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蕭山童謠怎麼寫,蕭山靚初中童謠怎麼寫

1.蕭山童謠怎麼寫

蕭山童謠童謠是指傳唱於兒童之口沒有樂譜的歌謠,童謠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

蕭山靚初中童謠怎麼寫 蕭山童謠怎麼寫

蕭山舊時童謠,多的有幾十句,少的只有一二句,但無論長短多寡,都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容易傳唱。漢末蕭山有首童謠雲:“天子當興東南三餘之間”,這首古童謠可以説是留存至今蕭山較早的一首童謠了。

三餘:指餘暨(西漢時蕭山縣名)餘姚、餘杭。(一)踢腳扳扳扳過南山和玉兔山湯罐大露跌落腳落扳落進 小時候,幾個小孩子在一起玩耍,領頭的那個小孩子往往一呼“我們來踢腳扳扳”,幾個小孩馬上響應。

於是長長地一排坐在長石凳上,把腳一伸直,領頭的那位拿一根小竹棒,嘴上唸叨:“踢腳扳扳……” ,這竹棒指着那隻腳尖就念一個字,唸到最後一個字完了,這字落到誰的腳上,誰就得自覺地站起來靠邊站着,等到最後一位了才結束。如果興致未盡,幾個小孩子還會匯攏來繼續坐在一起,重複以上的遊戲而樂此不疲。

有首遊戲童謠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就是童年時兩個夥伴在一起,興趣一來,我們來“打蕎麥”好不好?對方説好,於是兩個人的雙手來回地捋幾下,一邊唱唸,一邊用手掌相互拍打起來:一籮,二籮麥,三籮開始打蕎麥噼噼啪,噼噼啪大家來打麥麥又多,麥又好麥面做饅頭噴噴香,蜜蜜甜…… 這種遊戲可以培養孩子間相互合作精神和鍛鍊孩子頭腦反應靈敏度。 小時候夏天,吃好晚飯,把飯桌抹乾淨,一家人就坐在屋前的道地上乘涼,小孩子就躺在桌子上朝夜空數着星星。

一顆星,嘀呤叮兩顆星,掛油瓶油瓶漏,好炒豆豆子香,做辣醬辣醬辣,嫁水獺水獺尾巴長嫁大伯,大伯耳朵聾嫁裁縫,裁縫手腳慢嫁只雁,雁會飛飛到天,跌落滿天星 這首童謠,念起來像順口溜,裏面的故事連貫而富有節奏,而具體的故事情節如要打破砂鍋紋(問)到底,卻誰也無法説清楚。問大人啥個意思,大人們的回答彷彿是約好的:這都是上輩大人傳下來的。

要問是哪一代傳下來的,卻都不得而知,也無從考證。 小時候印象較深的還有一首首尾呼應,循環往復的童謠:癩痢拿洋槍洋槍打老虎老虎叼小孩小孩捧公雞公雞啄蜜蜂蜜蜂嗤癩痢 這首童謠從“癩痢拿洋槍”內容看,起源的歷史只有一百多年,大約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情景。

我小時候,大人用錢買來的玩具幾乎沒有,而家裏的絡麻稈、麥稈,房前屋後的樹枝樹葉、竹竿竹葉是隨手可得,可以製成各種小玩具。有首童謠唱的就是用一截麥稈做成一個“吹嘟嘟”。

大麥管管小麥管管大麥田裏大老虎小麥田裏小老虎外公外婆給我做個吹嘟嘟吹得響給你個大銅鈿吹得低給你個小銅鈿吹哩啪,吹哩啪。 一到夏天小孩就到河裏、池塘裏洗澡,可是這天還未熱,河水較涼,一些孩子就等不及了要跳到河裏去洗,這時大人就會説歌謠:楝樹花開洗浴買棺材楝樹花謝一日洗到夜(二) 我小時候知道的、會背的童謠畢竟有限,大都也忘了。

在寫這篇童謠之前,我專門向隔壁頭的老公公、老婆婆請教,還向我的老丈人、老丈母孃請教。我丈母孃説,這些“閒話”小格辰光真當木佬佬多來,格辰光都忘記光了。

我做小大姑娘的時候,伯伯嬸嬸就會話:小大姑娘俏打扮背揹包裹賣衣衫一賣賣到徽州山徽州朝奉請伊吃晏飯何個筷?象牙筷何個碗?金邊白玉碗何個飯?三早白米飯何個菜?小菜交關嶄老闆鯽魚精肉嵌黃芽韭菜搨鴨蛋青殼螺螄篤屁眼,湖羊尾巴太油醮。 老底子,村塘裏癩子比較多,那時頭上生了癩痢瘡的人,醫勿好,就變成了癩子了,你看現在就嘸有癩子,我們小辰光看到癩子就會話:癩子癩挑擔桐油賣桐油打翻癩子討飯討了三個破銅板買了三支破毛竹造了三間破草房東也漏西也漏漏得癩子頭上尿黃臭 小時候,有的人家連棉襖也做勿起,這太陽一出來,就在廊下頭一邊曬太陽一邊話:太陽公公開猛來阿弟阿妹爬起來白銅火熜烘起來白米糊塗吃起來白銀手鐲帶起來白雪花膏擦起來……(三) 我老丈人接着話題説,現在會話這種“閒話”的人快要死光哉,我小時也勿太會話。

記得小辰光,經常看見官河上有釣魚佬,一些小孩子看到有人釣魚就上前取笑:釣魚竿子直釣魚釣貓食釣魚竿子彎釣魚釣缸爿釣魚竿子滑溜溜釣魚釣起火連蛇 這釣魚佬一聽到一羣調皮搗蛋的小孩這樣話,這人都氣煞,就連忙拿一根釣魚竿換個地方去釣了。小孩子常去釣蝦,但釣蝦也並非易事,往往是鈎子上的紅蛐蟮被老蝦吃光,而這蝦就是勿上釣,這蝦有辰光比這人還要聰明,它先把釣鈎上的紅蛐蟮從鈎子的背上先一些些吃掉,最後只剩空鈎子了。

這時小孩子就會話:老蝦公吃我紅蛐蟮吃得牢給你穿個大紅袍吃勿牢給你坐個大水牢吃我鈎子頭上勿會死吃我鈎子背上就要死大腳來鉗馬上死小腳來鉗上天堂 其實這是小孩子自作聰明,在騙老蝦公,讓它上當。這老蝦公如果吃了紅蛐蟮釣起來燒熟了,就要穿紅袍了。

勿來吃紅蛐蟮就勿上釣就在水裏,就騙它是坐水牢。這老蝦如果頭腦呆些,真的聽了這樣的話就死定了。

你話小孩子講的“閒話”有趣勿有趣。 還有幾句“閒話”,也是小孩子自作聰明編出來的。

蘿蔔路邊草要吃勿用討討討要“倒灶”罵罵天火燒 吃了人家的蘿蔔,還勿許人家説你。你話這小孩子講勿講道理,跟小孩講道理,這道理永遠話勿靈清。

小時候二、。

2.蕭山童謠怎麼寫

蕭山童謠 童謠是指傳唱於兒童之口沒有樂譜的歌謠,童謠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

蕭山舊時童謠,多的有幾十句,少的只有一二句,但無論長短多寡,都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容易傳唱。漢末蕭山有首童謠雲:“天子當興東南三餘之間”,這首古童謠可以説是留存至今蕭山較早的一首童謠了。

三餘:指餘暨(西漢時蕭山縣名)餘姚、餘杭。(一) 踢腳扳扳 扳過南山 和玉兔山 湯罐大露 跌落腳落扳落進 小時候,幾個小孩子在一起玩耍,領頭的那個小孩子往往一呼“我們來踢腳扳扳”,幾個小孩馬上響應。

於是長長地一排坐在長石凳上,把腳一伸直,領頭的那位拿一根小竹棒,嘴上唸叨:“踢腳扳扳……” ,這竹棒指着那隻腳尖就念一個字,唸到最後一個字完了,這字落到誰的腳上,誰就得自覺地站起來靠邊站着,等到最後一位了才結束。如果興致未盡,幾個小孩子還會匯攏來繼續坐在一起,重複以上的遊戲而樂此不疲。

有首遊戲童謠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就是童年時兩個夥伴在一起,興趣一來,我們來“打蕎麥”好不好?對方説好,於是兩個人的雙手來回地捋幾下,一邊唱唸,一邊用手掌相互拍打起來:一籮,二籮麥,三籮開始打蕎麥 噼噼啪,噼噼啪 大家來打麥 麥又多,麥又好 麥面做饅頭 噴噴香,蜜蜜甜 …… 這種遊戲可以培養孩子間相互合作精神和鍛鍊孩子頭腦反應靈敏度。 小時候夏天,吃好晚飯,把飯桌抹乾淨,一家人就坐在屋前的道地上乘涼,小孩子就躺在桌子上朝夜空數着星星。

一顆星,嘀呤叮 兩顆星,掛油瓶 油瓶漏,好炒豆 豆子香,做辣醬 辣醬辣,嫁水獺 水獺尾巴長 嫁大伯,大伯耳朵聾 嫁裁縫,裁縫手腳慢 嫁只雁,雁會飛 飛到天,跌落滿天星 這首童謠,念起來像順口溜,裏面的故事連貫而富有節奏,而具體的故事情節如要打破砂鍋紋(問)到底,卻誰也無法説清楚。問大人啥個意思,大人們的回答彷彿是約好的:這都是上輩大人傳下來的。

要問是哪一代傳下來的,卻都不得而知,也無從考證。 小時候印象較深的還有一首首尾呼應,循環往復的童謠:癩痢拿洋槍 洋槍打老虎 老虎叼小孩 小孩捧公雞 公雞啄蜜蜂 蜜蜂嗤癩痢 這首童謠從“癩痢拿洋槍”內容看,起源的歷史只有一百多年,大約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情景。

我小時候,大人用錢買來的玩具幾乎沒有,而家裏的絡麻稈、麥稈,房前屋後的樹枝樹葉、竹竿竹葉是隨手可得,可以製成各種小玩具。有首童謠唱的就是用一截麥稈做成一個“吹嘟嘟”。

大麥管管 小麥管管 大麥田裏大老虎 小麥田裏小老虎 外公外婆給我做個吹嘟嘟 吹得響 給你個大銅鈿 吹得低 給你個小銅鈿 吹哩啪,吹哩啪。 一到夏天小孩就到河裏、池塘裏洗澡,可是這天還未熱,河水較涼,一些孩子就等不及了要跳到河裏去洗,這時大人就會説歌謠:楝樹花開 洗浴買棺材 楝樹花謝 一日洗到夜 (二) 我小時候知道的、會背的童謠畢竟有限,大都也忘了。

在寫這篇童謠之前,我專門向隔壁頭的老公公、老婆婆請教,還向我的老丈人、老丈母孃請教。我丈母孃説,這些“閒話”小格辰光真當木佬佬多來,格辰光都忘記光了。

我做小大姑娘的時候,伯伯嬸嬸就會話:小大姑娘俏打扮 背揹包裹賣衣衫 一賣賣到徽州山 徽州朝奉請伊吃晏飯 何個筷?象牙筷 何個碗?金邊白玉碗 何個飯?三早白米飯 何個菜?小菜交關嶄 老闆鯽魚精肉嵌 黃芽韭菜搨鴨蛋 青殼螺螄篤屁眼,湖羊尾巴太油醮。 老底子,村塘裏癩子比較多,那時頭上生了癩痢瘡的人,醫勿好,就變成了癩子了,你看現在就嘸有癩子,我們小辰光看到癩子就會話:癩子癩 挑擔桐油賣 桐油打翻 癩子討飯 討了三個破銅板 買了三支破毛竹 造了三間破草房 東也漏 西也漏 漏得癩子頭上尿黃臭 小時候,有的人家連棉襖也做勿起,這太陽一出來,就在廊下頭一邊曬太陽一邊話:太陽公公開猛來 阿弟阿妹爬起來 白銅火熜烘起來 白米糊塗吃起來 白銀手鐲帶起來 白雪花膏擦起來 …… (三) 我老丈人接着話題説,現在會話這種“閒話”的人快要死光哉,我小時也勿太會話。

記得小辰光,經常看見官河上有釣魚佬,一些小孩子看到有人釣魚就上前取笑:釣魚竿子直 釣魚釣貓食 釣魚竿子彎 釣魚釣缸爿 釣魚竿子滑溜溜 釣魚釣起火連蛇 這釣魚佬一聽到一羣調皮搗蛋的小孩這樣話,這人都氣煞,就連忙拿一根釣魚竿換個地方去釣了。小孩子常去釣蝦,但釣蝦也並非易事,往往是鈎子上的紅蛐蟮被老蝦吃光,而這蝦就是勿上釣,這蝦有辰光比這人還要聰明,它先把釣鈎上的紅蛐蟮從鈎子的背上先一些些吃掉,最後只剩空鈎子了。

這時小孩子就會話:老蝦公 吃我紅蛐蟮 吃得牢 給你穿個大紅袍 吃勿牢 給你坐個大水牢 吃我鈎子頭上勿會死 吃我鈎子背上就要死 大腳來鉗馬上死 小腳來鉗上天堂 其實這是小孩子自作聰明,在騙老蝦公,讓它上當。這老蝦公如果吃了紅蛐蟮釣起來燒熟了,就要穿紅袍了。

勿來吃紅蛐蟮就勿上釣就在水裏,就騙它是坐水牢。這老蝦如果頭腦呆些,真的聽了這樣的話就死定了。

你話小孩子講的“閒話”有趣勿有趣。 還有幾句“閒話”,也是小孩子自作聰明編出來的。

蘿蔔路邊草 要吃勿用討 討討要“倒灶” 罵罵天火燒 吃了人家的蘿蔔,還勿許人家説你。你話這小孩子講勿講道理,跟小。

3.初中童謠怎麼寫

一、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的生活範圍很廣,因此,可以寫成童謠的也大有題材可挖。

如走在上學路上,可以寫寫心情:早上天氣好,小鳥枝頭叫。揹着小書包,走進大學校。

學校環境美,心裏樂陶陶。走在馬路上,看到車水馬龍的車輛,你還可以寫:大馬路,寬又平,紅燈站,綠燈行。

不擁不搶守法規,道路暢通任我行。總之,操場可以寫,教室可以寫,活動遊戲可以寫,環保可以寫,甚至吃飯洗衣都能寫。

只要留心生活,思考生活,一切皆可入童謠。二、可仿寫一開始時,我們寫童謠肯定有困難,這時,你可以學着別人寫童謠的格式改編仿寫。

如一年級有篇課文叫“比尾巴”,講的是公雞、猴子、鴨子、孔雀等動物尾巴的特點,因此,你就可以改換題目為“比耳朵”,內容為:誰的耳朵長?誰的耳朵短?誰的耳朵像蒲扇?兔子的耳朵長,小狗的耳朵短,大象的耳朵像蒲扇。這樣一改,仍然能取得跟原文一樣的效果。

三、求得父母老師的幫助由於同學們所學知識有限,在創作童謠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這時,你不妨向父母老師求援,讓他們幫你一同創作。

因為他們的生活閲歷比你深,語言詞彙比你豐富,看問題比你有力度,並且他們也能通過和你創作童謠,激活思維觸角和你一同體味創作的艱辛、成功的快樂。四、別畏難,反覆改好作品既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童謠也不例外。

但童。

4.初一童謠怎麼寫

我童年的童謠,應該是幾十年前的童謠了。

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們是否還有童謠,反正那時是有的,其實,越是在沒有電視、電腦等現代媒體的年代,口頭文化的傳播越是廣泛和活躍,成人的和孩子的都一樣,所以,我童年的童謠很是燦爛多彩,可惜的是年代久遠了,也忘得差不多了,只是在前面的博文中説起了一些順口溜,才有想起來説説童謠。小時候沒有電視,電腦之類的,或者家家户户有一個有線廣播,而且是定時的開播,大家多是把它作為一個記時間的工具,做飯時説廣播響了該做飯了,睡覺時説廣播已經不響了該睡了。

儘管如此,孩子們反倒生出了許許多多有趣味的遊戲活動,比如女孩子踢毽子、跳皮筋,男孩子彈琉璃蛋、打陀螺等等,多得很。即便是晚上,也有許許多多的遊戲,特別是冬季有月光的晚上,早早的街上已經響起了孩子們歡快的叫喊聲:月明地,打花棍,誰家的小孩來玩回兒!這是在叫人哪,老話是知會人。

你成瞧了,用不了一時片刻街中間就會聚齊了一幫子小孩。當然,對於月光的嚮往,也會生出勵志的童謠:月明地、明晃晃,開開門、洗衣裳,洗的白、漿的光,我送哥哥上學堂。

這確實是童謠,但有點男女間朦朦朧朧的味道。説到朦朧,有比這還要朦朧的,記得有一個遊戲,一把幫孩子拉起手扯成一個圓圈,然後南北或者東西的一起向中間碰,嘴裏嚷着並不理解其意的童謠:碰碰鼓,碰碰鑼,小面雞,呦人呦。

(方言,一個人一個) 後來,我偶然説給別人聽,聽者説你們從小就説黃段子呀。有黃的,也有粗野的。

那時農村娶媳婦應該是比較大的事情了,也熱鬧,全村老少齊上陣,自然也少不了孩子的聲音,孩子們一起喊叫:新媳婦,掉疊肚*,掉那屋?掉堂屋,堂屋黑,掉當街,當街有個汽馬車,駕---,喔---,走孃家,孃家有個大花狗,吞着屁股不讓走。(*疊肚--方言,指直腸) 比這些不雅的還有。

平日裏有誰家待客做飯,搗蛋的孩子也會插上一嘴,但是搞不好是要捱揍的:一盤血,一盤膿,還有一盤糞屎蟲,剩下一盤沒給夠,再上一盤疊肚肉。如此的一桌子菜餚,真夠噁心人了,不捱打才怪。

當然,這樣的童謠一般都是孩子們口口相傳傳下的,但是越是粗俗的卻越是普及。大人們也教一些童謠,爺爺教的孔武有力,甚至挺愛國。

説個大家都熟悉的童謠: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偷吃麪,打死他個王八蛋。抗日愛國的:站崗的,別睡着,別讓鬼子打過河。

往往是幾個孩子一起喊,聽起來挺悲壯的。打老蔣的都有:一二三,到南關。

南關到,吹洋號。洋號響,打老蔣。

老蔣扯着光脊樑,劈頭給他三巴掌。不知道為什麼要去給蔣委員長三巴掌,是可能光脊樑不文明嗎。

其實,真正地童謠應該來自老奶奶的口,我家東院的一個姥姥就曾教弟弟們童謠,那時我已經上了大學,跟着也學了幾首:小老鼠 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 ,下不來,叫一聲,貓來了,嘰扭,滾下來。這首其實恐怕全國人民都知道。

再來一首:小白雞(1) 小白雞,撓牆根,一撓撓出個花落生,不叫奶奶吃,光叫爺爺吃,打死你個小鼈孫。小白雞(2) 小白雞,撓牆根,一撓撓出個花落生,娶個媳婦生倆兒,一個叫寶生,一個叫寶德,一個打燒餅,一個賣蒜薹。

有點鄉土氣息了。説一首有來歷的,王金豆借糧,童謠版的如斯説:王金豆借糧 王金豆,王二喜,我到你家借糧去,今天已是年三十,明天就是大初一,人家吃的蒸饃肉,我家的窩窩在哪裏?這是流出豫東地區的地方名劇,説的是一個叫王金豆男青年與張家小姐婚約,年三十偏偏家中家遇火災,所有一切都付之一炬,於是萬般無奈不得不去未來岳父家借糧的一段故事。

關於童謠,表現在日常的生活中的童趣也甚為豐富:小板凳 小板凳,三條腿,為給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嗑的慢,我給奶奶下掛麪,奶奶嫌我下的稠,我給奶奶澆點油,奶奶嫌我澆的多,我給奶奶燒把鍋,奶奶誇我燒得好,我給奶奶做個大棉襖。還有一個小老鼠,別有情趣:小老鼠,爬鍋沿,噙口水,活點面,我問乾孃吃啥飯?吃肉包,一咬燒的舌頭起個泡。

老奶奶的童謠大概如此多了,最後説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女孩跳皮筋的童謠吧:小汽車 小汽車,滴、滴、滴 ,馬上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七、二八、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七、三八、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七、四八、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七、五八、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七、六八、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七、七八、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七、八八、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七、九八、一百一。

怎麼樣,又回到童年了吧。

TAG標籤:蕭山 童謠 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