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點茶和抹茶有什麼區別

點茶和抹茶有什麼區別

點茶和抹茶是兩種不同的飲品製作方式,兩者有以下不同:

1. 製作過程不同:點茶的製作過程是將茶葉放入茶壺中,注入熱水,等待茶葉泡開,然後倒入杯子中,加入適量的糖和牛奶等配料;而抹茶則是將抹茶粉和熱水倒入茶碗中,用竹製細茶筅打勻,直到形成細膩泡沫。

2. 飲品口感不同:點茶口感較濃郁,茶香味比較明顯,而且比較甜;而抹茶則是口感清香,略帶苦味,茶香味濃郁,泡沫細膩。

3. 飲品營養價值不同:抹茶含有更多的咖啡因和茶氨酸,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和消除疲勞,同時還含有維生素C、E等營養成分;而點茶中添加的糖和牛奶等配料會影響飲品的營養價值。

總的來説,點茶和抹茶是兩種不同的茶飲品,具有不同的獨特風味和營養價值。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請問抹茶蛋糕的“抹茶”和“抹茶點茶法”用的“抹茶”是同一回事嗎?

他們的區別在於製作方法不同,口感不同

點茶粉是將團餅經灸茶後碾磨成粉狀,再分篩出最細的茶粉投入茶盞中用沸水沖泡而成。

抹茶粉是把綠葉的新芽磨成粉再衝泡而成。

點茶粉的口感較為厚重一些,而抹茶粉的口感相對來説會清新很多

宋代的點茶法和日本抹茶道的區別之一

宋代的點茶法和日本抹茶道的區別如下:

一、所用茶葉不同

宋代點茶主要是飲用蒸青團茶。

日本抹茶道是使用抹茶,把茶葉的新芽摘除後蒸汽殺青,然後陽光下晾乾,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

二、程序不同

宋代點茶的程序基本包括備器、洗茶、炙茶、碾羅、擇水、取火、候湯、熁盞、點茶、啜飲等步驟。

日本抹茶道的程序包括温碗、調膏、點茶。也就是先把茶碗連同茶筅一起用開水燙過,再取用2g抹茶粉置於茶碗中,注入少量的熱水,用茶筅按照W的軌跡貼着碗底前後刷攪,使之拌入大量的空氣,形成濃厚的泡沫。

三、所用茶筅不同

宋代點茶所用茶筅的樣子類似於竹刷子。

日本抹茶道使用的茶筅,是由精細切割而成的竹塊製作,茶碗是平底的,主要為了在點茶時能攪拌均勻。

四、所用茶碗不同

宋代點茶所用茶碗選用黑色的盞,為增強茶盞的蓄熱能力,盞壁就要微厚,但也不能太厚。

日本抹茶道使用的茶碗主要是有兩個大類,一種叫“樂茶碗”,一種是“志野”,樂茶碗比較扁平,志野則桶狀明顯。

抹茶和普通茶的區別?

普通茶: 優質新鮮綠茶→炒茶→普通茶。

抹茶: 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超微粉碎→低温乾燥→抹茶。

抹茶源於中國,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早在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併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鬥茶方法:把團茶擊成小塊,再碾成細末,篩出茶末,取兩錢末放入燙好的茶盞,注入沸水,泛起湯花品嚐色、香、味,佳者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説,古者茶必有點,其磑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心,謂之點茶。這裏所指的抹茶衝飲之道即為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由此可見,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比現今的烏龍茶道還早了幾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來,卻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葉,沖泡喝湯,棄置茶渣。中國抹茶道遂告失傳,形成歷史斷代。目前在世界上頗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過當年的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成後帶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繼承和發揚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 抹茶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超微粉碎→低温乾燥→抹茶。抹茶生產採用了傳統的碾磨技術和現代的超微粉碎技術,整個加工過程始終在較低的温度狀態下進行,能很好地保存茶葉中的活性成分。

2. 原料要求: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參考資料:

抹茶是什麼茶?

抹茶是由漢族人發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綠茶採摘前10-30天進行覆蓋遮陽,抹茶的加工方法是研磨。

抹茶(Matcha)含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須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為茶多酚、咖啡鹼、遊離氨基酸、葉綠素、蛋白質、芳香物質、纖維素、維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鉀、鈣、鎂、鐵、鈉、鋅、硒、氟等近30餘種。

大概製作方法如下:

採摘來的生葉當天蒸青(用蒸汽殺青),然後不經過揉捻,直接進入烘焙爐烘乾,這樣的大片茶葉幹葉稱為荒茶。然後荒茶進入冷庫,在零下保存,以提高葡萄藤成分,更加甘甜。

荒茶在使用前從冷庫裏取出,恢復到常温後進行加工,經過切割,篩選等多道工序後,成為0.3釐米見方的小塊,成為碾茶。

碾茶用特殊超細粉設備碾磨成微粉狀稱作抹茶。茶磨是一個極其奇特的設備,用茶葉超細粉機碾磨的抹茶在顯微鏡下顯示被撕裂狀薄片,只有2 20微米。

現在也有用氣流粉碎機或球磨機粉碎的,細度均能達到石磨的細度。並且,茶葉超細粉機奇特的温度是抹茶的最後一道提香工序,經過茶葉超細粉機碾磨的抹茶,帶有海苔和粽葉的香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家調試出抹茶的香精來,它是純天然的。

用其他方法粉碎的粉末狀綠茶,被稱為綠茶粉,或者粉末綠茶。由於細度,香氣,顏色的不同,其價格和用途也完全不同。

首先,先説一下,抹茶是綠茶。

如果去日本旅行,大家帶回來的紀念品裏面一定會有抹茶,抹茶似乎已經成了日本的一張名片,就像到了四川不吃火鍋一樣,到了日本也要嚐嚐抹茶的味道。這是標配。

但關於抹茶經常會出現兩個誤解,今天也在這裏説一下。

第一個是關於抹茶的概念問題,

很多人認為日本茶就是抹茶,而抹茶就是綠茶粉。

這是不對的。

從飲用方式上分類,日本茶分為“抹茶”和“煎茶”。抹茶的成品形態是粉末,是將採摘的茶葉蒸熱乾燥後,在茶臼中磨成粉末狀,而不是直接用綠茶茶葉碾壓成粉末。在飲用時在茶碗中加入沸水,用茶筅攪動,在茶的表層形成細密均勻的泡沫。

煎茶的成品形態是茶葉,不是粉末。

另一個誤解是關於抹茶的 歷史 。

有人説抹茶最早在中國出現,抹茶等於點茶。那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來説説日本是什麼時候有飲茶 歷史 的,在日本的奈良時代(710-794年),相當於中國當朝,當時日本派遣了大量的使者、留學生、求法僧來中國學習,其中有一些僧人將茶種帶回了日本,日本飲茶史也就此開始。

鎌倉時代(1185-1336),遊學宋朝的榮西禪師到天台山學禪和學和茶有關的知識,。1191年回國,也將茶種、茶具、飲茶方法帶回了日本。除了廣植茶樹意外,他還著有日本第一部茶書《吃茶 養生 記》。

之後飲茶之風由村田珠光和武野紹歐奠基發展,千利休進行豐富,形成了一套嚴謹的儀軌與精神標準。現在在千利休的基礎上後來又形成“裏千家”、“表千家”等多個不同流派。千利休提出的“和、靜、清、寂”的精神內涵甚至影響了整個日本的生活美學。日本茶道就此深深的打上了千利休的烙印。

值得注意的是,抹茶雖然起源於中國宋朝的點茶,但抹茶和點茶不能劃等號。

《宋史.食貨志》中記載:“茶有二類,曰片茶,曰散茶”。宋代的“片茶”,也要研磨成粉衝點而飲。後續的點茶環節,和今天日本的抹茶沖泡方法類似。但宋代這種茶要在飲用前才可以研磨成粉,這和現在日本的抹茶,以粉末狀出廠銷售是兩回事。就像我們現在喝的普洱茶餅,也需要分解拆成塊來品飲,但我們喝的仍然是餅茶而不是散茶。“抹茶”是日本的的名稱,點茶是抹茶的親戚,長的有點像,但“性格”絕對不一樣。

我們的 歷史 上沒有出現過“抹茶”字樣的記載。

抹 茶 是以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綠茶採摘前10-30天進行覆蓋.抹茶是什麼茶?抹茶有什麼功效呢?

抹茶源於中國盛於日本.由於點茶非常繁瑣,並且花費錢財,所以日本點茶的人不是非常之多。但是把抹茶用於食品,卻是日本人經常乾的事情。日本是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可能與他們廣泛飲茶、食茶和用茶不無關係。現今的日本,抹茶(Matcha)產業已發展得非常龐大。抹茶無添加劑、無防腐劑、無人工色素,除了直飲外,作為一種營養強化劑和天然色素添加劑,被廣泛用於食品、保健品和化粧品等諸多行業,衍生了品種繁多的抹茶甜食.

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 茶葉 ,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抹茶到底有多火

1970年,日本年輕人最愛喝 碳酸飲料 。1980年, 自動售貨機 開始風靡, 咖啡飲料 銷量暴增。1990年之後,隨着 瓶裝茶技術 的成熟,茶飲料市場快速增長。到了2005年,日本的瓶罐裝茶飲料銷售額達到9313億日元,佔飲品零售總額的 25.8% 。

雖然日本主流的茶飲料品種是 烏龍茶、綠茶、大麥茶 等原葉茶,但抹茶無論是在瓶裝茶領域,還是在沖泡茶粉領域,都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

日本茶飲料的老大 伊藤集團 推出了含有 抹茶粉 的新型飲料; 可口可樂 公司也從2011年開始出售罐裝 抹茶拿鐵 ;伊藤集團的 固體抹茶 ,年銷量更是超過 一千萬份 。

伊藤園茶飲料

茶飲料風行,推動了茶味零食在日本的擴張。

1996年, 哈根達斯 在日本推出了 抹茶味冰淇淋 ,2001年,星巴克推出了 抹茶卡布奇諾 。2010年,日本冰淇淋協會發布的“消費者最喜愛的冰淇淋口味”年度調查結果顯示,抹茶口味 位居第五 。到了2015年,抹茶口味已經上升到 第三名 ,喜好率將近 50% 。

抹茶作為典型的 亞洲口味 ,還受到了越來越多西方人的追捧。

近年來,美國人消費了日本抹茶 近一半 的出口量,“ MATCHA ”成為了咖啡冰淇淋店的常備口味。僅2014年一年,美國的抹茶粉零售額就增長了 54.9% ,抹茶即飲飲料的銷售額翻了兩倍多。星巴克的抹茶星冰樂則在 歐美 熱銷。

抹茶星冰樂

抹茶在中國也 足夠流行。

在大眾點評 美食 類裏搜索“抹茶”:北京1815家、上海3266家、廣州1149家、深圳689家。這個數量等於説,如果哪家咖啡奶茶麪包店裏一款“抹茶味”都沒有,那麼這家店基本上 可以關門 了。

抹茶和綠茶粉,並不是一種東西

雖然許多人號稱最愛抹茶口味,但他們根 本搞不清抹茶到底是種什麼東西 。這肯定不能怪消費者傻,因為中國市場上流通的“ 抹茶粉 ”,大多隻是 綠茶粉 。

實際上抹茶和綠茶粉 並不是一種東西 。綠茶根據工藝和製作的不同,可以分為很多種,而抹茶則是諸多綠茶種類中唯一成品就是粉末的。

而綠茶粉在日本稱為粉末綠茶,是把 不太好的綠茶茶葉 磨成粉,而好的綠茶都被人拿去沖泡喝了。

抹茶是要 避光生長 的,所以它的採摘時節通常要比普通綠茶晚一個月,當然 營養價值也會更高 ,顏色也 更加翠綠 ,普通的沖泡綠茶是有些偏黃的。

抹茶的製作工藝也很 複雜 ,基本步驟就有攪碎、蒸汽殺青、冷卻、烘乾、梗葉分離、去除砂石、殺菌、快速乾燥、研磨等。

苛刻的生長環境和複雜的製作方式當然讓抹茶粉的價格更高,通常好的抹茶粉要比綠茶粉貴 幾倍甚至十幾倍 。

因為抹茶和綠茶粉的不同,所以日本企業在使用“抹茶”標籤時非常謹慎,一些公司在製作餅乾、甜品時也會用綠茶粉代替抹茶粉,可即使產品名寫着“抹茶”,也必定在括號或者原料表裏註明“綠茶粉”。而在中國, 並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

抹茶的原型在中國

現在絕大多數喝茶的中國人,都是直接茶葉泡水。實際上,這種喝茶方式,是在 明代 之後才大範圍流行開的。明以前的中國人,尤其是有品位的文化人怎麼喝茶?

主流有兩種,一是 煎茶法 ,二是 點茶法 。這兩種喝法,用的都不是茶葉,而是 茶粉 ,古人一般叫它“ 末茶 ”,製作原理和現代抹茶差不多。

“末茶”的主要來源是 餅茶 ,又稱 團茶 或 片茶 。餅茶最晚在 唐代 已經流行開來,採摘下來的茶葉經過 蒸青 、 研磨 、 烘乾 等工序,被做成 餅狀 。唐人的煎茶法是把茶餅磨粉,加入鹽、姜、茱萸等調料一起煮,口味比較清奇。宋人的點茶法則要精細得多。

宋代最先喜歡上末茶的是 文人 。他們把末茶放入茶碗中,再加入少量水調成茶膏,隨後一邊 用湯瓶注水 ,一邊用茶筅快速攪打茶湯,形成細密的泡沫。 《大觀茶論》 描繪這個過程為:“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這種帶有表演性質的 點茶技藝 ,單從操作本身來看,確實算是日本抹茶道的 雛形 。

茶筅

除了點茶和競賽感濃厚的鬥茶之外,宋代還出現了可以與琴棋書畫並列的高雅茶藝活動: 分茶。

分茶又叫“ 湯戲 ”、“ 茶百戲 ”。北宋初年陶谷在 《清異錄》 中將其描述為“能注湯幻茶,成一句詩,並點四甌,共一絕句,泛乎湯表。小小物類,唾手辦耳”。

看起來,分茶可能比較類似現在的 咖啡拉花 ,不光能用茶沫拉出簡單圖案,還能在茶盞裏寫詩畫畫,到了南宋,會分茶甚至成了民間藝人的一種 謀生手段 。

磁州窯黑釉油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那麼,這些喝茶方法怎麼就都 失傳了呢?

元明兩代 是我國茶葉史上的一大轉折點。

遊牧為主的蒙古人雖然有喝茶習慣,但他們對唐宋的煎茶點茶都缺乏興趣,更喜歡喝 酥油茶 、 藥茶 , 或者散茶 。統治者喜好不一,再加上 社會 動盪、國力衰退、假茶橫行、文人地位下降等複雜原因,餅茶和末茶走向了衰落。

明初, 朱元璋 下令罷造龍鳳團茶,各地一律進貢散茶:“太祖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一照各處,採芽以進”。明代飲茶風氣隨之改變,士人們也認為相比繁瑣的點茶法,泡茶飲法“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此後,中國末茶不見蹤影,點茶法也逐漸無人問津。

抹茶在日本也是小眾

雖然在中國式微,點茶技藝遠渡日本後,還是發展壯大了起來。

日本人的喝茶愛好,一開始就是受 中國人 影響培養起來的。唐德宗貞元二十年,日本禪師 最澄 作為學問僧來中國求學,將茶籽帶回日本。後來,因為受到 嵯峨天皇 喜愛,日本寺院皇室開始大量種植茶樹。平安奈良時期的茶文化,與唐代極其相似。

鎌倉時期, 榮西禪師 兩度赴宋學佛,回國時不僅攜帶了大量茶籽茶具,還將《茶經》手抄本帶回日本,並完成了日本的首部茶經——《吃茶 養生 記》。書中記錄了宋代的末茶點茶技藝,為日本抹茶道打下了基礎。

《吃茶 養生 記》

在當時的日本,茶道偏好奢華鋪張,而如今“ 和、淨、清、寂” 的飲茶哲學,以及宇治抹茶的特殊地位,都是由 千利修 奠定的。在千利修手中,日本茶道與禪宗思想相結合,走上真正本土化的道路。

到了今天,日本茶人點茶多用 黑色瓷碗 、 竹製器具 、 插花器皿 ,茶室大多不超過四張榻榻米大小,而整個過程又極其複雜嚴肅,處處體現 禪學 ,呈現出非常鮮明的日式美學特徵。因此,已經不能説日本抹茶道只是宋代點茶技藝的複製了。

日本茶道

現代日本茶道傳承主要依靠兩大途徑,一是 女子學校 通過插花、茶藝、女紅等技能提高女性“個人修養”;一是“ 家元制度 ”,根據血緣關係世襲傳統技藝。

抹茶道步驟繁複細緻,有“ 點一杯好茶要學十年 ”的説法,即使在日本國內,受眾面也很小。

而且,早江户中晚期,明朝的泡茶方法也傳入了日本,並且形成了比抹茶道更加簡潔樸素,以“和、淨、清、閒”為理念的煎茶道。事實上,現代日本人相比抹茶,日常喝煎茶更多。

為什麼煎茶綠茶、大麥茶、烏龍茶口味,都沒像抹茶口味一樣火起來?可能恰恰是因為真正的“抹茶”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也見不到, 物以稀為貴 ,聽起來格外誘人。

我是一枚專注於烘焙的 美食 博主,我個人也很喜歡抹茶味的甜品,比如説抹茶冰淇淋、抹茶慕斯蛋糕 ,抹茶戚風蛋糕,抹茶餅乾。

抹茶味甜品就是在材料裏添加抹茶粉,讓甜品的口感自帶抹茶味,口感清新!

抹茶是天然石磨研磨成粉狀、蒸青的綠茶。比起綠茶粉,抹茶粉的材料都是綠茶嫩葉,但是抹茶的粉狀更細,綠茶的目數一般在幾百目,抹茶是目數一般在幾千目,更細。綠茶粉顏色比較暗沉,抹茶粉顏色比較翠綠。 在烘焙中我也常用到抹茶,也製作了很多抹茶 美食 ,這款抹茶餅乾,清新又美味,色澤靚麗!

抹茶酸奶雙色蛋糕卷,初春給你美味又清新的口感。

抹茶費南雪

抹茶提拉米蘇

在日本茶道,有沖泡的抹茶,還有製作甜品的抹茶,等級分類很明確。更多關於抹茶的知識,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夥伴們,你喜歡抹茶 美食 嗎?哪款是你的最愛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 美食 心得!

很多人可能一聽到抹茶就會想是日本的!其實非也,抹茶起源於中國隋唐,古時候也叫末茶!

古時:將春茶嫩葉,用蒸汽殺青(現在中國的茶葉大部分是炒青,説來話太長,不是今天主題,下次有機會再講這個做茶的的工藝)然後做成團茶(餅茶)保存,就有點像現在的普洱茶餅一樣,但是那時候茶葉是上層階級的享用之物,非常講究,上貢的茶餅還有龍和鳳的模印,所以也叫龍鳳團茶

然後,喝的時候放在火上烘焙乾燥,然後用天然石磨研磨成粉末。

古人磨粉的工具那是相當齊全的。

首先用茶臼(jiu)把茶碾碎.

其次茶碾。

欣賞一下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皇家茶碾。 其次茶磨繼續

經過三道程序,茶葉就成末末了

然後就可以開始點茶了, 點茶師先用一茶勺,將粉末茶盛入建盞,衝入沸水,用茶筅快速擊拂,使之產生沫浡。

哦對了,這玩意也不是日本的,早在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裏就有記錄茶筅。 茶筅是古時烹茶時的一種調茶工具。“茶筅,以勁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動,本欲壯而未必眇。當如劍背,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可見茶筅即是一種調茶工具。

宋朝的鬥茶,就是看誰用泡沫做的圖畫更漂亮,更持久不散,古代文人那可不是一般會玩。

就在宋朝的時候日本人過來把這種喝茶方式學去了!後來我們明朝老祖宗覺得這種方式太繁文縟節就取締了,不破不立,於是有了我們現在的六大茶類!

抹茶(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於中國隋唐,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團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乾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早在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併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鬥茶方法: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説,古者茶必有點,其磑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茶。這裏所指的抹茶衝飲之道即為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由此可見,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 歷史 了,比現今的烏龍茶道還早了幾百年。自明代以來,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葉,沖泡喝湯,棄置茶渣。

由於點茶非常繁瑣,並且花費錢財,所以日本點茶的人不是非常之多。但是把抹茶用於食品,卻是日本人經常乾的事情。日本是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可能與他們廣泛飲茶、食茶和用茶不無關係。

現今的日本,抹茶(まっちゃMatcha)產業已發展得非常龐大。抹茶無添加劑、無防腐劑、無人工色素,除了直飲外,作為一種營養強化劑和天然色素添加劑,被廣泛用於食品、保健品和化粧品等諸多行業,衍生了品種繁多的抹茶甜食

食品類 抹茶月餅、抹茶餅乾、抹茶瓜子、抹茶冰淇淋、抹茶麪條、抹茶巧克力、抹茶蛋糕、抹茶麪包、抹茶果凍、抹茶糖果、抹茶布丁等;

飲料類 罐裝飲料、抹茶固體飲料、抹茶牛奶、抹茶酸奶、抹茶拿卡等。

抹茶原本產生於中國,後來興盛於日本。多年來,受季節、地域的,茶葉市場始終無法發展壯大。中國茶葉市場的消費也一直處於疲軟狀態,外部大環境導致成本上升、競爭加大;內部的一些負面事件,也影響了市場的消費信心。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茶葉生產商為尋求突破,轉而尋找新的發展路徑,而抹茶作為一種營養價值高、文化意藴厚,又可以作為眾多食品配料的角色,受到了一些茶葉生產商的青睞。

抹茶不但受到日本人民千百年來的喜愛,在歐美等國家也大受歡迎。隨着哈根達斯和上海光明乳業率先在中國推出了抹茶冰激凌和抹茶牛奶,國人對抹茶的興趣也越來越高。

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原料要求: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

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以上內容由豆果 美食 官方賬號編寫(圖源網絡,侵刪)

==================================================================

解鎖更多 美食 請移步“豆果 美食 ”微信公眾號

或“豆果 美食 ”新浪微博官方賬號

有些對抹茶不瞭解的人以為,抹茶是綠茶磨成的粉,那麼我們看到市面上越來越多抹茶製品:抹茶蛋糕、抹茶餅乾……這青翠鮮爽的抹茶,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抹茶(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於中國隋唐,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團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乾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抹茶並不是由普通綠茶磨成的粉。

它鮮亮、鮮嫩,還能直接吃。為了保證其品質,用以製作抹茶的茶樹是精心挑選過的,必須是葉綠素、茶氨酸含量高,咖啡鹼、茶多酚含量低的品種。

在種植過程中,當葉芽長出後,還要對茶樹進行覆蓋,以阻擋太陽光直射,保證口味的鮮爽。加工中要用蒸氣殺青,快速固定綠色,再用特殊設備把它磨成粉。(65)

很多人平時非常喜歡吃抹茶蛋糕、抹茶巧克力、抹茶餅乾。

抹茶是由漢族人發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綠茶採摘前10-30天進行覆蓋遮陽,抹茶的加工方法是研磨。抹茶更多的用於加工業。 一般咱們吃的抹茶味道,就是加工(烘焙)用粉。

抹茶,從性狀上來分類,屬於末茶(茶葉磨成的粉),是加工成特定形態的一種茶葉,並且如今的抹茶已成為末茶中單獨而又特殊的一類。

日本茶葉指導師協會對於抹茶的定義:

用作抹茶的茶菁必須是 覆蓋栽培 的茶葉;用於碾磨抹茶的原料——碾茶,其 製作 工藝 不經過揉捻直接進入碾茶爐 乾燥;抹茶是乾燥後的碾茶經茶臼碾磨成的 粉末狀的綠茶 。

你還對抹茶懵懵分不清,今天我告訴大家抹茶是什麼吧!

綠茶磨的粉只能叫綠茶粉,真正的抹茶,可不是一磨了事,工藝複雜得多,在營養價值上遠超綠茶,價格至少是綠茶粉的三十倍以上,正宗的抹茶粉價格是:100 克 250 元。

抹茶原材料是很嫩的茶葉加工而來,對茶葉的要求有很大的講究,日本茶葉做出來的抹茶最好。抹茶有幾十道工序:攪碎、蒸汽殺青、冷卻、烘乾、梗葉分離、去除砂石、殺菌、快速乾燥、研磨,才能變成抹茶。

今天順便送大家一個製作抹茶的方法,有空請朋友們嚐嚐自己的手藝。

抹茶巴巴洛瓦的製作。

用料

牛奶 320ML

水 90ML

細砂糖 80g

抹茶粉 10g

吉利丁 7g

淡奶油 80ML

提示:如果使用吉利丁片,請事先把吉利丁片用冷水泡軟後攥幹水分,再進行步驟2的混合動作

如果布丁液難以變成整體濃稠的狀態,解決辦法:一是直接把裝有布丁液的容器座入冰塊中並及時攪拌,防止局部結塊。

擂茶和抹茶有什麼區別?

1、背景不同

①擂茶,又名三生湯,起於漢、盛於明清;

②抹茶(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於中國隋唐。

2、條件不同

①擂茶以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薑等為原料;

②抹茶用春天的茶葉的嫩葉進行製作。

3、做法不同

①擂茶用擂缽搗爛成糊狀,衝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②抹茶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團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乾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擂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抹茶

抹茶和綠茶的差別是什麼啊?

抹茶的原料為碾茶,也就是在茶葉採收一個月前即在茶園加上棚蓋,約 20天左右便摘採下茶葉嫩芽,經過蒸餾去除茶葉表面水分,即進行乾燥碾茶,之後再以石磨磨成非常細嫩的粉末,完工後的翠綠色粉末,便是抹茶了。  抹茶與其他綠茶品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一般煎茶或玉露茶的製造過程除了蒸餾,又多了不同程度的揉捻及乾燥手續。抹茶因為是極為微細的粉末顆粒,所以可懸浮於水中,只是喝時必須先以茶刷攪拌起泡,即使放久了也不會有沉澱的現象。  而目前盛行的綠茶粉(粉茶),只是將綠茶茶葉磨成粉茶,與日本傳統的抹茶製作方式不同,其加工的原料亦不相同。綠茶粉色澤呈現綠褐色,沖水之後顏色則會呈現墨綠褐色。由於綠茶粉顆粒較粗,所在沖泡後會有迅速沉澱的現象。綠茶粉在日本一般多應用於餅乾、蛋糕、冰淇淋等點心製作上,所以想要品嚐真正的茶,選擇的時候可得多注意了。  抹茶源於中國,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早在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併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鬥茶方法:把團茶擊成小塊,再碾成細末,篩出茶末,取兩錢末放入燙好的茶盞,注入沸水,泛起湯花品嚐色、香、味,佳者為上。  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説,古者茶必有點,其磑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心,謂之點茶。這裏所指的抹茶衝飲之道即為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由此可見,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比現今的烏龍茶道還早了幾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來,卻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葉,沖泡喝湯,棄置茶渣。中國抹茶道遂告失傳,形成歷史斷代。  目前在世界上頗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過當年的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成後帶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繼承和發揚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 抹茶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超微粉碎→低温乾燥→抹茶。抹茶生產採用了傳統的碾磨技術和現代的超微粉碎技術,整個加工過程始終在較低的温度狀態下進行,能很好地保存茶葉中的活性成分。  2. 原料要求: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抹茶另類吃法:  台灣有名的擂茶提供了喜愛抹茶朋友們的另一項吃法:所要準備的材料為抹茶粉、白芝麻、黑芝麻和香菜等,將材料放入臼中搗碎成團後衝入熱水,攪拌成濃稠狀,再灑上米香,加鹽或糖調味即是有名的擂茶,食用時也可以再加入紅豆、綠豆等配料;也有直接利用綠茶茶葉來製作的,各地作法和吃法不盡相同。  也有人喜歡將抹茶混合在含有豐富植物性蛋白質的豆腐中,可以增加食物中的維生素,補足食物本身欠缺的營養成份。  同時抹茶因含有消用的兒茶酚,料理時將魚類以茶湯洗淨可以降低魚類本身的腥味,作用良多。  抹茶美膚水:抹茶還可以製作成好用、沒有化學成份的美白化粧水,配方是茶 2杯、酒精 20匙、甘油 10匙混合,乾性皮膚則需多加甘油(可以增加化粧水潤澤度),充分混合後放入準備好的容器中,放進冰箱中約可保存一個月,常温則只有三個禮拜的使用期限。化粧水含有的兒茶酚對於的肌膚小細紋的平整、鬆弛皮膚以及美白方面有不錯的效果,使用後保證你水靈靈。

抹茶和茶有什麼區別 抹茶和綠茶的區別

1、抹茶和綠茶的工藝不同,抹茶是用手工石磨,將綠茶研磨成粉所製成的,因此抹茶的顆粒十分細膩。綠茶則是將鮮葉採摘下來後,經過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製成的。

2、抹茶和綠茶的品質不同,抹茶色澤鮮綠,聞之有海苔般的鮮香茶氣,優質抹茶沖泡後不澀少苦,劣質抹茶則苦澀味較重。綠茶色澤碧綠,有茶葉的清香氣息,沖泡後滋味略帶苦澀。

3、抹茶和綠茶的營養不同,抹茶富含氨基酸、蛋白質、葉綠素等活性物質,茶鹼和咖啡因的含量較低,既能單獨沖泡,也能添加在食物中。綠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裏面的茶鹼和咖啡因含量都比較高,因此只能單獨品飲。

中國的“末茶”和日本的“抹茶”到底是同一種東西嗎?

中國的“末茶”和日本的“抹茶”是同一種東西,抹茶這個英文單詞的起源是“抹茶”的日語發音,抹茶其實就是日本茶道中所使用的粉末狀的綠茶。只不過,要是嚴格的追溯起來的話,日本的抹茶它的源頭其實是中國。

抹茶這種茶,在中國的古代被稱之為“末茶”,它最初起源於隋唐時期,當時的宋代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鼎盛,當時的文獻中留下了這種茶製法的詳細記錄是:把春天茶葉的嫩葉,蒸煮成新鮮的茶葉稱之為“蒸青”,在把這種茶硏磨成膏狀,再把它壓成塊狀,然後把水份烘焙至脱水後儲存起來,等到需要飲用的時候,再碾成細膩的粉末。因為當時所最為流行的是製作工藝精緻的圓形茶餅,所以末茶當時也被人們稱為“團茶”。

末茶既然是粉末狀,就不能像現在的茶葉那樣去沖泡。它正宗的喝法是就是使用開水衝兑,然後把它攪打成糊狀,這個過程叫做“點茶”。由於當時末茶的工藝和製作方法非常的複雜,特別浪費人財物力,直到明代的時候,崇尚勤儉節約的朱元璋就下令“罷造團茶”。當時的飲茶風氣隨之改變, 改成用茶葉,沖泡之後喝其湯,把茶渣棄掉,沖泡茶葉和散裝茶葉就是從當時開始流行的,後來末茶漸漸地被散茶所取代,最後就在中國逐漸失去了傳承。

直到今天如果想要品嚐抹茶的話就需要去日本了。因為南宋的時候日本有一位榮西禪師曾經兩次渡海來華夏學習佛法,回國的時候把茶籽帶了回去、茶具還有《茶經》的手抄本,並且在1214年的時候還寫成了日本的第一部茶經書名是《吃茶養生記》。書中詳細的記錄了末茶的製做方法、還有吃法與效用,日本抹茶的文化就是從這時候所開始的。    

抹茶濃茶與博茶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從茶粉上來説,濃茶更加細膩,採用的是茶葉的嫩尖,薄茶稍微次之;

2.從點茶方法上來説,濃茶一般4克茶粉,四分之一水,用目數少些的茶筅來點,一般不起沫。薄茶2克左右,三分之一水,百本目以上的茶筅來點。

茶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由茶樹植物葉或芽製作的飲品。也泛指可用於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製的飲料,後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製的草本茶,如“鐵觀音”等。

抹茶和綠茶的區別 喝抹茶有什麼好處

抹茶和綠茶都是由茶葉加工而來的,但是在口感上卻有很大的區別。抹茶通常被加在甜點、飲品之中,而綠茶主要是飲用。下面詳細為大家介紹抹茶和綠茶究竟有何不同。

抹茶和綠茶的區別 

1 加工工藝不同 綠茶,是茶樹經過日照栽種後採收的茶葉,將茶葉以高温翻炒的方式殺菁抑制發酵,經過揉捻茶葉幫助茶葉風味建立,之後乾燥而成。因此綠茶的茶葉外表是皺而幹,得經過熱水沖泡後,使茶葉舒展,讓茶湯釋出。 抹茶是綠茶樹栽種至採收前約 20 天 ~ 1 個月,將茶樹以遮罩遮擋住陽光後繼續生長。採收後以蒸制的方式處理茶葉,再經過温風乾燥後,去除粗的茶葉梗,保留完整葉片並以石臼低温研磨的方式磨成粉。 

2 口感不同 茶粉採用普通炒青綠茶,採用高壓氣流磨、球磨機、研磨機等碎機械粉碎。其次,形狀不同。茶粉主要成顆粒圓形;而抹茶成片狀。茶粉在口腔中有沙粒感,而抹茶呈現細膩、潤滑的感覺。 

3 營養不同 從營養來説,一般茶葉中皆含有兒茶素、茶胺酸、維生素A、C、E、鉀以及鈣等,而抹茶因為以完整的茶葉片磨成,而製作過程温度較綠茶低,能保留下的營養較多,如抹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 C 等物質較綠茶多。而像一般沖泡綠茶後,因為也不食用茶葉,因此實際攝取到的營養素也會少於抹茶。

喝抹茶有什麼好處

抹茶是綠茶的精華濃縮,因為有完整的茶葉,不僅可攝取到水溶性營養素,就連非水溶性營養素也能被人體利用;此外,抹茶還富含兒茶素,以及維生素A、B、C、E、K,還有葉酸、鉀、鎂、鐵、多酚等多種營養素。 

預防心血管疾病+利尿+改善腸胃功能  如此多的營養成分,使得抹茶對於身體健康就有很大的幫助。抹茶具有抗氧化作用,並能穩定血糖,降低血中膽固醇,因而可以幫助抑制動脈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而且能利尿以及改善腸胃功能,甚至能改善口臭與蛀牙。 

沖泡抹茶也有學問

選擇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抹茶,並且要以攝氏80度左右的水沖泡,温度太高會破壞葉綠素,用80度水温沖泡,顏色在半小時或一小時後變淡或變黃,這是正常狀態,若不變色有可能是添加色素。

抹茶粉熱量高嗎 

抹茶本身的熱量並不高。 因為抹茶是用茶葉研磨而成的一種粉末,本身茶葉的熱量就不是很高,因此熱量當然也不會特別高。不過因為抹茶是茶葉研磨的,吃起來味道會稍微有點苦,所以是用來沖泡茶喝或者混合到各種甜點裏,這樣的抹茶成品熱量都比單純的抹茶要高出很多。

TAG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