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讀書遊記怎麼寫

1. 格列佛遊記讀書徵文怎麼寫

讀 《格列佛遊記》有感

讀書遊記怎麼寫

長假裏,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小説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遊記中小人國、大人國裏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裏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國裏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於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裏你不需顧慮別人説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着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在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慧因國,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與我一道,從自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2. 格列福遊記讀書心得怎麼寫五年級

《格列佛遊記》成書於1726年,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作的長篇諷刺類小説,也是他的代表作。他通過豐富的想象,寫出了一個離奇的童話世界。全書分四個部分:小人國遊記、大人國遊記、飛島國遊記、慧馬國遊記。

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事故中獨自漂流到了小人國,在這裏,小人國的居民把他當作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以至於一不留神就能踩死幾個小人國居民,甚至他的小便就嫩撲滅王宮大火。一頓飯要數百小人做。他可以讓小人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輕而易舉地打敗小人國的敵人。

在大人國,他卻顯得非常渺小,以至於成了大人國兒童的玩具,那裏的東西對他來説都顯得非常龐大彈鋼琴也要站在琴凳上,並且不斷地來回跑動,用拳頭砸琴鍵,才能彈出聲音來。一個大人國居民差點把他當食物吃了。在那裏,蒼蠅是他的天敵,冰雹似槍林彈雨……

而飛島國的統治對下方城市而言很霸道。要是誰反抗飛島國,他們就移動飛島到反抗他們的城市上空,不讓他們享受陽光權和雨水權。不過,自從下方城市居民準備了尖頂金剛石建築和燃燒液體後,飛島國屈服了。

在慧馬國,馬有了人擁有的理性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裏的人就成了沒思想,沒感情的畜生!

其實,《格列佛遊記》寫的不僅僅是離奇的童話,也有諷刺的意思。它重在諷刺18世紀英國統治集團爭權奪位,並抨擊侵略戰爭和殖民擴張。

不過我們無法領略《格列佛遊記》的深層含義,還是要學學它的寫作技巧。

3. 遊記 學習方法 怎樣寫好遊記

遊記,是描寫遊覽中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記敍文。遊記的題材十分廣泛,凡是遊覽中見到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山川景物、名勝古蹟以及聽到的神話傳説等,都可以作為遊記的材料。其中重點是描寫景物。

遊記的寫法靈活,在敍事記人、寫景狀物過程中,可以抒發情感,夾雜議論。所以,一篇生動的遊記,不僅能引導讀者跟作者一起飽覽美麗的景物,使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還能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美的感受。

1.寫遊記要有中心思想。通過描寫遊覽中的所見所聞,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來,或是表達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之情、熱愛之情,或是説明在遊覽中所發現的生活哲理,以理動人。

2.寫遊記要以遊蹤為線索。。遊蹤就是遊覽一個地方所經過的路線、蹤跡。準確地交待遊蹤,具體地描述景物所處的地點、方位、特點,能使讀者讀了你的遊記,知道該怎樣走,就能到達遊覽的地方,觀賞美景。遊覽一個地方,你看到的景物很多很複雜,要根據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選擇最有特色、最感興趣的景物,按遊蹤的順序,詳細地寫。還要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不能面面俱到。

3.寫遊記要選擇重點景物,抓住其大小、形狀、色彩、輪廓、動態和靜態等方面的特點,進行細緻描寫,還要發揮想象力,展開聯想的翅膀,豐富遊記內容,把如詩如畫的美景表現出來,創造出令人陶醉的意境。

--------------------------------------------------------------------------------

寫遊記的兩種方法

--------------------------------------------------------------------------------

同學們不僅在學校讀書,還要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例如春遊、秋遊、走親訪友,到名山大川和故都勝蹟去旅遊等。把自己走出去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寫下來就是遊記。讀遊記可以使我們足不出户就可以領略到天下奇景和各地的風土人情,寫遊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別人,使別人也賞心悦目。

遊記的內容不僅僅指描寫大自然的風光,還包括對社會風貌,如各地的社會概況、政治政治、風俗習慣等的介紹。例如《草原》一課,不僅介紹了草原奇麗的自然景色,還介紹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可以説,旅遊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但是在小學主要是練習描摹自然風光的遊記。因此我們下面談談這類遊記的寫法。

(1)按遊覽路線寫

遊覽一個地方,總要按一定的路線進行。按照遊覽的路線,先交待時間、人物、遊覽的地點、對象,然後一步步寫。先看到了什麼,再看到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依次寫出來。這樣能使讀者很清楚地知道你遊覽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所看景物怎麼樣。這樣寫,層次分明。寫時要抓住重點、分清主次、注意詳略,否則會記成流水帳。《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中作者遊雙龍洞的路線是:去雙龍洞的途中----外洞----內外洞通道----內洞----出洞。文章按遊覽的路線依次寫來,先寫去雙龍洞途中所見,再寫外洞,然後寫過孔隙進洞,接着重點寫了內洞,最後寫出洞。文章重點寫了過孔隙進內洞及內洞的情景。在介紹內洞時,又分了主次,詳細寫了"雙龍",其它的一筆帶過,這樣就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2)按空間順序寫

遊覽時,觀察點在轉換,所見景物在變化。寫作時,不必全面介紹,而是抓住遊覽時感受最深的幾個場面來寫。這樣能使重點突出,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運用這種寫法,選擇材料時要精心,一定要選取最有意義、最能表現事物特點的部分來寫。例如《頤和園》一課,並沒有交待什麼人,在什麼時間遊覽了頤和園,而是按觀察點的轉換、空間變化順序寫了最能表現頤和園之美的長廊、萬壽山和昆明湖。

寫遊記時,無論使用以上哪一種方法,都要做到以下幾點:一、寫具體要把景物的大小、形態、顏色、位置,尤其是景物的動態和靜態寫清楚、寫具體、寫形象。

二、寫真實對所寫的景物、場面等細心觀察,展開聯想,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情景交融

對各種景物,人們都有他的情感:或喜愛或討厭,或歌頌或譴責,在描寫時,要把這種感情融於描寫之中。

四、貴在創新

寫遊記時,要選擇別人沒有寫過的景物或寫作角度來寫,在內容上寫出別人不易發現的東西,在寫法上選擇與眾不同的形式,説出給人新的感受的話。

4. 讀書筆記怎麼寫

暑期讀書筆記&影視劇點評精選讀書筆記影視劇點評書評舞台藝術點評讀後感《格列佛遊記》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説,據説伏爾泰、拜倫、高爾基和魯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

每當回想起當年看這本名著的時候,歷史的滄桑感便湧上了心頭,那些日子真是沒有成就感受,很失敗。一天僅僅十幾頁,舉"目"維艱,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發自於肺腑啊!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國度,承着不同的文化,對於過去,對於歷史,自己的從小就瞭解,別人的很少去觸及。

而沒有一定的知識墊底,去讀這種在特定時期特定環境下的指桑罵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為奇的。他諷刺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

"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髒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願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

看完《格列佛遊記》之後,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話,我認為評論得很經典:以誇張渲染時代的生氣,藉荒唐痛斥時代的弊端;在厭恨和悲觀背後,應是一種苦澀的憂世情懷。

沒有想到在那些樸實得如同流水賬的大白話遊記中竟藴含着這麼深邃的內涵。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

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説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

魚大勁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

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近期,我讀完了俄19世紀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復活》。

書中講述了一任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早年與一個女僕卡秋莎·瑪絲洛娃發生了愛情。聶赫留朵經歷了軍旅生涯後,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後來對卡秋莎·瑪絲洛娃做出了無法彌補的醜惡行為,並拋棄了她,至使其墮落。

在多年後,兩人以犯人和陪審員的身份重逢於法庭,做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譴責。為了“贖罪”,他開始了對瑪絲洛娃的“救助”。

在為此奔波的途中,聶赫留朵夫親眼目睹了俄國農民的痛苦與貴族的壓迫。最後“救助”終末成功。

於是,聶赫留朵夫決定與卡秋莎·瑪絲洛娃同赴西伯利亞流放地。這時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復話”。

讀過後,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後。才漸有所悟:精神是肉體的支柱,有些人雖仍活在世上,卻只是行屍走肉。

受人唾罵。相反之,有的人雖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過上千萬,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於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善與惡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間.此書給了我強烈的震撼,它讓我感受到了失去本性的可怕與人性的光輝,美好.希望更多人能找回自己的本性,發揚自己的善心,多做善事,使自己變得更加人性化,讓整個世界充滿愛! 自從我讀過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後,就深深地被它們震驚了。裏面寫到的昆蟲的品種很多;會做“圓球”的蜣螂“音樂天才”蟬、兇殘的黃蜂、“亮晶晶”的螢火蟲等。

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後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捨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後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

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於一隻揹着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説,卻是多麼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麼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一隻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

而我們呢?當老師佈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

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麼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想到這裏,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戰,那麼,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今天我讀完了美國著名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寫的《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真是受益匪淺! 這個故事令人感動。故事講述了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在迷宮中尋找奶酪的事,由於奶。

5. 名著讀書隨筆300字

童年 讀了《童年》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和高爾基比童年,我們今天是多麼幸福啊。 高爾基出生在一個木工家庭,5歲時,父親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艱苦了,他和媽媽就住在外祖父家裏。由於家境貧困,他上學只好穿母親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黃色的衣衫和補丁褲子。 高爾基這樣一身不協調的裝束, 都引起同學們的嘲笑。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現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想到這兒,我不禁有些慚愧。儘管我們有這麼好的條件,卻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揀四,有的衣服穿的時間長了就不願意再穿。 高爾基為了上學,只得去撿垃圾換錢。每到不上學的日子,他就早早起來,揹着一個大布袋,走街串巷,撿一些破布頭、爛紙片賣給廢品加工廠。運氣好才能有半個盧布的收入,如果運氣不好呢,高爾基上學的事就沒了着落。再想想我們,我們現在什麼也不用操心,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撿垃圾換來的錢成了高爾基的學費來源,但學校裏那些有錢人的孩子並不理解高爾基的行為,反而去嘲笑他,説他身上有臭味,我覺得並不是高爾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錢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爾基,他們才顯得很臭。高爾基把別人的嘲笑變成催促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他發奮學習,刻苦讀書,終於取得優異的成績,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和敬重。 我和書沉思,不僅思緒萬千。與高爾基的童年比起來,我們是多麼幸福,又是多麼奢侈呀。我們應該向高爾基學習,不管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都要好好學習,努力奮鬥,朝着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 昆蟲日記 今天,我讀了法布爾所寫的一部名著——《昆蟲日記》。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用畢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日記》這部昆蟲學鉅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日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近了現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温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就是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藴含着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日記》。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總是這多一個小括號,那落一個小數點什麼的。同法布爾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 讀過《昆蟲日記》和法布爾的生平,我感受很深,《昆蟲日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小公主 今天,我看完了這一部傑出的小説——《小公主》,非常的感動,也非常的震撼。 故事裏的主人公——小公主薩拉·庫爾是一個駐印度的英國軍官的獨生女兒。她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是由父親一手把她養大的,當她七歲的時候,進了倫敦的女子學校讀書,由於她的父親擁有很多財產,所以被學校特別看重。 她很聰明,也很懂事,而且喜歡讀書,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少女,時常編故事講給朋友們聽;她有着風雅的氣質和一顆善良的心,喜歡幫助別人,所以全校的學生都很喜愛、尊敬她。 但是,當父親的事業失敗,又得了熱病不幸去世以後,薩拉便開始過着悲傷難堪的生活,可是,當薩拉通過不懈地努力後,夢幻般的奇蹟卻又發生在了薩拉的身上——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又重新恢復了自己高貴的身份,又再次受到了周圍的人的喜愛與歡迎。 我讀了這篇文章非常地感動。故事的主人公年僅十歲,卻能坦然面對接踵而來的困難。讀完故事之後,我想,如果我是故事裏的主人公,那我該怎麼辦呢?所以,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決定向故事裏的主人公學習,同時,她也喚起了我心裏的那顆堅強的心,去面對一切困難。 是啊!人的一生

6. 閲讀名家遊記、寫兩篇讀書筆記、

<名人傳》讀書筆記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

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裏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

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

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

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着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

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

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説,《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 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 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 結尾,羅曼·羅蘭説,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説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

但一年一度 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

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

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 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

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 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讀 《格列佛遊記》有感 長假裏,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小説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遊記中小人國、大人國裏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

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裏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國裏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於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裏你不需顧慮別人説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着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

7. 怎樣寫讀書筆記

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

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着,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

有人説,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簡析:初一時就背過的文章,當時覺得索然無味, 現在讀一讀倒覺得樂在其中。首先兩個“不必説”勾起讀者興趣,“單是”更引人入勝。

兩個“不必”本已情趣盎然,可見那“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更是其樂無窮啊!還有後面的“油蛉”“蟋蟀”等等同樣也富有豐富的童年樂趣。 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狹窄險阻的小路,左面是一個廣漠無際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廣漠無際的浮砂,前面是遙遙茫茫蔭在薄霧的裏面的目的地。

賞析:這是魯迅先生寫的鄉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歡這句話,他對當時鄉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

魯迅認為鄉下人不會寫出這種“熱昏似的妙語”,也寫出了當時鄉下人的素質低下,為後文寫活無常作鋪墊。 但是,和無常開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為他爽直,愛發議論,有人情,——要尋真實的朋友,倒還是他妥當。

賞析:這句話透露出魯迅先生對活無常的敬佩之情,從對他的尊稱“活無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連一個鬼都可以如此賦有人情味,那我們作為一個人又何嘗不可呢?所以魯迅先生也是要借無常的“重人情”來啟示我們。

作為一個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活無常先生一樣賦有濃烈的同情心。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讚美之情,先寫小時候對他的害怕,和現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也拿閻羅王的昏庸和死無常的可怕與之作對比,突出活無常的善心。

作者也是想告訴我們,連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應該怎樣呢? 不肯用靈丹點在舌頭上,又想不出“冤愆”來,自然,單吃了一百多天的“敗鼓皮丸”有什麼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腫,父親終於躺在牀上喘氣了。還請一回陳蓮河先生,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

他仍舊泰然的開了一張方,但已停止敗鼓皮丸不用,藥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藥就煎好,灌下去,卻從口角上回了出來。 簡析:魯迅留學日本是學醫的,本文他用切身的體會對當時中國醫學的落後觀念和落後現狀進行了痛切地揭露和剝析,甚至有“中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這樣極而言之的話,他用一個思想深刻的醫學生的良知和洞察力,擊中了因循守舊的傳統觀念的要害,並且也顯示了要救人身先救人心的思想轉變歷程,中國後來可能少了一個思想激進/操守嚴明的好醫生,卻有了一個為民族人民吶喊警世的大文學家,從本文中正可看到其偉大轉變的的緣由。

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

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説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象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斷的是《蕩寇志》和《西遊記》的繡像,都有一大本。

後來,因為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説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

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 簡析: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

TAG標籤:讀書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