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磚茶的歷史

磚茶的歷史

磚茶是中國古代茶葉加工工藝之一。起源於唐朝,主要是為了方便茶葉在長途運輸中保存。磚茶的製作原料有普洱茶、六堡茶等,製作工藝包括揉捻、發酵、壓制、烘乾等步驟。磚茶的壓制形狀有方磚、圓磚、銅錢、花磚等,重量從一兩到幾十斤不等。

磚茶在唐代時最為興盛,隨着唐朝政治動盪和茶葉需求的減少,磚茶的生產也開始逐漸衰落。到了明清時期,磚茶再次興盛,成為了部分地區的主要茶葉品種。同時也被引進到東南亞、南亞、中亞等地區,成為當地民眾的主要飲品之一。

現代的磚茶生產已經逐漸走向規模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但仍有一些地方保留了傳統手工製作的方式。磚茶不僅是中國傳統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錫伯族茯磚茶的歷史文化及發展演變

錫伯族茯磚茶的歷史文化及發展演變如下:

1、2000年前班超帶上在涇陽渥堆過的黑茶,把茶傳到了西域,邊地少數民族用茯茶助消化。千百年來,黑茶的消食去膩功能譽滿邊關。邊疆牧民"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

2、唐代以後,茶葉由官方統制,貯存一地邊地府庫,交換馬匹,此為官茶。而茶商由產地販運交售給茶馬司的茶葉。從宋時起就有以茶治邊的,朝廷設有茶馬司以茶易馬,與邊民進行茶馬交易,統治邊民,從中獲利。

3、涇陽茯磚茶正是歷史上歷朝各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涇陽以其獨特的自然環境,渥堆發酵出天然金花菌茯茶。一直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易商品。茯茶(散茶)在涇出現是在北宋神宗熙寧年(1068-1077)左右。茯磚茶形成定型是在明洪武元年(1368)前後,距今643年。涇陽茯茶產生於宋代,涇陽茯磚茶成名於明朝,興盛於明清至時代。據《涇陽縣誌》載:清雍正年間,涇邑系商賈輻輳之區。在涇陽境域商號131家。其中經營茯磚茶的商户門店達86家,每年每家約300-500噸。當時涇陽茯磚茶除銷往西域各地外,更遠銷至、西番、波斯等40餘國家。

黑磚茶歷史

1.黑茶的歷史

黑茶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後期的茶馬互市。

唐德宗貞元年間,約785-804年。據《封氏聞見錄》載:“往年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

湖南茶葉生產歷史十分悠久。歷史記載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炎帝神農氏,最後就葬於長沙茶鄉之尾,即今日的湖南省炎陵縣鹿原陂,證明在炎帝神農氏時代,湖南就有茶樹生長,並被神農氏發現和利用。

至今炎陵縣山上仍有野生茶樹生長。 湖南黑茶生產始於湖南益陽安化縣。

據唐·楊燁《膳夫經手錄》記載,唐朝時,安華所產渠江薄片,已遠銷湖北江陵、襄陽一帶。五代毛文錫的《茶譜》記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説“譚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

這證明在唐代湖南安化已有“渠江薄片”生產,在當地有些名氣,而這種茶色澤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澤,説明當時就有黑茶生產。2009年,安化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黑茶生產地。

黑茶的起源,一般認為是始於十六世紀初,理由是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黑茶”兩字。

2.黑茶有些什麼歷史

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產的,由綠毛茶經蒸壓而成的邊銷茶。由於四川的茶葉要運輸到西北地區,當時交通不便,運輸困難,必須減少體積,蒸壓成團塊。在加工成團塊的工程中,要經過二十多天的濕坯堆積,所以毛茶的色澤逐漸由綠變黑。成品團塊茶葉的色澤為黑褐色,並形成了茶品的獨特風味,這就是黑茶的由來。黑茶是利用菌發酵的方式製成的一種茶葉,它的出現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由於黑茶的原料比較粗老,製造過程中往往要堆積發酵較長時間,所以葉片大多呈現暗褐色,因此被人們稱為“黑茶”。黑茶按照產區的不同和工藝上的差別,可以分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和滇桂黑茶。對於喝慣了清淡綠茶的人來説,初嘗黑茶往往難以入口,但是隻要堅持長時間的飲用,人們就會喜歡上它獨特的濃醇風味。黑茶流行於雲南、四川、廣西等地,同時也受到藏族、蒙古族和 *** 爾族的喜愛,現在黑茶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生產歷史悠久,以製成緊壓茶邊銷為主,主要產於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地。主要品種有湖南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邊茶、廣西六堡散茶,雲南普洱茶等。其中雲南普洱茶古今中外久負盛名。

3.磚茶的歷史,涇陽茯茶的歷史

涇陽茯磚茶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涇陽茯磚茶屬黑茶類,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它興於宋,盛於明清和時期,數百年來與糧、奶、肉一起,成為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生活的必需品。

涇陽茯磚茶在歷史上遠銷西北乃至更遙遠的中西亞各國,不僅帶來了當地商業的繁榮,產業的興盛,更承載着秦人自強不息、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的豪邁情懷。今天的中國,今天的陝西,今天的涇陽,無疑正處在歷史上又一個全盛的輝煌時期,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涇陽茯磚茶定會迎來她又一個更加燦爛的美好明天。

絲綢之路神祕之茶——涇陽茯磚茶的歷史地位

中國茶按基本類分有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涇陽茯磚茶屬黑茶類;按再加工茶類分有花茶、緊壓茶、萃取茶等,涇陽茯磚茶又屬緊壓茶類。全國一千多種茶品中,唯涇陽茯磚茶品中生長繁殖有一種有益麴黴菌——“金花菌”,生物學家現定名為“冠突散囊菌”。它是涇陽茯磚茶的獨特之處,因而形成了涇陽茯磚茶的獨特風格。

“涇陽茯磚茶”茶體緊結,色澤黑褐油潤,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湯橙紅透亮,滋味醇厚悠長。適合高寒地帶及高脂飲食地區的人羣飲用。特別是對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涼地區,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遊牧民族而言,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況下因而,在我國西北地區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痛”、“寧可一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説。

4.黑茶的歷史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

黑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傳統黑茶採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較高,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

黑毛茶製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佈,主要分類為湖南黑茶(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湖北青磚茶、四川藏茶(邊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雲南黑茶(普洱熟茶)、廣西六堡茶及陝西黑茶(茯茶)。

“黑茶”二字,最早見於明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陳講奏疏:“以商茶低偽,徵悉黑茶。地產有限,仍第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書商名而考之。

每十斤蒸曬一篾,運至茶司,官商對分,官茶易馬,商茶給賣”(《甘肅通志》)。此茶系蒸後踩包之茶,具有發酵特徵,實為黑茶無疑。

最早的湖南黑茶是漢代時由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渠江鎮生產的渠江皇家薄片, 安化素有加工煙燻茶的習慣,茶葉通過高温火焙,色澤變得黑褐油潤,故稱“黑茶”。黑茶也是利用菌發酵的方式製成的一種茶葉。

湖南黑茶起源於秦漢時期的安化渠江黑茶薄片,渠江黑茶薄片呈形狀不一的扁平薄片狀,源於安化縣渠江鎮,黑茶薄片又稱為黑茶宗祖薄片,民間相傳為張良所造,俗稱“張良薄片”。漢代時黑茶薄片成為皇家貢茶,稱之為皇家薄片或渠江皇家薄片。

四川黑茶起源於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時茶馬交易中早期。茶馬交易的茶是從綠茶開始的。

當時茶馬交易茶的集散地為四川雅安和陝西的漢中,由雅安出發人措馬馱抵達 *** 至少有2~3個月的路程,當時由於沒有遮陽避雨的工具,雨天茶葉常被淋濕,天晴時茶又被曬乾,這種幹、濕互變過程使茶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導致了發酵,產生了品質完全不同於起運時的茶品,因此“黑茶是馬背上形成的”説法是有其道理的。久之,人們就在初制或精製過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於是就產生了黑茶。

黑茶在中國的雲南、湖南、陝西、廣西、四川、湖北泉城紅、泉城綠等地有加工生產。黑茶類產品普遍能夠長期保存,而且有越陳越香的品質。

藏茶是黑茶的鼻祖,也稱南路邊茶其製作工藝極為複雜,經過32種古法制成,而且由於持續發酵的原因,所以極具收藏價值,她是古茶類中收藏值最高的茶種。 四川省雅安市是藏茶的原產地,已有1300年曆史。

明代嘉靖年間,陝西涇陽商幫陸續來雅安投身邊茶行業。他們的資金雄厚、經商有道,從明到清先後創辦了10餘家茶號,經營規模很快超過當地川幫,每年認“引”數額佔雅安全部的三分之二。

藏茶品之“紅、濃、陳、醇”。“紅”指茶湯色透紅,鮮活可愛;“濃”指茶味地道,飲用時爽口酣暢;“陳”指陳香味,且保存時間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濃厚;“醇”指入口不澀不苦、滑潤甘甜、滋味醇厚。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通過特殊工藝持久發酵製作而成的藏茶包含近500種對人體有益的有機化合物,約700種香氣化合物,無機物也相當豐富,包括磷、鉀、鎂、硒等不少於15種礦物質。 黑茶按照產區的不同和工藝上的差別,可以分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雅安藏茶和滇桂黑茶。

內蒙古人喝磚茶,為什麼要在茶裏放鹽?

內蒙古地區的人們愛喝茶,這已經成了一項習俗。但是,任何的事情都不是橫空出世,都有一定的歷史,流傳下來就是我們現在見到並且生活的習慣。

磚茶的歷史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是由湖北赤壁市羊樓洞古鎮興起的,但是是由山西茶商發明的。

在我國古代,茶作為一種西北少數民族必不可少的食物,就要靠長途販運到邊疆。尤其是內蒙古地區,蒙古族已經養成了“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的生活習慣,可見他們對於茶的依賴。

在宋朝時,一些商人發現了草原牧民的生活特點,就用磚茶同他們交換馬、牛等牲畜,為此還建立了“提舉茶馬司”。可見,追溯起來的話,最初的磚茶是物物交換。

邊疆民族對於肉、奶等食品吃的較多,反而對於蔬菜等吃的較少,而磚茶的功效又是去除油膩,所以他們對於磚茶就會達到一種依賴的程度。久而久之,磚茶就成了一種文化習俗。

其實,茶發現的時候是作為藥用的,後來逐漸變成食用,最後才演變為現在的飲用。在茶葉飲用的階段,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朝代的飲用形式的演變。

唐代煮茶煮茶前,先把茶碾碎,燒開水後將調料放入,再將茶粉撒入鍋內。最後將茶渣和茶湯一起喝下去。

唐人一度喜歡往茶湯添加葱、姜和鹽等調味料,陸羽《茶經》問世後,他提倡清飲,品味茶湯的原味。

宋茶叫“點茶”,先將餅茶碾成細細的粉末,用沸水衝點茶。為了使茶末與水融為一體,用茶筅快速擊打,茶水充分交融,並使茶盞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沫。

由於歷史的演變,宋代時點茶法已經被替代,明代的泡茶法成了我們一直沿用至今的飲茶方式。

今天,我們泡茶不加任何調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同時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非常簡化,更利於茶文化的傳播。

茯磚茶的歷史

茯磚茶約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初)問世,採用陝南,四川等茶為原料,手工築制,因原料送到咸陽涇陽築制,稱“涇陽磚”;因在伏天加工,故稱“伏茶”。以其藥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稱為“茯茶”或“福磚”。由於系用官引製造,清代前期須在蘭州府繳納三成至五成磚茶作為税金,交給官府銷售,又叫“官茶”、“府茶”。其餘的磚茶由茶商按照指定的銷區銷售,故稱為“附茶”。

明清以來,將南方茶中色黃葉粗的茶用篾簍踩成大包,包重90公斤,運往陝西咸陽涇陽壓制成磚。據資料可考,湖南竹林溪等茶先腳挑馬馱至洞市,後順麻溪水用竹排木排運至小淹市等處,而後資水用船運至武漢漢口、潭州靖港等處,再至西北。時期洞市竹林溪等茶是順麻溪水運至小淹資水,用船運至益陽,改大船運湖北沙市,經老河口,用駝馬或汽車直運咸陽;或者從益陽船運漢口,交平漢鐵路抵鄭州、中轉隴海路至咸陽。在涇陽壓成茯磚後,運輸工具以駝馬、汽車運蘭州投驗銷售。茯磚茶香氣濃郁,古有“茯茶駝隊十里外,茶香已入牧人家”之説。在明清時期六百餘年間生產的“馬合盛”、“天泰”、“泰合誠”、“人民”等品牌茯磚茶深受茶葉銷量最大的西北部地區廣大消費者青睞。

涇陽在抗戰前有茶廠六十多家,自武漢淪陷後,僅餘延順、裕民、天泰運、裕興中、昌盛等八家。1953年,公私合營生產規模擴大,組建的大型茶葉加工企業“陝西咸陽人民茯茶廠”,使咸陽成為中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和加工地。1958年,緣於“陝西加工茯磚茶,存在原料二次運輸,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則”,下令取消陝西咸陽人民茯茶廠,將茯磚加工的任務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擔。

也有民間流傳當年南區供銷社給機關供應的就是咸陽茯磚茶,深受等領導喜愛和重視,才有了全國最大的茶葉加工企業陝西咸陽人民茯茶廠的建立和廠址南遷的事情發生。茯磚茶在湖南安化從試製到成功,歷經多年的摸索。1942年安化江南磚茶廠,1943年中國茶業公司湖南磚茶廠都曾試製茯磚,因發花不好,未獲成功。當時總結有三不能制:一是離了涇河水不能制;二是離了關中氣候不能制;三是沒有陝西人的技術不能制。“三不能制”之説便是陝西先人們經過無數摸索的經驗總結,也説明咸陽的水質和氣候無疑是茯磚茶加工的最佳自然資源。直到1953年,在茶工、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在武漢大學生物系教授的指導下,經過3年時間的反覆摸索和試驗,實現了在中國茶業公司安化磚茶廠(現白沙溪茶廠)“移地築制”的神話。

“邊銷茶”是茶葉的一種,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特需商品。唐代以後,茶葉由官方統制,貯存一地邊地府庫,交換馬匹,此為“官茶”;而茶商由產地販運交售給茶馬司的茶葉,須向户部納税請領執照,稱為“請引”。每“引”規定可販茶100斤,納税200錢;不及“引”者,謂之“畸零”,另行發給“由貼”。無“由引”及茶引不等者即為私茶。當時朝廷為鼓勵茶商販運茶葉,每次將運到茶馬司交割後,都獎給茶商;上引附茶700斤,中引560斤,下引420斤,作為酬勞,由他們自己出售或換馬。因此種酬勞是在正茶(即交割的茶)之外附發的,稱作“附茶”。以後用諧音“茯”代替“附”,便出現了“茯茶”。相引至今。

青磚茶的歷史淵源

青磚茶系採用海拔600-1200米高山茶樹鮮葉為原料經70多道工序加工而成。鄂南一鄂西南地江流經湖北留下的一個條形地帶,北飲長江,大部分屬微酸性黃紅壤土。年平均氣温13-18℃,,年平均降雨量750-1500mm,無霜期達220-300天。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有發展茶葉生產的良好條件。

鄂西南地區茶事甚早,傳説三國時東吳士燮、龐統、神醫華陀曾在此採茶作藥,醫護將士。魏晉時,採茶葉已在鄂南地區初步發展,如晉代陶潛的《續搜神記》中所載:“晉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採茗。”(按:今鄂南全域晉時屬武昌郡,其時武昌郡統七縣,惟鄂南有大山。從地理沿革看,武昌山當屬幕阜山一脈)。晉代著名道學理論家、醫學家、煉丹家葛洪曾在赤壁葛仙山、黃葛山、隨陽山等處修行十餘年,採茶煮茶,潛心著述,寫成道家著名典籍《抱朴子》,對中國古代化學和製藥學的發展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

到了唐代,“長江中游的茶葉在唐代取得空前的發展,這種發展得助於當時迅速興起的飲茶之風”。鄂南茶葉不僅列為貢品,還加入國家商貿,採茶葉空前發展,茶葉種植亦在民間廣泛出現。今趙李橋所轄羊樓洞鬆峯山上的一株千年老茶樹,相傳植於唐太和年間(公元827年前後),它見證了唐代鄂南茶葉的輝煌。《太平寰宇志》載:“鄂州蒲圻、唐年(今崇陽、通城)諸縣,其民……唯以種茶為業”。茶聖陸羽在《茶經·茶之出》中雲“江南出鄂州、袁州、泉城紅、泉城綠、吉州。”鄂南各縣唐時統屬鄂州,唐時鄂州以江夏郡產茶為最,而鄂南各縣則是江夏的主體轄地且是最適宜種茶區域。毛文錫在《茶譜》中説:“鄂州之東山、蒲圻、唐年縣,大茶黑色如韭葉,極軟,治頭痛。”可見鄂南在唐代就以藥用大黑茶而蜚聲茶界了。唐時鄂南的茶葉還為民族之間的文化友誼溝通作出了貢獻,據《唐國史補》記載:唐賞賜給附馬都尉吐蕃王松贊干布之茶葉即採自嶽、鄂、贛三州。

宋代實行茶馬交易及榷茶(茶葉國家專賣)之制,鄂南產茶更盛,《宋史·地理志》載:“嶽鄂(今鄂南地區)處江湖之都會,全邵屯兵,以扼蠻獠,大率有材木、茗詫(詫即茶)之饒……”。隨之國家定“榷茶之制,擇要會之地”,將荊湖北路之嶽州、鄂州定為榷茶之地,年定上交國庫榷茶247萬斤。《宋史·食貨志·下五·茶上》載國家規定茶葉主要品種有二類:“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實卷模中串之”。這種所謂的“片茶”,系將茶葉蒸後壓成餅狀,即今洞莊磚茶之雛形。

元明時,鄂南已成為湖廣區域最重要的產茶區域。《明史·食貨志》載:“產茶之所,湖廣以武昌為首,然當時以興(今通山、陽新一帶)為最著。”《湖廣通志》:“武昌茶出通山者上,崇陽、蒲圻者次之。”明代中期,為了茶馬貿易的需要,當時產於蒲圻、咸寧、崇陽、通山、通城及湖南臨湘一帶的老青茶,運至羊樓洞(今趙李橋)加工後,大批銷往蒙古等邊疆地區。羊樓洞成為鄂南茶產銷集散中心即從是時起。當時,羊樓洞一帶出產的茶葉為了降低運費,減少損耗,便於長途運輸。改變了宋代以來用米漿將茶葉粘合成餅狀的辦法,採用先將茶葉揀篩乾淨,再蒸汽加熱,然後用腳踩製成圓柱形狀的帽盒茶。這種“帽盒茶”,即今趙李橋青磚茶之濫觴。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在親征噶爾丹後,廢除了明代的茶馬司和馬市,開放了漢蒙民族的民間貿易,羊樓洞供邊銷的帽盒茶製造業更加興盛。乾隆五十一年至六十年間(1786-1795),山西茶商進入羊樓洞設茶莊製茶,當時著名茶葉生產廠家有三玉川、巨盛川,每年生產帽盒茶約40萬公斤。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國際市場對紅茶的需求,鄂南的“蒲邑四鄉皆產之,而種植較盛、獲利頗多者,厥惟南鄉,以其近羊樓峒(洞)茶市也。”而鄂南的崇陽,這時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茶葉產區:“篩茶之男工,揀茶之女工,日夜歌笑,市中聲成雷,汗成雨”。“同郡鄰省,各處販客雲集,舟車肩挑,水陸如織。”成為湖北著名的茶市。道光年間,廣東幫茶商到羊樓洞收購精製紅茶。1840年,羊樓洞有紅茶號50多家,年制紅茶5萬擔,供出口歐洲。

清中後期,隨着製茶技術的改進,現代真正意義上的青磚茶開始出現了。嘉慶二十年蒲圻貢生周順倜所作《蓴川竹枝詞》雲:“三月春風長嫩芽,村莊解當家,殘燈未掩黃梁熟,枕畔呼郎起採茶。”“茶鄉生計即山農,壓作方磚白紙封。別有紅箋書小字,西商監製自芙蓉。(原注:每歲西客於羊樓洞買茶。其磚茶用白紙緘封,外粘紅籤,題‘本號監製仙山名茶’等字。芙蓉山在西鄉)”關於青磚茶正式生產的時間,學術界一般認為始自咸豐末年即1861年。根據查證,我們認為青磚茶出現的時間應該還略早一點。宣統年間修訂的《崇陽縣誌》記載:“今四山俱種茶,山民藉以為業。往年山西商人購於蒲圻羊樓洞,延及邑西沙坪,其制採粗葉,入鍋火炒,置布袋中,揉成,再粗者,入甑蒸軟,取捎細葉灑面,壓做磚。竹藏貯之。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歲商麇集,採細葉曝日中,揉之不用火。陰雨則以炭焙乾。”可見在道光末年已有成形的青磚茶出現。關於這一點,《蒲圻志》裏也認為羊樓洞黑(青)磚茶的出現是在“道光、咸豐年間”。由於受當時條件所限,初期的磚茶製造工藝較為原始:“磚茶莊之制磚方法,初極幼稚,即置茶於蒸籠上,架鍋上蒸之,蒸畢傾入鬥模內,置壓榨器中,借槓桿之力,壓成磚形,隨即脱模置放室內,任其自幹,數日後即可裝箱起運。”這種壓制磚茶的方法和今日機械壓制方法相差無幾,唯當時的乾燥方法是放置半成品任其自幹,與採用鍋爐蒸汽烘乾稍有不同。其法後有所改善:“由槓桿壓榨器改為螺旋式壓榨機,製成之磚,較為緊結”。

洞莊茶廠磚茶生產歷史悠久,據記載可追溯到唐朝年間,羊樓洞古鎮雷氏家族世代經營磚茶,清乾隆元年(1736年),羊樓洞商人雷中萬(雷氏第五十五世)開始創辦“羊樓洞茶莊”,後又將“羊樓洞茶莊”更名為“洞莊茶號”。茶號設在羊樓洞古鎮廟場,廠房設在羊樓洞觀音泉下60米處,以羊樓洞芙蓉山產老青茶為原料,引觀音泉水製作。因觀音菩薩座駕為蓮花,故所產磚茶“以蓮花為案,以洞莊二字為識”。雷中萬第四子雷東陽,孫雷國祥(生於1777年卒子1818年,即乾隆四十二年至嘉慶二十三年),曾孫雷立南(1812一1878,號受山)均經營洞莊茶號,生意興隆,“貿茶為業,往來粵東,頗獲蠅頭。”。洞莊磚茶留傳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古詩:羊樓古巷青石幽,洞莊百年木樓秋,千載修得茶香繞,觀音泉韻洗風流。便是描寫的羊樓洞著名的觀音泉與洞莊磚茶史。

磚茶巨大的銷售量和豐厚的利潤也引起了外國資本家的注意,19世紀60年代,俄商率先在漢口開辦茶莊(廠),收購毛茶,使用蒸汽機壓制茶磚(紅茶壓制的米磚)。“在漢口及九江一帶之俄辦磚茶廠,製造磚茶之方法簡單而有效。有一笨重之模型,上有精細花紋,放於水壓機中,不論紅茶或綠茶,經過平常製造過程後,再加蒸熱而放入模型中,其程序為先放一層上等茶,然後放一厚層之粗劣茶葉、再加一薄層上等茶於面上。俟復以模型後,再用水壓機重壓之。旋去壓力,取出模型,即得磚茶。經三星期之乾燥,即告完成”。 僅僅幾年間,“漢口煙筒林立者,即俄商以機器製茶之屋也”。

1863年以後,漢口成為世界茶葉港,沙俄皇族財閥、茶商巴洛夫,開始從漢口深入鄂南羊樓洞開設加工毛茶、製造磚茶的茶莊。俄商李特維諾夫亦直接來華投資,在羊樓洞興辦了“順豐磚茶廠”,開創了中國近代第一工廠。隨後幾年,俄商又先後在羊樓洞開設了“阜昌磚茶廠”和“新泰磚茶廠”。不僅如此,羊樓洞的茶種還在俄羅斯繁衍生根,1893年,清派遣劉峻周赴種茶,臨行,從羊樓洞運走10萬棵茶苗至格魯吉亞種植成功。

同治光緒之際(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羊樓洞進入茶事極盛之期,年銷往西北磚茶可達30萬擔以上,鎮上茶莊近百家(由俄商、晉商,粵商等分別開辦),工人計日或計件取值,最大的茶廠有十七個分莊,僱工總數達數百人。運茶的獨輪手推車川流不息,小鎮上製茶從業人員多達二萬多人,有“小漢口”之稱。今日羊樓洞之青石板街道尚留存獨輪碾壓所成深槽,當日之繁榮可見一斑。

羊樓洞所產磚茶壓制初期主要供蒙古、新疆、俄羅斯西伯利亞及歐洲等地,因為路途遙遠,且為了便於駝運,磚茶的外包裝是用襯以厚紙和葉子的篾簍。其主要運輸路線是用獨輪車將磚茶從羊樓洞運至新店,再由新店裝船運漢口,溯漢水而上至襄陽和谷城,然後從襄陽到唐河,或從谷城到鄧縣,再用畜力陸運河南社旗,經洛陽渡黃河,走山西晉城、長治、太原、大同至張家口或包頭,經張家口轉銷各地的稱東口貨,經包頭轉銷的稱西口貨。東口貨再從庫倫(今內蒙國首都烏蘭巴托)至當時的中俄邊界重鎮恰克圖,恰克圖成為當時歐洲與俄羅斯的茶葉集銷中心,茶葉之路由此西延至布里亞特首府烏蘭烏德和西伯利亞最大城市伊爾庫茨克,經克拉亞爾斯克、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秋明、葉卡捷琳堡、彼爾姆、柯斯特洛馬、雅羅斯拉夫、莫斯科、終抵聖彼得堡。十九世紀上半葉,經恰克圖轉口的鄂南茶葉出口額達到了中國對俄出口總額的40%。在販茶運茶的過程中,劉姓的一支發現谷城西南山區適合種茶,就在谷城落户,這支茶商的後人,就是現在的漢家劉氏茶坊家族。當時以鄂南趙李橋為起點的這條在歷史上存在了二個多世紀的茶馬古道,總長近萬里,行程需數月,成為溝通中國與歐洲茶葉貿易的橋樑和紐帶,為東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磚茶北上運輸的路線,直至七年(1918年)才開始改變,那時粵漢鐵路(今京廣線南段)與京漢鐵路通了車,在西距羊樓洞4公里的地方設了一個趙李橋火車站,青磚茶可直接由趙李橋上火車北運,而不再經水路中轉。

米磚茶的生產也有了長足的發展,20世紀初,羊樓洞的晉商“聚興順”將牌坊圖案印於米磚茶之上,用作產品標識,“牌坊”商號誕生。俄商將德國報廢的蒸汽機火車頭拉到鄂南羊樓洞,將其蒸汽鍋爐部分改造用來蒸茶和烘乾磚茶,利用其動力壓軸原理改作壓機壓制磚茶,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工業,俄商將“火車頭”圖案壓印至米磚茶表面上,“火車頭”商號誕生。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羊樓洞青磚茶生產工藝已極成熟,以“義興”磚茶廠為例,每班就有裝匣12人、提包6人、灑面吊3人、底吊3人、送吊(稱秤)3人、端箕3人、擔灑面3人、擔裏茶3人、擔底茶3人、木工人12、推盤18人、搬鬥18人、出磚6人,擔磚3人、晾磚3人、送鬥3人、油麪板3人、擔煤3人、燒爐3人、捆箱5人、擔水10人、驗收6人、管廠3人;還有發酵(灑水查温度)、翻堆(日翻八千斤)、挖洞(通風)、烘炕、搬籮等工人。當時因為“川”字青磚茶名氣極大,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磚茶壓制出來後,“義興”磚茶廠的老闆王致中都要帶領山西籍的管事一塊一塊的複稱,不準缺斤少兩。見到灑面不勻或磚面茶葉粗糙的一律不準裝車外運。由此可見為了維護鄂南“川”字青磚茶的產品信譽,多少人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抗戰爆發後,羊樓洞被日軍鐵蹄踐踏,日軍國人韓弼臣、王致中兩老闆創辦的著名大茶莊“聚興順”、“義興”強令更名為中日合資的“武漢製茶株式會社”下屬第一廠、第二廠,侵我民族資本。 1945年8月15日,日軍無條件投降,接管日偽資產,成立民生茶葉公司下屬鄂南磚茶廠。

1949年7月中旬,中南軍政委員會派遣軍事代表率員接收湖北民生茶葉公司鄂南茶廠。10月初對湖北省銀行復興茶廠、民族資本義興茶行、聚興順茶行進行接收,成立“中國茶葉公司羊樓洞磚茶廠”。

1953年,企業自羊樓洞遷至趙李橋,更名為“中國茶業公司趙李橋茶廠”。

參考文獻

(1)晉虞溥《江表傳》

(2)牟發鬆《唐代長江中游的經濟與社會》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3)《宋史·食貨志》

(4)萬獻初,宗嵩山。鄂南茶文化(第二章)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5)華中師範學院歷史系趙李橋茶廠廠史編寫組,《洞茶今昔》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第一版

(6)《大盛魁史料》,內蒙古自治區檔案館資料

(7)(14)湖北省蒲圻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蒲圻志,卷九 工業(一)製茶工業。海天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

(8)《蒲圻鄉土志》,十二年刻本。

(9)同治《崇陽縣誌》卷四《物產》。

(10)湖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湖北省志·貿易P348,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11)湖北省蒲圻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蒲圻志,卷六 特產(一)建國前茶葉。海天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

(12)容 閎《西學東漸記》(第九章)產茶區域之初次調查

(13)(15)(16)(22)湖北省志貿易編輯室。湖北近代經濟貿易史料選輯(第一輯)。茶葉貿易。1984年,第一版

(17)湖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湖北省志·貿易P18,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18)威廉·烏克斯(美):《茶葉全書》(中譯本)上冊,第165頁。中國茶葉研究社1949年版

(19)史唸書:《清末民初我國各地茶業振興紀實》,見《農業考古》1991年第2期,“茶文化專號”

(20)湖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湖北省志·貿易P48,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21)《蒲圻鄉土志》,十二年鉛印本。

(23)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業經濟系 湖北羊樓洞老青茶之生產製造及運輸。金陵大學,1934年10月調查1936年出版

(24)費正清 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上卷第七章 中俄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5年2月第一版

(25)餘伯勛《羊樓洞磚茶運輸的變遷史話》 政協蒲圻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 蒲圻文史(第五輯)。1989年9月

(26)雷啟漢。羊樓洞義興茶磚廠,政協蒲圻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蒲圻文史(第五輯)。1989年9月

誰知道羊樓洞磚茶的歷史?

湖北省赤壁市趙李橋洞莊茶業有限公司位於湖北省赤壁市,是一家集茶產品研發、生產、加工、銷售、茶樓經營、茶文化產業和生態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多元化發展的茶產業集團。公司前身始於“羊樓洞茶莊”,是青磚茶的原產地,為羊樓洞古鎮儒商雷中萬先生於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創辦,後更名為“洞莊茶號”。茶號設在羊樓洞古鎮廟場街,廠房設在羊樓洞古鎮觀音泉下60米處,以羊樓洞產老青茶為原料,引觀音泉水製作。因觀音菩薩座駕為蓮花,故所產磚茶“以蓮花為案,以洞莊二字為識”。洞莊青磚茶留傳至今,已有兩百餘年曆史。古詩:羊樓古巷青石幽,洞莊百年木樓秋,千載修得茶香繞,觀音泉韻洗風流。便是描寫的羊樓洞古鎮著名的觀音泉與洞莊磚茶史。

洞莊青磚茶產地羊樓洞,素以“得天獨厚,自古天然宜茶”之稱而馳名中外,是青磚茶,米磚茶的原產地。羊樓洞及周邊湘鄂贛毗鄰系幕阜山餘脈,峯巒參差,坡地連片,江南紅壤略帶礫石,透氣較好,富含鉀、鈣、鐵、鋅、硅、硼、鎂、鉬、鍶、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加上帶季風環流,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尤適茶葉萃物取華,所產茶葉味厚醇綿,馨香怡神,是高品質茶葉的理想產域。

洞莊青磚茶以羊樓洞所產優質有機茶為原料,經長時間獨特發酵後高温蒸壓而成。湯色澄紅清亮,濃釅馨香,味道純正,回甘雋永。飲用青磚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膩健胃,降脂瘦身,禦寒提神,殺菌止瀉等獨特功效為其它茶類所不及。主要銷往內蒙古、新疆、、青海等西北地區和蒙古、格魯吉亞、俄羅斯、英國等國家。

公司以弘揚羊樓古鎮茶文化,締造人類健康新希望的天然綠色飲品為發展理念,依託羊樓洞原生態茶園和百年磚茶生產工藝,致力於打造中國黑茶標誌性品牌。旗下擁有洞莊青磚茶,洞莊紅茶,洞莊綠茶三個主要茶系五十餘個品種,產品先後榮獲中國 ??中國?? 湖北省金獎。洞莊青磚茶榮獲中國著名品牌,公司還榮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國重質量守合同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涇陽茯磚茶的歷史沿革

古時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們正是看到這一點,利用茶來安邊治邊。從宋時起就有以茶治邊的,朝廷設有“茶馬司”以茶易馬,與邊民進行“茶馬交易”,統治邊民,從中獲利。涇陽茯磚茶正是歷史上歷朝各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

涇陽位於嶺北,本不植茶,但涇陽位處關中腹地,涇河下游,自古是三輔名區、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經之地。因而,從漢代始涇陽就成了“官引茶”到中原的集散地。官茶到涇,另行檢做,製成茯磚茶後,才沿絲綢之路銷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亞各國,遂形成加工製作輸運中心樞紐。在漫長的集散、加工、製作歲月中,茶商在不經意情況下偶爾發現加工之茶中長出“金花”(茯茶中的“金星狀斑點”茶商們稱其為“金花”),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發酵中生長繁殖、代謝作用,極大地改變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質,從而形成了茯茶獨有的風格。茶商們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總結、完善製作工藝、定型,形成了涇陽獨有的茯磚茶品。據史料載,茯茶(散茶)在涇出現是在北宋神宗熙寧年(1068-1077)左右;茯磚茶形成定型是在明洪武元年(1368)前後,距今643年。

欲移他地均未成功——涇陽茯磚茶的獨特魅力

涇陽是歷史上唯一的茯磚茶加工基地,茯磚茶能在涇陽築制延續近千年,自然有其歷史的必然。

“金花菌”孢子是原茶自身就帶有的,為什麼在其他地方長不出來,而到涇陽就長出來呢?一是涇陽的水質,酸鹼度和水中的礦物質適宜“金花菌”生長髮育的條件需求。二是涇陽地處關中平原腹地,位於冶峪河和涇河兩河下游之間,北有嵯峨、北仲兩座山系,南有終南山,地勢低窪,形成了一種既具有關中氣候特點又具有濕地氣候特徵的獨特自然環境。這一獨有氣候條件,恰好適宜“金花菌”生長、發育、繁殖。三是技術因素,也是人為因素。包括製作工藝,炒茶的火候及水分含量,發花的温度,築制磚體的鬆緊度等。古時沒有温度計和乾濕儀,全憑匠工的經驗和感知來把握。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曾想把涇陽茯磚茶製作技術引進到涇陽之外去,均未成功。也説明歷史上的“三不離”(離了涇陽水不能制,離了涇陽氣候不能制,離了涇陽人的技術不能制)是有道理的,涇陽是茯磚茶最佳築制生產地位也是不可動搖和替代的。如同有人想把貴州茅台[181.93 -2.19%]鎮的茅台酒引進到當地製作,無法達到茅台鎮茅台酒的獨特風味一樣。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決策層決定把茶葉的加工製作轉移到茶產地去,當時只考慮降低生產成本,未考慮水質和氣候環境,可以説是不科學的。湖南安化20世紀40年代引進了涇陽技術,50年代才算有了發花,還是採用了一種噴花接種技術,茶品發花情況散而少,至今還達不到涇陽原先的發花水平。口感、滋味、質量也與涇陽產的茯磚茶有差異。

涇陽茯磚茶因茶品中生長繁殖有“金花菌”,極大地改變並提高了茶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這是茯磚茶的品質比其他茶品獨特的原因所在。

歷史銘記時代呼喚——涇陽茯磚茶的輝煌復興

涇陽茯茶產生於宋代,涇陽茯磚茶成名於明朝,興盛於明清至時代。

歷史上,茯茶西運主要靠駱駝馱、馬載,銷售後,回來帶的主要是蘭煙,甘、寧、青的毛皮、藥材、香料、珠寶等;南茶北運涇陽後,回去主要帶有在涇陽改制的蘭州水煙和在涇陽加工好的皮貨、中藥材和涇陽產的硝鹽及棉布。至明清時期,商品生產和商業貿易進一步擴大,過涇茶葉量不斷增大,茶葉西去運輸問題突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增加運量,茶商設法改進茶葉包裝,壓縮茶葉體積,開始築制磚茶,隨之誕生了“涇陽茯磚茶”。這一時期也正是涇陽茯磚茶發展的鼎盛時代。《涇陽縣誌》載:“清雍正年間,涇邑系商賈輻輳之區”。在涇陽境域商號131家。其中經營茯磚茶的商户門店達86家,每年每家約300-500噸。當時涇陽茯磚茶除銷往西域各地外,更遠銷至、西番、波斯等40餘國家。據盧坤《秦疆治略》記載:“涇陽縣官茶進關,運至茶店,另行檢做,轉運西行,檢茶之人,亦有萬餘。”時置涇陽縣城及周邊的茶行、茶莊、作坊、茶商號林立,熱鬧非凡。白天人潮如海,車水馬龍,夜晚燈火通明,歌舞昇平,好一派繁榮景象。

1873年前,茶商內部分為東西兩櫃。東櫃為漢族,西櫃為回族。到1873年後,陝甘總督左宗棠改引為票後,有意扶持湖南人,涇陽增加了南櫃(全系湖南人)。是為涇陽茶商最盛時期。

磚茶是屬於紅茶麼,有什麼功效?

磚茶是紅茶還是綠茶

青磚茶屬於紅茶

青磚茶是紅茶的一種,它是由高山茶樹鮮葉在海拔600-1200米的地方經高温高壓滅菌製成。它的產地主要在長江流域的鄂南和鄂的西南部,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青磚茶呈長方形,色綠棕相間,香氣純正,滋味醇厚,湯色橙紅色,葉色深褐色。

磚茶又稱蒸壓茶,顧名思義,就是外形像磚一樣的茶葉,它也是緊壓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以茶葉、茶莖,有時還配以茶末壓制成的塊狀茶。

磚茶根據原料和製作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青磚茶、米磚茶、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康磚茶等幾類。所有的磚茶都是蒸壓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青磚茶、米磚茶、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是用機械壓成型,康磚茶則是用棍錘築造成型。

功效:

補充營養

磚茶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成份,最主要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物質等。 對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飲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區的居民而言,長期飲用磚茶,是他們人體必需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的重要來源,有生命之茶之説。競凡先生在《歷代漢番茶馬互市考》一文中説: “番人夙以遊牧漁獵為主,故其食料多屬肉類,必以植物性食料以資調解。《明史·食貨志》雲:‘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因以病。’

助消油膩

青磚茶中的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於人體消化,調節脂肪代謝,咖啡鹼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從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日本學者通過科學檢驗已證明,黑茶具有很強的解油膩、消食等功能,這也是肉食民族特別喜歡這種茶的原因。

我國西北少數民族人民的食物結構是牛、羊肉和奶酪,故有“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説,這與茶葉能“去肥膩”“解葷腥”的功效有很大關係。

另外,黑茶還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環境,具有順腸胃的功能。我國民間有利用老黑茶治療腹脹、痢疾、不消食的傳統。

1968年雲南勐海茶廠革命委員會生產的普洱茶紀念磚茶多少錢一塊?

1968年雲南勐海茶廠委員會生產的普洱茶紀念磚茶50元一塊;

1968年雲南勐海茶廠委員會生產的普洱茶紀念磚茶作為歷史以來形成的雲南特有的地方名茶,古代為了方便運輸常將普洱茶製成各種形狀,其中塊狀的就被稱為普洱磚茶。

茶磚出現於光緒年間,很多產茶地開始製作磚茶。由於從前茶農交給晉商的散裝品,體積大,重量輕,運輸不便,且需將茶葉裝入竹簍,踩壓結實後,再行載運,頗有耗損。為了適應茶商的要求,而出現了磚茶生產。最早出現的茶磚,始自光緒初年,其壓制法極為幼稚簡單,一般都是人工壓制。

擴展資料:

所有的磚茶都是蒸壓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磚、花磚、茯磚、青磚、米磚茶是用機壓成型;康磚茶則是用棍錘築造成型。

在磚茶的壓制技術中,汽蒸漚堆是芙磚壓制中特有工序,同時它還有一個特殊的過程,即讓黃黴菌在其上面生長,俗稱“發金花”。茯磚茶以有較多的金的黴花為上品,黴花越多質量越好。

從光緒四年(1878)以後,晉商們在磚茶的製作中逐漸採用了水力壓機和蒸汽機加工磚茶。這種製造磚茶方法簡單有效便於操作。可以説西方的先進工業技術,最早在我國出現,就是因為茶葉貿易帶來的,作為一段歷史的紀錄,茶磚真實的表現了清代我國對外貿易的歷史面貌,以及近代科技在我國的發展演變過程。

青磚茶|乾隆皇帝贈予英國女王的禮物

去年冬天馮老師(萬里茶道&青磚茶研究執牛耳級的學者)告訴我們,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訪問大清,乾隆皇帝回贈英國女王的禮品中有青磚茶,故宮博物院存檔禮單中有明確記錄。請我為此寫一篇文章,我説自當全力參與。我向雷局表達了自己的一點想法,禮單展示很容易,考證出禮單中記錄的“磚茶”為咸寧青磚茶比較難。雷局告訴我,以當時全國的茶葉生產情況,只有湖北咸寧能生產青磚茶。

這個歷史事件實屬青磚茶濃墨重彩的一筆,如能對該事件考證並加以宣傳,其影響力將超過現有青磚茶全部“歷史故事”。但目前無人牽頭組織相關人員對這青磚茶大事件進行挖掘、考證、撰文、宣傳。

2022年7 月 14 日晚,我在葉姐姐茶店偶遇雷局(陳年黑茶品鑑收藏的骨灰級玩家),他也和我談起了乾隆皇帝回贈英國女王的禮品中有青磚茶,隨即給一位研究清廷檔案的教授打去電話,詢問能否提供一份回贈英國女王禮單影印件,教授表示可以提供。

雷局表示,拿到這份禮單影印件後,

青磚茶曾一度命名為“磚茶”,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開放通商,茶葉貿易空前繁榮,為區分國內其它地區新出現的磚茶,湖北咸寧地區所產磚茶便有了專屬名稱——青磚茶。

何謂“青磚茶”?顧名思義,就是青色的茶磚。有人疑惑,青磚茶外觀為黑色,應該稱為黑磚茶。“青”字,在漢語中指代多種顏色。“青天”的青是藍色;“青草”的青是綠色;“青石板”的青是黑色……

用青字表示顏色,更有意藴,所以中國人對“青”字情有獨鍾。根據歷史資料,早期的青磚茶外觀呈綠色,用“青”指代綠色,即為青磚茶。當下烏黑油潤的青磚茶,乃後期工藝不斷演進所形成,工藝變化,磚茶由綠變黑,但名字一直沿用。從漢語用法而言,青也可以為黑色,黑色的磚茶亦可名為青磚茶。

黑磚茶屬於黑茶的一種,產生時間比青磚茶晚,在工藝與口感方面也和青磚茶不同。除黑磚茶外,黑茶中其它品類的緊壓茶,也曾借鑑、吸收青磚茶生產工藝。

青磚茶曾是黑茶王者,成為帝王之間的禮物。乾隆帝與英王互贈禮物後,大清開始沒落,西方走向強大。大清步入帝國餘暉之時,青磚茶迎來了鼎盛,它以一片東方樹葉的温柔,延續着這個古老頹敗帝國的一絲光芒。

曾經帝王禮物的威名,如今已是微名。現在的青磚茶,似乎也步入了自己的“晚清時代”,不過現階段出現了中興跡象。晚清雖有中興,可還是亡了,處於中興階段的青磚茶,明天又將如何?

帝王青睞,只是故事。

人民喜愛,才有未來。

TAG標籤:歷史 磚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