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宋史·李建中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宋史·李建中傳》原文及翻譯

李建中字得中,其先京兆人。曾祖逢,唐左衞兵曹參軍。祖稠,樑商州刺史,避地入蜀。會王建僭據,稠預佐命功臣,左衞將軍。建中幼好學,十四丁外艱。會蜀平,侍母居洛陽,聚學以自給、攜文遊京師,為王祐所延譽,館於石熙載之第,熙載厚待之,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甲科,解褐大理評事,知嶽州錄事參軍。轉運使李惟清薦其能,再遷著作佐郎,監潭州茶場,改殿中丞,歷通判道、郢二州。柴成務領漕運,再表稱薦,轉太常博士,時言事者多以權利進建中表陳時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太宗嘉賞因引對便殿賜以緋魚會考課京朝官建中舊坐公累罰金漏其事坐降授殿中丞監在京榷易院 蘇易簡方被恩顧,多得對,嘗言蜀中文士,因及建中。太宗亦素知之,命直昭文館 建中父名昭文,懇辭,改集賢院。數月,出為兩浙轉運副使,再遷主客員外郎,歷通判河南府、知曹、解、潁、蔡四州。景德中,以久次進金部員外郎。建中性簡靜,風神雅秀,恬於榮利,前後三求掌西京留司御史台,尤愛洛中風土,就構園池,號曰“靜居”。好吟詠,每遊山水,多留題,自稱巖夫民伯。加司封員外郎、工部郎中。建中善修養之術,會命官校定《道藏》,建中預焉。又判太府寺。大中祥符五年冬,命使泗州,奉御製《汴水發願文》,就致設醮,使還得疾,明年卒,年六十九。建中善書札,行筆尤工,多構新體,草、隸、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習,爭取以為楷法。嘗手寫郭忠恕《汗簡集》以獻,皆科斗文字,有詔嘉獎。好古勤學,多藏古器名畫。有集三十卷。子周道、周士並進士及第。周士歷侍御史、江東陝西轉運、三司鹽鐵判官,賜金紫,終工部郎中。子周民,太子中舍。

(節選自《宋史·李建中傳》)

譯文:

李建中字得中,他的祖先是陝西西安人。曾祖父李逢,曾任唐朝左衞兵曹參軍。祖父李稠,曾任後梁商州刺史,後來躲避戰亂進入蜀地。適逢王建割據一方(自立稱帝,國號“蜀”)。李稠位列佐命功臣,擔任左衞將軍。李建中小時候就喜愛學習,十四歲時遭逢父喪。蜀被(宋)平定時,李建中侍奉母親,遷居洛陽,開設學館來維持生活。他攜帶文章在京城遊歷,獲王祐賞識推薦,住在石熙載的府第,石熙載給以他優厚的待遇。宋太平興國八年,李建中考中進士甲科,入仕擔任大理評事,管理嶽州錄事參軍。轉運使李惟清舉薦他,他兩次升遷擔任著作佐郎,監管潭州茶場,後改任殿中丞,歷任道、郢二州的通判。柴成務主管漕運,兩次上表稱讚推薦他,李建中轉任太常博士。當時上書言事的人大多是為了權勢利益而進諫的,李建中上表陳述當時朝政的利弊,列述王道霸業的謀略。太宗讚賞他,於是在便殿召見詢問,賞賜他緋衣和魚符袋。適逢朝廷對在京的官員進行考核,李建中舊時因公事多次被罰款,漏報該事,因此被降為殿中丞,仍監管在京的榷易院。蘇易簡正受到皇帝恩寵眷顧,時常能(入宮)答對,曾經説起蜀中的文士,於是提到李建中。太宗也一向知道李建中,便任命他在昭文館當值。李建中因為父親的名字是昭文,所以懇切地推辭,於是改任集賢院。幾月後,他出京擔任兩浙轉運副使,後兩次升遷任主客員外郎,歷任河南府通判,曹、解、潁、蔡四州知州。景德年間,因任職已久,根據資歷晉升為金部員外郎。李建中生性素簡沉靜,風姿神采高雅不俗,淡泊名利,前後三次請求擔任當時的閒職西京留司御史台,他特別喜愛洛陽風土人情,就地構築園池,命名為“靜居”。他愛好吟詠,每遊覽山水,常題寫詩文,自稱“巖夫民伯”。後來加官任司封員外郎、工部郎中。李建中善於修身養靜之術,適逢朝廷讓官員校訂《道藏》,李建中參與了此項工作。後來又掌管太府寺。大中祥符五年的冬天,他受命出使泗州,奉皇命作《汴水發願文》,就地傳達設壇祭祀。出使回來後患病,第二年去世,時年六十九歲。李建中擅長寫書札,尤其長於運筆,常巧構新體,草書、隸書、篆書、籀書、八分書都寫得十分精妙,人們常臨摹學習他的作品,爭着獲取以作為書寫的典範。他曾經手抄郭忠恕的《汗簡集》來獻給朝廷,(用的)都是蝌蚪文字,皇帝下詔書稱讚並獎勵他。他喜好古文字,勤於學習,收藏了很多古器名畫。有作品集三十卷。李建中的兒子李周道、李周士一起考中進士。李周士先後擔任侍御史、江東陝西轉運、三司鹽鐵判官等職務,皇帝賞賜他金魚袋和紫衣,最後任職工部郎中。另一子李周民,擔任過太子中舍。

TAG標籤:翻譯 原文 宋史 李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