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古人寫的字怎麼寫

1. 古人的字是怎麼來的

(一)什麼是名、字 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即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

古人寫的字怎麼寫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裏的,所以又稱“表字”。《禮記·檀弓上》説:“幼名、冠字。”

《疏》雲:“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由此可見,名是幼時起的,供長輩呼喚。

男子到了二十歲成人,要舉行冠禮,這標誌着本人要出仕,進人社會。女子長大後也要離開母家而許嫁,未許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

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笄禮,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喚。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樸實,如夏商兩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盤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與當時人重視時辰的觀念有關。

後來隨着社會的前進,語言文字的發展,意識觀念的加強,人名越來越複雜,給人起名也成了一門學問。取名時,要對其所包容的內涵慎重考慮,反覆斟酌。

《左傳·桓公六年》記載着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這是魯國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問名時提出來的,意思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託物喻志、褒揚德行、寄託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

並且提出七不:“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來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的做法,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

對於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將要從事的職業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別。

對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剛強猛毅之字,對女的多選賢淑、豔麗、優美動聽之詞。 另外,取名還反映着時代特點,上面提到的夏商兩代喜歡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

後來在長期封建社會裏,官宦富貴之家,多以忠孝節義、福祿壽康、升官發財之義來命名,所以叫仁、義、禮、智、信、得福、德貴、延壽、榮升、繼祖、耀祖、續宗的人特別多。平民百姓也想過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孫,上學唸書,所以叫富貴、德福、進財、志學、平安、長順、滿倉、滿囤、保成、金鎖、栓柱等名字的特別多。

建國後又出現了許多新名,如建國、援朝、衞國、擁軍、建軍、支越、留蘇、衞東、紅衞、**、學工、支農等。 開放以來,又興起取外國名宇,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二)表字和名在意義上有何聯繫 古人取表字十分講究,情況也非常複雜,但仔細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規律可尋的。如常見的有按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哥哥為老大,字孟跛。

最典型的要屬三國時東吳孫氏弟兄了。孫策為長子取字伯符;孫權為次子取字仲謀;孫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孫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還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況也很多,因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稱或尊稱。所以人們喜歡用它,如孔樁,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馬遷,字子長;曹植,字子健;蘇軾,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這些表字雖然常見,但是與本名聯繫不大,實際上伯、仲、叔、季和子,還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們後面的那個字如“策”、“權”、“思”、“長”、“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這個主要成分與本名意義是有聯繫的,下面分別作介紹: 1.意義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義相同,相通,是並列關係,所以又叫“並列式”。

如: 屈平,字原。廣平曰原,意思相同。

顏回,字子淵。淵,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須,字子遲。須、遲都是“待”義。

張衡,字平子。衡、平義同。

陸游,字務觀。遊、觀義同。

曾鞏,字子固。鞏、固義同。

班固,字孟堅。堅、固義同。

孟軻,字子輿。軻、輿都是車。

2.意義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為輔助,稱做“輔助式”。如: 梁鴻,字伯鸞。

鸞和寫都是飛禽,但不是一種,鴻雁和鸞鳳可以互為輔助。 陸機,字士衡。

機、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為輔助。 鄭樵,宇漁仲。

樵是打柴的,漁是釣魚的,常為侶伴,互相輔助。 李漁,字笠翁。

漁翁常戴蓑笠。 陳琳,字孔璋。

琳、璋都是玉石製品,互為輔助。 3.意義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這種情況可稱為“矛盾式”,如: 曾點,字皙。

點為黑污,皙為白色。 朱熹,宇元晦。

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劉過,字改之。

改了就不為過錯。 王績,字無功。

成績和無功正好相反。 4.意義相順的:即表字與名往往出自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且字為名的意思作補充解釋或修飾,這種情況,可稱做“擴充式”。

如: 徐幹,字偉長。《孔叢子》曰:“非不偉其體幹也。”

名和字在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且字對名作了補充解釋。 曹操,字孟德。

《荀子·勸學》篇説:“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話裏,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對名作了修飾性解釋和補充。

趙雲,字子龍。《周易》説:“雲從龍,風從虎。”

名和字在一句話中,意思相順。 陸羽,字鴻漸。

《周易》日:“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字對名作了解釋。

高明,字則誠。《禮記》。

2. 古代的我字怎麼寫

一、“我”字的寫法

我,甲骨文像一種有許多利齒的武器,是戌的變形,即超級的戉(鉞),無人可敵的威猛戰器。有的甲骨文簡化齒形。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略有所變形,甲骨文字形中的利齒狀被寫成了類似的“禾”。篆文承續金文字形。當“我”演變成代詞後,後人再加“口”另造“哦”,表示手持戰具吶喊示威。

古漢字中的人稱來源,體現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識:臉部的正中央為“自”(鼻子,第一人稱),臉部的下邊為“而”(頜須,第二人稱),身體的最下端為“之”(腳板,第三人稱);同樣,威猛的武器為“我”(大戌,第一人稱),而只用於短程集發的弓弩為“爾”(排箭,第二人稱)。

二、造字本義

造字本義:動詞,手持大戉,吶喊示威。

文言版《説文解字》:我,施身自謂也。或説我,頃頓也。從戈。

白話版《説文解字》:我,當事人對自己的稱謂。有的説,“我”是頃頓。字形採用“戈”會義。

擴展資料

“我”的組詞

一、我們 [ wǒ men ]

人稱代詞。稱包括自己在內的若干人。

二、忘我 [ wàng wǒ ]

為了國家、集體的利益而忘掉自己。形容公而忘私:~地勞動。

三、恕我直言 [ shù wǒ zhí yán ]

請原諒我有話直説。

四、自我認知 [ zì wǒ rèn zhī ]

也叫自我意識,或叫自我,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包括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的認知。

五、投我以桃 [ tóu wǒ yǐ táo ]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後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我 (漢語漢字)

3. 古人的字大多怎麼取

名與字合,簡單説就是你的名是什麼意思,你的字就和這個名相合就成了。

比如諸葛亮,字孔明(都是發光的)。

再比如周瑜,字公瑾(都是美玉)。

你這個名字拆開來看,文是指文學、文采的意思,是吧?闖,就是闖蕩,比如説闖蕩出一條路來

如果取字,按現在對於文字上的理解,那就是公路,或者子路。其他的也有,但一時半會想不到那麼多。

這個公,不是那個公路的公,而是指文采斐然,德行厚重者,比如周公那個公,就像宋朝的翁,現下的先生這麼個意思。

子就不説了,老子、孔子、孫子,也是一種尊稱。

路沒別的意思,與前面那個字合起來,就是在文學方面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被尊為師。

(1樓,我呸你個藝名,那都是家裏長輩或者老師起的,知道名諱什麼意思不?古人不方便直稱其名,所以才取得字)

4. 古人的“字”是如何取的

在中國古代,名、字分開使用。

今合稱“名字”,則指姓名或名。參見“冠禮”、“笄禮”。

名字是人的一種稱呼,一種代表。 據説上古時期,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

其實在我國民間,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着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不過是命名的權利不再由父親一人擔當,而是由嬰兒的親人共同擔當。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結髮加冠”之禮,以示成人,這時就要取字。

而女孩子在15歲時要舉行“結髮加筓”之禮以示可以嫁人了,這時也要取字。可見,古代的時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那麼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什麼聯繫嗎?一般認為,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意義上的聯繫。一種情況是名和字意義相同或相近。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 釋地》:“廣平曰原。”

)又如岳飛,字鵬舉。而“鵬舉”既是大鵬展翅高飛的意思。

另一種情況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例如曾點,字皙。

(《説文》:“點,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

)當然,隨着歷史的發展,許多詞語的語義發生了變化,對於古人名和字的語義聯繫就很難看出來。不過只要你是個有心人,仍有許多先賢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來。

名字是一個不知名物品的代號,有了名字才能準確的指出一個東西,否則,將分不清物品。有了名字我門才能 更有氣質的活下去。

準確時間應該是東周開始有名和字的 結束應該是在民國時期。

5. 為什麼古人寫的字是通假字

那現在的人們為什麼寫的是簡體字.

世界在發展,人當然不同!

通假字

從根本上説,漢字雖然是以象形、象意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表意文字體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它並不能實現形與義的完全統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這説明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符號,本來就是允許和存在着借音表義的。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雖有不同,但在借音表義這一點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要在使用過程中能做到約定俗成、得到社會的公認就不會造成交際的障礙。因此,某些通假現象在某個時代通行,當時的人們習以為常,並不以之為怪。在沒有正字法、也沒有能促進用字規範化的工具書的古代,人們用字不像後世那樣嚴格。另外,漢字在隸變之後,字形的直觀表義功能已不復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體也難記,人們在倉猝下筆之際不及熟計,也自然易寫“別字”,正如鄭玄所説的:“其始書也,倉卒無其字,或以聲類比方假借為之,趣於近之而已。”至於有的典籍書已亡佚,後來只能根據某人的口授再筆錄流傳,筆錄之時,也容易注重聲而忽視字形。某些“別字”流傳久了,也就漸漸相沿成了習慣,所以古書中的許多通假字與其本字之間的對應關係(即某通某)是相當固定的。

古書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書難讀的原因之一。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縛,“以聲求義”,找同它的本義,不能望文生義而“硬解”。清代學者王念孫説得好:“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之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為解,則詰為病矣。”前人將上面所舉例①“莊公寤生”的“寤”即如其字面解為“寐寤”,“謂武姜寐時生莊公,至寤時始覺其生。”一覺醒來孩子已生下,又何“驚”之有?所以這樣的解釋是“以文害辭”,可見明通假對閲讀古書的重要。

錯別字

如有人將“染”寫成了“染”[把九寫成丸] ,將“曳”寫成了“曳”[多了一點],這些就是錯字;將“建議” 寫成“建意”,其中的“意”就是別字。錯別字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不良的影響或者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

產生錯別字,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主要是許多人認為寫漢字是個人的小事,少一筆多一筆沒有什麼關係,只要自己或別人能看懂怎麼寫都行;或者有的人根本沒有掌握一些字的結構和寫法,當然有時也有會寫某字,但下筆時誤寫的情況。如有人把“武”寫作“武”[把[弋]寫成[戈]],把“豸蟲” 寫作“蟲豸”,或者把“鍥而不捨”寫作“契而不捨”等等。有些人,特別是個體商店的經營者,因貪圖方便而寫了一些不規範的簡化字或別字。如有人將“酒”寫成“九”,把“餅乾”寫成了“並幹”,這種情況更是司空見慣的。

客觀原因是漢字本身屬於表意文字,許多漢字筆畫比較多,因此漢字難記難寫,跟拼音文字比較起來,漢字的出錯率相當高;此外,漢語中同音、近音的字詞太多,如“嬴”與“贏”,“辯”與“辨”,“磬”與“罄”;“必須”與“必需”,“那裏”與“哪裏”,“符合”與“附和”,“檢查”與“檢察”,還有“翔實”與“詳細”等等,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寫錯或混淆。

一個人有意或無意地寫了錯別字,就會令人費解甚至誤解,這樣就會影響意義的表達甚至失去文字的交際作用。如有的經營者賣東西,在其廣告招牌上,將“花捲”寫成了“花圈”,將“大偏魚”寫成了“大便魚”等等,結果令顧客望字止步,有買賣也作不成了。

在使用漢字這個問題上,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端正認識,高度重視,完整、準確地掌握漢字的音、形、義;一定要少寫或不寫錯別字,自覺糾正錯別字。我們只有正確、規範地使用漢字,努力提高文字表達能力,才能使漢字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和現代化建設服務。

2005年,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雜誌在創刊10週年之際,公佈了《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這100個別字都是10年來出錯頻率最高的。據專家統計,若將這100個常見的別字糾正過來,現在出版物上的別字總量將減少一半以上。

TAG標籤: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