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日本茶葉歷史

日本茶葉歷史

日本茶葉歷史可以追溯到約公元9世紀的平安時代。當時,中國的茶葉文化正在日本傳播,日本貴族和僧侶們開始喝茶。日本的茶道文化在16世紀開始興起,到了17世紀達到了巔峯,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

在日本,茶葉不僅僅是一種飲品,還有重要的文化意義。茶道被認為是一種修行,可以培養冥想、內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茶道也被用來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茶席上的禮儀和對話都是一種自我啟發和互相啟迪的過程。

日本茶葉種類豐富,主要分為煎茶、抹茶和紅茶三類。其中,抹茶是最有名的,它是一種細碎的粉末茶,需要用特殊的茶具和手法來泡製。抹茶是日本茶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外國人到日本旅遊時必須嘗試的美食之一。

除了日本國內的茶葉消費,日本的茶葉也出口到了世界各地。日本的綠茶和抹茶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了很高的評價,成為了世界茶葉市場上的一種重要品種。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歷史

  自古以來茶道就已經存在,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發展了,而日本的茶道也是自我國的發展而來的,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歷史,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

  日本的茶道起源於中國,具有東方文化之韻味。它有自己的形成、發展過程和特有的內藴。

  正如桑田中親説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瞭解日本茶道之一斑。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

  “清寂”也寫作“靜寂”。它是指審美觀。這種美的意識具體表現在“侘”字上。“侘”日語音為"wabi",原有“寂寞”、“貧窮”、“寒磣”、“苦悶”的意思。平安時期“侘人”一詞,是指失意、落魄、鬱悶、孤獨的人。到平安末期,“侘”的含義逐漸演變為“靜寂”、“悠閒”的意思,成為很受當時一些人欣賞的美的意識。

  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是日本社會動盪、改組時期,原來佔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層走上了舞台。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佛教淨土宗應運而生。失意的僧人把當時社會看成穢土,號召人們“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貴族文人離家出走,或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着隱逸的生活,創作所謂“草菴文學”,以抒發他們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積憤。這種文學色調陰鬱,文風“幽玄”。

  日本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茶是鎌倉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日本人得到茶,將飲茶、品茶發展為一種比較講究的文化修養,並提高到一種藝術水平進而發展為日本的茶道。

  日本的茶道有嚴格的程序,在日本講究的人家中都設有茶室。日本茶道強調“茶禪一體”,它的內涵就在於領悟禪宗的精神,成為一種文化藝術活動,融宗教、哲學、美學為一體。

  日本茶文化也是隨着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日本的茶文化吸收了中國茶文化比較優秀的思想內涵,引導人們和平共處,修身養性等。日本茶文化主要吸收了中國的禪宗精神,也將日本的國民精神和思想內涵融合在一起。

  實際上日本茶文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時期是受中國唐朝茶影響的平安時代;第二個時期是受到宋朝時期的茶影響的鎌倉、室町、安土桃山時代;第三個時期是受到明朝茶影響的江户時代。

  其中第一個時期是日本接受中國茶文化開始本土茶文化的發展期。日本的茶俗最先是在宮廷等上層生活中傳播開來的,他們仿照唐代的煎茶工藝,在種茶、飲茶方面也效仿。日本平安時代,所流行的茶文化都是完全依照中國的《茶經》。

  第二個時期是日本茶道史上最為重要的時期,此時的茶文化主要集中在寺院,並且很快普及到了日本各地,成立了寺院茶禮。這個時期的日本茶文化進入了對中國文化的反芻消化時期,茶文化也不例外。中國的茶文化民族特色的形成時期,正是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創進入發展的時期。但茶道的成熟期則在第三個時期達到頂峯。

  日本茶文化在江户時代大道輝煌時期,日本吸收中國茶文化,結合本土特點,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這個時期茶道普及到了各個階層,飲茶、品茶文化也出現了不同的特點,形成了百花爭鳴的局面。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與中國的茶文化歷史相比,日本茶文化的歷史算不上悠久。那麼你們知道日本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歷史嗎?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但茶葉的傳入則是由遣唐使來完成的。日本古代沒有原生茶樹,也沒有喝茶的習慣。自從奈良時代的遣唐使們把茶葉帶回日本之後,茶這種飲料就在日本生根發芽了。相傳在800多年前的中國宋代,日本的榮西禪師兩次來到浙江,將中國的飲茶文化帶到了日本,從而發展形成了日本茶道。與中國的茶文化歷史相比,日本茶道的歷史算不上悠久。

  日本茶道學界一般認為日本的茶最早是由傳教大師最澄和尚於9世紀初由中國帶入日本,後傳説其將帶回的茶種子種植於近江阪本的日吉神社,從而形成了後來的日吉茶園。據日本著名史書《類聚國史》記載,弘仁六年(815年)四月,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國滋賀韓崎時曾接受了永忠和尚進奉的煎茶,茶這才開始見於日本正史。其後的三百餘年間飲茶卻從曇花一現之後又在日本悄然泯滅了。直到1191年榮西和尚從中國學成回國時再次將茶種子帶回日本,並且種植於筑前國背振山,1207年明惠上人受榮西和尚所贈之茶種子,又將其種植在(木母)尾高山寺內,飲場習俗才逐漸在僧人中間流行開來。

  1214 年,將軍源實朝因醉酒引起頭痛,久治不愈,最後喝了榮西和尚進獻的茶後才擺脱了病痛。榮西和尚還向將軍進獻了自己所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藉機宣揚茶德和飲茶的好處,從此茶在士大夫及武士階層普及。 日本茶道產生之前的日本茶文化稱為日本茶道前史。而真正意義上的日本茶道產生是直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葉才由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完成的。村田珠光既是一位僧人,也是給日本茶道注入思想的第一人,因此被稱為日本茶道的始祖。其後的武野紹鷗、千利休等人又逐步制定了更為詳細、系統的規範。千利休被奉為茶道的集大成者。

  中國的茶文化來自平民大眾的日常習俗,而日本則恰恰相反,飲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間的資本主義改革。茶在剛剛傳到日本的時候完全屬於奢侈品,只有皇族、貴族和少數高級僧侶才可以享受,茶道被當作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而侷限在皇室的周圍,內容與形式都極力模仿大唐。自鎌倉時代開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養生記》的影響,將茶尊奉為靈丹妙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而茶葉種植的高速發展也為茶走入平民家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段時間,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

  日本茶文化的發展

  茶最早傳到日本是在奈良時代,由遣唐使們(即學習中原文化的使者)帶過去的。但是日本從中原的茶俗演化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和風茶道,卻是幾百年後的室町時代。

  十五世紀末,曾為足利義政茶人的村田珠光,吸收禪院茶禮,以樸素、淡泊為尚,屏棄一味崇尚中國茶器、追求豪奢的作法,創立了具有禪理的茶道。經武野紹鷗等人的完善,最後由千利休集大成,確立了日本的正宗茶道。從此,飲茶由單純的趣味性、娛樂性發展成表現日本人審美情趣和道德觀念的文化藝術活動。這一流派自十六世紀後,演化為“裏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派,一直流傳至今.當然,在日本的茶道流派也是很多的,但不同的流派表現出的茶道概念去大同小異。 日本的茶道源於中國,卻具有日本民族本土風俗。它有自己的形成、發展過程和特有的內藴。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正如桑田中親説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瞭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清寂”也寫作“靜寂”。它是指審美觀。這種美的意識具體表現在“佗”字上。“佗”原有“寂寞”、“貧窮”、“寒磣”、“苦悶”的意思。平安時期“佗人”一詞,是指失意、落魄、鬱悶、孤獨的人。到平安末期,“佗”的含義逐漸演變為“靜寂”、“悠閒”的意思,成為很受當時一些人欣賞的美的意識。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是日本社會動盪、改組時期,原來佔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層走上了舞台。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佛教淨土宗應運而生。失意的僧人把當時社會看成穢土,號召人們“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貴族文人離家出走,或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着隱逸的生活,創作所謂“草菴文學”,以抒發他們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積憤。這種文學色調陰鬱,文風“幽玄”。

  室町時代,隨着商業經濟的發展,競爭激烈,商務活動繁忙,城市奢華喧囂。不少人厭棄這種生活,追求“佗”的審美意識,在郊外或城市中找塊僻靜的處所,過起隱居的生活,享受一點古樸的田園生活樂趣,尋求心神上的安逸,以冷峻、恬淡、閒寂為美。茶人村田珠光等人把這種美意識引進“茶湯”中來,使“清寂”之美得到廣泛的傳播。

  茶道之茶稱為“佗茶”,“佗”有“幽寂”、“閒寂”的含義。邀來幾個朋友,坐在幽寂的茶室裏,邊品茶邊閒談,不問世事,無牽無掛,無憂無慮,修身養性,心靈淨化,別有一番美的意境。千利休的“茶禪一味”、“茶即禪”觀點,可以視為茶道的真諦所在。

  而“和敬”這一倫理觀念,是唐物佔有熱時期中衍生的道德觀念。自鎌倉以來,大量唐物宋品運銷日本。特別是茶具、藝術品,為日本茶會增輝。但也因此出現了豪奢之風,一味崇尚唐物,輕視倭物茶會。熱心於茶道藝術的村田珠光、武野紹鷗等人,反對奢侈華麗之風,提倡清貧簡樸,認為本國產的黑色陶器,幽暗的色彩,自有它樸素、清寂之美。用這種質樸的茶具,真心實意地待客,既有審美情趣,也利於道德的修養。

  日本的茶道有煩瑣的規程,如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得乾淨,插花要根據季節和來賓的名望、地位、輩份、年齡和文化教養等來選擇。主持人的動作要規範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準確到位。凡此種種都表示對來賓的尊重,體現“和、敬”的精神。

  $xF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為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

  千利休明確的提出“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

日本“茶道”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在我國“茶文化”的影響下,日本也形成了自己的“茶道”文化。日本的“茶道”文化源於我國的“茶文化”,但與我國的“茶文化”相比,日本“茶道”文化的本質是一種禪宗文化,注重思想上的修行。總的來看,日本“茶道”的發展歷史大致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1、日本飲茶階段。在我國唐代,日本的傳教大師最澄從唐朝回國後,帶去了茶葉、茶種等。在《日本神道祕密記》中有相關記載,在桓武天皇 ( 781—806) 時代, 傳教大師最澄從唐朝回國後 ( 805年, 日本桓武天皇 延歷 24年 ) 首次帶回茶葉和茶種——純為茶飲之事也。 

2、日本茶樹種植階段。在我國宋代,榮西禪師二次入宋,並在1191年回日本的時候帶去茶種,種茶於福岡縣背振山。後來,榮西禪師又將茶種贈給僧人高辨 (明惠上人 ),明惠親至京都宇治種茶樹。

3、中國“茶文化”引入日本階段。同樣是榮西禪師二次入宋時期,其在我國學習禪宗,把禪宗思想在我國“茶文化”的理念一起帶回了日本,禪宗思想開始在日本流傳。後來,圓爾禪師在杭州的徑山寺學禪,並在回國後把宋代的“鬥茶”一起帶回日本。

4、日本“茶道”正式誕生階段。我國的“茶文化”傳入日本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到日本足利幕府時期,八代將軍足利義政退居銀閣寺時對“鬥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將當時的“鬥茶名家田村珠光引到自己身邊,從而形成了日本的“茶道”。

5、日本“茶道”的進一步發展。田村珠光成為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此後其弟子武野紹鷗將日本的“茶道”向前進一步發展,旨在實現日本化。在武野紹鷗之後,實現日本”茶道“體系化的是千利休。經歷近三百年的不斷髮展,代表日本精英文化的”茶道“最終形成。

上述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日本的茶葉是中國哪個朝代傳過去的?

日本的茶葉南宋時期傳過去的。

茶是日本傳統的大眾化飲料,平均每10人中有8人飲茶。還是在唐朝的時候,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台山留學,回國時,不僅將天台宗帶到日本,還將茶種帶到了京都比睿山。

後來的僧人榮西也在天台山研習佛法並修學茶藝,寫成了著名的《吃茶養生記》,記錄了南宋時期流行於江浙一帶的製茶過程和點茶法,從而被譽為日本的“茶祖”。而之後的留學僧圓爾辯圓帶回了徑山茶的種子,種植在自己的故鄉靜岡縣,茶風從此開始流傳。

陸桐説茶:一看就能理清的日本茶文化的發展史【茶文化重點】

    

  茶葉在日本的傳播,不得不説到“遣唐使”這個詞,其中與茶密切相關的,便是兩位日本佛學大師最澄和空海;前者是日本天台宗的創始人,後者是日本佛教真言宗創始人,大家應該更為熟悉,在電影”“妖貓傳”中有所體現,正是這二人從中國帶回了茶籽,並向天皇和貴族推薦了飲茶。到了十二世紀末的日本刀光劍影,爭端不斷,同時自然災害也席捲着這個小島,最澄和空海兩位僧人已經把茶介紹到日本數百年的時間,飲茶之風依舊未盛行。直到1191年,世界上第二本茶葉鉅著《吃茶養生記》的作者榮西禪師從中國回到日本,開始教導大將軍與民眾喝茶養生,茶才開始風靡日本。榮西禪師把帶回來的茶籽分種兩地,並把一罐茶籽送給高山寺上人,上人把茶種在了拇尾山和城南的宇治,按照傳統的“駒之蹄影”方法栽種,宇治的土質非常適合茶樹生長,所以在當時該地區的茶葉被稱為“本茶”,以區別其他產地的“外茶”(類似於中國現代的核心產區思想),就區分茶還有很多玩法。日本人喜歡一種名為“物合”的博戲,室町幕府的早期,在這種博戲和宋代鬥茶的影響下,日本也有了自己的鬥茶,主要斗的是區別本茶和非茶,類似中國現在的評茶比賽。

      15世紀下半葉,“應仁之亂”席捲日本,時任幕府將軍宣佈退位,隱居京都郊外,打造了最早的書院風茶室,這位將軍的茶道老師就是村田珠光,把日本茶道從卑微的村野文化昇華,同時也引導人們應持有簡潔、樸素、清淨的方式喝茶。村田珠光曾在大德寺拜一休禪師為師,收到一休的影響,創立了草菴茶—以極其簡陋的方式參禪修茶事,此後草菴茶也慢慢代替了奢華的書院茶。

     武野紹鷗,嚴格意義上算是村田珠光的師孫,在茶道修行中提出了重要的美學理念,侘和一期一會,引申為對不完美殘缺事物的惜愛和推崇,以及對這種孤寂美的把握,以及融合了禪宗思想的把每次的會面都視作一生僅有一次的見面全心全意對待,奠定了日本茶道的思想基礎,但他卻不是把日本茶道真正發揚光大的人。

     16世紀的日本戰國時代,紛爭中誕生了一位茶道巨匠,日本茶道繞不開集大成者——千利休,他的啟蒙老師是北向道陳,當地書院茶的代表人物,後經過北向道陳的介紹跟隨武野紹鷗,學習草菴茶,深諳侘寂的美學精神,並且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把日本茶葉的發展推向頂峯,成為了、軍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並策劃了規模宏大的北野大茶會。當代千利休等日本著名茶人主持茶會時所用的茶葉都採自著名的宇治茶園(本茶),成茶按品質分為五等,第一等僅以包裝用的“白袋”為名,其餘為極茶、別茶、極茶下和別茶下。當時的日本就已經有了避免茶葉在盛夏受到損害,失去鮮翠綠色的辦法——把茶葉放入茶罐送往夏季清涼的高山寺廟,到十月份,茶的主人會去走茶葉,並在當天舉行名為“嘗新”的茶會。織田信長稱霸時期,茶道已經變成了當時迎接凱旋,接待盟友、擴張勢力的一種工具,有權參加茶會的僅限於信長最忠誠的家臣下屬。直到豐臣秀吉即位,更是把這種做法,發揮到了極致,而另一方面,千利休內心世界更加渴望帶來寧靜和哲思的茶。千利休曾指出茶的章法在有時章法嚴格時是無章的,在無章時,卻又在細微處有着章法,還要因時因地有變化,這便是訣竅。

      日本茶道的流程:客人在小茶棚等候,到齊後輕叩門鈴示意主人,主人先是灑掃,然後迎客,接着過石板路到洗手缽前洗手,除去劍與鞋,然後進入茶室,末席客人關門清脆出聲,接下來主人宣佈加碳,然後加碳焚香,上正餐(本膳),包括一湯和兩三道主菜,佐以清酒,最後一道菜主人用剩下的材料做,體現簡樸精神,接着客人用懷紙將餐具擦乾淨,魚刺等雜物放進自帶的小盒,再放入長袖,臨走時帶走,隨後客人稍作休息,欣賞庭院美景,然後主人點“濃茶”,傳遞品茶、賞器和吃茶點,然後賞“三寶”:茶罐、錦囊和茶勺,最後非正式茶會加點“薄茶”。

      日本的茶道中,除了我們常常能見到的,被視為日本國粹的末茶道以外,還有煎茶道,但日本的煎茶道,和我們中國唐代的煎茶道則完全是兩回事。中國唐代的煎茶道,是陸羽茶經中所推崇的,包括了製茶、煎水等一系列流程的把茶碾成末,類似於加鹽烹湯的一種飲茶流程及方式,而日本的煎茶道則更類似於中國明代的瀹泡法(也就是沖泡法),而明代之所以會出現瀹泡法,和當時朱元璋下令“廢團制散”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散茶的出現,才會促進飲茶方式的變革。

淺談日本茶文化的起源?

。日本茶道集固本之食道、長智之書畫道、積勇之武道、增美之花道和清神之香道、樂道為一體,是日本獨特的生活文化。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原產於中國,日本茶道源自中國的茶文化。在7世紀之前,日本人是不喝茶的。去中國學習佛教禪宗的日本僧侶在學習傳播中國文化的時候,把中國的茶種和喝茶的道具和禮儀一起帶回了日本。公元805年日本傳教大師最澄從中國帶回茶籽,栽種在比睿山麓,形成了日本最古的“日本茶園”。剛開始,這些茶葉作為一種貴重藥物被利用,後來在日本栽培成功逐漸推廣飲用,與此相對的符合日本人的茶道禮儀也漸漸制定出來。

  茶道的發展經歷了眾多茶道大家的推廣和發展。茶道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三位是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千利休。在室町時代,商業經濟有了很大發展,手工業發達,產品增多,競爭激烈,商業活動繁忙,城市奢華喧囂。很多人為了享受寧靜、閒寂的生活,追求“侘”的審美意識,往往找一塊僻靜的處所,過起了隱居的田園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村田珠光主張茶與禪在精神上的統一,提出了“謹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創作了“侘茶”這一茶道方式。武野紹鷗承先啟後,對村田珠光的茶道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將日本的歌道理論中表現日本民族特有的典雅、素淡、純淨的思想匯入茶道,為日本茶道的進一步民族化、正規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十六世紀末,作為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作為“千家流”流派的鼻祖,在他死後,他的後代創設了“表千家”、“裹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個流派。作為茶道主流一直延續到現在。經過千餘年的歷史發展,日本茶道已經發展成為融合建築、園藝、美術、宗教、思想、文學、烹飪等諸文化風格的以飲茶為主體的綜合藝術技能。

  淺談日本茶文化的美學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雖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卻倡導面對現實生活的不完美,欣賞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論從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見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對稱,有的是釉沒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還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掛軸等茶道美術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齊劃一的感覺,多是參差不齊。這種帶有缺陷的美,卻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認為,缺陷的美,是一種奇數單一的美。就如中國書法中的行草,行雲流水間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獨自擁有一種看似不整齊規範的奇美。

  簡素之美

  簡潔樸素單純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屬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禪宗的“無”,所以,茶道的簡素,就是“無”的表現之一。比如,日本古來建築中,神宮和茶室的建築,雖然理念上都推崇簡素之美,但神宮的簡素和茶室的簡素,卻是同一概念下的兩種簡素。神宮的建築是古樸、莊巖、靜穆,京都的桂離宮,東京的明治神宮,選材上用巨木和整齊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築,則是簡單、純樸、寂靜,選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簡瓦搭成,詮釋了一種脱離於寺院的俗世修心養性之願望。這兩種簡素,都體現了日本禪學的美感。茶庭中只有常綠樹木而無花草,茶室中的掛畫,也多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橫樑,看似毫無精雕細刻,卻有種稚拙笨樸的素美,令人入目難忘。進入茶庭和茶室,舉目所見,沒有絢爛只有素雅,這種簡單的素美的深處,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無感覺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歷經歲月滄桑的變遷,不論怎樣的蒼老,其中都有着無覺的靜默之美。在茶室中,常常見到掛軸中的書法或畫,墨跡淡薄難辨,或者老舊斑剝的茶盒等,雖然一目所見,有種枯槁之狀,但卻令人感悟一種枯中沉澱的力量,外表不再強大,內在卻雄氣的陽剛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無心,無念,無意識。不論是茶師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視深禮一敬時,彼此流露出來的平常心態,為自然之美。古來日本茶道文化中,視人為做作的行為不美。所以,從茶見到茶人的行為,皆追求自然狀態。比如,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華麗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燒製的粗陶。這和現代的一些所謂茶道新風完全不同。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無心的美,才是純美。

  幽玄之美

  中國的古詩句有:庭院深深深幾許,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種無限深幽之處的無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簡單的眼神和無言的會意,有種心領神會的幽深玄美。這種東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達到極致。留白處的空闊意境,是一種自覺自悟的韶美,是一種非日常耀眼明燦的幽深玄闊之美。幽玄,不是陰暗沉鬱之氣氛,而是沉靜中的寂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過碎石板路,進入茶室入座,這一過程,是一種短暫地脱離紅塵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塵念,遠離喧鬧,進入神清心寧的境地,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種忘我脱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石板路”,不僅僅是一條短短的路徑,而是一種更多象徵意義上的迴歸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進入茶室前的淨水洗手等動作,也是一種淨心脱塵之舉。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簡單地脱離世俗紅塵,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讓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暫的淨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謂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離現實的生存規則,而是令人在真實生活中,自然暢順地融入世道。利休大師倡導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對脱俗最練達的詮釋。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規地行走塵路,便不易迷失本我,會走得更逍遙自在。比如在茶席中聚會的開始前或結束後,禁忌高談闊論地炫耀財富和擺弄學問之談。不論是茶師還是茶客,茶前茶後的交流,大多是輕語温句的情趣之事。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時,求得此一刻的清淨俗念之願。

  靜寂之美

  沉穩、安靜、平和,面對日常中的“我”內省內悟,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元素之一。茶道的開始和完了,時常都是在一種無言的靜寂中展落。從茶師到茶客到茶具到掛軸到茶花,均以靜為旨,以求得悟淡中感知雅美,靜中品味動美。窗外的風聲雨聲鳥聲,室內的水沸滾動聲和茶師手中竹刷的輕動做聲,眾靜皆一動過程中的寂美,是紅塵俗人在日常中忘知忘覺的美感,而在日本茶道中,寂靜之美,卻非常重要。

日本人的茶道歷史起源

  茶起源於中國並引進到了日本,在漸次形成日本茶道的過程中,中國人的飲茶方式乃至情趣被逐步消除掉了。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人的茶道歷史起源,一起來看看。

  日本人的茶道歷史

  日本茶道的源流,應上溯至8世紀上半葉。那時日本從中國引進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國貴族書院式的茶道模式。可是,經過四五個世紀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紀,千利休提倡茶道應以“無中萬般有”、“一即是多”的禪宗思想為根底,去掉一切人為的裝飾,追求至簡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書院式的茶道,發展為草菴式的茶道,從茶室建築、裝飾和擺設,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樣式和吃茶禮儀,進一步融入禪的簡素清寂的精神,俗稱“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禪一昧”的説法,茶道也因此成為精神和交際禮法之道。

  日本茶道之女性的茶道

  女子教育和茶道要了解當今茶道為什麼會友如此巨大的女性擁户羣 ,還的追溯到明治時代,在明治時代以前,茶道是男性的專屬,女子學教的茶道教育。

  明治八年一月,36歲的跡見花蹊在東京神田中猿 樂町設立了跡見女子學校,並在學校教學科目中設點茶一項,這是學校茶道的初始。跡見花蹊於天保十一年四月九日出生在大阪的木津村,20歲時繼承其父經營的“寺子房”,精通漢學繪畫的他對茶道也情有獨鍾,他從實踐性的教育觀點出發,充分認識到學校茶道教育重要性。

  明知十二年,京都女子學校也設立了點茶課程。明治二十年,當時的文部大臣森有禮提到:國家富強的根本在於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於女子教育”,“女子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成為賢妻良母所必須的氣質才能。”強調了女子教育中藝能課程的重要性。從名之中後期開始。各地的女子學校紛紛設立茶道課程。到大正後起,京都市立第一高等女子學校三年級中有150多人、四年級中有100多人、五年級中有50人左右希望學習茶道課程。茶道開始被認為是一種 女性所必需的教養。當然,女子學校茶道教育的盛行和各茶道流派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其中以裏千家最為積極。明知20年代,裏千家十一世家元玄玄齋的長女猶鹿子到學校授課茶道,此後,歷代裏千家家元均擔當了女子學校的茶道課程。他們希望通過學校教育的滲透 ,使茶道在女性中得以普及。在他們的努力下,到大正末期。女性的茶道人口超過了男性,此後更是佔了主體的地位。

  日本人的茶道起源

  正如桑田中親説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

  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瞭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清寂”也寫作“靜寂”。它是指審美觀。這種美的意識具體表現在“侘”字上。“侘(わび)”日語音為"wabi",原有“寂寞”、“貧窮”、“寒磣”、“苦悶”的意思。平安時期“侘人”一詞,是指失意、落魄、鬱悶、孤獨的人。到平安末期,“侘”的含義逐漸演變為“靜寂”、“悠閒”的意思,成為很受當時一些人欣賞的美的意識。

  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是日本社會動盪、改組時期,原來佔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層走上了舞台。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佛教淨土宗應運而生。失意的僧人把當時社會看成穢土,號召人們“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貴族文人離家出走,或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着隱逸的生活,創作所謂“草菴文學”,以抒發他們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積憤。這種文學色調陰鬱,文風“幽玄”。

日本茶道的歷史

  日本茶道從中國傳播過去,而這個傳播途徑一般認為是通過佛教人士傳播的。茶道的發展也和他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的歷史

  村田珠光的草菴流茶興起(室町時代)

  日本茶道歷史上半部分,講清了茶是如何被傳入日本,又如何開始變得有日本味的。但為什麼茶道對於奠定日本文化道德觀、審美觀、價值觀等等具有重大影響呢?來,喝口茶休息一下,茶道發展的要從日本戰國時代一些你一定知道名人説起。

  前面説的茶道,主要還是遵循着中國傳來的禮法,而開始成為富有日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要從茶道“開山始祖”村田珠光説起。

  村田珠光曾經是一名奈良名寺的僧侶,也是一名茶人,他的茶道稱之為草菴茶。為了更貼近日本人的風土,珠光創建了像是一般鄉間農家風格的有別於書院茶的茶室模式,質樸簡素但是對於民眾而言卻是相當有親切感的茶室,這種茶室風格後來被稱為草菴。這時茶道已經從貴族文化逐漸與平民生活融合,更注重精神的茶道。

  珠光扮演了開創者的角色。他喜愛幽靜、樸質、古拙的“侘“的氣氛,所有他的茶道也稱之為“侘茶”、雖然不知道這與他學習佛法與禪理是否有直接關聯,但曾有此一説,身有為僧侶的珠光是為了改革茶道而學習佛法的。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故事是,珠光曾在大德寺與名僧一休宗純(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那個機智的一休和尚吧)學習禪並受到他的啟發,更接受了一休和尚授予的證明其已經開悟的圓悟禪師的墨跡。那珠光到底悟到了什麼呢?他原來發型了原來“禪理也在茶道中”

  茶道中有禪理?好像很玄吧?其實珠光主張茶道也該像日常生活道理一樣:客人來了,需要誠心準備一服茶,而客人也要真心的感謝,是自然而然就該如此的事,沒有多餘的思考與心機,而不是刻意地去追求其他什麼。所以,珠光以崇尚人心來制定茶道程序的作法,更重視精神層面的意義。珠光對茶道的改變,還包括了“人身平等”的概念。茶道可説是透過茶,將人心連在一起的一種方式。在茶室中,主客平等,相互尊重。因為不管是誰都是佛祖面前的眾生。彼此平等,懷着相互感激的心,接受彼此的真心。因此珠光將茶室標準規定作四貼半,在小空間中,人們彼此促膝交流。這樣小坪數的草菴,也稱作“數寄屋”。

  珠光還將圓悟禪師的墨跡掛在茶室中最重要的位置“牀之間”到訪的客人需要對其行禮。以往茶室多半放的是佛像或是中國來的花鳥或是山水畫作。唐物雖然珍貴,但在珠光之後,有德禪師的墨跡也開始被使用在茶室中的掛軸上。

  珠光領悟出茶道中也有禪理存在,提出了“禪茶一味”的觀念,他的弟子們或多或少也都學習參禪,禪意與精神在茶道中越來越重要。關於草菴茶還有一種説法,(山東文化時代的“同仁齋”是依照珠光的建議建立的)當時珠光向整理“東山御物”的天才藝術家能阿彌學習中國器物的鑑賞與插花,受到能阿彌的賞識而被推薦稱為足利義政的茶道師範。

  在這一時期,珠光將茶道的風格從形式化轉為精神化,也將古拙、質樸與幽靜的“侘寂”精神帶入茶道中。他制定了以人為本的茶道程序,為日本茶道奠定了基礎,可以説他就是茶道的開山始祖!而到了室町時代的晚期,有文載,當時已有流動性的攤販在人潮聚集的街邊或者廟前就地提供茶飲,因為價格便宜,號稱“一服一錢”。可見當時飲茶文化已經普及於民間大眾。

  武野紹鷗的侘茶(室町時代後期—安土桃山時代)

  現在在日本體驗茶道,除了觀賞裝飾掛軸的牀之間與美麗的和果子,整體氣氛的沉謐與放鬆所帶給人的精神享受,應該是許多人對茶道之美的共同感受。

  原來,日本許多文化都還是建築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上,但自平安時代起,假名的使用逐漸興起,日式美學由文學開始自成一格,在屬於日本純粹的精神文化上,如同中國有詩詞歌賦,日本則有和歌。和歌源於奈良時代,隨着時間演變,“短歌”的和歌形式逐漸成為主流。和歌的創造稱之為“歌道”,而創作和歌的人則是歌人。和歌早在奈良時代便存在於日本文學之中,而武野紹鷗除了是一個茶道的名人外,也是一位歌人。若一首和歌的上下句由不同歌人創作,則稱為“連歌”。在和歌中,歌人詠了許多日本人的情懷,在寄物慾情的文詞中,展現了日本文化中獨有的細緻與美感,包含了對自然的歌詠,對“侘”和“寂”的文字呈現等。

  武野紹鷗對美的意識顯現不僅表現在和歌中,也表現在他開始選擇用日本自產的器物做為茶具。他也從生活中尋找素材,製作茶具。至此,日本茶道由物質轉為精神性的概念更趨明確。

  “茶聖”千利休,茶道的大成

  武野紹鷗將和歌裏的侘寂精神帶入茶道後,使得珠光傳下的草菴茶的精神層面與日本文學有了更深的交集。他的弟子千利休,傳承了侘茶的精神,更以獨特的美感和茶道精神制訂了許多茶道的規則、茶道精神的核心概念、茶具的選用標準規則等等,後人尊稱他為“茶聖”。

  還記得珠光所創的草菴茶與數寄屋吧!草菴茶所帶給人的氛圍,那種質樸、簡約中突顯出來的美感也就是“侘”。那並不是説粗糙與不完美是美麗的,而是在不精緻的情況下,突顯出本質的美。更進一步透過不同的搭配將美好以些許的不完美襯托出來。

  太抽象嗎?簡單來説,就是把很美麗的畫,用簡單的畫框來搭配,來突顯出畫作的美,同時也不會使整個畫面成為美的相爭,而使人感覺畫作更美。

  茶聖的事蹟與逸説,自是不勝枚舉,此處先暫且按下不説。但傳承珠光侘茶的千利休,先後擔任過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的茶頭,憑藉着獨有的美感修養與茶道智慧,成為豐臣秀吉在推廣茶道與謀略上的重要人物。當時的千利休雖深得豐臣秀吉的喜愛,但其崇尚質樸的“侘茶”卻與豐臣秀吉喜好奢華排場的性格相差甚遠。在這樣的歧異下,兩人的理念越來越背道而馳,在幾次衝撞摩擦下,兩人關係日漸惡化,為日後千利休受命切腹埋下了種子。 雖然千利休就這樣死去了,但他在世時對於茶道的貢獻卻影響了現在日本文化的許多方面。他將珠光原本制訂的數寄屋與茶室的建立、茶具的製作、茶花的選用、茶室外庭園的佈置、茶室內的掛軸使用與鑑賞等,更進一步的貫徹。當時一般人的價值觀仍是以“唐物(由中國或朝鮮傳入日本國內的茶道具器皿)”為貴。據説千利休被認為擁有當時第一的美感,他不落入“中國或朝鮮傳來的唐物才是珍貴”的窠臼中,以簡樸為宗旨,完成了重視“侘”精神的“侘茶”。他發掘了許多原不被作為茶道使用的物品來做茶道具。例如他將原來用作裝種子的“種壺”配上大小相合的塗蓋(水指上的漆器蓋子)來作為水指(盛裝冷水的茶道具)。或是從日本國產的茶道具(稱之為和物)中挑選出合乎自己眼光的物品來收藏,並以這些“和物”來舉行茶事、茶會。為了找到後來的樂茶碗。從此開始,他發掘了許多日本國產製品來做為茶道具,影響了當時許多工藝的發展。可以説,千利休認同的器物,在當時便是公認的美。

  在此之外,千利休既重視茶道里的禪與侘,同時也重視以人為本的“和”的精神。對於千利休來説,茶道只是盡心準備一服美味的茶:

  “茶道的精髓就在於煮水、點茶並享用美味的茶湯,此外並無其他”在《利休百首》中也有這樣的和歌,表達了千利休對茶道的感受與想法。而美味的茶的標準為何?就是令品嚐的人感到心滿意足。

  時至今日,千利休所尊崇的“侘”的美學,深入影響繪畫、庭園、建築、陶器、詩歌、工藝等領域。而日本茶道將吸收的中國茶文化進行內化後有了下列幾項特質:崇尚自然、重視禮節、善於應用、精益求精,它們在眾人的傳承整合後,淬鍊成今日的茶道。正如岡倉天心在《茶之書》中所説:”我們(日本人)的風俗、習慣、衣食住行、瓷器、漆器、繪畫,乃至我們的文字,全部蒙受了茶道的影響。”

  大名茶道(安土桃山—江户時代)

  千利休在安土桃山時代的活躍,為茶道的發展開啟了輝煌的一頁。但並不是每個茶人都能如千利休一般得到如此崇高的地位。在這個時期,茶道的學習者有許多是各領地的大名(泛指擁有許多部下與家臣的有權武將)與武士。其中千利休有七名各自有所成就的弟子,一般被稱之為“利休七哲”,多為當時的大名。當千利休接受豐臣秀吉賜死後,弟子細川三齋(後稱三齋流)繼承千利休的精神,而古田織部(後稱織部流)在茶道中加入自己的創意,繼續發展茶道。他創造出許多獨到的茶具(如知名的織部燒)、茶室或是露地(茶室外的茶庭)的改造。“利休七哲”多為戰國時代的大名,由此發展下去的茶道稱為“大名茶道”。

  而大名茶道中“遠洲流的小堀遠州曾經是古田織部的弟子,同時也是一名傑出的建築家與造園家。現在京都的賞櫻名地桂離宮與大德寺便是他的著名作品。另外還有“石州流”的片桐石州,他繼小崛遠州後稱為德川四代將軍家綱的茶道師傅,也與千利休一樣,重視淡泊閒靜的茶道精神。

  三千家成立(江户時代至今)

  千利休過世後,千家子孫為躲避豐臣秀吉的追殺而逃往外地,千利休的繼子少庵在逃亡後被獲准回到京都繼承千家。但因不想與父親一樣過着伴君如伴虎的日子,決定絕不出仕,並很早就將千家交與兒子千宗旦,自己只擔任輔佐角色。千宗旦自小受千利休的喜愛,同樣崇尚“侘茶”的精神,喜愛淡泊的生活。千宗旦也拒絕擔任將軍或大名茶道老師,因甘於過不富裕且平淡的生活,因而又有“乞食宗旦”的別名。這裏的乞食可不是因為他曾經有過乞討之事,而是表示生活極度簡樸。因為他後來成為僧侶並寄宿於大德寺修行,將許多佛教中的禪思融入茶道中,使“禪茶一味”進一步發展。

  其子孫依照各自的志向,次男與祖父、父親不同,成為大名四國高鬆藩鬆平家的茶道頭,但後來辭官回京,在武者小路一帶落腳,並蓋了一茶室“官休庵”,後稱“武者小路官休庵”。

  宗旦將千利休傳下來的“不審庵”傳給三子宗左後,就是今日的表千家。而千宗旦在自己設立的今日庵,傳承至今日,就是裏千家。不審庵、今日庵和官修庵統稱三千家。千利休的許多其他優秀弟子也繼承了他的茶道,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成長起來。到了江户時代,德川將軍崇尚朱子學與儒學,將日本從戰爭時代帶入到民生富裕的江户時代,此時許多茶道名人與茶人紛紛開始向富裕起來的商人與民眾傳授茶道。至此,茶道進入了新的一頁,朝民間普及。但當時因為許多人跟隨者德川家搬遷到了江户(現在東京一帶),一些學習過茶道的人也開始在那裏授課。為了維持教學的正確與正統性,便開始了“家元”制度。在一些其他日本傳統技能的門派中,也都可見“家元”這個角色。簡單來説,家元等同於一個掌門人的位置,而且是屬於世襲制的。一個流派的教學內容、方向、發展等等都是由家元來做領導的,避免了不掙錢與不正統的教學。而學習者希望教授茶道的話,也必須修習至一定程度,並獲得允許資格,方可在外教學。也許有人對這種制度有所微詞,但是家元制度的訂立,卻為後來希望學習的人保留了一個正規的學習渠道,同時也保證了教學的質量。

  明治時代,女性茶道學習者日增

  在明治維新後茶會與茶室多是實業家茶道愛好者所喜愛舉辦的。明治時代之前,女子至多隻是接受茶道教育。但明治時代之後,首度在教育課程中設立了點茶課程。到了明治二十年,各地的女紙學校也紛紛開始設立點茶課程,從此之後,茶道開始被認為是女紙必備的教養課程。其中裏千家的第十一代家元玄玄齋的長女到女子學校親授茶道課程,將茶道的禮節與待人處事的心性,親身傳遞。茶道到了現在,便不再像戰國或江户時代那樣是以男人為主的修習了。到了明治時代,有感於日漸西化的社會,在日本主辦萬國博覽會時,裏千家第十一代家元玄玄齋創立的“立禮”,便是符合西化的桌椅式點前,讓不習慣跪坐的外國人也可以欣賞並體驗茶道的美好之處。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但茶葉的傳入則是由遣唐使來完成的。日本古代沒有原生茶樹,也沒有喝茶的習慣。自從奈良時代的遣唐使們把茶葉帶回日本之後,茶這種飲料就在日本生根發芽了。相傳在800多年前的中國宋代,日本的榮西禪師兩次來到浙江,將中國的飲茶文化帶到了日本,從而發展形成了日本茶道。與中國的茶文化歷史相比,日本茶道的歷史算不上悠久。

  日本茶道學界一般認為日本的茶最早是由傳教大師最澄和尚於9世紀初由中國帶入日本,後傳説其將帶回的茶種子種植於近江阪本的日吉神社,從而形成了後來的日吉茶園。據日本著名史書《類聚國史》記載,弘仁六年(815年)四月,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國滋賀韓崎時曾接受了永忠和尚進奉的煎茶,茶這才開始見於日本正史。其後的三百餘年間飲茶卻從曇花一現之後又在日本悄然泯滅了。直到1191年榮西和尚從中國學成回國時再次將茶種子帶回日本,並且種植於筑前國背振山,1207年明惠上人受榮西和尚所贈之茶種子,又將其種植在(木母)尾高山寺內,飲場習俗才逐漸在僧人中間流行開來。1214 年,將軍源實朝因醉酒引起頭痛,久治不愈,最後喝了榮西和尚進獻的茶後才擺脱了病痛。榮西和尚還向將軍進獻了自己所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藉機宣揚茶德和飲茶的好處,從此茶在士大夫及武士階層普及。 日本茶道產生之前的日本茶文化稱為日本茶道前史。而真正意義上的日本茶道產生是直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葉才由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完成的。村田珠光既是一位僧人,也是給日本茶道注入思想的第一人,因此被稱為日本茶道的始祖。其後的武野紹鷗、千利休等人又逐步制定了更為詳細、系統的規範。千利休被奉為茶道的集大成者。

  中國的茶文化來自平民大眾的日常習俗,而日本則恰恰相反,飲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間的資本主義改革。茶在剛剛傳到日本的時候完全屬於奢侈品,只有皇族、貴族和少數高級僧侶才可以享受,茶道被當作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而侷限在皇室的周圍,內容與形式都極力模仿大唐。自鎌倉時代開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養生記》的影響,將茶尊奉為靈丹妙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而茶葉種植的高速發展也為茶走入平民家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段時間,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

日本茶道的起源

約在唐代,中國茶葉隨着佛教的傳播進入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最先將茶葉引入日本的是日本僧人。公元1168年,日本僧人榮西禪師歷盡艱險至中國學習佛教,同時進行刻苦茶學研究。榮西回國時,將大量中國茶種與佛經帶回日本,在佛教中大力推行“供茶”禮儀,並將中國茶籽遍植贈飲。榮西曾用茶葉治好了當時鎌倉幕府的將軍源實朝的糖尿病,又撰寫了《吃茶養生記》、以宣傳飲茶之神效,書中稱茶為“上天之恩賜”,是“養生之仙藥,延年之妙術”。榮西被尊為日本的“茶祖”。日本飲茶風尚經過15世紀日本著名禪師一休的高足村田珠光以及武野紹鷗、武野紹鷗的高足享有茶道天才之稱的千利休的弘揚,發展形成今天以“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宗旨的日本茶道精神(“和”以行之;“敬”以為質;“清”以居之;“寂”以養志)。 日本茶道的精神實質,追求人與人的平等相愛和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在生活上恪守清寂、安雅、講究禮儀,被日本人民視為修身養性、學習禮儀、進行人際交往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日本茶道洋溢着大和民族智慧之花的芬芳,也閃耀着中華文明的光輝。

日本的茶文化日語介紹

  日本的茶文化源於中國,卻具有日本的民族特色。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的茶文化日語介紹,一起來看看。

  日本的茶文化日語介紹

  お茶の伝來、日本での始まり

  遣唐使が往來していた奈良・平安時代に、最澄(さいちょう)、空海(くうかい)、永忠(えいちゅう)などの留學僧が、唐よりお茶の種子を持ち帰ったのが、わが國のお茶の始まりとされています。平安初期(815年)の『日本後記』には、「嵯峨天皇に大僧都(だいそうず)永忠が近江の梵釈寺において茶を煎じて奉った」と記述されています。これが、わが國における日本茶の喫茶に関する最初の記述といわれています。このころのお茶は非常に貴重で、僧侶や貴族階級などの限られた人々だけが口に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

  茶葉的傳入與日本飲茶的開端

  日本飲茶的開端可以追溯到奈良、平安時代,當時遣唐使往來頻繁,最澄、永忠等留學僧從唐朝帶回了茶種。據平安初期(815年)的《日本後記》記載,“大僧都永忠在近江梵釋寺為嵯峨天皇斟上了煎茶”。這就是日本有關日本茶飲用的最早記載。當時,茶葉十分貴重,只有僧侶、貴族階級等少部分人才能品嚐。

  鎌倉初期(1191年)に栄西(えいさい)禪師が宋から帰國する際、日本にお茶を持ち帰りました。栄西は、お茶の効用からお茶の製法などについて著した『喫茶養生記(きっさようじょうき)』(1214年)を書き上げました。これは、わが國最初の本格的なお茶関連の書といわれています。栄西は、深酒の癖のある將軍源実朝に本書を獻上したと『吾妻鏡(あずまかがみ)』に記してあります。

  鎌倉初期(1191年),遊學宋朝的榮西禪師歸國之際攜帶了一些茶種回到了日本。榮西著有《吃茶養生記》(1214年),書中對飲茶的功效到茶葉製法都作了介紹,是日本第一本真正與茶有關的專著。《吾妻鏡》中記載,將軍源實朝嗜酒如命,榮西就向他獻上了《吃茶養生記》一書。

  お茶の栽培

  もともと日本の山間部の奧地に自生していた「山茶(さんちゃ)」を飲んでいたという説もあるようですが、お茶の栽培は栄西が、中國より持ち帰った種子を佐賀県脊振山(せぶりさん)に植えたのが始まりだといわれています。 その後、京都の明恵上人(みょうえしょうにん)が栄西より種子を譲り受け、京都栂尾(とがのお)に蒔き、宇治茶の基礎をつくるとともに、全國に広めていきました。當時のお茶は、蒸した茶葉を揉まずに乾燥させたもの(碾茶=てんちゃ)で、社交の道具として武士階級にも普及しました。

  茶葉的栽培

  説到茶葉的栽培,有人認為日本人過去一直飲用自然生長於日本山谷深處的“山茶”,不過一般看法還是認為,茶葉栽培發端於榮西在佐賀縣脊振山種植從中國帶回的茶種。後來,京都的明惠上人從榮西那裏得到了茶種,在京都栂尾開始栽培,由此形成了宇治茶的基礎,逐漸盛行全國。當時的茶屬於一種“碾茶”,即將茶葉揉捻後焙乾製成。此後茶成為社交的手段,在武士階級中普及開來。

  南北朝時代の『異制庭訓往來(いせいていきんおうらい)』(虎関師錬=こかんしれん 著)には、當時の名茶產地が記されています。京都各地および大和、伊賀、伊勢、駿河、武蔵では、寺院、寺領の茶園を中心に茶栽培が行わ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さらに、お茶栽培の北限といわれる茨城の奧久慈のお茶も14世紀に始まったといわれています。

  南北朝時代的《異制庭訓往來》中記載了當時的著名茶葉產地,茶葉栽培主要在京都各地及大和、伊賀、伊勢、駿河、武藏等地區,以寺院、寺領為中心進行。而被稱為茶葉栽培之北界的茨城奧久慈茶也始於14世紀。

  茶道の完成

  栄西の『喫茶養生記』は、わが國の喫茶文化普及に多大な影響を及ぼしました。 鎌倉時代の末期には南宋の「闘茶」が武士階級に浸透、茶寄合いなどが盛んになり、茶歌舞伎などの抹茶法(茶の湯)が急速に広まりました。 そして、15世紀後半から16世紀後半には、村田珠光(むらたしゅこう)、武野紹鴎(たけのじょうおう)、千利休らによって新しいお茶の禮式がつくられ「侘茶(わびちゃ)」として大成、武士階級に流行し、現在の「茶道」として完成されていきます。

  茶道的形成

  榮西的《吃茶養生記》對在日本普及飲茶文化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鎌倉時代末期,南宋的“鬥茶”雅興在武士階級中間流行,“茶寄合”等遊戲大受歡迎,茶歌舞伎等抹茶法也迅速擴展開來。到了15世紀後半期至16世紀後半期,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千利休等茶人發展出的新茶道禮儀——“閒寂茶”成熟起來,在武士階級中流行,最終形成了現代所説的“茶道”。

  日本的茶文化的飲茶步驟

  日本人相當注重形式,茶道便是這樣的一種體現。他們喜歡當着客人的面準備食物,像鐵板燒,讓客人不僅能吃到食物,還能學習到烹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

  日本茶人在舉行茶會時均抱有“一期一會”的心態。這一詞語出自江户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湯一會集》。書中這樣寫到:“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這種“一期一會”的觀念,實質上就是佛教“無常”觀的體現。佛教的無常觀督促人們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茶事舉行時,主客均極為珍視,彼此懷着“一生一次”的信念,體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間轉瞬即逝,並由此產生共鳴。於是與會者感到彼此緊緊相連,產生一種互相依存的感覺和生命的充實感。這是茶會之外的其他場合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覺。

  茶事的種類繁多,古代有“三時茶”之説,即按三頓飯的時間分為朝會(早茶)、書會(午茶)、夜會(晚茶);現在則有“茶事七事”之説,即:早晨的茶事、拂曉的茶事、正午的茶事、夜晚的茶事、飯後的茶事、專題茶事和臨時茶事。除此之外還有開封茶壇的茶事(相當於佛寺的開光大典)、惜別的茶事、賞雪的茶事、一主一客的茶事、賞花的茶事、賞月的茶事等等。每次的茶事都要有主題,比如某人新婚、喬遷之喜、紀念誕辰、或者為得到了一件珍貴茶具而慶賀等等。

  茶會之前,主人要首先確定主客,即主要的客人,一般為身份較尊貴者,像千利休之於豐臣秀吉。確定了主客之後再確定陪客,這些陪客既要和主客比較熟悉又要和主客有一定的關係。決定客人之後便要開始忙碌的準備茶會了,這期間客人們會來道謝,因為準備工作的繁忙主人只需要在門前接待一下即可。一般茶會的時間為四個小時,太長容易導致客人疲憊,太短又可能無法領會到茶會的真諦。茶會有淡茶會(簡單茶會)和正式茶會兩種,正式茶會還分為“初座”和“後座”兩部分。

  為了辦好茶會,主人要東奔西跑的選購好茶、好水、茶花、做茶點心及茶食的材料等。茶會之前還要把茶室、茶庭打掃的乾乾淨淨,客人提前到達之後,在茶庭的草棚中坐下來觀賞茶庭並體會主人的用心,然後入茶室就座,這叫“初座”。主人便開始表演添炭技法,因為整個茶會中要添。

TAG標籤:日本 歷史 茶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