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茶藝師口訣

茶藝師口訣

茶藝師口訣有很多,具體如下:

1、壺、杯、茶、水,若是缺一不可。

2、綠茶宜65度、紅茶宜90度、烏龍茶宜85度、普洱茶宜95度。

3、初泡熱水先去蒸發,再倒入茶葉,以茶葉3-5克,150ml水為宜。

4、火候適度,煮水加快,水温升高也更有規律。

5、水沖茶要細心,衝注、注衝都要平穩。

6、沖泡茶葉要細心,喝茶忌急躁。

7、氣息沉靜,情態安寧,心思平和,與茶相迎,共享情怡。

以上是茶藝師口訣之一,不同的茶藝師可能會有不同的口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藝口訣

茶藝的口訣是:席要潔,具要淨。氣要勻,心要清。神要聚,體要鬆。指要柔,臂要彎。壺要懸,斟要低。聞要細,飲要啜。清若蘭,飄九畹。苦和甘,心自明。人生味,寓其中。茶是儒,貴禮雅。茶是佛,長至善。茶是道,重攝生。惜茶心,存感恩。品好茶,福長遠。

頭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而是用來温杯;直接注入茶海。因為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為烏龍入海。

十八道茶藝口訣

十八道茶藝口訣如下: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香來營造祥和温聲的氣氛,“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孔雀開屏是向嘉賓介紹今天泡茶所有的精美的茶具,“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孟臣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孟臣沐淋就是用開水將壺裏壺外燙洗一遍,其目的是消提高壺温,然後把茶葉放入燙好的壺內稱之為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武夷巖茶講究“高沖水,低斟茶”,因此稱為高山流水,即懸壺高衝使茶葉隨着水浪上下翻滾;接着,用壺蓋輕輕颳去壺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稱為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頭一道茶湯一般不喝,可以拿來湯洗茶杯,稱為若琛出浴。或者直接注入茶海稱為烏龍入海;再向母壺中注入開水後,在壺的表層再次澆淋一層白開水,稱為重洗仙顏。

第六道:玉液回壺,再注甘露。將母壺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壺,稱這為玉液回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趁着壺熱再注入開水,稱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將子壺中的茶湯快速且均勻地注入聞香杯中,就好像祥龍行雨,甘霖普降;當子壺中茶湯剩少許時,再用點斟手法點斟一遍,稱為鳳凰點頭。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將品茶杯倒扣在聞香杯上就稱為珠聯璧合,表示有情人終成眷屬;再將兩個緊扣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取魚躍龍門之意,表示事業輝煌騰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偉盅。茶從離泡茶者最近的嘉賓傳遞給最遠的嘉賓,稱為眾手傳盅,表示傳遞友情。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喜聞幽香是三聞中的頭一聞,將聞香杯輕輕地提起,用兩隻掌心,慢慢地來回搓揉,這樣杯底的茶香就能溢出來了;然後再觀其湯色,琥珀色是優質茶色。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端杯又有一定的講究,拇指、食指護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稱之為三龍護鼎,女士可使用蘭茶指;然後品茶,小口細啜。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再斟流霞,就是斟上第二杯茶;二探蘭芷就是第二次聞香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鮮。雲腴是古人對茶葉的一種美稱,二品雲腴就是品這第二道茶。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石乳是元代一種貢茶,三斟石乳就是斟第三道茶,聞第三道茶又與前兩次不同,是用口腔來聞,大口地將茶香吸入,再從鼻子徐徐呼出,猶如吸煙一般。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細細體會領悟茶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品了三杯後,斟上一杯清純的白開水,將白開水含在口中,過一會兒再嚥下去,會感到口中有一種甘甜,此時無茶勝有茶。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上好的巖茶可沖泡到“七泡有餘香”,“九泡色香味全”,有興趣的話,可以上試一試。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最後借清茶一杯,感謝茶人栽制佳茗的恩典,並希望各位嘉賓成為永遠的朋友。

泡茶的十八口訣 泡茶的十八道茶藝口訣

1、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2、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3、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4、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5、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6、相哺,再注甘露。

7、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8、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9、捧杯敬茶,眾手偉盅。

10、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11、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12、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13、二品雲腴,喉底留鮮。

14、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15、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17、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18、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19、茶藝是一種文化。茶藝在中國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鑑了其它藝術形式,並擴展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中國茶文化。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在喝茶的時候,我們中國的禮儀是非常多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喝茶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素養。下面一起來看一看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吧。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1

一泡泡水,二泡泡茶,三泡四泡泡精華。

“一泡水”就是:洗滌茶葉,因為茶葉在製作工藝中或多或少留下一下灰塵之類的東西,需要用高温開水淘洗,去掉灰塵雜質。然後把第一次泡的茶水倒掉。

所謂“二泡茶”就是:二泡茶是端起茶杯的沉醉,聞着茶香,讓人陶醉在茶的香味中,一醉方休,不醉不歸。

所謂“三泡四泡是精華”就是:當茶葉泡到第三次和第四次之後,茶葉的精華就基本泡入茶水中了,就可端起茶杯品嚐了,再泡也就無意義了。

擴展資料: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功夫茶文化則起源於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説始於神農時代,少説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華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潮州鳳凰單叢茶、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

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

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2

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

稍懂茶道的人都知道,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五泡六泡也不錯,七泡有餘香

想想,人這一生與之何其相似!

年輕的時候,好比一泡水,這第一道工序是在洗滌茶葉,洗滌的茶湯是要被倒掉的。別急,這猶如初戀往往是學費。要不,怎麼就説青春必得失去,愛必得憂傷呢。

一泡為水,路正長着呢。

再説説這二泡茶,值得玩味。不懂茶的人是不會玩味出其中獨到的滋味的。大概吃過開河魚、下蛋雞的人,也都睡過回籠覺,但是未必非得納個二房妻。道理是相通的,同理可證就是。想喝牛奶不一定非得養奶牛哇。説一千道一萬,這二泡茶是端起茶杯的沉醉。一醉方休,不醉不歸。

正因為二泡茶可以醉人,所以許多人一生多滯留於此,象個缺乏規劃與自律的旅人,因過分沉迷與貪戀沿途的風景而誤了趕路。人性的弱點,叫男人身上多了很多豬八戒的成分,往往惦記高老莊那未了的塵緣,忽略了那實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更多時候,之於豬八戒,西天取經的吸引力,遠遠敵不過高翠娥。於是,有許多男人壯志未酬身先死,也就不足為怪了。

能夠抵達三泡四泡是精華境界的男人,確為男人裏的精華。經過一路跋涉,接近金字塔塔尖的位置自然就歸屬這些鍥而不捨的精華人士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裏提到的最高層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峯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盪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銷魂的感覺。

怎麼樣?高峯體驗很吧?自我價值實現很享受吧?那往下的就無庸贅述了吧。希望我們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之後,可以滿足尊重的需求,抵達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

如果高層次的`需求暫時滿足不了,刻意不來,那麼就慢慢品茶好了,捨去一泡水,品味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三泡四泡是精華......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口訣:一温壺、二投茶、三浸泡、四醒茶、五悶泡、六奉茶、七品茶,泡茶是一門技藝,需要掌握正確的沖泡方法,而投茶、出湯時間、水温、投茶量均為關鍵步驟,需要合理把控。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3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口訣:

一、温壺:

以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温度,才不至於在泡茶的時候水温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

等待茶壺温熱的時間裏,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藉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温潤泡:

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

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才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温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

將温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等待醒茶的時間可用茶海中的熱水温聞香杯。

五、沖泡:

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至少需要四十五秒到一分鐘,有些需要一分半鐘,這段時間用可以用來温飲杯。

六、奉茶:

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澱雜質。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衞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

將聞香杯中的茶倒入飲杯中,此時可品聞茶香。

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並以八點鐘方位喝茶。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温茶、與冷茶的滋味。

泡完三泡茶後,將茶壺中的茶葉以茶匙舀至渣方,此時可請客人賞茶底。洗壺分兩次,先注水後清一下湖蓋,再把壺中的水倒掉。再來做第二次洗壺,水量要比較多,將茶海與茶杯一起用熱水燙過清洗。

鐵觀音茶藝的口訣

1、 漸入茶境:沏茶前清水淨手、端正己容、平心靜氣,走向茶境。2、 茶具展示:碳爐、水壺、甌杯、茶杯、茶匙、茶鬥、茶夾、茶通3、 烹煮泉水:用純靜的山泉水注入壺中,烹煮至三沸。4、 熱甌淨杯:燒沸的泉水衝入托盤,晶瑩剔透的白玉杯帶着熱氣從圓盤中扶搖而上,猶如貴妃出浴。5、 觀音入宮:右手端平茶鬥,左手拿起茶匙,把鐵觀音茶裝入甌裏,此謂:“觀音入宮“6、 懸壺高衝:拿起水壺,對準甌杯,先底後高,衝入甌杯的水注保持均勻而有力度,茶體隨着水流方向旋轉而充分舒展,也稱“滾珠落玉“7、 春風拂面:左手提起甌蓋,輕輕地在歐面上繞圈,把浮沫颳起,用水衝淨。8、 甌裏韻香: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名品,其生產環境得天獨厚。採製技藝十分精湛,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之美稱,為了讓甌裏的茶葉釋放出香和韻。必須等待一至兩分鐘方能斟茶。9、 三龍護鼎:斟茶時,把右手的拇指,中指按在甌杯的邊沿,食指按住甌蓋的頂端,提起蓋甌,稱“三龍護鼎”10、 行雲流水:提起蓋甌,循托盤邊沿輕繞一圈,讓附在甌底的水滴落。11、點水留香:把甌裏的點滴香茗分在各個小杯,濃談均勻 民間稱為:“韓信點兵“12、香茗敬賓:茶主端茶請客,彬彬有禮,敬賓品茗,展現出人與人,人與茶之間和諧。13、品香尋韻:端起茶杯,幽香沁心,呷上一口,醇和甘鮮,飯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茶的八句口訣

茶的八句口訣分別是孔雀開屏、温杯滌器、鑑賞佳茗、學子思歸、春風化雨、三才化露、瑞草酬賓、啜香品茗。

孔雀開屏即為展示茶具,將茶盤、隨手泡、茶道組、蓋碗等需要用到的茶藝用品,依次分組呈環形弧度在身前擺放整齊,人處居中位置,形似孔雀開屏,故而得名。温杯滌器顧名思義便是使用沸水清洗茶杯和茶壺,不僅可以保持茶具的潔淨,同時還可以提升壺身和杯壁的温度,避免影響茶水的口感,同時也是對客人的尊敬。

學子思歸是對於投茶的唯美式的解讀,通常針對花茶的飲用。將細嫩的花茶如同片片的花瓣一般,飄落至碗中時,宛若各地學子彙集於學校一地,也是上投法的含義。

好喝的茶推薦

1、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是河南信陽的特產,當地有着悠久的產茶歷史,有考古專家曾在信陽固始縣境內的一座戰國時期古墓中發現了茶葉,可見其產茶歷史少説也有兩千多年了。

2、仙霧鳳茗

仙霧鳳茗是四川筠連縣的特產紅茶,此地盛產紅茶,素來都有川紅之鄉的美譽。此茶是筠連紅茶中的佼佼者,採用的製作工藝已入選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極具地方特色,此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鳳凰三點頭打鼓口訣是什麼?

口訣是:水聲三響三輕、水線三粗三細、水流三高三低、壺流三起三落。

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覆三次,讓茶葉在水中翻動。這一沖泡手法,雅稱鳳凰三點頭。鳳凰三點頭不僅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為了顯示沖泡者的姿態優美,更是中國傳統禮儀的體現。三點頭像是對客人鞠躬行禮,是對客人表示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茶的敬意。

鳳凰三點頭最重要在於輕提手腕,手肘與手腕平,便能使手腕柔軟有餘地。所謂水聲三響三輕、水線三粗三細、水流三高三低、壺流三起三落都是靠柔軟手腕來完成。至於手腕柔軟之中還需有控制力,才能達到同響同輕、同粗同細、同高同低、同起同落而顯示手法精到。最終結果才會看到每碗茶湯完全一致。

相關寓意

“鳳凰三點頭”作為茶藝道中的一種傳統禮儀,是對客人表示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茶的敬意。是泡茶技和藝結合的典型,是多用於沖泡綠茶、紅茶、黃茶、白茶中髙檔茶的沖泡技法。

鳳凰三點頭寓意三鞠躬,表達主人對客人有敬意善心,因此手法宜柔和,不宜剛烈。然而,水注三次衝擊茶湯,更多激發茶性,也是為了泡好茶。不能以表演或做作心態去對待,才會心神合一,做到更佳。

茉莉花茶茶藝口訣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一道:燙杯

我們稱之為"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東坡的一句名詩,蘇東坡不僅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大文豪,而且是一個至情至性的茶人。藉助蘇東坡的這句詩描述燙杯,請各位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看一看在茶盤中經過開水燙洗之後,冒着熱氣的、潔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隻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鴨子?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二道:賞茶

我們稱之為"香花綠葉相扶持"。賞茶也稱為"目品"。"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頭一品,目的即觀察鑑賞花茶茶坯的質量,主要觀察茶坯的品種、工藝、細嫩程度及保管質量。

如特極茉莉花茶:這種花茶的茶坯多為優質綠茶,茶坯色綠質嫩,在茶中還混有少量的茉莉花乾花,乾的色澤應白淨明亮,這稱之為"錦上添花"。在用肉眼觀察了茶坯之後,還要幹聞花茶的香氣。通過上述鑑賞,我們一定會感到好的花茶確實是"香花綠葉相扶持",極富詩意,令人心醉。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三道:投茶

我們稱之為"落英繽紛玉杯裏"。"落英繽紛"是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先生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描述的美景。當我們用茶導把花茶從茶荷中撥進潔白如玉的茶杯時,花乾和茶葉飄然而下,恰似"落英繽紛"。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四道:沖水

我們稱之為"春潮帶雨晚來急"。沖泡花茶也講究"高沖水"。沖泡特極茉莉花時,要用90度左右的開水。熱水從壺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隨水浪上下翻滾,恰似"春潮帶雨晚來急"。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五道:悶茶

我們稱之為"三才化育甘露美"。沖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蓋代表"天",杯託代表"地",茶杯代表"人"。人們認為茶是"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靈物。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六道:敬茶

我們稱之為"一盞香茗奉知己"。敬茶時應雙手捧杯,舉杯齊眉,注目嘉賓並行點頭禮,然後從右到左,依次一杯一杯地把沏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最後一杯留給自己。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七道:聞香

我們稱之為"杯裏清香浮清趣"。聞香也稱為"鼻品",這是三品花茶中的第二品。品花茶講究"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聞香時"三才杯"的天、地、人不可分離,應用左手端起杯託,右手輕輕地將杯蓋揭開一條縫,從縫隙中去聞香。聞香時主要看三項指標:一聞香氣的鮮靈度,二聞香氣的濃郁度,三聞香氣的純度。細心地聞優質花茶的茶香,是一種精神享受,一定會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間,有一股新鮮、濃郁、純正、清和的花香伴隨着清悠高雅的花香,沁入心脾,使人陶醉。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八道:品茶

我們稱之為"舌端甘苦入心底"。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後一品:口品。在品茶時依然是天、地、人三才杯不分離,依然是用左手托杯,右手將杯蓋的前沿下壓,後沿翹起,然後從開縫中品茶,品茶時應小口喝入茶湯。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九道:回味

我們稱之為"茶味人生細品悟"。人們認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無論茶是苦澀、甘鮮還是平和、醇厚,從一杯茶中人們都會有良好的感悟和聯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茉莉花茶茶藝解説詞第十道:謝茶

我們稱之為"飲罷兩腋清風起"。唐代詩人盧仝的詩中寫出了品茶的絕妙感覺。他寫到: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咕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泡茶的步驟口訣

1. 泡茶的步驟

泡茶的步驟 泡茶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沖泡方法綠茶的沖泡,相比於烏龍茶,程序非常簡單。

根據條索的緊結程度,應分為兩種。然而,無論使用何種方法,第一步均需燙杯,以利茶葉色香味的發揮。

1 外形緊結重實的茶1) 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温度的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幹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現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似葉如旗;湯麪水汽夾着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

如碧螺春,此時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

2) 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

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温度均為45-55C。若高於60C,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

這個時間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温度合適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温度。

完全依靠經驗,所以實踐是最重要的。3)第一泡的茶湯,尚餘三分之一,則可續水。

此乃二泡。如若茶葉肥壯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齒頰生香,餘味無窮。

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此種沖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樣適合於平水珠茶、湧溪火青、都勻毛尖、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較緊結的茶。

2 條索鬆展的茶這些茶,如採用上述方法,則茶葉浮於湯麪,不易浸泡下沉。應採用如下方法:1) 燙杯後,取茶入杯。

此時較高的杯温已隱隱烘出茶香。2) 衝入適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蓋茶葉)此時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

茶藝館中,普遍是直接將水衝擊茶葉,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妥。這種茶本身比較舒展,無需利用水的衝力,反而易燙傷嫩葉。

我採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則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然後微微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

此時茶香高鬱,不能品飲,然恰是聞香最好時候。3) 稍停約兩分鐘,待幹茶吸水伸展,再衝水至滿。

沖水方法如前。此時茶葉或徘徊飄舞,或遊移於沉浮之間,別具茶趣。

4) 其它步驟,皆與緊結茶相同。合適這種方法的,有六安瓜片、黃山毛峯、太平猴魁、舒城蘭花等。

有些條索不是特別緊結亦非特別鬆展的茶,兩種方法均可,也是各人的習慣而已。科學的泡茶講究三素:一、投茶量;不同的茶,不同的泡茶器皿投茶量也不相同;基本上六大基本茶類中的綠茶、紅茶、黑茶、黃茶、白茶投茶量在容器水容量的2%~3%。

如獲至寶100ml的蓋碗,投茶量僅需求2~3克;二、水温;不同的茶所需温度略有不同:總的來説分不發酵和發酵茶兩類,發酵茶的水温高於不發酵的茶,綠茶是不發酵茶,它的水温為65℃~75℃之間;而紅茶、黑茶、烏龍茶的水温則為全沸水,特別是雲南地區海撥高,沸點低,一定要漲透(但也不能過熟)才能激發出茶的香、韻、味;三、浸泡時間;浸泡時間,長了苦澀並且可能將茶中不好的物質如農殘量浸泡出來;短了淡薄無味;同時與投茶量、水温有恰當的比值,如投茶量高,浸泡時間短;反之時間則增加。所以三要素是喝到一杯好茶的基本條件。

科學飲茶則以健康為中心。所以略有禁忌。

有九不飲:一、不飲時新茶(才製成不足月的茶);二、不飲異味茶(貯藏不當,製作不良);三、不飲頭遍茶(一些等級低的茶需洗茶); 四、不飲隔夜茶;五、不飲空腹茶;六、不飲過度茶;七、不飲過熱茶;八、不飲醉後茶;九、不宜用保温瓶沏茶。1. 煮茶法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

其過程陸羽在《茶經》中已詳加介紹。大體説,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

然後開始煮水。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

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

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繼續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湧,稱為三沸。

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茶湯煮好,均勻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2. 點茶法此法即宋代鬥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這時不再直接將茶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

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衝點碗。但茶末與水亦同樣需要交融一體。

於是發明一種工具,稱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銀、鐵製,大部分用竹製,文人美其名曰“攪茶公子”。

水衝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擊,這時水 *** 融,浙起沫餑,潘潘然如堆雲積雪。茶的優劣,以餑沫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否慢來評定。

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濃稠,飲下去盞中膠着不幹,自然稱為“咬盞”。

毛茶法即在茶中加入乾果,直接以熟水點泡,飲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採果,別具佳趣。

點花茶法為明代朱權等所創。將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數枚直接與末茶同置碗中,熱茶水氣蒸騰,使茶湯催花綻放,既觀花開美景,又嗅花香、茶香。

色、午味同時享用,美不勝收。泡茶法此法時清以至現代,為民間廣泛使用,自然為人熟知。

不過,中國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區別。由於現代茶的品種五彩繽紛,紅茶、綠茶、花茶,沖泡方法皆不。

泡茶的八個步驟

8個步驟,分別是備具、潔具、賞茶、投茶、洗茶泡茶、奉茶和收具。

1、需要準備的茶具有壺承、蓋碗/紫砂壺、公道杯、過濾網、茶荷、茶巾、茶夾、茶刮、品茗杯、杯託和隨手泡。 2、清洗蓋碗/紫砂壺、公道杯和品茗杯,蓋碗和公道杯可以直接用沸水沖洗,品茗杯則用茶夾協助來用沸水沖洗。

3、將茶葉倒入茶荷中,供客人欣賞幹茶外形。 4、用茶刮輕輕把茶荷中的茶葉撥至蓋碗/紫砂壺中,動作要輕,不要把茶葉撥到蓋碗/紫砂壺外。

5、沸水倒入裝有幹茶的蓋碗/紫砂壺中,然後把過濾網架在公道杯上,把蓋碗裏的茶湯倒入公道杯中。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洗茶要即泡即出,不要悶泡,否則會影響茶湯的口感。

6、洗完茶後就開始正式泡茶了。 7、泡好茶後,泡茶者需要往品茗杯裏倒入七分滿的茶水,然後雙手端給客人,而客人也需要行叩手禮以表示感謝。

8、完成泡茶和品茶之後,就需要把茶具收好並且清洗擦乾。 擴展資料:1、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

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2、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

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

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泡茶。

用英語寫一篇泡茶的過程我只要把這個泡茶的過程寫出來.詞語:茶

Introction about every part of tea set:1.teapot 2.serving container 3. *** aller tea cup 4.iron kettle 5.waste-water stuff Rinse tea set Pour the boiled water into the teapot.And then use bamboo picker to hold tea cups into the boiled water and wash them.This step is to clean whole tea set,to take away the st and resies into the tea set.And warm up the tea pot and any other tea stuffs.Rinse tea leaves Put about 7 gram of Ooloong tea leaves into the tea pot,pour boiled water into the tea pot.And pour out the water quickly to save the aroma of the tea leaves.Then rinse the tea cups with the boiled water again.Afterward pour the water into wastewater stuff Brew the tea Pour the boiled water into the tea pot again,make the water full of the tea pot,and even a bit over the tea cover.Pour hot water down the cove to marm up the temperature.Wait for around 1 minute,when you see the water beyond the cover bee dry off.Then it is the right time to pour out the tea into the serving container,then divided into every *** aller tea cups.During the steeping time,the leaves have absorbed the water and make the tea into properly way.Three key points about brewing tea:1.tempreture of water 2.quantity of water 3.brewing time.If too long infusion would make the tea bitter and distroy the fresh aroma.Taste the tea Hold the tea cup with three fingers like three dragons holding one pearl Firstly,look at the tea colour,this is a point of tea-enjoyment to watch the soup looks clear,light golden color.That is why we regard Chinese tea culture is a kindly delicated culture.Secondly, *** ell the fragrance,like *** elling a nice flower and fruit.Thirdly,taste the tea.One cup normally just have two swallows.Drink a swallow and keep the tea in your mouth sipping for while to make tougn get full taste of tea.The good tea will be present the feeling of *** ooth water,lasting aroma.The pleasant taste soothes your throat and jaw.Resteep Make the resteeping time between the two times in right way and in right tempreture.The second and third time make the best taste of tea.Good Ooloong tea has long flavor.So if we control the timing in right way,we can make 6-7 steeping.After the third time,make the water stay in the tea slightly longer,it will be make the taste as good as the original ones.沒分選我。

泡茶的步驟是怎樣的,需要注意什麼

步驟如下:

1、温具用熱水衝淋茶壺,包括壺嘴、壺蓋,同時衝淋茶杯,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葉沖泡後温度相對穩定,不使温度過快下降。

2、置茶按茶壺或茶杯的大小,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置入茶葉後,可以觀賞壺(杯)裏的茶葉形狀與顏色。

3、沖泡置茶入壺(杯)後,按照茶與水的比例,將開水衝入壺中。沖水時,除烏龍茶沖水須溢出壺口、壺嘴外,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

4、倒茶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茶海又稱公道杯,取分茶公道之意。

5、奉茶奉茶時,需要用茶盤託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奉茶的時候,主人還須用空餘的手做出請茶的姿勢,此時客人可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併攏彎曲,輕輕敲打桌面,以表謝意

6、品茶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着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擴展資料:

1、很多人以為沖泡茶葉不宜用沸水,理由是沸水高温可以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的綠茶更不宜用沸水沖泡。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科研人員曾對茶湯中維生素C的穩定性做過專題研究,他們發現,溶於水中的維生素C在100℃時10分鐘即被破壞掉83%。但用沸水沖泡茶葉並不會大量破壞維生素C,這是因為茶湯中的維生素C是比較難以分解的,其較為穩定的根本原因在於茶湯中含有較多的多酚類物質,它們能與鐵離子、銅離子等相互作用,從而抑制了維生素c的分解。

2、沸水高温固然可破壞維生素C,但在茶湯和白水兩種不同的條件下,破壞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人們的誤解正出於忽視了這種差異的存在。從另一方面看,用沸水沖泡茶葉,既能使茶葉的香氣更多更快地散發出來,又能使茶葉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較多(如咖啡鹼和茶多酚等物質),使茶湯滋味較醇和爽口。所以,合理而科學的沖泡方法當是第一道茶湯用沸水沖泡,沖泡時間以5~10分鐘為宜,此時的茶湯品質(指品嚐價值和營養價值)較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泡茶

正確泡茶步驟

1、將茶杯用清水沖洗乾淨,倒入適量開水温杯後,將水倒出。

2、將茶葉放入高温燙過的茶杯中,用開水泡至茶葉舒展。

3、蓋上茶杯蓋,將杯中水分倒出。

4、杯中重新倒入開水,倒水角度由上而下。

5、剛泡好的茶葉水温過高,等5-10分鐘,茶水不再燙嘴了,慢慢入口品嚐即可。

正宗泡茶的具體步驟

明代的許次疏在《茶疏》中説:“茶滋於水藴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連,缺一不可”。

茶、水、器、火四者,環環相扣,這和我們談的如何泡好茶正好相呼應。 泡茶看似容易,將茶置於壺內,注熱水,待片刻,再倒出來,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來,鐵觀音茶就如上述的分解動作,就可得好茶湯!然而,靜心觀茶、識茶,鑽研茶的特質,才是泡好茶的第一步!在上述文字記載之外,實際泡茶過程中,以及面對不同茶葉和茶器時更仔細分辨,才得好茶湯滋味。

安溪鐵觀音茶的泡飲方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須嚴把用水,茶具,沖泡三道關。

“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 沖泡按其程序可分為八道: 1 白鶴沐浴 (洗 杯):用開水洗淨茶具 2 觀音入宮 (落 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的五分; 3 懸壺高衝 (衝 茶):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4 春風拂面 (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淨; 5 關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裏; 6 韓信點兵 (點 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裏; 7 鑑嘗湯色 (看 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8 品啜甘霖 (喝 茶):乘熱細綴,先聞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聞,淺斟細飲。

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

正宗泡茶的具體步驟

正確的泡茶步驟:

1、選茶。茶葉是喝茶的精髓,如何挑選茶葉也是一門學問,選擇適合自己的茶葉,可以清醒頭腦,使人平和理性舒緩。

2、温具。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葉沖泡後温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3、置茶。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4、沖泡。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5、倒茶。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6、奉茶。奉茶時,需要用茶盤託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7、品茶。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着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擴展資料:

辨識茶葉的好壞有如下幾種方法:

1、看茶葉等形狀。如果茶葉容易破碎,則説明含水量低,品質好;如果茶葉不容易破碎,這説明茶葉含水量高,茶品質較差。

2、看茶湯的透明度,是否清澈。

3、看葉片,茶葉如果好的話茶葉展開後會很細嫩、整齊。

4、聞幹茶葉的香氣。

5、聞泡過的熱茶的香氣。

6、茶葉入口的醇厚、回味、鮮爽等。

泡茶的步驟及如何正確泡茶

泡茶的正確步驟

1、温具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葉沖泡後温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時,需要用茶盤託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着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泡茶的步驟!

沖泡方法 綠茶的沖泡,相比於烏龍茶,程序非常簡單。

根據條索的緊結程度,應分 為兩種。然而,無論使用何種方法,第一步均需燙杯,以利茶葉色香味的 發揮。

1 外形緊結重實的茶 1) 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温度的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 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幹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現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 似葉如旗;湯麪水汽夾着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

如碧螺春,此時 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

2) 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

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温度均為45-55C。若高 於60C,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

這個時間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温度合適即飲; 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温度。

完全依靠經驗,所以 實踐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湯,尚餘三分之一,則可續水。

此乃二泡。 如若茶葉肥壯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齒頰生香,餘味無窮。

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 此種沖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樣適合於平水珠茶、湧溪火青、都勻毛尖、 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較緊結的茶。

2 條索鬆展的茶 這些茶,如採用上述方法,則茶葉浮於湯麪,不易浸泡下沉。應採用如下 方法: 1) 燙杯後,取茶入杯。

此時較高的杯温已隱隱烘出茶香。 2) 衝入適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蓋茶葉) 此時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

茶藝館中,普遍是直接將水衝擊茶葉,我認為 這種方法不妥。這種茶本身比較舒展,無需利用水的衝力,反而易燙傷嫩 葉。

我採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則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 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然後微微搖晃茶杯, 使茶葉充分浸潤。

此時茶香高鬱,不能品飲,然恰是聞香最好時候。 3) 稍停約兩分鐘,待幹茶吸水伸展,再衝水至滿。

沖水方法如前。此時茶葉或徘徊飄舞,或遊移於沉浮之間,別具茶趣。

4) 其它步驟,皆與緊結茶相同。 合適這種方法的,有六安瓜片、黃山毛峯、太平猴魁、舒城蘭花等。

有些 條索不是特別緊結亦非特別鬆展的茶,兩種方法均可,也是各人的習慣而已。 科學的泡茶講究三素:一、投茶量;不同的茶,不同的泡茶器皿投茶量也不相同;基本上六大基本茶類中的綠茶、紅茶、黑茶、黃茶、白茶投茶量在容器水容量的2%~3%。

如獲至寶100ml的蓋碗,投茶量僅需求2~3克;二、水温;不同的茶所需温度略有不同:總的來説分不發酵和發酵茶兩類,發酵茶的水温高於不發酵的茶,綠茶是不發酵茶,它的水温為65℃~75℃之間;而紅茶、黑茶、烏龍茶的水温則為全沸水,特別是雲南地區海撥高,沸點低,一定要漲透(但也不能過熟)才能激發出茶的香、韻、味;三、浸泡時間;浸泡時間,長了苦澀並且可能將茶中不好的物質如農殘量浸泡出來;短了淡薄無味;同時與投茶量、水温有恰當的比值,如投茶量高,浸泡時間短;反之時間則增加。所以三要素是喝到一杯好茶的基本條件。

科學飲茶則以健康為中心。所以略有禁忌。

有九不飲:一、不飲時新茶(才製成不足月的茶);二、不飲異味茶(貯藏不當,製作不良);三、不飲頭遍茶(一些等級低的茶需洗茶); 四、不飲隔夜茶;五、不飲空腹茶;六、不飲過度茶;七、不飲過熱茶;八、不飲醉後茶;九、不宜用保温瓶沏茶。 1. 煮茶法 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

其過程陸羽在《茶經》中已詳加介紹。大體説,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

然後開始煮水。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

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

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繼續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湧,稱為三沸。

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茶湯煮好,均勻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2. 點茶法 此法即宋代鬥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這時不再直接將茶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

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衝點碗。但茶末與水亦同樣需要交融一體。

於是發明一種工具,稱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銀、鐵製,大部分用竹製,文人美其名曰“攪茶公子”。

水衝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擊,這時水 *** 融,浙起沫餑,潘潘然如堆雲積雪。茶的優劣,以餑沫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否慢來評定。

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濃稠,飲下去盞中膠着不幹,自然稱為“咬盞”。

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乾果,直接以熟水點泡,飲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採果,別具佳趣。

點花茶法 為明代朱權等所創。將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數枚直接與末茶同置碗中,熱茶水氣蒸騰,使茶湯催花綻放,既觀花開美景,又嗅花香、茶香。

色、午味同時享用,美不勝收。 泡茶法 此法時清以至現代,為民間廣泛使用,自然為人熟知。

不過,中國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區別。由於現代茶的品種五彩繽紛,紅茶、綠茶。

鳳凰單叢茶沖泡技巧與口訣

鳳凰單叢茶沖泡技巧與口訣如下:

鳳凰單樅產自於南粵潮州,可謂是潮州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也正是因為鳳凰單樅茶,潮州這才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以及非常流行的潮州的工夫茶。那麼,鳳凰單樅是怎麼泡的呢?

1、潔淨器具

首先,將蓋甌、茶杯、茶盤清潔揩拭乾淨,然後將沸水衝入疊放在蓋甌裏的茶杯,使沸水浸滿茶甌。燙洗後的茶杯瀝乾水,放在茶盤上備用。

2、納茶

投茶入甌,從錫罐裏取出6-10克鳳凰單叢茶葉放入蓋甌中。投茶量的多少視蓋甌大小而定,一般分量控制在蓋甌容量的七至八分左右。通常,沖泡春茶投量可稍多;沖泡秋茶量可適當減少。

取茶入甌過程中,切不可把茶葉折斷壓碎,以免澀口。茶葉間留有適當的間隙能使茶湯更加醇滑,入口甘甜。

3、潤茶、刮沫淋蓋

潤茶時宜提壺高衝,將100℃的沸水從高處傾倒而下,使水浸滿茶葉至甌面。高衝的作用在於使蓋甌裏每片茶葉在水的力度作用下翻動,充分受熱,並快速軟化舒展,散發香氣,這就是潤茶的目的。

另外,這樣做能促使茶葉析出附在表面的雜質。潤茶時,用甌蓋掛去甌面表層浮沫,接着用沸水沖洗甌蓋邊沿上的泡沫,然後斟出甌裏的茶湯。注意,潤茶的湯水要瀝盡,以洗淨茶葉。潤茶是工夫茶的獨特技藝,其作用可使單叢茶熱潤而發,育華催香。

4、燙杯潔杯

將第一衝的茶湯倒掉後,再用100℃沸水燙杯。燙洗淨杯是工夫茶藝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能顯示工夫茶藝最美感的動作。燙杯時,先將沸水注滿各只茶杯,用三指提起一杯,側置於另一盛滿開水的杯中燙洗。

洗杯時,用中指勾住杯腳,拇指扣住杯口,並不斷地向上推撥,使茶杯作環狀滾動,此時發出的清脆悦耳的聲音,令人心曠神怡。每一次沖泡請客人品啜後,一定要再用沸水燙刷淨杯,重複上述動作,方可進行下一次沖泡。

5、泡茶、斟茶

燙杯之後,馬上泡茶。按“高衝低斟”的原則將100℃沸水注入蓋甌,即提壺高衝(實際水温為97℃左右)。此時,泡茶時間的掌握是關鍵一環。從衝入沸水至出湯的`時間,控制在10秒以內為佳。如果茶湯浸泡時間過長,會導致茶湯濃苦,降低茶湯的醇爽度。

淨杯泡茶後,趁着品茗杯熱氣未散,應隨即斟茶。沖茶時手勢要高,而斟茶時手勢宜低。斟茶時,用食指按緊甌蓋,以免茶末隨茶湯流出,同時,用拇指和中指抱住甌身,小指勾住甌腳,手腕靈活轉動來回巡茶。

巡茶是潮州功夫茶特有的一項斟茶藝術,即在各個品茗杯中輪流斟茶,以使茶色均勻,甘甜得當,潮汕人稱之為“關公巡城”。巡茶時,茶甌貼近杯口,均勻地循序低斟,一般控制為三巡。低斟茶湯的目的是避免茶湯和香氣外溢,防止茶湯發出響聲和泛起泡沫。

低斟過程宜將甌裏的茶湯滴滴瀝盡。斟茶三巡,使各杯茶湯容量、濃淡均勻一致。

6、獻茶請客

茶湯巡斟各品茗杯後,請客人趁熱品嚐。品茗時,先舉杯置於鼻端,嗅聞香、韻、味,此時芬芳高鋭的自然花香撲鼻而來,然後再啜吸茶湯,分三次品啜完一小杯茶。喝茶重在細口品嚐,而非牛飲,讓茶湯在口中慢慢迴旋,品其味,回其甘,才是懂茶愛茶之人。

一杯潮州功夫茶能使品茗者領略到鼻畔生香,喉底回甘的滋味,充分享受到鳳凰單叢茶的醇厚甘爽,濃而不澀,香韻悠長。正是一般人家貴談茶,萬般極品尊鳳王。

TAG標籤:茶藝 口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