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政和工夫紅茶歷史

政和工夫紅茶歷史

政和工夫紅茶起源於福建省政和縣,始於1865年。當時,政和縣境內有一位叫鄭秀文的農民,他採摘了一些茶葉,回家後將其晾曬,不小心忘記了。過了幾天後,他發現晾曬後的茶葉變成了紅色,於是將其烘乾後煮水喝,意外地發現這種變色的茶葉口感鮮美,具有特殊的香氣和甘味。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發展,政和工夫紅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政和工夫紅茶以茶葉色澤紅豔、香氣獨特、滋味醇厚、葉底紅亮等特點而著稱。它是茶葉中的珍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三大功夫茶是哪幾種茶

三大功夫茶是指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三類功夫茶。

政和工夫:政和工夫產於政和縣,創制於1874年,前身是“遂應場仙巖工夫”,以小葉茶製成紅茶俗稱“小紅”。

坦洋工夫:坦洋工夫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麗的坦洋村,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進四)者,試製紅茶成功,經廣州運銷西歐,很受歡迎。

白琳工夫:白琳工夫產於福鼎市境內的太姥山,興起於19世紀50年代前後,以主產地福鼎市白琳鎮,命名“白琳工夫”,其以高超的純手工製作工藝和獨特優質的產質,在海內外享有盛名,是閩紅三大工夫之一。

擴展資料:

白琳工夫多以福鼎大白茶,大毫茶品種採製。外形條索細長,稍帶彎曲,色澤黃黑,帶金白毫,香氣毫香顯,具甘草香,湯色淺黃紅亮,滋味清鮮醇和,葉底鮮紅帶黃。

政和工夫外形條索肥壯,金毫尖多,色澤烏褐油潤,內質香氣高而濃烈帶甜香,湯色紅豔,金圈顯目,滋味醇厚甘甜,葉底鮮嫩勻整,呈紅銅色。

坦洋工夫外形條索緊結整齊,葉色潤澤,毫尖金黃,香氣高鋭持久,內質清鮮甜和,甘爽醇厚,湯色紅豔呈深金,葉底紅勻光潤,滋味醇厚,略帶桂圓香氣。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政和工夫茶

百度百科-坦洋工夫

百度百科-白琳工夫

政和工夫紅茶及松蘿茶介紹

政和工夫紅茶及松蘿茶介紹

   什麼是政和工夫紅茶有什麼功效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產於福建東北部,界於東經118.33′至119.17′,北緯27.05′至27.23′之間,茶園開闢在緩坡處的森林跡地,土層深厚,酸度適宜,唯此類茶樹採摘茶葉才適宜製作“政和工夫”紅茶 ,為閩紅三大工夫茶(另有坦洋、白琳)之首。其產地以政和縣為主。那什麼是政和工夫紅茶有什麼功效呢?下面就詳細介紹什麼是政和工夫紅茶有什麼功效。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成品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的功效是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近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肌功能。

  政和工夫的茶葉初制經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序。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種為主體,適當拼配由小葉種茶樹羣體中選制的具有濃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紅茶。故在精製中,對兩種半成品茶須分別通過一定規格的篩選,提尖分級,分別加工成型,然後根據質量標準將兩茶按一定比例拼配成各級工夫茶。成品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既適合清飲,又宜摻和砂糖、牛奶調飲。

  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外形條索緊結圓實,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採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味醇和,葉底紅勻。

  以上就是從政和工夫紅茶的產地,以及政和工夫紅茶的.製作等發麪,對什麼是政和工夫紅茶有什麼功效的介紹。

   松蘿茶屬於什麼茶

  我國有着悠久的產茶、飲茶歷史,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茶葉的出品,每個地方出品的茶葉都存在一定的差別。下面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款茶品——松蘿茶。不知道大家對其是否瞭解呢?來一起認識下松蘿茶屬於什麼茶吧。

  松蘿茶歷史悠久,在明代時期創制而成,是屬於六大茶類中的綠茶茶品。松蘿茶因產於黃山市休寧縣的松蘿山,根據地名來命名茶名。

  松蘿茶茶園的海拔高度在六百至七百米之間,松蘿山地區山勢陡峭,山上樹木茂密,風景秀麗。松蘿山山區氣候温和,全年降水量十分充足,土壤中富含營養物質,對於茶樹的生長十分的適合。

  松蘿茶在每年的穀雨前後這個時間段進行鮮葉的採摘,以一芽二三葉作為採摘的標準,採摘要求要都是鮮葉,而且茶葉要鮮嫩。採摘後的茶葉要立即拿來製作茶葉。製成的松蘿茶茶品外形條索壯實,顏色鮮綠,茶香香高持久,沖泡後的湯色鮮豔明亮,沖泡後的茶湯味道鮮爽。

;

福建“三大功夫紅茶”是什麼?

福建三大工夫紅茶分別是: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

這三種紅茶是福建紅茶的當家品種,都藴含着深厚的文化內涵。其中坦洋工夫紅茶1915年就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為閩紅三大工夫紅茶之首。據有十幾年專業坦洋工夫紅茶製茶、售茶歷史的福建南方佳木茶業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紅茶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國際、國內紅茶消費都在升温。福建紅茶重新崛起是茶產業發展的必然。

白琳工夫:產於福建福鼎的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屬於小葉種紅茶。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細長彎曲,茸毫多呈絨球狀,色澤黃黑。沖泡後,香氣鮮爽帶甘草香,滋味清鮮甜和,湯色淺亮,葉底鮮紅帶黃。

坦洋工夫:產於福建福安、拓榮、壽寧、周寧、霞浦一帶。相傳,坦洋工夫為清代咸豐(公元1851--1861年)、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福安縣坦洋村人胡福四所創制。其品質特點是:外形細長勻整,有白毫,色澤烏黑有光。沖泡後,香氣清純甜和,滋味鮮醇,湯色鮮豔呈金,葉底紅勻。

政和工夫:產於閩北,主產地為政和,有大茶和小茶之分。大茶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近似滇紅,但長索較細,毫多,色澤烏潤。沖泡後,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湯色紅濃,葉底肥壯。小茶用小葉種茶樹原料製成,條索細緊,色澤暗紅。沖泡後,香似祁紅,滋味醇和,湯色淺,葉底紅勻。

這就是以上三款茶的介紹,您可以看看,然後根據自己的口味以及喜好選擇一款您喜歡的茶,我這三種茶都有品嚐過,我比較喜歡坦洋工夫,如果您有機會可以去茶城等一些信譽好的地方,讓賣家分別給您泡一泡,嘗一嘗,感受一下,最後再決定那款茶是自己心儀的,如果自己喝,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政和工夫是哪裏的

政和工夫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政和工夫:為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一。原產於福建北部,以政和縣為主產區。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種為主體,適當拼配由小葉種茶樹羣體中選制的具有濃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紅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既宜清飲,又宜摻和砂糖、牛奶調飲。

地域範圍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產於福建東北部,界於東經118.33′至119.17′,北緯27.05′至27.23′之間,境內山嶺丘陵起伏,河流交錯,森林密佈,土壤肥沃,海拔二百至一千米之間,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氣温約18.5℃,年無霜期26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毫升以上,茶園開闢在緩坡處的森林跡地,土層深厚,酸度適宜,唯此類茶樹採摘茶葉才適宜製作“政和工夫”紅茶,為閩紅三大工夫茶(另有坦洋、白琳)之首。

特定品質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成品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

文化典故

政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政和在宋朝盛產名貴的芽茶茶葉,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芽茶選作貢茶,喜動龍顏,徽宗皇帝乃將政和年號賜作縣名,政和由此而來。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西茶商來政和倡制工夫紅茶,轟動一時。光緒十五年(1896年),用大白茶所制的“政和工夫”紅茶,成為閩紅三大功夫茶之首,留洋蘇聯、歐美享譽海外!政和工夫,起源有近千年歷史,民間傳説,南宋以前,茶為何物,當地羣眾並不知道。有一仙人看到此處茶樹生長茂盛,茶葉可製成茶中佳品,因而化為乞丐入村討茶水喝,一村婦拿出一碗白開水,乞丐認為這村婦太過吝嗇,連一杯茶水也不給,但當他進一步問清,當地人竟連茶為何物都不知道,自家也是喝白開水之後,乞丐就帶村民至茶樹前,教其辨認茶葉,並教他們採摘和初制,村民泡飲之後,感到芳香撲鼻,入口回甘,飲後神清氣爽,於是茶葉的製法從此流傳了下來。

政和工夫茶是什麼茶 政和工夫茶屬於哪類茶

1、政和工夫茶屬於紅茶,是閩北三大工夫茶之一,產自福建省政和縣,採摘政和大白茶、小葉種茶樹的鮮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藝加工製成,具有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等品質特點。

2、閩北有三大工夫茶,分別是坦洋工夫、白琳工夫與政和工夫。政和工夫產自福建北部,主產區為政和縣,是一種以濃郁花香為特色的功夫紅茶,經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藝製作而成。

3、政和工夫茶採摘政和大白茶茶樹的鮮葉為主體,適當選用小葉種茶樹的鮮葉拼配而成。以政和大白茶茶樹為樹種製成的工夫茶,具有毫多味濃的特點;以小葉種樹種製成的工夫茶,則有着接近祁紅的香氣。

4、故而,政和工夫茶具有條索肥壯、重實,色澤烏黑,有金毫毛的外形特點,沖泡後則有着香氣濃郁,湯色紅豔,滋味醇厚的優秀品質,常喝可以幫助腸胃消化,促進食慾,並有利於利尿、消腫。

紅茶起源是什麼時候?

紅茶起源於中國明朝時期。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粧裏面有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早期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英國人摯愛紅茶,漸漸地把飲用紅茶演變成一種高尚華美的紅茶文化,並把它推廣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國更在中國的福建省廈門市設置基地,大量收購中國茶葉。英國喝紅茶比喝綠茶多,且又發展出其獨特的紅茶文化,均與上述歷史事件有關。因為在廈門所收購的茶葉都是屬於紅茶類的半發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國,取代了原有的綠茶市場,且很快成為西歐茶的主流。

武夷茶色黑,故被稱為''Black tea''(直譯為黑茶)。後來茶學家根據茶的製作方法和茶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武夷茶沖泡後紅湯紅葉,按其性質屬於''紅茶類''。但英國人的慣用稱呼''Black tea''卻一直沿襲下來,用以指代''紅茶''。

擴展資料

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紅茶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中醫認為,茶也分寒熱,例如綠茶屬苦寒,適合夏天喝(要看個人體質),用於消暑;紅茶、普洱茶偏温,較適合冬天飲用。至於烏龍茶、鐵觀音等較為中性。

紅茶能輔助血糖調節,但仍無確切的定論。 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冰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適的人,可以紅茶酌加黑糖、生薑片,趁温熱慢慢飲用,有養胃功效,身體會比較舒服,但不建議喝冰紅茶。

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並且產生清涼感;同時咖啡鹼控制下丘腦的體温中樞,調節體温,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茶 (茶葉的一個品類)

有關中國茶的歷史

中國茶的發源地在中國中西部山區,唐.陸羽《茶經》雲:“茶者,發乎神農氏,起於魯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現今重慶西和湖北西,正是當今之神農架地區,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故茶的發源地在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在英國,有人説飲茶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事實是這樣的:1823年,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茶樹,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這些茶樹種其實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種植的——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印度從未發現過   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製茶。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説哪裏有茶樹,哪裏就是製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製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樹。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 ,其中也包含甘肅 、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區。

中國飲茶起源眾説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説法也都有,造成眾説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説茶起源於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於唐代很多年。

1、神農説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説法也因民   間傳説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説法。另有説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説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2、西周説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今川北及漢中一帶)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華陽國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記載茶的典籍,因此歷史意義更大,也更為可靠。

3、秦漢説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説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 鰲。烹茶盡具。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烹荼進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已有飲茶習俗。

編輯本段飲茶習慣的養成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人類最早為什麼要飲茶呢?是怎樣形成飲茶習慣的呢?   1、祭品説:這一説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嘗食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説:這一説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本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説:“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説: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5、交際説:《載敬堂集》載:“茶,或歸於瑤草,或歸於嘉木,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檟蔎茗荈。《爾雅·釋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採者也。茗又為茶之通稱。茶之用,非單功於藥食,亦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來》詩云:“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摘自《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此説從理論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軌疇,突顯了交際場合的一種雅好,開飲茶成因之“交際説”之端。

“荼”、“茶”二字之轉變   《九經》無茶字,或疑古時無茶,不知《九經》亦無燈字,古用燭以為燈。於是無茶字,非真無茶,乃用荼以為茶也。不獨《九經》無茶字,《班馬字類》中根本無茶字。至唐始妄減荼字一畫,以為茶字,而荼之讀音亦變。荼,初音同都切,讀若徒,詩所謂“誰謂荼苦”是也。東漢以下,音宅加切,讀若磋;六朝樑以下,始變讀音。唐陸羽著《茶經》,雖用茶字,然唐岱嶽觀王圓題名碑,猶兩見荼字,足見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讀説文記》卷一)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樑始變,茶之,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態紛呈,對同一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代表茶字的還有茗字 。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   茶的廣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説,茶發現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中國主要名茶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羣山之中。杭州不僅以西湖聞名國內外,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吳縣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

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 “砂綠起霜”成為鐵觀音高品級的標誌,獲得了“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的美譽。

君山銀針

中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採自當地特有品種,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過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

信陽毛尖

中國著名毛尖茶,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產自河南省信陽地區的羣山之中。信陽是中國南北方的分水嶺,桐柏山、雞公山、大別山羣山環繞其中,信陽毛尖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

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產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市。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蜻蜓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背”。

祁門紅茶

著名紅茶精品,簡稱祁紅,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

北苑御茶

屬青茶類,是中國名茶之極品,為古代帝王御用茶王。   建安(建甌)北苑御茶從五代閩國龍啟元年(933年)設御焙,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歷經四個朝代,二十六位皇帝,進貢朝廷持續達458年。

矮腳烏龍

系烏龍茶上品,有百年以上的栽培歷史,原產於福建省建甌市東峯鎮。據專家考證福   建省建甌市東峯鎮桂林村有14畝120多年至150多年曆史的老茶園,共有古茶樹6090棵,是當今台灣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青心烏龍”和“凍頂烏龍”茶的發源地。09年2月,這片寶貴的茶樹林被福建省農業廳列為第一批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區。這片矮腳烏龍樹勢最高者只約120公分左右,枝葉平展,葉濃綠色,平滑不發光,葉形向下彎曲,葉尖圓鈍。主脈特別明顯。   春茶一芽二葉的幹樣含氨基酸3.1%、茶多酚19.6%、兒茶素總量13.8%、咖啡鹼5.7%。對人體很有益處,咖啡鹼是強有力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它能振奮精神,強化思維,減輕疲勞,解熱鎮痛,利尿通便,消毒減菌。而酚性物(主要是兒茶素)是目前世界上防治心腦血管病的防癌的最有效藥物。它能降低血脂、膽固醇,防治同血壓、抗損傷、抗癌、抑制致癌物質的形成,減肥、清食、抗衰老、鍵力美容。

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幹、再揉、烘乾8道工序。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藥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鋭持久,帶有云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佈。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鈎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區。都勻位於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南東山屹立,西面蟒山對峙。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哨腳、大槽一帶,這裏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峽谷溪流,林木蒼鬱,雲霧籠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温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優獎,後人譽為“北有仁懷茅台酒,南有都勻毛尖茶”。

嶗山綠茶

嶗山茶在全國綠茶中享有極高聲譽,被消費者盛譽為“江北第一名茶”。嶗山種茶已有悠久的歷史,嶗茗茶相傳由宋邱處機、明張三丰等嶗山道士由江南移植,親手培植而成,數百年為嶗山道觀之養生珍品,清顧炎武善作詩讚嶗山,蒲松齡曾飲嶗茗茶(聊齋)寫絳雪,嶗茗茶的成品屬於綠茶,由精選鮮茶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區氣候温暖濕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加之晝夜温差大,茶樹生長髮育慢,有充分時間積累養分,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有大量的多酚類、咖啡鹼、芳香物質和蛋白氨基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有興奮解乏、促進血液循環、軟化血管、清心明目之優點,特別是茶內氨基酸和咖啡鹼含量高,茶湯濃醇鮮爽、飲後頰齒留香。   六堡茶   六堡茶屬黑茶類,得名於產地蒼梧縣六堡鎮,產製歷史可追溯到距今1500多年前,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就以特殊的檳榔香味遠近馳名,被列為中國24種名茶之一。六堡茶亦稱“可以喝的古董”,傳説於很久以前,王母下凡瞭解人間民俗風情路經六堡鎮的黑石村,看到這裏的黑石山上林木蒼翠、鬱鬱葱葱、雲清霧罩,於是在此稍事休息。當王母捧起黑石山下的清泉水,入口頓覺清甜甘醇,遠途的勞累也隨之一掃而空。盛興之下,王母令仙女將兩顆仙茶種子放到黑石山的石縫中,許多年過去了,兩顆茶種長成了枝繁葉茂的茶樹。於是村民們採摘仙茶樹的茶葉,燒製茶水,招待八方來客,遠方的客人發現茶水味道醇厚甘爽,人人交口稱讚;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黑石村的仙茶由此傳開,後經勤勞村民的繁殖、培育、精製,形成今天聞名遐邇的六堡茶。雖説神話傳説無從稽考,但凡到過六堡鎮的人都知道,這裏確實山清水秀、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温和,正是當地特有的優越地理氣候環境,孕育了質優味醇、歷史悠久的六堡茶。六堡茶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據《蒼梧縣誌》載:“茶多產賢鄉六堡,味厚,隔宿不變......茶色香味俱佳”。近年來,六堡茶以其悠久的歷史、醇和的滋味、獨特的檳榔香及獨有的保健作用,享譽國內外。

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屬紅茶系列。政和為福建省南平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北部,境內山嶺丘陵起伏,河流交錯,森林密佈,土壤肥沃,海拔二百至一千米之間,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氣温約18.5℃,年無霜期26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毫升以上,茶園開闢在緩坡處的森林跡地,土層深厚,酸度適宜,唯此類茶樹採摘茶葉才適宜製作“政和工夫”紅茶 。1115年宋徽宗因喜愛政和茶,把年號“政和”賜予當時的關隸縣,詔改政和縣。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外形條索緊結圓實,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採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紅茶歷久不衰,蜚聲於國內外,暢銷俄、美歐等國,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等國內外多項獎。2010年“政和工夫”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紅茶的種類

紅茶的種類中常見的五種有正山小種、功夫紅茶、英德紅茶、祁門紅茶、宜賓紅茶。

1、正山小種

產地:產於福建武夷山,桐木關的質量最佳。

歷史:始於明末1567年,有400多年的歷史,1610年到了英國,首次打開了中國茶葉的世界市場。

事件: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東北五公里處的江墩、當地江姓家族世代經營茶葉。約在明未某年時值採茶季節,一支軍隊路過廟灣時,佔駐茶廠,進廠的青茶,無法及時烘乾,所存青茶因為積壓發酵,變成了黑色,併產生了特殊的氣味。廠主心急如焚,把茶葉搓揉後,趕緊用鍋炒和鬆柴烘乾,稍加篩分揀剔,便裝箱運往福州,託洋行試銷。

不料這種特殊香味的小種茶,竟引起外商的興趣,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於是外商年年訂購,從此小種紅茶風靡一時。

2、功夫紅茶

產地:政和縣,福鼎市、福安市。

歷史:白琳工夫紅茶,創制於19世紀50年代,主產於福鼎縣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政和工夫紅茶,創制於19世紀中葉,產區以閩北的政和縣、松溪縣為主。坦洋工夫紅茶,產地分佈較廣,主產於福建省福安、拓榮、壽寧、周寧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公元1851~1874年)。

3、英德紅茶

歷史:種茶歷史在1200年前唐朝就有了,1959年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認證。

習俗:來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英德茶鄉把客來敬茶作為一種接待禮儀,只要家裏來人就會泡茶迎接。

4、祁門紅茶

歷史:祁門原產綠茶,18世紀六十年代,為了開拓銷路改綠為紅,結果一舉成名。

故事:遠古時期,王母娘娘讓天兵天將尋神農獻寶茶,王母喝完茶後神清氣爽,問茶來自何方,神農説奇山奇門,玉帝聽後派人去尋,神農不想讓此寶物讓天上的神仙奪去,便交給一對聰明伶俐的夫婦去種植,到了第二年就結了三十三顆,很快給大家分完了,這時夫婦二人在樹上採摘葉子,揉捻發酵後煮水給大家喝,喝完此水後鮮香無比提神解疲。

從此以後這個地方叫做奇山,他們的家叫做奇門,忽然有一天有連個陌生人前來問詢,還自稱天兵天將,問這裏是否是奇山,得到的回答卻是我們這裏沒有奇山,奇門,只有祁門。祁山,兩人找尋無果,這種茶就留在了人間,最後成為“祁門紅茶”。

5、宜賓紅茶

歷史: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是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源起長江,出四海、譽歐羅郡。茶馬道的重要驛站。

傳説:相傳有一位皇帝,三十多歲就有白頭髮,聽説巴蜀有一種樹葉可以讓白髮變黑,就命人去尋,結果皇帝喝了此茶後,竟然長出了黑髮。

世界四大紅茶

世界四大紅茶

世界四大紅茶,茶的功效有很多,除了能強身健體,美容護膚,還能提神養生,對身體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還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水腫,還可以促進食慾,下面一起來聊聊世界四大紅茶。

世界四大紅茶1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為汗青名茶,出產於19世紀後期,是天下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羣芳最”,“王子茶”等佳譽。祁門紅茶依其品格崎嶇分為1~7級,重要產於安徽省祁門縣,與其連接的石台,至東,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許出產,重要出口英國,荷蘭,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度以及地域,多年來不停是我國的國事禮茶。

大吉嶺紅茶 Darjeeling 印度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是天下四大紅茶之一。大吉嶺紅茶以5~6月的二號茶品格為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大吉嶺紅茶擁有奮發的身份,三四月的一號茶多為青綠色的OP,二號茶為金黃表現的FOP。其湯色橙黃,氣息芳香雅緻,上品大吉嶺紅茶尤為帶有葡萄香,口感過細柔和,適宜春秋季飲用,也適宜做成奶茶,冰茶及種種格式茶。

烏巴 Uva 斯里蘭卡

錫蘭高地紅茶以烏沃茶最聞名,產於斯裏蘭卡山峯地帶的東側,是天下四大紅茶之一。斯里蘭卡山峯地帶的東側常年雲霧洋溢,因為冬天吹送的東北季風帶來較多的雨量(11月~次年2月),倒黴茶園出產,以是以7~9月所取得的茶品格最優。西側則由於受到夏日(5—8月)西南季風送雨的影響,所產的汀布拉茶以及努沃勒埃利耶茶以1~3月收成的最佳。

阿薩姆紅茶 Assam 印度

阿薩姆紅茶,產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本地日照猛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掩藏;因為雨量富厚,因而增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發達發育。以6-7月採摘的品格最優,但10-11月產的秋茶較香。阿薩姆紅茶,茶葉形狀細扁,色呈深褐;湯色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烈茶,是冬天飲茶的最佳選擇。

世界四大紅茶2

一:祁門紅茶,簡稱祁紅,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藴含着蘭花香(號稱“祁門香”),馥郁持久;湯色紅豔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泡過的.茶渣)紅亮。清飲最能品味祁紅的雋永香氣,即使添加鮮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飲紅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適。

二:錫蘭高地紅茶,以烏沃茶最着名,產于山嶽地帶的東側,常年雲霧瀰漫,由於冬季吹送的東北季風帶來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園生產,以7-9月所獲的品質最優。產于山嶽地帶西機時的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則因為受到夏季(5-8月)西南季風送雨的影響,以1-3月收穫的最佳。錫蘭的高地茶通常製為碎形茶,呈赤褐色。

三:阿薩姆紅茶,產於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當地日照強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遮蔽;由於雨量豐富,因此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以6-7月採摘的品質最優,但10-11月產的秋茶較香。

四: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當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裏常年瀰漫雲霧,是孕育此茶獨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

世界四大紅茶3

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安徽祁門縣,是我國曆史悠久的紅茶茶類。

祁門紅茶生長環境優越,茶樹品種佳,長出的茶葉鮮嫩。加工工藝獨特,幹茶的外形秀美,葉肉肥壯,內質可塑性強。茶香香氣帶有蜜香和蘭花香,被國外愛茶人士所喜愛,被美稱為“祁門香”。

阿薩姆紅茶

阿薩姆紅茶屬於印度紅茶,茶區日照較強、雨水多,茶樹生長平穩茂盛。每年在6月至7月採摘第一季,品質尤佳。到了10月至11月採摘的茶葉原料,沒有第一季的品質好,但是茶葉製作出的成品茶,香味較好。

由於阿薩姆紅茶的生長環境獨特,加工工藝精細,茶湯的湯味濃烈而稠度高。幹茶的外形跟其他品種紅茶有所區別,該茶的外形細而扁,色澤為深褐色,沖泡後的茶湯紅中帶褐,有着特有的麥芽香、玫瑰香。

錫蘭高地紅茶

錫蘭高地紅茶產於斯裏蘭卡,是該地區紅茶的統稱。紅茶幹茶外形不屬於條索狀,有點像紅碎茶,色澤為赤褐色。沖泡後茶湯呈橙紅色,清澈明亮,茶湯表面還有一層明顯的金光圈,茶香有着獨特的薄荷香。茶湯入口醇厚,帶有刺激性並略帶苦味,回甘明顯。

大吉嶺紅茶

大吉嶺紅茶的主要產區也是在印度,價格昂貴,被美稱為“紅茶中的香檳”。因為它有着獨特的茶香,在成品茶中還有品質的區別。茶湯的色澤為橙,香氣高雅、芬芳、悠長,還帶有特有的葡萄香。茶湯入口秀美醇和、細膩,回甘悠長。

世界四大紅茶4

1、正山小種

中國十大紅茶品牌的第一名,它出產幹中國福建省的桐木關。

F山小種在製作時會採用松針或者鬆些重製,治好以後的茶葉,且有獨特的松煙香,據説

正山小種不但是中國更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紅茶,被人們視為“紅茶之祖”。

2、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也是中國十大紅茶品牌的重要成員,產於安徽省的祁門縣。

據説他早在清朝年間就已經出現,只是那時是專供皇家御用的貢茶,到現在,他已經有一百多年的生產歷史,是傳統工夫,紅茶中的精品,具有香高,味醇,色豔等多種特點。

3、滇紅茶

在中國十大紅茶品牌中,滇紅茶也有着不可超越的地位,這種紅茶主要出產在中國雲南的保山和鳳慶以及西雙版納。

滇紅茶是採用獨特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大葉紅茶,中國功夫紅茶中最有代表性的存在,外形肥碩金毫昂露是它的重要特點。

4、川紅茶

川紅茶是出產在中國四川宜賓市的特色紅茶,它是紅茶家族的後起之秀。

外形肥碩緊結,金毫顯露,而且色澤烏黑油潤,沖泡以後,香氣清鮮,湯色濃亮,是現在中國紅茶中最出色的存在,也是現在茶葉市場上的熱銷產品。另外其它紅茶品種還有日照紅茶、昭平紅茶、霍紅茶、越紅茶、泉城紅茶、蘇紅茶、英紅茶、東江楚雲仙紅茶,沐崗紅茶都是很著名的紅茶品牌。

5、宜昌紅茶

宜昌紅茶稱官紅,又稱官昌丅夫茶,是我國主要丁夫紅茶品種之一。

早在奉漢時期,茶葉就從巴蜀傳播到官昌:茶葉利用已從牛嚼鮮葉進步到牛煮美飲。據

《晏子春秋》記:“嬰相齊景公時,食脱粟之飯。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説明當地茶葉是煮來吃的,由此可推斷,宜昌茶葉利用是從生煮美飲開始的。2最好喝的紅茶排名,世界四大紅茶!

6、湖紅工夫

主產湖南省安化,新化,桃源,漣源,邵陽,平江,瀏陽,長沙等縣市,位於湘中地段處雪峯山脈,位資江之中游,“緣安化三鄉,遍地有茶,山崖水畔,不種自生”。

紅丁夫自古享有“醇香播大清”的美名,正宗湖紅丅夫講究的是口感醇厚飽滿,香味濃郁,這點有別幹其他紅茶的特質,在中國的茶葉歷史上,曾有“湖紅”,“祁紅”,“建紅三足鼎立的盛世場景。

7、閩紅工夫

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稱,均系福建特產

外形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旱金,極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頗似紫羅蘭香,湯色紅豔,滋味醇厚。既宜幹清飲,又適幹摻加砂糖,牛奶等調飲。

8、寧紅工夫

寧紅工夫,簡稱寧紅,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之一,主產江西修水縣。

寧紅外形美麗緊結,色黑,水色鮮紅引人,在拼和茶中極有價值。寧紅素以條索緊結秀麗,金毫顯露,鋒苗挺拔,色澤烏潤,香味持久,葉底紅亮,滋味濃醇的特色而馳名中外。

9、越紅功夫

越紅工夫系浙江省出產的工夫紅茶,產於紹興,諸暨嵊縣等縣。越紅功夫亦稱條紅茶。紹興市所產丁夫茶稱越紅丁夫茶,初製茶稱“越手紅”,時,市場已有少量生產。

越紅丅夫以條索緊結挺直,得實勻齊,鋒,苗,昂,淨度高的優美外形稱著,越紅丁夫色澤烏潤,外形優美,內質香味純正,湯色紅亮較淺,葉底稍暗,

10、九曲紅梅

九曲紅梅簡稱“九曲紅”,是西湖區另一大傳統拳頭產品,是紅茶中的珍品,

九,曲紅梅因其色紅香清如紅梅,故稱九曲紅梅,滋味鮮爽,暖胃。九曲紅梅茶生產已有近200年曆史,一百多年就成名。

初識紅茶篇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現,名為正山小種紅茶,屬於發酵茶類。

小種紅茶起源於16世紀,是福建省的特產,因產地和品質不同,分為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

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鼻祖,又稱拉普山小種,是中國生產的一種紅茶原產地,福建省武夷山市,後來在正山小種的基礎上發展了工夫紅茶。應該在常温密封避光保存存放一到兩年後茶味更加濃厚甘甜。水温95度左右。

一外形:緊結勻整

二色澤:鐵青帶褐

三湯色:橙光明亮

四香氣:細而含蓄

五葉底:肥軟紅亮

六滋味:味醇厚甘

越紅工夫,是浙江省出產的工夫紅茶以條索緊結挺直,重實勻齊,鋒苗顯淨度高的優美外形稱著。越紅毫色呈銀白或灰白,浦江一帶所產,密封,乾燥,常温長期儲存,水温95度左右。

一外形:緊細挺直

二色澤:烏黑油潤

三湯色:紅亮

四香氣:香味純正

五葉底:葉底稍暗

六滋味:醇和濃爽

宜興紅茶,又稱陽羨紅茶,又因其興盛於江南一帶故亨有國山茶的美譽,宜興紅茶 歷史 源遠流長,唐朝時已譽滿天下,水温95度左右。避開陽光,高温及有異味的物品,首選的儲藏器具為鐵器。

一外形:緊結秀麗

二色澤:烏潤顯毫

三湯色:紅豔鮮亮

四香氣:清鮮純正

五葉底:鮮嫩紅勻

六滋味:鮮爽醇甜

信陽紅茶,是以信陽毛尖綠茶為原料經過九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種茶葉新品,貯藏在乾燥,避光,低温,密封的環境下避免接觸異味,水温95度左右。

一外形:緊細勻整

二色澤:烏黑油潤

三湯色:紅潤透亮

四香氣:醇厚持久

五葉底:嫩勻柔軟

六滋味:綿甜厚重

遵義紅茶,產於貴州省遵義市,一般應選擇放置在乾燥容器內密封,避光,避高温。

一外形:緊實細長

二色澤:金亳顯露

三湯色:金黃清澈

四香氣:鮮甜爽口

五葉底:呈金針狀

六滋味:喉韻悠長

昭平紅茶,是廣西省昭平縣有名的紅茶新品種,密封,低温保存,防潮,防濕。水温100度。

一外形:條索緊細

二色澤:烏潤金燦

三湯色:紅豔明亮

四香氣:醇木清香

五葉底:紅勻明亮

六滋味:醇香馥郁

九曲紅梅是杭州西湖區另一大傳統拳頭產品是紅茶中的珍品,九曲紅梅產於西湖區周浦鄉的湖埠上堡,大嶺,張餘,下陽一帶尤以湖埠大塢山所產品質最佳,密封,乾燥,常温長期儲存,亦可低温存儲,水温95度左右。

一外形:彎曲如鈎

二色澤:烏黑油潤

三湯色:紅豔明亮

四香氣:香氣芬馥

五葉底:紅豔成朵

六滋味:濃郁回甘

紅茶,選購紅茶時要注意茶葉的幹度,看是否已吸潮,密封儲藏,避免陽光照射。

一外形:金亳顯露

二色澤:棕褐油潤

三湯色:湯色紅亮

四香氣:甜香濃郁

五葉底:紅潤明亮

六滋味:甘甜爽滑

滇紅工夫茶,創制於1939年,產於滇西南,屬於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是中國工夫紅茶的新葩,密封,乾燥,常温長期儲存,水温100度左右。

一外形:條索肥壯

二色澤:烏黑油潤

三湯色:紅豔明亮

四香氣:濃郁芬芳

五葉底:紅勻明亮

六滋味:醇厚甘

金駿眉,是在正山小種紅茶傳統工藝基礎上採用創新工藝研發的高端紅茶,該茶茶青為野生茶芽尖,摘於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拔1200至1800米高山的原生態野茶樹,6萬至8萬顆芽尖方製成500克,金駿眉是可遇不可求的茶中珍品,金駿眉是由正山小種紅茶第二十四代傳人之一江元勛先生負責研發的,首創於2005年,2006年基本定型並有少量上市,2007年又根據品鑑反饋意見,進一步完善,2008年正式投放市場,並迅速走紅,成為高檔紅茶中的極品,同鐵罐戓錫罐,瓷罐,玻璃瓶裝好茶葉密封,條件充足可放入冰箱,水温95度左右。

一外形:圓而挺直

二色澤:金黃油潤

三湯色:金黃清澈

四香氣:清香悠長

五葉底:呈金針狀

六滋味:甘甜爽滑

政和工夫茶,為福建省三大工夫茶之一,亦為福建紅茶中最具高山品種特色的條型茶,原產於福建北部,以政和縣為主產區,密封,乾燥,常温長期儲存,水温95度左右。

一外形:條索肥壯

二色澤:烏黑油潤

三湯色:紅豔明亮

四香氣:濃郁芬芳

五葉底:紅勻鮮亮

六滋味:醇厚甘爽

黔紅工夫是中國紅茶後起之秀,發源於貴州省潭縣,於20世紀50年代興盛,將茶葉置於通風,乾燥的地方,並密封保存起來,水温95度左右。

一外形:肥壯勻整

二色澤:烏黑油潤

三湯色:紅豔明亮

四香氣:清高悠長

五葉底:紅豔明亮

六滋味:甜醇鮮爽

TAG標籤:工夫 紅茶 歷史 政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