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言在古代怎麼寫

1. 言文言用古代的字體怎麼寫

“文言”是與“白話”相對而言的。“文言”是指我國先秦時代(春秋戰國時期)的口頭語言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書面語言。“文言”在當初與口語基本上是一致的。後來口語不斷變化,而文言文卻越來越定型了。[1] 於是經過省略和美化的文言,跟口語就有距離了。口語因時代而變化,變化比較快。書面語也因時代而變化,但變化慢得多。從甲骨文到今天三千多年,口語經過了多次重大的變化,而書面語的變化則相對地比較微小。書面語跟口語的距離越拉越大,文言成為完全不同於口語的另一種語言。雖然在文言定型化以後,也有接近口語的白話文出現在文壇上,但是由官方大力提倡和文人廣泛使用與推崇的文言,仍然居於正宗的統治地位。[1] 學習文言,不僅要學漢字,還要學書面的人造古漢語,所以學習困難。

言在古代怎麼寫

歷史上不斷創造文章的格式。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四六文”,不僅束縛語言,還束縛思想。例如,《滕王閣序》中有這樣的兩句:“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楊得意”省略成“楊意”,“鍾子期”省略成“鍾期”,還用了司馬相如和伯牙鼓琴兩個典故。這樣的文章怎能不難讀呢?

格式束縛到“八股文”可説是至矣盡矣。八股是把文章分為八個段落:“破題、承題、起講、提股、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股濫觴於北宋,盛行於元明清。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初詔行科舉”,清光緒三十一年(1906)“諭停科舉”。

在漫長的六百年間,八股文是中國文官考試的“託福測驗”,是一代一代中國青年十年寒窗孜孜研求的“登龍術”。中國文化長期停滯不前,八股文浪費了青年的精力,是一個重要原因。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説,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2. 古代的寫怎麼寫

北宋版標準格式

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就這樣寫: 某某某,因*******,有夫*****,情願立此休書,任其改婚,永無爭執。恐後無憑,自願立此文約為照。 立約人:(簽名或摁手印) 年月日 如果是因為對方的原因就這樣寫: 某某某,有夫***,因其******,故立此休書休之,此後各自婚嫁,永無爭執。恐後無憑,自願立此文約為照。 立約人:(簽名或摁手印) 年月日

林沖版休書

可用作軍婚之用哈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為因身犯重罪,斷配滄州,去後存亡不保。有妻張氏年少,情願立此休書,任從改嫁,永無爭執。委是自行情願,即非相逼。恐後無憑,立此文約為照。年月日。

唐朝休書

唐·離婚協議: 願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呈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唐·離婚協議(根據上述修妻版改編滴修夫版): 願相公相離之後,重振雄風,再創偉業,巧娶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女。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七出之條

(古代休妻版)立書人蔣德,系襄陽府棗陽縣人,從幼憑媒娉定王氏為妻,豈期過門之後,本婦多有過失,正合七出之條,因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願退回本宗,聽憑改嫁,並無異言,休書是實。 成化二年 月 日 手掌為記 (現代休夫版,hiahia) 立書人___ ,系___人士。因奴少年不經事,受汝花言巧語所騙,兼慕汝之才幹,遂以夫妻相待。汝本當盡人夫之責,對奴憐惜疼愛,未曾料之汝竟不知其所以,無善待之心,反生詭戾,多有過失,其________正合七出之條。千般萬瑞,奴晰晰在目,每念此,奴焚心徹骨,淚如雨下。但念及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願將其退回本宗,並無異言,是以情願立此休書。 願相公相離之後,重梳髮型、再刷皮鞋、巧打領帶、選名牌襯衣,噴法國香水,用XX牌TT、開寶馬之車,坐哥倫比亞飛船,娶窈窕之姿,聘高官之女,此相攜遨遊天際,切莫返回。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每當月明之時,奴家當偕帥過皮特、富過蓋茨、才華出眾、智慧超羣,温柔體貼之新歡遙祝安康。恐後無憑,自願立此為照。 立約人:年月日:

3. “信”字在古代有哪些寫法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為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為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三尺,一般書信寬不過一尺,所以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 或綢 )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札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其他別稱如下:

鴻雁:古代傳説鴻雁能傳書,這個典故出自《 漢書•蘇武傳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所以,後來用鴻雁代稱書信。

鯉魚: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 飲馬長城窟行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説法,有“雙魚”、“雙鯉”、“魚書”等。而且古代人還常常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

書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

八行書:舊時信件每頁八行,故稱為八行書。

4. 寫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1. (形聲。

從宀,舃( xì)聲。本義:移置;放置) 2. 同本義 [replace;pour] 寫,置物也。

--《説文》。俗字亦作瀉。

以澮寫水。--《周禮·稻人》 牛弗進,則置虛命徹。

--《左傳·昭公四年》。注:“寫器令空。”

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溉者不寫,其餘皆寫。--《禮記·曲禮上》。

注:“寫者,傳已器中,乃食之也。” 3. 輸送 [carry] 發北山石槨,乃寫 蜀、荊地材皆至。

--《史記》 4. 傾吐,傾訴;抒發 [express;pour out (one's heart,troubles,etc.)] 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詩·邶風·泉水》 寫,除也。

--《廣雅》 我心寫也。--《詩·小雅·裳裳者華》。

箋:“則我心所憂,寫而去矣。” 何以含忍,寄之此詩;何以寫思,記之斯辭。

--晉· 陸雲《失題》 5. 又如:寫心(抒發內心感情);寫志(發抒情志);寫情(抒發感情);寫懷(抒發情懷);寫念(抒發思念之情);寫思(抒發情思);寫神;寫憂(發抒排除憂悶) 6. 傳抄地書寫(漢以前只用“書”,漢以後“書”與“寫”並用) [write with a pen,etc.] 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後漢書·班超傳》 武帝置寫書官。

--《漢書·藝文志》 可笑此公何太惑,讀書寫字到三更。--宋· 文同《可笑口號》 7. 又如:寫卷頭(鄉試時,考生在考前領取空白試卷,填寫姓名、年齡、籍貫、祖宗三代履歷後交回。

入場時到二門口再發給);寫字洞(辦公室);寫染(指書法、繪畫、寫詩、作文等筆墨之事) 8. 抄寫 [copy] 《三都賦》成,競相傳寫。--《晉書·左思傳》 睏乏寫手,一時未得奉寄。

--清· 顧炎武《答俞右吉書》 9. 又如:寫白(謄清);寫手(抄手);寫書(抄寫書籍);寫經(抄經);寫錄(抄錄) 10. 仿效;描繪 [follow;describe] 雷震之聲,可以放鍾寫也。--《淮南子·本經》 墳墓寫狀以孤出,哭泣含聲而相召。

--隋· 李播《周天大象賦》 11. 又如:寫物(描繪人或物);寫境(描寫環境);寫載(描畫);寫狀(描摹形狀);寫貌(描繪形象);寫妙(描繪傳神);寫放(描畫實物) 12. 畫 [draw;portrait] 一壁廂傳旨宣召丹青,寫下唐僧師徒四位喜容。--《西遊記》 繪影寫光。

--蔡元培《圖畫》 13. 又如:寫像(畫像);寫載(描畫);寫生;寫影(畫像;作畫);寫真圖,寫真像(畫像);寫形(畫像,圖寫形貌) 14. 寫作,創作 [write;create] 文章寫法,其道則一。心地光明,便有靈感,入情入理,就成藝術。

--孫犁《秀露集》 15. 又如:寫定(寫成定本);寫法(寫作方法) 16. 簽訂 [sign]。如:寫紙(訂閲契約);寫工(簽訂做長工的合同);寫僱(僱用);寫立(簽訂) 17. 租賃,確定某種出租或僱傭關係 如今寫了兩隻大官船,兵部裏討的火牌,勘合,一家子都往任上去了。

--《醒世姻緣傳》 寫了哥子的船。--《警世通言》 18. 另見 xiè。

5. “信”字在古代有哪些寫法

金文和甲骨文都沒有“信”字 小篆寫法 /pic/zy/xz2/4FE1.gif 字典解釋及字源字形 /zd/zi/ZdicE4ZdicBFZdicA1.htm 信 xìn 〈形〉(1) (會意。

從人,從言。人的言論應當是誠實的。

本義:真心誠意)(2) 同本義 [honest sincere] 信,誠也。——《説文》有諸已之謂信。

——《孟子》信,言合於意也。——《墨子經》信者,誠也。

專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定身以行事謂之信。

——《國語·晉語》期果言當謂之信。——《賈子道術》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謂之信。

——《禮記·經解》信誓旦旦。——《詩·衞風·氓》反賊無信!吾不幸誤中汝奸計也!——《三國演義》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傳·莊公十年》信而見疑。——《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則是無信。

——《世説新語·方正》(3) 又如:信行(信用;守諾言);信人(講守信用的人)(4) 真實,不虛偽[true;sure]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謂為信然。

——《三國志·諸葛亮傳》其事信。——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5) 又如:信官(誠實不欺的官員);信賞(懸賞);信賞錢(懸賞金);信人(誠實的人) 詞性變化-------------------------------------------------------------------------------- ◎ 信 xìn 〈動〉(1) 相信;信任 [believe;trust] 不我信兮。

——《詩·邶風·擊鼓》且單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記·蘇武傳》不自信。

——《戰國策·齊策》親之信之。——諸葛亮《出師表》猶信。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説》笑而不信。——宋· 蘇軾《石鐘山記》(2)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過;信愛(信任喜愛);信納(相信採納);信不信由你;聽其言而信其行(3) 守信用 [keep one's word;keep one's credit] 已諾不信則兵弱。

——《荀子·富國》小信未孚。——《左傳·莊公十年》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賈誼《過秦論》信義著於四海。——晉·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信義安所見。

——《漢書·李廣蘇建傳》虜帥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4) 住宿兩夜[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詩·周頌·有客》子庚門於純門,信於城下而還。——《左傳·襄公十八年》(5) 證實;應驗 [verify]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6) 知曉 [know] 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歲乎?——《聊齋志異》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陸游《蝶戀花》(7)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 信 xìn 〈名〉(1) 信約;盟約[oath of alliance] 以繼好結信。

——《左傳·襄公元年》(2) 符契;憑證 [sign] 行而無信。——《戰國策·燕策》(3) 又如:信籠(內盛物品後封口加蓋印信的箱籠);刻木為信(4)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傳送函件或口頭消息的人 [messenger] 宜急追信改書。

——《資治通鑑》越絕糧,使 素忠為信,告糶於吳。——《越絕書》司空鄭衝馳遣信就 阮籍求文。

——《世説新語·文學》(5) 又如:信使(使者)(6) 通“訊”。音訊 [message;information] 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李白《大堤曲》(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約定信號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風報信;凶信;信鴿;信鴻;信鳥;信問(信息)(8) 書信,信件(晚起義。先秦兩漢的書信又用“書”字表示) [letter] 函使報信。

——清· 袁枚《祭妹文》(9) 又如:信局(投遞信件的機構);私信;掛號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簡(書信)(10) 姓 ◎ 信 xìn 〈副〉(1) 放任;隨便 [conveniently; at well;at random] 要不拿出綱紀來,信着他胡行亂做,就不成個人家。——《醒世姻緣傳》低眉信手續續彈,説盡心中無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唚。不顧事實,隨便亂説);信着(任着;任憑);信手拈來;信步(3) 果真,的確 [certainly] 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

——《史記·華佗傳》煙濤微茫信難求。——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信知生難惡。

——唐· 杜甫《兵車行》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TAG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