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四川內江威遠嚴陵鎮離越溪有好遠

四川內江威遠嚴陵鎮離越溪有好遠

四川內江威遠嚴陵鎮離越溪40公里,位於威遠縣西北部。全鎮屬穹隆地貌,奇峯無數、溝壑縱橫,海拔高度在500-850m之間,長年雲霧繚繞,相對高度差最大350m,全年日平均氣温16℃,平均比山外低5度左右。

四川內江威遠嚴陵鎮離越溪40公里,位於威遠縣西北部。全鎮屬穹隆地貌,奇峯無數、溝壑縱橫,海拔高度在500-850m之間,長年雲霧繚繞,相對高度差最大350m,全年日平均氣温16℃,平均比山外低5度左右。

四川內江威遠嚴陵鎮離越溪40公里,位於威遠縣西北部。全鎮屬穹隆地貌,奇峯無數、溝壑縱橫,海拔高度在500-850m之間,長年雲霧繚繞,相對高度差最大350m,全年日平均氣温16℃,平均比山外低5度左右。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榮縣到威遠縣越溪鎮有多遠?

駕車路線:全程約43.9公里

起點:榮縣

1.榮縣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行駛30米,右轉

2) 行駛260米,左轉進入榮州大道一段

3) 沿榮州大道一段行駛70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藍帝大道

4) 沿藍帝大道行駛43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環島

5) 沿環島行駛30米,在第1個出口,右前方轉彎進入榮州路

6) 沿榮州路行駛740米,右轉進入環城東路

7) 沿環城東路行駛740米,左轉

8) 行駛3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環島

9) 沿環島行駛40米,在第2個出口,右前方轉彎

10) 行駛110米,右前方轉彎

2.行駛190米,稍向左轉進入威榮路

3.沿威榮路行駛27.3公里,左轉

4.行駛1.6公里,過杉樹屋基,直行

5.威遠縣內駕車方案

1) 行駛10.2公里,左前方轉彎進入威仁路

2) 沿威仁路行駛1.4公里,右轉

3) 行駛40米,左前方轉彎

4) 行駛2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終點:越溪鎮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最新數據為準。

成都黃田壩到威遠縣越溪鎮有多少公里

駕車路線:全程約207.3公里

起點:黃田壩

1.成都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行駛440米,右轉進入S106

2) 沿S106行駛2.3公里,左轉

3) 行駛2.2公里,直行進入石化大道

4) 沿石化大道行駛9.3公里,直行進入牡丹大道北段

5) 沿牡丹大道北段行駛10米,直行進入石化大道

6) 沿石化大道行駛430米,直行進入牡丹大道北段

7) 沿牡丹大道北段行駛940米,直行進入牡丹大道南段

8) 沿牡丹大道南段行駛4.5公里,左前方轉彎進入天彭大道

9) 沿天彭大道行駛330米,朝成彭高速方向,稍向右轉進入成彭高速

2.沿成彭高速行駛80米,直行進入成彭高速

3.沿成彭高速行駛20.4公里,過大豐鎮立交,直行進入成彭高速

4.沿成彭高速行駛20米,稍向右轉進入蓉北路

5.沿蓉北路行駛560米,調頭進入蓉北路

6.沿蓉北路行駛500米,進入成彭高速

7.沿成彭高速行駛20米,直行進入成彭高速

8.沿成彭高速行駛20米,朝北新大道/京昆/成綿/天府大道方向,稍向右轉進入成彭立交橋

9.沿成彭立交橋行駛430米,過磨河橋約290米後,直行進入成都繞城高速

10.沿成都繞城高速行駛39.3公里,朝自貢/瀘州/S4/成都城區方向,稍向右轉進入江家互通

11.沿江家互通行駛1.8公里,過連生橋,右前方轉彎進入成自瀘高速

12.沿成自瀘高速行駛46.5公里,稍向右轉進入成瀘高速

13.沿成瀘高速行駛49.6公里,在汪洋/天峨出口,稍向右轉上匝道

14.沿匝道行駛420米,直行

15.內江市內駕車方案

1) 行駛6.6公里,左前方轉彎進入洪湖路

2) 沿洪湖路行駛1.7公里,直行進入X087

3) 沿X087行駛860米,過矮子橋,左後方轉彎進入X135

4) 沿X135行駛2.5公里,直行進入上橋街

5) 沿上橋街行駛620米,直行進入X135

6) 沿X135行駛87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碗玉路

7) 沿碗玉路行駛2.3公里,直行進入越前路

8) 沿越前路行駛3.9公里,右前方轉彎

9) 行駛1.4公里,左轉

10) 行駛4.1公里,左前方轉彎進入X135

11) 沿X135行駛1.6公里,到達終點

終點:越溪鎮

威遠縣有哪些鎮

截至2018年,威遠縣轄20個鎮:嚴陵鎮、鋪子灣鎮、新店鎮、向義鎮、界牌鎮、龍會鎮、高石鎮、東聯鎮、靖和鎮、鎮西鎮、慶衞鎮、山王鎮、黃荊溝鎮、觀英灘鎮、新場鎮、連界鎮、越溪鎮、兩河鎮、碗廠鎮、小河鎮, 323個村、4946個村民小組;49個社區、353個居民小組。

駐嚴陵鎮西街2號。

擴展資料:

威遠縣位於四川盆地中南部,南北長54千米。

地跨北緯29°22′~29°47′,東經104°16′~104°53′之間。

東鄰內江市市中區,南連自貢市大安區和貢井區,西界自貢市榮縣,北銜資中縣,西北與眉山市仁壽縣、樂山市井研縣接壤。

幅員面積1289平方千米。

1950年2月,資中專員公署遷內江,改名為內江專區,威遠縣屬之。

1958年,仁壽汪洋區所管轄的小河鎮(回龍)、碗廠鎮和越溪、白果、青林、太和、兩河、玉林、永建7個鄉劃入威遠縣。

1968年,內江專區改為內江地區,威遠縣屬之。

1985年,撤銷內江地區改為地級內江市,威遠縣屬之。

四川省威遠縣的地理位置及現狀

威遠縣位於四川盆地南部,南北長54公里,地跨北緯29°22'--29°47',東經104°16'--104°53'。縣城東距內江市39公里(公路里程57公里),南距自貢市31公里,西界榮縣,北同仁壽縣接壤,距成都188公里,東北與資中縣毗鄰。  威遠縣城 縣駐:嚴陵鎮。   隸屬:四川省內江市。   郵編:642450。   代碼:511024。   區號:0832。   拼音:Wēiyuǎn。 [編輯本段]地理概況歷史由來   大約在秦朝時,在此設立行政機構,駐守軍隊,以防禦西南夷族的侵擾。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置威遠戍,十一年改威遠縣。取折服“夷僚”,威撫遠人之意。 轄區面積   1287.22平方公里。城市化率22.8%。全縣耕地面積3.63萬公頃,農民人均耕地0.9畝。有林地261.5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31.2%。淡水域3.69%,平原17.53%,丘陵37.83%,山地40.95%。 威遠縣山區風光地形地貌   全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低山、丘陵約各半。西北屬低山區,山嶺連綿,溝壑縱橫。一般海拔500-800米,新場鎮境內大堡山最高,海拔902米。東南部是渾圓狀淺丘,沖溝曲折,流向多變。一般海拔300-400米,最低處在向義鎮東南威遠河口,海拔277.6米。山區主要為黃娘,丘陵區多紫色土,大部微酸性。東南淺丘區,系糧經作物主產區。 河流水系   河流分屬沱江、岷江水系,主要河流威遠河全長131公里,流域面積956平方公里,佔全縣面積的65%。威遠河也叫清溪河,源於倆母山東北麓,自西北向東南斜貫縣境中部。是威遠、自貢工農業生產和城鎮人民生活的主要用水。另外還有西北部的越溪河,東南邊緣與內江為鄰的烏龍河和西南邊境與榮縣交界的中溪河。 行政區劃   威遠縣隸屬內江市。縣駐縣城嚴陵鎮。轄20個鎮,323個村,48個居民委員會,384個居民小組,4963個組(社)。20個鎮分別是嚴陵鎮、鋪子灣鎮、新店鎮、向義鎮、界牌鎮、龍會鎮、高石鎮、東聯鎮、靖和鎮、鎮西鎮、慶衞鎮、山王鎮、黃荊溝鎮、觀音灘鎮、新場鎮、連界鎮、越溪鎮、兩河鎮、碗廠鎮、小河鎮。 人口和就業   全縣202523户,共72472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7057人。除漢族外,尚有土家、彝、苗等30個少數民族,269人。以漢族為主,漢族佔總人口數的99.91%,少數民族735人,佔總人口數的0.009%。平均每平方公里753人。男女性別比例為105.8(女=100)。自然增長率3.20‰。其中嚴陵鎮 131665 人,鋪子灣鎮 20816人, 新店鎮 50502 人,向義鎮 34636 人,界牌鎮 33202 人,龍會鎮 38431 人,高石鎮 42744 人,東聯鎮 22941 人,靖和鎮 22970人, 鎮西鎮 73420 人,慶衞鎮 17765人, 山王鎮 16778 人,黃荊溝鎮 34338人, 觀英灘鎮 25613 人,新場鎮 44758 人,連介鎮 58954 人,越溪鎮 21375 人,兩河鎮 16235 人,碗廠鎮 12492 人,小河鎮 25143。前11個屬淺丘林,後9個屬深丘林。   受教育程度:中等教育3.92萬人,佔總人口的5.23%,高等教育0.56萬人,佔總人口的0.75%。   城鄉從業人員總數48.21萬人,其中:第一產業佔68.3%,第二產業佔17.8%,第三產業佔13.9%。    威遠沙壩水庫 城鎮勞動工資:平均工資5134元/人年,其中:服務業5553元/人年,製造業4847元/人年(或按輕工業、重工業)。 氣 象   屬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温17.8℃,一月均温7.4℃,七月均温27.2℃。極端高温39℃,最低零下5.5℃。活動積温6570℃。無霜期329天,日照119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85.2毫米,多集中於6-9月,常有春旱。 自然資源    ⑴土地資源:市區可使用土地面積12.8885萬公頃,規劃中工業用地0.1010萬公頃,商業用地0.0006萬公頃,住宅用地0.0016萬公頃,農業用地7.9631萬公頃,其它用地4.8222萬公頃。    ⑵ 礦產資源:威遠縣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品種齊全,有天然氣、石油、煤、鹽滷、陶土、耐火土、鐵礦、石灰石、鋁土頁巖礦、含鉀水雲母粘土礦(俗稱綠豆泥)、石英沙、高嶺土、白雲石、方解石、石膏、巖鹽和鉀、硼、溴、碘等共生礦以及鐳、鋰、銣、鎵等稀有元素。天然氣、石油主要埋藏在震旦系,含氣面積為216平方公里;煤資源主要分佈在山王、新場、越溪三個低山區,龍會、奉龍、鎮西區也有分佈,採煤業歷史悠久,是國家重點產煤縣。屬低硫磷、中低灰分,高熱值優質煤。石灰石儲量最為豐富,質純、性脆,主要用於玻璃、冶金、電石等。煤炭、石灰石和其它資源均埋藏在三疊系,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新場、越溪為天然氣富集帶,由省開發輸往成都、樂山、重慶、攀枝花等地。   ⑶森林資源:全縣林業用地4.2萬平方米,活立木蓄積127.3萬m3,森林覆蓋率33.57%,屬帶常綠闊葉林區,有樹木37科58屬,以鬆、柏、柑桔為主,古樹名木59株,藥用植物788種,省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00餘種。有國有林場、森林公園、中心苗圃各一個。1999年林業總產值5003萬元。   “十五”期間,全縣將新建竹基地1.2萬平方米、茶葉基地2600公頃、城周環保林500公頃、“綠色廊”4000公頃,2010年森林覆蓋率將達到48%,實現良好的生態環境。林地集中分佈在低山區。以鬆、杉、柏樹為主,兼有油茶、桐、棬和楠竹。丘陵區主要為耕地,田邊地角栽桑,零星種植桉、柏樹,間有疏林果木。    倆母山  ⑷水利資源:威遠縣主要河流是威遠河和越溪河。全縣多年平均降水量960.36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801.6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344.6毫米,全縣總水資源量47072萬立方米,人均639立方米,地下水儲量2715萬立方米。   建國後,全縣大興水利,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陸續建成以長沙壩(庫容4574萬立方米)、葫蘆口(庫容7580萬立方米)兩座中型水庫,45座小型水庫,團結渠、聯合渠為主體的配套水利工程。全縣到1999年底,有水利工程8567處,其中水庫51座(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9座,小(二)型水庫40座),山平塘7860口,石河堰270道,提水站372處,機電井14眼。水能藴藏量7800千瓦。有水力發電站6處,總裝機容量4860千瓦,蓄引提水總能力2055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9409萬立方米,有效灌面40.26萬畝,保證灌溉面積21.72萬畝,旱澇保收面積21.47萬畝。全縣庫堰塘水面36362畝,其中可養魚水面28832畝。   ⑸ 其他資源:威遠縣是全國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已發展檸檬130萬株,1543公頃。到2003年,種植規模將達到280萬株,3340公頃,盛產期年產量達7萬噸以上。威遠縣檸檬主栽品種--尤力克,平均單果重150克左右,果實含芳香油0.4-0.5%,是生產食品、日用香精、香米的優質原料;果實出汁率38%左右,可生產飲料和釀酒;果胚可製做蜜餞及果醬,果胚中提製的果膠(4-5%),可用於食品和醫藥;檸檬種子富含脂肪和維生素E,榨油可食用,油枯可做飼料。威遠縣所產檸檬,1999年被評為四川省“名優水果”。

威遠縣在哪裏?遠嗎?是山區嗎?

威遠縣隸屬於四川省內江市,四川盆地中南部,東鄰內江市市中區,南連自貢市大安區和貢井區,西界榮縣,北銜資中, 西北與眉山市仁壽縣、樂山市井研縣接壤,轄區面積1289平方公里。有漢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等31個民族。

威遠縣西北高、東南低,低山、丘陵約各半。西北部低山區,山嶺連綿,溝谷縱橫。一般海拔500-800米,新場鎮境內大堡山最高,海拔902米。東南部是渾圓狀淺丘,沖溝曲折,流向多變。一般海拔300-400米,最低處在向義鎮東南威遠河口,海拔279.6米。

威遠縣轄20個鎮:嚴陵鎮、連界鎮、向義鎮、高石鎮、東聯鎮、界牌鎮、靖和鎮、慶衞鎮、山王鎮、碗廠鎮、龍會鎮、越溪鎮、鎮西鎮、兩河鎮、小河鎮、新場鎮、新店鎮、觀英灘鎮、黃荊溝鎮、鋪子灣鎮。

威遠縣屬於哪個市

威遠縣屬於四川省內江市。

威遠縣是四川省內江市的下轄縣,取威名遠震之義,位於四川盆地中南部。威遠縣分為低山和丘陵兩大地貌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屬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穹窿風光、古寨集羣、林海氧吧等,其中的觀英灘鎮獲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慈菇塘獲評省級森林公園。

2020年末,威遠縣管轄14個鎮:嚴陵鎮、新店鎮、向義鎮、界牌鎮、龍會鎮、高石鎮、東聯鎮、鎮西鎮、山王鎮、觀英灘鎮、新場鎮、連界鎮、越溪鎮、小河鎮,180個村民委員會、3021個村民小組,58個居民委員會。威遠縣駐地嚴陵鎮西街2號。

威遠縣位置境域

威遠縣位於四川盆地中南部,南北長54千米。地跨北緯29°22′~29°47′,東經104°16′~104°53′之間。東鄰內江市市中區,南連自貢市大安區和貢井區,西界自貢市榮縣,北銜資中縣,西北與眉山市仁壽縣、樂山市井研縣接壤。幅員面積1289平方千米。

威遠幅員面積1289.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3平方公里,農民人均耕地面積600㎡,林地面積261.5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比例31.2%。淡水比例3.69%,平原比例17.53%,丘陵比例37.83%,山地比例40.95%。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下轄街道辦事處有哪些?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下轄事處包括嚴陵鎮、新店鎮、向義鎮、界牌鎮、龍會鎮、高石鎮、東聯鎮、鎮西鎮、山王鎮、觀英灘鎮、新場鎮、連界鎮、越溪鎮、小河鎮。

威遠縣哪個鎮人口最多?

威遠縣人口最多的鎮是嚴陵鎮。

全縣202523户,共72472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7057人。除漢族外,尚有土家、彝、苗等30個少數民族,269人。以漢族為主,漢族佔總人口數的99.91%,少數民族735人,佔總人口數的0.009%。平均每平方公里753人。男女性別比例為105.8(女=100)。

自然增長率3.20‰。其中嚴陵鎮 131665 人,鋪子灣鎮 20816人, 新店鎮 50502 人,向義鎮 34636 人,界牌鎮 33202 人,龍會鎮 38431 人,高石鎮 42744 人,東聯鎮 22941 人,靖和鎮 22970人, 鎮西鎮 73420 人,慶衞鎮 17765人屬淺丘林。 

山王鎮 16778 人,黃荊溝鎮 34338人, 觀英灘鎮 25613 人,新場鎮 44758 人,連介鎮 58954 人,越溪鎮 21375 人,兩河鎮 16235 人,碗廠鎮 12492 人,小河鎮 25143屬深丘林。

擴展資料:

威遠縣位於四川盆地中南部,南北長54千米。地跨北緯29°22′~29°47′,東經104°16′~104°53′之間。東鄰內江市市中區,南連自貢市大安區和貢井區,西界自貢市榮縣,北銜資中縣,西北與眉山市仁壽縣、樂山市井研縣接壤。幅員面積1289平方千米。

1950年2月,資中專員公署遷內江,改名為內江專區,威遠縣屬之。

1958年,仁壽汪洋區所管轄的小河鎮(回龍)、碗廠鎮和越溪、白果、青林、太和、兩河、玉林、永建7個鄉劃入威遠縣。

1968年,內江專區改為內江地區,威遠縣屬之。

1985年,撤銷內江地區改為地級內江市,威遠縣屬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威遠縣

四川威遠究竟是屬於哪個市?

截至2019年8月,四川威遠屬於內江市。

威遠縣隸屬於四川省內江市,四川盆地中南部,地跨北緯29°22'~29°47',東經104°16'~104°53'。

威遠縣東鄰市中區(內江市),南連大安區(自貢市)、貢井區(自貢市),西界榮縣(自貢市),北銜資中縣(內江市), 西北與仁壽縣(眉山市)接壤,管理20個鎮,幅員面積1289平方公里,有漢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等32個民族。

擴展資料:

威遠縣的歷史沿革:

威遠古為梁州之域,周屬蜀國。

秦隸蜀郡。

漢屬犍為郡。

東晉時為僚人聚居地。

北周保定五年(565年),置盤石縣,轄有威遠境地。

隋開皇三年(583年),置威遠戍,取“威名遠震”之義。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改戍為縣,為威遠建縣之始。

唐貞觀元年(627年),威遠縣析置為婆日、至如二縣。

縣城所在地為婆日鎮(今嚴陵鎮),“婆城”之名由此而來。

宋乾德五年(967年),和義縣併入威遠縣。

元初,廢威遠縣。

元統元年(1333年)復置。

明洪武四年(1371年 )威遠縣併入榮德縣,隸屬於嘉定府。

明洪武九年(1376 年)復設威遠縣。

清初仍沿明制,縣屬嘉定州。

清康熙六年(1667年),威遠縣併入榮縣;康熙十三年(1674年)復設;康熙二十年(1681年)再併入榮縣,至雍正七年( 1729年)又復設威遠縣,屬嘉定州。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威遠縣隸屬於上川南道嘉定府。

清宣統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興起。

同年11月1日,保路同志軍攻佔威遠,宣佈威遠,成立軍 *** 。

元年(1912年)廢道制,由省轄府(州、廳),威遠縣仍屬嘉定府,縣軍 *** 改名縣公署。

二年(1913年)恢復道制,威遠縣屬上川南道,翌年改屬建昌道(治所在今雅安市)。

十七年年(1928年)廢道制,縣直屬四川省。

二十四年(1935年),威遠縣隸屬於第二行政督察區資中專員公署(治所在今資中縣城),直到三十八年(1949年)十二月。

1950年2月,資中專員公署遷內江,改名為內江專區,威遠縣屬之。

1958年,仁壽汪洋區所管轄的小河鎮(回龍)、碗廠鎮和越溪、白果、青林、太和、兩河、玉林、永建7個鄉劃入威遠縣。

1968年,內江專區改為內江地區,威遠縣屬之。

1985年,撤銷內江地區改為地級內江市,威遠縣屬之。

越溪到威遠幾點有車

06:00,07:20,08:30,10:00,12:00,15:20,17:00。根據查詢火車汽車公共網,威遠到越溪汽車時刻表得知威遠縣客運站出發,到達站越溪,發車時間為06:00,07:20,08:30,10:00,12:00,15:20,17:00中型車,耗時27分鐘,票價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