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東方紅歌曲創作背景

東方紅歌曲創作背景

《東方紅》是1965年由許嵩山譜曲、批判四人幫犯罪組織而創作的一首紅歌。當時,毛澤東主席提出了獨立口號,呼籲全國人民發動文化大革命,破除資產階級思想污染。四人幫犯罪組織妄圖顛覆黨和國家,對毛澤東主席及無數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進行誣衊、攻擊和迫害,引起了廣泛的憤慨和不滿。《東方紅》歌曲的出現,進一步弘揚了毛澤東主席的口號,表達了對毛澤東的無限忠誠,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為了實現全民理想而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風貌,彰顯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革命信念。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東方紅》是一首陝北民歌,是依照《騎白馬》的曲調改編而成的歌曲,由李有源作詞,李渙之編曲。那麼《東方紅》創作背景是什麼呢?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東方紅》

1、1944年3月11日的《解放日報》在文章《移民歌手》中,全文披露了李增正編寫的9段歌詞(《毛主席領導窮人翻身》即《移民歌》),還將歌曲的9段歌詞和所用《騎白馬·掛洋槍》的曲譜(即《白馬調》)全部發表在《解放日報》上,後來收進公木(署名張鬆如)與何其芳共同編注的《陝北民歌選》一書。1992年,《火花》雜誌第7期發表了一篇谷威撰寫的《東方紅詞曲“原籍”新考》。

2、該文最早提出:據劉熾同志考證,“移民模範李有源和他的侄兒李增正唱的6段《移民歌》是佳縣一語文老師(指李錦旗)所作,曾任毛澤東保健醫生的王鶴濱老人認為,這麼多年過去了,《東方紅》從1944年初現,到1945年的定格與傳唱,其間數易其詞,客觀地説應該算得上集體創作。

以上就是對於《東方紅》創作背景是什麼的相關內容。

東方紅的歌曲背景

一種説法《東方紅》曲調源自土生土長的陝北民歌《你叫妹妹不放心》,歌詞是“藍格茵茵的天,飄來一疙瘩雲,颳風下雨響雷聲,三哥哥今要出遠門,呼兒嗨喲,你叫妹妹不放心”。抗日戰爭時期,陝北人在民族危難之際,奮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將此曲改編成抗日歌曲:“騎白馬,挎洋,三哥哥吃了八路軍的糧,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兒嗨喲,打日本咱顧不上”,這就是常説的《白馬調》。

另一種説法認為原曲並非陝北民歌,而是一首名叫《芝麻油》的晉西北民歌,原詞為:“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見想死個人,哼兒咳喲,哎呀,我的三哥哥”,是一首典型的情歌小調。抗戰時期,這首晉西北民歌先由安波等人重新填詞,演變成了一首反映抗日內容的民歌《騎白馬》:“騎白馬,挎洋,三哥哥吃了八路軍的糧,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兒黑喲,打日本就顧不上”。隨後,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李綿綺,再次填詞將其改成《移民歌》,由移民模範李有源唱了出來,李有源是這首歌的重要傳唱人。 1942年陝北葭縣(原佳縣)遭旱災,組織70多位貧困農民向南移民開發荒山,李增正是副隊長,路上有的移民想家,平時擅編秧歌的李增正説:“咱們在路上紅火些,大家就不想家了。毛領導窮人翻身,咱就編個《毛領導窮人翻身》(即《移民歌》)的歌來唱吧”。

1943年冬,李有源(1903-1955)依照原陝北民歌《騎白馬》的曲調編寫成一首長達十餘段歌詞的民歌《移民歌》。

《移民歌》既有敍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表達在毛、黨領導下的廣大貧苦農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悦心情。歌曲編成後由李有源的侄子、農民歌手李增正多次在民間和羣眾集會上演唱,很受人們歡迎。

1944年,時任《解放日報》的記者陳伯林將歌曲的9段歌詞和所用《騎白馬·掛洋》的曲譜(即《白馬調》)於當年3月11日,全部發表在《解放日報》上,後來收進公木(署名張鬆如)與何其芳共同編注的《陝北民歌選》一書。隨後,延安文藝工作者將《移民歌》整理、刪修成為三段歌詞,並改名為《東方紅》。

1952年,陝西與綏德專區召開文藝創作者代表大會,李有源在會上作了“我是怎樣編寫《東方紅》的”發言,隨之成為新聞人物。自此,李有源取代了李增正,成為《東方紅》的當然詞作者。

為適應專業合唱隊表演,先後有多位作曲家將其改編為合唱曲,現今通行的合唱曲《東方紅》是由著名作曲家李渙之編寫的。

《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首次公演的時間是哪一年?

《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首次公演的時間是1964年。

1949年10月1日,當毛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的莊嚴時刻,奏響的背景音樂就是《東方紅》。

1957年,人民廣播電台開始播放由編鐘演奏的《東方紅》。隨着廣播,該曲響徹在中國大地上載播。

1964年,《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首次公演。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該曲伴隨着衞星升入太空。

《東方紅》創作背景

1944年3月11日的《解放日報》在文章《移民歌手》中,全文披露了李增正編寫的9段歌詞,還將歌曲的9段歌詞和所用《騎白馬·掛洋》的曲譜(即《白馬調》)全部發表在《解放日報》上,後來收進公木(署名張鬆如)與何其芳共同編注的《陝北民歌選》一書。

1992年,《火花》雜誌第7期發表了一篇谷威撰寫的《東方紅詞曲“原籍”新考》。該文最早提出:據劉熾同志考證,“移民模範李有源和他的侄兒李增正唱的6段《移民歌》是佳縣一語文老師(指李錦旗)所作,曾任毛保健醫生的王鶴濱老人認為,這麼多年過去了,《東方紅》從1944年初現,到1945年的定格與傳唱,其間數易其詞,客觀地説應該算得上集體創作。

哪一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首次公演?

1964年。

《東方紅》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5週年而創作的音樂舞蹈史詩,該演出於1964年10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演,於1965年10月攝製成彩色寬銀幕影片,在全中國各地放映 。

通過歌舞概括地表現了中國黨成立後,中國人民在中國黨和的英明領導下,所進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義的艱苦卓絕的鬥爭。這部史詩選擇了各個階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為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歷史縮影。

創作背景:

《東方紅》是在周恩來的倡議和指導下,集中了全中國音樂、舞蹈、詩歌、美術等各方面藝術家的智慧集體創作完成的。

1964年7月18日,周恩來在各部黨組會議上提出,在國慶十五週年時,要通過創作一台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大型演出,把中國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歷程,把黨的指導思想思想的發展歷程,完整地表現出來。

同時,他希望通過這樣的大型演出,走出一條民族大歌舞的新路。根據周恩來的提議,宣傳部組織各有關方面負責人進行了認真研究,很快對大型歌舞的總體設想、規模、藝術表現和組織領導等提出具體意見,擬定了報告。

8月1日,周恩來批准了報告,並親自擬定了一個由13人組成的領導小組,指示領導小組和全體創作及演職人員,要全力以赴,爭取搞好,並在國慶期間上演。大歌舞名稱經周恩來同意確定為《東方紅》。

戰士歌唱東方紅背景是什麼?

創作背景

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但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又把中國推進了內戰的火海。在“國統區”,由於反動當局對進步音樂活動的壓制,從1946年“國共合作”的局面徹底破裂以後愈來愈變本加厲,很多演出活動被禁止,許多歌詠團被解散,如重慶的“星海合唱團”、“民主合唱團”等,許多愛好進步音樂的學生也被逮捕或開除,甚至於連唱民歌也被視為違法活動。多數音樂家基本分散在各地的音樂院校任教,因而合唱音樂的創作和演唱都不如抗日期間活躍。但是,“國統區”人民音樂生活中最活躍的仍是進步的羣眾性歌詠活動,因此,進步的音樂工作者正像所有的羣眾一樣,在壓迫者面前表現了更頑強的鬥志。“為了新音樂運動,為了建立新中國的民族音樂,我們不惜任何犧牲,不畏任何暴力!……我們要向國內反動派們提出我們最重要的。……我們要用人民雄大的歌聲來為你們高唱葬曲,直到你們全部消滅為止”。——選自《新音樂》的一篇題為《決心與》。1946年1月5日,在重慶舉行的追悼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紀念演奏會上,周副倡議再次成立“星海合唱團”、“民主合唱團”,並激勵“全國人民必須站起來為自由和民主的權利而奮鬥”。會上,郭沫若號召蔣管區人民“齊聲吼出人民反對內戰的歌聲,吼出反對任何國家幫助中國進行內戰的歌聲”。許多進步的音樂工作者為了適應新的需要,和廣大羣眾開展形式多樣的爭取民主、反對內戰的音樂活動,創作和演唱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合唱作品。

有一首歌歌詞是太陽一出滿天紅中國出了一位毛澤東他為人民莫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正確歌詞是: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咳呀,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歌名:東方紅

歌手:王二妮

作詞:李有源、公木

作曲:李渙之

東方紅,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他為人民謀幸福

呼兒咳呀,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愛人民

他是我們的帶路人,為了建設新中國

呼兒咳呀, 領導我們向前進

黨,像太陽

照到哪裏哪裏亮,哪裏有了黨

呼兒咳呀, 哪裏人民得解放。

擴展資料:

歌曲背景

《東方紅》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陝北人民用以表達對領袖、對中國黨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創作的頌歌。

多少年來這一頌歌,隨着全中國的解放,隨着新中國的逐步繁榮、富強、隨着人民對毛、黨熱愛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

這首民歌原為陝北民歌《騎白馬》。1943年冬,陝西葭縣(今佳縣)農民歌手李有源(1903-1955)依照《騎白馬》的曲調編寫成一首長達十餘段歌詞的民歌《移民歌》。

《移民歌》既有敍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表達在毛、黨領導下的廣大貧苦農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

歌曲編成後由李有源的侄子、農民歌手李增正多次在民間和羣眾集會上演唱,很受人們歡迎。隨後,延安文藝工作者將《移民歌》整理、刪修成為三段歌詞,並改名為《東方紅》,1944年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

《走進新時代》《東方紅》《春天的故事》分別創作的時代背景

1.《走進新時代》:1997年十五大前夕創作

 1997年6月15日,《香港早晨》組歌正式亮相,羅湖區決定用最後一首《中國有幸》獻禮中國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這首歌送到央視後,有關領導、同志一起參與了修改創作,並改名為《走進新時代》。

2.《東方紅》:抗日戰爭時期創作

《東方紅》是抗日戰爭期間,人民用以表達對領袖、對中國黨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創作的頌歌。多少年來,這一頌歌,隨着全中國的解放,隨着新中國的逐步繁榮、富強、隨着人民對毛、黨熱愛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

3.《春天的故事》: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代表曲。

1993年3月7日,該曲歌詞在《深圳特區報》發表。蔣開儒拿着報紙找作曲家王佑貴譜曲,王佑貴以歌詞的語言格式很難用音樂來表達為由拒絕,但是蔣開儒沒有放棄,他每隔一段時間,就給王佑貴送一次歌詞。

擴展資料

《東方紅》的曲調原為陝北民歌《騎白馬》。1943年冬,陝西葭縣(今佳縣)農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騎白馬》的曲調編寫成一首長達十餘段歌詞的民歌《移民歌》。

《移民歌》既有敍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表達在毛、黨領導下的廣大貧苦農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悦心情。

歌曲編成後由李有源的侄子、農民歌手李增正多次在民間和羣眾集會上演唱,很受人們歡迎。隨後,延安文藝工作者將《移民歌》整理、刪修成為三段歌詞,並改名為《東方紅》。

二胡東方紅歌詞曲簡譜

1/

2/

3/

《東方紅》由李有源、公木詞,李渙之編曲,是當年陝甘寧邊區新民歌的代表作。這首最早在陝北傳唱的歌曲以樸實的語言,唱出了人民羣眾對偉大領袖及其領導的中國黨的深情流傳極廣。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一種説法《東方紅》曲調源自土生土長的陝北民歌《你叫妹妹不放心》,歌詞是“藍格茵茵的天,飄來一疙瘩雲,颳風下雨響雷聲,三哥哥今要出遠門,呼兒嗨喲,你叫妹妹不放心”。抗日戰爭時期,陝北人在民族危難之際,奮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將此曲改編成抗日歌曲:“騎白馬,挎洋,三哥哥吃了八路軍的糧,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兒嗨喲,打日本咱顧不上”,這就是常説的《白馬調》。

歌劇《東方紅》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內容是什麼?當時的社會背景呢?

第一,《東方紅》不是歌劇,屬於大型舞蹈史詩,勉強可以歸入歌舞劇;第二,內容是歌頌中國黨領導人民建立政權;第三,創作背景是1964年為慶祝國慶15週年而創作。

《東方紅》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

陝北民歌與《東方紅》

這是一部用老钁鐫刻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傳世鉅著。它所達到的思想藝術境地,是人們所難以想象的。它以那難以名狀的奧妙留給人們一種特殊的美感享受。它是中華民族的一塊引為自豪的藝術瑰寶。

它,便是陝北民歌。

陝北民歌是陝北勞動人民的精神、思想、感情的結晶,是陝北人民最親近的“情人”伴侶。陝北民歌歷經滄桑而不衰,並不斷髮展,源於它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力就來自它強烈的人民性。

陝北民歌的天才的作家們,大都是勞動人民出身,就如同母親和她腹中的嬰兒一樣,勞動人民將他們的思想感情源源不斷地輸入民歌之中,賦予了民歌充足的養分,使之健康地成長,他們與它結成了深厚的般的情誼。

在陝北,不論表現喜、怒、哀,樂哪種情感,都是有歌有曲的。夏天,在綠格英英的山上或重山峻嶺之巔,隨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冬天,在白格生生的雪原中,無論在曲曲彎彎的山道里或在一馬平川的大路上,趕牲靈的人們一路走一路歌,把人們從那寒冷、荒漠的天地中呼喚到今人心曠神怡的童話般的境界,在村莊裏,有坐在牆畔編草帽、納鞋底的婆姨們的低婉吟唱,也有後生們的“攔羊嗓子回牛聲”的高歌迴盪。民歌,在這地瘠民貧,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溝溝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是陝北勞動人民抒發感情的最好手段。“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它是發自人民心底的呼聲,可謂人民生活的第二種語言了。

“千年的老根黃土裏埋”,“黃河畔上靈芝草”,陝北民歌就是深扎於勞動人民心中的千年老根,就是勞動人民心中的一棵靈芝草。有什麼心裏話,他們總是説給它聽;有什麼願望,總是講給它聽。陝北民歌成了記錄陝北勞動思想、感情、願望和理想的總譜,是陝北勞動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民歌,出自勞動人民的心靈,在長期的流傳發展中,又經萬人之口,通萬人之心,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精神甘露呈獻給了它,因而,它成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願望和理想的海洋。

階級壓迫和階級反抗,是封建社會、半封建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陝北民歌從各個方面反映了勞動人民悲慘的生活,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統治階級的憤怒和反抗情緒。著名的《攬工調》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它將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明明白白地揭示出來,發出了“攬工人兒難!哎喲攬工人兒難!”的憤怒呼喊,感情的洪流如火山爆發、噴湧而出。反映勞動人民悲慘生活和命運的作品俯拾皆是,不勝枚舉,如《賣娃娃》,《十七年》、《腳伕調》等,這些民歌唱來悽慘、悲涼,人們眼前彷彿看到了一個個流淚苦訴身世的陝北農民的形象,聽到歌中一聲聲的悲歎。真是一字一掬淚啊!在那萬惡的舊社會,勞動人民誰都有一腔難訴的苦!

在長工歌裏,流露出一種哀傷的情調,長工歌起於這個基調,顯示了勞動人民對這種生活的憤恨與無奈。“掌櫃的你在那家裏盛,堪乎兒累死我長工”,“掌櫃的穿的夾襖套背心,堪乎兒凍死我長工”等,這是長工們痛苦的。

訴苦歌,在陝北民歌中佔有一定數量,這是一個淚的海洋,《走西口》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它敍述了一位名叫蔡長生的青年醫生治好一個名叫孫玉蓮的姑娘的病,兩人產生了愛情,結為夫妻,婚後不久,因遇荒災,衣食無着,蔡長生走西口謀生,夫妻灑淚相別的故事,《賣娃娃》寫了陝北一次大荒災中,一個逃荒的男人賣掉自己的兩個孩子的故事,賣掉孩子,是為孩子謀條生路。歌中描寫的情景,十分悽慘:“可憐實可憐,可憐我沒有錢。量得二斗糠炒麪,一風吹上了夭。”賣孩子時,父親“手拖五歲女,懷抱三歲男,丟下這個抱那個,叫我好不難!”真是慘不忍睹。這些歌,是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生活悲劇的再現。

勞動人民不會做任人宰割的牛羊,他們的反抗情緒也會迸發,反映在他們的行動和語言上。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源發於陝北。數百年來,李自成一直被統治階級視為是犯上作亂的人,稱之為“李匪”。然而,在陝北勞動人民的歌子中,“李匪”卻一直被作為英雄歌頌着,如酒麴《遠阻米脂城》。

陝北人民為陝北出了這個英雄而驕傲,將他比做神龍出世,面將那些封建統治階級比作者鼠、狐狸。他們欺壓百姓,像老鼠狐兒子一樣到處打洞,沒想到竟然放出了壓在地下的神龍李自成,造了他們的反!陝北人民寄向在於英雄,寄反抗情緒於英雄,使這首民歌傳數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散發着熠熠光彩。

20世紀20年代始,中國大地上捲起了一場特大的“風暴”,那就是中國黨領導的土地。這場風暴也毫無例外地席捲了陝北高原,它把那裏的社會徹底翻了個過兒,把“世事顛倒顛”了。社會的激烈動盪、變革,為陝北民歌譜寫新的一頁。

“陝甘游擊隊,老謝總指揮”,這是1934年前後在陝北廣為流傳的民歌佳句。其實,早在此10多年前,陝北的土地就已開始了。陝北歷經了土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歷史階段。陝北是中國的根據地、大後方,它在中國鬥爭史上佔有光輝、特殊的位置。

這一時期的民歌,幾乎都是以中國黨所領導的中國鬥爭為題材的。“他是人來咱是人,為甚他官咱們窮?為甚把咱的血汗直抽盡?”——講的是階級剝削的道理;“官民眾造反,世事大,他把咱老百姓沒殺完”——號召民眾起來;“軍隊百姓團結牢,抗日救國呀心一條”——軍民團結,抗日救國;“黃河浪起風雲湧,大海蛟龍要騰空。中國人民要掌政權,大”——講的是國家鬥爭形勢……這一時期的民歌抒發了勞動人民的反抗情緒,陝北人民再也不是悲劇性人物了,他們拿起了,向統治階級猛烈開火了,那氣概,大有“蟠龍卧虎”之勢;“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咱們的力量大發展”,“前不讓他前來,後不讓他出”,“關住個大門好打狗”,“盒子,迫擊炮,打得那敵人沒處藏,叫聲敵人你快繳”等,其鬥志之昂揚,氣吞山河,充分體現了陝北民歌所具有的時代性。

這一時期的民歌,均源於作者的親身經歷,是作者強烈感受到的東西,抒發的是作者的真情實感,因此,歌子真實、強烈、自然、悠遠綿長、質樸明快。如1943年,在延安召開了陝甘寧邊區勞模大會,勞動英雄孫萬福見到毛後,激動萬分,拉着毛的手説:“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帳也還了,地也贖了,牛羊也有了……沒有您,我們這些窮漢趴在地上一輩子也站不起來!”他有感面發,創作出著名的民歌《咱們的領袖》:

高樓萬丈平地起,

蟠龍卧虎高山頂,

邊區的太陽紅又紅,

咱們的領袖。

再如,舉世聞名的《東方紅》原名叫《移民歌》。它最早的內容是一首情歌,後由民間歌手李有源改編創作而來。

黃河,5000年古國文化的發源地。詩人們稱它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東方紅》的作者李有源,就出生在這偉大的河流——黃河畔上陝西葭縣的一個貧民家庭。

李有源的父親常年給地主當長工,家境非常貧寒。為了一家老小有個安身的地方,全家人一塊塊地打石頭、背石頭,才箍好了一孔窯洞,李有源的父親終因生活迫,勞累成疾而死去。李有源的母親帶着三個孩子掙扎在死亡線上。

一個人的幼年生活,該有多少樂趣啊,而李有源首先嚐到的,卻只是人間的辛酸。

從16歲起,李有源擔負起全家的田間勞動。對莊稼來説,水和肥料是不可缺少的東西。然而,在那個時候,眼看着田間的禾苗日益乾枯,眼望着黃河的水,依然是滔滔東流,但它對莊稼卻一無所用,只能白白地流去。人們歎息着,只有祈禱老天爺能帶來好收成。李有源從早忙到晚,從春忙到冬,然而一家人卻始終吃不上一頓飽飯。李有源常常對着滔滔的河水發出呼喊:“老天爺,你為什麼不睜開眼?”

生活的重擔,井沒有阻擋李有源唸書識字的願望,炕上、地下、河邊、山坡都是李有源學習的課堂,説本、唱同都成為了李有源學習的課本。

陝北是民歌豐富的地方,生長在民歌之鄉的李有源,從小就聽慣了民歌的抒情、活潑的節奏,也聽慣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歌聲。李有源在生產和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閲歷和經驗,因此,他自然地學會了用民歌形式,去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和願望。

劉志丹領導的游擊隊伍上了演山,漫山遍野響起了激動人心的歌聲。土地鬧開了,毛到達陝北了……

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閃電般地傳開了。照例,幾個知己、説得來的莊稼人,在深夜的窯洞裏,熱烈地談論起來。這一夜他們談論的不是“三國”,也不是李自成進北京,而是一個嶄新的話題:

“紅軍快到咱們這兒了!”

“……毛來到了陝北,咱們窮人這下有指望了。”……

李有源回到了自己的破窯洞。這一夜,他的心裏很不平靜。

“百聞不如一見”,就在去葭縣城的路上,李有源親眼看到了紅軍,前面紅旗飄揚,後面人馬浩浩蕩蕩。所有的紅軍都赤着腳,穿着草鞋,分不清哪個是官,那個是兵,看起來和莊稼人一模一樣。他們扛着,個個精神抖擻,雄赳赳,氣昂昂,從霞縣城下,東渡黃河。

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隊伍。你看,他們見了莊稼人多麼親熱!李有源不知什麼時候放下了糞桶,和人們一起歡呼起來……

啊!他們就是奔赴抗日前線的人民軍隊!他們就是毛黨領導的救國救民的八路軍!

從此,李有源第一次用民歌唱出了歌頌黨、歌頌毛的歌子。

1942年冬大的一個早晨,夜幕向西漸漸地退去,一輪紅日從東方徐徐升起。在山溝裏棲息了一夜的鳥兒,展開歡快的翅膀,迎着朝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一個身材魁偉的莊稼漢,頭上包着雪白的羊肚毛巾,嘴裏哼着民歌調,向蓖縣城的方向走去。這幾日,李有源一直在冥思苦想,他認為自己編的幾首歌頌黨、歌頌毛的歌子,沒有更深刻地反映出自己和人民對黨和毛無比熱愛之情。因此,走在路上,他也一直在想着這個問題,用什麼來比喻毛的偉大呢?他走上一個山坡,忽然停住腳步,望着東方徐徐升起的太陽,興奮地自語道:“對!把毛比做太陽是最好不過了……”黨和毛的英明偉大,正像這東方升起的太陽,紅光普照着大地,温暖着每個勞動人民的心房,引導人民永遠向前進!……想到這兒,他不由得笑起來。然後,甩開大步,繼續向縣城方向走去。挑在他那厚實的肩膀上的兩個木桶,隨着那健壯的腳步、愉快的歌聲,前後飛舞起來……

陝北冬天的深夜,勞動了一天的人們,已經躺在熱呼呼的被窩裏,進入了甜蜜的夢鄉。李有源並沒有睡,他正坐在炕桌前,藉着明亮的油燈興奮地寫着。他用陝北著名的民歌“騎白馬”的優美曲調,完成了一首新歌《東方紅》:

東方紅,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

他為人民謀幸福。

他是人民大救星。

《東方紅》這首不朽的傳世之作,從中國的搖籃——陝北傳出,便插上了翅膀,飛越黃河,跨過長江,並漂洋過海,響遍了全世界。

TAG標籤:東方紅 創作 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