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政和工夫茶歷史成就

政和工夫茶歷史成就

政和工夫茶,是中國福建省政和縣特產的名優茶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明朝中期,由於政和縣地理位置特殊,氣候温和、土壤肥沃,加之土地資源的豐富,政和茶香漸漸流傳開來,成為當地名產。特別是政和工夫茶的烘焙技藝,更是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和改良,最終達到了媲美龍井茶和鐵觀音的高峯。

在清朝時期,政和工夫茶已成為江南一帶的主要名茶之一,曾多次獲得皇室的賞識。而在民國時期,更是享有“當時第一”之美稱。

近年來,政和工夫茶因其獨特的口感和品質,在國內外市場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政和縣政府也將政和工夫茶作為當地茶產業發展的重點,致力於打造更加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品牌。

政和工夫茶,是中國福建省政和縣特產的名優茶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明朝中期,由於政和縣地理位置特殊,氣候温和、土壤肥沃,加之土地資源的豐富,政和茶香漸漸流傳開來,成為當地名產。特別是政和工夫茶的烘焙技藝,更是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和改良,最終達到了媲美龍井茶和鐵觀音的高峯。

在清朝時期,政和工夫茶已成為江南一帶的主要名茶之一,曾多次獲得皇室的賞識。而在民國時期,更是享有“當時第一”之美稱。

近年來,政和工夫茶因其獨特的口感和品質,在國內外市場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政和縣政府也將政和工夫茶作為當地茶產業發展的重點,致力於打造更加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品牌。

政和工夫茶,是中國福建省政和縣特產的名優茶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明朝中期,由於政和縣地理位置特殊,氣候温和、土壤肥沃,加之土地資源的豐富,政和茶香漸漸流傳開來,成為當地名產。特別是政和工夫茶的烘焙技藝,更是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和改良,最終達到了媲美龍井茶和鐵觀音的高峯。

在清朝時期,政和工夫茶已成為江南一帶的主要名茶之一,曾多次獲得皇室的賞識。而在民國時期,更是享有“當時第一”之美稱。

近年來,政和工夫茶因其獨特的口感和品質,在國內外市場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政和縣政府也將政和工夫茶作為當地茶產業發展的重點,致力於打造更加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品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福建“三大功夫紅茶”是什麼?

福建三大工夫紅茶分別是: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

這三種紅茶是福建紅茶的當家品種,都藴含着深厚的文化內涵。其中坦洋工夫紅茶1915年就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為閩紅三大工夫紅茶之首。據有十幾年專業坦洋工夫紅茶製茶、售茶歷史的福建南方佳木茶業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紅茶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國際、國內紅茶消費都在升温。福建紅茶重新崛起是茶產業發展的必然。

白琳工夫:產於福建福鼎的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屬於小葉種紅茶。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細長彎曲,茸毫多呈絨球狀,色澤黃黑。沖泡後,香氣鮮爽帶甘草香,滋味清鮮甜和,湯色淺亮,葉底鮮紅帶黃。

坦洋工夫:產於福建福安、拓榮、壽寧、周寧、霞浦一帶。相傳,坦洋工夫為清代咸豐(公元1851--1861年)、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福安縣坦洋村人胡福四所創制。其品質特點是:外形細長勻整,有白毫,色澤烏黑有光。沖泡後,香氣清純甜和,滋味鮮醇,湯色鮮豔呈金,葉底紅勻。

政和工夫:產於閩北,主產地為政和,有大茶和小茶之分。大茶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近似滇紅,但長索較細,毫多,色澤烏潤。沖泡後,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湯色紅濃,葉底肥壯。小茶用小葉種茶樹原料製成,條索細緊,色澤暗紅。沖泡後,香似祁紅,滋味醇和,湯色淺,葉底紅勻。

這就是以上三款茶的介紹,您可以看看,然後根據自己的口味以及喜好選擇一款您喜歡的茶,我這三種茶都有品嚐過,我比較喜歡坦洋工夫,如果您有機會可以去茶城等一些信譽好的地方,讓賣家分別給您泡一泡,嘗一嘗,感受一下,最後再決定那款茶是自己心儀的,如果自己喝,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政和工夫紅茶及松蘿茶介紹

政和工夫紅茶及松蘿茶介紹

   什麼是政和工夫紅茶有什麼功效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產於福建東北部,界於東經118.33′至119.17′,北緯27.05′至27.23′之間,茶園開闢在緩坡處的森林跡地,土層深厚,酸度適宜,唯此類茶樹採摘茶葉才適宜製作“政和工夫”紅茶 ,為閩紅三大工夫茶(另有坦洋、白琳)之首。其產地以政和縣為主。那什麼是政和工夫紅茶有什麼功效呢?下面就詳細介紹什麼是政和工夫紅茶有什麼功效。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成品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的功效是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近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肌功能。

  政和工夫的茶葉初制經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序。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種為主體,適當拼配由小葉種茶樹羣體中選制的具有濃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紅茶。故在精製中,對兩種半成品茶須分別通過一定規格的篩選,提尖分級,分別加工成型,然後根據質量標準將兩茶按一定比例拼配成各級工夫茶。成品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既適合清飲,又宜摻和砂糖、牛奶調飲。

  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外形條索緊結圓實,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採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味醇和,葉底紅勻。

  以上就是從政和工夫紅茶的產地,以及政和工夫紅茶的.製作等發麪,對什麼是政和工夫紅茶有什麼功效的介紹。

   松蘿茶屬於什麼茶

  我國有着悠久的產茶、飲茶歷史,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茶葉的出品,每個地方出品的茶葉都存在一定的差別。下面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款茶品——松蘿茶。不知道大家對其是否瞭解呢?來一起認識下松蘿茶屬於什麼茶吧。

  松蘿茶歷史悠久,在明代時期創制而成,是屬於六大茶類中的綠茶茶品。松蘿茶因產於黃山市休寧縣的松蘿山,根據地名來命名茶名。

  松蘿茶茶園的海拔高度在六百至七百米之間,松蘿山地區山勢陡峭,山上樹木茂密,風景秀麗。松蘿山山區氣候温和,全年降水量十分充足,土壤中富含營養物質,對於茶樹的生長十分的適合。

  松蘿茶在每年的穀雨前後這個時間段進行鮮葉的採摘,以一芽二三葉作為採摘的標準,採摘要求要都是鮮葉,而且茶葉要鮮嫩。採摘後的茶葉要立即拿來製作茶葉。製成的松蘿茶茶品外形條索壯實,顏色鮮綠,茶香香高持久,沖泡後的湯色鮮豔明亮,沖泡後的茶湯味道鮮爽。

;

盛產茶葉的天然之地:福建產什麼茶

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茶:為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一。原產於福建北部,以政和縣為主產區。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種為主體,適當拼配由小葉種茶樹羣體中選制的具有濃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紅茶。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既宜清飲,又宜摻和砂糖、牛奶調飲。

  產地以政和縣為主。松溪以及浙江的慶元地區所出之紅毛茶,在政和加工,亦屬政和工夫。19世紀中葉為政和工夫興盛之期,年產量上萬擔,後逐漸衰退,幾乎絕跡。建國後恢復生產,但產量較少。

  政和縣內山嶺重疊,雨量充沛,茶園多開闢在緩坡處的森林舊地,土層肥沃,茶樹生長繁茂。政和工夫選用政和大白茶和小葉種兩個樹種。以大白茶樹鮮葉製成之大茶,毫多味濃,為閩北工夫之上品。以小葉種製成之小茶,香氣高似祈紅。

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又稱拉普山小種,屬紅茶類,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18世紀後期,首創於福建省崇安縣(1989崇安撤縣設市,更名為武夷山市)桐木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由福建武夷山深處漢族茶農於明朝中後期機緣之下創制而成。後來在正山小種的基礎上發展了工夫紅茶。

  歷史上該茶以星村為集散地,故又稱星村小種。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國內外茶葉市場競爭激烈,出現正山茶與外山茶之爭,正山含有正統之意,因此得名。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茶葉是用松針或鬆柴熏製而成,有着非常濃烈的香味。因為熏製的原因,茶葉呈灰黑色,但茶湯為深琥珀色。正山小種產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產地保護。

  真正的桐木紅茶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其成品茶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細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明。

本山茶

  本山茶原產於安溪西堯陽,無性系品種。據1937年莊燦彰的《安溪茶業調查》中葉類,中芽種。樹姿開張,枝條斜生,分枝細密;葉形橢圓,葉薄質脆,葉面稍內卷,葉緣波浪明顯,葉齒大小不勻,芽密且梗細長,花果頗多。與鐵觀音“近親”,但長勢和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制烏龍茶品質優良,質量好的與鐵觀音相近似,制紅、綠茶品質中等。有觀音弟弟之稱,系安溪四大名茶之一。

  本山因其長勢和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所以價格比較便宜。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分辨其與鐵觀音的區別,所以很多茶葉店都將其當成鐵觀音來賣。其香氣與鐵觀音雖然不同,但品質也非常出色,品質優良,香高品醇,同時也具有烏龍茶耐泡的共同特性,加上價格實惠,是愛喝鐵觀音的朋友們的最佳替代品了。此泡更是本山中的極品,口感、香韻都極佳。

  【結束語】當然還有很多如大紅袍、肉桂、茉莉花茶等,最負盛名的當屬“大紅袍”。據説當年康熙皇帝南巡,因為水土不服而卧病不起,眾多醫者都拿不出好的方法治療。有人獻上一包茶葉,説武夷山的茶葉有治病的功效,康熙皇帝飲了這武夷山的茶竟然病就真的好了。於是他脱下身上的紅袍讓人送到武夷山披掛在茶樹上,以表示對這種茶葉的讚美。“大紅袍”就此得名。

您可能也喜歡:

品味獨特的英國飲茶文化

紅茶文化之祁門紅茶和正山小種哪個好

茶類大比拼:紅茶和黑茶的區別比較

錫蘭紅茶的泡法,錫蘭紅茶怎樣泡最好喝

三大功夫茶是哪幾種茶

三大功夫茶是指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三類功夫茶。

政和工夫:政和工夫產於政和縣,創制於1874年,前身是“遂應場仙巖工夫”,以小葉茶製成紅茶俗稱“小紅”。

坦洋工夫:坦洋工夫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麗的坦洋村,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進四)者,試製紅茶成功,經廣州運銷西歐,很受歡迎。

白琳工夫:白琳工夫產於福鼎市境內的太姥山,興起於19世紀50年代前後,以主產地福鼎市白琳鎮,命名“白琳工夫”,其以高超的純手工製作工藝和獨特優質的產質,在海內外享有盛名,是閩紅三大工夫之一。

擴展資料:

白琳工夫多以福鼎大白茶,大毫茶品種採製。外形條索細長,稍帶彎曲,色澤黃黑,帶金白毫,香氣毫香顯,具甘草香,湯色淺黃紅亮,滋味清鮮醇和,葉底鮮紅帶黃。

政和工夫外形條索肥壯,金毫尖多,色澤烏褐油潤,內質香氣高而濃烈帶甜香,湯色紅豔,金圈顯目,滋味醇厚甘甜,葉底鮮嫩勻整,呈紅銅色。

坦洋工夫外形條索緊結整齊,葉色潤澤,毫尖金黃,香氣高鋭持久,內質清鮮甜和,甘爽醇厚,湯色紅豔呈深金,葉底紅勻光潤,滋味醇厚,略帶桂圓香氣。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政和工夫茶

百度百科-坦洋工夫

百度百科-白琳工夫

閩紅茶是什麼茶

閩紅茶指的是福建紅茶,也被稱為閔紅功夫茶,是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的統稱。政和工夫主要產自福建省政和縣,主要製作材料是政和大白茶,坦洋工夫產於清朝咸豐、同治年間,遠銷國內外,白琳工夫是小葉種紅茶,又被稱為白毫銀針。

  什麼是閩紅茶

  閩紅茶主要產自於福建山嶺重疊、丘陵起伏、氣候温和的地帶,福建省政和縣、福鼎縣、福安縣產量較多,政和工夫紅茶產自政和縣,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在清朝光緒初年的時候,製作材料由原來的菜茶改成政和大白茶,自此品質更上一層樓,一直留傳到現在。

  坦洋工夫相傳產自清朝咸豐、同治年間,製作成功後還經過廣州運銷自歐洲各個國家,並大受歡迎,但先後經過抗日戰爭以及是茶類佈局等歷史變更,坦洋工夫的興衰也幾經更迭,到現在已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重新恢復並繼續發展。

  在19世紀50年代的時候,閩、廣茶商在福鼎經營加工功夫茶,後來又將各地的紅茶條集中在白琳進行加工,由此誕生白琳功夫茶。白琳工夫主要產自福鼎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為小葉種紅茶,清朝產的“白琳工夫茶”在當時備受讚譽,又被稱為白毫銀針、白毛猴等。

政和工夫茶的特點是什麼?

‍‍

政和工夫茶,屬紅茶類。產於閩北,是福建省特產之一,以政和縣、松溪縣為主。政和縣、松溪縣山嶺重疊,丘陵起伏,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温為18.5℃,年降雨量為1600毫米以上,茶園多開闢在緩坡處的森林跡地,土層深厚,微酸性,茶樹生長繁茂。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條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條索緊結肥壯多毫,色澤烏潤,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

‍‍

應怎樣進行政和工夫茶的鑑賞?

政和工夫茶的鑑賞如下:從茶葉的外形上來看,政和工夫大茶條索重實緊結,小茶則條索纖細堅緊。政和工夫的成品茶條索肥壯圓實、均勻整齊,色澤烏潤,毫芽金黃突顯。從葉底看,政和工夫大茶葉底肥碩尚紅,小茶則葉底紅潤整齊,大小均勻。從湯色和滋味來看,政和工夫以茶湯色澤紅潤,香氣濃郁鮮爽,似羅蘭香,滋味醇厚為優品;以湯色深紅而渾濁,香氣濃烈膩人為次品。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説,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

政和工夫茶是什麼茶 政和工夫茶屬於哪類茶

1、政和工夫茶屬於紅茶,是閩北三大工夫茶之一,產自福建省政和縣,採摘政和大白茶、小葉種茶樹的鮮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藝加工製成,具有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等品質特點。

2、閩北有三大工夫茶,分別是坦洋工夫、白琳工夫與政和工夫。政和工夫產自福建北部,主產區為政和縣,是一種以濃郁花香為特色的功夫紅茶,經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藝製作而成。

3、政和工夫茶採摘政和大白茶茶樹的鮮葉為主體,適當選用小葉種茶樹的鮮葉拼配而成。以政和大白茶茶樹為樹種製成的工夫茶,具有毫多味濃的特點;以小葉種樹種製成的工夫茶,則有着接近祁紅的香氣。

4、故而,政和工夫茶具有條索肥壯、重實,色澤烏黑,有金毫毛的外形特點,沖泡後則有着香氣濃郁,湯色紅豔,滋味醇厚的優秀品質,常喝可以幫助腸胃消化,促進食慾,並有利於利尿、消腫。

福建茶文化的歷史淵源:福建茶文化

福建是茶文化的發祥地,那麼福建茶文化有什麼歷史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福建茶文化的歷史淵源,一起來看看。

福建茶文化的歷史淵源

  建茶、鬥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風,明清時期,茶葉創新增多,開創烏龍製茶工藝,茶葉貿易漸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點綴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韻。現代福建茶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進一步發揚光大,種茶、製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

  製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構成獨特的福建區域人文特徵。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歷史積澱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類歷史上,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樑,文明的象徵,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為世人所矚目。中國被稱為“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

  連綿中國茶文化歷史,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靈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制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福建茶葉在中國茶葉發展乃至世界茶葉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

  蓮花茶襟書東晉,南洋思鄉憶石亭

  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峯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公元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三百餘年。

  古時豐州是閩南、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峯位於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峯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巖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採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峯茶的生產情景。公元1011年,泉州太守高惠蓮題刻“巖縫茶香”至今尚存。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始建“不老亭”。亭名因北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戴忱題詩(詩刻於蓮花石上),詩中有“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而得。不老亭因全亭的樑柱、屋蓋及所有的構件都是花崗石雕刻成的,俗稱“石亭”。自此蓮花峯茶改稱石亭綠茶。至清道光年間蓮花峯下種茶更盛,且在南安一帶渡海謀生的人較多,石亭綠漸成為僑鄉送祝“順風”的禮品,久而久之,華僑嗜飲,隨後,石亭綠暢銷南洋諸島,甚至遠銷英倫。

  遊子思鄉,石亭寄意,茶與亭與人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如今古鎮煥彩,新樓成片,但山門楹聯依然:“茶綠峯青,開放幾更今古;亭高蓮傲,醉醒一樣乾坤。”

  宋詞偏愛建溪春,元曲令興武夷風

  建茶因產於建溪流域而得名。建茶有文字記載的是在南北朝時期(479-502),到唐朝開元天寶年間(713-755)《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今陝西寶雞市南部)日與僧道異人往還,每至冬時,即溪敲其冰(以)精壺煮建茗,共賓客飲之。”表明建茶歷史悠久。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寫道“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間絕品人難識,閒對茶經憶古人。”

  唐馮贄撰的《記事珠》稱“建人謂鬥茶為茗戰”,説明閩人鬥茶習俗始於唐。時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貢茶和鬥茶活動聞名於世,開創了一代鬥茶比藝的茗飲之風,並風靡全國。可謂龍飛鳳舞傾朝庭,鬥茶比藝創時興。北宋·丁謂(962-1033)《詠茶》;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宋·蔡襄撰(1049-1053) 《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前後)《東溪試茶錄》;宋·黃儒撰(1075前後)《品茶要錄》;宋·徽宗趙佶撰(1107)《大觀茶論》;宋·熊蕃撰(1121-25).熊克增補(1158)《宣和北苑貢茶錄》;宋·趙汝礪撰(1186)《北苑別錄》等詳盡記載和研究了當時福建的栽茶、製茶、品茶技術及飲茶風習。據報道記載北苑茶的宋代茶書有一半以上,茶詩詞達千首以上。宋代武夷茶為建茶組成的一部分,至元大德六年(1302年)創立焙局,設置御茶園於九曲溪之四曲畔,每年制“龍團”五千餅。從此,武夷茶大量單獨入貢,元朝鼎盛,至御茶園解體長達二百六十年之久。

  宋、元兩朝福建出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為特徵的宮廷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僅代表是武夷茶的歷史輝煌,而且象徵閩茶在中國茶葉的特殊地位。

  明清有心話工夫,咸豐無意問茉莉

  當鬥茶之興漸減,明清時期的福建茶進入了創新時期,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代貢茶和鬥茶之後的又一次輝煌。

  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陸廷燦(1734)《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説》;清·董天工編(1751)《武夷山志》等記載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烏龍茶問世後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出現了適於烏龍茶的獨特品飲方式,俗稱工夫茶。清·彭光鬥(1766) 《閩瑣記》、袁枚撰(十八世紀八十年代或稍後亦注1786)《隨園食單》、樑章鉅撰(1845)《歸田瑣記》、施鴻保撰(1857)《閩雜記》、徐珂《清稗類鈔》;連橫(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記載。此間,烏龍茶也傳入了台灣。

  福建生產工夫紅茶,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此後大批茶商接踵而來,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聲也不脛而走。在福建境內,還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稱為福建三大工夫紅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約始於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較明朝又有發展,並開始出現大量的商品茶,清咸豐年間(1851-1861),茉莉花茶大量生產,暢銷華北各地。1890年前後各地茶葉運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便成為花茶窨制中心。

  創新茶科技,豐富茶種類,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主旋律。此時茶葉貿易漸盛,在相當一段時期,武夷茶(Bohea)成了中國茶的代稱。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福建烏龍茶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日本飲料市場,可謂是櫻花時節念水仙(指:水仙茶等),烏龍東渡創奇蹟。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

  劉超然、鄭豐稔在《崇安縣新志》(1940年)記載:“武夷茶,始於唐,盛於宋元,衰於明,而復興於清。……然孫樵《送茶焦刑部書》雲:“甘晚候十五人遺侍齋閣,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賤用之”。丹山碧水為武夷之特種,唐時崇安本設縣,武夷尚屬建陽故云。然則此茶之出於武夷,已無疑義。……武夷茶最古之文獻其在斯乎。宋時范仲淹、歐陽修、梅聖俞、蘇軾、蔡襄、丁謂、劉子翬、朱熹等從而張之,武夷茶遂馳名天下。” 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曾經給予 “武夷茶歷經宋、元、明、清四朝,製茶技術不斷革新,創造了馳名中外的名茶,歷次輸出外銷。譽滿全球,為提高我國茶業科學技術水平作出了貢獻。”的高度評價。

  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元代始成為皇室貢品,並在武夷創辦御茶園,茶文化遺址遍佈武夷山中。有唐至古茶園、宋遇林亭窯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園、明大紅袍名叢、清龐公吃茶處、明至古茶廠、清茶政告示石刻等。武夷山是儒、釋、道三教同山之處,著名史學家蔡尚思教授曾讚道:“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1962年冬郭沫若遊武夷詩云:“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清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茶與三教有不解之緣,茶中藴和,茶中寓靜,茶的“和、靜“的稟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華也豐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內涵。

  古典美學認為:“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淺露。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貴周流而不凝滯。”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體化,是中國古典山水美學的精粹之所聚者,自然風光獨樹一幟,“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與“六六奇峯翠插天”的三十六峯、九十九巖的絕妙結合,它異於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為特徵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園林。武夷巖茶與武夷山堪稱一體,“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

  當今武夷山人在挖掘繼承歷代品茶藝術的基礎上,總結整理出一套《武夷茶藝》,其程序:恭請上座 焚香淨氣 絲竹和鳴 葉嘉酬賓 山泉初沸 孟臣沐霖 烏龍入宮 懸壺高衝 春風拂面 重洗仙顏 若琛出浴 玉液回春 關公巡城 韓信點兵 三龍護鼎 鑑賞三色 喜聞幽香 初品奇茗 再斟流霞 品啜甘露 三斟石乳 領悟巖韻 自斟慢飲 敬獻茶點 欣賞茶歌 游龍戲水 盡杯謝茶。把品茗、觀景、賞藝融為一體。蔡鎮楚教授在《武夷山茶韻》中讚美道:“武夷山——我心中的山水茶緣,我夢中的千古茶神,我筆底流轉如珠的曠世茶韻。”

  武夷茶文化已成為武夷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尋香首推茶,品茗此為都

  安溪產茶有字可考於唐。唐末,閬苑巖巖宇大門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峯別有天。”開先縣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許多茶詩。明清崛起,至光緒三十年茶園面積達3.1萬畝,並有規模出口量。如今是烏龍茶出口基地,中國名茶(烏龍茶)之鄉。

  種茶、製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製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是如今安溪茶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蘇淑勉在《大坪,我為你祝福》一文中描述過:只見紅磚粉牆的樓房裏,隨處可見一袋袋焙熟包裝的“秋香”。主人端出的全是青一色白不鏽銅的巨形茶盤,配上古銅紫砂茶壺茶盞,別具一格茶鄉特色。他們沿襲“沒有三杯不成禮數”的風習,勸茶款款,言笑晏晏。安溪茶藝的推出,總結了古人的品茶經驗,結合地方品茶習俗,簡古純美,主要以鐵觀音的特殊茶韻為本體茶性,闡明其沏泡技藝和茶藝精神內涵。其茶藝流程有:神入茶境、茶具展示、烹煮泉水、瑤池出盞、觀音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甌裏醖香、三龍護鼎、行雲流水、觀音出海、點水流香、香茗敬賓、欣賞湯色、細聞幽香、品香尋韻。通過茶藝,傳達了“純、雅、禮、和”的精神追求。頗有嫩柳池塘初拂水,簡古純美問春風之美。

  “志寄茶韻,筆喚鄉情”是茶鄉人對茶文化的特殊理解。在吳小猛的《給老父》詩文中寫道:“一壟壟茶園爬上山坡/爬上額頭/綠色的瀰漫/把日子染得金黃金黃……嫩芽上的白毫/什麼時候/悄然爬上雙鬢/爬滿你的頭”老茶師的辛勞和執着,都真實地溶入了茶葉,而當人們品飲時領略的是清香和甘醇。在長坑鄉工作的龔伏龍題的“觀音茗韻醉人香,陸羽當年惜未先,茶葉文化大手筆,烏龍雲嶺譜新篇。”把茶、茶文化、茶鄉事業連在一起。

  福建茶文化的茶藝

  1、噓寒問暖(濕壺):俗稱“濕壺”,將初沸水注入空壺,以提高壺温, 便於沖泡。

  2、素瓷生煙(燙杯):品工夫茶講究熱飲,燙杯成了必不可少的程序,在賓客面前濕壺燙杯還寓意對賓客的敬重,營造温馨這氛圍。(取茶罐,茶荷等)

  3、傾心桃源(置茶於壺內):俗稱“納茶”,即將茶葉投入茶壺,取樣要準確,量多則過濃,量少則偏淡。通常下茶量以茶水比1:22為宜。

  4、懸壺高衝:(提壺,注沸水於壺)

  5、輕推花浮:(刮沫)

  6、孟臣沐霖:(淋壺)

  7、關公巡城(篩茶):高衝低斟是工夫茶的技法之一,高衝要連貫而從容,低斟是篩茶時必須來來去去,各杯輪勻,使各杯茶湯濃度均勻,最後點滴入杯。

  8、敬奉香茗:(副泡手敬茶)

有關中國茶的歷史

中國茶的發源地在中國中西部山區,唐.陸羽《茶經》雲:“茶者,發乎神農氏,起於魯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現今重慶西和湖北西,正是當今之神農架地區,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故茶的發源地在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在英國,有人説飲茶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事實是這樣的:1823年,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茶樹,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這些茶樹種其實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種植的——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印度從未發現過   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製茶。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説哪裏有茶樹,哪裏就是製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製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樹。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 ,其中也包含甘肅 、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區。

中國飲茶起源眾説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説法也都有,造成眾説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説茶起源於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於唐代很多年。

1、神農説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説法也因民   間傳説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説法。另有説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説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2、西周説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今川北及漢中一帶)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華陽國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記載茶的典籍,因此歷史意義更大,也更為可靠。

3、秦漢説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説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 鰲。烹茶盡具。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烹荼進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已有飲茶習俗。

編輯本段飲茶習慣的養成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人類最早為什麼要飲茶呢?是怎樣形成飲茶習慣的呢?   1、祭品説:這一説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嘗食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説:這一説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本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説:“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説: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5、交際説:《載敬堂集》載:“茶,或歸於瑤草,或歸於嘉木,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檟蔎茗荈。《爾雅·釋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採者也。茗又為茶之通稱。茶之用,非單功於藥食,亦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來》詩云:“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摘自《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此説從理論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軌疇,突顯了交際場合的一種雅好,開飲茶成因之“交際説”之端。

“荼”、“茶”二字之轉變   《九經》無茶字,或疑古時無茶,不知《九經》亦無燈字,古用燭以為燈。於是無茶字,非真無茶,乃用荼以為茶也。不獨《九經》無茶字,《班馬字類》中根本無茶字。至唐始妄減荼字一畫,以為茶字,而荼之讀音亦變。荼,初音同都切,讀若徒,詩所謂“誰謂荼苦”是也。東漢以下,音宅加切,讀若磋;六朝樑以下,始變讀音。唐陸羽著《茶經》,雖用茶字,然唐岱嶽觀王圓題名碑,猶兩見荼字,足見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讀説文記》卷一)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樑始變,茶之,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態紛呈,對同一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代表茶字的還有茗字 。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   茶的廣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説,茶發現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中國主要名茶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羣山之中。杭州不僅以西湖聞名國內外,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吳縣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

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 “砂綠起霜”成為鐵觀音高品級的標誌,獲得了“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的美譽。

君山銀針

中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採自當地特有品種,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過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

信陽毛尖

中國著名毛尖茶,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產自河南省信陽地區的羣山之中。信陽是中國南北方的分水嶺,桐柏山、雞公山、大別山羣山環繞其中,信陽毛尖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

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產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市。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蜻蜓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背”。

祁門紅茶

著名紅茶精品,簡稱祁紅,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

北苑御茶

屬青茶類,是中國名茶之極品,為古代帝王御用茶王。   建安(建甌)北苑御茶從五代閩國龍啟元年(933年)設御焙,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歷經四個朝代,二十六位皇帝,進貢朝廷持續達458年。

矮腳烏龍

系烏龍茶上品,有百年以上的栽培歷史,原產於福建省建甌市東峯鎮。據專家考證福   建省建甌市東峯鎮桂林村有14畝120多年至150多年曆史的老茶園,共有古茶樹6090棵,是當今台灣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青心烏龍”和“凍頂烏龍”茶的發源地。09年2月,這片寶貴的茶樹林被福建省農業廳列為第一批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區。這片矮腳烏龍樹勢最高者只約120公分左右,枝葉平展,葉濃綠色,平滑不發光,葉形向下彎曲,葉尖圓鈍。主脈特別明顯。   春茶一芽二葉的幹樣含氨基酸3.1%、茶多酚19.6%、兒茶素總量13.8%、咖啡鹼5.7%。對人體很有益處,咖啡鹼是強有力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它能振奮精神,強化思維,減輕疲勞,解熱鎮痛,利尿通便,消毒減菌。而酚性物(主要是兒茶素)是目前世界上防治心腦血管病的防癌的最有效藥物。它能降低血脂、膽固醇,防治同血壓、抗損傷、抗癌、抑制致癌物質的形成,減肥、清食、抗衰老、鍵力美容。

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幹、再揉、烘乾8道工序。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藥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鋭持久,帶有云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佈。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鈎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區。都勻位於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南東山屹立,西面蟒山對峙。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哨腳、大槽一帶,這裏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峽谷溪流,林木蒼鬱,雲霧籠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温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優獎,後人譽為“北有仁懷茅台酒,南有都勻毛尖茶”。

嶗山綠茶

嶗山茶在全國綠茶中享有極高聲譽,被消費者盛譽為“江北第一名茶”。嶗山種茶已有悠久的歷史,嶗茗茶相傳由宋邱處機、明張三丰等嶗山道士由江南移植,親手培植而成,數百年為嶗山道觀之養生珍品,清顧炎武善作詩讚嶗山,蒲松齡曾飲嶗茗茶(聊齋)寫絳雪,嶗茗茶的成品屬於綠茶,由精選鮮茶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區氣候温暖濕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加之晝夜温差大,茶樹生長髮育慢,有充分時間積累養分,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有大量的多酚類、咖啡鹼、芳香物質和蛋白氨基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有興奮解乏、促進血液循環、軟化血管、清心明目之優點,特別是茶內氨基酸和咖啡鹼含量高,茶湯濃醇鮮爽、飲後頰齒留香。   六堡茶   六堡茶屬黑茶類,得名於產地蒼梧縣六堡鎮,產製歷史可追溯到距今1500多年前,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就以特殊的檳榔香味遠近馳名,被列為中國24種名茶之一。六堡茶亦稱“可以喝的古董”,傳説於很久以前,王母下凡瞭解人間民俗風情路經六堡鎮的黑石村,看到這裏的黑石山上林木蒼翠、鬱鬱葱葱、雲清霧罩,於是在此稍事休息。當王母捧起黑石山下的清泉水,入口頓覺清甜甘醇,遠途的勞累也隨之一掃而空。盛興之下,王母令仙女將兩顆仙茶種子放到黑石山的石縫中,許多年過去了,兩顆茶種長成了枝繁葉茂的茶樹。於是村民們採摘仙茶樹的茶葉,燒製茶水,招待八方來客,遠方的客人發現茶水味道醇厚甘爽,人人交口稱讚;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黑石村的仙茶由此傳開,後經勤勞村民的繁殖、培育、精製,形成今天聞名遐邇的六堡茶。雖説神話傳説無從稽考,但凡到過六堡鎮的人都知道,這裏確實山清水秀、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温和,正是當地特有的優越地理氣候環境,孕育了質優味醇、歷史悠久的六堡茶。六堡茶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據《蒼梧縣誌》載:“茶多產賢鄉六堡,味厚,隔宿不變......茶色香味俱佳”。近年來,六堡茶以其悠久的歷史、醇和的滋味、獨特的檳榔香及獨有的保健作用,享譽國內外。

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屬紅茶系列。政和為福建省南平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北部,境內山嶺丘陵起伏,河流交錯,森林密佈,土壤肥沃,海拔二百至一千米之間,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氣温約18.5℃,年無霜期26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毫升以上,茶園開闢在緩坡處的森林跡地,土層深厚,酸度適宜,唯此類茶樹採摘茶葉才適宜製作“政和工夫”紅茶 。1115年宋徽宗因喜愛政和茶,把年號“政和”賜予當時的關隸縣,詔改政和縣。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外形條索緊結圓實,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採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紅茶歷久不衰,蜚聲於國內外,暢銷俄、美歐等國,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等國內外多項獎。2010年“政和工夫”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TAG標籤:工夫茶 歷史 政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