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德國林業發展與木材供應的關係

德國林業發展與木材供應的關係

德國林業發展與木材供應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德國林業的最大特點是林業生產集中進行,木材銷售由林主協會承擔。

德國木材工業順應了國際化發展,即木材工業,尤其是製材業生產集中化,同時製材業向出口型產業轉變。

德國林業的發展,得益於木材產業的結構變化,供應木材的林業是在適應這種變化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對擴大林業生產起支撐作用,是木材產業和與其結構變化相適應的木材供應措施。

在德國木材工業中,製材廠是木材消費的主要部門。

製材廠作為木材需求大户,在德國佔有很高地位,對德國林業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邵青還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

提 要

1.18-19世紀前期德國古典林業理論家介紹

2. 對“土地純收益理論”的批判

3. 對工業經濟林(速生用材林)的道德批判和證偽批判

4. 對“船跡理論”的批判

5. 對森林永續經營理論的理性演繹

6. 森林永續原則向“景觀生物永續原則”延伸

7. 對“接近自然的林業”的科學哲學演繹

8. 生態基礎上的造林理論

9. 關於“生態社會市場經濟”的討論

四 對“船跡理論”的批判

德國林業理論界對舊的速生林經營方式進行了嚴肅的批判,那麼新的林業方針和路線又應該是怎樣的呢?

展開剩餘96%

換句話説,就是要用什麼思想來指導生產實踐,用什麼技術手段來保證達到目標呢?

對於如何達到上述目標,戰後的德國尚無經驗,於是在林業科技界發生了一場技術路線爭論,這就是“和諧化理論”與“船跡理論”之爭。

兩派爭論的焦點是如何處理各目標之間的關係,依哲學表述,就是如何使思想的價值、行為的價值和成果的價值達成一致。

20世紀六十年代時,德國林業趨向木材生產、自然平衡以及提供遊憩地三大目標。

但同一塊森林的這些目標往往是重疊的,在制訂技術方案時,許多具體問題猶如一團亂麻,所以也必須要由林業科學理論為技術路線指明方向。

“船跡理論”以林業生產木材為中心,認為森林的其它效益可隨之而生,猶如行船時生成的浪波。

這種理論近乎是舊林業經濟理論的翻版。

與之對立的“和諧化”派堅持運用永續原則對“船跡理論”進行駁斥。

兩派的論戰持續了多年,終於以“和諧化理論”取勝。

和諧理論之發展也與永續經營理論一樣沒有停步,隨着科學的進步而不斷進步。

這裏從波納受等人的言論可以看到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和諧化理論”的日趨深化。

“德國適應自然的林業工作者同盟”,1989年發展為有10國參加的“歐洲與自然相知的林業工作者同盟”。

波納曼(Bornemann 1967):

“必須這樣經營森林,要使森林一切效益的持續性、穩定性和平衡性始終得到保持。

其時至少必須保持土壤的生產力,如可能,還必須改善它。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森林工業的發展史詩什麼?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森林面積約為984萬公頃,主要樹種有歐洲雲杉、歐洲冷杉、北美白松、歐洲山毛櫸、橡樹等。

德國是林業發展最早的國家,現實施經濟、生態、社會福利效益和諧化的林業。林業分為林業和木材業兩個部門,森林建設和木材採運歸屬林業,木材業包括木材加工和木材貿易。

木材採運

德國的國有林執行保證公益的、永續的最高收穫原則,每公頃的平均林木年生長量達6立方米,每公頃的平均採伐量在原西德地區為5.3立方米,在原東德地區為4.1立方米。採伐工具以油鋸為主,採伐時須顧及景觀。原西德的集材作業普遍使用無線電遙控絞盤機、通用或專用拖拉機和集材拖車,在山區使用自行式鋼架杆絞盤機或直升機,由於多功能林業的發展,微型絞盤機得到推廣。造材和木材分選一般在林區中心工場進行,自動化程度很高。原西德的林道發達,國有林每公頃為50米,私有林每公頃20多米,林區公路和鄉間公路、高速公路相連,各種車輛均可深入林區腹部,運材非常方便。原木和原條在林道旁歸堆,通常由買方自行運貨。

製材工業

德國的鋸材總產量約1200萬立方米。由於原木徑級變小,原西德的製材企業於80年代普遍進行技術改造,採用製材—削片聯合機替代傳統的排鋸,以致小規格材和木片的產量倍增。膠合木工藝的發展解決了小材拼大材的問題,提高了木材綜合利用率。原東德於60年代根據經互會的決定採用波蘭產的DTPC-71型排鋸進行技術改造,在最遠距森林25公里處建了一批年加工規模為3萬~4萬立方米的“標準制材廠”,但製材全盤機械化的程度仍較低(15%),加工1立方米木材需2~3.75小時。80年代末原東德製材廠的平均年加工規模為1.1萬立方米。

刨花板工業

原西德1988年生產刨花板663.5萬立方米,生產集中趨勢明顯,小廠倒閉,80年代末只剩下34個廠。為適應市場需求和達到國家為保護環境提出的新標準,要求刨花板工業必須使有害物質的排放量控制在0.1ppm以下,木塵的排放量也必須由50毫克/立方米減少到20毫克/立方米。刨花板工業在80年代中期推出了刨花模壓異型產品、半乾法石膏刨花板新產品。刨花板的用途從室內型向室外型建築材發展。原東德有15個刨花板廠,生產集中在來比錫,1988年的產量為82.6萬立方米。70年代研究成功用帶樹皮的“褐色木片”作刨花板原料,80年代末用帶有鮮葉的“綠色木片”製造刨花板的工藝也從試驗階段轉入工業利用。

單板和膠合板工業

80年代中期原西德有25個單板廠,共有刨切機和旋切機60台,新型的刨切機加工速度可達105次/分。由於改進了單板切割刀具和乾燥機,產品質量提高,單板厚度則從1毫米減到0.7毫米。單板改薄以及機械生產效率提高使以面積計算的單板產量能在木材原料和機械台數減少的情況下長期保持在每年5億平方米的水平。1981年後因建築業不景氣而出現膠合板滯銷。1988年單板產量為40萬立方米,膠合板產量為37萬立方米;膠合板產品中半數以上是細木工板。80年代末期原東德有26個單板廠和4個膠合板廠,1988年單板和膠合板產量分別為8.1萬立方米和3.7萬立方米,生產廠家多在來比錫。

纖維板工業

原西德1988年生產纖維板31.3萬立方米,同期原東德的產量為26.3萬立方米。

製漿造紙工業

原西德造紙工業的木材消費量約750萬立方米,其中約佔30%的原料是木材加工的剩餘物,此外利用回收的廢紙原料佔50%。1988年生產木漿235.8萬噸。原東德同年生產木漿66.2萬噸,浸漬加工纖維素也是木材綜合利用的重點項目。

木材加工機械製造業

原西德地區的木材加工機械業聞名於世,尤以刨花板設備和各種木工機牀的出口量為多。1988年該地區木材加工機械製造業的產值高達32億馬克,產量相當於歐洲同類產品的50%,出口率佔產量的68%。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林業是什麼?

(forestry in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邵青還)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森林面積為29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7%,林木蓄積量5~5.4億立方米,年生長量1593萬立方米。森林資源中77%為針葉林,23%為闊葉林,主要樹種有鬆、歐洲雲杉、山毛櫸、橡、歐洲落葉松等。

森林經營管理

森林中,國有林佔62.5%,社有林佔26.6%,其餘10.9%為私有林。社有林和私有林的經營工作由國營企業進行監督。全國林業管理機構是農業林業食品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45年建國後開展了大規模的造林運動,每年更新造林面積穩定在2萬公頃左右。1951~1971年基本完成了森林立地調查。1954年以來逐步劃分了保留林。50~60年代在自然保護區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涉及森林土壤、植被、氣象、水文、立地諸學科。到1981年共建自然保護區751個,景觀保護區19317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佔65%。自然保護區、景觀保護區、防護林、試驗林、療養林等由國家進行特別保護,這部分森林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全部森林面積的40%強。民主德國的大部分森林按照施業案經營,分防護林、特種林和經濟林三個經營類型。從全國範圍來看,民主德國的樹種結構穩定,接近於根據立地調查、收穫學理論、林業經濟理論建立的最佳結構。發展林業的主要方向是提高森林的生產力,並把提高土壤肥力、採用優良種苗、保護森林作為最主要的措施。50年代就開始森林施肥,增產效果顯著。同時建立了林木種子園。每個樹種的母樹林都經過專門的選擇和鑑定,所產種子供應給指定的地區使用。近年在8~12年生的種子園應用生物調節素誘發松樹開花,取得成功,使種子獲得高產。為消除雪壓、風倒、大氣污染和病蟲害帶來的威脅,注意加強幼林撫育工作,每年撫育面積達10餘萬公頃;此外還引進了各種抗煙害的樹種以增加森林的抗性。

森林主伐方式為伐區式皆伐,約有80~90%的伐區採用此種方式。松林的伐區面積在20公頃以下,雲杉林在8公頃以下,每個伐區最低採伐量為1000立方米。在山地森林採用擇伐和漸伐。撫育伐的木材產量約400萬立方米,佔木材年產量的40%。

森林工業

民主德國重視木材的合理利用,根據原木的徑級和質量規定了不同的用途,如直徑25~40釐米的優質材樂器和單板,15~45釐米的良材和普通材生產鋸材,4釐米以下劣質材作薪材。1981年以來,提出向全樹利用的過渡措施,研究對全樹採伐、削片及鮮木材加工、人造板的工業技術和設備。木材產品中鋸材佔主要地位,1982年生產鋸材232.6萬立方米。木材綜合利用發展較快,1970~1982年,刨花板產量從45.1萬立方米增加到81.2萬立方米,纖維板產量從9.4萬立方米增加到26.4萬立方米,膠合板的產量一直在4萬立方米左右,紙和紙板的產量約120萬噸。

木材進口呈遞減的趨勢而出口逐年增加。1969年進口125.2萬立方米,出口9000立方米;1980年進口65.3萬立方米,出口21.6萬立方米。

林業教育與科學研究

在德累斯頓技術大學設塔朗特林學院。德累斯頓木材技術工科學校是木材工業教育中心。林業科研機關為埃伯斯瓦爾德林業科學研究所。

德國林業經濟學專業發展前景良好

我為大家介紹德國林業經濟學專業發展前景良好,希望對出國留學的同學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留學精彩內容,為你詳細解答。   德國大學車輛專業排名在德國高校裏,也是很靠前的。德國大學留學哪個專業好。那些排名靠前的德國留學熱門專業,是大家的首選。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德國林業經濟學情況。

  在德國大學專業排名裏,德國林業經濟學很不錯。德國大學留學哪個專業好,除了德國大學車輛專業排名很靠前外,林業學與林業經濟學亦很不錯。林業經濟學,它的設立是為了能夠保護性的,有計劃和專業性的有效利用森林,以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由此它不僅僅是與經濟效益有關,而且還有其對環境的意義,特別是對於持續的自然平衡能力,對於氣候,水分平衡,空氣淨化,土地保肥,自然景色,農業分類和基本設施,以及大眾健康的重要意義。

  這門學科對於國民經濟的意義來源於,德國三分之一的國土是被森林覆蓋的。木材是一種重要原材料,在可再生的原料市場中它有最重要的經濟意義。通過利用木材可以給本國木材和紙張工業可以供給原料。林業學和林業經濟學也涵蓋了如熱帶雨林和全球森林生態系統以及國際市場的問題。總之林業經濟學力求在生態基礎上進行積極地木材生產,同時保證森林得以保護和休養。

  工科畢業的林業人員和林業經濟工程師工作任務是多樣性,要求他們不僅能解決生物,生態方面的問題,而且還要具備技術和企業管理的理解力,以及法律知識和商業頭腦。豐富的管理方面的知識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條件之一。

  在應用科學大學的林業經濟學專業的目標是培養林區負責人,並針對實用型的森林經營及林業方面技術措施的操做。

林業科學的發展概況

在中國古代,人們從樵採薪柴,利用木材開始,到植樹造林、以至培育經濟林和經營管理山林的生產活動中,不斷總結經驗,產生了純樸的林業科學思想。如《管子·地員篇》提出根據地勢、水位和土壤選擇適栽樹木;《孟子·梁惠王上》中稱“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反映了對森林的合理採伐和永續利用已有所認識。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述了採種、育苗和植樹的技術。到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已有栽培、經營經濟林的記述。在杉木商品流通中採用的龍泉碼價,則可認為是原木材積表之雛型。但較早的林業科學萌芽並未直接導致中國近代林業科學的發展。林業科學上長期停滯的情況直到20世紀初才有了改變。這時中國派遣留學生赴日本、歐洲及美國學習林業科學,同時也聘請國外學者來中國指導科學研究。最早出國學習林業科學的凌道揚、樑希、陳嶸等人,回國後從事採種、育苗、造林、森林病蟲害防治、木材材性測試、森林經理等方面的研究,為林業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歐洲,16世紀德國首先提出施業案。1826年德國洪德思哈根提出法正林的概念,1841年C.海耶爾對此作了進一步的補充;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又由瓦格涅爾再作補充,提出了法正林的條件和實現永續生產的模式標準。根據這一模式制定的施業案,成為林業先進國家經營林業的重要參考。19世紀德國林業科學發展迅速,相繼建立的分支學科有森林立地學(後來發展為造林學原理或森林生態學)、造林學、測樹學、森林經理學、森林昆蟲學、森林病理學、森林利用學、林產製造學、林政學等。林業科學領域因而不斷擴大,逐步形成近代林業科學。

20世紀50年代,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由於人口稠密、工業集中、森林資源日趨減少,自然環境條件日益惡化。這一情況迫使人們認識到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和多種效益,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各國林學家因而又結合各自的學科着重研究提高森林生產力、森林生態系統在維護自然環境方面的作用,以及通過森林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來獲得最高的生物量等課題,使林業科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林業經濟學的簡史

林業經濟學作為一門的經濟學科,產生於19世紀的瑞典。當時歐洲林業商品經濟有較大發展。由於把森林作為商品木材採伐和林產原料基地來經營,需要計算費用與效益,進行市場預測,從而推動林業經濟的研究,逐步形成林業經濟學的原理。20世紀初產生了一批有影響的林業經濟學著作,如瑞典帕特森的《瑞典的林業》(1912)、哈密爾敦的《瑞典森林經濟對策》(1915)等。隨着林業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改善林業經營,加強管理,提高效率,節省費用,從而推動林業經濟學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出現瞭如林政學、森林較利學、林業經濟與組織學,以及木材税收、木材流通等各方面的著作。在歐美,形成了以德國為代表的森林永續經營利用學派,在亞洲形成了以日本為代表的永續經營保護學派。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對林業經濟問題的研究。如《禮記·月令》中寫有:“孟春之月,禁止伐木。孟夏之月毋伐大樹;季夏之月,樹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斬伐;季秋之月,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仲冬之月,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孟子提到:“斧斤以時入山林,則材木不可勝用也。”公元前1世紀漢代司馬遷所著《史記·貨殖列傳》中已有人工經營用材林、經濟林的論述。

11世紀宋代陳翥的《桐譜》,論述了植桐的經濟效益,韓彥直的《橘錄》,論及柑橘的生產和運銷。 14世紀明代俞貞木(一作俞宗本)撰寫的《種樹書》中,也有對林業經濟問題的論述。17世紀清代的《植物名實圖考》,論述了森林植物的經濟價值。但是,歷代雖有不少專題著述,卻一直沒有形成的林業經濟學科。到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林業經濟學著作才開始傳入中國。

林業機械的發展簡史

機械在林業生產中的使用始於木材搬運。1892年,第一台拖拉機在美國問世後,很快就在林區獲得應用,但由於不適應林區複雜的自然條件,效率較低。19世紀後期,仿效採礦工業,在林區開始使用鐵軌道、木軌道和簡易車輛搬運木材。20世紀初,森林鐵道開始用於木材運輸。

1913年,美國製成蒸汽機集材絞盤機,1914年德國製成第一台雙人動力鏈鋸。從此林區開始用動力鋸鋸木和用絞盤機拖集木材。

二十世紀40年代末期,前蘇聯製造出履帶式集材拖拉機。1957年,第一批四輪驅動、折腰轉向的輪式集材拖拉機問世,因速度快、重量輕、耗油少、效率高而獲得迅速發展。50年代末期,各主要林業國都實現了木材生產機械化。

二十世紀60年代以來,隨着汽車工業和林區道路網的發展,汽車運材逐漸取代費用昂貴的森林鐵道運材。運材汽車發展成為具有隨車液壓起重臂的自裝集運材汽車,並與拖車組成汽車列車。60年代後期出現的伐區作業聯合機,是木材生產機械化的重大發展。

論述林業與生態文明的關係

林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係

1.1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過程離不開林業的支持。森林覆蓋是生態環境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然是通過人為保護林區的生態環境,使得人類經濟活動與生物多樣性保持一種文明共進的狀態。人類活動不再以犧牲其它生物為代價,林區內的所有動植物及相互之間的食物鏈關係都將被人類所保護,以此形成小環境的生態恢復。因此,在生態文明的大目標驅使下,林業可持續發展是實現目標的有效途徑。

1.2林業可持續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迫使林業以恢復林區生態環境為目標,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林分沉積、更新和開發。林區的活動以恢復生態環境為指導,通過一系列措施保證林業的經濟收益,恢復林區內各種各樣生態小環境走向良性循環。一個林區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夠形成一個小的生態環境的恢復,全國的林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必然量變引發質變,使得全國生態環境收穫良好的恢復成果。

2林業可持續發展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當前人類生存面臨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的負面形勢,此形勢使得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當前國家一切發展目標的首要內容。所以,尊重自然、迴歸自然、恢復自然、保護自然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穩固水土、保持濕地面積、綠化國土資源、縮減荒漠化面積的主要手段則是森林的固碳累積。林分的沉澱,林內生物的有效保護是促進林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以保護代替開發的一種生態經濟手段。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以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對生態環境進行恢復性保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進行。表1是近幾年來森林覆蓋率的變化情況和幾種災害性天氣的發生情況。從表中的數字可以看出,儘管森林覆蓋率有所上升,但對於全國範圍來説,上升的速度着實較慢,生態環境的恢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隨着森林綠化面積的不斷擴大,災害性天氣對人類的影響正在以微小的差跟在減少,這是一個可喜的趨勢。總的來説,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適應了當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要求,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2]。

3生態文明決定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分析

縱觀世界發展對木材的應用可以將林業的發展歸結為原始應用、工業發展綜合應用和林業的可持續應用三個階段。不同階段林木的應用是不同社會文明狀態下,社會發展必然選擇的結果。就目前而言,生態文明理念要求,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以生態環境恢復為目標,兼顧經濟、人文、社會、生態等和諧發展,齊發共進實現共嬴。在這一形勢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必然是多目標、多途徑,以科學的管理技術來配合林分新舊更替的可持續性發展經營模式。未來可持續發展模式是對林區內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保護,以林分的可持續性沉積為手段,恢復林區內生態多樣性,儘可能保護林區內食用鏈上所有生物的繁衍生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通過先進的管理技術實現無害化林業經營活動。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森林規劃,以展示森林對環境的多種有益功能為前提,實現保護土壤、淨化空氣,淨化水質,為林區內的動植物提供安全、優質的生境。因此,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環境下,林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必須兼顧恢復優質的生態系統、實現林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擴大,林產品的累積和可持續化應用,林產品的可持續化生產、增加林區覆蓋率等發展功能和發展模式,從而展現森林的多重價值觀。

求林業經濟學的資料

林業經濟學

林業經濟學是研究林業部門物質財富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的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它同時也從經濟和技術的相互關係上研究林業部門生產力發展運動的規律,以及生產力諸要素的合理組織與配置等,為滿足社會對林產品日益增長的需要,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服務。

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歷史文獻中已有關於林業經濟活動的記載;但作為一門的林業經濟科學,則是在資本主義林業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在歐洲的發展始於林政學。以後傳入日本,隨着林業生產的發展,而突破了林政學研究的範圍。

1920年法國於費爾的《林業經濟》專著問世,1945年後日本、美國、蘇聯等國也都出版了林業經濟學著作。日本的研究涉及林政、林業經營、林業會計林業經濟史、木材市場、林業計量經濟學等。美國的林業經濟學除研究木材採運經濟、木材市場經濟外,還重視對森林永續利用和森林多種效益的研究,建立了森林資源經濟學等。

林業經濟是一門應用經濟科學,屬部門經濟學科,它與林業技術科學共同構成林業科學體系。

林業經濟學的學科體系是隨着林業生產和林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的,所包括的分支學科各國不盡一致,一般包括林業經濟學概論、森林工業經濟學、林業經營經濟學、林業經濟史、林業法規、林業經營管理學、林業統計學、林業會計學,以及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而產生的邊緣學科,如林業技術經濟學、森林生態經濟學、森林資源經濟學、林業經濟地理學等。

在中國,林業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林業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及林業經濟管理;林業中的勞動力、土地資源及其他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林業生產部門的結構、林業生產佈局與林業區劃 ;林業規劃和計劃;林業投資效果的分析和評價;林業產品貿易與價格,林業財政、信貸及貿金的運用;林業中產品和收入的分配及林業職工的生活消費;森林生態及社會公益經濟效益等。

當前,加強林業經濟學的研究,根據客觀經濟規律正確處理林業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各方面的經濟關係,正確處理技術和經濟的關係,運用社會主義的經濟手段,協調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各個環節,使生產者的責、權、利結合兼顧,以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林業經濟學的研究工作始於新中國成立之後,起步較晚。1955年東北林學院首先開辦了林業經濟研究生班和師資進修班,為國家培養了第一批林業經濟理論隊伍。此後,在各林業院校逐步有林業經濟課的開設。

1980年成立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同時創辦《林業經濟》等刊物,對林業經濟理論研究水平的提高起了促進作用。

今後,根據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林業的要求,林業發展戰略及科學預測、山區林業經濟、林業生產經濟效果評價、林業商品生產及流通、林業資金籌集及合理使用等問題將成為深入系統研究的重點。

參考資料:百度

森林工業有哪些?

森林採運工業(見森林採運)、木材工業、林產化學工業和林業機械製造工業的總稱。簡稱森工。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和現代林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貫徹以營林為基礎的方針,以現代林業科學理論為基礎,以林業機械化為重要手段,遵循集約經營、永續利用的原則,合理開發現有森林資源,實現多種目的綜合利用,以滿足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對木材等各種林產品的需要。

中國森林工業概況

中國上古時代,森林茂密,山地的80%為森林所覆蓋。原始的森林利用始於舊石器時代,而森林採伐則始於新石器時代,在公元前4000年已用石斧伐木,而且有了簡易的木材加工,如木器製造和木構幹欄式建築。夏、商、周為銅器時代,伐木採用銅製斧、刀、鋸。木材運輸以水運方式為主,木筏編扎放運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從春秋戰國以來的漫長曆史時期,人口不斷增加,木材需要量巨增,因而森林資源開發利用規模日益擴大,加上亂伐頻繁,森林遭到破壞,甚而有些地方的原始林逐漸消失,自然環境日趨惡化。到1840年除東北大小興安嶺、烏蘇里江流域、雲貴高原、金沙江流域及地區的原始森林外,遍及各地的茂密森林已幾乎消失一半。古代森林從原始利用到較大規模的開發利用,均屬手工作業,不論森林採伐或林產加工純系作坊式粗加工,工具簡陋,生產技術簡易,但有些技術諸如木筏編扎放運、木構件的拼接、木材的蒸煮乾燥、燒炭、造紙、造船等技術,已因有相當水平而聞名於世,對當時社會經濟、人民生活,文化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自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與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的森林開發利用,在生產方式、作業技術和組織經營等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原始的森林利用到規模較大的手工作業,轉入掠奪式森林採伐的原木生產利用階段。在晚清時期,沙俄強取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約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從而中國森林資源約減少1/5。爾後日本佔領東北期間,又相繼掠奪1億立方米木材資源。中國除帝國主義所佔領的地區以外的其他林區,森林資源基本上為買辦資產階級、木材商和地主所據有。或設木材公司、伐木公司,或設木材商號、木材商行,專門從事森林開採和木材買賣,從中牟取暴利,從而使這些主要林區的森林資源也在逐年減少。到20世紀40年代,很多昔日茂密森林已童山濯濯,變為不毛之地。據不完全調查估計,1949年中國森林覆蓋率已降為8.6%。中國近代森林採伐運輸,長期處於手工作業階段,木材產品多為鋸材、枕木、坑木、建築材、造紙材等。自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開始向機械化作業起步,木材生產效率有了一定提高,20世紀初,木材加工已有少數利用圓鋸和小帶鋸作業的小型製材廠,並開始生產膠合板,但設備簡陋,技術落後。林產化學加工,多以傳統的手工作業進行生產,產品有生漆、桐油、松香、白蠟、五倍子等,其產量與質量都居世界前列。3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森林窄軌鐵路運材、中型木材機械加工廠、機械木漿造紙廠以及小型松脂加工、栲膠、鬆根乾餾等工廠,產品種類有所增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發展林業的同時,重視森林工業的發展,建國初期提出“普遍護林、重點造林、合理採伐利用”的方針。其後於60年代中期,強調造管並舉、採育結合、永續利用,並針對國民經濟發展對木材與其他林產品日益增長的需要,專設森林工業經營管理機構,以加強木材生產與林產加工的領導,使中國森林工業開始進入機械化作業階段,初步形成了獨自體系,為以後實現以木材綜合利用為中心的森林工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80年代,中國林業進入振興時期,提出立足改革,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加強集約經營,發展綜合利用的方針,使中國森林工業在原有基礎上取得了新的進展。中國從50年代到80年代,經過長期努力,伴隨林業教育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步建立起由森林採運工業、木材工業、林產化學工業、林業機械製造工業構成的,以實現森林資源綜合利用為中心的生產、教育、科研相結合的森林工業體系。

森林採運工業

中國森林資源集中分佈在東北(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西北(陝西、甘肅、新疆)、西南(四川、雲南)國有林區與南方10省、自治區(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集體林區,其森林面積與林木蓄積分別佔全國森林面積與林木蓄積的78%、86%,是中國的主要木材生產基地。為了開發林區,有計劃地進行合理採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在國有林區建立了131個林業局,在南方集體林區建設了158個重點產材縣,建立了約350個國營伐木場(採育場)。1949至1987年共為國家提供木材15.3億立方米。1987年木材產量為6217.55萬立方米,為1949年567萬立方米的10.9倍。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現有森林資源,在木材生產中,重視林區建設,加強伐區工藝設計,改進作業方式,提高生產技術,使勞動生產率不斷得到提高,1986年東北林區已達到1192立方米/人·年。國有林區由於逐步推廣原條集運材工藝,在貯木場進行合理造材,使梢頭木、枝椏等採伐剩餘物得到利用,從70年代起有的採運企業在林區推行木片生產,自1978年至1986年共生產木片430萬層積立方米,為林產加工提供原料,從而提高了森林資源利用率。1987年森林採運機械化程度,東北、內蒙古林區達到91.38%,西南、西北林區為55.32%。

木材工業

中國木材加工歷史悠久,木材幹燥、拼接、雕刻和傢俱製造等手工工藝,曾聞名於世。1949年以前,木材工業生產基礎極為薄弱,能從事木材機械加工的工廠不多,產品結構很不完善,產量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重視木材加工機械設備的引進與設計製造,開展木材機械加工工藝的研究,使木材加工開始向工業化生產的道路發展。50年代中期以來,相繼研製生產合成樹脂膠粘劑、纖維板、刨花板、層積材、改良木和表面裝飾材,初步形成了包括製材、人造板、室內乾燥、木製品生產等門類齊全的木材工業體系。鋸材年產量,由1950年的344萬立方米增加到1988年的2621萬立方米,約增長6.6倍。人造板在50年代初只有膠合板,1951年產·量1.69萬立方米,到1988年包括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年產達280萬立方米。非木質人造板生產已具雛形。人造板表面加工設備能力已超過1億平方米。木材綜合利用率已接近60%。在木材幹燥和木材防腐等方面也有很大發展。在科技水平方面,有些領域已接近或達到先進國家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如微機、激光、核輻射和光電等技術在有些生產環節上已開始運用;膠合板生產中運用無卡軸旋切技術,人造板生產部分工段已實現了連續化、自動化作業。

林產化學工業

中國林產化學加工亦有悠久歷史,造紙素稱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擁有生漆、樟腦等特產。近代因帝國主義侵略與封建主義的統治,而未得到應有發展,生產技術落後,產品多為初級產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經過40年的努力,現已形成由簡易粗加工發展為綜合性精加工、手工作業發展為機械化和部分連續化作業、初級產品向高質化工產品發展的新興工業。80年代中期,主要產品的產值增長了36倍,產品由過去的21種增加到112種,技術水平也顯著提高。松香產量1953年為2.2萬噸,到1988年則增加到37.6萬噸,當年出口21.6萬噸。松香生產由滴水法直接火加工逐步改造為蒸汽法生產,而大中型松香廠由間歇式向連續化發展。松香、松節油深度加工產品品種由40種增加到80種。栲膠產量1953年為120噸,1988年則增加到41860噸。栲膠與單寧酸生產已用金屬的浸提設備代替木製、水泥的簡易設備,且已發展為多種連續形式的浸提器,改善了生產條件,產品質量有所提高。活性炭是60年代新發展起來的林產化學工業產品,到80年代中期產量已達3萬多噸。活性炭生產已由簡單的悶燒法向連續化的水蒸氣活化法發展。其他產品如桐油、生漆、紫膠、桉葉油、松針粉、松針膏、柏木油、可可豆色素與紫膠色素等,則向再加工、多品種方向發展。

林業機械製造工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發展林業機械化,50年代初,在東北地區建立了兩個林業機械製造廠,只能生產伐木工具與森林鐵路車輛。80年代已能生產包括森林採運,木材加工,林產化工設備,林業工具、刃具以及狩獵機具7類產品。1986年全國擁有林業系統的林業機械廠77個,先後制定了48項158個林業機械標準,其中國際標準9項29個。據1987年統計,現有各種林業機械1876種,由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有170餘種,其中採用國際標準的有13種。隨着林業生產機械化的發展,通過機械設備的引進與技術改造,不僅在提高單工序機械性能方面,而且在聯合機創制方面都有了新的進展,研製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諸如山地整地機、超低容量噴霧機等營林機械;液壓傳動木材裝載機、鋼架杆集材架空索道等森林採運機械;低噪音的帶鋸機、木工機牀、板式傢俱成套設備、鼓式削片機等木材加工機械新產品,對進一步推動森林工業和林業生產機械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森林工業教育

為了培養森林工業科技專門人材,50年代以來,在先後建立的北京、南京、東北3所林業大學,中南、西南、西北、內蒙古、吉林、福建等6所林學院,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廣西農學院林學分院等院校,共設置了森林採伐運輸、林區道路與橋樑工程、木材加工、林產化學加工、人造板、製漿造紙、傢俱設計製造、林業機械、木工機械、林業機械運用與修理、森工電氣化與自動化等11個森林工業專門技術專業和經濟管理、財務會計、計劃統計、林產品貿易等4個森工經濟方面的專業。同時還在少數中等林業專科學校設置了上述個別專業,為國家培養森林工業高、中等技術人才。1981年重新恢復了曾一度中斷的培養研究生工作,在學位委員會林業工程學科組中設有木材學、森林採伐運輸、木材加工與人造板、林產化學加工、林業機械、林區道路與橋樑工程等6個專業。到1988年底,已為國家培養森林工業本科大學生12356人,碩士學位研究生284人。

森林工業科學研究

林業部於1952年成立了全國性林業科學研究機構——林業研究所,研究內容包括營林與森林工業。1957年又成立了森林工業研究所。1958年10月將兩所合併改稱中國林業科學院,成為全國綜合性、多學科的林業科研機構。下設的森林工業研究所,內有森林採運、木材加工、林產化學、林業機械等研究室。自1960年至1964年,先後將上述研究室擴建為林業機械、林產化學、木材工業、森林採運等4個研究所。同時,在大部分高等林業院校和有些省(區)(如黑龍江、四川、雲南、廣西等)的林業研究所(院)中,也都設立了森林工業方面的研究室(所)。至此,全國森林工業多學科的綜合性科學研究體系已經形成。森工科研單位在森林採運機械化和伐區工藝設計、木材綜合利用、林化產品的改性加工利用以及林業機械設備創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優異成績。

世界森林工業概況

世界一些林業發達國家,針對世界性的森林資源日趨減少,木材供求矛盾日益加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對森林工業進行了調整,其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穩定森林採伐量,加強木材綜合利用來發展林產工業;二是重點發展精加工產品,擴大加工層次,以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率。通過調整,世界森林工業總的趨向是:適當減少森林採運工業的投入,在不增加森林採伐量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採伐加工剩餘物,提高林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向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增加林產工業產值方向發展。

森林採運工業

世界一些林業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蘇聯、瑞典等國家20世紀70年代前,木材生產已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從70年代開始致力於提高全盤機械化,並向半自動化邁進。瑞典1985年前,在皆伐作業中全盤機械化比重已達72%。由於實現全盤機械化,木材生產單工序與多工序已組成成套機械系統,如伐區作業機械系統、木材裝運機械系統和貯木場作業機械系統,使森林採運綜合勞動生產率大有提高,如加拿大80年代中期已達13.2立方米/人·日,瑞典為7.1立方米/人·日。這些國家60年代廣為採用原條集運材生產工藝,如蘇聯1984年其比重達95%,而伐倒木集運材與原木集運材生產工藝各佔2.5%。隨着全樹生物量利用的開展,今後伐倒木集運材生產工藝與木片生產工藝將會得到一定的發展。運材多以汽車運材為主,水運仍佔一定比重,而森林鐵路運材則呈下降趨勢。林道網密度最高的國家有奧地利為33米/公頃,聯邦德國為29米/公頃,中等國家有瑞典10米/公頃,美國7米/公頃。

木材工業

最早是在18世紀中期,從製材工業發展起來的。1780年左右,在歐洲首先出現了機械製材。1850年帶鋸機的發明進一步提高了製材機械化水平。到20世紀80年代,製材工業發達國家已普遍採用按樹種和徑級進鋸,先剝皮、後檢測、再下鋸的新工藝。有些國家的大型製材企業已採用金屬探測、光電檢尺、X光透視缺陷部位和微型機控制下鋸和裁邊等新技術,實現了生產連續化和自動化。1840年,德萊塞爾(Dresser)首先獲得美國旋切機專利,以後法國卡蘭德(Carand)又獲另一專利。隨着旋切機的誕生,德國在19世紀中期建立了膠合板廠。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些膠合板工業先進國家,都注意通過新技術的應用來提高整個生產過程的連續化和自動化程度,提高設備的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木材利用率和產品質量。80年代中期,經過二次加工的膠合板比重有所增加,如芬蘭已佔膠合板總產量的60~70%。英國於1898年,在圓網造紙機的基礎上,最早建立起纖維板廠。到20世紀80年代,全世界的纖維板生產仍以濕法為主,硬質纖維板1984年產量佔纖維板總產量的60%左右。纖維板原料除利用小徑木和加工剩餘物外,還廣泛使用枝椏材、木片和鋸屑。用幹法生產工藝製成的中密度纖維板,1981年產量已達317萬立方米,約佔纖維板總產量的15%,其性能已接近天然木材和膠合板的水平。世界第一個裝備齊全的刨花板廠是1941年在德國建立的。70年代初,美國建成了世界第一家定向刨花板廠,爾後北美開始發展定向華夫板。隨着膠粘劑的改進和模壓工藝及設備的日臻完善,80年代刨花模壓成型產品發展很快,已廣泛應用於建築、交通、傢俱、電器和包裝等部門。

林產化學工業

各國根據各自擁有的森林資源情況,其發展重點各有不同,大致可分為:①重視發展木漿造紙。②重視松香等天然樹脂生產。70年代以來其總的生產和消費水平基本保持穩定。普遍採用化學採脂法採脂,而松香、松節油再加工產品已有100多種。③利用木材乾餾法制取木炭和活性炭的產量,80年代逐年增加。④利用植物原料進行水解生產糠醛仍在發展,而利用廢材生產飼料酵母、酒精,只有蘇聯等少數國家在發展。⑤利用森林資源生產食用、藥用產品,現已得到重視。

森林工業展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森林工業在過去極其薄弱的基礎上,從開始興起直到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體系,其發展速度之快及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作用的顯著,是完全應予以肯定的。但由於基礎薄、起步晚,與世界林業發達國家相比,不論在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產品質量、經濟效益等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差距,還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對林產品日益增長的需要。為扭轉這種局面,中國森林工業應當有戰略性長足的發展。其發展方向是:密切結合國情與林情,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切實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不斷提高森林生產力,向以木材綜合利用為中心的合理開發、永續利用森林資源,以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效益的方向發展。為此,主要抓好以下3項措施:①制定科學的、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和長期規劃。要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方向,在合理利用現有森林資源,積極發展人工林定向培育的基礎上,力求森林採運工業的鞏固提高和穩定發展,大力發展林產加工工業,使森林工業的生產結構日趨合理。森林採運工業的發展,要密切結合森林資源的現實情況,立足於採育結合,認真貫徹以營林為基礎的方針,堅持集約經營、永續利用的原則,按既提高經濟效益,又兼顧生態效益的技術穩步發展。木材工業要致力於產品結構、企業佈局和建設規模的調整,通過新技術的引進和技術改造,大力發展深加工,擴大二次加工新產品,提高經濟效益。今後製材和人造板企業的建立應接近原料基地,以發展中型企業為主,大型骨幹現代化企業必須在資源豐富、建廠條件優越的地方建立。林產化學工業要在繼續發展松香、栲膠等傳統產品的同時,重點發展製漿造紙工業,逐步建立育林—造紙加工一體化的綜合經營體系。②加強森林工業科學技術研究,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努力引進、消化、研究、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實現生產作業機械化、自動化、連續化和管理現代化,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消耗,提高生產效率,儘快趕上先進國家水平。③加強森林工業教育。要適當調整改造專業結構,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繼續鞏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有計劃有重點地發展中等教育,加速培養亟需的中等技術人材;積極發展繼續工程教育,提高在職工程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大力加強職工文化教育和技術工人培訓,以適應森林工業現代化的需要。

林業不僅是經濟部門,也是什麼的主體關係到人類的長久生存林業是培育、保護和管理森林以取得_ 燃料、木?

林業不僅是經濟部門,還是環境保護、生態平衡調節、氣候變化緩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可以提供不僅僅是燃料、木材等物質資源,還提供水源、土壤保持、氧氣製造等生態服務。林業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同時也起到了關鍵的環境保護和氣候調節的作用。因此,培育、保護和管理森林是極其重要的,有利於保障人類的長期生存和可持續發展。

TAG標籤:林業 木材 供應 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