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茶道基本禮儀

茶道基本禮儀

茶道是一門古老的文化藝術,其中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茶道基本禮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茶具清潔:泡茶前,必須將茶具清洗乾淨,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以示禮儀。

2. 座位尊卑:喝茶時,應該遵循尊卑有序的原則,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是尊,順時針旋轉,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

3. 倒茶順序:倒茶時,不能倒滿,也不能倒得太少,應該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倒茶的順序要講究先尊後卑,按照老幼、地位高低來分先後順序。

4. 續茶換茶:泡茶不能將茶沖泡成無色茶,需要換茶葉。如果喝茶途中來了新客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

茶道是一種傳統的日本文化藝術,其中基本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茶道基本禮儀的幾個方面:

1. 穿着:參與茶道活動時,要穿着整潔、舒適的日式服裝,如和服或袍子。穿衣時要注意腰帶的位置和打法,以及衣物的清潔和整理。

2. 入座:進入茶室時,要先恭敬地鞠躬,然後脱鞋入室。進入茶室後,要順時針繞一圈再入座,座位要面向茶道師傅。

3. 手勢:茶道活動中的手勢有很多,如揉手、拍手、合十等。這些手勢都有着特定的含義,需要參與者仔細領會。

4. 交流:茶道活動中,參與者要互相交流,表現出來的是尊重和關愛。在交流時要説話輕柔、温和,儘量不打擾他人。

5. 飲茶:茶道活動最重要的環節是飲茶。在飲茶前,茶道師傅會向茶碗中加入熱水,然後把茶粉倒入,攪拌至泡沫出現。然後遞給第一位參與者,參與者要輕輕地品嚐並喝完茶。接下來再遞給下一個人,直到所有人都喝完一碗茶。

以上就是一些茶道基本禮儀的幾個方面,參與者要仔細學習並加以實踐。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道是一門古老的文化藝術,其中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茶道基本禮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茶具清潔:泡茶前,必須將茶具清洗乾淨,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以示禮儀1。

2. 座位尊卑:喝茶時,應該遵循尊卑有序的原則,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是尊,順時針旋轉,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2。

3. 倒茶順序:倒茶時,不能倒滿,也不能倒得太少,應該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倒茶的順序要講究先尊後卑,按照老幼、地位高低來分先後順序3。

4. 續茶換茶:泡茶不能將茶沖泡成無色茶,需要換茶葉。如果喝茶途中來了新客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3。

內容摘自:1百度文庫2知乎3小紅書4飲茶人網有用4分享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疽而茶藝活動的前提便是禮儀來自,具體來説,茶藝最基本的禮儀有鞠躬禮、伸掌禮、寓意禮。

鞠躬禮有站式、坐式和跪式之分。站式是一般茶館比較常用的鞠躬禮,茶藝師將雙手交叉於小腹部,上半身平直彎腰,到位後略微停頓,再慢慢直起身體。行禮時的速度不宜過快,應當是舒緩來自並結合呼吸來完成的。這樣會讓客人感受到茶藝師的平和心態以及真誠的為人。

伸掌禮是茶藝過程中使用頻率較高的禮儀動作之一,表示恭敬地“請”、“謝謝”,茶藝師和茶客均可使用。當兩人面對面時,均伸出右掌行禮,當兩人並坐時,右側者伸出右掌行禮,左側者伸出左掌行禮。導膠技開境百而手掌姿勢應當將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邊,四指自然併攏,拇指內斂,手心中彷彿含有一個小氣團。行禮時應當結合相應來自的自然微笑,表現出一種真誠的親切感。

是在長期的茶藝活動中總結出來的,具有美好的寓意和祝福的禮節,這些動作在 沖茶時代替語言而成為特有的溝通形式。常見的寓意禮“鳳凰三點頭”是用手提水壺 高衝低斟反覆三州活次,寓意向來賓鞠躬三次,表示歡迎。此外,在放置茶壺時,還講究 壺嘴不可正對茶客,否則表示請客人儘快離開的驅趕之意。同時,斟茶只可七分,暗 喻"七分茶,三分情”。

茶道有哪些禮儀

茶道有哪些禮儀

  導語:我們常會説某某某的心靈美,心靈美所包含的內心、精神、思想等都是可以從恭敬的言語和動作中一一體現出來的,禮儀則是表示尊敬的形式(禮節)和儀式,這個應該貫穿在整個茶道活動中,賓客與主人之間要體現互敬互重,美觀和諧。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茶藝知識,歡迎大家參考!

   (一)鞠躬禮

  茶道表演開始和結束,主客均要行鞠躬禮。有站式和跪式兩種,且根據鞠躬的彎腰程度可分為真、行、草三種。“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草禮”用於説話前後。

   1.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為預備,然後將相搭的兩手漸漸分開,貼着兩大腿下滑,手指尖觸至膝蓋上沿為止,同時上半身由腰部起傾斜,頭、背與腿呈近90°的弓形,略作停頓,表示對對方真誠的敬意,然後,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對對方連綿不斷的敬意,同時手沿腳上提,恢復原來的站姿。“行禮”要領與“真禮”同,僅雙手至大腿中部即行,頭、背與腿約呈120°的弓形。“草禮”只需將身體向前稍作傾斜,兩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頭、背與腿約呈150°的弓形,餘同“真禮”。

   2.坐式鞠躬

  如果主人是站立的,而客人是坐在椅子或者凳子上的.,那麼客人就應該用坐式答禮。

  “真禮”以坐姿為準備,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前移至膝蓋,腰部順勢前傾,低頭,但頭、頸與背部呈平弧形,稍作停頓,慢慢將上身直起,恢復坐姿。“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移至中部,餘同“真禮”。“草禮”只將兩手搭在大腿根,略欠身即可。

   3.跪式鞠躬

  “真禮”以跪坐姿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着地,兩手指尖斜相對,身體傾至與膝間只剩一個拳頭的空檔,身體呈45°前傾,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

  同樣行禮時動作要與呼吸相配,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速度與他人保持一致。“行禮”方法與“真禮”相似,但兩手僅前半掌着地,身體約呈55°前傾;行“草禮”時僅兩手手指着地,身體約呈65°前傾。

   (二) 伸掌禮

  這個是茶道表演中採用得最多的示意禮。當主泡和助泡之間協同配合的時候,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種物品時都簡用此禮,表示的意思為:“請”和“謝謝”。

   (三) 寓意禮

  茶道活動中,自古以來在民間逐步形成了不少帶有寓意的禮節。如最常見的為沖泡時的“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迴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迴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迴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觀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去!去!”的意思。

;

茶道的基本禮儀

茶道的基本禮儀

茶道的基本禮儀,説到茶,就要説到茶的禮儀,即使是剛剛接觸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認為茶道的做法簡易,也有的認為茶道的禮儀做法十分困難。以下是茶道的基本禮儀,希望對你有幫助

茶道的基本禮儀1

茶道禮儀規矩

1、茶具要清潔

家裏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説: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中國茶道禮儀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禮儀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分別為煎茶、鬥茶和工夫茶。

1、煎茶

煎茶,顧名思義就是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中國茶道禮儀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就是唐代的煎茶。

2、鬥茶

鬥茶又稱茗戰,起源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中國古代茶道禮儀的最高表現形式。最終目的在於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麪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能獲得鬥茶的最後勝利。

3、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中國茶道禮儀的表現形式。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盛行於安徽、祁門等地區。工夫茶講究品飲的工夫,飲工夫茶,分為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更為講究待客。

中國茶道禮儀法則

中國茶道禮儀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1、古人茶道禮儀講究六境,分別為: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飲者的修養,其一招一式都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2、宋代茶道禮儀的法則,叫三點,一點是新茶、甘泉、潔器;二點為天氣景色宜人;三點為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

茶藝禮儀之茶人的禮儀

1、鞠躬禮

鞠躬禮通常用在茶藝人員迎賓、茶藝表演及送客的時候,鞠躬禮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禮的時候,站式雙手要自然下垂,微彎,坐式和跪式需將雙手放在雙膝前面。

2、伸手禮

伸手禮是茶事活動中常見的禮節,主要用於介紹茶具、茶葉、賞茶和請客人傳遞茶杯等。行伸手禮的時候,手指要織染併攏,大拇指往內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時講:請、請觀賞、謝謝等。

3、寓意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壺嘴不能整對着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泡茶最常用的方法為: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歡迎。

4、叩手禮

叩手禮意指手指輕輕叩擊茶桌來行禮,單指叩擊茶桌兩三下,表示謝謝你的寓意。有的地方,前輩給晚輩倒茶時,晚輩必須雙手指叩擊茶桌以示謝謝。

茶道的基本禮儀2

茶道禮儀

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

在茶館裏,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務員以茶迎客;在居住處,以茶待客有主任和賓客;在茶會上,有主持者、茶藝師把茶道之美、茶藝之情展示給應邀嘉賓;傢俱茶事則自烹自飲,自得其樂。照理説,茶人不必言資格、論貴賤,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國的中華民族,也就給茶道賦予了濃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禮儀的標準。

茶聖陸羽的標準很簡單,要求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唐末劉貞亮要求茶人循禮法、行仁義、謙恭和平、淨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處的道又以儒為主。

宋人強調茶人必須是佳客,這裏的佳客應當具有如茶一般清醇優雅的氣質和坦誠告潔的情操。明代對茶人雖無明確標準,但大體要求則有。陸樹聲著《茶寮記》中提到:“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而其人與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間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飲茶時要吟詩、揮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資格説。

中國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韻,即茶人應具有外觀形象美和氣質美。我國茶人在長期的茶事活動中,藉助佛教修行的“五調法”來自己。

調身:茶人在茶事活動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鬆,目光祥和,舉止從容。調息:呼吸要輕細而勻實,做到不粗、不喘、不亂。調心:目定意閒、除區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無關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調食:飲食適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計較。

調睡: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過“五調”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與完善。:

日本茶道對茶人要求很嚴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藝能,並已納入大學家政系必修課程,以致於一般日本婦女少學習3年才能勝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瞭解本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和道德觀念。按此要求,茶人須是茶專家和哲人才行。所以,在普及茶道時只能要求實事求是,事實上很難作到。

當今社會,世人求和平,國人將講文明。茶人既要繼承發揚本民族的傳統道德和文化教養,又應融入當代精神文明和科學知識。1982年9月成立的台灣茶藝協會,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藝基本精神。我國已故著名茶學家莊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許茶、一心為茶,他倡導的以“廉、美、和、敬”為中心的茶德可謂現代茶人之標準,他本人也是我們茶人努力學習的楷模。

茶道的.基本禮儀3

茶道文化

你有注意過你喝茶的方式正確嗎?也許你會説喝茶也份正確方式嗎?的確喝茶也是份正與否的方式,如果你喝茶養生的方式不正確,那麼久會影響你醫患結石、刺激腸胃、危害健康等副作用。 所以愛茶網我建議大家今後在喝茶時一定要多加註意喝茶養生的方式。

茶道文化

喝茶養生副作用1:結石

有些辦公室職員喜歡在加班的時候泡上一杯濃濃的茶,以緩解疲勞幫助養生,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太正確的,特別是加班的時候空腹喝茶,人體會吸入大量的草酸成分,進而在體內形成結石,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副作用。

喝茶養生副作用4:有針對性的毛病

喝茶養生是一定要分季節分年齡分性別的,否則也是會產生一些對內臟,關節以及生殖器官有影響的副作用,熱喝綠茶、寒喝紅茶,老喝淡茶、壯喝濃茶等都是不同的。

喝茶養生副作用3:過於刺激

對於一些腸胃不太好的人,又不是喝一些養胃養生茶,會產生怎樣的副作用,大家可想而知,這對胃肯定會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喝茶養生副作用2:危害身體健康

一些肥胖界的人士都會選擇喝茶來幫助減肥養生,因此每天喝茶的量也超出正常範圍,這樣的大量酗茶,對身體健康來説也是一種危害,這樣的副作用是極為明顯的,儘量要保持一定的量。

茶道禮儀知識介紹

茶道禮儀知識介紹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對我們的重要性,中國是著名的禮儀之邦,許多事情都講究規矩與禮儀,喝茶也是一樣,那麼大家知道茶道禮儀有哪些嗎下面一起跟我來了解下吧。

  喝茶是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家都習慣以茶待客,並且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下面就為大家説説中國的茶道禮儀規矩,一定要來看哦。

  一、茶道禮儀規矩

  1、茶具要清潔

  家裏如果有貴賓來做客的話,首先需要先讓座給客人,然後就要給客人準備茶了,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的會後,我們需要注意相關的茶葉用量,茶葉不可以放置的很多當然也不可以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説: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二、茶道講究禮儀細節

  無論是買茶還是在一些茶博會上,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些茶藝師在進行茶道的禮儀表演。有些人會覺得這些茶道的禮儀實在過於繁瑣,甚至難以記住。如果在平常生活中,想要將這一整套的茶道的禮儀全部掌握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困難,只要靜下心來就可以。

  茶道的禮儀注重細節,這些細節在我們心頭煩亂的時候往往無法兼顧到,事實上內心沉靜下來,與茶融為一體的時候,這種細節的表現就如同我們自己的肢體一部分一樣,可以自如做到。

  比如説清洗茶筅,在客人面前將茶筅清洗乾淨,然後需要敲三下,舉起兩下,這樣就完成了清洗,而當結束的時候,需要先用熱水將茶杯中的殘茶清洗乾淨,然後再用熱水將茶杯清洗一遍,清洗過後敲兩下舉起,如此就完成了結束時的動作,開始與結束,動作有相同之處,卻絕對不能混淆。

  還有在品茶的時候,為避開正面飲茶,需要將茶杯轉動一圈半,飲茶完畢之後清潔嘴脣觸碰的位置,然後將茶杯轉回正面,如此反覆,這就是茶道的禮儀細節。

  我們可以看出,這些細節其實是很簡單的,每一點細節都有講究。茶道的禮儀本就是將靜心、意境、美學觀念結合在一起的一門學問,它符合修禪所講的內省修心觀念,我們在飲茶的時候,如果能夠嚴格按照茶道的禮儀細節來做,可以身心交融,與茶交融,與天地交融,持之以恆,在不斷的.薰陶之下,終究會天人合一,達到內心的。

  茶文化歷史悠久,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茶道倒茶禮儀,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首先,茶具要清潔

  客人進屋後,先讓坐,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衞生,又顯得彬彬有禮。

  如果不管茶具乾淨不乾淨,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人家一看到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污跡就反胃,怎麼還願意喝你的茶呢?現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託,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適量

  先説茶葉,一般要適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衝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衝好。再説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

  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矩,用一隻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沒有杯耳的茶杯倒滿茶之後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有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衞生。請試想,讓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嗎?

  最後,添茶

  如果客人的杯子裏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三、喝茶的好處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調查發現,茶是中老年人最佳飲品。因為大量研究表明了茶對中老年人的多種益處。

  茶是中老年人最佳飲品

  1、有助於抗氧化

  茶多酚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有實驗表明,1毫克茶多酚能清除對人體有害的過量自由基,比9微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還高,抗衰老能力也比維生素強18倍。

茶道知識12懂禮儀

茶道知識12懂禮儀分為主人篇和客人篇,主人篇的禮儀是泡前不介紹茶、注意個人儀表、不能徒手拿茶葉、泡茶前不温杯、壺嘴杯嘴不能對向客人、倒茶不能倒滿、要用杯託奉茶、有序奉茶;客人篇的禮儀是行叩指禮、不能一口悶或亮杯底、喝茶時不能隨意抽煙、不能隨意觸碰主人的茶寵。

一、主人篇  

1、泡前不介紹茶  

在泡茶前,主人要先了解客人的身體狀況、適宜飲什麼茶、平時的飲茶習慣、喜歡的茶類和濃淡等,然後做好準備。或者多準備幾款茶,等客人來時,讓客人進行挑選。  

在沖泡之前,可以簡要地介紹一下準備沖泡的茶葉名稱、產地、品質特徵等;如果客人有看幹茶的要求,要讓客人欣賞幹茶的外形、色澤和幹香。  

2、注意個人儀表  

在沖泡前,主人要確保自己手上無異味。女孩子要避免使用香氣太重的香水或化粧品,否則容易干擾對茶香氣的欣賞。  

當感冒、咳嗽時,不宜泡茶招待客人。泡茶時也儘量不要説話;賞茶、聞香時,等移開茶葉後再説話;聞香時吸氣,挪開茶葉才吐氣。  

3、不能徒手拿茶葉  

用手直接拿茶葉,手上帶有的汗漬或者水,容易讓茶葉受潮。而且手上的一些氣味也容易沾染到茶葉上,不僅會影響到茶的品質,也給人不衞生的感覺。應該用茶匙取適量茶葉,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將茶葉倒出。  

4、泡茶前不温杯  

喝茶前不温杯,會給人造成不衞生的印象。雖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潔過,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潔一次,是尊重的體現。  

用開水温杯燙壺,不僅可以除去茶具異味,而且提高茶具温度,對於茶湯的表現也會更好,給客人更好的品飲體驗。正確做法是在泡茶之前用開水把茶具都燙洗一遍。這樣,既講究衞生,品飲效果也好。  

5、壺嘴、杯嘴不能對向客人  

壺嘴、杯嘴對向客人,表示請人快速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其實不僅是壺嘴、杯嘴,一切尖鋭、危險的物品都是不能對着他人的。  

燒水壺如果對着人,噴出的蒸汽容易燙傷,壺嘴、茶針之類尖鋭的東西對着人,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就像我們在遞剪刀的時候,都會把尖的一邊對着自己,也是禮貌和素質的體現。  

6、倒茶不能倒滿  

在客人倒茶時,不宜過滿,七分最佳。俗話説“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在酒桌上敬酒時,酒要倒滿表示對客人客氣尊敬的意思,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不小心摔破茶杯,造成難堪,有趕客人走的意思,所以茶倒七分滿的程度剛好。

7、要用杯託奉茶

用手直接觸碰客人的茶杯,在客人看來十分不衞生。如果客人發現你的指紋等污漬留在了杯口上,其喝茶的興致可能就瞬間沒有了。故而,主人需要給客人奉茶時,最好上杯託,即茶杯的墊子,用雙手奉上杯託,將茶湯遞到客人面前,避免手指直接去碰飲茶人的茶杯。

8、有序分湯

斟茶時不光需要先客後主,也應當依次分茶,或按長幼順序,或按身份地位高低。越過中間的客人,直接給下一位客人斟茶,這是非常失禮的。無論是什麼場合,主人斟茶時一定不要出現越位的情況。

同時,當客人杯中的茶湯被徹底喝完後,最好及時續杯,別讓客人面前的茶杯空太久。空杯遲遲不倒茶,這在茶桌上有“趕客”之意。但要是發現有的客人不怎麼喝新斟的茶湯,表示其已經不想喝了,這時主人就不需要再斟茶了。

二、客人篇  

1、行叩指禮  

主人給客人倒茶時,客人不需要説謝謝,只需要用右手中指和食指,併攏曲指叩打桌面,以示感謝,這一動作俗稱為“叩指行禮”。這一動作可以避免在喝茶時,因反覆道謝而破壞談話的節奏和喝茶的氣氛。  

2、不能一口悶或亮杯底  

我們在喝酒時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喝完時也會把杯口朝下亮杯底給別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  

但喝茶不同,要慢慢地品,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喝茶可以發出聲音,讓茶湯與口腔融合更好,聲音也是對茶的一種讚賞。不過和喝酒一樣,主人給客人倒的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了好茶,辜負了主人的一片好意。如果實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湯在杯裏,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3、喝茶時不能隨意抽煙  

喝茶是在很乾淨的環境下進行的,煙味會影響品茶的體驗,何況同茶桌會有不吸煙的人,這時抽煙的人要照顧其他人的感受。  

所以在喝茶時,未經主人或在場客人的允許,是不能抽煙的。如果實在想抽,可以喝幾泡茶後,和大家説一聲,去外面抽煙。另外,才坐下就遞煙的行為,也很失禮。  

4、不能隨意觸碰主人的茶寵  

主人的茶桌上,總會擺放很多可愛的茶寵,在觀看之前,要詢問主人,經過允許後再拿到手裏仔細欣賞。桌上的茶寵,在每次泡茶時也會“喝茶”,沒經過主人的同意,不要隨意就將自己喝剩的茶水澆淋茶寵。

茶道入門茶道基本禮儀

茶道入門茶道基本禮儀如下:

1、喝茶前:如今很少人知道客位的尊卑問題,雖然茶道里面講究的是客隨主便一説,不過喝茶的人多了,自然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是尊!順時針旋轉,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不論茶桌上的形式如何,這個是不變的鐵律。

尊位的第一順序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齡大的人。其中師長、長者為尊,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先坐尊位。

座位方面有一個特別的規定:忌諱對頭坐,就是頭對頭和主人面對面坐!哪怕就是隻有你和主人兩個人,也不要坐對頭的,知禮的客人應該坐主人的右手邊的卑位,人多實在避免不了坐對頭的情況,小孩來坐這個位子。

第一道禮節:客人最重要的禮節是答禮,也稱回禮!所謂第一道禮節,是指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品,並且請你品嚐的時候,作為客人的第一次回禮。

正式的、正規的第一次客人回禮是這樣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雙手接過(或者雙手捧起茶杯)先聞香,後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稱讚主人。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一躬,躬身行禮。

躬身越低,表示對於主人越發尊敬,對於主人是長輩客人是晚輩,躬身應該至少為45度的傾斜角的。

2、喝茶中:喝茶過程裏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禮禮節是扣指禮,又叫屈指跪。這個禮節的來由前邊已經大家都知道的。還有就是茶桌上面忌談性事,不然喝着喝着茶水會發酸的。喝茶忌“一口悶”或者“亮杯底”的,偶們喝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區別。

茶藝禮儀有哪些

茶藝禮儀有哪些

  中國人都習慣以茶代客,並且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那麼茶藝禮儀都包括有哪些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茶藝禮儀有哪些,歡迎閲讀與收藏。

  茶藝禮儀有哪些 篇1

  茶藝禮儀,主要體現在泡茶者的容貌、姿態、風度禮節等細節上。

  茶藝禮儀之茶人的儀容

  泡茶者着裝必須得體、髮型要整理整齊、舉止要優雅。茶人的站姿、坐姿和行姿都要自然、優美。

  茶藝禮儀之茶人的禮儀

  1、鞠躬禮

  鞠躬禮通常用在茶藝人員迎賓、茶藝表演及送客的時候,鞠躬禮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禮的時候,站式雙手要自然下垂,微彎,坐式和跪式需將雙手放在雙膝前面。

  2、伸手禮

  伸手禮是茶事活動中常見的禮節,主要用於介紹茶具、茶葉、賞茶和請客人傳遞茶杯等。行伸手禮的時候,手指要織染併攏,大拇指往內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時講:請、請觀賞、謝謝等。

  3、寓意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壺嘴不能整對着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泡茶最常用的方法為: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歡迎。

  4、叩手禮

  叩手禮意指手指輕輕叩擊茶桌來行禮,單指叩擊茶桌兩三下,表示謝謝你的寓意。有的地方,前輩給晚輩倒茶時,晚輩必須雙手指叩擊茶桌以示謝謝。

  茶藝禮儀有哪些 篇2

  【泡茶禮儀】

  室內基本陳設:茶師位置一般在室內北面,對面隨意擺放幾張繡墩作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隨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圍(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於室內的左右兩邊,皆嚴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關鍵,品茶時將杯子傳遞每人只品一口,有點類似先秦時朝會的感覺,氛圍莊嚴肅穆)茶師用一長條方桌,背後設一屏風,中間一坐墩,桌左邊設茶洗、水,桌右邊擺設一插花花瓶。茶師坐着事茶,侍女捧案於旁邊。

  準備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帶格為漏水裝置);一茶煲(盛開水用);一茶爐(煮茶用,旁最好帶有小擋風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葉罐(裝茶葉用);一茶罐(搗茶葉用)、茶勺(盛茶葉用)、茶漏(盛茶湯用)、茶搗(搗碎茶葉用)、茶竹(夾茶杯用的夾子)放於一瓶裏;一小香爐,茶座上擺放一套聞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壺。

  對主客要求:做到安靜,有禮有序,正裝出席,不説話私語,主人禮讓客人。

  對茶師要求:動作有序不緊不慢,莊重,行動優雅(注重)有禮。人員一般為一茶師,兩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風左右斜向捧案而立,無案時應合手而立(合手,手搭於腹前掩於袖中)茶師與侍者行禮時都應合手而鞠躬。

  儀式:

  待客賞境(茶境)——茶藝前,主客聚齊,主人與客人依次行禮問安,一般是客人行禮,主人答禮。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談話,順便請客人蔘觀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佈置,並請客人點評,作為話題。

  品初禮茶——茶藝開始前,主客落座,這時都不再講話,茶師率其侍女進,到桌前,橫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禮,然後皆落座。茶會便正式開始。

  淨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進,茶師淨手(象徵性)然後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後主,主客也需淨手。古代人認為茶事是心誠莊重的,同時亦要保持清潔,淨手無疑已等於淨心)然後茶師點燃香爐,一放於自己桌上,一讓侍女放於客人坐中間的矮案上。靜氣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還利於調節氣氛,增添平和的氣息,更利於在座人們心靈之間的聯繫交流。

  展示茶具——然後茶師將茶具放於案上,侍女捧案將茶具(主要是茶杯)分發給客人供其觀賞點評。

  【飲茶禮節】

  鞠躬禮

  鞠躬禮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茶道禮儀,根據彎腰的不同,分為真禮、行禮、草禮三種。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草禮用於説話前後。

  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為準備,將相搭的兩隻手逐漸分開,貼着大腿根往下滑,手指尖部觸及膝蓋的上沿為止。上半身由腰部開始傾斜,頭、背、腿呈現出90℃的姿勢,慢慢直起身子,鞠躬要與呼吸配合,彎腰下傾的時候吐氣,直起上身的時候吸氣。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雙手滑於大腿中部,頭、背與腿部呈現出120℃的夾角。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頭、背與腿部呈現出150℃的夾角。

  坐式鞠躬

  真禮以坐姿為準備,雙手搭於膝蓋上,腰部前傾,頭、頸、背都呈現出弧形的狀態。

  行禮以坐姿為準備,與真禮差不多,但是位置稍低。

  草禮即雙手平放在大腿上,稍微欠身即可。

  跪式鞠躬

  真禮的跪式鞠躬,以跪姿為準備。背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倒,雙手從膝蓋上逐漸下滑,雙手着地,雙手手指相對。行禮的時候要配合呼吸,彎腰向前,抬身時需要吐氣。前傾的時候,身體與膝蓋之間的距離只容一個拳頭。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55℃。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65℃。

  伸掌禮

  這是茶道中使用最多的禮儀,多用於主人向客人請茶的時候使用,表示“請”或者“謝謝”的含義。兩人對坐時,伸出左手,四指併攏,虎口分開,側斜於敬奉的物品旁側。對坐時候,左側坐伸出左掌,右側坐伸出右掌。在飲茶的時候,男性應該多照顧女性。

  寓意禮

  鳳凰三點頭:每次泡茶沖水的時候,需要高提水壺向茶壺內注水,上下提拉水壺,反覆三次,表示一種敬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茶壺嘴不能對着客人,這樣表示請客人離開。

  如果使用的茶杯有柄,就應該便於客人取用,放置於右側。對坐的時候,左利手的客人可以自行調換。

  提壺倒水的方向也是一種語言。右手提茶壺需要逆時針轉來表示歡迎,左手需要順時針表示歡迎。如果方向相反,就意味着送客(送客也在三泡之後,中途送客很不禮貌)。

  【茶道注意事項】

  1、茶具要清潔

  家裏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説: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茶藝禮儀有哪些 篇3

  禮儀的原則

  禮儀時對禮貌、理解的統稱。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自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時一個表現禮貌的系統而完整的過程。茶事禮儀概括了一下原則:

  1、遵守於自律的原則

  在茶事活動中,每一位參與者都必須自覺遵守禮儀,用禮儀去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還要自我要求、自我約束。

  2、敬人於寬容的原則

  不可失敬於人,不可上海他人尊嚴,更不能侮辱對反人格,敬人之心長存;在茶事後動中既要嚴於律己,更要寬以待人。要更逗地容忍他人,不要求全責備。

  茶藝禮儀基本姿態

  做為茶藝師,應該具備有交割哦的文化修養,得體的行為舉止,熟悉和掌握茶文化知識以及泡茶技能,做到以神、情、技動人。也就是説,無論在外形、舉止乃至氣質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一、儀容儀態

  1、得體的着裝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泡茶師的關裝以整潔大方為好,不宜太鮮豔,女性切忌濃粧豔抹,大膽暴露,男性也應避免乖張怪誕,如留長髮、穿乞丐裝等,總之,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應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要與環境、茶具相匹配,言談得體,彬彬有禮,體現出內在文化素養來。

  2、整齊的髮型

  要求髮型原則上要根據自己的臉型,適合自己的氣質,給人一種很舒適、整潔、大方的感覺,不認長短,都要按泡茶時的要求進行梳理。

  3、優美的手型

  作為茶藝人員,首先要有一雙纖細、柔嫩的手,平時注意適時的保養,隨着保持清潔、乾淨。

  4、嬌好的面部

  茶藝表演是淡雅的事物,臉部的化粧不要太濃,也不要噴味道強烈的香水,否則茶香被壞,破壞了品茶時的感覺。

  5、優雅的舉止

  一個人的個性很容易從泡茶的過程中表露出來。可以藉着姿態動作的修正,潛移默化一個人的心情。做茶時要注意兩件事:一是將各項動作組合的韻律感表現出來,二是將泡茶的動作融進與客人的交流中。

  二、服務姿態

  行茶禮目和在於自省修身、追求完美、提升生活品味。

  行茶禮儀動作:多采用含蓄、温文、謙遜、誠摯的動作。

  基本要求:站勢筆直,走相自如,坐姿端正,挺胸收腹,腰身和勁部須挺直,雙肩平正,筋脈肉放鬆,調息靜氣,目光祥和,表情自信,侍人謙和,行禮輕柔而又表達清晰,面帶微笑。

  1、站姿:優美而雅觀的站姿,是體現茶藝人員儀表的起點和基礎。男性站姿,身體直立站好,正面看,腳跟相靠,腳尖分開,呈50—60度雙手指自然伸直。併攏,左手放在右手上,貼於腹部,雙目平視前方;女性與男性不同的是,雙服併攏,雙手手指自然伸直後,右手張開虎口略為握在左手上貼於腰部。

  2、行姿:人的正確行姿是一種動態美,男性行姿雙手自然垂,呈半握拳狀,頭部微微抬起,目光平視,肩部放鬆,手臂自然前後擺動,身體重心稍向前傾,腹部和臂部要向上提,由大腿帶動小腿身前邁進,一般每一步後服之間的距離20—30CM,行走路線為直線。女性行姿,雙手放於腰部不動,或雙手放下,手臂自然前後擺動,勁直,肩平正,腳尖身正前方,自然邁步。

  步帶和步幅也是行走姿態的重要方面,由於茶藝人員的工作性質決定,在行走時,要求保持一定要步速,不要過急,步幅不可以過大,否則,會給客人帶來不安靜和舒服的感覺。

  3、坐姿:茶藝人員在客人沏泡各種茶時大多需要坐着進行,因此,良好的從姿態,顯得十分重要。國性坐姿,雙腿自然相靠,腳尖朝正前方,雙手自然平放在大腿上,指尖朝正前方,盤腿坐姿態為右腿在前,左腿在後,曲膝放鬆,雙手自如地放於雙膝上。女性坐姿與男性不同的是,雙手微微相握,貼於腰部。

  做茶時,要求頭正肩平,肩部不能因為操作動作的改變而左右傾斜,雙腿併攏,雙手不操作時,平入在操作枱上,而部表情輕鬆愉悦。

  4、跪姿:男性雙腿併攏,跪下後,左腳尖放在右腳尖上。自然坐落,胳膊肘略彎,雙手放在大腿上,頭部微微向上抬,女性和男性不同的是,雙手稍握,入於腰部,頸項挺直。

;

茶道禮儀注意事項

  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並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我們中華文明“禮儀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飲茶的禮節上應該有所注意。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禮儀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

  茶道禮儀注意事項

  1.由於是待客,所以忌諱把茶水泡到發白的程度,這個視為是失禮。當然你可以詢問客人是否需要換茶,如果客人堅持再泡,最多再泡一至兩次也要換茶的。

  2.準備茶點:不為客人準備茶點的,同樣視為失禮行為。當然茶點的種類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花生,蜜餞,腰果,杏仁之類的。不過茶點不必特別的分盤,擺放在茶盤前的適當位置,由客人自行取用。

  3.交談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語言平和,品茶和喝酒是有質的區別的,要的是那份“從容”、“自在”和“平和”而已,作為主人而言,忌諱對自己的茶葉自吹自擂或者誇大其詞。同時應該注意談論話題的選取,避讓那些低俗的八卦話題,談論層次應該是有一個比較高的起點。

  4.動作應該優雅。喝茶就是一種修行,一種修身養性的過程,舉手投足之間要有一份自信和優雅。趙老居士説過:“愛茶的人,就是壞也壞不到哪裏的。”

  5.如果你是一個抽煙的人最好忍忍,正規的茶道是嚴禁抽煙的。不過如果你和主人的關係很好的話,你也應該在喝了幾泡茶之後,徵詢一下主人的意見,得到同意以後方可吞雲吐霧,才坐下就發煙的,視為失禮。

  6.服裝整潔。因為有客人在場,所以千萬不可以是什麼睡衣之類的,至少是着乾淨整潔的正裝出場,如果是參加評茶會,還得是“三件套”。

  品茗注意事項

  (一)品茗活動前,沖泡者應落落大方又不失禮貌地自報家門,最常用的開場白是"大家好!我叫某某,很高興能為大家泡茶。有什麼需要我服務的,請儘管吩咐。"沖泡開始前,應簡要地介紹一下所沖泡的茶葉名稱,以及這種茶的文化背景、產地、品質特徵、沖泡要點等。但介紹內容不能過多,要語言精練,語意正確,語調親切,使飲者感到茶道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在沖泡過程中,對每一道程序,要用一兩句話加以説明,特別是對一些富有寓意的操作程序,更應及時指明,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當沖泡完畢,客人還需要繼續品茶,而沖泡者不得不離開時,應徵求客人的意見,如"請大家慢用,隨時恭候您的吩咐,現在我可以離開嗎"?這樣顯示出對客人的尊重。

  (二)主人在泡茶款客前,先拿出一些名優茶放在茶盤中,供客人挑選,以表達主人對客人的尊重,同時讓客人仔細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和幹香。

  (三)將茶筒中的茶葉放入壺或杯中,應使用竹或木製的茶匙攝取,不要用手抓。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使適量的茶葉落入壺或杯中,這是講衞生、講文明的表現。

  (四)將泡好的茶端給客人時,最好使用托盤,若不用托盤,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端至客人面前,應略躬身,説"請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時説"請"。

茶道的基本禮儀

  下面是由整理的茶道的基本禮儀,歡迎閲讀。

【茶道禮儀】

  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並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比如,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並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邊談邊飲時,要及時給客人添水。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飲。

【基本內容】

  説茶道,就要説到茶的禮儀,即使是剛剛接觸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認為茶道的做法簡易,也有的認為茶道的禮儀做法十分困難。其實這樣的想法是有一些錯誤的,學習茶道禮儀作法時,應該要自己用心去學習細部的動作,如有不瞭解時應當請教老師,以獲得充分的理解,於是開始累積經驗,最後正確的禮儀作法就如你身體的一部份一樣,永生都不會忘記。

  在茶道的禮儀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時,應當要將茶筅清洗乾淨,而在客人面前,將茶筅洗淨,然後輕敲三下舉起兩下後,便完成了清洗的動作,而在結束的時候,則是先用熱水將茶碗中的餘茶洗淨,然後在用熱水洗淨茶筅,最後輕敲兩下後舉起,如此便完成了結束時的清洗動作。即使同樣是茶筅,但是開始和結束時的意義卻有不同,請不要加以混淆。

  第一、茶具一定要潔淨,包括茶杯、茶壺、托盤及裝茶葉的罐、盒。

  第二、取茶葉要用專用的器皿----竹製或木製的茶勺,也可用不鏽鋼或陶製的勺代替,不要用手抓

  第三、要用雙手敬茶,杯把在客人的右邊。敬茶時要用茶托盤,如果沒有,也要用小茶碟,一手託着小茶碟底部,一手扶着茶杯,雙手捧上。手指不能觸及杯沿。

  第四、第一杯差要敬給來賓中的年長者,如果是同輩人,應當先請女士用茶。

  第五、淺茶滿酒。説的是給客人斟酒要倒滿,敬茶只需七八分滿。

  除此之外,在品嚐茶的時候,在手中茶碗要往哪個方向轉動呢?這也是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在喝茶的時候轉動茶碗,是為了要避免從正面飲用的意思,將茶碗轉動一圈半,並離開茶碗的正面後,便可以開始飲用,而飲用完後再加以清潔嘴角所碰觸之處,然而將茶碗轉回正面,如此重複。

  茶泡好了,你就準備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麗的顏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圍環境。在你自己創造的輕盈和秀麗中呼吸。其中藴含的道理是:當你使周圍的世界平安美麗時,你的心和頭腦就有了相同的心境。

  然而,諸如此類的茶道禮儀作法,事實上是有相當的意義的。

【演示茶藝 烹茶飲茶的藝術】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

  茶分六種:紅茶、綠茶、黑茶、黃茶、清茶(烏龍茶)和白茶。

【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

  古人品茶講究六境: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飲者的修養,其一招一式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宋代品茶有一條法則,叫做“三點”: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景色宜人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為嚴格細緻,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即: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吟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含,十一會心,十二賞鑑,十三文僮。“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點不得法;二惡具,茶具不清潔;三主客不韻,主人,客人舉止粗俗;四冠裳苛禮,過於拘束禮儀;五葷餚雜陳,茶貴清,一案葷腥,不能辨味;六忙見,沒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間案頭多惡趣,環境佈置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的説法.

【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禮儀技巧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②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麪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麪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

【歷史】

  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辭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在唐朝寺院僧眾唸經坐禪,皆以茶為飲,清心養神。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唐呂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以至於使不少人誤以為茶道來源於他邦。中國的茶道可以説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説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説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茶道禮儀注意事項有哪些 茶道禮儀介紹

1、茶道講究的是“主隨客便”,但是從禮儀文化上講,喝茶也就要遵循喝茶座次禮儀的原則。面對主人或者泡茶的人,左手邊的是“尊位”。尊位的順序為:老年人、領導、女士。

2、敬茶應雙手奉上,一般首杯茶要敬給桌上德高望重者。在放置茶杯時,千萬不要粗枝大葉,以之直撞客人,也不要把茶杯放在客人的文件上,或是其行動時容易撞翻的地方。

3、客人喝完杯中茶,並且到了“尾頭”,應儘快“續杯”。

茶的基本禮儀

茶的基本禮儀

茶的基本禮儀,現代社會,我們雖無需恪守茶道規則,但也要懂一些茶桌基本禮儀,尊重他人,才能使歡聚時刻更加融洽美好。喝茶,不但是修身,更是養性。以下茶的基本禮儀。

茶的基本禮儀1

1、茶具要清潔

家裏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説: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中國茶道禮儀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禮儀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分別為煎茶、鬥茶和工夫茶。

1、煎茶

煎茶,顧名思義就是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中國茶道禮儀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就是唐代的煎茶。

2、鬥茶

鬥茶又稱茗戰,起源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中國古代茶道禮儀的最高表現形式。最終目的在於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麪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能獲得鬥茶的最後勝利。

3、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中國茶道禮儀的表現形式。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盛行於安徽、祁門等地區。工夫茶講究品飲的工夫,飲工夫茶,分為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更為講究待客。

中國茶道禮儀法則

中國茶道禮儀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1、古人茶道禮儀講究六境,分別為: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飲者的修養,其一招一式都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2、宋代茶道禮儀的法則,叫三點,一點是新茶、甘泉、潔器;二點為天氣景色宜人;三點為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

茶藝禮儀之茶人的禮儀

1、鞠躬禮

鞠躬禮通常用在茶藝人員迎賓、茶藝表演及送客的時候,鞠躬禮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禮的時候,站式雙手要自然下垂,微彎,坐式和跪式需將雙手放在雙膝前面。

2、伸手禮

伸手禮是茶事活動中常見的禮節,主要用於介紹茶具、茶葉、賞茶和請客人傳遞茶杯等。行伸手禮的時候,手指要織染併攏,大拇指往內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時講:請、請觀賞、謝謝等。

3、寓意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壺嘴不能整對着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泡茶最常用的方法為: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歡迎。

4、叩手禮

叩手禮意指手指輕輕叩擊茶桌來行禮,單指叩擊茶桌兩三下,表示謝謝你的寓意。有的地方,前輩給晚輩倒茶時,晚輩必須雙手指叩擊茶桌以示謝謝。

茶的基本禮儀2

01、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02、 先尊後卑,先老後少。

到人家跟前説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

喝茶是長輩的,用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

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03、 先客後主,司爐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後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04、 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05、 喝茶皺眉,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06、 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

主人沖茶時,頭衝必須衝後倒掉不可喝。因為裏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07、 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08、 暗下逐客令。

主人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係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09、 無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衝之後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為“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衝,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於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

10、 茶三酒四禿桃二。

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俗語“茶三酒四禿桃二”而來,總認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為伍,便於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遊玩就以二人為宜,二人便於統一意見,滿足遊興。

茶的基本禮儀3

茶人茶德茶道禮儀

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

在茶館裏,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務員以茶迎客;在居住處,以茶待客有主任和賓客;在茶會上,有主持者、茶藝師把茶道之美、茶藝之情展示給應邀嘉賓;傢俱茶事則自烹自飲,自得其樂。照理説,茶人不必言資格、論貴賤,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國的中華民族,也就給茶道賦予了濃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禮儀的標準。

茶聖陸羽的標準很簡單,要求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唐末劉貞亮要求茶人循禮法、行仁義、謙恭和平、淨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處的道又以儒為主。

宋人強調茶人必須是佳客,這裏的佳客應當具有如茶一般清醇優雅的氣質和坦誠告潔的情操。明代對茶人雖無明確標準,但大體要求則有。陸樹聲著《茶寮記》中提到:“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而其人與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間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飲茶時要吟詩、揮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資格説。

中國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韻,即茶人應具有外觀形象美和氣質美。我國茶人在長期的茶事活動中,藉助佛教修行的“五調法”來自己。

調身:茶人在茶事活動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鬆,目光祥和,舉止從容。調息:呼吸要輕細而勻實,做到不粗、不喘、不亂。調心:目定意閒、除區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無關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調食:飲食適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計較。

調睡: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過“五調”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與完善。:

日本茶道對茶人要求很嚴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藝能,並已納入大學家政系必修課程,以致於一般日本婦女少學習3年才能勝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瞭解本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和道德觀念。按此要求,茶人須是茶專家和哲人才行。所以,在普及茶道時只能要求實事求是,事實上很難作到。

當今社會,世人求和平,國人將講文明。茶人既要繼承發揚本民族的傳統道德和文化教養,又應融入當代精神文明和科學知識。1982年9月成立的台灣茶藝協會,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藝基本精神。我國已故著名茶學家莊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許茶、一心為茶,他倡導的以“廉、美、和、敬”為中心的茶德可謂現代茶人之標準,他本人也是我們茶人努力學習的楷模。

TAG標籤:茶道 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