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碧螺春的名字由來

碧螺春的名字由來

碧螺春的名字來源於兩種説法。

一種説法是因為產地在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另一種説法是相傳在清康熙年間,採茶姑娘們採下來的茶用竹筐裝不下了,就把多餘的茶放在懷中。

茶得熱氣後透出一陣異香,採茶姑娘們爭呼嚇煞人香(吳中方言),此茶由此得名。

後來康熙皇帝下江南,巡撫宋犖以此茶進獻,康熙帝對茶大加欣賞,但覺其名不雅,便據其採擷於碧螺峯,茶色碧綠,形曲似螺,又值於早春採擷,因此欽定茶名碧螺春。

碧螺春的名字來源於兩種説法。

一種説法是因為產地在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另一種説法是相傳在清康熙年間,採茶姑娘們採下來的茶用竹筐裝不下了,就把多餘的茶放在懷中。

茶得熱氣後透出一陣異香,採茶姑娘們爭呼嚇煞人香(吳中方言),此茶由此得名。

後來康熙皇帝下江南,巡撫宋犖以此茶進獻,康熙帝對茶大加欣賞,但覺其名不雅,便據其採擷於碧螺峯,茶色碧綠,形曲似螺,又值於早春採擷,因此欽定茶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國綠茶中的名品之一,其名字的由來與製茶方法和產地有關。

據傳,碧螺春最早起源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秀洲鎮的太湖源頭地區。

成品茶的葉片條索蜷曲,形如螺旋,湖光碧綠,茶湯清黃,故稱“碧螺春”。

這種茶的採摘時間特定,必須在穀雨時節(從4月5日到4月20日左右)內選新葉採製。

同時,碧螺春採摘標準也很高,只採摘一芽一葉嫩芽,此外還必須在同一天內進行製作。

這樣採製出來的茶葉品質更加精良,味道更加濃郁,得到了廣泛的讚譽。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碧螺春始於明代,最初叫嚇煞人香,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於是題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來自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金微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

高級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

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衣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

此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利香襲入,是中國的名茶。

主要工序為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炒青。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碧螺春地探爭息式針席,產於太湖東洞庭山及來自西洞庭山,故命名為洞庭碧螺春,它王停的茶色澤澄綠如碧,外形蜷曲如螺,恰好又在春天採製於碧螺峯上,碧螺春屬於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唐朝作為貢品,又被稱為功夫茶、新血茶。

碧來自螺春為什麼叫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產地在太湖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因此得名洞庭碧螺春,又有康熙皇帝巡幸太湖具強時根據它色澤碧綠,捲曲如螺,春季採製,又採自碧螺峯這些特點的特徵而賜名,在購買的時候,挑選好的碧螺春可以從這幾點入手。

1、好的碧螺春,沖泡之後看上去柔和自然,添加了其他東西的碧螺春則是黃暗的。

2、好的碧螺春茶葉外形是曲捲起來的,茶葉香味撲鼻,有一股濃郁的花香味。

3、來自好的碧螺春茶葉體型緊實,手感很好,沖泡的時候,會迅速下沉,很有質感。

4、好的碧螺春非常細來自嫩,茶葉本身也會很細,每一斤茶葉大概需要6萬左右的小嫩芽。

“碧螺春”一詞是源於哪位清朝皇帝賜名而得?

“碧螺春”一詞是源於哪位清朝皇帝賜名而得?

正確答案:康熙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當地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 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 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脱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 嚇煞人香”。到了 清代康熙年間, 康熙皇帝視察時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 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

為什麼叫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國著名的綠茶,得名於其外形和產地。碧螺春的名字可以追溯到明代,當時明成祖朱棣曾巡視太湖,他看到茶葉採摘的螺旋形狀,便讚歎其美麗,將其稱為碧螺春。而螺指的是螺旋形的茶葉,春則是指茶葉的採摘季節。此外,碧螺春產於中國江蘇太湖周邊地區,這裏的環境條件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茶葉品質優良,因此得以享有盛譽。

茶知識|康熙賜名碧螺春

茶知識|康熙賜名碧螺春。

#碧螺春身份證#:1.出生日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2.所屬茶類:綠茶。3.發源產地:江蘇省蘇州市洞庭山一帶,故命名洞庭碧螺春。4.茶界地位: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唐代即為貢品。

#碧螺春源起#:碧螺春茶,當地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時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產於早春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洞庭碧螺春產區是中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等果木交錯種植。因此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

品鑑碧螺春的要點。品鑑口訣:“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幹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茶湯:沖泡後茶葉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帶有其獨特的花果香。口感: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滋味鮮醇甘厚,回甘持久。沖泡建議:擇器:玻璃杯水温:80-85℃沖泡:幹茶約5g,採用上投法(即先注水,後投茶),單次能泡三次左右。

碧螺春茶茶藝十二式。“洞庭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萬里醉。"煙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吳越,太湖洞庭山所產的碧螺春集吳越山水的靈氣和精華於一身,是中國歷史上的貢茶。新中國成立之後,被評為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並欣賞碧螺春茶茶藝。這套茶藝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靈。中國茶人認為“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首先點燃這支香,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以便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這碧螺春中所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2.仙子沐浴。選用玻璃杯來泡茶。晶瑩剔透的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潔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壺含煙。沖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開水,在燙洗了茶杯之後,我們不用蓋上壺蓋,而是敞着壺,讓壺中的開水隨着水汽的蒸發而自然降温。請看這壺口蒸汽氤氲,所以這道程序稱之為“玉壺含煙”。

4.碧螺亮相。“碧螺亮相”即請大家傳着鑑賞幹茶。碧螺春有“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第一絕:“形美”。生產一斤特級碧螺春約需採摘七萬個嫩芽,你看它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多像民間故事中嬌巧可愛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漲秋池。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個很美的意境,“雨漲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滿,留下三分裝情。

6.飛雪沉江、即用茶導將茶荷裏的碧螺春依次撥到已衝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滿身披毫、銀白隱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後即向下沉,瞬時間白雲翻滾,雪花翻飛,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碧螺春沉入水中後,杯中的熱水溶解了茶裏的營養物質,逐漸變為綠色,整個茶杯好像盛滿了春天的氣息。

8.綠雲飄香。碧綠的茶芽,碧綠的茶水,在杯中如綠雲翻滾,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襲人。這道程序是聞香。

9.初嘗玉液。晶飲碧螺春應趁熱連續細品。頭一口如嘗玄玉之膏,雲華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湯味鮮雅。

10.再啜瓊漿。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湯更綠、茶香更濃、滋味更醇,並開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滿口生津。

11.三品醍醐。醍醐直釋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時,我們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氣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機,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遊三山。古人講茶要靜品、茶要慢品、茶要細品,唐代詩人盧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後寫下了傳頌千古的《茶歌》,他説:“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後,請各位嘉賓繼續慢慢地自斟細品,靜心去體會七碗茶之後:“清風生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絕妙感受。

碧螺春是什麼意思 碧螺春產地在哪個地方

碧螺春茶葉可以説是眾多茶品中比較出名的,那麼下面來了解下為什麼碧螺春要叫這個名字吧?碧螺春的產地是在哪個地方的?

碧螺春是什麼意思

碧螺春是山茶目山茶科植物,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有1000多年曆史。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

碧螺春產地在哪個地方

碧螺春產自於江蘇省蘇州市的東洞庭山和西洞庭山,碧螺春產於春天,外形顏色又是碧綠色,所以得名碧螺春。又因為產地在洞庭山,所以碧螺春也被叫做洞庭碧螺春。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在茶客心目中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

碧螺春屬於什麼茶

中國一共有六大茶類。而碧螺春是六大茶類之一的綠茶。性寒,味甘,苦,歸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降脂,減肥,利尿的功效。碧螺春茶屬於沒有經過發酵製成的茶,保留了很多天然的物質。常飲碧螺春茶能刺激人體中樞神經,起到提神,提高記憶力的作用,它還能與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結合,消除其毒性。也能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同時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能降低血脂和膽固醇,起到減肥的輔助作用。但碧螺春性寒,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的人羣不宜飲用。

碧螺春是涼性還是熱性

碧螺春是涼性。碧螺春是平時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涼性的綠茶,具有輔助降火、利尿、止咳、化痰的作用,因此,對於上火、小便不利、咳嗽、痰多的人羣,有一定輔助調理的作用,但是不具備治療疾病的作用。

洞庭碧螺春歷史典故

碧螺春是由士人朱元正獨自指出來的茶,“出自其家,尤稱妙品,每斤價值三兩。”據朱元正的記載,“碧螺春”的名字是康熙皇帝親自取的。碧螺春本來叫“嚇殺人香”茶,意思是這種茶香到了極點。康熙十四年仲春時節,康熙南巡駕臨太湖,來到洞庭東山。巡撫宋犖命令手下購買“嚇殺人香”茶進獻皇上。康熙喝了之後,挺喜歡,就問茶的名字。當他知道茶名是“嚇殺人香”後,説:“茶倒是精品,但茶名登不了大雅之堂。朕以為,此茶既然出自碧螺峯上,茶葉又捲曲似螺,就改名為‘碧螺春’吧!”

碧螺春茶葉名字的由來

“碧螺春”茶的由來

久負盛名的碧螺春茶,產於太湖洞庭東西二山。有關碧螺春的由來,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

清康熙年間,當地人在洞庭湖東碧螺峯石壁上發現了一種野茶,便採下帶回作飲料。有一年,因產量特多,竹筐裝不下,大家把多餘的放在懷裏,不料茶葉沾了熱氣,透出陣陣異香,採茶姑娘都嚷着:“嚇煞人香!”這“嚇煞人香”是蘇州方言,意思是香氣異常濃郁。於是眾人爭傳,“嚇煞人香”便成了茶名。清康熙三十八年玄燁(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康熙認為“嚇煞人香”這個名字不雅,便賜名為“碧螺春”,從此沿用至今。

碧螺春茶採摘時間較早,一般在穀雨前後採摘。炒制時要做到“幹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細而不斷”。因此外形捲曲如螺,昔毫畢露,細嫩緊結,葉底如雀舌,水色淺,味醇而淡,香氣清高持久,回味雋永。

參考資料:http://www.cycnet.com.cn/encyclopedia/history/culture/tea/991215051.htm

碧螺春屬於什麼茶類?碧螺春的名字從何得來?

引言:有一些茶葉的名字是比較好聽的,就比如説碧螺春,讓人感覺到這個茶葉就是滿滿的文人氣息。那麼碧螺春到底是屬於什麼茶類呢?碧螺春的名字從何得來呢?

碧螺春是綠茶

碧螺春是屬於綠茶中的一種,形狀是轉曲狀的,而且顏色是綠色的。碧螺春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典故。相傳在康熙年間,在康熙下江南的時候,就會看到有一種茶葉捲曲的形狀像螺母一樣,而且顏色碧綠,泡出來的茶湯清冽,顏色也很好看,於是就把這個茶的名字改為了碧螺春。所以説才有這樣的一個文藝氣息滿滿的名字,碧螺春是屬於綠茶中的一種,而且碧螺春的產地也在江浙地區。碧螺春的茶葉長度是比較長的,但是在炒制的過程中和其他茶葉形狀固定的情況一樣的是碧螺春的茶葉葉子會自動的捲曲,在沖泡的時候才會舒展開。

碧螺春的沖泡方式

碧螺春 的沖泡是需要温度比較低的,建議在90度的開水沖泡不能温度過高了,在沖泡的過程中剛開始的味道是比較淡的,之後茶湯是好一些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碧螺春的茶葉葉片是比較大的,完全舒展開之後會影響整個茶壺的觀感。所以建議分為茶壺和茶杯,這樣的話就能夠享受到好喝的茶水,而且也不會受到茶葉的影響。另外在沖泡的過程中水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議選擇水質好一點的,這樣的話就能夠讓茶的清香更容易出來。

總結

茶文化在我國是歷史悠久的,而且我國也是茶葉的主要產地,不同的茶葉的特色還是不一樣的。所以説自己在買茶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觀察茶葉的品質,從而能夠購買到好茶,而且也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的舒暢。

碧螺春_傳説

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自古就是茶中珍品,傳説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採製歷史。據清王應奎撰《柳南續筆》記載,洞庭東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數株,當地人每年都要持竹筐前去採摘以供飲用。一次,因其葉多,筐不勝貯,因置懷間,茶得熱氣,異香忽發,採茶者驚呼“嚇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巡撫以此茶進呈,康熙皇帝覺得這個名字太俗,遂改名“碧螺春”。

碧螺春茶因其嬌嫩,沖泡和品欽也與眾名茶不局。一般茶葉是先放茶。後沖水。而碧螺春則不能用水沖泡,。也不能加蓋緊悶,而是先在杯中倒人沸水,然後放進茶葉;略過三四分鐘,芽、葉紛紛伸腰舒展,茶色濃豔,聞之清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吳縣太縣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吳縣隸屬蘇州,也有稱之為蘇州碧螺春。外形捲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素為茶中之萃。

關於碧螺春的歷史,清代王應奎在“柳南續筆”中曾有一段記敍,頗富風趣。《柳南續筆》戴:“洞庭東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數株,每歲土人持竹筐將歸,以供日用。歷數十年如是,未見其異也。康熙某年,按候以採,因其葉較多,筐不勝貯,因置懷間,茶得熱氣,異香忽發,採茶者爭呼“哧煞人香”。哧煞人香者,意思是説這種茶特別香,香煞人,吳中方言也,遂也名是茶雲。自是以後,每值採茶者,不分男女長幼,莫不沐浴,貯不用筐,悉置懷間。而土人朱元正獨精製,法出自其家,尤稱妙品,每斤價值三兩。

己卯歲(公元一六九九年)康熙三十八年,車駕幸太湖,宋公(指巡撫宋榮)購此茶進,上以其名不雅,因以碧螺峯為名,賜題該茶為“碧螺春”。自此以後,碧螺春遂得名,聞名遐邇,流傳至今。

據《清史考》記載,康熙皇帝曾七次南下蘇州,有的是南巡河工,有的是去杭州等地,路過蘇州駐太湖,天池山等地,康熙巡幸到蘇州,蘇州地方進獻當地名茶哧煞人香,康熙頗有文采,嫌其名不雅,因以賜題碧螺春為茶名,這是完全可能的,故事情節亦能順理成章。

前人曾有一首贊詠碧螺春的詩,詩日: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見珍。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説碧螺春。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哧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詩中所謂,寓有一定科學道理,特別是:“哧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早採嫩採是碧螺春的一大特點。碧螺春採得特別嫩,當新芽初展一芽一葉就及時採下,高級碧螺春,不但外形美觀,而且品質優異。正是:

哧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採趁春分,

銅絲螺旋混身毛,花香果味倍生津。

洞庭碧螺春是綠茶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 " 四絕 "聞名。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説法頗多。據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記載:「洞庭東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 ”,康熙己卯……撫臣宋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採辦進奉矣。」又據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山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 " 嚇殺人 ",產碧螺峯者尤佳,名 “ 碧螺春”。」

若以此為實,則碧螺春茶應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也有人認為,碧螺春是因為形狀捲曲如螺,色澤碧綠,採於早春而得名。不論名稱由來如何,該茶歷史悠久,早已是貢茶,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了。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裏,碧螺春名字怎麼來的?

碧螺春是很著名的一種茶,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很多種説法,有説是康熙賜名的,也有説和地名有關,那麼,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裏?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裏

螞蟻莊園3月1日正確答案:太湖

洞庭碧螺春產自蘇州市吳中縣的西南方位,在太湖之濱。

在歷史上,古太湖有兩座山,一曰洞山,一曰庭山。這兩座山一般被合稱為洞庭山。

但是此洞庭非彼洞庭,我們所熟知的洞庭湖在古代稱為雲夢、九江,號稱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區的歷史勝蹟很多,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碧螺春名字怎麼來的?

“銅絲條,蜜蜂腿”“藴含花香果味”,這是民間對洞庭碧螺春的生動描述,形容其外形細緊似銅絲,滿披茸毛似沾滿花粉的蜜蜂腿,香味獨特。

康熙賜名説

早年,每到早春茶芽萌發,洞庭東山採茶姑娘們就結伴上山採茶,採下的芽葉放進圍在腰間的布兜裏,早晨上山,中午才能下山,布兜裏的茶芽在體温作用下開始微微發熱,散發出撲鼻的花香,姑娘們驚呼“嚇煞人香”!由此人們就將此茶叫做“嚇煞人香”茶。

據《蘇州府志》記載,清康熙三十八年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來到太湖,巡撫宋犖獻上此茶,深得康熙讚賞,問及茶名,覺得不雅,欣然賜名“碧螺春”,從此以後,碧螺春就作為貢茶年年進貢朝廷。

地名説

相傳自古洞庭山上就有茶,細嫩,甘香,俗稱“嚇煞人”,尤其以產自碧螺峯的最好,因此得名“碧螺春”。

愛情故事説

民間還流傳着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説在洞庭西山有一位美麗善良愛唱歌的姑娘,叫碧螺,洞庭東山有一位勤勞勇敢的青年漁民,叫阿祥。

在與湖裏一條危害黎民、要霸佔碧螺姑娘的惡龍的搏鬥中,阿祥斬除了惡龍,卻身負重傷,碧螺姑娘感念恩情,四處採集草藥,悉心為阿祥療傷。

在阿祥搏鬥流血的地方發現了幾株小茶樹,採下嫩芽回去熬成湯汁,清香撲鼻,阿祥喝後神清氣爽,很快恢復了健康。

因為是碧螺姑娘發現並採制的而得名。碧螺春茶名副其實,“碧”,色澤銀綠隱翠,茸毛披覆,“螺”,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春”早春採製。

碧螺春的來歷

江蘇太湖的洞庭山上,出產一種“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嚇煞香”的名茶,叫“碧螺春”。據清王彥奎《柳南隨筆》載:“洞庭山碧螺峯石壁產野茶,初未見異。康熙某年,按候而採,筐不勝載,因置懷間,茶得熱氣,異香忽發,採者爭呼嚇煞人香。嚇煞人吳俗方言也,遂以為名。自後土人採茶,悉置懷間,而朱元正家所制獨精,價值尤昂。己卯,車駕幸太湖,改名曰碧螺春。”

説起碧螺春茶的來歷,民間有兩個動人的傳説。

一是説相傳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美麗、勤勞、善良的姑娘,名叫碧螺。姑娘喜歡唱歌,又有一副清亮圓潤的嗓子,唱起歌來像甘泉直瀉,逗得大夥非常歡樂。這歌聲打動了隔水相望的東洞庭山上的一個小夥子,名叫阿祥。這阿祥長得魁梧壯實,武藝高強,以打漁為生,為人正直,又樂於助人,方圓數十里,人們都誇他、愛他。碧螺常在湖邊結網唱歌,阿祥老在湖中撐船打魚,兩人雖不曾有機會傾吐愛慕之情,但心裏卻已深深相愛,鄉親們也很喜歡這兩個人,因為他們給鄉親們帶來幸福和歡樂。

有一年初春,災難突然降臨太湖。湖中出現一條兇惡殘暴的惡龍,狂風暴雨,興妖作怪,還揚言要碧螺姑娘做他的“太湖夫人”,搞得太湖人民日夜不得安寧。阿樣決心與惡龍決一死戰,保護洞庭山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保護心愛的碧螺姑娘免遭魔難!

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阿祥操起一把大漁叉,悄悄潛到西洞庭山,見惡龍行兇作惡之後正在得意地休息,阿祥乘其不備猛竄上前,用盡全身力氣,把手中漁叉直刺惡龍背脊。惡龍受了重傷,掙扎了一下,就張開血放大口,加倍兇狠地向阿祥撲來。阿祥高舉漁叉勇猛迎戰,於是一場惡戰展開了,從晚上殺到天明,從天明又殺到晚上,殺得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那山上、湖裏留下了斑斑的血跡,直到鬥了七天七夜,阿祥的魚叉才刺進了惡龍的咽喉,這時雙方都身負重傷,精疲力竭了,惡龍的爪子再也拾不起來,而阿祥的魚叉也舉不動了,跌倒在血泊中昏了過去。

鄉親們懷着深深感激和崇敬的心情,把阿祥抬了回來,碧螺姑娘一看心如刀絞,為了報答阿祥救命之思,她要求把阿祥抬進自己家中,由她親自照料。碧螺姑娘千方百計為他治療,日夜陪伴在牀邊,細心加以照料,當阿祥痛苦的時候,還輕輕地哼着最動聽的歌。可是,阿祥的傷勢仍一天天惡化。阿祥知道碧螺姑娘日夜陪在他身邊,感到莫大快慰,他有多少話要向姑娘傾訴啊,可是虛弱的身體使他説不出話來,他只能用無限感激的目光凝視着姑娘。

碧螺姑娘更是焦急萬分,她在鄉親們的幫助下,訪醫求藥,仍不見效。一天,姑娘找草藥來到了阿祥與惡龍搏鬥過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樹長得特別好,心想:這可是阿祥和惡龍搏鬥的見證,應該把它培育好,讓以後的人們知道阿祥是如何為了人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不惜流血犧牲的!接着就給小茶樹加上些肥,培了些土。以後她每天跑去看看,驚蟄剛過,樹上就長出很多芽苞,春意盎然,非常可愛,在寒冷的氣温下,碧螺怕芽苞凍着,就用小嘴含住芽苞,這樣每天早晨都去含一遍。至清明前後,芽苞初放,伸出了第一片、第二片嫩葉。姑娘看着這些嫩綠的芽葉,自言自語地説:“這棵茶樹是阿樣的鮮血滋潤的,是我會唱歌的嘴含過的,何不採些回去給阿祥喝,也表達我的一番心意。”於是採摘了一把嫩梢,揣在懷裏,回家後泡了杯茶端給阿祥。説也奇怪,這茶剛倒上開水,就有一股純正而清馥的高香直沁心脾,阿祥聞了精神大振,一口氣把茶湯喝光。香噴噴、熱騰騰的菜湯,好像滲透到了他身上每一個毛孔,感到有説不出的舒服。他試着抬抬手,伸伸腿,驚奇地説:“好怪啊!我簡直可以坐起來了!這是什麼妙藥,真比仙丹還靈呢。”姑娘見此情景,高興得熱淚直流,也來不及拿竹籃盛器,飛奔到茶樹邊,一口氣又採了一把嫩芽,揣入胸前,用自已的體温使芽葉萎蔫,拿到家中再取出輕輕搓揉,然後泡給阿祥喝。如此接連數日,阿祥居然一天天好起來了。阿祥終於坐起來了,拉着姑娘的手傾訴自己愛慕和感激之情,姑娘羞答答地也訴説自己對阿祥的敬愛之心。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頭落了地。就在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時,碧螺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憔悴的臉上沒有一點血色,一天她倒在阿祥懷裏,帶着甜蜜幸福的微笑,再也睜不開雙眼了。阿祥悲痛欲絕,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樹旁。從此,他努力繁殖培育茶樹,採製名茶。“從來佳茗似佳人”,為了紀念碧螺姑娘,人們就把這種名貴茶葉取名為“碧螺春”。

二是説很早以前,東洞庭莫釐峯上有一種奇異的香氣,人們誤認為有妖精作祟,不敢上山。一天,有位膽大勇敢、個性倔強的姑娘去莫釐蜂砍柴,剛走到半山腰,確聞到一股清香,她也感到驚奇,就朝山頂觀看,看來看去沒有發現什麼奇異怪物,為好奇心所驅,她冒着危險,爬上懸崖,來到山峯頂上,只見在石縫裏長着幾棵綠油油的茶樹,一陣陣香味好像就從樹上發出來的。她走近茶樹,採摘了一些芽葉揣在壞裏,就下山來,誰知一路走,懷裏的茶葉一路散發出濃郁香氣,而且越走,這股香氣越濃,這異香薰得她有些昏沉沉。回到家裏,姑娘感到又累又渴,就從懷裏取出茶葉,但覺滿屋芬芳,姑娘大叫“嚇煞人哉,嚇煞人哉!”,一邊撮些芽葉泡上一杯喝起來。碗到嘴邊,香沁心脾,一口下嚥,滿口芳香;二口下嚥,喉潤頭清;三口下嚥,疲勞消除。姑娘喜出望外,決心把寶貝茶樹移回家來栽種。第二天,她帶上鋤頭,把小茶樹挖來,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腳下,加以精心培育。幾年以後,茶樹長得枝壯葉茂,茶樹散發出來的香氣,吸引了遠近鄉鄰,姑娘把採下來的芽葉泡茶招待大家,但見這芽葉滿身茸毛,香濃味爽,大家讚不絕口,因問這是何茶,姑娘隨口答曰:“嚇煞人香。”從此,嚇煞人香茶,漸漸引種繁殖,遍佈了整個洞庭西山和東山,採製加工技術也逐步提高,逐步形成現今具有“一嫩三鮮”(即芽葉嫩,色、香、味鮮)特點,碧綠澄清,形似螺旋,滿披茸毛的碧螺春茶。

至於嚇煞人香怎麼改名為碧螺春?據説是皇帝下江南時,品嚐此茶,見其香氣芬芳,味醇回甘,碧綠清澈,愛不釋手,因“嚇煞人香”茶名太俗,才賜名為“碧蘿春”。以後因其形如卷螺,又稱“碧螺春”了。

TAG標籤:碧螺春 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