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中國的歷法變遷

中國的歷法變遷

中國古代曆法是一門很專門的學問,不僅是古天文學的一個分支,也涉及、影響到數學、醫藥、易數、物理等各個領域,可以説是中華文明文化的基礎。

西漢以前,我國使用的六種古曆法,即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和魯歷。唐朝詩人盧照鄰《中和樂九章·歌登封第一》有:“炎國喪寶,黃曆開睿,祖武類帝,宗文配天”,黃曆就是黃帝歷的簡稱,所以人們習慣把曆書稱為黃曆。歷代皇帝都很重視曆法。至唐後,曆書須經皇帝親自審定後才能頒佈,且只許官方印歷發行,從此,曆書就成了“皇曆”。

西漢之前的歷法形態各異,如每年的開端不同:夏曆建寅,即以陰曆一月為歲首,因一月為寅,故稱正月建寅;殷歷建醜,即以陰曆十二月為歲首;周曆建子,即以陰曆十一月為歲首。歲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隨之而不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顓頊歷為基礎,以陰曆十月為歲首,但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曆相同,因為夏曆的設置比較符合農事季節。

閲讀古籍時就要注意所使用月份的不同。例如,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的“三十七年”這一節裏,有兩段記載;“十月癸丑,始皇出遊”;“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每年只有一個十月和一個七月,七月裏死,十月怎能出遊?這也是曆法不同的緣故。按秦歷來,夏曆十月是秦歷正月,夏曆七月是秦歷十月,秦始皇在這一年裏,正月出遊,十月崩駕,在外總共9個月的時間,這樣就可以理解了。

古人經常的觀察到的天象是太陽的出沒和月亮的盈虧,所以晝夜交替的週期為一“日”,以月相變化的週期為一“月”;而年的概念和農業有關,《説文》:“年,熟谷也”。穀物的成熟週期意味着寒暑往來的週期,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稱為太陽年。在遠古,年和歲是有區別的。“歲”表示今年某一節氣到明年同一節氣之間的這段時間,相當於今天的陽曆年,一年12個月,365或366日。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有“歲三百六十六日”;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這段時間,即陰曆年,一年12或13個月(有閏月的話),354或384日。

紀年:干支紀年是古代紀年的基本、通用方式。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成亥)的合稱,以十干與十二支循環相配,可配成六十組,通稱為“六十甲子”,用來表示年曆,六十年後周而復始。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即位,使用年號“建元”,首創年號紀年。以後歷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號。從漢武帝至清宣統三年,前後2051年中,建立過600多個帝王年號。現在採用的公曆紀年,即格里高利曆法,也叫基督紀元,把傳説中耶穌基督誕生的那年作為計算歷史年代的元年。如果當初我們的漢武帝有點侵略擴張征服世界的心思的話,那麼今年也許就稱作“建元2146年”了。

紀月:紀月通常以序數為記,如一月二月等,歲首的月份叫正月。每個月也有些個綽號,如現下陰曆五月,也稱為皋月,天中,仲夏等。古人又有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二個月份相配:十一月配子,稱為建子之月,十二月為建醜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依此類推。另外,每個月也都配有一個天干,但這個不像月的地支是固頂的,而是根據當年的天干來推算得到。

紀日:與紀月法基本相同。除了以數字紀日外,古人用干支紀日。每日的干支由年、月的干支推算得到。另外,每月的有些日子也有特殊稱謂,多半由月相而來,如第一日叫朔(月生之意),最後一日叫晦(月盡),初三叫朏(新月初現),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滿月),《前赤壁賦》裏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既望就是滿月後的日子。

紀時:古人把一日分為十二時辰,從夜半起依次稱為子時、丑時,……,亥時,每個時辰也都配有天干(由日的天干而定)。子時大約相當於今23點到1點,亥時相當21點到23點。為了計時方便,一日又分為100刻(到清代改為96刻制),每刻15分,每分60秒。每個時辰也有個別稱,子時為夜半,其他分別為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另外,古人將一夜分五更,每更約為一個時辰。初更(一更)相當於戌時(19-21點),二更相當於亥時,三更相當於子時,四更相當於丑時,五更相當於寅時。這下你明白了“三更半夜”的來由了吧。有些城市如今尚保留着更鼓樓,每夜或有更夫敲鼓報更,也算是種懷舊了。

TAG標籤:曆法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