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刀劍的劍怎麼寫

1. 武俠小説中的刀劍對碰怎麼寫

第一人稱去描寫激烈的打鬥場面在於乾淨、利落,順便交待角色的思維波動,眼前鮮血四濺,連刀鋒砍到骨頭的聲音都可以拿來細描一番。這是小巧功夫,寫得好自然讓讀者大呼過癮,寫得不好則味同嚼蠟,絲毫見不到煙火氣,所追求的刺激性就無從談起了。

刀劍的劍怎麼寫

第一人稱單挑的描寫,就我個人看來,要寫出氣勢來,需要注意兩個方面。

一個是人物性格的刻畫,要暴力要血腥,參加打鬥的雙方就至少要有一方是那種殺氣四溢、狠如林沖的硬茬。這種單對單的打鬥,也能反過來最好的襯托角色的性格特徵;

第二個, 用第一人稱去描寫激烈的打鬥場面是武器的選擇。現在比較常見的單挑,也有那麼幾種情況。分開來説:戰陣之上的廝殺,以長槍、長刀見氣勢,再不然加上嫻熟的馬背弓箭術;街頭相拼,以砍刀,尤以唐刀、倭刀、朴刀(估計現在不見了)為佳,講究的就是刀刀見骨,血肉橫飛。蓋因“刀為百兵之王”,砍、劈,比挑、刺、撩更狠更辣;武俠類書中則以招式為美,劍為王者。只不過一方必定是劍走輕靈、正大混圓,另一方劍走偏鋒,辛辣有餘端正不足;還有比較常見的是魔幻類作品中的單挑,鬥魔鬥法。但明顯這類廝殺的勇猛味缺點火侯。但是,不管是槍或刀,抑或其他更冷峻逼人的利刃,在打鬥描寫中,千萬別學古龍。即便真要角色一刀制敵,一招致命,也要捨得筆墨寫出來。比如説一刀斜劈,就要角色“臂上青筋凸起,眼中閃過冷光,斜劈而下”,對手也得“烈血噴濺,從肩到腹分為兩片,直濺得對方滿身血污”。這才叫狠。

此外,像砸成肉餅啊,搗成血泥啊之類的,不妨多想想能有多麼殘忍。總之,一切場景或動作的刻畫,都要突出一個暴力——前提是:你要寫的角色一定要是那種狠辣的主兒,可別弄個文弱書生,如段譽之類的也來這一套,那會把小姑娘給嚇壞的。就算嚇不壞,嚇着花花草草也不好嘛~

用第一人稱去描寫激烈的打鬥場面的玄幻,構思中的單挑場面,基本上都是刀的天下。主角選擇用唐刀,窄鋒、直刃,極具殺傷力。唐刀本身就給人陰冷、狠辣、烈性十足的味道,再配上主角不擇手段的處事方式,應該算是比較殘酷的一類。

用第一人稱去描寫參與激烈的打鬥場面的羣毆:不管是街頭的還是戰場上的,能把羣戰的場面寫好是一種值得寫手自傲的本事。別小看了這點,以為強弓硬箭射住陣腳,或者忽隆隆推着戰樓攻城就是大場面。只及一點不及其餘的寫法可能很討巧,但要完美地把握它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羣毆的狠要怎麼體現,很難説。如果實在沒辦法面面俱到地描寫出那種慘狀來,就從側面迂迴好了。比如學學萬人坑,學學白起40萬趙兵活埋的先例,應該也是一種辦法。

並不是説要寫暴力追求血腥就通篇全是“血”啊“紅”啊的,這樣的東西違禁。在我看來,打殺只是為了推動情節服務的,是為了下一步能更好走。説白了,這種激烈的、有刺激性的場面,就屬於“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中的“張”。有了張,就得有弛。如果覺得不好把握,也就是説不知道怎麼把握這類文章的節奏,不妨直接用這樣的方法:每一章,一萬字的篇幅中,設置一張一弛,烈血之後接上柔情,蜜意之後跟着刀兵。這樣寫起來,不但寫手輕鬆許多,讀者讀起來也不至於麻木或是不耐煩。

那麼,暴力和血腥的場面在整部書稿中應該佔到什麼樣的比例呢?對應着發展,但張的部分還是不能跟弛平分秋色。因為在寫書之前,我們都會有一個大的提綱,或者説線索也成,主角或配角都是要一步步完成你分配的歷史使命的。因而,雙方的衝突砍殺,都是把情節沿着這條線向前發展的推動力,而絕不是目的。

總之,用第一人稱去描寫激烈的打鬥場面,一定不要忘了為什麼打為什麼殺。打完殺完之後該幹什麼還得接着幹什麼,別把自己的線索給斷掉跑別的路上去就行。

用第一人稱去描寫激烈的打鬥場面時,怎麼樣引出刀刀見血的對手,這個問題可能比較讓人費解,換種説法:在書評區經常看到有讀者批評某本書,説主角一步步升級深造,夠厲害了,前面厲害的都被他殺了。怎麼突然又冒出一個來,比原來最厲害的還厲害,殺起來挺費勁兒。越到後來越發現,這些厲害的跟再出來的那些相比,簡直就是小兒科,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不管是網遊技能升級類的體系,還是異世界的法力體系,都得有一個度,不能想到哪寫到哪。的確,我們寫文的功力不夠,不能在一下筆之前就把整體的框架給設計好。所以説,主角一開始的對手可能是小嘍羅,也可能是厲害角色,但不能殺完這些厲害角色之後突然又冒出絕不同屬一個數量級的對手。前面的一刀你可以劈成兩半,後面的説什麼也不應該殺了三天沒掉一滴血吧?其實我覺得真要這麼寫,也可以採用另外的方式:在前面的文中,暗示後面的艱難。比如:一開始的是明面上的,背後還有暗流,清完了明面,暗流出現。暗流的手段、方式、殘忍程度可以上一個檔次。或者集團的規模一個比一個大,如此而已。

2. 怎樣描寫劍的樣子

1、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唐·賈島《劍客》

釋義:十年辛苦勞作,磨出一把利劍,劍刃寒光閃爍,只是未試鋒芒。

2、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白光納日月,紫氣排鬥牛。——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劍》

釋義:這是一柄冷冰冰、暗幽幽的古劍,鑄成以來,已經歷了幾千個春秋。那白色的劍光可掩日月,那紫色的劍氣上衝鬥牛。

3、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諮嗟歎奇絕。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 ——唐·張震《古劍篇》

釋義:劍工自己也得意非凡地驚歎,這把龍泉劍鋥亮得如雪如霜寒芒四閃。像琉璃玉匣裏吐出一朵白蓮,劍柄上的金環是日月的光輝鍍染。

4、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唐·張震《古劍篇》

釋義:耀眼的劍芒像青蛇遊動,鞘上的花紋如浮起綠色的龜鱗。

5、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至寶有本性,精剛無與儔。——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劍》

釋義:在玉匣中它清澈發亮,好像澄明的秋水止而不流。最珍貴的寶物自有它的本性,那份精純和堅剛,並世無儔。

3. 描寫刀劍的詩詞

《古風》李白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衝。

一去別金匣,飛沉失相從。風胡歿已久,所以潛其鋒。

吳水深萬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

《古劍篇》 郭震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鍊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諮嗟歎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日月。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遊俠子,亦非親近英雄人。 何言路中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間。 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

《李都尉古劍》白居易

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白光納日月,紫氣排鬥牛。

有客借一觀,愛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寶有本性,精剛無與儔。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

願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不願報小怨,夜半刺私仇。

勸君慎所用,無作神兵羞。

《風雲》

南山巔上火麟烈,北海潛深雪飲寒。可憐兩鋒未緣見,雪刀封隱孤劍鳴。

《天地非人間》

一杖揮成白骨山,血洗碧池心尚閒。流水桃花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劍》 李嶠

我有昆吾劍,求趨夫子庭。白虹時切玉,紫氣夜幹星。

鍔上芙蓉動,匣中霜雪明。倚天持報國,畫地取雄名。

4. 形容刀劍的句子

------"奪!“的一聲,這把閃着青光的利刃擦着多多的耳邊釘在牆上,多多反手拔下刀來,吹了吹被刀風激亂掉在眼前的幾根頭髮,目光落在手中的這把刀上,

如鏡般的刀身冷氣森森映出一張驚白了的臉,刃口上高高的燒刃中間凝結着一點寒光彷彿不停的流動,更增加了鋒利的涼意。這無疑是把好刀,在刀柄上還刻有索林根的標識。

發出這一刀的手手指關節由於用力而顯得發白,這隻手纖纖細長,嫩如葱白。多多更被這隻手吸引了目光,有種把它握在掌心的衝動。忍不住大喊一聲:

”老婆,你想玩死我呀!切個黃瓜連菜刀都握不住,要不是老子反應快,頭型就被你丫砍亂了,死八婆!!“------

這鏡頭怎麼樣?純手工原創!嘿嘿!

5. 描寫刀劍的成語

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鬥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出處:《荀子·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吹毛利刃 將毛、發置於刀或劍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斷毛髮。形容刀劍極為鋒利。

帶牛佩犢 原指漢宣帝時渤海太守龔遂誘使持刀劍起義的農民放棄武裝鬥爭而從事耕種。後比喻改業歸農。

出處:《漢書·龔遂傳》:“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

刀光劍影 隱約顯現出刀劍的閃光和影子。形容環境充滿了兇險的氣氛。

出處:南朝·樑·吳筠《戰城南四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夜泥。”

登鋒履刃 踩踏刀劍的鋒刃。比喻衝鋒陷陣在最前頭。

出處:《後漢書·袁紹傳》:“又臣所上將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顯達,登鋒履刃,死者過半。”

短兵接戰 短兵:刀劍等短兵器;接:交戰。指近距離搏鬥。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的鬥爭。

出處:《三國志·魏志·典韋傳》:“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短兵相接 短兵:刀劍等短兵器;接:交戰。指近距離搏鬥。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的鬥爭。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歌·國殤》:“車錯轂兮短兵接。”

鋒不可當 鋒:鋒芒,指刀劍的刃和尖;當:阻擋、承受。鋒芒純利,沒有東西可以承受。形容氣勢極盛,不可阻擋。

出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當有真人,起於樑沛之間,鋒不可當。”

鋒芒不露 鋒芒:刀劍的尖端,比喻顯露出來的才幹或心機;露:顯露。有才幹或心機卻不外露。形容滿腹才幹或心機,表面上看不出來。

出處:宋·沈括《夢溪筆談補》:“宋寇準拜相時,朝廷所下詔書有:‘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有干將之器,不露鋒芒,懷照物之明,而能包納。”

削鐵無聲 形容刀劍鋒利。

小試鋒芒 鋒芒:刀劍的尖端,比喻人的才幹、技能。比喻稍微顯示一下本領。

枕戈剚刃 指準備殺敵復仇。剚刃,用刀劍插入物體。

出處: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此則枕戈剚刃之事,秦趙已不能施於白項,而漢族猶可施於滿洲,章章明矣。”

TAG標籤:刀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