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陽羨茶的製作工藝

陽羨茶的製作工藝

陽羨茶是一種以“陽羨大白”爲代表的中國傳統名茶,其製作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採摘:陽羨大白採摘時間一般在穀雨前後,以新梢適中的三四葉和芽尖爲佳。

2. 曬青:採摘後將茶葉曬至青鮮,使其葉片顏色發生變化,香氣得以釋放。

3. 揉捻:將曬青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透過揉捻摩擦,使茶葉根部柔軟,葉片變形。

4. 發酵:將已經揉捻好的茶葉放置在通風溼度適宜的發酵室中,控制溫度和溼度,使茶葉進入發酵狀態。發酵期間,茶葉顏色、香氣、滋味等都會發生重要變化。

5. 焙炒:結束髮酵後,將茶葉炒制乾燥,使其水分逐漸揮發,並且產生獨特的陽羨茶香氣。

6. 貯藏:烘焙結束後的陽羨大白茶,需要經過貯藏一段時間,使其香氣更加柔和、醇厚。貯藏期間,還需要進行多次清理和整理,以保持茶葉品質的穩定。

以上就是陽羨茶的製作工藝過程,製作出的陽羨大白茶質地鮮嫩,滋味鮮爽,含有豐富的茶多酚等對人體有益成分,屬於健康養生的好茶。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朋友送我的宜興茗茶,裏面是兩個鐵盒裝的,綠色的,我想知道多少錢

一百塊左右。

宜興茗茶屬於綠茶。主要包裝的是綠茶茶葉,一般爲碧螺春、陽羨雪芽或荊溪雲片。

製作工藝如下:

1、採摘。春分至清明這段時間採摘的品質最好。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爲名貴通常採摘一芽一葉初展,形如雀舌。

2、殺青。在平鍋內或斜鍋內進行,當鍋溫190~200°c時投葉500克左右以抖爲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

3、烘乾。採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全程約爲40分鐘左右。

擴展資料:

宜興產茶歷史悠久,是江蘇省的主要產茶地之一。宜興茗茶是宜興當地特產,主要包裝的是綠茶茶葉,一般爲碧螺春、陽羨雪芽或荊溪雲片。

宜興是茶的綠洲,有茶園3500多公頃,宜興古稱陽羨,因此宜興茶又叫陽羨茶。這裏主產綠茶和紅茶。綠茶主要有碧螺春、陽羨雪芽、荊溪雲片、毛尖等;紅茶有竹海金茗、野山紅等。

陽羨茶屬於什麼茶

陽羨茶不是一種茶,是產自江蘇宜興的茶葉的總稱,以綠茶和紅茶爲主,宜興綠茶有:陽羨雪芽、碧螺春、白茶、毛尖、荊溪雲片等,宜興紅茶有:竹海金茗、野山紅等,陽羨茶的產地爲江蘇宜興,宜興古代稱爲陽羨,陽羨茶因此而得,宜興自古以來就是茶葉的主產區,這裏氣候溫和溼潤,雨量充足,十分適合茶樹的生長。

陽羨茶不是一種茶,是產自江蘇宜興的茶葉的總稱,以綠茶和紅茶爲主,宜興綠茶有:陽羨雪芽、碧螺春、白茶、毛尖、荊溪雲片等,宜興紅茶有:竹海金茗、野山紅等。

陽羨茶的產地爲江蘇宜興,宜興古代稱爲陽羨,陽羨茶因此而得,宜興自古以來就是茶葉的主產區,這裏氣候溫和溼潤,雨量充足,十分適合茶樹的生長。

陽羨茶的功效與作用

陽羨茶中含有兒茶素、茶多酚和咖啡鹼,具有抵抗紫外線、抗氧化、延緩衰老的作用,還能醒腦提神、消炎止瀉、利尿解乏的功效,另外常喝陽羨茶還可以促進消化,分解脂肪,對減肥美容有很好的作用。

陽羨茶茶怎麼喝

陽羨茶分爲紅茶和綠茶,陽羨綠茶的加工需要經過攤放、殺青、揉捻和烘乾,陽陽羨紅茶的製作程序包括萎凋、揉捻、發酵和烘乾,一般紅茶是經過發酵製作而成的,所以陽羨紅茶的製作需要經過發酵。

陽羨茶沖泡前先用熱水將茶杯浸透,以提高茶杯的溫度,然後倒出熱水,將茶葉放到杯中,倒入80-90℃的熱水,蓋上杯蓋後沖泡三分鐘即可,陽羨茶可以沖泡三道,第二道沖泡時間應比第一泡久一些。

無錫毫茶&陽羨雪芽&太湖翠竹&太湖雀舌 有什麼區別和關係?

百度一下,你要的資料都有~~~~~~~~~~~~~~~~~~

1、無錫毫茶,主產於江蘇省無錫市郊區。其原料爲無性系良種大毫,且又因其成品白毫披覆而得名。大毫茶樹於1966年自福建引入,屬半喬木、大葉型、早芽種,在太湖之濱的無錫郊區適應性強。表現爲萌芽力強,發芽整齊,芽梢茸毛特多,芽頭肥壯重實,兼有產量高與抗逆性強之特點。製作毫茶原料,以一芽一葉初展、半展爲主體,經殺青、揉捻、搓毛、乾燥等工序精製而成。成品茶條索捲曲,肥壯綠翠,白毫披覆,香高味濃,湯綠明亮,葉底肥嫩。

2、陽羨雪芽茶是江蘇省宜興南部陽羨遊覽景區的著名特產。陽羨茶"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 陽羨雪芽採摘細嫩,製作精細,外形纖細挺秀,色綠潤,銀毫顯露,香氣清鮮幽雅,滋味濃厚清鮮,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幼嫩,色綠黃亮。

3、太湖翠竹主要產地在無錫市八士鎮山林茶果場、雪浪鎮向陽林場、藕塘鎮七一林場、張涇茶林場、茶橋東郊林場和無錫胡埭劉糖茶場。太湖翠竹品質特徵:萬型風格獨特,扁似竹葉,色澤翠綠油潤。內質滋味鮮醇,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整。

4、太湖雀舌網上沒有介紹的~~~~~~~~~~

陽羨茶的歷史

宜興盛產茶葉,有“茶的綠洲”之美譽,其產茶歷史源遠流長,據考證,陽羨茶始於東漢,盛於唐朝,成熟於宋、明、清,衰於,復興於今。

宜興的產茶歷史應早於1800多年前的東漢末期。成書於東漢末年的《桐君錄》中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之說。晉陵是今天常州的別稱,而自古以來常州轄區內多產茶的僅有陽羨。由此可以推斷,陽羨出產的茶葉在公元220年前的東漢時期就相當有名氣了。

陽羨茶在唐朝達到了空前的鼎盛。唐朝中期,李棲筠任常州太守時,有山僧進陽羨茶,陸羽品爲“芳香冠世,推爲上品”,“可供上方”。經過陸羽等人的舉薦,陽羨茶以其優良的品質被朝庭定爲貢茶。據《宜興縣誌》記載,當時出產貢茶的唐貢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臨罨畫溪,以唐時產茶入貢故名,金沙寺即在其下”,這也就是今天的宜興唐貢山、唐貢村的由來。

在唐朝的茶政制度中,設貢茶院生產貢茶。宜興貢茶院“有房屋三十餘間,役工三萬人”,“工匠千餘人”,“歲貢陽羨茶萬兩”。唐朝採製貢茶是一件大事。貢茶開採時太守要親臨開園,徵調萬人突擊採茶,貢茶製成後要張宴賦詩,蔚爲盛事。由於唐貢山生產的貢茶是皇室偏愛的珍品,產量不多,極爲名貴,故須透過驛道快馬加鞭、日夜兼程急送長安,稱爲“急程茶”。唐代詩人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稱:“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充分說明了陽羨茶在當時的至尊地位。宜興西南一山因此而得名“茗嶺”。由於宮廷講究茶事,地方十分重視,茶樹由山嶺野生成爲作栽種,並進而擴展到民間,飲茶之風由此逐漸推開。

據考證,唐人用茶與今人不同。唐人吃的是餅團茶,用茶時,先把餅團茶碾成茶粉,入開水鍋烹煮,湯中加鹽,調成鹹味。皇宮貴族在烹茶時還要加點胡椒粉等調料,增加香味。煮成後舀入碗內,連湯帶茶粉一同吃下,謂之“吃茶”。

與唐朝相比,宋代每年進貢的陽羨茶數量基本沒有減少。陽羨茶不僅深受皇親國戚的偏愛,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多次到宜興並打算“買田陽羨,種桔養老”的大文豪蘇軾,留下了“雪芽爲我求陽羨”的詠茶名句。

元朝戰事較多,但陽羨茶卻因戰爭而推廣到邊疆少數民族,當時的需求量更大。《萬曆志》卷四載:“每年貢薦新茶九十斛,歲貢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百一十斛”。一斛合今天的33.5升,應該說元代進貢的陽羨茶數量是十分可觀的。爲了適合蒙古貴族的嗜好,元朝在貢茶院之外,又設定一個名爲“磨茶所”的貢茶官署,兼管宜興的貢茶。

到了明代,陽羨茶依舊是貢品。明代的製茶工藝、飲茶習慣有了較大改變,葉茶(片茶)逐漸取代了末茶,綠茶製作工藝基本成熟,在沿用煮茶法的同時出現了沏泡茶的方法,並且開始用紫砂壺泡茶。到崇禎年間,開始設立茶館,飲茶得到進一步普及,深入到宜興百姓的日常生活,成爲“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之一。由於茶葉已成爲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朝庭對茶葉的生產和經銷採取了更爲完備的管理措施,專門設立了“茶局”和“茶引所”。宜興至今還保留着茶局巷、茶亭等茶文化古蹟。

在整個清代的幾百年間,隨着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宜興茶業起起落落,因時局動盪,戰亂併發,宜興的茶園損失巨大,逐步走向低谷。但上層名流、文人雅士,仍然十分喜好陽羨茶,並由飲茶而推崇紫砂壺,使紫砂壺達到鼎盛時期。

以來,由於戰火不斷,社會不安,宜興的茶葉生產和銷售進入了相對蕭條時期,一直延續到解放前。但到茶館品茶,已成爲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宜興人愛飲茶,有朋自遠方來,一定要泡茶表示敬意。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宜興的茶葉生產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茶園面積從建國初期的1萬多畝發展到現在的7.5萬畝,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均居江蘇省之首。先後創制的“陽羨雪芽”、“荊溪雲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盛道壽眉”等一系列名茶,在歷屆全國“中茶杯”、江蘇省“陸羽杯”等名特茶評比中屢獲殊榮。1989年乾元茶場生產的“陽羨雪芽”、新街茶林場生產的“荊溪雲片”雙雙獲得農業部全國名茶稱號,1990年嶺下茶場生產的“陽羨雪芽”又獲國家商業部全國名茶稱號。之後,名特茶在宜興茶葉產品中逐步形成主導地位。2002年,宜興成爲全國首批20個無公害茶葉生產示範基地市(縣)之一。

陽羨茶的特點

陽羨茶產於江蘇宜興的唐貢山、南嶽寺、離墨山、茗嶺等地;焙制後的成品茶條形緊直鋒妙,色翠顯毫。沏泡後,湯色清澈,葉底勻整,清香淡雅,滋味鮮醇,回味甘甜,沁人肺腑。陽羨春茶多在穀雨前採製。

“陽羨茶”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宜興,瀕臨太湖,層巒疊嶂,風光綺麗,更兼有“善卷”、“張公”、“靈谷”三洞之勝,吸引着無數海內外遊客;不少慕名而來的旅遊者,在飽覽了宜興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後,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陽羨茶”來品嚐一番。泡出來的茶湯清色濃,味香而甜,堪稱茶中佳品。

陽羨茶的歷史

宜興產茶歷史久遠,古時就稱之爲“陽羨貢茶”、“毗陵茶”、“陽羨紫筍”和“晉陵紫筍”。宜興古稱“陽羨”。陽羨茶始於東漢,盛於唐朝,成熟於宋、明、清。

早在三國孫吳時代,就名弛江南,當時稱爲“國山茶”。“國山”,即今之離墨山。據《宜興縣誌》載:“離墨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頂產佳茗,芳香冠他種”。

到了唐朝,被稱爲“茶聖”的陸羽,爲了研究茶的種植、採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陽羨(今宜興的古稱)南山進行了長時間的考察,爲撰寫“茶經”一書積累了豐富的原始資料。

陸羽在他的《茶經、一之源》中記及:“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陸羽在品嚐同僧進獻的佳苟後,認爲“陽羨茶”確是“芳香冠世,推爲上品”,“可供上方”。由於陸羽的推薦,“陽羨茶”因此名揚全國,聲噪一時。

從此,“陽羨茶”被選人貢茶之列,故有“陽羨貢茶”之稱。

大致在唐代肅宗年間,常州刺史李棲筠開始,每當茶汛季節,常州、湖州兩地太守集會宜興茶區,並且唐皇特派茶吏、專使、太監到宜興設立“貢茶院”、“茶舍”,專司監製、品嚐和鑑定貢茶的任務。

採下來的嫩茶,經焙炒好後,立即分批透過驛道,快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趕上朝遷的“清蝗宴”。當時稱此種茶爲“急程茶”,一刻也不能延誤。

明代周高起,在他的《洞山茶系》中贊曰:“陽羨茶”以“淡黃不綠,葉莖淡白而厚,製成梗極少,入湯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無之外”。

誠可知,江蘇宜興距京城(今北京)有數千裏之遙,不知累壞了多少驛役?累死了多少駿馬?……正如唐代詩人李郢(茶山焙焙歌)詩曰:“凌煙觸露不停採,官家赤印連貼催,……驛路鞭聲砉流電,半夜驅夫誰復見;十里皇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

與唐朝相比,宋代陽羨茶不僅深受皇親國戚的偏愛,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多次到宜興並打算“買田陽羨,種桔養老”的大文豪蘇軾,留下了“雪芽爲我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泉”的詠茶名句。

而盧仝曾在宜南山區種茶,他寫的《七碗茶詩》在海內外廣爲流傳,更被奉爲日本茶道文化的啓蒙內容。元朝陽羨茶卻因戰爭而推廣到邊疆少數民族。《萬曆志》卷四記載:“每年貢薦新茶九十斛,歲貢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百一十斛”。一斛合今天的33.5升,應該說元代進貢的陽羨茶數量是十分可觀的。

爲了適合蒙古貴族的嗜好,元朝在貢茶院之外,又設定一個名爲“磨茶所”的貢茶官署,兼管宜興的貢茶。到了明代,陽羨茶依舊是貢品。到崇禎年間,開始設立茶館,飲茶得到進一步普及,朝廷對茶葉的生產和經銷採取了更爲完備的管理措施,專門設立了“茶局”和“茶引所”。宜興至今還保留着茶局巷、茶亭等茶文化古蹟。

在整個清朝的幾百年間,隨着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宜興茶業起起落落,但上層名流、文人雅士,仍然十分喜好陽羨茶,並由飲茶而推崇紫砂壺,使紫砂壺達到鼎盛時期。以來,宜興人到茶館品茶,已成爲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宜興人愛飲茶,有朋自遠方來,一定要泡茶表示敬意。

現在在宜興竹海的陽羨茶生態觀光園開門迎客的盧仝草堂則將向人們重現茶仙悠然見南山的恬淡景象。

陽羨茶的茶史追溯

至於“陽羨茶”的始源,據《宜興縣誌》載,飲茶的創始人卻是一位叫潘三的農民,後來被尊之爲宜興的“土地神”。宋朝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引“重修義興茶舍記”:有一位和尚把陽羨山中產的野茶送給當時的常州太守李棲筠,經他請陸羽鑑定後,建議當作佳物進貢給唐代宗皇帝,時間是大曆年間(766年左右)。

僅次於陸羽的第二位“茶聖”。詩人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下了“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的詠茶名句,明末清初劉繼莊的《廣陽雜記》記有“天下茶品,陽羨爲最”。明代袁中郎(宏道)在評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藥味,龍井茶有豆味,而陽羨茶有‘金不味’,夠得上茶中上品”。東鄰日本十分慕名“陽羨茶”。

參考資料:http://www.jschina.com.cn/gb/jschina/js/node20529/node26596/node26607/userobject1ai1494934.html

宜興陽羨茶的陽羨茶分類

宜興產烏龍茶即陽羨青茶。 此幹茶入溫杯之後,溫香中略有返青的氣息。滾水入蓋碗溫潤泡,約30秒出湯。令人驚歎的是,這款青茶的蓋香在熱香的時候呈現出花香氣,溫香的時候出現淡淡的果蜜香,而冷香的時候則出現了另外一種微顯的果香。如此豐富的蓋香層次,即便是在烏龍茶的故鄉所產的中高檔烏龍茶中也是不多見的。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幹茶溫香略帶青味,但是在茶湯中卻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 “橘生南國,北移曰枳。”從北緯25°左右的烏龍茶產區北遷至北緯31°左右的宜興,地理緯度和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氣候、土壤、溫溼度等都有着很大的差異,能夠在宜興這個地方種好這些烏龍茶的品種,除了引種培育方面的科研以外,品種改良、發芽期與採摘期的配合、製作工藝上的調整等等,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能夠把黃觀音金觀音製作到如此的水平,實在令人稱奇。 當然,地理環境的變化給茶樹帶來的不可能僅僅是好處,與安溪的烏龍茶相比,宜興引種的黃觀音、金觀音這兩個品種在水感的厚度和喉感上,明顯還是存在差距。

製茶爲什麼叫炒青?

茶葉是青色的,要經過炒這一工序。所以就叫炒青啦。

綠茶,屬不發酵茶類。綠茶的製做加工工藝基本上分四個步驟,即採青、殺青、揉捻、乾燥。採青是指採摘茶青的過程。茶青的採摘有嚴格的標準,芽葉的老嫩程度熟、勻整程度,以及採摘的時間等,都是決定茶葉品質的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殺青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加熱殺青,二是蒸氣殺毒。以蒸汽殺青的綠茶稱之爲“蒸青綠茶”。蒸青綠茶是我國曆史上最悠久的古老品種,早在唐、宋時代就生產,如湖北恩施的“恩施玉露”。江蘇宜興的“陽羨茶”以及湖北當陽的“仙人掌茶”等。日本茶道所用的即是延用了我國唐宋時期的蒸青綠茶加工法。 用乾燥方式加工綠茶的方式有三種,即炒幹、烘乾或曬乾,又分別叫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炒青綠茶又可細分爲長炒青、圓炒青、細嫩妙青等,綠茶中最知名的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均屬細嫩炒青。� 烘青綠茶,是將鮮葉經過殺青、揉捻,爾後烘乾的綠茶,如太平猴魁、敬亭綠雪等。曬着綠茶,是鮮葉經過殺青、揉捻後,利用日光曬乾的綠茶,代表性的品種有滇青、陝青等,曬青綠茶一部分以散茶形式銷售外,多製成緊壓茶,如沱茶、餅茶、青磚等,銷往祖國邊疆。

潮汕工夫茶的背景,我要做研究報告

概述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是指流傳並儲存於潮州中心區域及其周邊地方(包括閩南)的中國工夫茶之沖泡方法:主要程式有茶師淨手、茶具講示、泥爐生火、砂銚掏水、欖炭煮水、開水熱缺罐、再熱茶盅、茗傾素紙、壺納烏龍、甘泉洗茶、提銚高衝、壺蓋刮沫、淋蓋去沫、燙杯滾杯、低灑茶湯、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敬請品味、先聞茶香、和氣細啜、三嗅杯底瑞氣圓融等二十一項。

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道之集大成者,潮州工夫茶、中國工夫茶、中國茶道實質是三位一體。

一、中國茶道之“七義一心”

中國茶道涵蓋着七種主要義理(即“七義”):(一)茶藝;(二)茶德;(三)茶禮;(四)茶理;(五)茶情;(六)茶學說;(七)茶導引(即茶氣功)。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即“一心”)是“和”,這就是中國茶道的“七義一心”。

“和”屬哲學、美學範疇。“和”是先民們企求與天地事例以實現生存幸福目標的樸素文化意識。“和”的內涵十分豐富,不但囊括了所謂“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充分展示出“中國茶道”的思想內核,涵蓋中國茶文化的基本精神。儒、釋、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理想,但並非沒有差別。儒家重視禮義引控這“和”,體現中和之美,釋家推行超越現世的主客體皆空的宗教式之“和”,體現規範之美;道家介導純任自然之“和”,體現無形式、無常規之自然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適已”的隨意性,迎合了一般中國民衆的強烈實用心理。

綜上所述,可知“中國茶道”屬綜合性文化體系,其定義應爲:中國茶道包涵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導引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透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在本能的理性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

二、潮州工夫茶:通古今之變

中國茶道形成於盛唐,《茶經》總其大成,簡稱“茶經法”。“茶經法”詳載茶藝,包括選茶、炙茶、碾末、取火、選水、煮茶、酌茶、傳飲八個程序,組成了“茶藝”的核心內容。

清代俞蛟《夢廠雜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爲精緻”。俞說可謂一語中的。潮州工夫茶藝程式,一般爲選茶、選水、活炎、烹茶、品茶。

透過比較,我們可以瞭解到:從選茶、取火、選水、煮茶程式,以至茶具的應用,潮州工夫茶法與《茶經》煎茶法之間的區別是客觀存在的。舉其要者,潮州工夫茶法改餅茶爲葉茶,改煎都爲沖泡,並由此而生出茶具使用的差異,這是時代發展之必然。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如下的史實;自唐迄今,已經歷了五個朝代幾千年的歷史。在這期間,由於文化上的“遺傳傳遞力”作用,使潮州工夫茶能夠儲存固有文化的精華。所以就其總體邏輯程序而言,潮州工夫茶法與陸羽煎茶茶法有着本質上的類同。傳承關係顯之又顯,完全證實了俞蛟“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爲精緻”說法的正確。

透過比較,我們有理由認爲:陸羽的“煎茶法”,其實就是“中國工夫茶”之權輿。換句話說,中國工夫茶藝,早在盛唐之時便已正式形成,它是中國茶道的載體唐代之工夫茶藝中心區在長安。

宋人的飲茶法稱“鬥茶”或“點茶”,重在比試茶湯質量。陸羽煎茶法中,強調酌茶時要讓舀到碗裏的“華”(即“沫餑”)均勻,鬥茶法作了創造性的發展,演繹而成鬥“華”。宋人飲茶,改鍋中熬茶爲盞中點茶,開了“撮泡”之先河。

有關宋代鬥茶法,蔡襄《茶錄》所述,可作代表。由《茶錄》所述,可以歸納出鬥茶要素有五:一是茶葉選擇,二是器具選用,三是注意水品,四是重視火候,五是強調注水比例。所謂“鬥茶法”,實乃唐代煎茶法之發展,是唐代茶藝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

元人飲茶,最令世人矚目的變化是不再將茶趺碾末使用,而是煎煮茶趺。楊維楨《煮茶夢記》載:“命小芸童汲白蓮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茶芽爲飲供”。這是一個實例,但如何“爲飲供”?則沒有說具體。忽思慧《飲膳正要.第二卷》“清茶”條正好作了補充:“先用水滾過,濾淨,下茶牙,少時煎成。”“爲飲供”之法,乃是將茶葉直接投入水中煎煮。而對水的處理,則比宋人更爲講究;先將水煮沸,過濾去雜質,再放入茶趺煎煮.可見元人品茶,更加重視選水。元人飲茶最重要的貢獻是改末茶爲葉茶。葉茶煮飲,更貼近於後代人的“撮泡”法。宋、元飲茶,可視爲中國工夫茶的發展時期,同屬唐代茶藝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宋元之工夫茶藝中心區在河、洛。

明人茶藝,臻於完善,出現了中國工夫茶之鼎盛時期。茲就許次紓《茶疏》、屠隆《考槃餘事》、顧元慶《茶譜》、高濂《遵生八箋》、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所載,綜合明人品飲程式於下:(一)選茶;(二)擇水;(三)養水;(四)活火;(五)烹茶;(六)品茶。從明人茶藝綜述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明人已經將茶藝推進到盡善盡美的階段,並形成中國工夫茶之鼎盛期。此一時期,工夫茶藝中心區已遷移至江、浙。

唐、宋皆用餅茶碾末,宋人則改鍋煮爲點盞。元人採用葉茶,卻恢復了鍋煮舊習。明人的革新則是葉茶沖泡,兼善了宋、元的優勢而獨創“撮泡”的妙法。誠如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所云:“茶至明代,不復碾悄和香藥制團餅,此已遠過古人”。又云:“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聲香味之蘊。”

潮州地區的飲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賢之一的張夔,是政和七年(1117)進士,他的《和徐璋送舉人韻》詩中有句:“燕闌歡伯呼酪奴,鸞旌鳳吹光寒儒。”(見《潮州三陽圖志輯稿.卷之四.藝文志》)。酪奴是茶的別稱,這句詩說的是酒宴之後進茶助興。

至明代,潮州飲茶已漸次成風,並較多見諸文字記載。正統年間,潮陽教諭周泰《治平寺》詩云:“僧童煮茗燒紅葉,遊客題詩掃綠苔”(載順治《潮州府志.卷十一》)。嘉靖十一年(1532年)狀元林大欽《齋夜詩》(載《東莆先生文集.第五卷》)雲:“掃葉烹茶坐復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車馬如流水,不及秋齋”。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梳妝意懶》出有句:“安排掃厝點茶湯”,《閨房尋女》出有句“不見益春點茶湯”,萬曆《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借銀往京》出有句:“討茶來食”。

有明一代,潮州地區飲茶顯然較前朝普遍,卻尚未成風。萬曆《潮中雜記.卷十二》載:“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足見飲茶之事,尚不能引起文人學士的重視,遂致飲茶細節未詳。至於飲茶專著,則付闕如。但作爲工夫茶之“外圍”區域,出現這種情況是合乎事物發展規律的。大凡文化輻射,者是透過人口遷移、商貿、宗教文化交流、戰爭等諸因素來實現其瀰漫與擴散的,且進程循序而緩慢。如前所述,明代永樂年間,京都北遷,江浙地區便潛伏着工夫茶中心區轉移的危機。作爲“外圍”地區的潮州,在接受較長時期的輻射、整合作用之後,卻是以此爲契機,逐漸積聚着取而代之的勢能。工夫茶文化中心區正呈現“接力棒式”的轉移。

至清代,“工夫”與烹茶方法聯袂,稱“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清代俞蛟《潮嘉風月記.工夫茶》,全文照錄:“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爲精緻。爐形如截筒,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爲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緻,類非近代物,然無款識,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唯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爲清絕,非拇戰轟飲者得領其風味。餘見萬花主人,於程江月兒舟中題《吃茶詩》雲:“宴罷歸來月滿闌,褪衣獨坐興闌珊。左家嬌女風流甚,爲我除煩煮鳳團。小鼎繁聲逗泉響,逢窗夜靜話聯蟬。一杯細啜清於雪,不羨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都惟武夷,極佳者每斤白鏹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見焉。”

以上錄俞蛟論“工夫茶”全文。而加說明者,前此有成書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之陸廷燦《續茶經》,其卷下“茶之出”引《隨見錄》有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陸文之“工夫茶”乃指茶種,因制工精細得名,並非品飲藝術。故專指茶藝之“工夫茶”,仍以俞文爲首見。

俞文對潮州工夫茶的記述,與今之流行程式幾近一致;可見至遲在乾隆年間,潮州地區的工夫茶沖泡方法業已形成規範,發揮了爲研究者們提供一種理論和方法的信念的作用。可知清代中期以後,工夫茶藝中心區已遷移至潮州地區。

綜上所述,中國(潮州)工夫茶發展的歷史,按沖泡法劃界,大體可分煎茶法(唐)、鬥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後)三個主要階段;按中心區劃界,大全可分長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稱蘇、杭)工夫茶(明)、閩、粵工夫茶(明末清初)、潮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後)五個主要階段。

透過對中國工夫茶原流的爬梳,可以發現幾個非常有趣的歷史現象:

其一,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國工夫茶,有“工夫茶”之實,卻長期未能得到正名,竟然出現了一千多年的“有實無名”的尷尬局面,甚而至於被誤認爲“失傳”!令人深思。

其二,中國中心的變化,牽動了經濟中心之遷移,工夫茶文化也呈現“中心遷移”現象,顯示出由北而南的運動軌跡,最後在潮州地區這個相對“隔絕”的有利生態環境中“定居”。

其三,潮州工夫茶實質上已成了中國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種遺存,稱之爲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無不可。然而它卻長時間被誤認爲是局部地區的民俗文化,人們忽視了“遺傳基因”的原始性質,使其遭到長期不得正名的厄運。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爲,所謂“中國茶道”、“中國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實質上是三位一體的,其價值取向,當於成形時就已潛存或實存於現產文化和生活方式之中,只不過是未經梳理和發揮成爲系統而已。所以說,目前流行的潮州工夫茶藝,正是《茶經》工夫茶藝的延伸,正是《茶經》工夫茶藝經歷了千餘年不斷積累、不斷揚棄、不斷髮展過程而獲倖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正是現代中國茶道之源。

三、潮州工夫茶:究天人之際

《周易.繫辭下》載:“《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何謂“道”?《周易.繫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說的是陽剛陰柔的變化法則。這就是《易》道,它闡明天道、地道、人道的發展規律,啓發人們效法宇宙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易》道之理,本由抽象而綽中實指,兼備了規範與實用兩個方面的功能。馮天瑜《中華元典精神》稱《易爲中華文化之》“元典”。

陸羽的《茶經》,正是一部屬於”中國茶道元典“之書,它構成中國茶道原創性精神支柱。直到現代,這種元典精神透過今人的創造性轉換,仍然生機央然地地提供指向未來、溝通世界的啓示與靈感。是知《茶經》反映出來的茶道之理,正以潮州工夫茶爲載體,挈握虛實兩端,晉閤中道之規,由實指而假寓抽象,同樣兼備了規範與實用兩個方面的功能。

1、潮州工夫茶的美學思想基礎是“天人合一”

大自然變化規律的存在已無庸贅述。中國(潮州)工夫茶道正是大自然人化的載體。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了茶道藝術形式的規範化、程式化,就決不會有茶道之美。

翁輝東著《工夫茶》,不分卷,有自序,概說;茶之本質;取水;活火;茶具(依次詳說茶壺、蓋甌、茶杯、茶洗、茶盤、茶墊、水瓶、水鉢、龍缸、紅泥火爐、砂銚、羽扇、銅箸、錫罐、茶巾、竹箸、茶桌、茶擔);烹法(依次論述治器、納茶、候湯、衝點、刮沫、淋罐、燙杯、灑茶、品茶)等。記述細緻,眉目清晰。

2、潮州工夫茶規範之美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周易.繫辭》由封象的變化總結出“立象以盡意”的思想,強調了規範之美。人體本身就是“規範”之美的典型:其結構之穩定,讓觀者一眼便可辨清人或動物。人體規範之美即生命美,它是天生自然的,它契合了天道自然。人體的這種“存在”,制約着人的生存意識,“道”就是諸多生存意識的綜合體現。因此,世“道”都在力求最大限度地調節、利用自然力以爲生命之美服務。形成於唐代的中國茶道,究其實質,便是生命之美的一種延伸。中國(潮州)工夫茶道之“七義一心”便是中國茶道的規範之美,是“立七義一心以盡道”。天道動,茶道也動。人類對和諧美好生活的追求絕不停息,因而個體內在心靈向自然復歸之求善願望也永無止境。“立象以心意”的延展,必定是“忘象以盡意”。那麼,“立七義一心以盡道”,終極當爲“忘七義一心以盡道”,這纔算中國(潮州)工夫茶道的“和”之最高境界。彼時,茶道美與生命融爲一體,茶道規範變成行爲規範,達於“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繫辭上》)之境界。此處所謂的“不知”,意指茶道踐履,處處契合自然,沒有勉強,恰在此時似先天本能的流露。這種“行爲自然”與“天道自然”的貫通一致,實乃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即最高境界之“和”,它是由鼎盛國勢的活力孕育出來的具備中國早期恢閎氣慨之“和”。那纔是中國(潮州)工夫茶道的真、善、美。

四、潮州工夫茶:昇華了的全人類都能意會之世界語

《周易.乾.彖》載:“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萬國咸寧”。反映出《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核心思想,是“炎黃子孫的幸福論”(鄧球柏語)。這是《易》理,若要概括出中國茶道的《道》理,正可借用之:“茶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萬國咸寧。”這幾句話,觀照出茶道乃保持高度一致人事以明天道的內涵,是“天道”的圓形回證,屬“幸福論”轉化而成的行爲領域。

中國(潮州)工夫茶道乃“人道”之載體,顯示了“系善成生,讀德大業”的人道原則,“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凝聚力,積德行善的未來意識,它既具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個性”,又不乏類似全人類所共同嚮往的“共性”。中國(潮州)工夫茶道,實質上已升華爲一種全新的、全人類都能意會、理解、破譯的語言。中國(潮州)工夫茶道幅射之所及,已漸次形成獨特而又統一的文化意識體系----茶文化。

《禮記.禮運第九》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未來之世界文化,必然是東西文化交融協調的未來文化。而中國(潮州)工夫茶道正是建構世界未來文化之催化劉,也是建構世界未來文化之超前意識天使。

五、爲“工夫茶”正名

“工夫茶”與“功夫茶”混稱的情況,時下十分流行。其實,“工夫茶”不能稱“功夫茶”。故特爲之作文正名。

1、“工”、“功”有別 :工,《說文解字》去:“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也。”徐鍇注曰:“爲巧必遵規矩、法度,然後爲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功,《說文解字》去:“功,以勞定國也,”《爾雅》雲:“績、勳:功也。”

上述引文,說明了“工”、“功”的原始意義,區別一目瞭然,不可混用,如《論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絕不能代之以“功”。

2、“工夫”、“功夫”有別

“工夫”、“功夫”雖不乏通用實例,但其區別仍然存在。混用必致概念不清晰。

宋明理學家將“工夫”作爲哲學範疇來使用,如《朱子語類.卷六九》去:“謹信存誠是裏面工夫,無跡。”朱熹尚有“窮理工夫”、“涵養工夫”說。王陽明《答友人問》雲:“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這一個工夫,須着此兩個字,方說得完全無弊病。”黃綰《明道篇.卷一》去:“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錢德洪《論學書》去:“見在工夫,......此即行著司察、實地格物之功也”(請注意黃、錢話中“工”、“功”聯用的差別)。可見“工夫”範疇是對主體整個現實活動的哲學概括,顯示更深家積功累行,涵蓄存養心性之修養工夫。此類“工夫”,絕不能代之以“功夫”。

以表現武打爲主的故事片稱爲“功夫片”。此處的“功夫”特指武術,絕不可代之以“工夫”。

3、“工夫茶”、“功夫茶”有別

專指品飲之“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清代俞蛟

《夢廠雜著.工夫茶》。其後寄泉《蝶階外史》、徐珂《清稗類鈔》等文獻資料,多稱“工夫茶”。

清中期以後,“工夫茶”作爲型種遺存,流行於潮州及其周邊地區。而潮州地區的傳統叫法是“工夫茶”。按潮州聲韻分部,“工”屬“江”韻,“功”屬忠韻。

潮州工夫茶、中國工夫茶、中國茶道,實質上是三位一體。因而就潮州工夫茶的“本體”(即存在的原始本質意義、規律、法則)而論,其存在具有普遍的哲學意義。借用王陽明的話說,“合得本體是工夫,做得工夫是本體”(《傳習錄》)。“工夫”即“本體”。這意味着哲學的玄思離現實生活越近,其生命力也越強。

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有覽於上述的文字原義追溯,最早的文獻記載,流行地區的傳統叫法,潮州聲韻的分部參照,工夫茶的突出特點,“工夫”即“本體”的哲學思考:我們應該還“潮州工夫茶”以正名,放棄容易發生岐義,缺乏概括能力的“功夫茶”稱謂。

潮州工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岕茶的岕茶

岕茶之源

“岕”通“嶰”地名,意爲介於兩山峯之間的空曠地。普通話岕讀“jie”“介”音。宜興、長興比鄰皖南都有帶“岕”地名,當地人有二種發音,一念“岕”爲“ka”“卡”音,另是“ko” “跨”。

江南之茶,首稱陽羨。爲什麼呢?就要從岕茶的生長環境來說了。二山之間,中間有條大澗溪,清澈的山泉水在流淌,滋潤着山澗二邊的茶樹,洗漱着茶根。山土特別的肥沃,到了晚上,明亮的月光灑滿了峽谷,生長在澗溪邊的茶樹,吸納了天地間的精華,長在這裏的茶,就被稱爲岕茶。

宜興的茶呢,主要生長在宜興南部山區,處處是修林茂竹,處處有名泉。岕茶就生長在山泉流水之間,有太湖水的滋潤,金沙泉的浸潤,再加上極佳的土壤條件,可謂是鍾靈毓秀的“尤物”。

岕茶之史

岕茶是明清時的貢茶。宜興產的茶在唐宋稱之爲陽羨茶,到了明清稱岕之茶。

陽羨茶和岕茶之間有着什麼樣的淵源呢?

宋,趙明誠《金石錄》中記載:“宜興的貢茶不是現在纔有的。唐朝御史大夫李棲筠在典籍中有明確記載的。當時有個和尚把茶葉進獻給了在常州做刺史的李棲筠,就在會客的時候讓大家品嚐,陸羽品了後認爲芳香甘鮮,冠於他境,認爲此茶可以向皇帝推薦。李棲筠聽從了後,纔開始作爲貢茶每年進獻萬兩。”

唐·陽羨茶成就皇帝宮廷第一貢茶地位。中國到處有貢茶,而真正是皇室貢茶的,陽羨茶是公認的第一貢。

那麼當時由陸羽推薦成爲第一貢茶的陽羨茶就是後來同被列爲貢茶的岕茶呢?

在據宜興縣誌載:章山有茗嶺,以產茗得名。岕片之美,陸鴻漸(羽)所稱圈嶺茶是也。茗嶺,於宜興西南七十里。

明末四公子之陳貞慧在《秋園雜佩》裏也談到岕茶:“陽羨茶數種,岕茶爲最,岕數種,廟後爲最。”

所以,陽羨茶到明清時已是稱爲“奇珍異草”的岕茶了。

那麼,岕茶爲什麼被稱爲“中國第一歷史名茶”呢?

中國自漢代到清末,論述茶葉的茶書典籍只有四十多部,而其中論述岕茶的書就有6部。最早的距今四百多年了,中國十大名茶,除了龍井在清末有一部專著外,其餘還都沒有。

明清著述岕茶的就有:

明:許次紆《茶疏 岕中製法》 1597年

熊明遇《羅岕茶疏(論)》 1608年

周高起《洞山岕茶系》 1644年

馮可賓《岕茶箋》 1642年

周慶叔《岕茶別論》 失傳

清:冒闢疆《岕茶匯鈔》 1683年

中國曆代名茶,唯有岕茶是有人專門爲其作傳的。作爲明清時的茶中極品,岕茶纔有

中國第一歷史名茶的尊崇地位!

岕茶之本

岕茶有什麼主要特點呢?我們就從色,香,味,形上來看,都有與我們現在看到的綠茶是不盡相同的。

色白 茶色貴白。古人在評定好茶的第一標準就是白,只有是精晶者,也就精品的茶,不僅外觀是白的,而且在沖泡了後,投葉放的多,放少,放長,湯色都要是白的。這樣的茶,不僅香氣好,味道也足。

古人評判色白的標準說明了什麼,那就是色白了,說明茶質鮮嫩,焙製茶的火候恰到好處。只有這樣的茶,滋味才味覺甘鮮,香氣撲鼻。

據《洞山岕茶系》岕茶描述,一品岕茶爲葉脈淡白而厚,湯色柔白如玉露,二品岕茶爲“香幽色白味冷雋。”

乳香:據《岕茶匯鈔》中對香氣描述“作嬰兒肉香,芝芬浮蕩。”

岕茶不僅有花香,更有奇妙的嬰兒體香。

而且這樣的香氣,不會隨着時間放久了之後而消失,而是越來越烈。尤其是過了黴雨到了秋天,它的香氣更是如剛剛焙出來的新茶一樣。

金石性:就是說岕茶的味了,岕茶產于山間,渾是岡露清虛之氣,非草非木,稍具金石氣,這就是說,岕茶不僅有其它茶的好滋味,更帶有一種靈氣,品嚐岕茶的靈氣,是需要人心清的時候品飲纔可體會到的,因爲這種靈氣,又若又無,化而載之,所以說,能不能品出靈氣,存乎其人,就在於品嚐的人了。

品飲岕茶,不僅能益生氣,育和氣、增活氣,也能清洗世人的“土胃熱腸”,於養生也不無脾益。

鮮活:岕茶在形上的主要體現就是鮮活。據《岕茶匯鈔》中對鮮活描述:貯壺良久,其色如玉,猶嫩綠。

沖泡的岕茶,不僅葉底鮮活,久不變色,栩栩如生,更保持了茶湯的原汁原味與新鮮。

一杯鮮活,生機盎然的岕茶,展現在眼前時,那生機勃勃的景象,能夠讓眼睛特別舒服,讓心靈爲之舒展。擁有鮮活,就是得到健康,看到鮮活,就是看到希望。

岕茶可以在常溫下保鮮了,無需再到冰箱冷藏都可以做到不再變色。

岕茶之制

岕茶盛行於明萬曆年間,失傳於清雍正年間。

如此的奇茶爲什麼會失傳了呢?主要就是因爲岕茶的工藝過於複雜了。岕茶最主要的製作工序就是焙茶,做時極爲講究工與時。

好茶是焙出來的。

我們現在的製茶,從殺青到乾燥,前後二小時就可以做出成品,焙茶也就一二十分鐘。而岕茶的製作前後要歷時近三十個小時。那麼岕茶是怎麼焙的呢?

清冒闢疆《岕茶匯鈔》中有詳細的岕茶製作工藝。

“焙數則首面幹而香減,失焙則雜色剝而味散”就是說焙茶不能幹,幹了香氣就減了,更不能斷火,失焙了茶葉的味道就不純正了,不光焙好就完工,而是焙好之後,要復焙,復焙要明火,而且是通宵進行,前後要近三十多個小時。

正因爲這樣,一是焙茶的人工成本高,二是技術含量高。特別是第二點,焙茶是制好岕茶的關鍵,火候,溫度,程度,時機這些過程純人力,由製茶人的經驗來操作,所以最後也就失傳了。

岕茶,先爲“吳中所貴”,成爲明清二朝時貢茶,被譽爲茶中極品。

這曠世仙品有着怎樣的風神仙骨,作爲生於茗嶺山下的趙永靈,一直對美譽燦若繁星的岕茶充滿期冀,偶得古籍:清 冒襄的《岕茶匯鈔》,以尊重歷史,按古籍的記載,從採摘、製作到蒸作,不斷摸索、實踐,參閱大量古典茶學文獻,前後歷時三年試製,於08年秋製出了明《洞山岕茶系》所描述的第一品、第二品及貢品岕茶。在遵循古法的同時,加以現代工藝,做到了岕茶與衆不同的鮮活嫩白,讓清新活力的生機之感在手中展現,那美妙的鮮活意境,使人看着清爽,喝着舒服。

岕茶之能

“飲岕茶益智長壽。”摘農業考古2007第5期 樓明初著。

岕茶製作奇巧,因茶特別鮮活、翠綠,最多的保留茶葉中的葉綠素、茶多酚、蛋白質、氨基酸等,透過對茶樹體內PPU、POD、CAT和SOD等氧化酶的活性測定,在抗逆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醫學研究發現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抗腫瘤、抗輻射,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及抗病毒作用。而作爲綠色植物中一種獨特而主要的營養物質的葉綠素,除了抗輻射,強健肌肉外,還有造血作用,提供維生素,消炎解毒之功效。

現代科學測定指標如下:

水浸生物含量——(42.5+1.7)%

蛋白質含量——(15.1+2.1)%

水溶性糖含量——(8.2+0.2)%

多酚含量——(16.6+1.3)%

氨基酸含量——(10.7+0.4)%

酚氨比—— (1.8+0.1)%

岕茶之贊

“茶之爲類不一,岕茶爲最。”摘 清·冒闢疆《岕茶匯鈔》首語。

“閩之清源,武夷,吳郡之天池虎丘,武林之龍井,新安之松蘿,匡廬之雲霧,其名雖大噪,不能與岕茶相較也。”摘 明·沈周題岕茶《岕茶別論》

明代唐伯虎,在陽羨品岕茶,興之所致,作《詠陽羨岕茶》,詩云:“千金良夜萬金花,佔盡東風有幾家。門裏主人能好事,手中杯酒不須賒。碧紗籠罩層層翠,紫竹支援疊疊霞。新樂調成蝴蝶曲,低檐將散蜜蜂衙。清明爭插西河柳,穀雨初來羅岕茶。二美四難俱備足,晨雞歡笑到昏鴉。” 明代祝枝山,品岕茶,憶唐代盧仝在羅岕洞山課童藝茶的典故,作《和竹茶爐詩》四首。《中國茶詩》載第二首雲:“嚐遍江南七品泉,浙遊復汲玉河煎。瀟灑夜雨來窗外,岕谷秋雲起座前。翰苑曾消司馬渴,書齋每消老韶眠。盧仝素識茶中趣,此趣多應識未全。”明代文徵明,曾和詩唐代皮日休、陸龜蒙在顧渚的《茶事十吟》。在一次友人聚會中,以惠山泉烹白峴茶,作詩《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餉白峴茶,適吳宗伯寧庵寄陽羨茶亦至白峴,烹以飲客命餘賦詩》雲:“諫議印封陽羨茗,衛公驛送惠山泉。百年佳話人兼勝,一笑風檐手自煎。閒興未誇禪榻畔,月明還到酒樽前。品嚐只合王公貴,慚愧清風被玉川。”明代徐渭,詩吟茗嶺,嶺南羅岕,嶺北宜興。《中國茶詩》載《茗嶺篇》雲:“知君元嗜茗,欲傍茗嶺家。入澗遙嘗水,先春試摘芽。方屏午夢轉,小閣夜香賒。獨啜無人伴,寒梅一樹花。明代天門學派首領、京中重臣鍾惺,作《七月十五日試岕茶徐元嘆寄到二首》,其一雲:“江南秋岕日,此地試春茶。致遠良非易,懷新若有加。咄嗟人器換,驚怪色香差。所賴微禁老,經時保靜嘉。長興明代文人臧懋循送岕茶給“吳興四子”的茅維。茅維作《友人餉岕茶歌》雲:“乍傾色若無,稍貯味逾迥。七碗清風颼,一啜胸滓冷。何用金沙水,自陋建陽餅。世以方虎丘,品置豈平等。不願封云溪,願得岕一頃。”明代長興文人徐中行,官至江西布政使,送岕茶給浙江按察副使。明代馮夢禎在《快雪堂漫錄》中記錄道:“李於鱗爲吾浙按察副使,徐子與(中行)以岕茶最精者餉之。比看子與於昭慶寺問及,則已賞皁役矣。蓋岕茶葉大梗多,於鱗北人不相遇宜也,紀之以發一笑。”汪道會《和茅孝若試岕茶歌》雲:“評者往往爲吳興,請盧淡穆有幽致。去年春盡客來泠,茅君遺我岕一器。更寄新篇賦岕歌,蠅頭小書三百字。爲言明月峽中生,洞山廟後皆其次。”明時在宜興爲官的熊飛有長篇詩歌《座懷蘇亭,焚北鑄爐,以陳壺徐壺烹洞山岕片歌》中說到“閒煮惠泉燒柏子,梧風習習引輕裾。吁嗟!洞山岕片不多得,任教茗戰難相剋”。明代宜興進士方逢時《宜興八景詩·陽羨茶泉》雲:“乘風便可遊三島,錫貢應先上九重。欲識山中清絕處,試將標品問盧仝”。

岕茶之典

茶葉因沸水才能釋放出深蘊的清香,人生只有經過多重的歷練,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一個屢試不第的王秀才迢迢來到南嶽寺,慕名尋到老僧釋然,沮喪地對老僧釋然說:“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麼用呢?”靜聽着這位秀才的嘆息和絮叨,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途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稍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然後用溫水沏了,微微一笑說:“施主,請用些茶。” 秀才俯首看看杯子,只見杯子裏微微地嫋出幾縷水汽,那些茶葉靜靜地浮着。不解地詢問釋然說:“貴寺怎麼用溫水沖茶?釋然微笑不語,只是示意秀才說:“施主請用茶吧。”秀才只好端起杯子,輕輕呷了兩口。釋然說:“請問施主,這茶可香?”秀才又呷了兩口,細細品了又品,搖搖頭說:“這是什麼茶?一點茶香也沒有呀。”釋然笑笑說:“這是一品岕茶,怎麼會沒有茶香?”秀才聽說是一品岕茶,又忙端起杯子吹開浮着的茶葉呷兩口又再三細細品味:“真的沒有一絲茶香。”老僧釋然微微一笑,吩咐小和尚說:“再去膳房燒一壺沸水送過來。”

稍頃,便提來一壺壺嘴吱吱吐着濃濃白氣的沸水進來,

釋然起身,取茶用沸水重泡,茶葉在杯子裏上上下下地沉浮,隨着茶葉的沉浮,一絲細微的清香便從杯子裏溢出來。聞着那清清的茶香,秀才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

釋然微微一笑說:“施主稍候。”說着便提起水壺朝杯子裏又注了一縷沸水。秀才再俯首看杯子,見那些茶葉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嘈雜了。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地升騰出杯子,在禪房裏輕輕地瀰漫着。那綠綠的一杯茶水,沁得滿屋津津生香。釋然笑着問道:“施主可知道同是第一品岕茶,卻爲什麼茶味迥異嗎?”秀才思忖說:“一杯用溫水衝沏,一杯用沸水衝沏,用水不同吧。”釋然笑笑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上,沒有沉浮,茶葉怎麼會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衝沏的茶,衝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葉就釋出了它春雨的清幽,世間芸芸衆生,又何嘗不是茶呢?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平平靜靜生活,就像溫水沏的淡茶平地懸浮着,瀰漫不出他們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櫛風沐雨飽經滄桑的人,坎坷和磨礪一次又一次襲擊他們,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他們在風風雨雨的歲月中沉沉浮浮,於是像沸水一次次衝沏的茶一樣溢出了他們生命的脈脈清香。是的,浮生若茶。而命運的價值,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磨礪和忍耐,才能留下我們一脈脈人生的幽香。

王秀才下山,潛心苦讀。後得進士及第,爲官一方,廉潔自律,因性耿直,於官場不融恰,有生退意。

多年後,又上南嶽寺,尋到老僧,鬱郁對老僧釋然說:“上次承蒙教誨,了有小成,可感現世態炎涼,自己無所適從,爲何進退皆不如意呢?”老僧如前般定做,只是吩咐小和尚說:“官人遠來,燒水上好茶。”

稍許,水沸,釋然抓茶葉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微微笑之:“請用茶。”官人問之:“此還是一品岕茶否?”“非也,此乃鬥品貢茶,天家清貢之物,本廟監製,稍有餘。”官人肅然起敬,徐徐嚥下,口舌生津,香餘滿口,仔細審視碗底,茶芽細嫩,湯色柔和淡雅,如冰類玉。

三水畢,“好茶,果然是好茶,和以往喝的茶味絕不一樣。”釋然笑道:“味覺如何?”“此茶清淡,似甘醇,似有物,似無牽,讓人似覺身清欲飛。” “再泡一巡如何。“釋然吩咐小和尚,“施主再品。”生再飲,哪種輕洌的甘甜仍然綿長不絕,釋然說道:“官人可覺滋味不同?”生若有所思,說:“岕茶色白,味淡、香美。初入口,過一下,覺得甘甜入喉,靜入心脾,過一下,清新的感覺直透骨髓。淡的味道,從來沒感覺到與今日的不同。”釋然微微一笑,說道:“淡者,道也。”

人淡若茶,飲茶至淡處方可悟茶之道,友交往,親近之人交往,淡濃自有分說。香淡、味淡、色淡、人淡、心淡,然至淡處,猶有甘淡在口,此中況味,非精於道者可語也。

歲月如梭,且從容。

宜興盛產茶葉,且品種較多,這是衆所周知的事。然而,如今許多宜興人,喝着香噴噴的本地茶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歷史上宜興曾有岕茶。

岕茶在中國歷史上地位尊崇,曾有人稱它是“第一名茶”。宜興人讀“岕”爲“卡”,意爲介於兩山峯之間的空曠之地。宜興南部山區有很多地名裏帶“岕”字,岕茶就生長在那裏,在金沙泉水的滋潤下,再加上極佳的土壤條件,可謂是鍾靈毓秀的“尤物”。在中國古代有關茶的書籍中,其中有六部書籍提到了 茶。如明朝的周高起在《洞山 茶系》一書中說:羅岕有岕八十八處,其中以洞山爲最。所謂羅岕茶、洞山茶,產於茗嶺南坡,史稱茗嶺茶。明末四公子之陳貞慧在《秋園雜佩》裏也談到岕茶:陽羨茶數種,岕茶爲最,岕數種,廟後爲最。

岕茶的主要特徵是色白、味香。我們通常喝的茶葉其顏色都是綠色(紅茶除外),而岕茶的顏色卻是奶白色的,其香氣撲鼻,並略有嬰兒的體香。此外,岕茶極易存放,一年四季都不會變質。喝岕茶也極有講究,有上投、中投、下投之分。夏日先倒水後放茶葉,稱上投;春秋倒水一半,放茶葉後再倒滿水,稱中投;冬日初春先放茶葉後倒水,稱下投。

對岕茶的讚美,歷代留下了許多詩詞。明代唐伯虎在陽羨品岕茶,興之所至,作《詠陽羨岕茶》,其中雲:清明爭插西河柳,穀雨初來羅岕茶。祝枝山品岕茶後作詩曰:瀟灑夜雨來窗外,岕谷秋雲起座前。明代“吳興四子”的茅維,喝了岕茶後稱:不願封云溪,願得岕一頃。

岕茶還有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傳說。一個秀才姓王,屢試不第,慕名來到宜興的南嶽寺,沮喪地對一老僧說:“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麼用呢?”老僧吩咐小和尚:“施主遠途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不一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老僧抓了一把茶葉放在溫水裏,微微一笑說:“施主,請用茶。”王秀才見茶葉靜靜地浮在溫水上面,不解地問:“貴寺怎麼用溫水沖茶?”老僧微笑不語,王秀才只好端起壺輕輕呷了兩口。老僧問:“這茶可香?”王秀才搖搖頭說:“這是什麼茶?一點茶香也沒有呀!”老僧說:“這是第一品岕茶,怎麼會沒有茶香?”於是,又吩咐小和尚去燒一壺沸水送來。沸水來了,老僧取一個杯子,撮了把茶葉放進去,稍稍往杯子裏注了些沸水,只見那些茶葉在杯子裏上上下下地沉浮,一絲絲細微的清香便從杯子裏溢出來。老僧又往杯子裏注了一縷沸水,只見那些茶葉上下浮沉得更嘈雜了。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地升騰出杯子。老僧問:“施主可知道同是第一品岕茶,爲何茶味不同?”王秀才思忖後說:“一杯用溫水衝沏,一杯用沸水衝沏,用水不同吧。”老僧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上,沒有沉浮,茶葉怎會散發出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衝沏的茶,衝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浮了又沉,沉沉浮浮,就釋放出了它的清香。世間芸芸衆生,又何嘗不是茶呢?”王秀才終於在這衝沏茶中領悟到了人生的哲理,便下山潛心苦讀,終於進士及第,爲官一方。

那麼,岕茶如此之好,爲何會失傳呢?岕茶失傳的主要原因是製作成本高,工藝複雜。岕茶最主要的工序是焙茶,極講究工時。製作其他茶葉,通常從第一道工藝到茶葉烘乾,只要幾個小時就可完成,而岕茶僅僅焙茶就要三十多個小時,而且其中的火候、溫度、時機等稍有一點掌握不好,就會前功盡棄。正是這一原因,岕茶工藝製作於清朝中期失傳。

近年來,宜興市龍背山森林茶場場長 岕茶有什麼主要特點呢?

我們就從色,香,味,形上來看,都有與我們現在看到的普通綠茶是不盡相同的。

岕茶色白。茶色貴白,古人在評定好茶的第一標準就是白,只有是精晶者,纔是精品的茶,不僅外觀是白的,而且在沖泡了以後,投葉放多、放少、放長,湯色仍然是白色,這樣的茶,不僅香氣好,味道也足。古人評判色白的標準就是色白、茶質鮮嫩、焙製茶的火候恰到好處,只有這樣的茶,滋味才味覺甘鮮,香氣撲鼻。據《洞山岕茶系》岕茶描述,一品岕茶爲葉脈淡白而厚,湯色柔白如玉露,二品岕茶爲“香幽色白味冷雋。”

岕茶乳香。據《岕茶匯鈔》中對香氣描述“作嬰兒肉香,芝芬浮蕩。”岕茶不僅有花香,更有奇妙的嬰兒體香。而且這樣的香氣,不會隨着時間放久了之後而消失,而是越來越烈。尤其是過了黴雨到了秋天,它的香氣更是如剛剛焙出來的新茶一樣。

岕茶金石性。岕茶產于山間,渾是岡露清虛之氣,非草非木,岕茶的味稍具金石氣,這就是說,岕茶不僅有其它茶的好滋味,更帶有一種靈氣,品嚐岕茶的靈氣,是需要人心清的時候品飲纔可體會到的,因爲這種靈氣又若又無,化而載之。所以說,能不能品出靈氣,存乎其人,就在於品嚐的人了。品飲岕茶,能益生氣,育和氣、增活氣,也能清洗世人的“土胃熱腸”,於養生也不無脾益。

岕茶鮮活。岕茶在形上的主要體現就是鮮活。據《岕茶匯鈔》中對鮮活描述:貯壺良久,其色如玉,猶嫩綠。沖泡的岕茶,不僅葉底鮮活,久不變色,栩栩如生,更保持了茶湯的原汁原味與新鮮。一杯鮮活,生機盎然的岕茶,展現在眼前時,那生機勃勃的景象,能夠讓眼睛特別舒服,讓心靈爲之舒展。擁有鮮活,就是得到健康,看到鮮活,就是看到希望。岕茶可以在常溫下保鮮了,無需再到冰箱冷藏都可以做到不再變色。

4、岕茶之制

岕茶初現於明初,失傳於清乾隆年間。如此的奇茶爲什麼會失傳了呢?

主要就是因爲岕茶的工藝過於複雜了。岕茶最主要的製作工序就是焙茶,做時極爲講究工與時。好茶是焙出來的。我們現在的製茶,從殺青到乾燥,前後二小時就可以做出成品,焙茶也就一二十分鐘。而岕茶的製作前後要歷時近三十個小時。

那麼岕茶是怎麼焙出來的呢?

清冒闢疆《岕茶匯鈔》中有詳細的岕茶製作工藝。“焙數則首面幹而香減,失焙則雜色剝而味散”就是說焙茶不能幹,幹了香氣就減了,更不能斷火,失焙了茶葉的味道就不純正了,不光焙好就完工,而是焙好之後,要復焙,復焙要明火,而且是通宵進行,前後要近三十多個小時。正因爲這樣,一是焙茶的人工成本高;二是技術含量高。特別是焙茶是制好岕茶的關鍵,火候,溫度,程度,時機這些過程純人力,由製茶人的經驗來操作,所以最後也就失傳了。

北苑貢茶和武夷巖茶的區分

早唐時期,我國的貢茶中心在陽羨,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宜興,作爲貢茶的陽羨茶一直主導着貢茶的地位,建茶尚不能與“陽羨茶”相提並論。到了唐末時期(公元933年),由茶農張廷暉將建安(現建甌)縣偏北15公里處,鳳凰山30畝的茶園獻給了閩王,由此建茶開始盛行,成就了聞名於世的“北苑御貢茶園"。後來閩被南唐所滅,南唐又被宋所滅,北苑御貢茶園又成爲了宋皇室的“御茶園",進貢的茶葉大部分是由“北苑御貢茶園”提供。雖然當時也有少部分武夷茶隨着北苑御貢茶園入貢,但基本是作爲北苑茶的附屬品,沒有獲得成名的機會。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宋末,武夷茶才逐漸開始作爲主流產品隨“北苑茶”一起入貢。到了明代,茶葉的種植和加工開始陸續往武夷山區轉移,貢茶中心也開始由北苑慢慢移向武夷山。

武夷茶早在漢時期武夷山茶農就採葉做餅,晚唐以前在民間名聲極大,悠久的歷史和茶葉的品質均超過北苑茶。不過,武夷茶卻沒有北苑茶幸運,雖然在品質上不在北苑茶之下,卻沒有成爲晚唐時期的貢茶基地,直到宋時纔有少部分武夷作作爲北苑茶的附屬品,隨北苑茶進貢朝廷,這其中存在許多曲折的故事和未解之謎。

開運三年(公元946年)南唐攻破閩國腹地,閩王“王延政”投降,閩國正式滅亡。閩亡後,北苑茶園被南唐收回歸宮廷所有。歷史又到了公元975年,南唐又被宋所滅,隨即將北苑茶園收歸官有,成了宋家皇朝的“北苑貢茶專用茶園".

並陸續發展了38所官焙。可嘆的是,張廷暉在公元933年獻給閩王王延鈞的北苑茶園,僅在短短的42年的時間中就三次易主。不過,雖然北苑茶園磨難不斷,卻在宋家王朝時代迎來了中國歷史上最爲輝煌的時期。

此時的武夷茶雖作爲北苑茶的附屬品,卻一直蓄勢待發。在元代時,一款“石乳”使武夷御茶園橫空出世,從此結束了武夷茶數百年來作爲北苑貢茶附屬品的歷史。到了明代及明末清初,隨着武夷正山小種紅茶和烏龍茶生產加工技術的先後出現,武夷紅茶、武夷巖茶開始走向巔峯,清代時已經達到鼎盛,不僅名揚天下,更聲震海內外。

唐代武夷巖茶與北苑貢茶的歷史淵源

①研膏茶:

唐代已非常流行飲茶,各種蒸青團茶、蒸青散茶大量出現,蒸青作餅工藝已逐漸完善,這種類茶是從樹上採下鮮葉後放入釜中蒸煮,再用杵搗碎,拍成餅團,再將餅團串起來熔幹封存,其製作工藝大致分爲蒸焙、研末和凝膏三個步驟,稱之爲“研膏茶”。唐代李鄂(y1ng影)《茶山貢熔歌》:“蒸之馥之香勝梅,研膏架動轟如雷。”宋代葛立方在《韻語陽秋》卷五中稱:“自建茶入貢,陽羨不復研膏,祇謂之草茶而已”,意思是說,“自從建州茶開始入貢後,過去的陽羨貢茶已經和草茶差不多了”。宋代文學家蘇軾曾以擬人化的筆法爲建茶立傳,稱它爲“葉嘉氏”。

②蠟麪茶:

到了唐代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飲茶之風已遍及全國,常袞任建州刺史期間對傳統的製茶工藝進行改革,建茶開始由研膏向蠟茶工藝方面發展。唐末至五代時,著名的文學家徐寅(徐賞)在《尚書惠蠟麪茶》中對蠟茶的記載。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飛鵝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綾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宣煮北山泉。

蠟茶採用蒸青茶研末和膏,加香料壓成茶餅,模具刻飾飛鵲等喜慶類圖案,初爲方形,後改作餅成串,又叫片茶、香蠟片,加工工藝更爲精細。唐代陸羽《茶經·之造》對其有記述: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陸羽明確地告訴我們,蒸青茶餅製作工序爲:晴天採茶、蒸茶、搗茶、裝模、拍壓、出模、列茶晾乾、穿孔、烘焙、封茶、茶自然乾燥,可見“蠟茶”的製茶工藝有多麼的繁瑣。

蠟茶在飲用時要先把茶餅用竹籤穿起,放到炭火上文火焰烤,待烤至香氣溢出,冷卻後上石磨碾成粉末,用紗絹做的蘿篩篩出極細的茶粉,放入釜中煎煮。這種經過碾篩過的茶末入湯後乳泛湯麪,與熔蠟相似,所以被稱這之爲“蠟麪茶",這一改革爲宋代製茶工藝技術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蠟茶在飲用時分別採取了火炙、研磨、蘿篩、煎煮等繁瑣過程,這種品飲方法叫“煎水又煎茶”,亦稱爲"煎茶法”或“煮茶法"。

蠟麪茶開始廣泛流行於當時的上層貴族,成爲饋贈佳品,而當時的建州茶主要是指武夷茶,北苑茶尚未興起。直到唐五代時,有建州鳳凰山茶農送茶園與閩王,北苑茶纔開始興起並進入皇室成爲貢茶,在當時一餅北苑“蠟茶”就價值數十兩金。

正因爲北苑茶成了貢茶,又得到皇帝喜愛,才成就了聞名於世的北苑貢茶茶鄉。也是因爲北苑茶成了貢茶,使原本品質極佳的武夷茶成了北苑茶的附屬品,時間長達369年之久。直到1302年的元代,高久在武夷山九曲溪第四曲溪畔的平坦處創設了“皇家焙茶局”(後稱之爲御茶園),武夷茶纔有機會開始逐漸脫離北苑

唐代蠟麪茶的廣泛流行並沒有導致研膏茶消亡,人們還繼續延用這種古老的飲茶方法——羹飲法,只不過飲茶的羣體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官民同飲轉到了民間。

郭璞在《爾雅》所注:“茶可煮作羹飲”,意思是說、煮茶時將餅茶搗碎後,加粟米、蔥、姜、鹽、棗、芝麻、花生等物進行調味,長時間煮沸後形成粥狀飲用。這種古老的飲茶方式一直流傳到至今,現在武夷山北部山區山民採用的“擂茶”基本就延用了這種飲茶方式,在我國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也有同樣的飲茶方式。

③唐代鬥茶

唐代還興於鬥茶,唐代鬥茶早期主要採用的是研膏茶,茶葉改制後開始採用蝶茶。決定勝負的標準,一是湯色,二是湯花。湯色即茶水的顏色,標準是以純白爲上,青白、灰白、黃白者則稍遜。湯花是指湯麪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色澤與湯色密切相關,因此湯花的色澤也以鮮白爲上。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爲負,晚者爲勝。

唐代另外一種鬥茶叫“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湯戲、茶戲”等,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的古老茶道。其特點就是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用沸騰的水沖茶末就能使茶湯在變換中顯現出文字和圖形。“茶百戲”所採用的分茶法主要流行於宮廷、官吏貴人、名流雅士之間,極少在民間鬥茶中出現。

“茶百戲”始見於唐代,宋代發展到極致,元代後逐漸衰落,清代後至今未見有詳細記載。從2005年起,有武夷山茶人經過五年幾百次試驗,於2009年春初步恢復了分茶技藝,可以在茶湯中現出文字和圖像。目前,茶百戲已突破了古代僅能用綠茶演示的侷限,可以用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等其他茶類演示分茶,表現中國風格的山水花鳥圖案和文字,圖案保留的時間也從古代的瞬間延長到2小時至6小時。“茶百戲”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已經被列爲武夷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發酵茶有哪些品種,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完全發酵茶的區別

不發酵茶主要有曬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這4個類型。1、曬青綠茶:包括雲南大葉種、川青茶、黔青茶等品種。2、炒青綠茶:包括蒙頂甘露、信陽毛尖、碧螺春、西湖龍井等品種。3、烘青綠茶:可分爲細嫩烘青、普通烘青、半炒烘青,主要包括六安瓜片、黃山毛峯等品種。4、蒸青綠茶:包括恩施玉露、仙人掌茶、陽羨茶等品種。

一、不發酵茶有哪些品種

1、曬青綠茶

以雲南大葉種爲主要品種,該品種質量較佳,具有“滇青”的美譽。其他品種包括川青茶、黔青茶等。

2、炒青綠茶

可分爲炒青、圓炒青、扁炒青,主要品種爲西湖龍井、蒙頂甘露、信陽毛尖、碧螺春等。

3、烘青綠茶

根據材料和製作工藝可分爲細嫩烘青、半炒烘青、普通烘青,主要品種爲六安瓜片、黃山毛峯等。

4、蒸青綠茶

原料以嫩芽、嫩葉爲主,製作時利用蒸汽破壞茶中的活性酶,主要品種爲恩施玉露、仙人掌茶、陽羨茶等。

二、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完全發酵茶的區別

1、不發酵茶

(1)主要原料爲嫩芽、嫩葉,不宜長時間儲存,儲存環境要確保乾燥密封,儲存過程中要避免茶葉長時間和空氣產生接觸,否則容易因氧化而發生變質。

(2)代表茶葉爲西湖龍井,特點爲清湯綠葉,即茶湯澄清,茶葉嫩綠,幾乎和新鮮茶葉無異,很少會發紅。

(3)口感清爽,略帶茶葉的天然香氣,食用油膩食物後適合用此類茶來解膩。

2、半發酵茶

(1)發酵程度爲15-70%,製作時要先讓茶葉經過萎凋(激發茶葉中的氧化酶的活性)、搖青,使其在碰撞中逐漸發酵,待發酵到一定程度後再進行殺青,最後進行乾燥處理即可完成製作過程。

(2)此類茶具有較長的保質期,代表茶葉爲鐵觀音、武夷巖茶等,主要特點爲綠葉紅鑲邊,沖泡後茶湯呈蜜,茶葉邊緣呈紅色,中心部分呈綠色。

(3)此類茶的口感會隨着發酵程度產生變化,發酵程度越大,口感一般會更加飽滿、濃厚。

3、全發酵茶

(1)發酵程度較高,製作時無需進行殺青,直接對經過發酵的茶葉做乾燥處理即可。

(2)此類茶的保質期最長,儲存期間要做到乾燥、密封,儲存時間越長味道越香醇。

(3)沖泡後茶葉整體通紅,茶湯呈深紅色,口感香醇、濃厚,代表茶葉爲祁門紅茶、滇紅茶等。

TAG標籤:陽羨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