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的創作背景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的創作背景

鬥茶歌起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茶文化,是一種流傳於江南一帶的民間歌曲形式。鬥茶歌通常表現着人們在品茶時的情感和心情,同時也傳遞着關於茶文化的一些知識和歷史。在近代,鬥茶歌也經常被用於茶藝比賽和茶道活動中。

章岷是一位中國知名音樂家和作曲家,他不僅對傳統音樂和文化有着深刻的研究,同時也在現代音樂領域有着廣泛的影響力。他與其他藝術家一起創作了許多融合了傳統文化元素的音樂作品,其中包括鬥茶歌。

與鬥茶歌的創作背景相關,章岷在與茶文化相關的活動中多次表演和演出。他對鬥茶歌的研究和創作也有着深入的瞭解和積累。因此,他的鬥茶歌創作不僅具有傳統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同時也融入了他個人的音樂風格和表達方式。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詩之頁】:范仲淹的鬥茶歌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傑出的思想家、家、文學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卒後追贈兵部尚書、楚囯公,諡“文正”,故世稱范文正公。他與香溪範氏是宗親,又與杜氏五高家族有交集,與我們蘭溪可謂頗有緣份。他的名篇《岳陽樓記》至今膾炙人口,並有300多首詩詞傳世,其中的鬥茶歌,時人認為可與盧仝的七碗茶詩媲美。

范仲淹的這首鬥茶歌,題為《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謹錄全詩如下: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採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吁嗟天產石上英,不愧階前蓂。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輕。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范仲淹鬥茶歌,從茶的產地和採製寫起,重點寫鬥茶和自己對茶飲的感受。引經據典,大氣磅礴;佳句疊出,暢快淋漓;首尾呼應,一氣呵成,不愧為茶詩之冠。

他寫製茶“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寫鬥茶“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寫品茶“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真是茶香氤氲,飲之身心俱清,如醍醐灌頂,勝若登仙。又寫屈子招魂、劉伶醉酒,盧仝放歌、陸羽傳經,果然“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茶勝於靈芝,優於美酒,令酒價減半,藥市黯淡,連商山四皓也停止了採芝,首陽先生也停止了采薇。於是這首鬥茶歌也成了千古絕唱。

范仲淹的茶詩除了鬥茶歌,還有《鳩坑茶》詩,是《瀟灑樓》六詠之一,也是在桐廬任上作的。詩云:“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輕雷何好事,驚起雨前芽。”一併錄在此處,供大家欣賞。

2018.12.23施福山於黃龍洞寓

從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看古代“鬥茶”二三事

在自然界的萬千物象中,哪能缺少茶這樣的精靈? 正因為有了茶,陸羽為她寫下了《茶經》而傳世,盧仝為她寫下《七碗茶歌》而歌唱,一向以儉樸儒者風範為名的范仲淹都寫下了《鬥茶歌》而為人傳誦。

中國是茶的故鄉,飲茶的風尚,源於中國。到唐朝時,飲茶之風已非常盛行。這一期間,官府開始徵收茶税,陸羽的《茶經》也成書。 宋代時,中國主要產茶區南移到了東南沿海的福建,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實施茶葉專賣,周邊其他少數民族還都接受來自中原的茶葉並嗜茶成癮, 同時,民間“鬥茶”之風也興盛起來。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一下北宋時間的鬥茶之風,而且,你可能不知道,後來日本在我們的影響下也出現了鬥茶。那日本的鬥茶和中國的鬥茶又有什麼不同呢?

北宋建國時便與茶結緣,這跟繼承了五代南唐民間飲茶的遺風以及朝廷的愛好有很大關係。 很多人都認為宋微宗是北宋飲茶、鬥茶的創始者,上行下效,宋代因此茶風鼎盛,其實不然。

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年間(960-963)就沿南唐制度,在建安設置北苑貢茶。由此可見,從北宋開國到徽宗的幾位皇帝其實都嗜好飲茶,而鬥茶之風,更早在建安民間便已興起。 在蔡襄《茶錄》中也曾提及過,當時稱之為“試茶”。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初,朝廷開始派貢茶使到北苑督造貢茶。同時又特頒龍風團茶的模型,為造制龍風餅茶做準備,自此成為北宋龍鳳貢茶的開端。 而范仲淹就處於北宋中早期貢茶邁向興盛的年代,面對宮廷與文人士大夫之間茶風鼎盛的狀況,也不由地寫下了為古今好茶者所傳誦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採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吁嗟天產石上英,不愧階前蓂。

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范仲淹的政績以及文學上的成就為世人所熟知,然而,他也喜品茗試泉,是北宋“鬥茶”論者的先聲,卻鮮為人知。 以范仲淹的儉樸儒者風範,尚如此歌頌鬥茶,感歎茶的魅力,實是因為鬥茶風靡一世,無與倫比。 以鬥茶為詩題的《鬥茶歌》,不僅早於同時代的梅堯臣、歐陽修、蔡襄等人有關鬥茶的詩作,而且還是可列為第一篇專論鬥茶的詩作。 雖然范仲淹的《鬥茶歌》是讚揚鬥茶的先論,但卻不是意在鼓勵鬥茶風氣,而是崇尚以儒家積極入世、養廉勵志思想來作茶事。由此可見其儒家儉樸、清白而有德義的精神,以及體恤農民之苦併為國謀福的睿智。

唐朝時 煮茶,多用茶釜(鐵鍋)。將碾碎的茶葉和少量鹽放入鍋中煮開後,用勺將茶湯分盛入盞中即可。 宋代時 ,煮水不再用鐵鍋,改用長頸、帶蓋的湯瓶。團餅茶在絲綢小袋中捶碎熟碾,過篩後,茶粉直接放入盞中。湯瓶中水煮沸後,將沸水倒入茶盞,並用竹製茶憲不停攪拌,直到茶湯表面形成厚厚的泡沫為止。 這就是宋朝最常見的點茶方式,待客禮佛一概如此。

在960年前後,宋朝陶谷寫成《清異錄》,其《茗蕣錄》一門記錄了當時品茶習俗的新變化: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像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茶百戲。

從茶百戲開始,一種新的品茶方式—— “鬥茶”(又叫“茗戰”) ,便開始從建州地區流行起來。鬥茶之風很快盛行到全國各地。文人、詩人、無不好鬥茶,並因此發展了極為繁複的茶湯品鑑過程,其風之盛就像今天的品酒會。衡量鬥茶的勝負,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是,茶質優劣;二是,茶色鑑別;三是,點茶技術高拙

首先,從茶質優劣看,鬥茶所用茶葉以採於建州的臘茶為上。 當時北苑貢茶院出產的茶葉就是宋時茶中的上上品,名日“臘茶”。製作臘茶的工序繁複考究,包括採新茶、揀、洗、蒸、榨、研、壓模造茶、焙、用婆羅洲的龍腦和膏封茶,最後蓋上有裝飾圖案的封印。 由於製作工藝極其繁雜,又有皇家貢茶的尊崇,臘茶一直是市面上待價而潔的奢侈品。據史載,一團餅臘茶當時曾賣到銅錢四十貫。 11世紀,蔡襄也在《茶錄》中記載,茶色以白為貴,“而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善別茶者,正如相工(以替人佔相為業者)之瞟人氣色也,隱然察之於內。以肉理潤者為上”。

其次,茶色為鬥茶要點之一,鬥茶貴於白,即上品茶湯的標準是盞面有一層厚厚的乳花,乳花越鮮白越好。《茶錄 》中對於鬥茶“茶色”就有記載:“黃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鮮明,故建安人鬥試,以青白勝黃白。” 在宋徽宗的 《大觀茶論》 中也有記載:“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可見,鬥茶以白色為貴,純白又贏青白一籌。

最後,點茶技術的高低,也是影響鬥茶輸贏的重要因素。 參加鬥茶的文人雅士要在 碾茶、篩茶、候湯(掌握湯水的温度)、點茶(令茶湯盞面起沫) 等各個環節一展風采。

點茶以前 ,必須先熱茶盞。用冷盞盛茶湯,茶不浮。 點茶時, 茶和水的量必須恰到好處。盞中放入細研茶末後,注入少許沸水,先調成膏。再拿湯瓶往茶盞中點水,由於很難觀察到湯瓶中湯水是否煮沸及其煮沸程度,鬥茶時通常通過聽水聲來分辨湯水的老嫩,當水煮到“如風入松,如水過溪”時就是恰到好處。要注意的是, 點水時不能破壞茶麪,同時用茶匙旋轉擊打茶湯,使其泛起極小的泡沫湯花,稱之為“乳聚面” ; 把茶末攪勻,湯花浮面緊貼盞面、盞沿(碗壁周圍)不退的,稱之為“咬盞” , 為點茶中勝出者 ; 如茶沫或湯花與湯分開,不咬住盞面,即成“雲腳散”(水腳散),開始會在碗內留下一圈水痕。先出現這種跡象的便是輸家。

所以,通俗一點來説,判斷鬥茶的判斷標準主要是:看誰通過攪拌,能使茶湯表面形成厚厚的泡沫,且經久不散。

另外,鬥茶之風盛行也催生了新的茶具。 唐朝時,人們最欣賞的茶湯呈淺黃綠色,越窯的青釉瓷和河北邢窯的白瓷最能呈現這一湯色的美。而到了宋代,上品的茶湯標準是盞面有一層厚厚的乳花,且乳花越鮮白越好。 這就需要有合適的茶碗來襯托茶色,以建窯的厚胎黑釉茶盞最佳,如福建建窯兔毫盞、吉州窯木葉紋盞、剪紙貼花茶盞等就曾風靡於世。

其中又以紫黑釉兔毫盞最負盛名, 茶盞內壁的兔毫紋是釉面裏的細微氣泡在燒製過程中破裂產生的窯變。燒製過程中,由於氣泡破裂,融化了的含鐵礦物質會產生流動並結晶,在茶盞內壁縱向形成黃棕色的兔毫紋。 除了釉面黑,釉質光潔以外,人們喜歡用建窯茶盞鬥茶的另一個原因是建窯茶盞壁與底厚,易於保温;碗形和碗底大,易於茶匙攪拌起沫。

在日本,西大寺每年都會舉行名為“茶盛”的盛大茶會,用以迎接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凱旋的武士們。武士們回到家鄉後,都會參加一種名為 “物合”的搏戲 打發閒暇時光。搏戲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繪畫、鬥雞、鬥蟲、插花、扇技、貝殼、香薰、鎧甲等,而且往往伴有活動。另一種頗為時尚的娛樂活動則是連歌會,一羣志趣相投的同仁圍坐在特殊裝飾的小屋中,集體創作連歌。

在室町幕府時代早期,日本人受這些物合搏戲的啟發,又在中國宋朝流行的鬥茶影響下,也發展了自己的鬥茶。日本鬥茶是一種分辨茶味的比賽,其主要內容是區別本茶和非茶。 具體環節就是: 在十個茶盞中會盛四種茶湯,每三盞中盛有同一種茶湯,剩下的一盞稱為“客茶”。參加遊戲者只有一次機會將客茶區分出來。參加比賽的人中,能正確分辨不同茶湯的碗數最多者獲勝。

隨着飲茶之風日漸熾盛,幕府將軍甚至下令拆除了天王寺寶塔尖上的九個風鈴(銅製鎦金),用來熔鑄茶釜。1336年,佐佐木道譽(別名婆娑羅)在大原舉辦了盛大的鬥茶會,參加比賽的名茶品種多達百餘種,茶會上擺放着各式精美茶點。參賽者投下了各式昂貴的賭注,包括名香、精緻的絲綢錦緞、金粉、盔甲、寶劍等等。獲勝者通常會把獎品轉贈給他心愛的舞者。 面對如此毫無節制、縱情聲色的比賽,新當權的足利將軍不禁喟歎:

“人們沉溺於女色搏戲,還沉迷於鬥茶會和連歌會中不能自拔,下的賭注之大簡直無法估量。”

當時,連歌僧正徹還記錄了當時的三類飲茶人:

第一類是嗜茶的雅客。 他們的茶具總是一塵不染,擺放整齊,並以收藏各類茶具為人生最大樂事,包括建窯和天目窯茶盞、茶釜、盛水器等;

二類是喝茶客。 他們對茶具並不講究,喝茶時無論什麼碗都可以拿來一用 。 如果用的是宇治的茶葉,他們也會稍事評論:“這是第三茬新葉……從時令上講是三月以後採摘的。”

還有一類則是所謂的飲(音“印”)茶人。 這類人喝茶時從不講究茶葉優劣,只要是茶葉,就可以拿來徹泡。他們喝茶多用大碗,只圖喝個痛快,從來不去想茶好喝不好喝。

15世紀下半葉,應仁之亂(1467~1480)席捲日本全境,京都再度成為廢城,一度流行的鬥茶之風也無跡可尋了。

所以,對比一下宋朝鬥茶和日本鬥茶:

一方面,宋朝鬥茶相比日本鬥茶更添一絲文人雅韻。比如:宋朝鬥茶時,往往會選取山間、庭院、道院、僧寺等能體現精緻文化品味的特殊場所;而且,鬥茶,以茶湯鮮白為貴,這其中更是寄託了一種古代文人雅士淡泊明志、追求清白坦蕩的高尚人文精神。日本鬥茶相比之下則更顯粗獷,人們只是為了追求享樂,安逸放縱。

另一方面,從當時有話語權的政客對待鬥茶的態度來看,宋朝時,北宋名臣范仲淹面對鬥茶之風雖作了一首《鬥茶歌》,但實則是以儒家積極入世、養廉勵志思想來作茶事,而非鼓勵鬥茶風氣,彰顯謀國為民之心境。而日本新當權的足利將軍面對鬥茶,只能發表喟歎,略有束手無策之意。

結語: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古代吃的“鬥茶”文化。

首先, 從范仲淹的《鬥茶歌》引出鬥茶; 繼而詳細的介紹了宋代的鬥茶之風, 鬥茶不光有嚴格的標準,還能催生茶具的發展,這簡直是一條巨大的文化產業鏈; 最後, 日本在宋朝鬥茶的影響下竟然也出現了鬥茶。

那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雖然宋代、日本的鬥茶活動都很熱鬧,但我國宋代的鬥茶更有文人雅韻風氣。

鬥茶味兮輕醍醐 鬥茶香兮薄蘭芷是什麼意思

此句話的來源是:《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意思是:鬥茶的味道勝過醍醐,茶香勝過蘭芷;醍醐是牛奶提煉出的一種極好的酥酪;蘭、芷以香著稱。

鬥茶,即比賽茶品的優劣,又稱鬥茗、茗戰。鬥茶始於五代,興於唐,盛於宋,是古時達官顯貴、文人雅士有錢有閒文化的一種“雅玩”,也是中國宋時茶藝的最高表現形式。

宋代鬥茶,源於茶區民間,最早流行於福建建安一帶,但由於鬥茶技巧性強,趣味濃厚,所以迅速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並加以發展。至北宋,鬥茶之風已極為盛行,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文人雅士,無不好此。

擴展資料:

1、宋大文學家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詩中寫道“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生動描繪了當時鬥茶的情景。

2、范仲淹,北宋家、文學家,蘇州吳縣人。宋仁宗天聖中任西溪鹽官,慶曆三年任參知政事,後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在赴穎州途中病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的介紹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是宋代著名詩人范仲淹的一首七言古詩。范仲淹,北宋家、文學家,蘇州吳縣人。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的作者簡介

范仲淹,北宋家、文學家,蘇州吳縣人。宋仁宗天聖中任西溪鹽官,慶曆三年任參知政事,後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在赴穎州途中病死。工詩詞散文,有《范文正公集》。

茶王的劇情簡介

首部以中華茶文化為主題,反映民間“鬥茶”習俗的大型高清數字電影《茶王》,25日晚在武夷山第五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期間首映。影片導演攜主演潘陽及電影主創人員亮相,在茶博會期間奉上一場茶文化娛樂大餐。

鬥茶是茶農在春茶採製時的一種賽事。武夷山自唐朝起就有鬥茶的歷史,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就曾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寫道“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展現了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況。

這項歷史悠久的傳統習俗如今依舊在武夷山傳承。當地茶人通過民間鬥茶活動,弘揚製茶技藝,傳承茶道,已武夷山茶業界的一項盛事。

電影《茶王》今年8月在武夷山開機。影片以鬥茶大會作為故事的主要線索,講述了一個小人物從不懂茶到愛茶,最終戰勝自己的成長過程;在中國茶文化的主題背景下,展現了共同追求茶道文化最高境界的兩代人以及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

影片中採用了大量鬥茶對決的畫面,刻畫古老斗茶文化的技藝和精髓,展現出現代人對於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追求。

同時,作為本屆茶博會亮點之一的海峽兩岸茶界民間鬥茶賽,24日-26日也在武夷山中華武夷茶博園內舉行。

茶序的武夷山功夫茶茶藝

武夷山是全人類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這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飲茶在武夷山就是帶有文化色彩的藝術。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贊遭,武夷山一帶之茶“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大文豪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便是宋代的武夷茶藝的最好寫照。 本套茶藝編排中貫徹了三大特色:

一是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講人間真情。本套茶藝通過“母手相哺”、“夫妻和合”、“君子之交”等很俗的程序表達了之情,夫妻之愛和朋友之誼,很真切地給人以温馨的感受。

二是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藝術地再現了武夷山茶師在審評茶葉時“三看、三聞、三晶、三回味”的高超技巧,參與了這套茶藝後就真正懂得了武夷山茶人是如何審評茶葉的。

其三是重在參與。在本套茶藝中客人與主人圍桌而坐.共同候湯、鑑水、賞茶、聞香、觀色、品茗。每—個客人都是茶藝的創作者,而不是旁觀者。 1.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2.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3.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4.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5.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6.相哺,再注甘露。

7.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8.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9.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10.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11.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12.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13.二晶雲腴,喉底留甘。

14.三斟石乳,藹氣迴腸。

15。含英明華,領悟巖韻。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17.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18.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各位嘉賓,大家好,首先歡迎你們到武夷山來品茗賞藝。

風景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烏龍茶的故鄉。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寫詩讚美武夷茶説:“年年春白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自古以來,武夷山人不但善於種茶、製茶,而且精於品茶。現在由我來為各位嘉賓表演武夷山的功夫茶茶藝,請大家靜下心來,和我共享茶藝的温馨和怡悦。功夫茶茶藝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我來操作表演,後九道則請各位嘉賓和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温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也但願你肘心會伴隨着這悠悠裊裊的香煙,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説:“活水還須活火烹:”恬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藉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們介紹今天抱茶所用的精美的功

夫茶茶具。“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大家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荼人歎為觀止,視為至寶,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為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温。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春風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加清沏潔淨。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頗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為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誨好像蚊龍人海,所以稱之為烏龍人海。

“重洗仙顏”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在這裏意喻為第二次沖水。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後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外加温,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六道:母於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武夷巖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於泡茶,稱為“泡壺”或“母壺”;另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於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為“海壺”或子壺。現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為“相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乘着壺熱再衝開水,稱之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為“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當海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將巡迴快速斟茶改為點斟,這時茶藝小姐的手勢一高一低有節奏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為“鳳凰點頭”,象徵着向嘉賓行禮致敬。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序稱之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因這樣解説充滿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有違茶道以“和”為貴的基本精神,所以我們予以揚棄。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後,將描有龍的品茗杯倒扣過來,蓋在描有風的聞香杯上,稱之為夫妻和合,也可稱為“龍風呈

樣”。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説,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藉助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風杯捧到齊眉高,然後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的第—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後把茶傳給他。客人接到茶後不能獨自先品為快,應當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並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得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為止。然後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通過捧杯敬茶眾手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感情更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鑑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聞香杯中的熱茶全部注人品茗杯,隨着晶茗杯温度的升高,由熱敏陶瓷制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為五彩。這時還要注意觀察杯中的茶湯是否呈清亮豔麗的琥珀色。喜聞高香是武夷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主要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高辛鋭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為三龍護鼎。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三品中的頭一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面、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晶奇茗主要是晶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為客人斟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詩云:“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對比,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

“雲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美稱,“二品雲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湯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遭: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後人常用來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第三次聞香。晶啜武夷巖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人茶香,然後從鼻腔呼出,連續三次,這樣可以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徵。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為“蕩氣迴腸”。第三次聞香還在於鑑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説:“品茶應含英咀華井徐徐咀嚼而體貼之。”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華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裏含着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武夷巖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此美妙的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嚥下而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嚥下白開水後,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您一定會感到浦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多數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總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好的武夷巖茶七泡有餘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泡茶。看一看壺中的茶泡到第幾泡還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龍戲水”是把泡後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觀賞泡後的茶葉,行話稱為“看葉底”。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部呈綠色.稱之為“綠葉紅鑲邊”。在茶藝表演時,由於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晃動很像龍在玩水,故名“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為國飲。魯迅先生曾説:“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飲茶之樂,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為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誼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結束時,請賓主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福來結束這次茶會。

宋代鬥茶圖的歷史信息

宋代飲茶時仍用茶餅,但大多已不再直接烹煮茶葉,稱為點茶。點茶時,將已經碾細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然後衝入沸水,略加攪拌後即行飲用。正是在點茶方式的基礎上,宋人創造出了一種被稱為“鬥茶”的飲茶娛樂方式。    

    “鬥茶”也稱“茗戰”,就是比賽茶葉與點茶技藝的高下。鬥茶之風始於五代,宋代時極為流行,從文人士大夫直至平民百姓,無不熱衷此道。鬥茶前先要將茶末碾碎過篩,茶末越細越好,這樣入水後才能漂浮起來,也容易產生湯花並聚集起來,從而“盡茶之色”。     

    鬥茶的過程分為四步,首先是熁(xié)盞,即預熱杯盞。北宋蔡襄(1012—1067)曾説:“凡欲點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第二步為調膏,即往盞中挑入一定量的茶末,注入少量沸水,調和成濃稠膏狀。第三步為點茶,也是鬥茶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即往盞中注入沸水。注水時,要求水自壺嘴中湧出呈柱狀,注時連續,一收即止。最後一步為擊拂,就是用一種類似小掃帚狀的茶筅(xiǎn)攪動茶湯,使之泛起湯花。    

    鬥茶的輸贏主要是看茶麪湯花的色澤、均勻度以及茶盞與茶湯相接處的水痕。湯花均勻、色澤鮮白為上品。湯花長時間緊貼盞壁而不退散,是為上好,稱為“咬盞”,而湯花散逸較快,則稱“雲腳渙亂”。    

    除鬥茶外,宋代還流行一種名為“分茶”的茶藝。分茶前,先將茶末煮至一定程度以培養湯花,然後注入茶盞,輕輕攪拌以欣賞茶湯表面變幻莫測的各種湯花。南宋陸游(1125—1210)詩句“矮紙斜行閒作草,睛窗細乳戲分茶”中就提到了分茶這種宋代流行的茶藝。

茶文化鬥茶是由哪個朝代開始的

鬥茶,也叫作茗戰,用現在的話説就是品茶比賽,是古人用來比較茶葉優劣的一個專用名詞,據考始發於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是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當地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的一種比賽活動。鬥茶有比技巧、鬥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一樣,為眾多市民、鄉民所關注。

宋人唐庚(鬥茶記》説:“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籠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

事實上,鬥茶應該是在茶宴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風俗。在三國時期,昊國孫皓“密賜茶舛 代酒”,是以茶代酒宴請賓客的開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東晉大將軍桓温每設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這應當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大守採茶宴於此。”(山謙之《吳興記》)説明此時已有大型茶宴。事實上鬥茶的真正產生,據考證與貢茶制度的建立有很大的關係,這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為茶政的一個項目,則是從唐代開始的。

唐代貢茶制度建立以後,湖州紫筍茶和常州陽羨茶被列為貢茶,兩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盛大茶宴,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共同品嚐和審定貢茶的質量。唐寶曆年間,兩州刺史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參加,特作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青峨遞午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

白歎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這首詩表達了對不能參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當時,禪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徑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東北峯徑山(今浙江餘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遊勝地和著名茶區,山中的徑山寺建於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為講究的禮儀。徑山寺還舉辦鑑評茶葉質量的活動,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沖泡調製的“點茶法”,就是在這裏創造的。

北宋大儒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雲:

北苑將斯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鼎磨雲外首先栩,瓶攜江上中汾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眠心雪濤起。

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可欺,十日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這首詩中把鬥茶的原因和比賽的情形都描述得十分清楚,特別是最後兩句“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把鬥贏者的得意神態和鬥敗者的羞赧之狀寫得人木三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對鬥茶的着迷程度了。蘇軾《荔枝歎》也説:“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渭)後蔡(襄)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鬥茶,多為兩人捉對“廝殺”,經常“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説兩種茶葉的好壞為“相差幾水。

民間鬥茶之風既起,文人自也不甘落後。文人們往往相約三五知己,選一個精緻雅潔的場所,在花木扶疏的庭院中,各自取出所藏的精緻茶品,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當時連寺院裏的和尚們也都樂於此道。清人鄭板橋有詩云:“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可見鬥茶除了茶品好壞之外,更注重閒逸與精神素質,是一種性靈上的互相引發與交流。

宋代茶宴之風的盛行,與作為宋代的最高統治者的嗜茶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宋徽宗,對茶頗有研究,曾撰《大觀茶論》二十篇,還親自烹茶賜宴羣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項白乳浮盞面,如琉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

正因為如此,當時一些權貴為博取帝王的歡心爭相獻上優質茶品,無不千方百計的競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貢奉天子的東西,好壞優劣當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試茶葉的好壞,鬥茶風氣就逐漸盛行起來。據此推論鬥茶應始於唐末五代時期,而大盛於宋代。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飲茶既為朝廷所提倡,全國產量迅速增加,民間飲茶之風也比唐代更盛,於是鬥茶從製茶者間走人賣茶者當中。宋人劉松年所畫的《茗園賭市圖》便是描寫市井小民鬥茶的情形。圖中有老人、有婦人、有兒童,也有挑夫、販夫。鬥茶者攜有全套的器具,一邊品嚐一邊自豪地炫耀自己的茶品。

在我國豐富悠久的茶史中,“鬥茶”是茶

文化

的一種。最早的“鬥茶”,起源於貢茶基地。人們為了選出最好的茶貢獻朝廷,茶產出後,在一起“鬥比”。後來,“鬥茶”漸漸流行,上至宮廷、文人雅士,下至市井百姓,幾乎“鬥茶”成風。不但產茶要“鬥”,賣茶也要“鬥”。“鬥茶圖”應運而生。

南宋畫家劉松年的“鬥茶圖”,是世人首推的。他一生中創作的茶畫作品不少,但流傳於世的不多。《盧仝烹茶圖》和《茗園賭市圖》是他茶畫中的精品,其藝術成就很高,成為後人仿效的樣板畫。

《茗園賭市圖》(此畫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是《盧仝烹茶圖》的姐妹篇。畫以人物為主。畫中茶販有注水點茶的,有提壺的,有舉杯品茶的。右前方有一挑茶擔賣茶小販,停肩觀看,還有一婦人一手拎壺另一手攜小孩,邊走邊看“鬥茶”。畫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壯年、兒童,人人有特色表情,眼光集於茶販們的“鬥茶”,個個形象生動真,把宋代街頭民間茗園“賭市”的情景淋漓盡致地描繪在世人面前。

《茗園賭市圖》是以人物為主題的“鬥茶圖”茶畫,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情感,而不是人的外貌形態。有學者指出,《茗園賭市圖》是首次反映我國民間俗飲情況的茶畫。圖中所繪的都是平民百姓,藴藏與反映着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畫中的“賭者”,並非賭錢的賭徒,而是造茶者對自己茶品的品賞與推銷。這種先品後銷的格局,在以後中國的商界屢屢可有,直至今日。茶畫的主題突破了古時文人茶文化的侷限,從平民百姓中挖掘了茶畫的主題,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閩鄉茶文化有怎樣的歷史背景?

我國被稱為“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著名的蓮花峯及其蓮花茶構築了一道獨特的閩鄉茶文化風景線。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歷史積澱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

以至在人類歷史上,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樑,文明的象徵,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為世人所矚目。

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靈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制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福建茶葉在我國茶葉發展乃至世界茶葉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

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峯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刻於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300餘年。

古時豐州是閩南、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峯位於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峯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巖寺。

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採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峯茶的生產情景。

建茶、鬥茶在宋元二朝蔚然成風,明清時期,茶葉創新增多,開創嘗試烏龍茶製作工藝,茶葉貿易漸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點綴了福建茶的文化底藴。

後世茶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進一步發揚光大,種茶、製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

1011年,泉州太守高惠蓮題刻“巖縫茶香”。1506年始建“不老亭”。亭名因北宋戴忱題刻於蓮花石上的詩中有“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而得。

不老亭因全亭的樑柱、屋蓋及所有的構件都是花崗石雕刻成的,俗稱“石亭”。自此蓮花峯茶改稱石亭綠茶。

至清道光年間蓮花峯下種茶更盛,且在南安一帶渡海謀生的人較多,石亭綠漸成為僑鄉送祝“順風”的禮品,久而久之,華僑嗜飲,隨後,石亭綠暢銷南洋諸島,甚至遠銷歐洲。

遊子思鄉,石亭寄意,茶與亭與人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後世古鎮煥彩,新樓成片,但山門楹聯依然:茶綠峯青,開放幾更今古;

亭高蓮傲,醉醒一樣乾坤。

建茶因產於建溪流域而得名。建茶有文字記載的是在南北朝時期,到唐朝開元天寶年間《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日與僧道異人往還,每至冬時,即溪敲其冰精壺煮建茗,共賓客飲之。”表明建茶歷史悠久。

唐馮贄撰的《記事珠》稱“建人謂鬥茶為茗戰”,説明閩人鬥茶習俗始於唐。

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寫道: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間絕品人難識,閒對茶經憶古人。

時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貢茶和鬥茶活動聞名於世,開創了一代鬥茶比藝的茗飲之風,並風靡全國。可謂龍飛鳳舞傾朝庭,鬥茶比藝創時興。

北宋丁謂《詠茶》;北宋.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蔡襄撰《茶錄》;宋子安撰《東溪試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熊蕃撰《宣和北苑貢茶錄》……都詳盡記載和研究了當時福建的栽茶、製茶、品茶技術及飲茶風習。

據記載,北苑茶的宋代茶書有一半以上,茶詩詞達千首以上。宋代武夷茶為建茶組成的一部分,至1302年創立焙局,設置御茶園於九曲溪之四曲畔,每年制“龍團”五千餅。從此,武夷茶大量單獨入貢,元朝鼎盛,至御茶園解體長達260年之久。

宋、元兩朝福建出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為特徵的宮廷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我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僅代表是武夷茶的歷史輝煌,而且象徵閩茶在我國茶葉的特殊地位。

當鬥茶之興漸減,明清時期的福建茶進入了創新時期,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代貢茶和鬥茶之後的又一次輝煌。

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武夷茶歌》、《安溪茶歌》;陸廷燦《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説》;董天工編《武夷山志》等記載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

福建生產工夫紅茶,相傳清咸豐和同治年間在福安坦洋村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此後大批茶商接踵而來,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聲也不脛而走。

在福建境內,還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稱為福建三大工夫紅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約始於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較明朝又有發展,並開始出現大量的商品茶,清咸豐年間,茉莉花茶大量生產,暢銷華北各地。

1890年前後,各地茶葉運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便成為花茶窨制中心。

創新茶科技,豐富茶種類,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主旋律。此時茶葉貿易漸盛,在相當一段時期,武夷茶成了中國茶的代稱。

《崇安縣新志》記載:“武夷茶,始於唐,盛於宋元,衰於明,而復興於清。……”

武夷茶文化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武夷山是儒、釋、道三教同山之處,有人曾讚道:“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茶與三教有不解之緣,茶中藴和,茶中寓靜,茶的“和、靜“的稟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華也豐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內涵。

古典美學認為:“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淺露。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貴周流而不凝滯。”

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體化,是我國古典山水美學的精粹之所聚者,自然風光獨樹一幟,“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與“六六奇峯翠插天”的36峯、99巖的絕妙結合,它異於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為特徵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園林。

武夷巖茶與武夷山堪稱一體,“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

安溪產茶有字可考於唐。唐末,閬苑巖巖宇大門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峯別有天。”開先縣令詹敦仁曾留下許多茶詩。明清崛起,至光緒三十年茶園面積達3.1萬畝,並有規模出口量。

種茶、製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安溪茶鄉人的生活內容。製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他們沿襲“沒有三杯不成禮數”的風習,勸茶款款,言笑晏晏。

安溪茶藝的推出,總結了歷代的品茶經驗,結合地方品茶習俗,簡古純美,主要以鐵觀音的特殊茶韻為本體茶性,闡明其沏泡技藝和茶藝精神內涵。

其茶藝流程有:神入茶境、茶具展示、烹煮泉水、瑤池出盞、觀音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甌裏醖香、三龍護鼎、行雲流水、觀音出海、點水流香、香茗敬賓、欣賞湯色、細聞幽香、品香尋韻。

通過茶藝,傳達了“純、雅、禮、和”的精神追求。頗有嫩柳池塘初拂水,簡古純美問春風之美。

TAG標籤:創作 茶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