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雲志功講怎樣寫篆書,功的大篆怎麼寫

1.雲志功講怎樣寫篆書

鏈接.小篆 小篆是"大篆"的對稱,又稱“秦篆”.所謂篆書,最早本旨秦代李斯等人釐定的規範字體,即小篆.清人段玉裁《説文解字》[篆]下注雲:[李斯所作日篆書,而謂史籀所作曰大篆,既又謂篆書曰小篆.]段氏所言是可信的,即小篆最初稱為篆書,之後秦人尊小篆以前的字體大篆,於是又相對稱李斯所作為小篆.一 釋義:《説文•竹部》雲:[篆,引書也.]段玉裁注云:[引書者,引筆而著於竹帛也.]因而篆書的原意,大致是拉長筆畫寫出的字體了.《周禮•考工記•鳧氏》雲:[鍾帶謂之篆.]就是鐘上圍繞的圖飾.《周禮•宗伯》:[孤卿夏篆.]鄭玄注:[五彩畫轂約也.]就是彩畫的貫車軸的圓木.我們再從詞源上考察[篆]字本來的內涵.[篆]與[瑑]、[緣]等 一組同源字,它們音、義俱近.瑑是玉器上雕飾的凸紋,椽是屋頂上彩繪的圓形木條(方形者稱桷),緣是衣服周邊的華飾,可知以[彖為聲符的字,其內涵皆有圓、長、美義.由此可以推知,古人以[篆]指稱秦代規範化的小篆字體,大致是藉以表明其筆意圓轉活脱,筆畫悠長簡靜,字形秀美端莊,從而不同於古籀的獨特風格.二.發展 其實,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一百多年,成熟的小篆字體就已形成,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等朝廷重臣,對編匯、整理小篆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協助秦始皇實行“書同文”的政策,李斯作《倉頡篇》、胡毋敬作《博學篇、》趙高作《爰歷篇》.在全國推行統一的、規範化了小篆字體.1秦代 秦小篆文字流傳下來的有兩大類:一是鑄在銅器上的文字,如度量衡器、符印、貨幣、詔版,還有刻在瓦當上的文字.二是刻石文字.史載秦代共刻了七塊石碑,即《泰山》、《琅琊台》、《嶧山》、《會稽》、《東觀》、《芝罘》和《碣石》.其中的真跡只有《泰山》、《琅琊》二石,其餘均已毀佚,《會稽》、《嶧山》二石幸有摹刻的拓本傳世.後世習篆,大都源於以上諸碑.2漢代 小篆在漢代雖不佔統治地位,但在一些比較莊重、顯要的地方,如碑額、印璽、瓦當、錢幣和度量衡器上仍然使用着;也有碑文用篆體書刻的.東漢許慎的《説文解字》是最早收錄小篆,也是小篆字數較全的一部字書.全書收字9353個,字體以小篆為主,對繼承和推廣小篆書體具有重要作用.漢以後,篆書雖已不再廣泛通行,但也偶有小篆名作問世.3.唐代 唐代擅篆書者當推李陽冰.其代表作有《三墳記》、《怡亭銘》、《般若台題名》和《棲先塋記》等.4.清代 清代中期以後,堪稱篆書中興之世.最傑出的代表當推鄧石如,堪稱一代宗師,對後世影響巨大,被譽為篆書領域繼李斯、李陽冰之後的“第三個里程碑”.另外,吳讓之、楊沂孫、徐三庚、趙之謙、吳大澄、吳昌碩、王福庵等書家,也大大促進了篆書的發展創新,使篆書書體進入到一個璀燦的時期.小篆的學習 篆書的運筆和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書體不同,並無其他書體筆法的豐富變化,但是由於人體生理上的需要〔如心跳和呼吸等〕,都會對保持恆定狀態的小篆線條產生影響,所以,篆書的運筆也十分不易.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談談篆書的運筆.一.起筆與收筆 篆書的運筆重心在起筆與收筆,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逆入平收”.古人講:“用筆之勢,特需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要保持篆書線條的穩定、圓潤的形態,起筆與收筆至關重要.大家看一看如下幾種線條的起筆與收筆.示範:橫筆 豎筆 弧筆 曲筆 二.接筆:篆書線條流暢悠長,遒勁舒展.有時一筆而成,十分困難,所以,就產生了接筆現象.接筆現象一般有二種類型:示範並講一是筆內相接:筆內相接要注意順勢而成,不要有悖勢,最好有一小段復筆,滅跡隱端,保持線條邊緣整齊光滑.。

功的大篆怎麼寫 雲志功講怎樣寫篆書
2.精氣神的大篆寫法是什麼樣的

精氣神 大篆(金文)寫法:

精氣神 小篆寫法:

3.雕的大篆寫法

雕,別名黑雕、花雕、小花皂雕。雄鳥體長63cm,雌鳥約70cm。體羽暗慄褐色,背面有金屬光澤。尾上、尾下覆羽均綴以白色和棕白色,趾黃色、爪黑色。嘴黑褐色,鼻孔圓形有別於其他種。

雕的英文叫EAGLE,日語又叫鷲。雕的形態像鷹,但比鷹大得多,翅膀寬大,身體粗壯,羽毛有褐色有近灰色的。它強健有力,在空中盤旋,能看見地上的任何東西。它有幾個品種:生長在北方,色黑的,稱皂雕;生活在東北,色青的,稱青雕;生長在西部,頭部黃,眼睛紅,羽毛顏色多樣的,稱鷲。日語把雕叫“鷲”,但中文的雕與鷲還是有區別的。

4.秦字大篆怎麼寫

秦字大篆寫法:

篆體,漢字古代書體之一,也叫篆書。是對古文字的統稱。“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古人認為篆書為倉頡所造,其實是不可信的。一種文字的產生是要經過一個較長的醖釀發展過程的,不可能有一個人在短時期能完成。廣義的篆體包括隸書以前的所有書體以及延屬,如金文、石鼓文、六國古文、小篆、繆篆、疊篆等。狹義主要指“大篆”和“小篆”。篆書字劃圓轉,結構依六書之義,故唐孫過庭謂:“篆尚婉而通”。

TAG標籤:雲志功 篆書 大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