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料理的祕密》影評精選

《料理的祕密》是一部由韓光偉 / 魏健漢執導,紀錄片主演的一部新加坡類型的電影,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觀眾的影評,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料理的祕密》影評精選

《料理的祕密》影評(一):比騰訊風味系列的相比有點意思

還蠻不錯的,解説也很好。

香港美食一直覺得蠻有興趣的,吃喝方面也很風靡全球。我3歲的時候就會有一些事情做不完的事兒,。發熱我也是很喜歡這個節目了這個發佈會了我看到了這個節目了我看到了這個發佈會了呢。復古風實木地板和客廳

《料理的祕密》影評(二):鵝生艱難,想要變成一盤合格的燒鵝,需經過重重考驗……

一隻鵝想要變成香港名菜“粵式燒鵝”,需要經過哪些考驗呢?美食紀錄片《料理的祕密》帶你奔赴這一場華麗蜕變的盛宴。

從鵝到燒鵝,第一道門檻就是——你要是一隻黑鬃鵝,出身對了,才有被做成燒鵝的資格。過了這個入門門檻,一隻鵝還要保證自己吃得好,光吃飼料的鵝是沒有光明的未來的,只有那些吃稻穀、稻米長大的鵝才能得老闆青睞,畢竟,誰不喜歡香香嫩嫩,口感好的燒鵝呢?身上沒有殘疾、缺陷,長得要漂亮,肥瘦要適中,這些都是立志成為燒鵝的黑鬃鵝們一生的追求,你有10斤多,不行不行,太肥了,不要!你才8斤多一點?不行不行,太瘦了!8斤半到9斤半才是一隻合格的燒鵝預備役成員該有的體重。

自身條件優越,外界的生長條件也同樣重要,太靠近城區的黑鬃鵝們顯然無法加入燒鵝大軍,過高的温度容易讓鵝長不肥,唯有那些生長在水邊,遠離城區,通風陰涼地帶的黑鬃鵝才是主力。

當然,被養殖者挑中送去屠宰場,也只是變身燒鵝的其中一環而已,誰也不能保證被送去餐館後,它是會變成燒鵝師傅手底下的名菜,還是會變成學徒手中的試驗品。

一隻幸運的黑鬃鵝從出生到被端上餐桌,其中要經歷無數次的冒險,如果能成功被有名的燒鵝師傅收留,那它離勝利就真的只差幾步了。

在香港,深井陳記和一樂燒鵝應該是所有被選中做燒鵝的預備軍們最希望去到的地方,畢竟,這兩家店都是香港有名的燒鵝店,“老字號”三個字是人們對這兩家店的肯定,他們祖傳的調料祕方和燒製手藝,是黑鬃鵝實現華麗蜕變的關鍵。當然,除了這個,蘸料的選擇也是幫助黑鬃鵝獲得食客青睞的重要一環。深井陳記的燒鵝在香港頗負盛名的背後,酸甜適中的酸梅醬和精挑細選的高濃度麥芽糖是制勝的關鍵。

從鵝變成燒鵝,無論是前期的養殖、挑選,中期的燒製、加工,還是後期的醬料配比,都是一門學問,看完《料理的祕密》,我只想感歎:鵝生艱難,眼前這盤燒鵝,我先吃為敬了!

《料理的祕密》影評(三):燒鵝的左右腿,到底哪隻更香?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的吃啦。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跑的和水裏遊的,在人類世界,任何食材都能經過神奇的烹飪製作出美味的料理。

鵝作為比雞鴨更顯珍貴的食材,全身上下都被物盡其用,今天我在《料理的祕密》遇見的,是名揚萬里的深井燒鵝。

連出生地都要考究的鵝,能不香嗎?

上好的食材需要接受天地的滋潤、自然的饋贈。吃鵝呢,要吃新鮮的最好,要做一隻要被燒的鵝呢,自然也要生長在多河流池塘、氣候温和的地方了,有風有水最好,涼快舒適更佳。因為如果太熱,鵝就長不肥,如果長不肥,那它也就不能成為一隻合格的燒鵝。

燒鵝最講究的,就是皮脆、肉嫩、汁多,而不同的養殖方法則會直接影響到鵝的皮脆、肉質甚至是鵝味。現代社會再難做到傳統的全程“地養”,只得在鵝苗時採用“地養”,其他時間則使用棚養。

肇慶高要區棚養的黑鬃鵝,雖然不自由,但吃的好,不是飼料,而是天然的稻穀和稻米,甚至還要根據天氣來調整谷與米的比例,這樣養出來的鵝做成燒鵝,肉厚而不油,才最有鵝味!

而要做一隻合格的港式燒鵝,也不是光肥就行的,必須嚴格控制體重在8斤半到9斤半之間,太瘦不行,太肥也不行,四肢殘缺更不行,只有通過標準的黑鬃鵝,才能在半夜兩點被挑選出來,為了趕上當天的午餐,成為芸芸眾鵝中的幸運鵝。

酸梅與麥芽,燒鵝可不是光烤就行的!

你以為把鵝的肚子塞滿不同香料,揉搓醃製,放進爐子,由燒鵝師傅全程盯着火候,烤上一個多小時,再拿出來放平後斬鵝,擺盤端上餐桌之後這就是完美了?當然不,沒有酸梅醬的燒鵝是不完整的。

製作燒鵝需要掌握的火候工藝不必多説,但酸梅醬為美味的燒鵝增加深度,甜鹹碰撞提鮮,同時也降低了油膩和燥熱。

除此之外,鵝也不是簡單宰殺處理之後,就能直接進爐子的,在鵝肚子裏塞進香料之後,先要把鵝放入祕製熱湯中,再用調配過的麥芽糖水為它上皮,這一冷一熱的工序,也就是燒鵝美味外皮由來的重要步驟。

這樣的燒鵝,皮脆肉嫩汁好,如此端上桌的全鵝,全身上下都讓人想大快朵頤一番。不過有人説,燒鵝的左腿比右腿好吃,因為鵝是縮一隻右腿的睡覺的,而站立的左腿,肉質自然更緊實了。

代代傳承,便是經典延續的“古早味”。

不論是一樂燒鵝,還是陳記燒鵝,它們也許是燒鵝名店中最為代表的兩家,但同樣擁有的,是家族傳承下的匠人精神。

有從小幫忙的侄子從銀行辭職回來做燒鵝,也有曾經的“社會老大哥”回頭是岸回家燒鵝,今天流傳在香港乃至亞洲的港式燒鵝,靠的匠心的工藝,靠的更是祖輩的傳承。

看完節目,滿腦子都是掛在電爐裏、色澤鮮豔滋啦冒油的港式燒鵝,管它是左腿好吃還是右腿好吃,有機會誰不想探訪這樣的料理店,與燒鵝來一場美妙的會面呢?

如果非要選擇,一定是兩隻腿都香。

TAG標籤:精選 影評 料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