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烘青綠茶標準

烘青綠茶標準

烘青綠茶標準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採摘標準:綠茶苗葉應選用嫩葉,最好是嫩芽或一葉一芽級別的嫩葉,採摘後應及時加工。

2. 加工標準:綠茶的加工過程一般包括殺青、揉捻、烘乾、分級等幾個步驟。烘青綠茶的加工過程中,要注意殺青温度的控制、揉捻的力度、烘乾温度的控制和分級的精度。

3. 質量標準:烘青綠茶的質量標準通常包括外觀、色澤、香氣、滋味等方面。綠茶的外觀應呈現碧綠或深綠,不雜質、不過分壓實;色澤應清亮明晰;香氣應清醇高雅;滋味應鮮爽而不濃,具有一定的回甘和甜潤感。

4. 包裝標準:烘青綠茶的包裝要求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一般要求包裝材料無異味、無致病菌、無異物等,能夠保證綠茶的質量和安全。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炒青綠茶殺青適度的標準是什麼?

綠茶殺青適度的標準為葉色由鮮綠變為暗綠、葉質柔軟、略有黏性,梗可彎曲而不斷,緊握則成團,且略顯彈性,青氣消失,略帶茶香(清香),其次對於大宗綠茶加工,要求殺青葉的減重率在30%~40%,含水率為60%~62%為殺青適度,名優茶加工,殺青葉含水率以55%~58%為適度。

綠茶有哪幾種,怎麼區分好的綠茶以及新茶?

綠茶被分為:烘青綠茶、炒青綠茶、蒸青綠茶以及曬青綠茶,四種工藝。

而綠茶是一款零發酵的茶品,需要在冷藏條件下儲存。

新茶具有一定的鮮爽度,一般新茶條索完整且油亮,具有一定的光澤度,不會灰暗

同時香氣清正,茶湯清透。

而隔年茶香氣飄忽,茶湯略有一定渾濁感,這是從外形和一定觀感上的初步判斷。

也是大部分茶友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方法。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瞭解一下綠茶的屬性吧。

綠茶的前世今生

綠茶是六大茶類中最為 歷史 悠久的一款茶品,也是其他五類茶品被髮明的基礎。

早在三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採集一種神奇的樹葉進行晾曬製作,以入藥、以為飲。

公元七百年左右,蒸青工藝被發現。

公元一千一百年左右,炒青工藝被髮明,炒青工藝也是迄今為止應用最廣泛的綠茶技術,同時炒青技術的被髮明也標誌這綠茶製作技藝的被完善和成熟。

而後出現的烘青、曬青更是豐富了綠茶的製作技藝。

由於綠茶工藝的被完善,同時互市的交流,綠茶成為了我國產量最大的茶類之一。

它的足跡更是遍佈了中國各大省份自治區,其中最優代表性的綠茶應數:西湖龍井、碧螺春、恩施玉露、雲南曬青綠毛茶等。

綠茶

綠茶是一款未經過發酵製作,所以鮮葉中保留了較多的天然物質,例如:兒茶素、茶多酚、氨基酸、咖啡鹼等。

綠茶的加工工藝相對比其他茶品較為簡單,被分為:殺青、揉捻、乾燥三個步驟。

是採取茶樹的嫩芽或新葉,未經過發酵而製作完成的茶葉,具有綠葉、綠湯、綠底的特色,故而得名綠茶。

中國綠茶中名品甚多,不僅香高味長且造型獨特,吸引了眾多茶客的青睞。

而綠茶也因為其乾燥和殺青的方式不同被分為了:炒青、烘青、曬青、蒸青四種工藝類型的茶品。

炒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茶有:西湖龍井、碧螺春、都勻毛尖、信陽毛尖等等。

烘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茶有:黃山毛峯、六安瓜片、顧渚紫筍、敬亭綠茶等等。

蒸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茶有:恩施玉露、水雲玉謠、陽羨茶等等。(目前蒸青綠茶茶品較少,是綠茶類中佔比最小的一類製作方法。)

曬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茶有: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等。

小結

對於綠茶這種和時間賽跑的茶葉,可以説是越新鮮滋味越鮮爽。

實驗表明在常温光照儲存條件下,葉綠素會分解成茶黃素等。

使得綠茶葉片呈黃褐色,這也是可以一定程度上辨別綠茶是否當年的一個小標識(不適用於炒青綠茶) ,所以建議大家把新茶的綠茶進行低温、避光且隔絕氧氣的小環境中儲存。

這樣會增加綠茶的保存期限。

希望茶人陳馨的文章可以讓你更好的瞭解中國茶。

龍井茶、碧螺春茶、黃山毛峯茶、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銀針茶、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蕩毛峯茶、華頂雲霧茶、湧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幹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這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茶葉花色品種。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綠茶有哪幾種,怎麼區分好的綠茶以及新茶?

在六大茶中,綠茶有着讓人嫉妒的名氣與地位,首先綠茶最先被髮明出來的,而後才有其他茶類,或者説很多類茶是借鑑了綠茶的工藝。綠茶出現的時間早,並且產量也是最大的,幾乎全國各地都有製造綠茶的產區,也難怪喝綠茶的人那麼多,不僅是因為綠茶香高味好,更因為綠茶產區多,產量大,品類多。

那麼綠茶品類有多少,到底分幾種呢?如果根據綠茶的加工工藝去劃分,那麼分為炒青綠茶、蒸青綠茶、曬青綠茶、烘青綠茶。我們從字面就可以理解,炒青綠茶便是用到了滾筒或鍋來炒的殺青方式,而蒸青綠茶就是利用蒸汽來殺青,曬青綠茶就是利用太陽光乾燥茶葉,烘青綠茶就是利用加温設備的熱風烘乾茶葉,所以説,以上4種綠茶是根據它們不同的殺青方式與乾燥方式進行劃分。

若是按照茶葉的形態來分,那麼可以分為扁平形、單芽形、直條形、曲條形、曲螺形、圓珠形、蘭花形、片形、團塊形、花束形等等綠茶。如果按照季節來分,可以分為春茶、夏茶、秋茶。

綠茶特點鮮明,容易將它從眾多茶葉中辨認出來。首先因為綠茶的殺青工藝緣故,所以保留了很多葉綠素,所以綠茶的特點是清湯綠葉,香氣清新持久,滋味鮮醇爽口。綠茶品類多,名茶也多,比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峯,洞庭碧螺春,廬山雲霧,信陽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等等。綠茶號稱有四絕,形美、色綠、香郁、味醇。

就像前面所説的,綠茶有很多種,當我們瞭解了綠茶的大致外形與內質特點,那麼就能很好地辨別,就比如説綠茶中的代表茶“西湖龍井”,它是扁平形的,挺直的、有光滑,龍井的色澤是綠潤的,有清香,滋味鮮醇且爽口,具有典型的綠茶四絕特點。

綠茶是喝新不喝舊,隔了一年的綠茶叫做陳茶,而綠茶的陳茶狀態是不受歡迎的,不僅香氣不顯,滋味也不鮮爽,不鮮醇,總之就是不好喝。

那麼我們該怎麼辨別新綠茶與陳綠茶?第一,看外形,沒有色澤的或者偏黃的有可能是陳茶。第二,聞香氣,沒有聞到清香,香氣很低沉,或者有陳氣等讓人不愉快的氣味,則有可能是陳茶。第三,沖泡,喝喝看,看滋味是否有新茶那股鮮爽味,如果沒有則可能是陳茶。

以上就是小詹的淺見,歡迎大家指正。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是中國名茶中的珍品,常被作為高級禮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聞名於中外。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沖泡後,茶湯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清香襲人,飲時爽口、飲後有回甜感覺。不管用滾水或温水沖泡,皆能迅速沉底,即使杯中先衝了水後再放茶葉,茶葉也會全部下沉,展葉吐翠。

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產於中國安徽秀麗的黃山之中,主要分佈在桃花峯的雲谷寺、鬆谷庵 、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裏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藴成良好的品質。成茶外形細嫩扁曲,多毫有峯,色澤油潤光滑;沖泡杯中,霧氣輕繞,滋味醇甜,鮮香持久。據《徽州府志》記載,黃山毛峯在300年前就已著名。明代許次紓所著《茶疏》即將其與錢塘龍井相提並論。清光緒年間,歙縣湯口謝裕泰茶莊試製少量黃山特級毛峯茶成功,更加蜚聲全國。黃山毛峯茶外形美觀,每片長約半寸,尖芽緊偎在嫩葉之中,狀若雀舌。尖芽上佈滿絨細的白毫,色澤油潤光亮,綠中泛出微黃。沖泡後,霧氣結頂,清香四溢。茶汁清澈微黃,香氣持久,猶若蘭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茶涼之後,香味猶存,故人稱“幸有冷香”。一芽一葉泡開以後變成“一一旗”,光亮鮮活,有“輕如蟬翼,嫩似蓮鬚”之説。特級黃山毛峯一般都在清明至穀雨間採摘。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地區的齊雲山等地,屬於西部大別山茶區,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是著名綠茶片茶品種。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片茶即全由葉片製成,不帶嫩芽和嫩莖的茶葉品種。它最先源於金寨縣的齊雲山,而且也以齊雲山所產瓜片茶品質最佳,故又名“齊雲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也有“齊山雲霧瓜片”之稱。早在唐代,六安瓜片就已聞名。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譽。明代以前已為貢茶。六安瓜片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滋味鮮甘,並且十分耐泡。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省遊覽勝地廬山,因廬山多雲霧,故取名“雲霧茶”。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是中國傳統名茶之一。它始於晉代,唐朝時已聞名於世。相傳廬山雲霧最早是一種野生茶,後由東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馴化而成。他曾以自種自制的茶款待好友,常話茶吟詩,通宵達旦。宋代,廬山名茶已成“貢茶”。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南倚鄱陽湖;羣峯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湧流,霧氣蒸騰。在這種氛圍中種植熏製的“廬山雲霧茶”,素有“色香幽細比蘭花”之喻。廬山雲霧茶樹葉生長期長,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鹼、維生素C的含量都高於一般茶葉。它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而聞名於世。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境內的大別山區,主要產地在河南信陽縣醅深山區的“四雲”(車雲山、集雲山、雲霧山、天雲山)和“兩潭”(黑龍潭、白龍潭),是名貴綠茶品種。其芽葉細嫩有峯梢,精製後緊細有尖,並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產地在信陽,故名“信陽毛尖”。據古籍記載,早在1500多年以前,信陽一帶就已生產名茶。唐代時,信陽毛尖已成為貢茶。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唐代時全國有8大茶區,其中淮南茶區就包括皖北和豫南。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曾盛讚“淮南茶,信陽第一”。

主要的品種有碧螺春、西湖龍井、黃山毛峯、六安瓜片、峨眉山茶、安吉白茶、太平猴魁、信陽毛尖。

1,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江蘇蘇州太湖洞庭山,創制於明朝。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是我國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而聞名天下。

2,峨眉山茶

產地是成都平原西南的峨眉山,茶史3000餘年。

代表是竹葉青,產於四川峨眉山海拔800-1500米高山茶區;峨眉雪芽,產於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處。口感清醇淡雅,葉底嫩綠均勻。

3,西湖龍井

產地位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峯,翁家山,虎跑,梅家塢,雲棲,靈隱一帶的羣山之中。 歷史 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記載。湯色碧綠清瑩,葉底細嫩成朵。 4,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屬於烘青綠茶,產自浙江安吉縣。安吉白茶,是用綠茶加工工藝製成,屬綠茶類。葉底嫩綠明亮,芽葉朵朵可辨。

5,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產於安徽省黃山,始創於清代光緒年間。特級黃山毛峯堪稱我國毛峯之極品,香氣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明亮。“黃金片”和“象牙色”是黃山毛峯的兩大特徵。

6,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於六安市金安、裕安兩區以及金寨、霍山兩縣之毗鄰山區和低山丘陵,分為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兩個產區。無芽、無梗是六安瓜片的特徵之一。

7,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於安徽省太平縣猴坑村,為尖茶之極品,始創於清朝末年。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湯色清綠明淨,葉底嫩綠勻亮。

8,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信陽市西部海拔600米的車雲山一帶。素以“色翠,味鮮,香高”著稱,茶葉香氣屬清香型,內含有機物質豐富,高長而耐泡。

綠茶是中國的傳統茶葉,工藝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不發酵,也是最廣範被大家所熟悉的茶。在電視劇裏也經常出現,茶商們也很喜歡賣綠茶,原因是綠茶只能泡一泡,而且最多一年就壞了,第二年客户還要重複購買,不像普洱茶,買回去也許幾十年都不會再來買了,因為不會壞。

還有我們常説的“雨前茶”“明前茶"指的都是綠茶。

按採茶時間區分中國綠茶的種類

一、明前茶,清明節前採的茶,今年的清明節是在2017-04-04

二、雨前茶,穀雨前採的,今年的穀雨是2017-04-20

按工藝區分的綠茶

1、烘青綠茶

2、蒸青綠茶,日本的綠茶常用。

3、炒青綠茶,中國常用

關於綠茶的34個小技巧

1、泡茶的時候水温不要太高,80~90度

2、不要泡的太久了,幾十秒就可以,泡久了太濃不好喝。

3、綠茶的湯色是淡淡的,如果看到湯色特別綠,可能是加了色素。

4、飯店裏的袋泡綠茶不好喝,是因為用料都是淘汰的茶葉沫。

5、雲南綠茶是可以泡3~4泡的。

6、新茶,嫩茶越是不耐泡。

8、揉捻少的茶耐泡(但是不香)

9、好的綠茶茶一定能喝到清香甘甜,也許會有微微的苦,但是最終還是能體會到茶葉的甜才行,不能只有苦澀沒有苦盡甘來。

10,綠茶:特別適合夏季飲用。

11、綠茶性寒,少喝點。

12、綠茶:一般是綠色的,也有白色,青色。

13、新綠茶火氣大,幾個月喝更好

14、蓋碗喝綠茶也可以,用蓋子把表面的茶葉篦開

15、古樹茶是不適合做綠茶的太老了,做綠茶嫩一些的台地茶更適合。

16、胃寒或者胃潰瘍不宜喝綠茶

17、不要空腹喝情寒的茶(綠茶,普洱生茶),吃完飯以後半小時喝

18、綠茶保質期是一年,密封包裝的茶葉保質期是12 24個月

19、晚上少喝綠茶,小心睡不着

20、綠茶放久了是不會變成普洱生茶的。

21、綠茶不能轉化的原因是加工過程(炒青、烘青、蒸青)的温度太高了,破壞了茶葉裏的微生物

22、兒童也可以喝綠茶,每天100毫升左右。

23、留根泡的意思是每一泡的茶湯都不完全出乾淨,就加水泡第二泡。

24、男人適合喝綠茶,因為男人火氣大。女人適合的是紅茶。

25、過期的綠茶也能喝,只是味道不好而已。

26、喝綠茶的時候如果頭暈,多半是低血糖了,配一點士力架吧。

27、嫩度高的綠茶放冰箱凍起來,可以存放更久。

28、勿忘我(一種花)性寒不能和綠茶一塊兒喝,其它性寒的物質也是一樣不能和綠茶一起喝。

29、綠茶也可以常温保存,只是放冰箱的保存時間更長而已。

30、綠茶如果用蓋碗泡,注意不要悶。更不要一把綠茶泡一天。

31、泡綠茶用玻璃杯,主要是為了方便欣賞綠茶的美麗,其實用其它材質也可以。

32、日本綠茶分為十個等級,主要是因為日本物質短缺,為了物久其用,中國沒有分的這麼細緻。

33、日本泡茶用的抹茶,在中國宋朝也很流行,叫點茶法。

34、普洱茶的原料也可以做綠茶,叫滇綠,的確有這種做法。 綠茶三泡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是什麼意思?

我是安徽人,我老家金寨抱兒山村,我們這裏產黃芽(黃芽有黃茶綠茶之分,悶黃工藝和不悶黃)純手工高山六安瓜片!這裏做茶比較傳統,高海拔地區,產量低,出茶晚,一般四月十號左右開採黃芽,瓜片四月二十號開採!

安徽茶分為六安地區,徽州地區二大產區。六安地區代表有,六安瓜片,霍山黃芽,皖西白茶(安吉白茶引進品種),舒城小蘭花,金寨翠眉(現在已經末路了),六安大黃茶! 徽州地區有,黃山毛峯,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高香紅茶),其次還有安慶嶽西翠蘭! 綠茶有很多鍾,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陽毛尖等,如果説分類的話,要依據綠茶殺青和乾燥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可以分為:炒青、烘青、蒸青綠茶三大類。

炒青綠茶: 炒青綠茶主要是以炒為主,在炒青綠茶中由於機械和手法的不同也分為四個小類: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和特種炒青。每一類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和品質形狀

烘青綠茶: 烘青綠茶主要實在初步加工的過程中,其乾燥方式主要是以烘為主,其滋味較鮮爽,香氣不如炒青的濃郁。

還有一個是烘炒結合,在加工過程中乾燥程序有炒有烘,是目前新創制作名優綠茶多采用這種方式。

國內主要的方式就是這幾種,當然還有一個是蒸青綠茶,這個是日本的用的比較多

這個是正宗的西湖龍井嗎?

我是王三哥手揉茶,我在日照綠茶核心產區。

綠茶是六大茶類最大的品類。

好的綠茶還是參考名優茶評審標準,從評外形、觀湯色、嘗滋味、聞香氣、看葉底,這是評茶五因子。無論扁平型還是捲曲型茶,都有響應的標準,這沒法展開説。

新茶和陳茶還是比較好區分的,新茶的綠度和潤度都比較明顯,特別是放在一起對比看。陳茶喝起來有種晦澀感,沒有新茶的鮮爽,甘甜。陳茶香氣低沉,新茶香氣高昂,新茶入口順滑,飽滿度高。

我是王三哥,喝茶儘管説。

急求 《GB中國國家標準彙編》 中的 綠茶標準 786—796頁的內容`` 在線等答案

GB/T 14456-93 綠 茶

1 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綠茶的花色等級、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及貯運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炒青、烘青、曬青及其經整形、歸類加工而成的精製綠茶產品。

2 引用標準

GB 5009.57 茶葉衞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GB 7718 食品標籤通用標準

GB 8302 茶 取樣

GB 8303 茶 磨碎試樣的製備及其幹物質含量測定

GB 8304 茶 水分測定

GB 8305 茶 水浸出物測定

GB 8306 茶 總灰分測定

GB 8307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測定

GB 8308 茶 酸不溶性灰分測定

GB 8309 茶 水溶性灰分鹼度測定

GB 8310 茶 粗纖維測定

GB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

GB 9172 花茶級型坯

GB 9679 茶葉衞生標準

GB 9833.5 緊壓茶 沱茶

GB 11680 食品包裝用原紙衞生標準

GB/T 14487 茶葉感官審評術語

SB/T 10037S 紅茶 綠茶 花茶運輸包裝

SB/T 10157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

3 定義

綠茶 用茶樹(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新梢的芽、葉、嫩莖,經過殺青、揉

捻、乾燥等工藝製成的初製茶(或稱毛茶)和經整形、歸類等工藝製成的精製茶(或稱成

品茶),保持綠色特徵,可供飲用的茶。

4 品名、花色、等級

4.1 初製茶根據乾燥工藝,形態特徵定品名,按產品質量分級。

4.1.1 炒青 用炒滾方式為主幹燥的茶,分長炒青和圓炒青。

4.1.1.1 長炒青 呈長條形的炒青。分為一級、二級、、四級、五級、六級。

4.1.1.2 圓炒青 呈圓形的炒青。分為一級、二級、、四級、五級、六級。

4.1.2 烘青 用烘焙方式乾燥,呈長條形的茶。分為一級、二級、、四級、五級、

六級。

4.1.3 曬青 用日曬方式乾燥,呈長條形的茶。分為一級、二級、、四級、五級。

4.2 精製茶根據初製茶原料老嫩、加工工藝,按形態和色香味的品質特徵定花色。各花色

按產品質量分級。

4.2.1 珍眉 以長炒青為原料,經過整形、歸類、拼配成的條形茶。分為特珍特級、一

級、二級,珍眉一級、二級、、四級、不列級。

4.2.2 珠茶 以圓炒青為原料,經整形、歸類、拼配成的圓形茶。分為特級、一級、二

級、、四級、五級、不列級。

4.2.3 雨茶 從長炒青或圓炒青加工中分離出的短條形和雨點狀茶拼配而成。分為一

級、二級。

4.2.4 貢熙 從長炒青加工中分離出的呈圓形和扁塊形茶拼配而成。分為特貢一級、

二級、貢熙一級、二級、、不列級。

4.2.5 鳳眉 從長炒青或圓炒青加工中分離出的部分細小、短鈍的條形茶拼配而成。

不分級。

4.2.6 秀眉 從長炒青或圓炒青加工中分離出的部分嫩梗莖、筋、細條和片形茶拼配

而成。分為特級、一級、二級、。

4.2.7 茶片 從長炒青或烘青加工中分離出的部分輕身片形茶。不分級。

4.2.8 烘青花茶坯 以烘青為原料,經整形、歸類烘窨制花茶用的條形茶。分為一級、

二級、、四級、五級、六級。

4.2.9 蒸壓綠茶 以曬青為原料,經整形蒸壓成的團茶,如沱茶。

5 技術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品質正常、無劣變、無異味。

5.1.2 不得含有非茶類夾雜物。

5.1.3 不着色,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質。

5.2 感官指標

5.2.1 各品名、花色、等級的感官品質必須符合實物標準樣茶,對外貿易應符合雙方合

同規定的成交樣茶。

5.2.2 各品名、花色、等級的感官品質應符合本級品質特徵要求,見附錄A。

5.2.3 各品名、花色、等級的實物標準樣為該級產品品質最低界限。實物標準樣由國

家主管部門參照本標準規定的技術要求換配。

5.3 理化指標

5.3.1 初製茶理化指標

初製茶各品名理化指標,見表1。

表1

━━━━━━━━━━━━┳━━━━━━━━━━━━━━━

┃ 指 標

項 目 ┣━━━┳━━━┳━━┳━━━━

┃長炒青┃圓炒青┃烘青┃曬青

━━━━━━━━━━━━╋━━━┻━━━┻━━╋━━━━

水分,%(m/m) ≤ ┃ 7.0 ┃ 9.0

━━━━━━━━━━━━╋━━━━━━━━━━┻━━━━

總灰分,%(m/m) ≤ ┃ 7.0

━━━━━━━━━━━━╋━━━┳━━━┳━━┳━━━━

碎末茶,%(m/m) ≤ ┃ 6.0 ┃ 1.5 ┃ 5.0┃ 6.0

━━━━━━━━━━━━╋━━━┻━━━┻━━┻━━━━

水浸出物,%(m/m) ≥ ┃ 36.0

━━━━━━━━━━━━╋━━━━━━━━━━━━━━━

粗纖維,%(m/m) ≤ ┃ 16.0

━━━━━━━━━━━━┻━━━━━━━━━━━━━━━

5.3.2 精製茶理化指標

5.3.2.1 珍眉、珠茶、雨茶、貢熙、鳳眉、秀眉、茶片理化指標,見表2。

表2

━━━━━━━━━━━━━━━━┳━━━━━━━━━━━━━━━━━━━━━

┃ 指 標

項 目 ┣━━┳━━┳━━┳━━┳━━┳━━┳━━━

┃珍眉┃珠茶┃貢熙┃雨茶┃鳳眉┃秀眉┃茶片

━━━━━━━━━━┳━━━━━╋━━┻━━┻━━┻━━┻━━╋━━┻━━━

水分,%(m/m) ┃ 出廠檢驗 ┃ 6.5 ┃ 7.0

≤ ┣━━━━━╋━━━━━━━━━━━━━━╋━━━━━━

┃ 出口檢驗 ┃ 7.5 ┃ 8.0

━━━━━━━━━━╋━━━━━╋━━━━━━━━━━━┳━━╋━━┳━━━

粉末,%(m/m) ┃ 出廠檢驗 ┃ 1.0 ┃2.0 ┃3.0 ┃ 4.0

≤ ┣━━━━━╋━━━━━━━━━━━╋━━╋━━╋━━━

┃ 出口檢驗 ┃ 1.5 ┃3.0 ┃4.0 ┃ 5.0

━━━━━━━━━━┻━━━━━╋━━━━━━━━━━━╋━━┻━━┻━━━

總灰分,%(m/m) ≤ ┃ 7.0 ┃ 7.5

━━━━━━━━━━━━━━━━╋━━━━━━━━━━━┻━━━━━━━━━

水浸出物,%(m/m) ≥ ┃ 34.0

━━━━━━━━━━━━━━━━╋━━━━━━━━━━━━━━━━━━━━━

粗纖維,%(m/m) ≤ ┃ 16.0

━━━━━━━━━━━━━━━━╋━━━━━━━━━━━━━━━━━━━━━

水溶性灰分,佔總灰分,%(m/m) ≥ ┃ 45.0

━━━━━━━━━━━━━━━━╋━━━━━━━━━━━━━━━━━━━━━

酸不溶性灰分,%(m/m) ≤ ┃ 1.0

━━━━━━━━━━━━━━━━╋━━━━━━━━━━━━━━━━━━━━━

水溶性灰分鹼度(以KOH計) ┃ 1.0~3.0

━━━━━━━━━━━━━━━━┻━━━━━━━━━━━━━━━━━━━━━

5.3.2.2 烘青花茶坯按GB 9172規定執行。

5.3.2.3 沱茶按GB 9833.5規定執行。

5.4 衞生指標

衞生指標按GB 9679規定執行。

6. 檢驗方法

6.1 取樣,按GB 8302規定執行。

6.2 感官質檢驗,按GB/T 14487和SB/T10157規定執行。

6.3 理化品質檢驗

6.3.1 總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鹼度、粗纖維、水浸出物檢

驗的樣品製備,按GB 8303規定執行。

6.3.2 水分檢驗,按GB 8304規定執行。

6.3.3 碎茶、粉末檢驗,按GB 8311規定執行。

6.3.4 水浸出物檢驗,按GB 8305規定執行。

6.3.5 粗纖維檢驗,按GB 8310規定執行。

6.3.6 總灰分檢驗,按GB 8306規定執行。

6.3.7 水溶性灰分檢驗,按GB 8307規定執行。

6.3.8 酸不溶性灰分檢驗,按GB 8308規定執行。

6.3.9 水溶性灰分鹼度檢驗,按GB 8309規定執行。

6.4 衞生檢驗,按GB 5009.57規定執行。

6.5 包裝檢驗,按GB 11680和GB 7718規定執行。

7 檢驗規則

7.1 產品均應以批(嘜)為單位,同批(嘜)產品的品質規格和包裝必須一致。

7.2 交收(出廠)檢驗

7.2.1 每批產品交貨時,初製茶檢驗感官品質、水分、碎末茶和包裝規格,精製茶檢驗

感官品質、水分、粉末和包裝規格。

7.2.2 產品出廠,必須經過廠質檢部門的檢驗,簽發產品質量合格證,方可出廠。

7.3 型式(例行)檢驗

7.3.1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對產品質量進行全面考核,即進行型式檢驗。

a. 新產品試製定型鑑定;

b. 投產後,如原料、工藝、機具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

c. 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檢查產品質量時。

7.3.2 型式檢驗時,應按規定的技術要求第5章全部進行檢驗。

7.4 檢驗結果判定

7.4.1 凡劣變、有污染、有異氣味和衞生指標不合格的產品,均判為不合格產品,不得

作為飲料銷售。

7.4.2 交收檢驗時,按7.2.1條規定的檢驗項目,其中一項不符合技術要求的產品,均判

為不合格產品。

7.4.3 型式檢驗時,技術要求規定的各項檢驗,有一項不符合技術要求的產品,均判為不

合格產品。

7.5 複驗

對檢驗結果有爭議時,應對留存樣進行復驗,或在同批(嘜)產品中重新按GB 8302規

定加倍取樣,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復驗,以複驗結果為準。

8 標籤、包裝、運輸、貯存

8.1 標籤

出廠產品的外包裝上應按GB 7718規定或貿易合同規定條款清晰標明標記。

8.2 包裝

8.2.1 包裝容器應該用乾燥、清潔、無異氣味及不影響茶葉品質的材料製成,接觸茶葉

的內包裝材料應符合GB 11680規定。

8.2.2 包裝要牢固、防潮、整潔、美觀、無異氣味,能保護茶葉品質,便於裝卸、倉儲

和運輸。

8.2.3 包裝規格應符合SB/T 10037的規定。

8.3 運輸

運輸工具必須清潔、乾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時應防雨、防潮、防曝曬;裝卸

時輕放輕卸,嚴禁與有毒、有異氣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8.4 貯存

產品應貯於清潔、乾燥、無異氣味的專用倉庫中,倉庫周圍應無異氣污染。

附 錄 A

綠茶各花色(品名)等級感官品質特徵

(補充件)

A1 珍眉感官品質特徵要求,見表A1。

表 A1

━━━━━┳━━━━━━━━━━━━━━━━┳━━━━━━━━━━━━━━━━━━

┃ 外 形 ┃ 內 質

級 別 ┣━━━┳━━━┳━━━┳━━━━╋━━━━┳━━━┳━━━━┳━━━━

┃ 條索 ┃整碎 ┃ 色澤 ┃ 淨度 ┃ 香氣 ┃滋味 ┃ 湯色 ┃ 葉底

━━━━━╋━━━╋━━━╋━━━╋━━━━╋━━━━╋━━━╋━━━━╋━━━━

特珍特級 ┃ 細嫩 ┃勻整 ┃綠光潤┃ 潔淨 ┃ 鮮嫩 ┃鮮爽 ┃嫩綠明亮┃含芽嫩綠

┃顯鋒苗┃ ┃ 起霜 ┃ ┃ 清高 ┃濃醇 ┃ ┃ 明亮

━━━━━╋━━━╋━━━╋━━━╋━━━━╋━━━━╋━━━╋━━━━╋━━━━

特珍一級 ┃ 細緊 ┃勻整 ┃ 綠潤 ┃ 淨 ┃高香持久┃鮮濃 ┃ 綠 ┃嫩勻嫩綠

┃有鋒苗┃ ┃ 起霜 ┃ ┃ ┃爽口 ┃ 明亮 ┃ 明亮

━━━━━╋━━━╋━━━╋━━━╋━━━━╋━━━━╋━━━╋━━━━╋━━━━

特珍二級 ┃ 緊結 ┃尚勻整┃ 綠潤 ┃ 尚淨 ┃ 高香 ┃濃厚 ┃ 黃綠 ┃ 嫩勻

┃ ┃ ┃ ┃ ┃ ┃ ┃ 明亮 ┃ 綠明亮

━━━━━╋━━━╋━━━╋━━━╋━━━━╋━━━━╋━━━╋━━━━╋━━━━

珍眉一級 ┃ 緊實 ┃尚勻整┃綠尚潤┃ 尚淨 ┃ 尚高 ┃濃醇 ┃ 黃綠 ┃ 尚嫩勻

┃ ┃ ┃ ┃ ┃ ┃ ┃尚明亮 ┃黃綠明亮

━━━━━╋━━━╋━━━╋━━━╋━━━━╋━━━━╋━━━╋━━━━╋━━━━

珍眉二級 ┃尚緊實┃勻稱 ┃ 黃綠 ┃稍有嫩莖┃ 純正 ┃醇和 ┃ 黃綠 ┃ 尚勻軟

┃ ┃ ┃ 尚潤 ┃ ┃ ┃ ┃ ┃ 黃綠

━━━━━╋━━━╋━━━╋━━━╋━━━━╋━━━━╋━━━╋━━━━╋━━━━

珍眉 ┃ 粗實 ┃勻稱 ┃ 綠黃 ┃ 帶細梗 ┃ 平正 ┃平和 ┃ 綠黃 ┃葉質尚軟

┃ ┃ ┃ ┃ ┃ ┃ ┃ ┃ 綠黃

━━━━━╋━━━╋━━━╋━━━╋━━━━╋━━━━╋━━━╋━━━━╋━━━━

珍眉四級 ┃稍粗鬆┃尚勻稱┃ 黃 ┃ 帶梗樸 ┃ 稍粗 ┃ 稍 ┃ 黃 ┃ 稍粗

┃ ┃ ┃ ┃ ┃ ┃粗淡 ┃ 稍暗 ┃ 綠黃

━━━━━╋━━━╋━━━╋━━━╋━━━━╋━━━━╋━━━╋━━━━╋━━━━

珍眉 ┃ 粗鬆 ┃尚勻稱┃ 黃 ┃有輕樸梗┃ 粗 ┃稍粗淡┃黃較暗 ┃ 粗老

下列級 ┃帶扁條┃ ┃ 稍花 ┃ ┃ ┃帶澀 ┃ ┃ 黃暗

━━━━━┻━━━┻━━━┻━━━┻━━━━┻━━━━┻━━━┻━━━━┻━━━━

A2 珠茶感官品質特徵要求,見表A2。

表A2

━━━━━┳━━━━━━━━━━━━━━━━━┳━━━━━━━━━━━━━━━━

┃ 外 形 ┃ 內 質

級 別 ┣━━━━┳━━━┳━━━━┳━━━╋━━━┳━━━┳━━━━┳━━━━

┃ 顆粒 ┃ 整碎 ┃ 色澤 ┃ 淨度 ┃ 香氣 ┃滋味 ┃ 湯色 ┃ 葉底

━━━━━╋━━━━╋━━━╋━━━━╋━━━╋━━━╋━━━╋━━━━╋━━━━

特級 ┃細圓緊結┃ 勻整 ┃深綠光潤┃ 潔淨 ┃ 香高 ┃濃厚 ┃嫩綠明亮┃芽葉完整

┃ 重實 ┃ ┃ 起霜 ┃ ┃ 持久 ┃ ┃ ┃嫩綠明亮

━━━━━╋━━━━╋━━━╋━━━━╋━━━╋━━━╋━━━╋━━━━╋━━━━

一級 ┃ 圓緊 ┃ 勻整 ┃ 綠潤 ┃ 淨 ┃ 高 ┃濃醇 ┃ 黃綠 ┃嫩勻黃綠

┃ 重實 ┃ ┃ 起霜 ┃ ┃ ┃ ┃ 明亮 ┃ 明亮

━━━━━╋━━━━╋━━━╋━━━━╋━━━╋━━━╋━━━╋━━━━╋━━━━

二級 ┃ 圓結 ┃ 勻稱 ┃ 尚綠潤 ┃ 稍有 ┃ 尚高 ┃醇厚 ┃ 黃綠 ┃ 尚嫩勻

┃ ┃ ┃ ┃ 黃頭 ┃ ┃ ┃ 尚明亮 ┃黃綠明亮

━━━━━╋━━━━╋━━━╋━━━━╋━━━╋━━━╋━━━╋━━━━╋━━━━

┃ 圓實 ┃尚勻稱┃ 黃綠 ┃顯黃頭┃ 純正 ┃醇和 ┃ 綠黃 ┃尚嫩勻

┃ ┃ ┃ ┃有嫩莖┃ ┃ ┃ ┃黃綠明亮

━━━━━╋━━━━╋━━━╋━━━━╋━━━╋━━━╋━━━╋━━━━╋━━━━

四級 ┃尚圓實 ┃尚勻稱┃ 綠 黃 ┃顯黃頭┃ 平正 ┃ 平和 ┃ 黃 ┃葉質尚軟

┃ ┃ ┃ ┃有莖梗┃ ┃ ┃ ┃尚勻綠黃

━━━━━╋━━━━╋━━━╋━━━━╋━━━╋━━━╋━━━╋━━━━╋━━━━

五級 ┃ 粗圓 ┃尚勻稱┃ 綠 黃 ┃顯黃頭┃ 稍粗 ┃ 粗淡 ┃黃稍暗 ┃ 稍粗老

┃ ┃ ┃ 稍 枯 ┃有筋梗┃ ┃ ┃ ┃ 稍黃暗

━━━━━╋━━━━╋━━━╋━━━━╋━━━╋━━━╋━━━╋━━━━╋━━━━

不列級 ┃ 粗扁 ┃尚勻稱┃ 黃枯 ┃有樸片┃ 粗 ┃粗帶澀┃ 黃暗 ┃粗老黃暗

┃ ┃ ┃ ┃ 老梗 ┃ ┃ ┃ ┃

━━━━━┻━━━━┻━━━┻━━━━┻━━━┻━━━┻━━━┻━━━━┻━━━━

A3 雨茶感官品質特徵要求,見表A3。

表A3

━━━━━━┳━━━━━━━━━━━━━━━┳━━━━━━━━━━━━━━━

┃ 外 形 ┃ 內 質

級 別 ┣━━━━┳━━┳━━━┳━━━╋━━━┳━━┳━━━┳━━━━

┃ 條索 ┃整碎┃ 色澤 ┃ 淨度 ┃ 香氣 ┃滋味┃ 湯色 ┃ 葉底

━━━━━━╋━━━━╋━━╋━━━╋━━━╋━━━╋━━╋━━━╋━━━━

一級 ┃細短緊結┃勻稱┃ 綠潤 ┃ 稍有 ┃ 高純 ┃濃厚┃ 黃綠 ┃ 嫩勻

┃帶蝌蚪形┃ ┃ ┃ 莖梗 ┃ ┃ ┃ 明亮 ┃黃綠明亮

━━━━━━╋━━━━╋━━╋━━━╋━━━╋━━━╋━━╋━━━╋━━━━

二級 ┃ 短純 ┃尚稱┃ 綠黃 ┃筋條莖┃ 平正 ┃平和┃ 綠黃 ┃葉質尚軟

┃ 稍鬆 ┃ ┃ ┃梗顯露┃ ┃ ┃ 稍暗 ┃尚勻綠黃

━━━━━━┻━━━━┻━━┻━━━┻━━━┻━━━┻━━┻━━━┻━━━━

A4 貢熙感官品質特徵要求,見表A4。

表A4

━━━━━━┳━━━━━━━━━━━━━━━━━┳━━━━━━━━━━━━━━━

┃ 外 形 ┃ 內 質

級 別 ┣━━━━┳━━━┳━━━┳━━━━╋━━━┳━━┳━━━┳━━━━

┃ 顆粒 ┃整碎 ┃ 色澤 ┃ 淨度 ┃ 香氣 ┃滋味┃ 湯色 ┃ 葉底

━━━━━━╋━━━━╋━━━╋━━━╋━━━━╋━━━╋━━╋━━━╋━━━━

特貢一級 ┃ 圓結 ┃勻整 ┃ 綠潤 ┃ 淨 ┃ 高 ┃濃爽┃ 綠亮 ┃ 嫩勻

┃ 重實 ┃ ┃ ┃ ┃ ┃ ┃ ┃ 綠亮

━━━━━━╋━━━━╋━━━╋━━━╋━━━━╋━━━╋━━╋━━━╋━━━━

特貢二級 ┃ 圓結 ┃尚勻整┃ 綠 ┃稍有黃頭┃ 尚高 ┃醇厚┃ 黃綠 ┃ 尚嫩勻

┃ ┃ ┃ 尚潤 ┃ ┃ ┃ ┃ 明亮 ┃黃綠明亮

━━━━━━╋━━━━╋━━━╋━━━╋━━━━╋━━━╋━━╋━━━╋━━━━

貢熙一級 ┃ 圓實 ┃勻稱 ┃ 黃綠 ┃ 有黃頭 ┃ 純正 ┃醇和┃ 黃綠 ┃尚嫩尚勻

┃ ┃ ┃ ┃ ┃ ┃ ┃ ┃黃綠尚明亮

━━━━━━╋━━━━╋━━━╋━━━╋━━━━╋━━━╋━━╋━━━╋━━━━

貢熙二級 ┃尚圓實 ┃尚勻稱┃ 綠黃 ┃黃頭顯露┃ 平正 ┃平和┃ 黃 ┃葉質尚軟

┃ ┃ ┃ ┃ ┃ ┃ ┃ ┃ 綠黃

━━━━━━╋━━━━╋━━━╋━━━╋━━━━╋━━━╋━━╋━━━╋━━━━

貢熙 ┃尚圓略扁┃尚勻 ┃ 黃 ┃ 有樸片 ┃有粗氣┃ 粗 ┃稍黃暗┃ 稍粗老

┃ ┃ ┃ 稍枯 ┃ ┃ ┃帶澀┃ ┃ 黃稍暗

━━━━━━╋━━━━╋━━━╋━━━╋━━━━╋━━━╋━━╋━━━╋━━━━

貢熙 ┃ 鬆扁 ┃尚勻 ┃ 黃枯 ┃ 夾樸片 ┃ 粗老 ┃粗澀┃ 黃暗 ┃ 粗老

不列級 ┃ ┃ ┃ ┃ ┃ ┃ ┃ ┃ 黃暗

━━━━━━┻━━━━┻━━━┻━━━┻━━━━┻━━━┻━━┻━━━┻━━━━

A5 秀眉感官品質特徵要求,見表A5。

表A5

━━━━━┳━━━━━━━━━━━━━━━━┳━━━━━━━━━━━━━━━━━

┃ 外 形 ┃ 內 質

級 別 ┣━━━━┳━━┳━━━┳━━━━╋━━━┳━━━┳━━━┳━━━━━

┃ 條索 ┃整碎┃ 色澤 ┃ 淨度 ┃ 香氣 ┃滋味 ┃ 湯色 ┃ 葉底

━━━━━╋━━━━╋━━╋━━━╋━━━━╋━━━╋━━━╋━━━╋━━━━

特級 ┃嫩莖細條┃勻稱┃ 黃綠 ┃ 帶細梗 ┃ 尚高 ┃尚濃醇┃ 黃綠 ┃ 尚嫩勻

┃ ┃ ┃ ┃ ┃ ┃ ┃尚明亮┃黃綠尚亮

━━━━━╋━━━━╋━━╋━━━╋━━━━╋━━━╋━━━╋━━━╋━━━━

一級 ┃筋條帶片┃尚勻┃ 綠黃 ┃ 有細梗 ┃ 純正 ┃濃帶澀┃ 黃綠 ┃ 尚軟

┃ ┃ ┃ ┃ ┃ ┃ ┃ ┃尚勻綠黃

━━━━━╋━━━━╋━━╋━━━╋━━━━╋━━━╋━━━╋━━━╋━━━━

二級 ┃片帶筋條┃尚勻┃ 黃 ┃ 稍帶 ┃ 稍粗 ┃稍粗澀┃ 黃 ┃稍粗綠黃

┃ ┃ ┃ ┃ 輕片 ┃ ┃ ┃ ┃

━━━━━╋━━━━╋━━╋━━━╋━━━━╋━━━╋━━━╋━━━╋━━━━

┃ 片形 ┃尚勻┃黃稍枯┃ 有輕片 ┃ 粗 ┃粗帶澀┃黃稍暗┃較粗黃暗

┃ ┃ ┃ ┃毛衣不露┃ ┃ ┃ ┃

━━━━━┻━━━━┻━━┻━━━┻━━━━┻━━━┻━━━┻━━━┻━━━━

A6 鳳眉、茶片感官品質特徵要求,見表A6。

表A6

━━━━┳━━━━━━━━━━━━━━━━┳━━━━━━━━━━━━━━━━

┃ 外 形 ┃ 內 質

級 別┣━━━━┳━━┳━━━┳━━━━╋━━━┳━━┳━━━┳━━━━━

┃ 條索 ┃整碎┃ 色澤 ┃ 淨度 ┃ 香氣 ┃滋味┃ 湯色 ┃ 葉底

━━━━╋━━━━╋━━╋━━━╋━━━━╋━━━╋━━╋━━━╋━━━━━

鳳眉 ┃細小尚緊┃尚勻┃ 黃綠 ┃ 稍有 ┃ 純正 ┃濃厚┃ 黃綠 ┃ 尚勻軟

┃ ┃ ┃ ┃ 筋片 ┃ ┃ ┃ ┃黃綠尚明亮

━━━━╋━━━━╋━━╋━━━╋━━━━╋━━━╋━━╋━━━╋━━━━━

茶片 ┃ 片形 ┃尚勻┃ 枯黃 ┃毛衣不露┃ 粗 ┃粗澀┃ 黃暗 ┃ 粗暗

┃稍輕飄 ┃ ┃ ┃ ┃ ┃ ┃ ┃

━━━━┻━━━━┻━━┻━━━┻━━━━┻━━━┻━━┻━━━┻━━━━━

A7 花茶坯感官品質特徵要求,見表A7。

表A7

━━━━┳━━━━━━━━━━━━━━━━━┳━━━━━━━━━━━━━━━

┃ 外 形 ┃ 內 質

級 別 ┣━━━━┳━━━┳━━━┳━━━━╋━━━┳━━┳━━━┳━━━━

┃ 條索 ┃整碎 ┃ 色澤 ┃ 淨度 ┃ 香氣 ┃滋味┃ 湯色 ┃ 葉底

━━━━╋━━━━╋━━━╋━━━╋━━━━╋━━━╋━━╋━━━╋━━━━

一級 ┃細緊勻直┃勻整 ┃ 綠潤 ┃ 淨 ┃ 嫩香 ┃醇濃┃ 黃綠 ┃細嫩勻齊

┃顯鋒苗 ┃ ┃ ┃ ┃ ┃鮮爽┃ 清亮 ┃ 明亮

━━━━╋━━━━╋━━━╋━━━╋━━━━╋━━━╋━━╋━━━╋━━━━

二級 ┃ 緊直 ┃勻整 ┃尚綠潤┃稍有嫩莖┃ 清香 ┃醇厚┃ 黃綠 ┃嫩勻綠亮

┃有鋒苗 ┃ ┃ ┃ ┃ ┃ ┃ 明亮 ┃

━━━━╋━━━━╋━━━╋━━━╋━━━━╋━━━╋━━╋━━━╋━━━━

┃ 緊直 ┃尚勻整┃ 綠 ┃ 有嫩莖 ┃ 尚高 ┃醇和┃ 黃綠 ┃ 尚嫩勻

┃ ┃ ┃ ┃ ┃ ┃ ┃尚明亮┃ 尚綠亮

━━━━╋━━━━╋━━━╋━━━╋━━━━╋━━━╋━━╋━━━╋━━━━

四級 ┃ 尚緊 ┃尚勻整┃ 綠黃 ┃ 有筋梗 ┃ 純正 ┃平和┃ 黃綠 ┃稍有攤張

┃ 略扁 ┃ ┃ ┃ ┃ ┃ ┃ ┃ 黃綠

━━━━╋━━━━╋━━━╋━━━╋━━━━╋━━━╋━━╋━━━╋━━━━

五級 ┃稍鬆帶扁┃尚勻 ┃ 黃綠 ┃ 有梗樸 ┃ 平和 ┃平淡┃ 綠黃 ┃ 稍粗大

┃條圓塊 ┃ ┃ 稍暗 ┃ ┃ ┃ ┃ 稍暗 ┃黃綠稍暗

━━━━╋━━━━╋━━━╋━━━╋━━━━╋━━━╋━━╋━━━╋━━━━

六級 ┃鬆扁輕 ┃尚勻 ┃黃稍枯┃ 顯梗 ┃ 粗 ┃粗淡┃ 綠黃 ┃ 較粗

┃ ┃ ┃ ┃ 多樸片 ┃ ┃ ┃ 較暗 ┃ 稍黃暗

━━━━┻━━━━┻━━━┻━━━┻━━━━┻━━━┻━━┻━━━┻━━━━

A8 沱茶感官品質特徵要求。見表A8。

表A8

━━━━┳━━━━━━━━━━━━━┳━━━━━━━━━━━━━━━━

┃ 外 形 ┃ 內 質

花 色┣━━━━━━━┳━━━━━╋━━━┳━━┳━━━━┳━━━━

┃ 形態 ┃ 色澤 ┃ 香氣 ┃滋味┃ 湯色 ┃ 葉底

━━━━╋━━━━━━━╋━━━━━╋━━━╋━━╋━━━━╋━━━━

沱茶 ┃ 碗臼狀、緊實 ┃ 墨綠光滑 ┃ 純濃 ┃濃厚┃橙黃尚明┃嫩勻尚亮

┃ 白毫顯露 ┃ ┃ ┃ ┃ ┃

━━━━┻━━━━━━━┻━━━━━┻━━━┻━━┻━━━━┻━━━━

A9 長炒青感官品質特徵要求,見表A9。

表A9

━━━━┳━━━━━━━━━━━━━━━━┳━━━━━━━━━━━━━━━━━

┃ 外 形 ┃ 內 質

級 別 ┣━━━┳━━━┳━━━┳━━━━╋━━━━┳━━━┳━━━┳━━━━

┃ 條索 ┃整碎 ┃ 色澤 ┃ 淨度 ┃ 香氣 ┃滋味 ┃ 湯色 ┃ 葉底

━━━━╋━━━╋━━━╋━━━╋━━━━╋━━━━╋━━━╋━━━╋━━━━

一級 ┃ 緊細 ┃勻整 ┃ 綠潤 ┃稍有嫩莖┃ 鮮嫩 ┃鮮醇 ┃ 清綠 ┃柔嫩勻整

┃顯鋒苗┃ ┃ ┃ ┃ 高爽 ┃ ┃ 明亮 ┃嫩綠明亮

━━━━╋━━━╋━━━╋━━━╋━━━━╋━━━━╋━━━╋━━━╋━━━━

二級 ┃ 緊結 ┃勻整 ┃綠尚潤┃ 有嫩莖 ┃ 清高 ┃濃醇 ┃ 綠 ┃ 綠嫩

┃有鋒苗┃ ┃ ┃ ┃ ┃ ┃ 明亮 ┃ 明亮

━━━━╋━━━╋━━━╋━━━╋━━━━╋━━━━╋━━━╋━━━╋━━━━

┃ 緊實 ┃尚勻整┃ 綠 ┃稍有梗片┃ 清香 ┃醇和 ┃ 黃綠 ┃尚嫩黃綠

┃ ┃ ┃ ┃ ┃ ┃ ┃ 明亮 ┃ 明亮

━━━━╋━━━╋━━━╋━━━╋━━━━╋━━━━╋━━━╋━━━╋━━━━

四級 ┃尚緊實┃尚勻整┃ 黃綠 ┃ 有片梗 ┃ 純正 ┃平和 ┃ 黃綠 ┃稍有攤張

┃ ┃ ┃ ┃ ┃ ┃ ┃尚明亮┃黃綠尚明亮

━━━━╋━━━╋━━━╋━━━╋━━━━╋━━━━╋━━━╋━━━╋━━━━

五級 ┃ 粗實 ┃欠勻整┃ 綠黃 ┃有梗樸片┃稍有粗氣┃稍粗淡┃ 黃綠 ┃ 有攤張

┃ ┃ ┃ ┃ ┃ ┃ ┃ ┃ 綠黃

━━━━╋━━━╋━━━╋━━━╋━━━━╋━━━━╋━━━╋━━━╋━━━━

六級 ┃ 粗鬆 ┃欠勻整┃ 綠黃 ┃ 有黃樸 ┃有粗氣 ┃粗淡 ┃ 綠黃 ┃ 粗老

┃ ┃ ┃ 帶枯 ┃ 梗片 ┃ ┃ ┃ 稍暗 ┃綠黃稍暗

━━━━┻━━━┻━━━┻━━━┻━━━━┻━━━━┻━━━┻━━━┻━━━━

綠茶乾燥為什麼要分段進行?各階段的適度標準如何掌握?

綠茶按製法可分為四大類,即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

綠茶製造

(1)殺青 殺青對綠茶品質的形成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認真對待,操作上應嚴格要求。 影響殺青質量的因素有鍋温、投葉量、機種、時間、殺青方式等。它們是一個整體,互相牽連、互相制約,不能機械地加以分割。 鍋温:殺青要達到破壞酶的活性、蒸發水分、產生香氣等目的,就必須有一定的鍋温才能實現。生產實踐證明,殺青鍋温過低,鮮葉下鍋時聽不到鍋內有茶葉爆聲,必然會出現紅梗紅葉,導致茶葉品質下降。 殺青葉產生紅變的原因,就是殺青時葉子受熱不足,葉温上升緩慢,不能在短時內使酶蛋白變性凝固,相反還激化了酶的活性,致使無色的茶多酚發生酶促氧化,迅速變成紅色的氧化物,這就是殺青葉產生紅梗紅葉的基本原因。 茶葉中酶的活性開始是隨温度的升高而增強,温度達到40-45℃時,酶的活性最激烈,如温度繼續升高,酶的活性就開始鈍化,當葉温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破壞。因此,在殺青前期若能使葉温迅速升高到70℃以上,便能有效地防止紅梗、紅葉產生。 殺青温度高,固然能迅速鈍化酶的活性,但温度過高對茶葉品質也不利,會使茶葉產生焦斑、爆點,尤其是嫩芽尖和葉緣易被燒焦,這是產生煙焦茶的主要原因之一。 用普通温度表測定茶鍋的温度,目前方法很不統一,且誤差很大,還難於確切地表達殺青鍋的實際温度。例如用水銀温度表測定鍋温,由於温度表與鍋壁的接觸面積小,當鍋底呈暗紅色時也只有300℃ 左右,但生鐵達到暗紅色時,其實際温度是500-700℃。呈橙時,為1000℃左右。故採用温度表所測得的鍋温遠遠低於鍋壁的實際温度。 據試驗,採用熱電隅測定機械的鍋式殺青,要不產生紅梗紅葉,鍋温應不低於400℃;要不產生煙焦氣,鍋温應不高於470℃。為取得既無紅梗紅葉,又無煙焦的殺青葉,應先加蓋悶殺2分鐘,使葉温迅速上升到65-70℃,再揭蓋揚抖殺至完成,其最佳的鍋温應是430-460℃。在這個範圍內,即使在黑暗條件下也看不出鍋子發紅,在自然光照下也僅是鍋面微徽有點 “灰白”。但在生產中,殺青時往往把鍋子燒得通紅,其實際温度遠遠超過500℃,這是造成煙焦茶的主要原因。 嫩殺與老殺:所謂嫩殺,即時間適當短一點,水分適當少蒸發一點。與此相反則為老殺。一般地講,嫩葉應當老殺,老葉應當嫩殺。因嫩葉含水多,酶的活性又強,葉的韌性大,粘性重,適當老殺有利於提高品質。老葉含水少,酶活性較低,適當嫩殺有利於形成條索,減少碎末茶。殺青程度的掌握一般靠感官鑑定一當殺青葉達到手捏成團,稍有彈性,嫩梗不易折斷;色澤墨綠,葉面失去光澤,葉減重率約40%時為殺青適度。 殺青太嫩,經揉捻後碎茶片多,外形條索差,香氣帶生青,滋味顯澀口,殺青太老,揉捻後末茶多,成條困難,亦易產生煙焦。100公斤鮮葉,經殺青後重量在63公斤左右為適度,殺青葉的含水率大致是60%。不同老嫩程度的鮮葉,殺青葉較適合的含水率如下表所列。

福建烏龍茶出口水分標準表?

茶的種類及標準水分含量彙總

1.茉莉花茶:水分≤8.5%

2.碧螺春茶:水分≤7.5%

3.白茶:水分≤8.5%

4.紅茶:水分≤6.5%

5.綠茶:蒸青、炒青、烘青≤7%,曬青≤9%

6.洞庭春茶:洞庭春芽:水分≤6.5%,洞庭春毫:水分≤6.5%,洞庭春翠:水分≤6.5%

7.紅碎茶:水分≤7%

8.袋泡茶:

(1)綠茶袋泡茶:水分≤7.5%

(2)紅茶袋泡茶:水分≤7.5%

(3)烏龍茶袋泡茶:水分≤7.5%

(4)黃茶袋泡茶:水分≤7.5%

(5)白茶袋泡茶:水分≤7.5%

(6)黑茶袋泡茶:水分≤12%

(7)花茶袋泡茶:水分≤9%

9.黃茶:芽型:水分≤6.5%,芽葉型:水分≤6.5%,多葉型:水分≤7%,緊壓型:水分≤9%

10.白茶:緊壓白毫銀針、緊壓白牡丹、緊壓貢眉、緊壓壽眉:水分≤8.5%

11.茯磚茶:水分≤14% (計重水分12%)

12.黑磚茶:

13.花磚茶:

14.金尖茶:水分≤16% (計重水分14%)

15.緊茶:水分≤13% (計重水分10%)

16.康磚茶:水分≤16% (計重水分14%)

17.米磚茶:水分≤9.5% (計重水分9.5%)

18.青磚茶:水分≤12% (計重水分12%)

19.閩烘青綠茶:水分≤7%

20.普洱茶:普洱散茶:水分≤10%,普洱壓制茶:水分≤9%,普洱袋泡茶:水分≤8.5%

21.烏龍茶:水分≤7%

22.黃金桂:水分≤7.5%

23.肉桂:水分≤7%

24.水仙:水分≤7%

25.鐵觀音茶:水分≤7%

26.紫筍茶:水分≤6.5%

27.茶製品茶多酚:水分≤6%

28.茶粉:

(1)綠茶粉:水分≤6%

(2)烏龍茶粉:水分≤6%

(3)黃茶粉:水分≤6%

(4)白茶粉:水分≤6%

(5)紅茶粉:水分≤6%

(6)黑茶粉:水分≤7.5%

29.茶製品固態速溶茶:水分≤6%

30.食品工業用茶濃縮液:

31.食品工業用速溶茶:水分≤6%

32.代用茶:

(1)葉類:水分≤8.5%

(2)花類:水分≤13%

(3)果實類:水分≤13%

(4)根莖類:水分≤12%

(5)混合類:水分≤12%

33.苦丁茶:特級:水分≤7%,一級:水分≤7%,二級:水分≤8%

二、茶葉的水分檢測方法

1.乾燥箱烘乾法 2.快速水分儀測定法

綠茶是怎麼分級別的?

綠茶等級,是根據製作茶葉時採摘的茶葉的老嫩程度來劃分的。

通常用細小幼嫩的原料加工而成的屬高級茶,原料越粗老,茶葉等級越低。特級是最好的,然後依次降低。有的茶葉同級別又可分為2--3個等級,等級編號由小到大,茶葉品質則由高到低。

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級12等(每級含2個等,也有分7級14等),一級二等品質比二級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級,如特珍一級、二級;珍眉一級、二級……

購買茶葉時,外觀細小而整齊的往往是高級茶,粗大而毛糙的往往是低級茶。從營養的角度而言,高級茶營養成分含量高,低級茶相對含量較低。

擴展資料:

1、綠茶是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製成的茶葉。其幹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綠茶。綠茶是將採摘來的鮮葉先經高温殺青,殺滅了各種氧化酶,保持了茶葉綠色,然後經揉捻、乾燥而製成,清湯綠葉是綠茶品質的共同特點。

2、中國生產綠茶的範圍極為廣泛,河南、貴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四川、陝西(陝南)、湖南、湖北、廣西、福建是我國的綠茶主產省份。

3、綠茶是未經發酵製成的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鹼、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綠茶中的這些天然營養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綠茶  科普中國_茶葉的選購

綠茶品質特徵有哪些

綠茶有三綠特徵:即幹茶綠,湯色綠,葉底綠。因製法不同,有蒸青、烘青、曬青和炒青,特徵各異。1.蒸青綠茶特徵採用蒸氣殺青製成的綠茶稱蒸青,有中國蒸青、日本蒸青、俄羅斯蒸青、印度蒸青等。蒸青應具三綠特徵,即幹茶深綠色、菜湯黃綠色、葉底青綠色。大部分蒸青綠茶外形做成針狀。2.烘青綠茶特徵鍋炒殺青後烘乾的綠茶稱烘青,分普通烘青和特種烘青兩種。烘青綠茶一般有耐泡的特點。普通烘青採用一芽二、三葉製成,毛茶精製後稱素烘青,主要供作窨制各種花茶的茶坯。特徵是條索長直帶扁,有毫,色澤深綠,香清純,味醇和,湯色葉底黃綠明亮。特種烘青一般都是名優茶。3.曬青綠茶特徵鍋炒、殺青、揉捻、曬乾的綠茶稱曬青。曬青一般特徵是色澤墨綠或黑揭,湯色橙黃,有不同程度的日曬氣味。其中以雲南大葉種鮮葉製成的品質較好,稱滇青。其特徵是條索肥壯多毫,色澤深綠,香味較濃,收斂性強。4.炒青綠茶特徵鍋炒、殺青、揉捻、炒乾的綠茶稱炒青。因炒制方法和茶葉形狀的不同,分長炒青、圓炒青和特種炒青。(1)長炒青特徵:條形緊直渾圓,有鋒苗、色綠潤、香清高、味濃醇,湯色葉底黃綠明亮。炒青比烘青條緊而身骨重,湯味較濃。長炒青精製後稱眉茶供出口,分珍眉、秀眉、貢熙等。(2)圓炒青特徵:圓炒青顆粒細圓緊實,色澤綠潤,香味醇和。精製後的珠茶顆粒更圓緊光滑似珍珠,烏綠起霜,香味也提高,葉底有盤花芽葉。(3)特種炒青特徵:按形狀可分為扁片形、捲曲形、針形、圓珠形、直條形等。如西湖龍井是特種炒青綠茶,葉片扁平光滑挺直,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

炒青綠茶和烘青綠茶的優缺點各是什麼

炒青綠茶優點:因綠茶乾燥方式採用炒幹而得名。按外形可分為長炒青、圓炒青和扁炒青三類。長炒青形似眉毛,又稱為眉茶。圓炒青外形如顆粒,又稱為珠茶。扁炒青又稱為扁形茶。長炒青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色澤綠潤,香高持久,滋味濃郁,湯色、葉底黃亮。圓炒青有外形圓緊如珠、香高味濃、耐泡等品質特點。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鮮味醇,如西湖龍井。

烘青綠茶優點:大部分用於窨制各種花茶,稱之為茶坯。特點是外形完整稍彎曲、鋒苗顯露、幹色墨綠、香清味烘青綠茶醇、湯色葉底黃綠明亮。是用烘籠進行烘乾的,烘青毛茶經再加工精製後大部分作熏製花茶的茶坯,香氣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數烘青名茶品質特優。

缺點比較:

1. 湯色:烘青較炒青淺綠

2. 滋味:炒青口味重於烘青,烘青較醇爽於炒青

3.香氣:烘青以清香幽雅,炒青清香高鋭,以粟香為好

4. 葉底:烘青較炒青完整

拓展資料:

炒青外形:條索緊結、鋒苗顯,色澤灰綠光潤,內質:香氣高板栗香顯,滋味濃收斂性強,湯色、葉底黃綠欠亮。

烘青外形:條索較緊結,白毫顯色澤墨綠潤,內質:香氣清純豆香,滋味濃醇鮮爽,湯色綠亮明淨,葉底黃綠芽葉完整。

炒青:安徽屯炒青、舒炒青、江西饒炒青、浙江遂炒青、温炒青、湖南湘炒青。

炒青綠茶因綠茶乾燥方式採用炒幹而得名。按外形可分為長炒青、圓炒青和扁炒青三類。長炒青形似眉毛,又稱為眉茶。圓炒青外形如顆粒,又稱為珠茶。扁炒青又稱為扁形茶。長炒青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色澤綠潤,香高持久,滋味濃郁,湯色、葉底黃亮。

圓炒青有外形圓緊如珠、香高味濃、耐泡等品質特點。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鮮味醇,如西湖龍井。貿易上審評眉茶品質,常採用法定的茶葉實物標準樣為對照依據,一般採用比準高、“低”、“相當”的三個檔次定級定價。

烘青:乾燥時採用烘焙烘乾過程由於不齊整性,作用只是提及幹縮,所以烘青條索比較粗鬆,表面顯露皺紋緊卷度較差體積較大,顯毫墨綠光潤,內質香氣清正,不及炒青香高滋味醇,清澈葉底完整,深綠稍黃,毛茶加工為窨制花茶茶坯。

直接烘乾的茶葉稱為烘青綠茶。烘青綠茶是用烘籠烘乾的,烘青綠茶經再加工精製後大部分作熏製花茶的茶坯,香氣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數烘青名茶品質特優。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詞條:炒青綠茶, 百度百科詞條:烘青綠茶

綠茶含量標準

怎樣鑑定茶葉的好壞?

九項指標:

外形五項:整碎、色澤、嫩度、條形、淨度;

內質四項:湯色、香氣、滋味、葉底。

茶葉的品質好壞,在沒有科學儀器和方法鑑定的時候,可以通過色、香、形四個方面的來評價。而用這四個方面來評定茶葉質量的優劣,通常採用看、聞、摸、品進行鑑別。即看外形、色澤,聞香氣,摸身骨,開湯品評。

①色澤----不同茶類有不同的色澤特點。綠茶中的炒青應呈黃綠色,烘青應呈深綠色蒸青應呈翠綠色,龍井則應在鮮綠色中略帶米;如果綠茶色澤灰暗、深褐,質量必定不佳。綠茶的汽色應呈淺綠或黃綠,清澈明亮;若為暗黃或混濁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紅茶應烏黑油潤,湯色紅豔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紅茶,其茶湯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的油環,俗稱“金圈”;若湯色時間暗淡,混濁不清,必是下等紅茶。烏龍茶則以色澤青褐光潤為好。

②香氣----各類茶葉本身都有香味,如綠茶具清香,上品綠茶還有蘭花香、板栗香等,紅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烏龍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氣低沉,定為劣質茶;有陳氣的為陳茶;有黴氣等異味的為變質茶。就是苦丁茶,嗅起來也具有自然的香氣。花茶則更以濃香吸引茶客。

③口味----或者叫茶葉的滋味,茶葉的本身滋味由苦、澀、甜、鮮、酸等多種成分構成。其成分比例得當,滋味就鮮醇可口,同時,不同的茶類,滋味也不一樣,上等綠茶初嘗有其苦澀感,但回味濃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則淡而無味,甚至澀口、麻舌。上等紅茶滋味濃厚、強烈、鮮爽;低級紅茶則平淡無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飲後口有回甜。

④外形----從茶葉的外形可以判斷茶葉的品質,因為茶葉的好壞與茶採摘的鮮葉直接相關,也與製茶相關,這都反應在茶葉的外形上。如好的龍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釘;好的珠茶,顆粒圓緊、均勻;好的工夫紅茶條索緊齊,紅碎茶顆粒齊整、劃一;好的毛峯茶芽毫多、芽鋒露等等。如果條索鬆散,顆粒鬆泡,葉表粗糙,身骨輕飄,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要想得到好茶葉,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如各類茶葉的等級標準,價格與行情,以及茶葉的審評、檢驗方法等。茶葉的好壞,主要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鑑別,但是對於普通飲茶之人,購買茶葉時,一般只能觀看幹茶的外形和色澤,聞幹香,使得判斷茶葉的品質更加不易。這裏粗略介紹一下鑑別幹茶的方法。幹茶的外形,主要從五個方面來看,即嫩度、條索、色澤、整碎和淨度。

1.嫩度

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所謂“幹看外形,濕看葉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如龍井之“光、扁、平、直”)。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鑑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條也無鋒苗和白毫。但是 不能僅從茸毛多少來判別嫩度,因各種茶的具體要求不一樣,如極好的獅峯龍井是體表無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葉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斷依據,只適合於毛峯、毛尖、銀針等“茸毛類”茶。這裏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鮮葉,也得一芽一葉初展,片面採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當的。因為芽心是生長不完善的部分,內含成份不全面,特別是葉綠素含量很低。所以不應單純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製茶。

2.條索

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一般長條形茶,看鬆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鬆緊、勻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一般來説,條索緊、身骨重、圓(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説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質優;如果外形鬆、扁(扁形茶除外)、碎,並有煙、焦味,説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質劣。 以杭州地區綠茶條索標準為例: 一級 二級 四級 五級 六級 細緊有鋒苗 緊細尚有鋒苗 尚緊實 尚緊 稍鬆 粗鬆 可見,以緊、實、有鋒苗為上。

3.色澤

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係。各種茶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如紅茶烏黑油潤、綠茶翠綠、烏龍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説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

茶葉的色澤還和茶樹的產地以及季節有很大關係。如高山綠茶,色澤綠而略帶黃,鮮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澤深綠有光。製茶過程中,由於技術不當,也往往使色澤劣變。 購茶時,應根據具體購買的茶類來判斷。比如龍井,最好的獅峯龍井,其明前茶並非翠綠,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黃。這是獅峯龍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澤上明顯區別於其它龍井。因獅峯龍井賣價奇高,茶農會製造出這種色澤以冒充獅峯龍井。方法是在炒製茶葉過程中稍稍炒過頭而使葉色變黃。真假之間的區別是,真獅峯勻稱光潔、淡黃嫩綠、茶香中帶有清香;假獅峯則角鬆而空,毛糙,偏,茶香帶炒黃豆香。不經多次比較,確實不太容易判斷出來。但是一經沖泡,區別就非常明顯了。炒制過火的假獅峯,完全沒有龍井應 有的馥郁鮮嫩的香味。

4.整碎

整碎就是茶葉的外形和斷碎程度,以勻整為好,斷碎為次。 比較標準的茶葉審評,是將茶葉放在盤中(一般為木質),使茶葉在旋轉力的作用下,依形狀大小、輕重、粗細、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層。其中粗壯的在最上層,緊細重實的集中於中層,斷碎細小的沉積在最下層。各茶類,都以中層茶多為好。上層一般是粗老葉子多,滋味較淡,水色較淺;下層碎茶多,沖泡後往往滋味過濃,湯色較深。

5.淨度

主要看茶葉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製作過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夾雜物的多少。淨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夾雜物。此外,還可以通過茶的幹香來鑑別。無論哪種茶都不能有異味。每種茶都有特定的香氣,幹香和濕香也有不同,需根據具體情況來定,青氣、煙焦味和熟悶味均不可取。最易判別茶葉質量的,是沖泡之後的口感滋味、香氣以及葉片茶湯色澤。所以如果允許,購茶時儘量沖泡後嘗試一下。若是特別偏好某種茶,最好查找一些該茶的資料,準確瞭解其色香味形的特點,每次買到的茶都互相比較一下,這樣次數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關鍵之 所在了。國內茶葉品種車載斗量,非專業人士,不太可能每種茶都判斷出好壞來,也只是取自己喜歡的幾種罷了。產地的茶總的來説較純正,但也由於製茶技藝的差別,使得茶葉質量有高低之分。

茶葉如何分類等級

按茶的質量級別分類茶葉不同,級別也不同,一般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四級、五級等,有的特級茶還細分為特一、特二、特三等,普洱散茶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十級,共11個級別,級別不同,品質各有差異,一般級別會印在相應的茶葉外包裝上,方便消費者辨別。

同一花色的各種商品茶根據茶葉的老嫩程度劃分的等級。等級編號由小到大,茶葉品質則由高到低。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級12等(每級含2個等,也有分7級14等),一級二等品質比二級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級,如特珍一級、二級;珍眉一級、二級……。外銷眉茶為便於洽談訂貨,常以一定號碼錶示花色等級。

擴展資料

雖然中國茶葉的分類尚無統一的方法,但比較科學的分類是依據製造方法和品質上的差異來劃分的,特別是根據各種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淺入深而將各種茶葉歸納為六大類,即是綠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紅茶。綠茶茶多酚氧化最輕,紅茶氧化最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茶葉等級

TAG標籤:烘青 綠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