨後便做出“白雲翻滾,雪花飛舞”之勢,透過玻璃杯,可以盡收眼底。像綠茶、黃茶、白茶中的名優茶,芽葉細嫩,沖泡後通過玻璃杯觀賞其形態,也是品茶的一個重要內容。

●烏龍茶:功夫茶具

功夫茶泡法,一般是指福建、廣東一帶比較講究的泡法,對於色、香、味的表現最淋漓盡致。

烏龍茶最突出的特點是香高味遠、滋味變化無窮。烏龍茶重在聞香、品味,因此宜快衝,不宜使用大壺、大杯。用小的紫砂壺或者小的蓋碗均可,小口慢啜,最能體會烏龍茶的妙處。

●紅茶:白瓷蓋碗

紅茶怕高温,不能用沸水沖泡。

選用敞口、稍大的白瓷蓋碗,散熱快,也容易掌握好出湯時間,沖泡完之後,記得把蓋子打開,以免悶酸紅茶。白瓷蓋碗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清晰的欣賞紅茶湯色。紅茶不宜選擇小口的茶壺,因其保温性好,散熱慢。

●花茶:大茶壺

花茶可以選用大瓷壺或者大玻璃壺。

大壺可以使花朵充分舒展、浸潤,更容易浸出味。瓷壺不會吸味,能比較好呈現花香,選用陶壺就不太合適。玻璃壺能夠看到花朵的動態,適合跟朋友一起喝花茶時欣賞。

●白茶:蓋碗、煮茶壺。

白茶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

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相對較嫩,水温稍低,用蓋碗泡散熱快,主要凸顯出白茶的鮮香味。而壽眉相對較老,尤其是老白茶,用煮茶壺小火熬煮,喝起來更加醇厚,老白茶的棗香、藥香也更加明顯。

●普洱茶:蓋碗、紫砂

普洱茶有分生熟普洱和新老普洱。

普洱茶可用瓷質蓋碗,真實呈現其細膩的香氣和滋味。如果是經過倉儲的普洱生茶或者普洱熟茶,使用紫砂壺能夠吸收一些倉儲產生的不愉悦的氣味,茶湯喝起來更加順滑和温潤。

第二步:備水

●水質對茶湯有很大的影響。

純淨水、礦泉水、過濾水、自來水,相對來説前三者都是比較適合用來泡茶的。而自來水因為水質偏硬,且可能會因為含有漂白劑之類的,泡茶容易產生異味,泡出來的茶口感差一些。

●煮水要求把水完全煮沸,達到100℃。

煮水工具有飲水機、電熱水壺、陶壺、玻璃壺、鐵壺、銀壺等等。鐵壺、銀壺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但的確有些奢侈。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像有的飲水機大概燒到90℃就會跳到保温,並沒有完全燒開。

●每種茶類需要的水温不同。

雖然有的茶需要的温度低於100℃,但是水依舊需要燒開,再晾涼下來。

綠茶、黃茶、紅茶:80-90℃

烏龍茶、普洱茶、黑茶:100℃

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第三步:沖泡

●備茶

從茶罐裏取出適量的茶,可以先置於茶荷內觀賞其心態,幹聞香氣,對茶有個大致的瞭解。

●温器

温杯潔具的順序是,先把沸水衝入壺或者蓋碗,接着倒入公道杯,然後倒入茶杯裏,這樣有助於茶具達到合適的温度,這個時候把茶放入壺中,蓋上蓋子一會馬上打開,茶香會更好的散發。

●醒茶

醒茶的目的主要是讓茶葉温潤、開展,有一個緩緩甦醒的過程,用90℃的水快衝快出,切記醒茶不用沸水,避免浸出太多茶味導致第二泡茶變淡。另外,還能衝去茶葉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灰塵。

●沖泡

不需要沸水沖泡的茶,可以先把水倒入公道杯,水温降下來了再衝泡。至於沖泡的時間,要在實際泡茶過程中去體會和調整,每一泡茶的時間依次遞增。

泡茶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同一個茶,不同的人能沖泡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沖泡方法也能展現茶不同的特點。泡茶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只要掌握基本原則,用心學習、體會、練習,就一定會泡出好茶。

正確的泡茶六個步驟

上三五知己,一起喝茶聊天。那麼,對於泡茶的基本正確方式,朋友們是否也已經掌握了呢?一起來看看茶道入門基礎知識吧。

一、泡茶用水

泡茶用水最好採用山泉水或純淨水,要求水沒有污染,水的感官性狀良好,即無色、無臭、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舌嘗有清涼甜潤的感覺。水的PH值為中性7,煮沸後永久硬度不超過8度,這樣的水就非常適合泡茶。

同時注意:茶水比例,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

純淨水

二、泡茶器具

名茶與茶具總是珠聯璧合。茶道品飲的茶具都十分考究,如能備有一套小巧精緻的茶具,稱為“茶房四寶”,即

潮汕爐--廣東潮州、汕頭出產的陶磁風爐或白鐵皮風爐;

玉書碨--扁形薄磁的開水壺,容水量約250毫升;

孟臣罐--江蘇宜興產的用紫砂製成的小茶壺,容水量約50毫升;

若琛甌--江西景德鎮產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隻,每隻容水量約5毫升。

當今較好的泡茶的茶具,仍然脱離不了這“茶房四寶”,雖有所變化,但更趨實用化、方便化。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寶”有電磁爐、鋼質開水壺、鋼質茶盤(或塑料茶盤),“白瓷蓋碗”(鐘形,高5.5釐米,口徑8.2釐米,底徑4.5釐米;這種蓋碗放茶葉、嗅香氣、衝開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這樣才具備泡飲上好茶葉的條件。

三、傳統泡法步驟

1、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懸壺高衝

2、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3、倒茶出湯: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鳳凰單叢茶的沖泡方法

鳳凰單叢茶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茶,屬於著名的烏龍茶(青茶)。主產於廣東省潮州市鳳凰鎮,以當地的一座鳳凰山命名(海拔1497.8米,為潮汕地區第一高峯)。鳳凰單叢茶具有自然花香、湯色橙黃(原茶)或金黃(精製茶)、透亮醇厚、持久回甘、極耐泡等特點,那麼如何沖泡鳳凰單叢茶?

鳳凰單叢茶沖泡方法:

茶具:推薦白瓷碗和潮汕功夫茶杯。你也可以多準備些茶杯、茶巾、茶匙、水碗、過濾器、熱水壺和風箱(電磁爐或酒精燈都可以),以增強泡茶的樂趣。

沏茶用水:自古以來,飲茶就十分重視水質,水的質量將直接影響茶湯的味道。一般來説,無色無味、含氧量高的水最適合泡茶,以山泉水、井水和溪水最好,純淨水次之。

泡茶水温:水温控制在95℃~100℃左右。可以先把水燒開,然後放涼一點。

茶葉投放量:根據蓋碗的大小而定。放5-8克茶比較合適,喜歡喝濃茶的朋友可以適當多放些茶。喜歡喝清淡的朋友則放少些茶,根據自己的品味,投放量多試幾次,就能掌握自己喜歡的茶湯濃度了。

鳳凰單叢的沖泡流程

一、温杯沖茶

直接用白開水洗淨茶具,然後在餘温散盡前,投放茶葉並把100度的開水提高入蓋碗,使茶葉轉動,入水只要水蓋過茶葉即可,不宜過多。之所以要温杯是為了防止沖茶過程中,水杯吸引了開水的熱量,導致水温不夠泡茶不香。

二、刮沫聞香

刮沫又稱春風拂面,在倒入開水3秒左右,用茶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即可出湯

三、出湯

鳳凰單樅茶出湯要快。一般不要超過6秒,把泡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裏,可視泡數的增加適當增出湯的時間,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滴到各茶杯裏。這樣沖泡出的茶湯不苦不澀,味道最宜。

四、賞茶品湯

輕輕的聞杯中的茶香,鑑賞湯色,觀賞杯中的茶湯顏色,品啜甘霖,先嗅其香後品嚐其味確是一種生活藝術享受

TAG標籤:泡茶 廣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