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描寫24節氣的古詩

描寫24節氣的古詩

1.清明。清明時節,雨水紛飛,路上行人彷彿失去了魂魄。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景象,雨水洗滌了大地,杏花盛開,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2.木蘭花·立春日作。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羅隱所作,主要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如萬木生芽、遠天歸雁、近水游魚等,同時也有對春天的感慨和讚美。

3.驚蟄。驚蟄是春天的開始,預示着冬天的到來。驚蟄過後,萬物復甦,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色。讓我們且聽風吟,且聞鳥語,邂逅最美的花開。

4.立冬。立冬的古詩大全整首有《立冬》、《立春》、《立夏》等。這些詩描繪了立冬的寒冷、蕭瑟的秋風和黃葉紛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冬天的獨特感受和情緒。

5.小雪。小雪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標誌着雪開始下落。小雪時節,大地被白茫茫的雪覆蓋,天空中飄着雪花,景色十分美麗。小雪象徵着嚴寒的冬季,人們在大雪中漫步,享受着冰雪的樂趣。

6.春夜喜雨。這首古詩《春夜喜雨》描繪了春天夜晚下雨的景象。詩中寫道,好雨知道時節,正是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刻。雨水悄悄地隨着風進入夜晚,細細地滋潤着萬物。

7.臨安春雨初霽。臨安春雨初霽,陸游以這首詩表達了對春雨的感慨和對旅途的憂傷。詩中描述了小樓聽春雨,深巷賣杏花的情景,以及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簡樸生活。

8.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着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立秋意味着白天温度逐漸降低,夜晚温度開始升高。立秋的到來意味着秋天的正式開始,人們開始感受到秋天的變化和寒意。

9.冬至。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杜甫的《冬至》中描述了年長者孤獨的心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則表達了思家之情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10.雨水。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表示春季的正式開始。雨水時節,天氣開始轉涼,氣温逐漸升高。雨水還有利於滋潤大地,給植物生長帶來了充足的水分。

11.小滿。小滿是一年中最有智慧的節氣,它代表着一種平穩、增長和收穫。在小滿這個時節,人們開始收穫自己的成果,生活也開始變得安穩順遂。

12.穀雨。穀雨如絲復似塵,煮瓶浮蠟正嘗新。這首詩描繪了穀雨時節的景象,穀雨已經持續了很久,天空陰沉沉,連綿不斷的細雨灑在大地上。

13.白露。白露時節,仲秋的美景令人陶醉。詩中描繪了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等美景,展現了秋天的豐收和自然的美麗。

14.竹枝詞。《竹枝詞》是唐代劉禹錫的作品之一。詩中描繪了楊柳青青江水平,聽到郎岸上踏歌聲的情景。詩中還提到了東邊日出西邊雨,即使沒有晴朗,也有晴天的美好。

15.立夏。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立夏之美在於希望,願你所有的煩惱都將隨風而去,幸福的感覺似夏花瀰漫!

16.小暑。小暑是夏季的一個節氣,氣温逐漸升高,人們容易出汗、口渴。這個節氣象徵着炎熱的夏天開始了。在小暑時節,人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的強烈照射,熱浪撲面而來。

17.春分。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春季的正式開始。春分時節,陽光更加明亮,萬物開始復甦。朱熹在《春日》一詩中寫道:“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18.長江二首。這首詩是蘇泂所作,描繪了長江的壯麗景色。詩中提到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形容長江的新鮮和豐富。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表達了長江的禪意和心境。

19.七言詩。穀雨時節,鄭板橋的《七言詩》描繪了晴和的天氣和翠竹亭的美景。他喜歡晚涼,因為這是一個好節氣的日子。他喝了一壺新茗泡松蘿,看着幾枝新葉蕭蕭地生長在竹林中。

20.踏莎行。踏莎行是歐陽修的一首詩,描繪了春分時節的景象。詩中通過描繪雨霽風光、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樑新燕、玉籠鸚鵡愁孤睡等景象,展現了春天的美好。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關於24節氣的古詩

關於24節氣的古詩如下:

1、《春夜喜雨》唐朝·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清明》唐朝·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朝·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其二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4、《臨安春雨初霽》宋朝·陸游: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5、《邯鄲冬至夜思家》唐朝·白居易: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

6、《小寒食舟中作》唐朝·杜甫: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關於24節氣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24節氣的古詩:

1、《元日》唐代詩人司空圖

原文:

甲子今重數,生涯只自憐。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譯:

如今年歲漸長,自己懷有滿腔抱負卻都未實現,空剩自憐。

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陽落山後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2、《元日》宋代詩人王安石

原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着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着千家萬户,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3、《元日》唐代詩人成彥雄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裏堪驚兩鬢霜。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嚐

譯:

夜晚歸來與大家舉杯同祝又已增歲添壽,不經意卻看到鏡中的自己已兩鬢斑白。

正對着鏡中自己偷偷笑了起來,看來這屠蘇美酒怕是無法率先品嚐了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詩句

如下:

1、立春

立春亦稱為“打春”、“咬春”,又叫“報春”,“立”是“開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羅隱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2、雨水

雨水時節,春風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驚蟄

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

《田家四時》

宋·梅堯臣

昨夜春雷作,荷鋤理南陂。

杏花將及候,農事不可遲。

蠶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隨。

田中逢老父,荷杖獨熙熙。

4、春分

分者,半也,這一天為春季的一半,故分。

《踏莎行》

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樑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5、清明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草長鶯飛,柳暗花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6、穀雨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意味着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謝中上人寄茶》

唐·齊己

春山谷雨前,並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7、立夏

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户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8、小滿

小滿時,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故稱小滿。

《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

宋·歐陽修

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

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

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

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9、芒種

“芒種”到來預示着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着種”。

《時雨》

宋陸游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牀。

衰發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幽香。

鶯衣濕不去,勸我持一觴。

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桑。

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10、夏至

夏至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11、小暑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12、大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3、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着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14、處暑

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

《早秋曲江感懷》

唐·白居易

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急於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15、白露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北緯在上面,故名白露。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16、秋分

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7、寒露

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與胡興安夜別》

南朝·何遜

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

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園秋。

18、霜降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着秋天的結束。

《賦得九月盡(秋字)》

唐·元稹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

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鈎。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過今夕,休詠賦中愁。

19、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孟冬寒氣至》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20、小雪

氣温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小雪》

唐·戴叔倫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21、大雪

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2、冬至

在中國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説: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

23、小寒

小寒標誌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24、大寒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大寒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冷的時期。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鳥驚飛斷雁號,獨憑幽幾靜塵勞。

風鳴北户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

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羣書擁敝袍。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古詩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古詩有哪些

描寫二十四節氣的古詩:

1、立春偶成

宋代: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譯文:時近年終冰霜漸漸減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曉。眼前只覺一片生機盎然,東風吹來水面綠波盪搖。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3、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譯文:夏至這天,晝晷所測白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極限,從此以後,夜晚漏壺所計的時間漸漸加長。還沒來得及實施自己的計劃,就已經憂慮氣候的變化冷暖的交替了。

4、立秋

宋代: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譯文:小烏鴉的鳴叫鴰耳,待乳鴉聲散去時,只有玉色屏風空虛寂寞地立着。突然間起風了,秋風習習,噸覺枕邊清新涼爽,就像有人在牀邊用絹扇在扇一樣。睡夢中朦朦朧朧地聽見外面秋風蕭蕭,可是醒來去找,卻什麼也找不到,只見落滿台階的梧桐葉,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5、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

譯文: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着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着我這個遠行人。

TAG標籤:古詩 節氣 描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