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採茶舞曲二胡獨奏教學

採茶舞曲二胡獨奏教學

首先需要了解二胡基本技巧和樂理知識,如指法、弓法、掌握樂譜等。

接着,可以從下面的步驟開始教學:

1. 熟悉曲子的旋律和節奏,可以先聽一遍錄音或觀看視頻。

2. 將曲子的樂譜分解出來,逐節教學,先教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樂句和音符。

3. 着重教學難點部分,如高速連奏和強弱音態改變等。

4. 強調樂曲的感情表達,幫助學生理解曲子的情感表達和個人演繹。

5. 建議多練習和模仿專業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和表現方式,加強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表現能力。

6. 還可以推薦給學生一些相關的視頻和教程,供學生參考學習

總之,採茶舞曲二胡獨奏教學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敬業的態度,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演奏技巧和表現能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二胡演奏採茶舞曲應該注意什麼

1、節奏感:採茶舞曲的節奏比較迅速,二胡演奏時要注意保持穩定的節奏感,與舞蹈和打擊樂器的節奏緊密配合。

2、提琴弓:採茶舞曲需要快速變換的節奏和音符,要靈活掌握提琴弓的用力和速度。

3、和樂器合奏:採茶舞曲通常會和打擊樂器等配合演奏,需注意與其他樂器緊密協作,使音樂的整體效果更加協調和諧。

4、情緒表達:採茶舞曲的音樂氣氛較為輕快歡快,演奏時要注重情緒表達,通過二胡音色的變化來表現出積極向上的心態,調動觀眾的情緒。

5、技巧掌握:採茶舞曲的演奏涉及到一些比較高難度的技巧,如快速換把、順、逆滑等等,需要二胡演奏者在平時多加練習和掌握。

採茶舞曲二胡譜52弦

曲譜如下:

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半點,能較好地區分整點和半點(重點)

  2、 在活動中感知時針、分針的的運轉關係(難點)

  3、 會將時間以電子鐘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準備:

  1、 幼兒每人一個自制鐘面

  2、實物鐘錶8個

  3、鉛筆,記錄表、置物筐

  活動過程:

   一、 複習整點

  教師撥時間,幼兒準確地説出是“幾點整”

   二、認識半點

  1、 教師撥到1:30,讓幼兒猜猜這是幾點?(個別幼兒回答),你是怎麼知道是1點半?時針和分針在哪裏?

  2、 教師撥到10:30,讓幼兒回答是幾點?你是怎麼知道是10點半的?時針和分針在哪裏?

  3、 對比一個整點的實物鬧鐘,讓幼兒觀察和剛才兩個半點的實物鬧鐘分針有什麼不同?

  請配課的老師幫忙拿着兩個半點的鐘面,教師拿着剛才撥好的整點鐘面,提問:“小朋友們,請仔細看看半點和整點有什麼不同啊?”

  4、教師總結:“整點時,分針指着12 。當分針指着6時,就代表是半點。”

   三、通過操作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關係

  1、教師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用實物鬧鐘撥半點,並在撥的過程中説明時針和分針的位置。在每撥一個半點後,教師用鐘面的形式記錄在黑板上。(共3個)

  教師:“那麼,現在我想請小朋友來前面嘗試一下撥半點。”

  教師:“你撥的半點分針指向哪?時針呢?

  教師:“好,那老師把你撥的半點畫下來。?

  2、幼兒通過自己觀察和嘗試操作來發現半點的規律。

  教師:“請小朋友們看看我黑板上去記錄的這三個半點,有什麼規律呢?”

  教師:“現在請小組長站起來撥撥半點,其他小朋友要仔細看,時針和分針哪個走的快?哪個走的慢?”

  教師:“原來,半點時,分針走了半圈,指向6,而時針只走了一點,在兩個數字之間?

  教師:“那現在,小朋友們認識半點了嗎?會自己撥半點嗎?”

   四、幼兒自己操作動手撥半點,並且將時間以電子鐘的形式記錄下來。

  1、教師説幾個半點時間,發放記錄表,讓幼兒撥時間並且記錄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從你們的小框中拿出自制鐘錶,並且把你撥的半點,用電子鐘的形式記錄在表裏,看看哪個小朋友做的又快又好。”

  2、教師巡視,糾正操作及記錄錯誤的幼兒

  3、教師總結

   五、完成作業第74頁

  教師巡視,發現有錯誤的孩子,並糾正。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瓜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它們色彩鮮豔,形態各異,營養豐富,小朋友都很喜歡,但對於常見的瓜的一些基本知識,瓜的差別在何處,小朋友還不甚瞭解。在生活中我們還發現許多孩子很挑食,不願意吃各種瓜。為此,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瓜”的活動,活動中我們將喜歡吃瓜、會吃瓜、瞭解瓜作為情感和知識目標,而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會給瓜分類作為科學認知活動的能力目標。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瓜,知道瓜是由柄、蒂、皮、肉、釉、籽組成。

  2.通過觀察比較、品嚐等活動,瞭解瓜的不同外形特徵及不同口味與吃法。

   活動準備:

  1.南瓜、冬瓜、黃瓜、葫蘆瓜、香瓜、苦瓜等實物或圖片若干。

  2.貼有“菜場”和“水果店”的塑料筐各一隻。

   活動過程 :

  一、引題。

  小朋友,今天我們要開一個瓜的聚會,你們知道嗎?瓜的一家有許多成員,請小朋友先來説説自己知道或吃過哪些瓜?(出示實物或圖片)

  二、認識各種瓜。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瓜,你們瞧,這是什麼瓜?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瓜。(教師邊説邊拿出實物來説出這些實物的名稱),請幼兒認一認、説一説。如:這是什麼瓜。(冬瓜、黃瓜、南瓜、絲瓜、苦瓜、哈密瓜等)

  三、比較瓜的異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大膽表述。

  1.教師出示(南瓜、冬瓜、黃瓜、菜瓜、葫蘆瓜,觀察比較外形特徵。)

  提問:下面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瓜的形狀有什麼不一樣?顏色有什麼不一樣?

  南瓜的形狀是圓圓的,顏色是的、冬瓜的形狀像橢圓形,顏色是深綠色的、黃瓜的形狀是又細又長、顏色是綠色的、葫蘆瓜的形狀是一頭小,一頭是圓形的,顏色是淡綠的。

  剛剛小朋友看了許多的瓜,這些瓜不僅形狀不一樣,而且顏色不一樣。你瞧這些瓜的形狀,老師想請聽的好的小朋友來摸一摸這些瓜。

  2.摸一摸,這些瓜的皮是怎麼樣的?(冬瓜,滑滑的,表面有層細毛;南瓜,很粗糙,感覺有一個個小坑;葫蘆瓜,有點滑;黃瓜,粗糙的,有小刺,小刺掉了以後有顆粒;菜瓜,有點滑,有紋路)

  3.除了你們剛才看到的,你們在這些瓜的身上還看到了什麼?(柄、蒂、)

  4.切開瓜,觀察並比較瓜的內部特徵。

  提問:請小朋友看看瓜的裏面有什麼?瓜肉的顏色又有什麼不一樣? 聞一聞,有什麼不同的氣味?吃一吃、有什麼不同的味道? 找出這些瓜的瓜瓤,看看、摸摸有什麼不一樣?小結瓜的特徵:這些瓜雖然不一樣,但是都有柄、蒂、皮、肉、瓤、籽。 幼兒跟着讀一遍。

  五、談談瓜的吃法知道這些瓜的吃法嗎?你們家是怎麼吃的?(生吃、炒着吃、煮着吃、醃着吃、榨汁吃等)。

  六、遊戲“送瓜”。

  看完、吃完後,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瞧,這是誰的家,(水果的家、蔬菜的家)這兩個字怎麼讀?(水果、蔬菜)水果寶寶和蔬菜寶寶迷了路,等會兒老師請小朋友來送水果寶寶和蔬菜寶寶回家,)送的時候一定要送對家。

  請幼兒將桌上蔬菜和水果的實物分成兩組。將屬於水果的送去“水果店”。將屬於蔬菜的送去“蔬菜的家” 討論送瓜的過程中的問題。

  在此確認,這是屬於蔬菜的嗎?不確定的最後在來討論。

  最後引出“交集”。如:西紅柿、黃瓜既是蔬菜又可以當水果。

   活動反思:

  瓜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它們色彩鮮豔,形態各異,營養豐富,小朋友都很喜歡,但對於常見的瓜的一些基本知識,瓜的差別在何處,小朋友還不甚瞭解。在生活中我們還發現許多孩子很挑食,不願意吃各種瓜。為此,在“瓜的一家”的方案活動中,將喜歡吃瓜、會吃瓜、瞭解瓜作為情感和知識目標,而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會給瓜分類作為科學認知活動的能力目標。然後通過讓幼兒看看、摸摸、嚐嚐、講講、動手做一做等方法的運用,通過參觀、討論、觀察等手段提高孩子的`科學素養。幫助幼兒瞭解一些自我探索的方法與技能,鼓勵和引導幼兒主動學習,並激發幼兒產生探索周圍事物的願望。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一)參觀電腦商場

  活動目標:

  1、帶領幼兒參觀電腦商場,引導幼兒觀察電腦的外部構造及種類,瞭解電腦的發展.

  2、鼓勵幼兒大膽向售貨員提問有關電腦的問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事先和商場聯繫做好參觀的準備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參觀電腦商場,先讓幼兒自由參觀並找一找説一説電腦有哪些種類,有那幾部分組成。

  2、鼓勵幼兒提出自己關心或不解的有關電腦的問題,並大膽向售貨員提問。

  3、請一位售貨員向幼兒講解電腦的構造種類及發展。

  4、活動:我是電腦小博士。請個別幼兒大膽的作講解員向幼兒講述有關電腦的知識。

   活動二:爭當電腦小博士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和了解電腦,知道電腦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

  2、激發幼兒學習和應用電腦的興趣。

  活動準備:手提電腦一部、各種電腦宣傳圖片、電腦在生活中的各種用途的圖片及錄象資料,活動場地在電腦教室

  活動過程:

  一、運用電腦播放音樂,幼兒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進入微機教室。

  二、大家都來説電腦。鼓勵幼兒將自己知道的關於電腦的知識講給大家聽。1、教師:小朋友參觀了電腦市場還蒐集了那麼多關於電腦的宣傳材料,誰來當個講解員為大家介紹一下電腦?

  2、請個別幼兒講解電腦的有關知識,教師適時的加以補充。

  3、請幼兒仔細觀察各種宣傳圖片,説説圖片上的電腦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比較台式電腦和手提電腦。

  4、教師小結:電腦是由主機、顯示器、鍵盤和鼠標四個部分組成的。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電腦也越來越先進,種類也越來越多,有台式電腦、手提電腦還有掌上電腦。而台式電腦的顯示屏也由一般的顯示屏發展為純平的顯示屏和液晶顯示屏。

  三、結合生活經驗,説説電腦的功能和用途。

  1、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電腦,電腦可以幫我們做哪些事情呢?(打字,播放音樂,玩遊戲,畫畫,上網……)引導幼兒大膽講述。

  2、 在大屏幕上展示教師用數碼相機拍攝的電腦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作為總結。

  四、延伸活動:教幼兒使用畫圖軟件做圖,激發幼兒學習電腦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小工具進行團、壓、切等技法,塑造出小和尚的基本造型。

  2、感受手工勞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和尚PPT、彩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回憶現實生活中的小和尚,欣賞彩泥製作——小和尚,導入活動。

  教師:我們家鄉的嵩山少林寺,你去過嗎?都見到了誰?今天我們用彩泥做了一個小和尚,你覺得是用什麼方法制作出來的呢?

  二、請幼兒討論並演示彩泥小和尚的具作方法。

  教師:我們應該先做小和尚的什麼部位?它是什麼形狀的?你覺得應該怎樣做?請你演示給大家看。接下來應該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幼兒依次演示給大家。

  教師:你會怎樣裝飾小和尚呢?給小和尚戴上一串佛珠吧?幼兒自由充分討論。

  三、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創新。嘗試探索各種造型的小和尚。

  四、展示作品,體驗成功。

  師:你喜歡哪一個小和尚?為什麼?你是怎麼製作而成的?

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嘗試用各種材料設計、製作時裝,並扮演模特秀一場

  2、鼓勵幼兒大膽創新,多元思維,並有一定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 有一定的表現

   難點: 能設計、製作出新穎、與眾不同的時裝

   準備:

  1、孩子有一定設計服裝的基礎

  2、各種材料(各種紙、布、膠水、雙面膠、剪刀等等)

  3、各種小裝飾、vcd(看時裝表演,引起興趣用)磁帶(最後模特走台用)

   過程:

  一、看時裝表演錄相,引起設計時裝的

  1、老師:今天請小朋友看一段錄相

  2、幼兒觀看錄相

  3、談話:這是什麼表演,你喜歡嗎?為什麼?

  二、大膽創新、設計、製作時裝

  1、老師:讓我們也來設計、製作時裝吧!

  2、幼兒設計、製作時裝

  3、老師巡迴指導

  (1)、要求幼兒設計出新穎、與眾不同的時裝

  (2)、鼓勵幼兒合作設計出時裝

  4、老師:小設計師,你設計了什麼時裝?

  5、幼兒簡單介紹自己設計的時裝

  三、扮演小模特,來一場時裝秀

  1、老師:我們來扮演小模特,來一場時裝表演好嗎?

  2、幼兒在背景音樂中,進行時裝表演。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名稱: 《貨幣運用》

   二、授課教師: 李洋

   三、活動班級: 大大一班

   四、活動時間: 20xx年

   五、活動目標:

  一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能熟練、準確地辨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二嘗試在生活中運用人民幣,學會簡單使用人民幣,鍛鍊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

  三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六、活動準備:

  一仿真人民幣;商店的佈景(商品上都標有價格)。

  二壓歲包兩個。

   七、活動過程:

  一導入遊戲:找朋友。教師發給每名幼兒1張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幣,在音樂聲中四散走,音樂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幣的幼兒手牽手,圍成一個圈。

  二談話,揭題。

  教師:(師出示壓歲包)小朋友們,請猜一猜這是什麼?我們再來一起看看裏面有什麼?長方形,像紙張一樣的叫紙幣;圓圓的、硬硬的、金屬材料做成的叫硬幣,這麼多的錢、鈔票,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人民幣"。

  三瞭解人民幣的用途,並引導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辨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人民幣是用來幹什麼的呢?什麼情況下用到它?你能説出它們是多少嗎?

  四集體活動。

  ①認識人民幣。教師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幣",從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幣各一張,將人民幣擺成一排,邊擺邊引導幼兒讀出面值。待幼兒熟悉後,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從中任意拿走一種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睜開眼睛,找一找,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不見了。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民樂《採茶舞曲》,嘗試樂器合奏。

  2、嘗試江南絲竹的優美旋律。

  活動準備:

  1、節奏圖譜、茶館的相關媒體、中國民樂《採茶舞曲》。

  2、各類樂器:小鈴、木魚。

  3、經驗準備:幼兒收集的有關茶的知識經驗。

  活動過程:

  一、唱唱跳跳:我是一隻茶壺(價值分析:)

  1、説説茶的種類

  ——你們家裏誰喜歡喝茶嗎?他喜歡喝什麼茶?為什麼喜歡喝茶?

  小結:原來茶分有很多種,而且很多人都喜歡喝茶。那我們要做一隻快樂的茶壺,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泡茶咯。

  2、唱唱跳跳:《我是一隻茶壺》

  二、聽賞民樂《採茶舞曲》

  1、傾聽《採茶舞曲》,欣賞茶館風情

  ——茶壺累了,我們休息一會。你們知道平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在哪裏喝茶的麼?

  ——今天,我帶你們去茶館喝茶,想不想去?【媒體】

  ——剛剛在茶館裏聽到了一首曲子,和我們平時聽到的音樂一樣嗎?聽上去給你的感覺是什麼?

  小結:這是一首中國民樂《採茶舞曲》,它是用很多中國民族樂器演奏的,比較舒緩,很安靜。這樣我們在茶館裏面喝茶就很優雅,可以慢慢的品茶,回味出茶的味道和香味。

  2、再次欣賞《採茶舞曲》

  ——我們再來聽一聽,是不是感覺很優雅,我們一起來品品茶香。

  ——曲子裏有些什麼樂器,你聽出來了嗎?(鈴、鼓、二胡、揚琴等)

  3、猜猜認認

  ——看看你們猜對了嗎?【媒體】

  小結:這些都是“江南絲竹”中的幾種主要的樂器。

  ——還有哪些是“江南絲竹”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你們有聽過二胡演奏的曲子嗎?今天我請來了我們的為我們來彈奏一曲,我們大家歡迎。【二胡獨奏】

  ——你們覺得好聽嗎?我們的民族樂器真棒!其實我們幼兒園也有這些小樂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媒體】

  ——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三、合作演奏《採茶舞曲》

  1、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小樂器(木魚和小鈴),根據老師提供的茶壺節奏譜來演奏。【出示節奏譜】

  l 根據出示的節奏譜,分別一一演奏。

  l 初次跟隨鋼琴的伴奏《採茶舞曲》,進行演奏。

  l 再次和着民樂《採茶舞曲》,愉快地演奏。

  重點指導:輕輕的敲打,體驗採茶舞曲的輕柔。

  2、幼兒自選繪製的不同的節奏譜,和着民樂《採茶舞曲》有節奏的敲敲打打。

  ——我這裏還有一些節奏譜,請每個小朋友上來選一張,我們來跟着音樂敲敲自己選的節奏。

  3、嘗試為《採茶舞曲》配上兩種不同的節奏型,愉快地合奏。

  (教師選擇幼兒的情況,選擇兩種節奏型來合奏)

  注意:節奏的變化和難度的挑戰。

  4、幼兒組成小小絲竹樂隊,為《採茶舞曲》合奏。

  表演:《採茶舞曲》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發準平舌音"s"和翹舌音"sh",區分"。u"與"u。"的音,克服方言的影響。

  2、感受學習繞口令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1)學習過繞口令。

  2、物質準備:(1)4和10的數字卡片。(2)狗和猴的頭飾。(3)根據兩首繞口令內容繪製簡單的圖譜。

  3、材料配套:親子手冊《領域活動·繞口令》。

   活動指導:

  1、數字卡片引入,學習繞口令《四和十》。

  (1)出示4和10的數字卡片,讓幼兒大聲念出來。教師直接用繞口令當中的句子"要想説4,舌頭碰牙齒。要想説對十"舌頭別伸直",糾正幼兒的發音,感受平翹舌音的特點。(注意:教師的示範必須準確、清晰。)

  (2)單音字練習:發準字音"四"和"十"。

  (3)雙音節和三個音節的練習(四十、十四、四十四)。

  (4)以圖文並茂的圖譜幫助幼兒學習整首繞口令。(注意:練習"四"和"十,,時,要同時注意發好其他的翹舌音"是""説""舌""伸"。)

  2、多種形式練習,感受繞口令的有趣。

  (1)練習整首繞口令,由慢到快,由輕聲到高聲,再由高聲到輕聲;連説兩三遍,變換朗誦的速度,越來越快。

  (2)先分小組練習,後集體練習(也可請個別起來讀),速度由慢到快。在練習的過程中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繞口令的有趣。

  3、出示狗和猴的頭飾,引出另一首繞口令《狗和猴》。

  (1)情境表演"狗和猴":請兩位幼兒戴狗和猴的頭飾,表演繞口令中的內容。幼兒表演,教師用繞口令中的句子解説。

  (2)再次以圖譜形式,幫助幼兒學習整首繞口令。(注意:練習"狗"和"猴"時,要同時發好"走""頭"等音。)

  4、繞口令表演大比拼。

  (1)請幼兒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在集體面前表演繞口令。

  (2)表演大比拼: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學過的繞口令,進一步體驗繞口令發音的詼諧、幽默。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語言區投放兩首繞口令的圖譜及其他一些學過的繞口令圖片,讓幼兒進一步鞏固練習。

  2、家園共育:請家長參考親子手冊《繞口令》,與幼兒一起學習繞口令《牆上掛麪鼓》《盆和瓶》,還可與幼兒一起收集更多的繞口令,一起朗誦。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旋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魚高興、歡快的情緒和動態。

  2、知道遵守遊戲規則。

  3、喜歡伴隨歌曲遊戲,體驗並享受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能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事先熟悉歌曲《捉小魚》。

  2、環境佈置:水草上的家。

  3、魚缸一個、小魚若干條。

  4、紗巾若干條(要用雙面膠粘好)。魚 網一個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提問:

  1、看看它們是誰?

  2、看看他們是怎麼遊的?指導幼兒隨音樂學一學小魚遊的樣子。

  二、遊戲:捉小魚

  (一)教師扮成魚媽媽,講解遊戲規則並示範,幫助幼兒理解遊戲玩法。

  玩法:所有的小魚寶寶站在家中(地面預先設計好的水草後面的小石子上),音樂開始時,小魚們和媽媽一起隨音樂旋律游出來玩耍,遊時不要碰到小水草,注意唱到“快快捉住”的時候,漁夫就過來捉小魚了,(另一位教師扮演漁夫)請小魚快快回到水草後面小石子上躲起來。被漁夫捉到的小魚上岸休息。遊戲可反覆進行。

  (二)創設情境,集體遊戲

  1、教師扮成魚媽媽和幼兒用道具扮成小魚來遊戲。

  重點指導幼兒能隨音樂節拍、節奏,表現小魚遊動的姿態。同時注意聽音樂,唱到“快快捉住”的時候,迅速回到水草上的家。

  2、拓展遊戲玩法,激發幼兒創編興趣

  新玩法:教師和幾名幼兒扮漁夫,手拿漁 網,小魚隨音樂做小魚遊動作,鑽過漁 網,當音樂唱到“快快捉住”時,魚 網就會落下來捉小魚。

  重點指導幼兒按規則進行遊戲,認真聽音樂,能快速地躲閃並逃出漁 網。

  3、變換角色,體驗遊戲的快樂

  選擇被捉到的小魚和漁夫一起撐魚 網,遊戲可依據幼兒興趣反覆進行。最後漁夫和小魚們一起數一數今天一共捉了幾條魚寶寶。

  三、結束

  教師 小結:今天我們玩得真高興!小魚寶寶們隨音樂回家休息吧。

   附歌曲: 《捉小魚》

  1=C2/4

  5654︱345︱234︱345︱

  許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

  5654︱345︱25︱31.‖

  許多小魚游來了,快快捉住。

採茶舞曲 歌詞

採茶舞曲歌詞

起源:越劇現代戲

出自:民間

性質:舞曲

語言:吳語

歌詞一

溪水清清溪水長

採茶舞曲

溪水兩岸好呀麼好風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你東山西山採茶忙

插秧插得喜洋洋

採茶採得心花放

插得秧來勻又快呀

採得茶來滿山香

你追我趕不怕累呀

敢與老天爭春光

哎呀爭呀麼爭春光

溪水清清溪水長

溪水兩岸採茶忙

姐姐呀,你採茶好比鳳點頭

妹妹呀,採茶好比魚躍網

一行一行又一行

摘下的青葉簍裏裝

千縷萬縷千萬縷呀

縷縷新茶放清香

多快好省來採茶啊

青青新茶送城鄉呀

送呀麼送城鄉

左採茶來右採茶

雙手兩眼一齊下

一手先來一手後

好比那兩隻公雞爭米上又下

兩個茶簍兩膀掛

兩手採茶要分家

摘了一回又一下

頭不暈(來)眼不花

抖一抖(來)挎一挎

年年豐收有清茶啊

歌詞二

溪水清清溪水長

溪水兩岸好呀麼好風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東山西山採茶忙

插秧插得喜洋洋

採茶採得心花放

插秧插得勻又快呀

採得茶來滿山香

你追我趕不怕累呀

敢與老天爭春光

哎呀爭呀麼爭春光

左採茶來右採茶

雙手兩面一齊下

一手先來一手後

好比那兩隻公雞爭米上又下

兩個茶簍兩膀掛

兩手採茶要分家

摘了一回又一下

頭不暈(來)眼不花

多又多(來)快又快

年年豐收龍井茶啊

擴展資料:

採茶舞曲,浙江省民歌。周大風詞曲,作於1958年。原為越劇《雨前曲》主題歌及舞蹈配樂,後根據歌曲改編成舞蹈小品《採茶舞》。"採茶"原是中國一種民間歌舞體裁,流行於南方產茶區,用於表現種茶、採茶的歡樂情緒。

這首採茶舞曲保持了傳統採茶歌舞的基本風格,採用民族的五聲徵調式,又有調式交替的素材,曲調歡快、跳躍,再現了採茶姑娘青春煥發的風貌。《採茶舞曲》在50年代一度極為流行,有較大的社會影響,70年代經我國著名歌唱家朱逢博的演唱,更是紅極一時。

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在語言課《美麗的花》後,幼兒對花有了一個廣泛的認識,知道了常見花的名字、顏色、特徵等,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通過美術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幼兒加深對花的認識及對顏色的感知。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對顏色“五顏六色”有初步認識。

  2、通過各種繪畫方式來展現花。

  3、培養幼兒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在與表現出“五顏六色” 難點在與各種繪畫方式的表現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顏料、廢舊報紙、蠟光紙、剪刀、美術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用回憶的方式引導幼兒回想我們在語言課上所描述的花的種類、顏色、形狀,並出示各種花的圖片加深幼兒的印象。

  二、講述部分

  1、總結幼兒對花的描述,概況出“五顏六色”

  2、出示作圖工具,讓幼兒瞭解我們今天所要用到的繪畫形式及操作方法。

  3、為幼兒分成幾個小組進行不同的繪畫方式,要求花一定要“五顏六色”的,比一比看誰的花是最美的。

  三、幼兒操作

  在幼兒操作中老師要指導幼兒不當的地方

  四、評比張貼

  看一看誰的花顏色最美最多,並張貼在美術角中

   活動反思

  在這節課上,幼兒對“五顏六色”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有些幼兒理解不是很好,在操作中出現了只用紅、黃、藍的現象,在以後我將把顏色的認識作為美術活動中的一個必要環節,加深幼兒對顏色的感知。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們的名稱,符號和特點。

  2能根據音符的符號拍出節奏,並創作節奏。

  3複習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

  活動準備:

  教學卡片(高音譜號,低音譜號,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

  小狗卡片若干個,小音符每人一份,紙,膠水,小

  星星若干個,音樂磁帶,錄音機一台。

  活動過程:

  1律動: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小朋友,你們想聽着音樂跟老師做遊戲嗎?那請小朋友輕輕地站起來,小嘴巴不説話。”(邊聽音樂,邊跳邊拍手)

  2認識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根據音符拍出節奏。

  (出示高音符號和低音符號)“小朋友你們認識它

  們是誰嗎?對了它們是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它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我們看看帶來了誰?(出示小狗)這隻的小狗它喜歡叫一聲,看看還有誰?這隻紅色的小狗喜歡叫兩聲。還有一個小狗來了,這隻藍色的小狗不喜歡叫的,所以它不出聲。好。我們拍着手一起來學一下小狗叫。先在小朋友來看一下老師把小狗換一下位置,先在多了什麼呀?好,我們來拍一下。的小狗帶來了它的好朋友音符寶寶(出示四分音符)這個的音符寶寶和的小狗一樣,喜歡出一聲(師拍一下手)它的名字叫做四分音符;紅色的小狗也帶來了它的好朋友,紅色的音符寶寶,它和紅色小狗一樣喜歡出兩聲,它的名字叫二分音符;藍色的小狗也一樣帶來了好

  朋友藍色的音符寶寶,這個藍色的音符寶寶也和藍色小狗一樣不喜歡出聲,它的名字叫休止符;這些音符寶寶都能拍出好聽的節奏,現在請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師拍一拍。

  節奏:

  我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好,願意出來表演一下(請若干幼兒出來拍節奏,給於表揚)

  (出示所有符號)高音媽媽和低音爸爸要帶着音符寶寶回家了,我們來跟它們説再見(高音媽媽再見,低音爸爸再見,二分音符寶寶再見,四分音符寶寶再見,休止符寶寶再見。

  3遊戲:摘星星

  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師一起玩遊戲?那老師要請坐得好不説話的`小朋友來玩摘星星的遊戲,看看小星星背後藏了些什麼?

  (師先示範遊戲玩法,再請幼兒進行遊戲)遊戲玩法:聽音樂

  《閃爍的小星星》做動作,到音樂結束時,伸手摘星星,讀出星星背後音符的名字和知道它的節奏。

  4操作:好聽的節奏

  請幼兒把自己桌面上的小音符粘在白紙上組成一個節奏,然後拍出自己所創作的節奏

  5小結,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能抓住家庭成員的主要特徵,學習畫出人物正面的形象。

  2、熱愛自己的父母與家人。

  準備:

  1、請幼兒在家中觀察家庭成員的長相,髮型,服裝等主要的外形特徵。

  2、已玩過角色遊戲:“照相館”。

  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家裏人的樣子,講講他們相貌的特點,常有的表情和動作以及喜歡穿什麼衣服,從事什麼工作。

  2、幫助幼兒掌握家庭成員(包括自己)最主要的外形特徵。

  3、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畫出家庭成員的主要特徵,可以是半身,也可以是全身的人物形象。

  (2)給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提供父母的照片,幫助他看着照片畫父母的頭部特徵。

  4、展示幼兒的作品,並予以簡單、正確的評價。

  延伸:

  動作快的幼兒可設計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並張貼於室內,讓幼兒互相欣賞,學習。

大班教案 篇4

   一、主題的形成:

  “六一”節過後的一天,楊凡穿着一件挺特別的衣服,她立刻吸引了許多幼兒。楊凡得意地説:“看,這是我參加演出的服裝”。立瑜羨慕地説:“真漂亮啊!這件衣服是用什麼做的?”曉茹不屑地説:“我媽媽前幾天給我買了一條裙子,比你這件還好看呢?”男孩陳業也忍不住地説:“我姑姑送給我的運動服上還有天線寶寶呢!”小夥伴們你一言我一語説開了。我意識到孩子自發生成的這一問題十分有價值。服裝的主題由此誕生了。

  分析:服裝主題的萌發、形成的關鍵在於教師對幼兒行為的敏感和對其發展水平的瞭解。教師善於傾聽幼兒交談、及時捕捉他們興趣熱點——適時介入與引導,有意識地將幾個幼兒的興趣點轉化為集體的興趣點,使幼兒對探索服裝投入更大的熱情。同時,教師更應為幼兒提供更多探索機會,引發幼兒的“問題意識”。

   二、主題的進行

 1.各式各樣的服裝

  主題產生後,幾個幼兒便自發地注意觀察並與同伴討論起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服裝。個別幼兒還帶來照片、圖片。還有些幼兒在繪畫活動時也描述着自己看過的服裝:“看,今天我畫的是太空服”。錦超指着自己的畫説,“什麼是太空服?”書齊不解地問道。為了滿足大部分幼兒交流分享的需要,激發他們更大的探索,我便在教室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區域——娃娃資料區,鼓勵幼兒把更多的關於服裝的信息資料展示在這裏。幼兒在娃娃資料裏分享着同伴的信息、經驗。

  分析:幼兒對服裝的探索有着強烈的願望和好奇。教師巧妙地為幼兒提供了探索的空間,創設了娃娃資料區,充分調動了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的積極性,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時提高了幼兒查找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調整、豐富了幼兒原有的認知結構,拓展了思路。

  2.會説話的服裝

  一天,曉茹帶來了一套媽媽穿的警服放在娃娃資料區中。這套服裝立刻吸引了許多幼兒,他們紛紛圍過來議論起來。本來,服裝這一主題的產生因女孩而起,班級有些男孩的關注較少,看到這套警服後,平時愛當的男孩更是興奮不已,禁不住動手摸摸這套警服的領花、肩章。錦超甚至想把它穿到身上。聽着、看着幼兒這童稚的言語、動作。我不失時宜地説:“這套服裝會説話呢!曉茹的媽媽一穿上這套服裝我們就知道她是”。“還有哪些服裝會説話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便藉此機會提議幼兒去收集特殊性行業的及圖片資料。幾天來,幼兒通過爸爸媽媽及一些其他的途徑收集到了各種和圖片,並初步學會根據服裝判斷其職業、特點。

  分析:教師真正從幼兒需要出發,充分尊重和支持幼兒。能站在他們的立場賞識他們的思維、見識。使幼兒充分迸發出思維的火花。而不是遏制、壓抑幼兒,從而使幼兒得到更充分的滿足。教師還能及時以開放式問題給予引導,鼓勵幼兒深入探索、質疑和釋疑,從而使幼兒產生不斷的探索欲。

  3.小小服裝設計師

  幼兒對於服裝的興趣愈來愈濃厚。他們欣賞完幼兒時裝表演的VCD後,對於時裝表演也躍躍欲試。於是,我就組織他們收集各種設計服裝的廢舊材料。教師、幼兒、家長收集來的材料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特別是有我們山區覺的種植物。於是幼兒便開始動手製作各種服裝,有布條條裹成的迷你裙,有紙箱、盒子做成的機器人,還有柚子皮設計成的土著人的帽子,他們甚至突發奇想地把植物的花、果、葉點綴在設計的服飾中。幼兒充分地想象着,大膽地創作着,深深陶醉其中,感受着服裝的美。

  分析:在探索“服裝”的過程中,幼兒產生了新的探索內容,萌發了做服裝的願望。教師能及時鼓勵幼兒收集材料,引發幼兒與材料產生互動,使幼兒在主動深度中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方法,自由的選擇材料,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大膽表現着對服裝的理解和創意。這真正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熱情和不斷努力的意願,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悦,使思維真正的“活”了起來。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民樂《採茶舞曲》,嘗試樂器合奏。

  2、嘗試江南絲竹的優美旋律。

  活動準備:

  1、節奏圖譜、茶館的相關媒體、中國民樂《採茶舞曲》。

  2、各類樂器:小鈴、木魚。

  3、經驗準備:幼兒收集的有關茶的知識經驗。

  活動過程:

  一、唱唱跳跳:我是一隻茶壺(價值分析:)

  1、説説茶的種類

  ——你們家裏誰喜歡喝茶嗎?他喜歡喝什麼茶?為什麼喜歡喝茶?

  小結:原來茶分有很多種,而且很多人都喜歡喝茶。那我們要做一隻快樂的茶壺,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泡茶咯。

  2、唱唱跳跳:《我是一隻茶壺》

  二、聽賞民樂《採茶舞曲》

  1、傾聽《採茶舞曲》,欣賞茶館風情

  ——茶壺累了,我們休息一會。你們知道平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在哪裏喝茶的麼?

  ——今天,我帶你們去茶館喝茶,想不想去?【媒體】

  ——剛剛在茶館裏聽到了一首曲子,和我們平時聽到的音樂一樣嗎?聽上去給你的感覺是什麼?

  小結:這是一首中國民樂《採茶舞曲》,它是用很多中國民族樂器演奏的,比較舒緩,很安靜。這樣我們在茶館裏面喝茶就很優雅,可以慢慢的品茶,回味出茶的味道和香味。

  2、再次欣賞《採茶舞曲》

  ——我們再來聽一聽,是不是感覺很優雅,我們一起來品品茶香。

  ——曲子裏有些什麼樂器,你聽出來了嗎?(鈴、鼓、二胡、揚琴等)

  3、猜猜認認

  ——看看你們猜對了嗎?【媒體】

  小結:這些都是“江南絲竹”中的幾種主要的樂器。

  ——還有哪些是“江南絲竹”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你們有聽過二胡演奏的曲子嗎?今天我請來了我們的為我們來彈奏一曲,我們大家歡迎。【二胡獨奏】

  ——你們覺得好聽嗎?我們的民族樂器真棒!其實我們幼兒園也有這些小樂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媒體】

  ——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三、合作演奏《採茶舞曲》

  1、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小樂器(木魚和小鈴),根據老師提供的茶壺節奏譜來演奏。【出示節奏譜】

  l 根據出示的節奏譜,分別一一演奏。

  l 初次跟隨鋼琴的伴奏《採茶舞曲》,進行演奏。

  l 再次和着民樂《採茶舞曲》,愉快地演奏。

  重點指導:輕輕的敲打,體驗採茶舞曲的輕柔。

  2、幼兒自選繪製的不同的節奏譜,和着民樂《採茶舞曲》有節奏的敲敲打打。

  ——我這裏還有一些節奏譜,請每個小朋友上來選一張,我們來跟着音樂敲敲自己選的節奏。

  3、嘗試為《採茶舞曲》配上兩種不同的節奏型,愉快地合奏。

  (教師選擇幼兒的情況,選擇兩種節奏型來合奏)

  注意:節奏的變化和難度的挑戰。

  4、幼兒組成小小絲竹樂隊,為《採茶舞曲》合奏。

  表演:《採茶舞曲》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體驗擊倒瓶子的成就感。

  2、 探究瓶子的擺放方式、滾球的力量、距離與倒瓶的關係。

  3、利用廢棄的易拉罐自制器材,用起來簡便,玩起來開心。

  4、通過打保齡球的學練競賽,改進提高擲球技術動作,培養集體觀念,增強合作競爭意識,在活動中發揮領袖兒童的作用,服務於教學。

  5、鍛鍊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6、鍛鍊幼兒堅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有初步的玩球經驗。

  環境準備

  各種空瓶若干、幼兒每人一隻球、音樂。

   教學重難點:

  擲球、接球的方法,擺瓶的方式方法。

  協調的擲球動作。

   活動過程:

  一、和球寶寶做運動

  幼兒每人一隻球,在教室的帶領下聽音樂做運動、我們帶着球寶寶一起做運動吧。

  二、球寶寶滾一滾

  1、幼兒自由練習滾球,教師巡迴指導。

  球寶寶也想自己到地上去運動運動,我們把他放到地上滾一滾吧。

  2、個別幼兒示範滾球,探究滾球的力量與距離的關係。

  3、教師示範滾球的動作:雙手抱住球寶寶,用力一起往前推。

  球寶寶是怎麼滾的?怎樣才能讓球寶寶滾得更遠呢?

  4、再次遊戲,觀察幼兒掌握動作的情況,引導用正確的方法用力滾球。

  三、做遊戲:“打保齡球”

  你們見過打保齡球嗎?是怎樣打的?

  1、幼兒兩人合作,嘗試用籃裏的物品將斜坡對面的瓶子擊倒。

  師:這裏是小小保齡球館,這個坡度就是跑道,請兩個小朋友一組,用小籃子裏的東西來打跑道前面的瓶子。

  師:你們真厲害,瓶子都了,那麼你們是用什麼把瓶子的呢?。

  2、變換瓶子的位置,幼兒嘗試用杯子將坡道旁邊的瓶子擊倒。

  師:難道這個杯子就沒有用了?如果老師把瓶子放在跑道旁邊,你們來試試看,能不能把它?

   活動反思

  活動中通過模仿打保齡球,讓幼兒體驗並摸索打保齡球的動作,讓大多數幼兒掌握打保齡球的動作要領,並能將所學知識創新拓展到日常鍛鍊中。發展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訓練幼兒上肢力量素質,並且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投準的力和空間感。打保齡球符合幼兒的特徵,通過教學發展幼兒的上肢力量及身體協調性,培養學生按順序輪流使用同一塊場地、器材的合作精神,在競賽中培養幼兒的的競爭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打保齡球活動中來。

  小百科:保齡球,又稱地滾球,是在木板道上滾球擊柱的一種室內運動。保齡球具有娛樂性、趣味性、抗爭性和技巧性,給人以身體和意志的鍛鍊。

採茶舞的舞蹈簡介

採茶舞是流傳杭州茶鄉的民間傳統歌舞。此舞內容豐富,動作優美,走步時二手柔擺,雙膝微顫,舞扇時手腕靈活地抖扇,甩傘時,胸腰有提、沉、含、放。採茶時身體的左右護身,都含有巧、柔、圓的風格。採茶舞源於茶鄉的勞動生活。由一羣姑娘身扎綵衣,腰繫繡花圍裙,手持茶籃,口唱“十二月採茶歌”,載歌載舞,描述採茶姑娘一路上山坡、走小路、穿茶叢、雙手採茶、揀茶和在茶葉豐收歸途中追、撲蝴蝶的喜人形象。整個採茶舞以跳躍活潑的樂曲和輕盈優美的舞姿,使人聯想起風和日麗的茶鄉春天的生動情景。

簡介

採茶舞是玉林市民間的自娛性舞蹈,通常是歌舞結合,一般由一男二女表演採茶舞。男的稱茶公,女的稱茶娘,道具分別有錢尺、彩扇、手帕、綵帶等。在春節期間,許多地方几乎是無村不唱,無圩不舞。演出場地不拘,空曠的曬場、草坪均可,也有在竹木搭的台演出的。採茶舞的內容主要是表現人們的生產勞動過程,有時插以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的故事情節。這些情節可以在“採茶大例”(即從歌舞到串古,有人物、有情節的歌舞形式)中表現,也可作單獨表演,民間把這些情節叫“茶插”,意即採茶插曲,如“十打舞”即是此類。 採茶舞的服飾,男演員頭戴黑色彩繡頭圈,腰纏紅腰帶,腳穿黑布鞋,不同角色穿不同服裝,有白色對襟上衣、白長褲、藍長褲、紅背心或黑背心等,衣褲背心均鑲上各色彩線。女演員戴紅色彩頭圈,腳穿繡花鞋。有穿淡壯族斜襟上衣、紅色百褶裙,也有穿紅色大襟衣,青色長褲等。採茶舞用的道具有麒麟、鳳凰、花籃、花傘、彩扇、銅錢鞭等。伴奏樂器為二胡、笛子、嗩吶為主,再伴以鑼、鼓、鈸為主的打擊樂。隨着社會發展,採茶舞由原來羣眾自發組織發展到鄉鎮、縣文藝團體來排練演出。“六人鬥金花”、“九龍擺尾”的採茶舞,在五六十年代參加自治區文藝匯演獲得優秀獎。1981年以後,經過藝人改編的採茶劇《改風水》、《綠葉扶花》、《選女婿》等節目先後參加南寧地區、自治區文藝大會演出。《綠葉扶花》還獲得南寧地區1985-1986年劇本創作三等獎。崇左採茶舞現在仍不斷創新,但其音樂曲調、表演動作、服裝道具均保持了原來的風格。

起源

大唐時期,品茶之風盛行於世,皇宮內眷之間更盛行一種品茶鬥茶的採茶舞風氣,每逢春季採摘新茶的時節,宮廷中便會舉行一些慶典、祭祀或茶藝活動,採茶舞便是這類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採茶舞是唐代的一種特殊的舞蹈,既不同於宮廷流行的的“軟舞”,也不同於國外傳入的胡旋之類的“健舞”,而是在“軟舞”的風格上融進了胡旋舞色彩的一種獨特的舞蹈。福寶閣茶藝表演團所表演的採茶舞音樂歡快、服裝華麗,主要表現皇家茶園採摘新茶時載歌載舞的喜悦心情,和皇親國戚及後宮粉黛們圍桌品茗,觀賞採茶舞的情景。採茶舞於十四年(1925)由江西南昌採茶劇團劉信王傳入開化嚴村,之後才有本地民間採茶舞隊,每逢農曆六月廿二日,開化三千元帥廟會時演出,江西傳入的採茶舞,只有擺扇、採茶、獻籃三段程式。後來藝人黃髮將八套花傘舞融進《採茶舞》中,豐富了它的內容。採茶舞,舞姿優美,走步時;兩手的柔擺、雙膝的微顫、抖扇的輕盈,甩傘時胸腰的提、沉、含、放以及採茶時身體的左右護身動作,都含有巧、柔、圓的風姿。

發展

採茶舞在崇左主要流行於馱盧、那隆、左州等地村鎮。清光緒二十年(18採茶舞94年),欽州一個打瓦師傅到馱盧圩灶瓦村打瓦,又教老百姓演唱採茶戲,也到附近的更別、屯村、更懶、伏廖村傳授。1918年,邕寧縣那陳村民間藝人賴福棧來到那隆、羣黎、左州、渠茗、弄焱村教唱採茶。從此以後,外地採茶戲開始傳入崇左。經過4、5代人的傳教,流行崇左的採茶戲,其內容多以反映壯族人民勞動生產、生活、愛情為主旋律。採茶舞是由當地羣眾組織採茶隊來排演,扮演人物有茶公、茶娘、歌伴、書生或財主等。新中國成立前,採茶隊一般沒有婦女參加,“茶娘”由男演員裝扮。每隊的演員一般5人左右。建國後,婦女參加了採茶隊,“茶娘”不再用男演員擔任,每隊的演員也增加到20-30人,演唱場地從在一張竹單上做表演走上了大舞台。民間採茶隊出演一般在正月初一到二月上旬,以茶恭新年、慶賀豐收、祈求太平為表演目的。採茶舞有開台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紅茶等10多種表演形式。

特點

採茶舞的動作特點是樸實大方、富於幽默感。茶公常用顫腿、屈膝作矮樁採茶舞動作,舞步輕快瀟灑。手中的錢尺在表演“開荒舞”時可當作鋤頭,表演炒茶時可作拉風箱狀,動作詼諧,富有情趣。茶孃的動作多為羞澀含蓄、細碎輕盈的舞步,多用“十字步”、“踏步轉”。手中彩扇輕揮疾攏,有如雲朵飄舞、柳絮輕揚,舞姿婀娜,儀態萬千,充分表現出少女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 採茶舞亦歌亦舞,一般兩句或四句一歌,間從鑼鼓或音樂過門。舞者在過門中成△形循環串插,步履輕如蜻蜒點水,急如流水疾風。配以鼓樂,場面氣氛熱烈,具有較強的娛樂性。

記載

據鄭氏宗譜記載,石馬鄭氏祖先文回公自南宋年間從高梘雙婁茶山遷居於此,採茶舞《光緒寧海縣誌卷三》載“石馬有刀溪可灌溉,有山無海,產茶”。數百年前,祖輩辛勤,山上山下,地邊角落,山灣山崗,坑邊巖檔,甚至路邊墓旁都種上茶葉,還有山灣名曰“茶園灣”,故採茶舞應運而生。《採茶舞》源於元末明初,盛於清、,族人相傳至今。每逢新春元宵佳節族人都要舉行採茶活動,歡收,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時期被列入四舊,責令停止活動。1980年後國家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方針後,採茶舞重又恢復生機。81年元宵曾被縣文化部門邀請參加縣民間藝術展演,同年省歌舞總團編導戴羣、曲作家朱培華曾赴該村採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縣文化部門曾派員指導,擬代表三門民間藝術赴台州市匯演。 主要曲調有:採茶調、花鼓調、看相調、紫竹調、古人頭調、鮮花調、鳳陽花鼓調。《採茶舞》表演時,先鑼鼓鬧場,接着進行採茶表演,表演開始時圓場,扮演者交叉串連各種隊形,茶心在前、茶鬥隨後,其次茶女、花鼓、看相、賣六頭、和尚緊隨茶心旋轉,旋轉後進行反旋轉,上下起伏,轉身造型,茶心居中,其它扮演隊形裏七外八,裏七扮演是茶女七人,外八扮演是茶鬥一人、花鼓二人、看相二人、賣六頭一人、和尚一人、販茶客人一人,共八人。表演形式邊歌邊舞,先後順序是由茶心領唱,茶女接着和唱,販茶客人道白,和尚唸白,賣六頭唸白,花鼓者邊唱邊敲打花鼓,看相者邊唱邊做。每唱一節,變換隊形一次,共表演十二節。最後看相表演完畢結束。整個表演演唱由樂隊伴奏曲,曲調有采茶調,整個表演邊歌邊舞,曲調豐富,民間藝術特色鮮明。

過程

採茶舞是一種集歌、舞於一體的民間燈舞。與傳統的龍燈舞、馬燈舞齊名採茶舞,流傳於青田鄉間。每年新春佳節,鄉村採茶舞隊,便大顯身手,為節日增添喜慶。舞隊通常由村裏年長有威望的人領隊,隊員有十多個,其中有敲鑼打鼓的、拉琴、送貼的。而開場演出的正式演員卻只有五位,有的舞隊則配備一兩位候補演員。演出隊的開路先鋒先按家家户户依次送貼,然後由演出隊按貼的先後進行演出。表演結束後,鄉親們紛紛端茶送水、燒點心招待演員。紅包是採茶舞隊的主要收入,其除一部分給隊員們作酬金外,大部分都作村裏辦公益事業的資金。採茶舞使用的道具並不繁瑣:一副鑼鼓,兩把胡琴,四個用幾根粗竹篾做骨架,四周糊上白紙,寫上“茶”“福”等字的茶籃。茶籃裏面置一根蠟燭,晚上演出時點燃蠟燭,顯得五彩繽紛、煞是好看。每到一處,只要一聽到敲鑼打鼓和“採茶羅——”的吆喝聲,鄉親們便整理好院子,擺好桌椅,等候着舞隊的到來,孩子們聽了,則高興地三五成羣地彙集在一起跑到屋外去迎接。 採茶舞是以歌舞的形式進行表演的。隨着二胡的音樂,演員排好梅花形隊列翩翩起舞。扮演相公的男演員站在上首,手執紙扇,邊舞邊唱。扮演小姐、妹妹、丫環(兩人)的姑娘,每人面前擺着茶籃,做着摘茶的手勢,邊摘邊唱。採茶舞全過程分月採、販茶、勸茶三部分。月採的內容最豐富,詠唱名花名茶、風景名勝、生活習俗、優良品質等。販茶是一段情節生動的説、唱、白相結合的家庭小鬧劇。勸茶則因人而異,歌頌各行各業的人們興旺發達。在音樂伴奏下,採茶舞那清純的小合唱、對唱曲調,以及其優美的舞姿,受到了民間鄉親鄰里的喜愛。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是採茶舞表演的高峯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演員在音樂的伴奏下,與龍燈舞、魚燈舞、馬燈舞相互媲美,競相鬥技,增添了節日的歡樂。讓我記憶最深的是有一年元宵節前後的那幾天,恰遇天氣陰雨綿綿,但鄉村各種燈舞仍然堅持演出。雖然紙做的龍身、魚身、茶籃壁都被雨水淋濕並掉落,只剩下竹製的骨架,而演員們的表演興致卻絲毫未減,風雨中的飛龍遊魚和採茶舞,誰也不比誰遜色。令觀看的人竟忘記了天在下雨,孩子們嶄新的衣服擠了一身泥、年青的小夥子淋濕了衣衫也不在乎,個個興致勃勃,有歡呼的,也有喝倒彩的,只有老人們連歎天公不作美,顫顫魏魏地忙着生火爐、燒熱水、點心、為演員們熱身子暖心,其情景至今難忘。 一家人都很喜愛採茶舞,尤其是父親,就是一個採茶舞迷。他不但會唱、會演採茶舞,而且多年來還整理記錄了十幾套採茶舞詞,空閒無事時常拿出來看看,有時候來了興頭,還教我們演唱採茶舞,逗得大人、老人們直樂。如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娛樂方式也越來越豐富。但採茶舞這一民間傳統燈舞卻至今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兒時扮演採茶舞的情景至今記憶憂新。

盛行

豐收的鼓樂、湧動的稻海、韻味十足的採茶舞蹈。一場“農味”十足的第採茶舞六屆全國農運會開幕式昨晚在泉州海峽體育中心隆重舉行。2007年7月8日晚8時,身着傳統農村服飾的表演者敲響了豐收的鑼鼓,80位舞蹈演員扮成象徵農時節氣的妙音鳥,展開“雙翅”款款“飛”進現場,以歡快的舞蹈拉開了表演的序幕。在豐收篇《民以食為天》中,由1600名女演員組成金色的“稻海”湧動,她們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金風吹拂、稻浪翻滾”的喜慶場面。演員唱起《豐收歌》,與舞蹈相映生輝,展現出一派豐收景象。風情篇《揮汗天地間》對新時代山區茶農、草原牧民、沿海漁民等生產生活進行了藝術描寫,展示了祖國大地東西南北、林牧漁區的不同風情。記者看到,當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採茶撲蝶》的音樂聲響起,茶鄉女揹着小竹茶簍出現在舞台上,跳起歡快抒情、韻味十足的採茶舞蹈時,觀眾紛紛鼓掌喝彩。 妙音鳥的形象貫穿始終,在展望篇《春風頌吉祥》部分,鋼琴華彩樂段伴隨花腔女高音的歌聲中,由專業舞蹈演員組成的妙音鳥翩翩而至,伴着吉祥的雲朵表演“大海架心橋”的場面,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農運會的“農味”貫穿開幕式演出的始終,討小海的湄州女,披花巾、戴斗笠的惠安女。不同角色粉墨登場,表演的各種節目都極富農村特色。來自泉州靈感書屋的鄭正鋒帶着一家五口特地趕來觀看開幕式,“泉州難得舉辦全國性的大型運動會,以前還從來沒現場看過開幕式,所以就帶着家人來了。沒想到開幕式的表演這麼精彩,這麼有鄉土味。聽説後面的比賽也很有趣,我準備這兩天都來看比賽。”

詩詞

據開化庚詩寫的《陳毅將軍詠龍頂》中説,歌詞結尾“沏龍頂”三字和1938年陳毅將軍率領湘贛、贛南四、五營的江南府春隊北上抗日到安徽巖寺集中,途經華埠休整時留墨寶“詠龍頂”詩相關。陳毅將軍《詠龍頂》的詩作為:採茶舞 一麾出贛御外侮,時雨桃花華鎮遊。 三水環島伏金溪,粼光迸目結蜃樓。 醉欣戎歌品龍頂,君酌千觴志更酬。 惜日兄弟鬩於牆,而今揮戈逐倭寇。 在開化華埠還流傳着這樣一首抗戰 時期的“惜別歌”: 風習習,雨淅淅,桃紅柳綠杜鵑鳴。 意切切,情綿綿,親人相依惜別離。 送君千里終須別,盼儂逐寇傳佳音。 待郎徵倭凱歌還,妻為郎君沏龍頂

相關

進京迎奧運 從江西理工大學獲悉,該校的“中國奧運拉拉操寶貝”將以江西傳統的採茶舞為主要動作設計元素,把採茶舞帶入北京奧運會比賽的各個現場,向世界展示採茶舞的魅力,為奧運健兒加油。據瞭解,江西理工大學拉拉操隊共有13名隊員,7男6女。此次奧運拉拉操寶貝表演的採茶舞亦歌亦舞,舞者成三角形循環穿插,步履輕如蜻蜓點水,配以鼓樂,場面氣氛熱烈,富有濃郁的贛鄱風情,表達了全省人民對北京奧運的深深祝福。據悉,2008年1月,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體育展示現場表演拉拉操總決賽中,江西理工大學拉拉操隊以第一名的身份成為北京奧運會的“中國拉拉寶貝”,8月北京奧運會期間,將在射擊、擊劍和游泳等項目的場館進行現場表演。

戲劇音樂的創作及興起

任何藝術的存在都需要土壤與空間,隨着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羣眾對藝術的多元化需求,以聽戲為最高藝術享受的人越來越少了(少數戲迷除外),廣播電視的媒體作用已超過了劇場效應。戲曲音樂的品種不斷增多,這些年來出現了兩個引人注目的音樂品種:一是戲歌的出現,二是許多京胡琴師們不甘於“九龍口”的寂寞紛紛開起了京胡獨奏音樂會。上述兩種現象的出現,筆者認為這絕不是“不務正業”或“不甘寂寞”,而是現代戲曲多方位發展的歷史必然。戲歌,標誌着歌曲作家向中國民族音樂中最高成就的戲曲音樂深入挖掘的結果;而京胡獨奏音樂會,是琴師們基於數百首戲曲曲牌的積澱而產生出的獨奏能力與從後台走向前台的必然結果,這兩個品種無疑地為中國現代戲曲音樂增添了許多新的色彩。

現代戲曲已不同於傳統的戲曲音樂,它的展示有三大舞台空間:劇場戲院,音樂廳和廣播電視。因此,對於從事戲曲音樂的作曲家們,其創作活動就產生了多方位的走向:一是為戲曲譜曲;二是為戲曲清唱、包括戲歌譜曲;是為戲曲器樂也包括音樂會作曲。尤其是第三項,給了作曲家們無限廣闊的創作空間,因此可以創作如下的一些作品形式:

1、主奏樂器(如:京胡、板胡、梆(曲)笛、琵琶、古箏等樂器的獨奏、重奏及協奏)。

2、成章的管絃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

3、大型交響套曲型的音樂作品。

4、戲曲清唱劇。

5、戲曲風格的樂舞或舞劇。

綜上所述,這些戲曲音樂新品種非筆者所杜撰,而是音樂家們歷經四十餘年的耕耘所收穫的戲曲精品,現筆者將大家所熟知的作品開列如下:

器樂獨奏作品有:笛子獨奏《五梆子》《三五七》《藍橋會》;板胡獨奏《秦腔牌子曲》《河北花梆子》《紅軍哥哥回來了》;二胡獨奏《秦腔主題隨想曲》《影調》《寶玉哭靈》《河南小曲》;楊琴獨奏《林沖夜奔》;古箏獨奏《文姬歸漢》;京胡獨奏曲《夜深沉》等。

民樂合奏曲有:《京調》《迎親人》《紫竹調》《吳江歌》《採茶舞曲》《昭君怨》《將軍令》等。

大型交響套曲有: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交響樂《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交響組曲《蘇三》,交響樂《楊門女將》等。

有關歌曲的問題

1、《小鳥請到這裏來》

這是一首深情的歌曲,旋律優美流暢,通過“我們”與小鳥的對話表達了少年兒童與小鳥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2、《百鳥朝鳳》

這是一首嗩吶獨奏曲,是表現小鳥最形象的音樂作品之一。

《百鳥朝鳳》經過民間藝人長期的充實加工,已經成為一首經典的民族器樂曲,走向了世界──1953年曾獲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民間音樂比賽銀獎,在世界各地演出深受各國人民歡迎。

3、《少先隊員採茶歌》

《採茶歌》是我國南方的一種歌舞體裁,採茶的表演形式一般為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後發展為數人或數十人的集體舞。表演者身穿彩服,腰繫綵帶,男的執鞭,女的拿扇,作為模擬各種採茶的用具,載歌載舞。

表演內容多為種茶、採茶的過程。歌曲的體裁形式為小調。由周大風作曲的《採茶舞曲》是一首典型的表現江南採茶的歌曲,可以作為補充欣賞曲目。

4、《西湖春曉》

這是一首表現杭州西湖美景的歌曲。是一首非常優美的合唱歌曲。歌詞寫得非常有意境:朝陽上柳梢、清煙漫山腰;柳浪鶯聲報曉、清風隨波盪漾;人在鏡中喧,船在畫裏遊。一片詩情畫意。

歌曲的節拍採用八六拍,好似小船在湖上飄蕩的感覺,形象地表現了“船在畫裏遊”的意境。

5、《唱山歌》

《唱山歌》是電影《劉三姐》的插曲。“劉三姐”是壯族民間傳説中的歌仙,她用歌聲與財主作鬥爭,用歌聲唱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聲。

《劉三姐》是我國民間音樂中的瑰寶,20世紀60年代,最初以歌舞劇的形式出現,後來改編成電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最近由張藝謀導演的在桂林山水實景中的《劉三姐》更是引起了轟動。

經過50多年的不斷充實、提高,《劉三姐》不僅成為我國民間音樂的寶貴財富,現在已經走向了世界,成為世界瞭解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一個窗口。

器樂版本的採茶舞曲第一段的主奏樂器是什麼

二胡。

二胡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二胡,即二絃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絃樂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