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春社日吃什麼傳統食物

導讀: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傳統食物,春社日作為傳統節日中的一個,而春社是最為古老的漢族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在商、西周時期,是男女幽會的狂歡節日,而後來則主要用於祭祀土地神自然也是有的,而且食物大都與社字相關,那麼你知道春社日要吃什麼?春社日吃什麼傳統食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社日吃什麼傳統食物

春社日要吃什麼

春社這一天,人們聚集在社廟,擺上豐富的食品供奉社神,有社酒、社肉、社飯、社面、社糕、社粥等,在祭祀完畢後,把食物給大家分享。 社酒,社祭用的酒,相傳飲社酒可以治療耳聾,所以大家都不醉不歸。

春社日吃什麼傳統食物

社酒

社祭用的酒,相傳飲社酒可以治療耳聾,所以大家都不醉不歸。

社肉

社祭時用的肉,也稱為“福肉”。祭神完畢後,分割給參加社祭的每一户人家。《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了陳平在鄉里主持過分社內的工作,分肉十分公道,受到鄉親們稱讚,能夠分到社肉,人們認為是受到神的恩賜。所以陸游在《社肉》一詩中寫到:“醉歸懷餘肉,沾遺遍諸孫。”他把肉帶回家,分給子孫們,讓全家老少都能感受到神的恩惠。

社飯

是祭祀社神所用之飯。先做好米飯,再把豬肉、羊肉、腰子、肺、肚、鴨餅、瓜、姜等切成薄片、調和五味,鋪在米飯之上。用葫蘆盛好,相互贈送。

社面

在山西陽曲一帶春社這天吃麪條,就成為社面。

社糕

在山西潞安一帶則吃米麪糕,稱為社糕。

社粥

福建建陽在春社早上,鄉里作粥分散給家家户户,謂之社粥。

春社日是什麼意思

春社日時在農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豐收,有飲中和酒、宜春酒的習俗,説是可以醫治耳疾,因而人們又稱之為“治聾酒”。宋代李在詩中寫道:“社翁今日沒心情,為乏治聾酒一瓶。惱亂玉堂將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廳”。

二月春社日又稱中和節,據《廣記》記載:"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種,以祈年穀"。據清代陳夢雷纂的《古今圖書集?成·酒部》記載:"中和節,民間里閭釀酒,謂宜春酒"。

另有春社日是最為古老的漢族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在商、西周時期,是男女幽會的狂歡節日,而後來則主要用於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時間一般為立春之後的第五個戊日,約在春分前後,但在漢族民間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説。

春社是漢族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習俗之一,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越加的隆重,但是習俗根據地方會略有不同。

春社的起源

春社是最為古老的漢族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在商、西周時期,是男女幽會的狂歡節日,而後來則主要用於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時間一般為立春之後的第五個戊日,約在春分前後,但在漢族民間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説。

春社在甲骨文中就有相關的記載,距今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在元朝以前,在中國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但目前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僅有部分地區存在二月二拜土地公的習俗,並稱此日為土地誕、福德誕等,但與傳統的春社不盡相同。

在中國大陸北方部分地區的二月二龍抬頭節中,亦有部分漢族民俗沿襲自春社。關於春社的興衰過程,有學者將其歸結為“起源三代,初興於秦漢,傳承於魏晉南北朝,興盛於唐宋,衰微於元明及清”。

TAG標籤: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