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正山小種紅茶北丹韻

正山小種紅茶北丹韻

正山小種紅茶北丹韻是中國茶葉中的一種優質紅茶,產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市北丹村,因其產地在武夷山脈中北段,故得名“北丹韻”。

正山小種紅茶的製作歷史悠久,至少有數百年的歷史。它的製作工藝十分繁瑣,需要經過採摘、萎凋、揉捻、發酵、烘焙等多個環節。正山小種紅茶具有濃郁的花香和果香,口感醇厚甘甜,回味悠長。

北丹韻產地位於武夷山華麗而陡峭的北部,氣候温和濕潤,土壤肥沃,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出了優質的正山小種紅茶。北丹韻正山小種紅茶的茶湯橙紅明亮,香氣濃郁持久,具有獨特的土壤味、草香味以及果香味。

正山小種紅茶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茶葉出口的重要品種之一。北丹韻的正山小種紅茶以其高品質和獨特的口感而享譽全球茶市。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正山小種紅茶北丹韻是中國茶葉中的一種優質紅茶,產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市北丹村,因其產地在武夷山脈中北段,故得名“北丹韻”。

正山小種紅茶的製作歷史悠久,至少有數百年的歷史。它的製作工藝十分繁瑣,需要經過採摘、萎凋、揉捻、發酵、烘焙等多個環節。正山小種紅茶具有濃郁的花香和果香,口感醇厚甘甜,回味悠長。

北丹韻產地位於武夷山華麗而陡峭的北部,氣候温和濕潤,土壤肥沃,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出了優質的正山小種紅茶。北丹韻正山小種紅茶的茶湯橙紅明亮,香氣濃郁持久,具有獨特的土壤味、草香味以及果香味。

正山小種紅茶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茶葉出口的重要品種之一。北丹韻的正山小種紅茶以其高品質和獨特的口感而享譽全球茶市。

正山小種屬於什麼茶?正山小種是紅茶嗎

屬紅茶類,正山小種是紅茶。

正山小種保健功效:

1、利尿功效:

在紅茶中的咖啡鹼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並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於是促成尿量增加。

如此有利於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2、消炎殺菌功效:

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喇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塗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3、解毒功效:

正山小種,紅茶中的茶多鹼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沉澱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4、提神消疲功效:

經由醫學實驗發現,紅茶中的咖啡鹼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鋭,記憶力增強;

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他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擴展資料:

正山小種的傳奇歷史:

17世紀初,正山小種被遠傳海外,由荷蘭商人帶入歐洲,隨即風靡英國皇室乃至整個歐洲,並掀起流傳至今的“下午茶”風尚。自此,正山小種紅茶在歐洲歷史上成為中國紅茶的象徵,成為世界統飲名茶。

明末時期,崇安縣令為重振武夷茶,引進先進的製茶技術,“招黃山僧以松蘿法制建茶”。“松蘿法”是當時綠茶炒青的製茶法,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製茶技術。武夷山在引進“松蘿法”後,卻出現了另一種情況:武夷山的茶農採摘茶青的時間,往往集中在天氣晴朗的上午進行。

大量堆積的茶青未能及時處理,自然萎凋後,有些會在堆積中發酵,而萎凋後的茶青炒制後,再烘乾,會出現茶湯色變紅的現象。也可以説,正山小種紅茶技術的發現,是一個巧合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正山小種的傳奇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是什麼茶

正山小種是紅茶。正山小種紅茶一詞在歐洲最早稱WUYIBOHEA,其中WUYI是武夷的諧音,在歐洲英國它是中國茶的象徵,後因貿易繁榮,當地人為區別其它假冒的小種紅茶人工小種或煙小種擾亂市場,故取名為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的特點

正山小種又稱拉普山小種,屬紅茶類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首創於福建省崇安縣1989崇安撤縣設市,更名為武夷山市桐木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由福建武夷山深處當地茶農於明朝中後期機緣之下創制而成。

後來在正山小種的基礎上發展了工夫紅茶,歷史上該茶以星村為集散地,故又稱星村小種,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入侵,國內外茶葉市場競爭激烈,出現正山茶與外山茶之爭,正山含有正統之意因此得名,茶葉是用松針或鬆柴熏製而成,有着非常濃烈的香味。

正山小種是什麼茶?

正山小種是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茶性温和,產於福建省武夷山星村鎮桐木關地區,其製作工藝為茶青、萎凋、揉捻、發酵、過紅鍋、復揉、薰焙、復火、毛茶,製成的幹茶外形緊結勻整,色澤烏黑油潤,花香馥郁,細而含蓄,滋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明。

正山小種的品質特徵:

1.外觀特點

正山小種外形條索肥壯重實,色澤烏潤有光。沖泡後,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桂圓味,湯色紅濃,葉底厚實,呈古銅色。

現在有些正山小種因環境保護等原因加工中不再用松煙熏製,因而有些正山小種紅茶沒有松煙香。

2.口感特點

正山小種紅茶的口感比較豐富醇厚,有桂圓味道,松煙味,和熟地瓜的香味,某些初飲有淡淡酸味,接着出現桂圓湯的味道,含在嘴裏有果香味道,回甘明顯,還有紅茶冰糖有甜味。

正山小種的等級和特點:

特等:採摘標準,在採摘標準上與前面等級有所不同,是特別經過毛茶的評級篩選,選用品質最優的毛茶,再按最傳統的工序進行再加工的,使其保持最原始的方法的正山小種,保持了古老的正山小種的原滋原味。

特級:從條形上看,條形較小,且幹聞時香味更濃,耐泡程度也更好。

一級:條形要大些,片梗稍微多些。

二級:略低一級外觀成條,有茶片。香味也是隨着等級的下降也隨之減小,耐泡程度相似。

紅茶中的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有什麼區別?哪些人不適宜喝?

在福建,有一種正山小種紅茶是比較出名的。喜歡喝紅茶的人也是比較喜歡這樣的一種紅茶的。在選擇時,大多數時候都會選擇這樣的一種紅茶作為飲品,那麼正山小種與外山小種紅茶的區分主要包括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

正山小種與外山小種紅茶的區分

小種紅茶是福建省的特產,有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之分,正山小種紅茶產於武夷山市星或者説桐木關一帶,也稱"桐水關小種或"星村小種"。

正山小種產區地處武夷山脈。武夷山脈的主峯位於武夷山市西北28公里的黃崗山,海拔2158米,號稱“華東屋脊”。正山小種的發源地和主產區——“桐木”山鄉,位於重巒疊嶂的武夷山脈的之中,年平均氣温為零下8-10度,晝夜温差為6-10度,全年霜期為90-100天。肥襖的土地,較短的日照,充沛的雨量,加上幾百年來羣眾培育適宜當地生長的茶樹有性羣體,正山小種便有了得天獨厚的鮮葉原料,也使芽葉具有了特殊的持嫩性。

政和、坦洋、北嶺、展南、古田等地所產的仿照正山品質的小種紅茶,質地較差,統稱"外山小種"或"人工小種"。

正山小種之"正山",及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區所產"之意,凡是武夷山中高海拔,桐木一帶所產的茶,均稱作正山,而武夷山附近所產的茶稱外山。"人工小種"計有坦洋小種、政和小種,古田小種、東北嶺小種等。現人工小種布場已被淘汰,唯正山小種百年不衰。正山小種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

正山小種的產地

正山小種”紅茶一詞在歐洲最早稱武夷BOHEA就是現在所説的武夷地名的諧音。後因貿易繁榮,歐洲(英國)中國茶的象徵。當地人為區別其它假冒的小種紅茶(人工小種或有煙小種)擾亂市場,故取名為“正山小種”,“正山”指的桐木及與桐木周邊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種激進工藝製作;品質相同,獨具桂圓湯味的統稱“正山小種”正山”既指正確正宗的意義,而“小種”指其茶樹品種為小葉種,且產地地域及產量受地域的小氣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種”又稱桐木關小種。

正山小種現在的產地仍以桐木為中心,另外崇安、建陽、光澤三縣交界處的高地茶園均有生產。經過精心採摘製作的成品茶,條索肥壯,緊結圓直,色澤烏潤。一位日本茶人曾説:這是一種讓人愛憎分明的茶,只要有一次你喜歡上它,便永遠不會放棄它。

正山小種產地環境

1、植被

桐木關土壤主要由侏羅系兜嶺羣火山巖和燕山期花崗巖分化而來。山高林密。隨着四季的變化,落葉,枯萎的植物植被,成了正山小種茶樹天然的綠色肥料。也正因為如此,正山小種茶園基本不施肥料。茶區冬季氣候寒冷有積雪,凍土可達4釐米左右,且茶蟲天敵有70多種,正山小種茶園基本不需要施任何化學農藥。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正山小種的品質為什麼如此好的原因了。

2、氣候

桐木關四面羣山環抱。山高谷深,氣候嚴寒,年降水量達2300毫米以上,相對濕度8085%大氣中的二氧化炭含量僅為0.026%當地具有氣温低、降水多,濕度大,霧日長等氣候特點。

霧日多達100天以上,春夏之間終日雲霧繚繞,海拔1200~1500米,冬暖夏涼,晝夜温差大,年均氣温18C日照較短,霜期較長,土壤水分充分,肥沃疏鬆,有機物質含量高。茶樹生長繁茂,茶芽粗纖維少,持嫩性高。這些優越的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為正山小種紅茶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 

正山小種名字由來

“正山小種”紅茶一詞在歐洲最早稱WUYIBOHEA,其中WUYI是武夷的諧音;在歐洲(英國)它是中國茶的象徵,後因貿易繁榮,當地人為區別其它假冒的小種紅茶(人工小種或煙小種)擾亂市場,故取名為“正山小種”“正山”指的是桐木及與桐木周邊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種傳統工藝製作;品質相同,獨具桂圓湯味的統稱“正山小種”“正山”既指正確正宗的意義,而“小種”是指其茶樹品種為小葉種,且產地地域及產量受地域的小氣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種”又稱桐木關小種。

正山小種歷史溯源

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就像一塊保留地,內涵雋永卻又無聲無息。明朝中後期,世界紅茶鼻祖——紅茶就誕生在桐木關。

明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發展經濟,減輕民眾負擔,下旨罷造團茶,改貢散茶,一向以團茶龍鳳餅著稱的武夷貢茶,在改制散茶時,因其製作散茶的技術落後,生產出來的散茶品質低劣,走入了有史以來最低谷。從清代周亮工的記載:“前朝不貴閩茶,即貢茶亦只備宮中盞之需。”可以看出當時改制散茶後,武夷茶處境的尷尬。

明朝中後期的某年(1568年),在採茶的季節,有一支軍隊路過於此,晚上駐紮於今天的桐木村,當地茶農未曾見過如此場面,當天已採摘的茶青沒有來得及製作茶葉,第二天已經發酵。為了挽回損失,茶農以當地馬尾松乾柴進行炭焙烘乾,並通過增加一些特殊工序,以最大程度保證茶葉成份。製成的茶葉運往鎮上銷售,本是無心之作的茶葉,卻受到大量茶客的歡迎與喜愛,接下來訂單逐年增多,需要整個桐木都全力生產此種茶葉,才可勉強滿足市場的需求,也使得桐木遠近聞名。

16世紀末17世紀初(約1604年),正山小種被遠傳海外,由荷蘭商人帶入歐洲,隨即風靡英國皇室乃至整個歐洲,並掀起流傳至今的“下午茶”風尚。自此正山小種紅茶在歐洲歷史上成為中國紅茶的象徵,成為世界統飲名茶。

總之,正山小種產自福建省武夷山市,正山小種的“正山”意思是表明此乃“高山茶地所產”,原凡是武夷山中所產的茶,稱之為正山。當地人為區別其它假冒的小種紅茶(人工小種或煙小種)擾亂市場,故取名為“正山小種”紅茶。

正山小種屬於什麼茶類?哪個地方的正山小種品質最好?

正山小種屬於紅茶,也屬於全發酵茶類,這種茶也叫拉普山小種,它主要出產在中國的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桐木關出產的正山小種品質最好。正山小種性質温和,與深褐色有獨特的松煙香,沖泡以後的茶湯色澤紅潤,杯子邊緣有金的光圈,茶香誘人滋味醇味,喝起來口感特別好,茶韻十足。

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品質最好,除此以外崇安、建陽和光澤等地也是正山小種的主要出產區,這些地區出的正山小種品質也不錯,這些地區的茶園都散佈在全山環抱之中,高谷深年降水量極為充沛,而且相對濕度高達80%以上,司機兜霧霜期比較短,日照比較短,這樣的環境特別適合小種茶樹的生長,以這個地區的茶葉為原料製成的正山小種品質好,具有纖維少、持嫩性高和有機物含量高的特點。

正山小種這個名字起源於歐洲,據説這種茶在古代歐洲被稱為WUYI BOHEA,其中WUYI就是“武夷”的諧音,在當時它是中國茶的代表性存在,後來隨着貿易的繁榮,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小種紅茶,一些商家會用哪些小種紅茶來擾亂市場,代替真正的桐木關紅茶,於是就有了正山小種這個名字。從那開始正山小種紅茶就是指桐木關以及周邊相同海拔相同地域出產的茶葉,而且要求茶葉按照同一種加工藝進行加工,只有這樣製出的紅茶才是真正的正山小種。

隨着製茶技術的不斷提高,正山小種的製作工藝也發生了改變,現在市場上出售的正山小種分為有煙種和無煙種,有煙種是按照傳統加工工藝,用鬆柴熏製而成的紅茶而無煙種則是在加工過程中沒有經過鬆煙燻制的紅茶,有煙種是最為正宗的正山小種,它的湯色更為紅潤,而且製成幹茶以後的色澤更黑更油潤。如果想品味真正的正山小種,建議大家還是選擇有煙種,只有它才能讓人們品味到正山小種的真正韻味。

正山小種紅茶史

正山小種紅茶史

  導語: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由福建武夷山深處漢族茶農於明朝中後期機緣之下創制而成。後來在正山小種的基礎上發展了工夫紅茶。歷史上該茶以星村為集散地,故又稱星村小種。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國內外茶葉市場競爭激烈,出現正山茶與外山茶之爭,正山含有正統之意,因此得名。

  一、紅茶的發源地在武夷山

  (一)武夷正山小種紅茶在明末出現是中國最早出現的紅茶。

  關於正山小種紅茶起源的確切時間是沒有記載的,無從考證,但把它定為明末出現卻是有充分依據的。這些依據就是:明末(16世紀中後期)武夷山出現茶葉發酵技術;當地原住民關於正山小種紅茶起源的説法;紅茶是高度海外貿易化的商品;國內國外關於武夷紅茶出現時間的記載,都説明正山小種紅茶應是出現在16世紀中後期至17世紀初之間。

  1.明以前沒有紅茶的記載

  在明朝之前,所有現存的史料中都沒有關於紅茶的記載。

  最早提及紅茶這一名稱的是成書於明朝初期的《多能鄙事》,作者劉基(1311-1375年),書中飲食類《茶湯法》中“酥簽茶”載:“好酥於銀石器內熔化,傾入紅茶未攪勻。旋旋添湯,攪成稀膏。散在盞內,卻以沸湯澆供之。茶於酥相客多少,用桓酥多為茶為佳。四時皆用湯造,冬月造在風爐上”。(1)但這段話中關於紅茶的真實性值得懷疑。明宋詡(松江華亭人。字久未,生卒年月不詳)著的《竹嶼山房雜部》卷22內有與這段話完全一致的記載,但紅茶末記為“江茶末”。宋詡的《酥合茶》中是這樣記載的:“將好酥於銀石器內熔化,傾入江茶末攪勻,旋旋添湯,攪成稀膏子,散在盞內,但酥多於茶,此為佳,此法至簡至易,尤珍美,四季皆用湯造,冬間造在風爐子上”;(2)還有劉基著的《茶湯法》中的腦子茶,薰花茶與宋詡《竹嶼山房雜部》卷22中的腦子茶,薰花茶從內容到文字都完全一致。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在《茶經述評》中説:“明.劉基的《多能鄙事》提及紅茶,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該書系偽託,故不擬引以為據”。

  2.明末在武夷山出現茶葉發酵技術

  (1)明洪武年“罷造團茶”促進了散茶的大發展,催生了茶葉發酵技術的產生。明洪武廿四年(1391年)剛取得天下不久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為減輕民間負擔下詔罷造團茶改貢芽茶。

  罷造團茶使一些著名茶葉產區以生產貢茶為主的官辦解體,促使一向未被重視的散茶在解除了因餅茶傳統的束縛後得到空前的大發展。散茶經過明朝二個世紀的發展,至明後期,一些新技術,新工藝及發酵技術先後出現,從而推動了除綠茶外,黑茶、花茶、紅茶和青茶等其它茶類的產生和發展。全發酵的紅茶和半發酵的烏龍茶作為新技術,新工藝催生的產物,逐漸形成為二種新的茶類,使明朝處於我國古代茶葉製作技術的高峯時期。

  (2)明前期是武夷茶的低潮時期。罷造團茶使一向以制龍團鳳餅茶著稱的武夷山貢茶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改制的芽茶由於製作技術落後,品質低劣。周亮工曾記説:前朝不貴閩茶,即貢者亦只備宮中浣濯甌盞之需”。足見武夷山當時的茶葉地位受到重大的打擊,相當一段時期武夷茶葉品質低劣國內眾所周知。至明景泰間(1450-1456年)後才逐漸恢復。清前期武夷山著名的寺僧釋超全(1627-1712年)在其《武夷茶歌》中寫道:“景泰年間茶久荒,嗣後巖茶亦漸生”。武夷山茶葉低朝時期持續到明末崇安縣令招黃山僧以鬆籮法制建茶”的十六世紀中後期時。

  (3)明後期茶葉發酵技術在武夷山出現。明前期,武夷山在罷貢團茶改貢芽茶後,茶葉品質一度低劣,但在那茶葉技術推陳出新的時期,武夷山不斷總結經驗,引進新技術,結合自己的技術長處,形成了新的先進的製作技術。周亮工(1612-1672,年明崇禎進士,)在《閩小記》中記載了:“崇安縣令招黃山僧以鬆籮法制建茶,堪並駕”。

  周亮工記載了引進鬆籮茶製法後武夷茶的製法:“武夷 ,紫帽,籠山皆產茶。僧拙於焙,既來則先蒸而後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宮中浣濯用耳;近有以鬆籮法制之著,即試之色香亦足。經旬月,則紫赤如故”。眾所周知紅茶是全發酵茶,泡出的茶水湯色紅赤,色多紫赤是發酵茶的特點。

  周亮工的記載説明了一個重要的史實:在這一時期武夷山出現了發酵技術。雖説發酵技術的出現,不一定説明紅茶就出現,但它的出現卻是紅茶出現的一個徵兆。

  “關於松蘿茶的出現時間,明代馮時可[明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在其“茶錄”總敍中記敍了松蘿茶的出現:“徽郡向無茶,近出松蘿茶,最為時尚。”又據《歙縣誌》寫道:舊志載明隆慶間(公元1567-1572年),僧大方住休之松蘿山,製法精妙,郡邑師其法,因稱茶曰松蘿,……”,據此可認定松蘿茶是出現於十六世紀中後期的一種炒青綠茶。那麼松蘿茶傳到武夷山應是十六世紀中後期以後,但肯定在周亮工記載引進松蘿茶製法之前,那麼武夷山出現發酵技術應是在十六世紀中後期以後,十七世紀初之前的明末時期。

  3.桐木村原住民關於正山小種紅茶起源的説法

  武夷山市(原崇安縣)星村鎮桐木村東北五公里處的江墩,廟灣自然村是歷史上正山小種紅茶的原產地和中心產區。當代茶葉泰斗張天福先生曾為廟灣題詞“正山小種發源地”。

  江墩因江姓而名,江姓自宋末定居江墩至今有廿四代五百多年,其家族世代經營茶葉,有《茶葉世家》(3)之稱。其廿四代傳人江元勛講述其家族流傳有紅茶產生的説法:其先祖定居桐木關後世代種茶,約在明末某年時值採茶季節,北方軍隊路過廟灣時駐紮在茶廠,睡在茶青上,待軍隊開撥後,茶青發黑,老闆心急如焚,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烘好的茶當地沒人要,便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行賤賣。沒想到第二年茶行老闆便給2-3倍的價錢定購該茶,並予付錢兩,之後紅茶便越做越興旺。關於紅茶起源的這一傳説也記載在《中國茶經》上。

  ”正山小種紅茶也稱煙小種紅茶,其外形烏黑,當地人先以地方口音稱為“烏茶(音讀wu da),後因其湯色紅赤才稱紅茶。但與廟灣相鄰的光澤司前幹坑一帶至今仍稱紅茶為烏茶。正山小種紅茶外銷後,因其產地武夷山,所以英國人稱其為武夷茶(BOHEA TEA)。

  由於外國特別鍾愛這新出現的紅茶,且生產紅茶的利高,銷路好,當地生產的小種紅茶(烏茶)供不應求,周邊便開始仿製。著名的閩南藉武夷僧人釋超全(名阮 錫,同安人),在武夷山久為寺僧,對武夷茶極為推崇,曾寫下著名的《武夷茶歌》,晚年還俗,返居廈門。他在1706年又寫了《安溪茶歌》,歌詞中講到了武夷紅茶外銷西洋的盛況及被仿製的情形:“邇來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歲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邇來武夷漳人制”講的是近來的'武夷茶是上漳泉人仿製的,主要的種有紫毫和白毫等茶,阮 錫對武夷茶十分熟悉,他這裏的紫白二毫指的是武夷紅茶紫毫和白毫(4)。在廈門的茶市場上購買了標有武夷商標的“紫白”二毫烹飲,飲後便知是“漳人制”的安溪茶。這首詩歌寫於1706年,它記述了二個歷史事實,一是自1684年清解除海禁後,英商等外國船隻可以直接靠泊廈門港購買武夷紅茶,茶葉貿易十分紅火;二是在十七世紀初,在廈門附近的安溪便有仿製武夷紫白二毫紅茶。説明在十八世紀初武夷紅茶的海外需求急劇擴大,僅在武夷山生產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仿製的武夷紅茶已經超出了武夷山的周邊地區。釋超全記載的武夷紅茶被仿製的時間比武夷山現有留下的記載還要早些。清雍正年間(1732年)崇安縣令劉靖在其《片刻餘閒集》中記載了這種仿製的土名“江西烏”的紅茶私售於崇安星村的市場上:“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鳥,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仿製的“江西烏”與桐木一帶的“烏茶”在品質上還是有區別的,於是就有了“正山和“外山”之説。《中國茶經》稱“產於福建崇安縣星村鄉桐木關的稱'正山小種’”,所謂“正山小種”紅茶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高山地區所產之意”,正山所涵蓋的地區,以廟灣、江墩為中心,北到江西鉛山石隴,南到武夷山曹墩百葉坪,東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澤司前、幹坑,西南到邵武觀音坑,方圓約600平方公里,該地區大部分在現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外山小種”指政和、坦洋、屏南、古田、沙縣及江西鉛山等地所產的仿製正山小種品質的小種紅茶,質地較差,統稱“外山小種”或“人工小種”。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早在18世紀初,武夷紅茶的海外貿易已經十分紅火,被仿製的武夷紅茶已經大量出現,而決不是有些人説的武夷紅茶在清道光年間(十九世紀初)出現。

  4.紅茶是高度海外貿易化的商品,從而印證武夷紅茶出現在海外貿易初起的明末時期。

  高素煥,莊任先生在紅茶產區調查時有一個奇特的發現:“產區農民生產紅茶而又從不飲用紅茶,這就引出一個推論---紅茶應是為海外貿易發展而興起的產物。”(5)紅茶產區不飲紅茶,原因可能是產區農民更“知底”,認為這種茶是變質茶葉製成的,是與傳統的綠茶在色、香、味上都完全不同的“異類茶”、“劣質茶”而不堪飲用。紅茶產區不飲紅茶,也不在國內銷售,這在中國所有的茶類中都是沒有的現象,説明它在國內沒有市場,它的市場在國外。是完全海外貿易化的商品,由此可以推論:武夷紅茶的出現當在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海外貿易興起,歐洲的葡萄牙人和隨後而至的荷蘭人到達中國的時期,只有這時才有可能發生紅茶的海外貿易,那麼紅茶的出現不會早於這個時期。從而也印證了武夷紅茶出現在海外貿易初起的16世紀末的明末時期。

  5.國內關於武夷小種紅茶最早的記載是1640年。吳覺農先生著的《茶經述評》曾查閲了全國2000多州縣誌中有關茶葉的記載,在提到紅茶產生的年代時寫道:“在現產紅茶的各省各縣地方誌中,可以查到的最早記述紅茶的有下列各縣:

  1)湖南《巴陵縣誌》(清同治十一年)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與外洋通商後,廣人每挾重金來制紅茶,土人頗享其利,日曬者色微紅,故名紅茶。

  2)湖南《安化縣誌》(清同治十年)載:咸豐七年(1857年)戊辰九月,知縣陶燮釐定紅茶章程。

  3)湖北《崇陽縣誌》(清同治五年)載:道光季年(約1850年),粵商買茶,其制,採細葉暴日中揉之,不用火炮(同炒),雨天用炭烘乾。往外洋賣之,名紅茶。

  4)江西《義寧州志》(清同治十年義寧州治所在今江西修水)載:道光間(1821-1850年),寧茶名益著。

;

什麼是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茶是世界紅茶的鼻祖。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區所產”之意,原凡是武夷山所產的茶,均稱作正山,集中赤石加工,而武夷山附近所產的茶稱外山,集中星村加工,但星村外山茶製成小種紅茶之後,在市場獨樹一幟,故正山小種又稱“星村小種”,以區別武夷山區以外所產之小種。那什麼茶是正山小種茶?和金駿眉有何區別?

品鑑:一、觀湯色:湯色呈深金,有金圈為上品,湯色淺、暗、濁為次之。二、嗅香氣:嘗滋味時要注意區別松油煙味和木柴煙味,前者油煙香純醉軟而不嗆人,不割舌、不割喉,回味久長,木柴煙味刺激難受,入口有麻口感覺,嚥下辛辣有割喉感覺。三、品滋味:滋味要求持一股純、醇、順、鮮松煙香,茶味醉厚,桂圓乾香味回甘久長為好,淡、薄、粗、雜滋味是較差的。四、看葉底:葉底張嫩度柔軟肥厚、整齊、發醉均勻呈古銅色是高檔茶。有死紅、花青、暗張、粗老的品質較差。正山小種毛茶是很難仿製成的,它由於受地域、氣候、土壤、品種及製法的,再加上產區範圍小,交通不便難以運進運出冒充。產於桐木關的正山小種品質最為上乘。與金駿眉的區別:金駿眉是正山小種紅茶的一個分支,但是金駿眉與正山小種依然存在着多處的不同。選料:正山小種摘取1芽3葉,金駿眉則完全選用芽頭,5斤左右的茶芽(即50000粒左右茶芽)才能製成1斤左右的成品。工藝:金駿眉基本上沿襲了正山小種傳統的製造工藝。在萎調時,鮮葉原料由鮮綠色變為暗綠色,就視為萎調適度。而發酵過程要恰到好處,若發酵不足,則容易產生苦澀感,發酵時間過長,則與普通正山小種紅茶無異,不會產生金駿眉所特有的品質。金駿眉只在萎調時有小部分的煙燻過程,而傳統的正山小種則要在萎調和烘焙的過程中經過鬆柴煙燻。口感:金駿眉比正山小種更綿甜,沁人心脾,金駿眉也十分耐泡,連續沖泡12次後口感仍然飽滿而甘甜,但是製作成本過高,2011出廠價就要在五六千元以上,一般的茶友很難喝得上。年產量也不高,大慨在1000公斤左右。金駿眉紅茶的最大特點是,形狀細長如眉,間雜金色毫尖;香氣幽雅多變,既有傳統的果香,又有顯著的花香,還有蜜香、花香等韻味。湯色較淡,金黃透亮;滋味特別甘鮮圓潤,回味悠久。因為製作工藝麻煩,原料也是比較特殊比較好,算是頂級中的頂級。正山小種紅茶其成品茶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細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明,葉底欠勻淨,與其他茶拼配,能提高味感。金駿眉是正山小種茶的一種,但是這兩種又有什麼區別呢?這兩種茶葉從歷史製作時間上就有很大的差異。金駿眉紅茶可以説的在正山小種上研製出來。製茶師傅的手工技術與正山小種紅茶傳統的工藝技術兩兩相結合一起。可謂是我國紅茶界中最高端的代表。

正山小種是高檔茶葉嗎?

正山小種是高檔茶葉。

正山小種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用松針或鬆柴熏製而成,有着非常濃烈的香味。因為熏製的原因,茶葉呈灰黑色,但茶湯為深琥珀色。正山小種屬於什麼檔次,也要看產地,只有產於桐木關的正山小種品質最為上乘。

正山小種沖泡技巧

正山小種用90~95℃的水沖泡,正山小種屬於紅茶,是全發酵茶,其原料細嫩、圓潤,因此沖泡時水温不宜過高,過高容易破壞茶葉的口感和香氣,一般使用90~95℃的水温進行沖泡,大概將沸水靜置兩分鐘的時間。

根據正山小種茶葉本身的特性來看,適合的水温有利於正山小種茶葉香氣、滋味以及所富含的內含物的浸出。一般我們選用煮沸後自然涼至90℃左右的水沖泡,會比傳統綠茶水温偏高的原因是在於正山小種紅茶的選料及製作工藝特殊。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是很普遍的一種茶,正山小種屬於什麼檔次?

每種茶都有中高低檔之分,根據目前通用的正山小種行業標準,其分為等(條索)仿傳統制法小種、特級,一級、二級、小種。 

特等正山小種紅茶選用品質最優的毛茶,再按最傳統的工序進行再加工,保持了古老的正山小種的原汁原味;特級正山小種紅茶,條形較小,且幹聞時香味更濃,耐泡程度也更好; 一級正山小種紅茶條形要大些,片梗稍微多些; 二級正山小種紅茶外觀成條,有茶片。香味也是隨着等級的下降也隨之減小,耐泡程度相似。

1、特級的正山小種價格都在10000以上,特級正山小種選用品質最佳的毛茶,再按最傳統的工序進行再加工,保持了正山小種的古風風味,條索小、香味較濃,抗泡性強,湯色橙黃,香氣帶松煙香,滋味醇厚,這種特級正山小種產量非常少。 

 2、一級正山小種的產量就相對多一點,但是他和特級小種其實是差不多的,除了茶樹的年份有點差別,其他的因素基本上一樣,都在桐木關的核心產區,價格在5000元左右。 

3、二級正山小種就是商家忽悠你説是核心產區、假冒一級的正山小種,也是流通最多的假冒一級正山小種,二級小種條形比一級的要大些,片梗多些,價格也低一點,二級正山小種的價格在2000元。

正山小種分煙種和無煙種,以在製作工藝上是否有用松針或鬆柴薰作為區分依據:有用松針或鬆柴熏製的稱為“煙正山小種”,沒有用松針或鬆柴熏製的則稱為“無煙正山小種”。 無煙正山小種的外形色彩為深褐色,因為熏製的原因,煙正山小種的幹茶色彩更黑而潤澤些。 從湯色上區別,無煙正山小種湯色紅豔,清澈明亮;煙正山小種則色彩更加濃豔。

小種紅茶幾月份喝什麼季節喝紅茶

小種紅茶是秋季9月份之後開始喝,紅茶是秋冬季節喝的。

小種紅茶是產於福建省南平市的紅茶種類,小種紅茶有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之分。正山小種及煙正山小種紅茶外形條索肥壯,不帶芽毫,色澤烏潤:而煙小種條索緊結,稍有毫,烏黑尚潤或欠潤,條形短平,正山小種獨具幹桂圓香味及山韻。

外山小種是在小種紅茶暢銷時期,福建閩東、閩北政和、邵武、光澤、坦洋、閩候東北嶺、屏南、古田以及江西鉛山等縣都有用正山小種相同的工藝進行仿製的小種紅茶。品質不高。質地較差,統稱外山小種、人工小種、工夫紅茶、假小種。

擴展資料

適合的水温有利於正山小種茶葉香氣、滋味以及所富含的內含物的浸出。一般我們選用煮沸後自然涼至85-90℃左右的水沖泡,會較傳統綠茶水温偏高的原因是在於正山小種紅茶的選料及製作工藝特殊。

沖泡正山小種紅茶時間不宜過長,頭泡茶的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0秒,5秒內出水為佳,防止正山小種紅茶香氣產生不良的影響,不同品種的正山小種紅茶浸泡時間不同。

通常來説正山小種紅茶不適合長時間的浸泡,一般前4泡的浸泡時間不宜超過20-30秒,後幾泡浸泡時間可以略長一些,但也以不要超過60秒為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種紅茶

                        百度百科-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