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杭州茶文化歷史

杭州茶文化歷史

杭州是中國著名的茶葉產區之一,茶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唐朝,杭州就出現了杭州龍井茶,當時就備受皇室貴族的青睞。宋代時期,杭州茶葉江南第一,還出現了杭白菊並盛之風。

明清時期,杭州茶文化更加繁榮。當時的朝廷設立茶監,專門負責管理茶業,杭州茶葉是宮廷貢品之一。清朝乾隆時期,杭州籍茶商方文榮成功將龍井茶引入北京,從此龍井茶名聲大噪,成為了國內外知名的高檔茶品。

近年來,隨着茶文化的發展,杭州茶文化逐漸舉世聞名。杭州茶文化節、龍井茶文化節等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品嚐和了解杭州茶文化。杭州茶文化也成為了杭州的一張重要名片和品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形式,滲透(隨機推薦:花茶有哪些,學習茶道文化和茶藝教程請關 注:www.lheCha.Com)着中國主流文化儒釋道的深刻哲理和思想精髓,且與佛教的傳播存在着密切的淵源,在文化和精神層面均對世界產生了廣泛和顯著的影響、流行於100多個國家,被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稱為中國繼四大發明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

杭州地區自東晉(4世紀)時期靈隱寺建寺後即在佛寺附近的山地開始栽種樹。約在8世紀,西湖一帶的種植與品種記錄已經見諸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唐代陸羽(733-804)的《茶經》(約758年),當時主要分佈在北山一帶。及至北宋,佛教天台宗著名高僧、上天竺主持高僧辯才(1011-1091)大師由上天竺寺退居南山龍井壽聖院,因其喜好煮茶論道,特將靈隱寺廟一帶的茶樹移種到現在的風篁嶺一帶,遂使南山一帶逐漸成為茶葉種植的主要基地,並在明清以後發展成為世界之首“西湖”。因此,西湖景觀的所在地同時也是中國綠茶的重要孕育和發展基地。

現坐落於風篁嶺上的“龍井”一帶是11世紀宋代以降文人雅士與僧人品茶參禪的名勝地點,當年辯才、蘇軾、陸游等諸多文化精英曾在這一帶品茶參禪。他們把飲茶的過程作為一種精神享受,進行品格和情操的自我修煉;並將品茗活動作為寄情自然山水的一種介質,或於山間清泉撫琴烹茶,或文人相聚品茗、以詩會友,追尋和享受着“天人合一”的特別意境。由此,龍井茶的品茗與西湖景觀的觀賞行為建立了不可分割的精神關聯,並逐漸形成地方特有的習俗傳統、傳衍至今。茶文化也因此成為西湖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茶文化詳解:藴含江南風情的杭州茶文化

杭州是我們熟知的名勝古蹟存在地,在古代就有着許多的名人雅士在杭州這個美麗的地方作詩、觀賞。美好的場景也是有着美味的茶,你知道杭州有什麼美味的茶嗎?本期飲茶文化一起了解一下吧!

杭州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宋代。宋室南渡,建都臨安,把中原的儒學文化也帶到杭州。據宋吳自牧《夢樑錄》記載:“臨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壺拎水者沿門點茶。或朔月望日者,如遇兇吉一事,點杯鄰里茶水。”宋《鹹淳臨安志》中記有“歲貢茶葉”,可見當時杭州的茶葉已列為貢品。

杭州襟江帶湖。它西有西湖,南臨錢塘江,受一江一湖水汽調節和東南亞季風的影響,氣候温暖濕潤,時常有和風細雨,朝雲暮霧,獨特的小氣候十分有利於茶樹的生長。因此早在唐代杭州就是着名的產茶區。據陸羽《茶經》載:“錢塘(茶)生天竺、靈隱二寺”、“杭州臨安、於潛二縣茶生天日山者與舒州同”。

杭州自古以來就是名茶產區,如明代的13種名茶中就有3種是產於杭州的。如今的杭州名茶主要有: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區的西湖龍井、餘杭區的徑山茶、淳安縣的千島玉葉、桐廬縣的雪水雲綠、建德市的千島銀針、臨安市的天目青頂、富陽市的富春茗綠、蕭山區的雲石三清茶、濱江區的桂花茶。正是這些名茶構建了杭州茶文化的堅實基礎。

其實最早關於杭州茶葉的記載見諸於唐代陸羽《茶經》中提到的“錢塘天竺、靈隱兩寺產茶”。作為名茶之鄉的杭州,自古茶肆林立。《夢樑錄》裏這樣描述:“茶館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雪泡梅花酒,或縮脾飲暑藥。

夜市於大街有車擔浮鋪者,點茶湯以便遊觀之人。茶起之時,需奏樂鳴鼓,非同尋常。”明《西湖遊覽志》稱:“老龍井產茶,為兩山絕品。郡志稱寶雲、香林、白雲諸茶,未若龍井茶之清馥雋永也。”清乾隆下江南時,曾到龍井胡公廟。品茶後,讚不絕口,遂封胡公廟前18棵龍井茶樹為御茶。龍井茶葉由此聲名大振,盛譽久享。

杭州餘杭區的徑山寺,處於山巒重疊,林木葱籠的西天目山中。宋孝宗御書“徑山興聖萬壽禪寺”,號稱“江南禪林之冠”。清康熙書寺名“香雲禪寺”。徑山環境幽靜,樹林密佈,流水潺潺。徑山寺建於唐代,是讀佛、論道、參禪、品茗的好地方。青山綠水品香茗。

佛教中的參禪悟道,實際是“閉目靜思,修心養性”。坐禪允許飲茶。唐宋時,佛教興起,香火日盛,以茶助談,以茶助經,參禪悟道,成為一種風尚。茶與佛,茶與禪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年春季,徑山要舉行茶宴,由法師親自主持,然後獻茶於僧客。僧客接茶後,不能立刻飲下,而是聞香、觀色、再品茶,而後方可評論茶品;再談經論道。

到了明清時期,進山品茗論道者日眾,影響甚至遠播海外。日本禪師親自到徑山寺拜師取經,他們將徑山的茶宴形式帶回本國。據考,日本的茶道就是源自徑山。

浙江茶文化的介紹

  浙江,作為茶文化傳播重要的地區,二十多年前便成立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浙江茶文化的介紹,一起來看看。

  浙江茶文化的介紹

  浙江地處帶中部,東臨東海,南靠武夷山,西鄰皖贛,北接蘇滬,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省地形複雜,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説,多丘陵緩坡,土壤為酸性紅黃壤。氣候屬於帶季風型,冬季乾燥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強烈,年平均温度為15~18攝氏度,日照1800~2100小時,平均降雨為1100~1900mm,適宜茶樹種植成長。

  茶葉在浙江栽植最早是三國時期,葛玄先後創建了浙江天台上上首批道觀,由於道教視茶為養生之“仙藥”,葛玄亦鍾情於茶相繼在天台山主峯華頂和臨海竹山開闢了“葛仙茶圃”。

  據陸羽《茶經》記載唐時浙江茶區分為浙東浙西,浙西有湖州的長興縣、安吉、武康,杭州的臨安、於潛、錢塘,睦州的桐廬。浙東有越州的餘姚,明州(寧波)的貿縣,婺州(金華)的東陽,台州的始豐(天台)等。除了以上幾個地區,另外據有關文獻記載,還有温州地區的永嘉。

  在唐宋時期,浙江的名茶都是產在一些名山之中。浙江名茶與浙江名山秀水之間的關係。如風景如畫的西子湖畔的浙江龍井茶,普陀山上的佛茶,天台山素有“佛國仙山”之稱,天台山上主峯華頂峯出產華頂雲舞茶,天下奇秀的的雁蕩山“白雲茶”等等都是與名山大川相伴的。

  隨着優秀水質的發現,以及茶種植、製茶技術的提高,人們飲茶成風,這使浙江茶區在唐宋時期不斷的擴大,茶葉產量也隨之增加,茶葉的銷售也很暢通。如唐時期,浙江的湖州成為當時茶葉市場主要集散地。到了宋代發展到了星羅棋佈的狀況。茶葉的繁榮又推動了浙江飲茶風俗及茶文化的發展。

  從宋代開始,茶又成為婚禮宴客的必須品,據《冬京夢華錄》、《夢樑錄》等載,士族商賈家庭在操辦婚禮時候廣宴賓客,其中必須備茶,古人在結婚大喜之日烹茗待客人,賓主雙方既品嚐到甘美鮮爽的茶味又可共敍友情,互相勉勵祝福,更加增添了婚禮喜慶、祥和的氣氛。

  龍井茶文化是浙江茶文化的驕傲,西湖龍井茶成了中國綠茶的代表,浙江各地以生產龍井茶為時尚,各地茶葉生產亦以龍井茶為目標,至今龍井茶的生產工藝已傳播至越南等國家。西湖龍井茶成為中國綠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龍井茶所藴含的文化內涵,其影響力遠遠超越了名茶本身的物質層面,它成了中國茶的代名詞。

  龍井茶在中國茶的至尊地位的形成,是浙江杭州茶歷史文化積澱的結果。其所產生的輻射力已超越茶本身,各地來杭州觀光旅遊者,以到龍井問茶、虎跑品泉為幸,以到茶區觀光,欣賞採茶、製茶、茶藝過程為風雅,西湖龍井茶文化已成為杭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成分。

  浙江茶文化的歷史

  浙江地區名茶迭出,許多名茶有着優美的傳説、典故和趣談,如龍井茶、鳩坑毛鋒、九曲紅梅等都有着優美傳説,寄託了人們對親情、愛情等美好情感的嚮往,而與茶有關的泉、井也紛紛被抹上了神祕色彩,如龍井和老虎刨出的“虎跑泉”等等,與乾隆皇帝有着密切關係的“十八棵御茶”和“胡公廟”等現在都已成為遊覽觀光的好去處。“杭州雙絕”之 “龍井茶葉虎跑水”,現已成為杭州一句著名民諺。

  茶葉在浙江栽植最早是三國時期,據《臨海縣誌》引用抱撲子《園茗》記載:"蓋竹山有仙翁茶園,舊傳葛玄植茗於此"。葛玄(164-244),字孝先,江蘇句蘇人。他於赤烏元年和二年(238-239)先後創建了浙江天台上上首批道觀--天台院、桐柏觀和福聖觀,由於道教視茶為養生之"仙藥",葛玄亦鍾情於茶相繼在天台山主峯華頂和臨海竹山開闢了"葛仙茶圃"(明釋傳燈《天台山方誌 古蹟考》又據《東陽市志》記載三國吳時已產茶葉,東白山茶晉末就為人所賞識。南朝宋山謙之《吳興記》記載:"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温泉山,出上++下舛",烏程縣為湖州一帶,據陸羽《茶經》記載唐時浙江茶區分為浙東浙西,浙西有湖州的長興縣、安吉、武康,杭州的臨安、於潛、錢塘,睦州的桐廬。浙東有越州的餘姚,明州(寧波)的貿ㄗ縣,婺州(金華)的東陽,台州的始豐(天台)等。除了以上幾個地區,另外據有關文獻記載,還有温州地區的永嘉,《永嘉圖志》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還有睦州的淳安,《嚴州府志》載:"淳安茶舊產鳩坑者佳,唐時稱貢物"。可見唐宋時期浙江的茶區已經遍及全省了。

浙江杭州是我國產茶著名的地區,具有哪些特色

1、歷史悠久、基礎堅實

(1)杭州自古以來就是名茶產區,茶文化歷史悠久

杭州襟江帶湖。它西有西湖,南臨錢塘江,受一江一湖水汽調節和東南亞季風的影響,氣候温暖濕潤,時常有和風細雨,朝雲暮霧,獨特的小氣候十分有利於茶樹的生長。因此早在唐代杭州就是著名的產茶區。據陸羽《茶經》載:“錢塘(茶)生天竺、靈隱二寺”、“杭州臨安、於潛二縣茶生天日山者與舒州同”。

南宋時杭州已茶事興盛,城市茶肆大興,同時從寺院到宮廷再到民間的茶禮儀已成體系。名揚中外的徑山茶禮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

(2)眾多的名茶構建了杭州茶文化的堅實基礎

杭州自古以來就是名茶產區,如明代的13種名茶中就有3種是產於杭州的。如今的杭州名茶主要有: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區的西湖龍井、餘杭區的徑山茶、淳安縣的千島玉葉、桐廬縣的雪水雲綠、建德市的千島銀針、臨安市的天目青頂、富陽市的富春茗綠、蕭山區的雲石三清茶、濱江區的桂花茶。正是這些名茶構建了杭州茶文化的堅實基礎。

2、類型多樣、絢麗多姿

(1)秀麗的茶鄉風光

從龍井茶鄉到徑山茶鄉、天目青頂茶鄉,杭州各茶鄉都山清水秀,滿目葱蘢。

一片片茶園碧綠如染,一層層茶山連接雲天。春茶期間,細雨濛濛,漫山遍野,雲霧繚繞。茶園周圍林木成蔭,綠樹婆娑。每當早春時節,氣温回升,茶芽就象冬雷驚筍,吐出薪芽,青翠欲滴的茶叢,滿山遍野的映山紅,還有那山溪、小道、鳥語、花香、茶歌,穿着漂亮、玲瓏活潑的採茶姑娘,穿梭於茶叢間。此時的茶山,稱為人間仙境,並非誇張。

現代人處於煩囂的都市,對美妙似仙境的茶鄉,更為嚮往。現代詩人唐韜訪問龍井茶鄉後,竟要“詩人不做做茶農”,他在《訪西湖梅家塢茶村》的詩中吟道:“梅家塢村翠乾重,一縷香煙繞秀峯。如此湖山歸去得,詩人不做做茶農”。

(2)精湛的採茶、製茶工藝

經過數百年的實踐,杭州茶農積累了一整套精湛的茶葉採摘和製作工藝。

採茶一般在清明前後,採摘的標準根據不同的等級而不同,如極品龍井芽葉細嫩,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每公斤幹茶有茶芽8萬個左右。

龍井茶的炒制技術巧奪天工,炒制手法包括抖、帶、搭、甩、捺、拓、扣、壓、磨、推等,號稱十大手法。炒制時,不時變換手法,因勢呵成,巧妙非常。

(3)獨特的品質風格和品飲趣味

杭州的眾多名茶各具獨特的品質風格。如:西湖龍井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名譽中外,其外形似碗釘,色澤翠綠或帶糙米色,鮮活而油潤,香氣鮮爽持久,滋味甘鮮可口,葉底黃綠,嫩勻成朵;徑山茶外形細嫩,緊結顯毫,色澤綠翠,內質慄香持久,滋味爽口,湯色嫩綠,葉底細嫩;千島玉葉外形條直扁平,挺似玉葉,芽壯顯毫,滋味醇厚耐泡,湯色明亮,葉底厚實均勻;雪水雲綠外形挺直扁圓,嫩綠似蓮芯,銀茸素裹,清香高雅等等。

由於杭州名茶多為綠茶,因此在品飲方面也獨具特色。以品賞龍井茶為例,宜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透過玻璃杯看去,猶如蘭花初綻,鮮活成朵,旗聳立,交相輝映,亭亭玉立,栩栩如生;茶湯嫩綠,清澈明亮,舉杯品嚐,香馥若蘭,鮮爽可口。關於龍井茶的品飲,清代陸次雲曾有一番探幽人微的讚歎:“龍井茶,真者甘香如蘭,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與齒頰之間,此無珠之味,乃至味也。”

(4)古老動人的茶傳説和趣聞軼事

杭州作為眾多名茶的發源地,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關於茶的傳説,有“十八棵御茶”的傳説、“龍井”之名由來的傳説等等。

名茶還與眾多的名人留下了不少的軼事佳話。從“君不可一日無茶”的乾隆皇帝到、周恩來、等老一輩家,再到美國總統尼克松、朝鮮首相金日成、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法國總統蓬皮杜等都與龍井榮有着深厚的淵源。

這些典故、軼事是旅遊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增加了實體性景觀的文化內涵和趣昧性,能達到引人人勝的效果。

(5)形式多樣的茶禮

在杭州茶文化中頗有特色的茶禮主要由宮廷茶禮、民間茶禮和寺院茶禮三塊組成。

杭州的宮廷茶禮在宋代已頗具規模,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宋徽宗趙估作有《文會圖》。圖的下方有四名侍者分侍茶酒,茶在左,酒在右。巨大的方案可環坐十二個位次。宴桌上有珍羞、果品及插花。樹後石桌上有香爐與琴。整個宴會設在寬敞的廳堂中,氣氛較一般的茗飲拘謹,是禮儀性的宮廷茶宴。

杭州的民間茶禮是自南宋時迅速發展起來的(宋代是茶文化由中間階層向上下兩頭擴展的時期,使茶文化逐漸成為全民族的禮儀與風尚),相當部分延續至今。主要表現為:迎賓送客以茶相待,禮尚往來茶葉為首選,在婚媧、祭祀層面表現也尤為突出。

如宋人吳白牧的《夢樑錄》記述了當時杭州婚姻習俗中的“茶禮”,俗稱“茶定”,即男方向女方求婚的聘禮。當然.聘禮的內容以龍井茶為主。“茶禮”是男女雙方最後確定婚姻關係的重要形式。

在杭州不少地方,除夕夜請菩薩,需把當年採摘的頭茶作供品,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茶葉豐收。大年初一清晨,每家每户必須讓男子先起牀,泡上一杯當年產的龍井新茶,拿兩個金團,放在灶神堂前,恭祭天地神靈。每年新茶上市之前,也需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取意讓他們先嚐新,同時配以諸色細果,饋送親戚比鄰,叫“七家茶”。茶農最害怕天旱和蟲災,如果遇到天旱和蟲災,必須用豬頭三牲祭祀龍王菩薩、孟姜菩薩,有時還要抬着龍王的神位,一路敲鑼打鼓,去茶山上兜一圈,這叫“出神”。目的是為了求雨、消除蟲災。

杭州的寺院茶禮儀是杭州茶文化禮儀中獨具魅力的一塊。杭州的茶文化與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據記載,杭州最早植茶的就是寺院。陸羽在《茶經》中載:“錢塘(茶)生天竺、靈隱二寺。”杭州兩湖山區的寶雲寺、白石寺、垂石寺均產茶。又因為茶理中的養生、清思等與佛理相吻合,就更促進了寺院儀的發展。其中最著名的是餘杭的徑山寺茶宴。宋代徑山寺以佛和茶名,號稱江南撣林之冠。茶宴上,要坐談佛經,也談茶道,並賦詩。徑山的茶宴有一定的程式。

(6)雅俗共賞的茶詩、茶詞、茶聯

杭州有許多著名的茶詩、茶詞,縱貫古今。如唐代詩人釋皎然的《對陸迅飲天目茶元居士晟》,與陸游同時代的皇甫曾所作的《送陸鴻漸天日採茶回》,乾隆所作的《觀採茶作歌》、《於金山烹龍井雨前茶得句》、《再游龍井作》、《坐龍井上烹茶偶成》等等。特別是“龍井新茶龍井泉,一家風味稱烹煎”,“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等名句,膾炙人口。近代的如周祥均所作的《龍井茶虎跑水》,如行雲流水,令人傾倒。

杭州的茶聯大多以茶事為內容,常懸掛在杭州茶館、茶樓、茶室、茶葉店、茶座的門庭或石柱上。昔日杭州幾溪的林海亭、九溪茶場、藕香居,現今杭州龍井秀萃堂茶室、九溪十八澗茶廳、茶人之家l西湖國際茶人村等均有許多茶聯。如:“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日歸可緩,試同歌陌上花開”、“無事且臨溪,喝杯茶去;有泉可灌足,得空再來”、“泉從石出情宜冽,茶白峯生味更圓”、“泉清讓虎跑,茗貴稱龍井”、“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等等。這些茶聯常給人古樸高雅之美,也常給人以正氣睿智之感,還可以增加品茗情趣。

(7)獨具風韻的杭州茶館

杭州的茶館歷史悠久。南宋時茶事興盛,金人滅北宋,南宋建都於杭州,把中原的儒學、宮廷文化都帶到了這裏,使這座美麗的城市茶肆大興。《夢粱錄》載:“杭州茶肆,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四時賣奇茶異湯。”那時的茶館已經分出各種不同的種類來了,有聽琴説書就着茶的,文人雅士聚會開茶話會的,市井引車賣漿者則常常在街頭茶攤上邊鬥茶邊談天説地,趙盂煩專門有《鬥茶圖》記錄了這一場景。到了明代市井裏巷間的茶館就極為普遍了,張岱和吳敬梓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作了詳細的描寫。《儒林外史》中有個馬二先生,去了吳山,見“這條街,單是賣茶的,就有三十多處”。19世紀中葉,杭州包括近郊在內,全市已有大小茶館二百多家。

杭州的茶文化起源

證明杭州灣地區是茶樹起源中心及華夏茶文化起源聖地

摘 要 在距今八千年前的杭州跨湖橋遺址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樹種籽”,這意味着世界上終於有了一顆古老的茶樹種籽,這是零的突破,證明世界上有茶屬茶樹種至少在八千年以上,比已知最早的雲南2700年樹齡的野生大茶樹,大大提早了五千多年。這顆茶籽不僅是“茶樹起源中心在杭州灣地區”的確證,還是人類在八千年前就已與茶有了聯繫的確證。而同時出土的跨湖橋遺址出土的原始茶與茶釜,使世界飲茶的歷史一下提前到八千年前!我們看到了八千年前的原始茶麪貌,我們還可以藉此破譯遠古茶的更多祕密。進而聯繫種種茶文化遺存,證據確鑿地提出“杭州是世界上唯一有較完整發展環節證據的茶文化起源聖地”的新觀點。

關鍵詞 杭州灣出土;八千年前;世界上最早;茶樹種籽;原始茶與茶釜;茶樹及茶文化起源中心

一、跨湖橋遺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樹種籽”

(一)證明世界上有茶樹至少在八千年以上

這顆極其珍貴而難得的世界上最早的“茶樹種籽”,出土於2001年發掘的杭州蕭山跨湖橋遺址T0510探方的第7層中,由於一直未引起考古人員的重視,只當作一般出土種實對待,故消息沒有傳開。直到2005年4月13日,我在翻閲新購之《跨湖橋》(考古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①時,在《跨湖橋遺址出土的植物種實》彩版四五頁上突然看到一顆茶籽的圖片及“茶Camellia sinensis”字樣,真是非常震驚,幾疑看錯——我深深知道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世界上終於有了一顆古老的茶樹種籽,這是零的突破;而且它已有八千歲之久,證明世界上有茶屬茶樹種至少在八千年以上,比已知最早的雲南2700年樹齡的野生大茶樹,大大提早了五千多年。

為了進一步核實,筆者特地去浙江省考古所,在原考察者鄭雲飛博士的幫助下,近距離地觀察到這顆茶籽:其表皮呈黑褐色,略有炭化跡象,但並不粗糙,較為平滑;其形狀為1.42×1.58釐米的圓形,種臍端微圓突,種臍處營養器官部分已消蝕為空,故呈現一條裂口。從種籽較圓,種臍位於圓中並呈圓突來判斷,應為單室茶果(一個茶果中只有一顆種籽)的種籽;其外觀,與今杭州地區的龍井茶樹的單室茶果種籽形狀非常接近,而體積大小,則完全相符合,而與皮糙個大的油茶子或西南某些較原始的大茶樹茶籽差別較大。這真是很有意味的,值得更深入地追考研究。

(二)是“茶樹起源中心在杭州灣地區”的確證

一般來説,可食葉的茶樹屬於山茶科(Theaceae)茶屬(Camellia)茶樹種(Camellia sinensis)。現已發現山茶科共有28屬700多種,其中茶屬有200多種,如山茶花種(Camellia Joponica)、茶梅種(Camellia Sasangua)等都是。茶屬是山茶科中較原始的一個屬,而據地質考察,至少在3000萬年前的第三紀中新世,山茶科植物已在長江中下游以南、雲南東部等“南部南帶及熱帶植物省”出現(見中科院南京地質生物研究所宋之琛、李浩敏等《我國中新世植物區系》文,《古生物學報》1978年4期)②。前蘇聯植物學家瓦維洛夫等在長期深入考察後,認為茶樹起源中心在中國東部等地③;瑞典著名植物分類學家林奈最先為茶樹定學名:Thea sinensis,意即“中國茶樹”;然國內一般都認定茶樹起源於雲貴川鄂一帶。

在這以前,唯在杭州灣南岸地區曾發現地質年代為第三紀的茶屬葉化石一塊,貴州晴隆縣發現晚第三紀的一顆接近四球茶樹種的種籽化石,但都無法確定是茶樹種。因此,這顆茶樹種籽,不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古茶樹種證據,再加上茶屬葉化石、中國東部説、以及自古至今文獻等記載數浙江茶、茶事、茶俗一直早而多等綜合因素,這茶籽還是推翻以往各種茶樹原產地之説,成為“茶樹起源中心在杭州灣地區”的確證。

(三)是人類在八千年前已與茶有了聯繫的確證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這顆茶樹種籽出土於文化層中,是與橡子、陶器等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物一起發現的,是人類的採集物,而不是自然的遺落。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是人類在八千年前已與茶有了聯繫的確證!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作進一步探索:很顯然,跨湖橋人已對茶籽感興趣,所以才會收藏它,而茶籽是沒法食用的(苦澀得不得了),八千年前也無榨油的可能(且此茶籽也非油茶子),何況茶籽者,本就是茶的種籽,這是它最本質的特性,故其最大的可能應該是作種子採集儲備的。推測當時跨湖橋人已開始喝茶葉之茶了,所以才會對茶籽感興趣,也即,茶樹已受到重視;而從其它種種信息及跡象分析,當時當地已有茶樹已可以肯定,那麼這顆茶籽應該正是跨湖橋人在八千年前已開始培植茶樹的證據(雖説只有一顆茶籽,但它是歷經八千年時光的倖存,從或然率角度來説,這一顆,已代表了當時至少有上千顆以上)。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茶之故鄉,但一直説不清國人是何時開始喝茶的,眾説紛紜,大膽的追溯至神農時代,也有贊同始於西周的,謹慎的甚至主張唐或三國魏晉。此類觀點,基本上是依據對文獻史料不加考辨的尋章摘句,而非研究。1980年代以來,筆者一直在對華夏茶文化之根作很深入的研究與追尋,通過對考古發現和民族文史等多方面資料的綜合探析,認識到飲茶必起源於原始時代,並與古越人有關,1990年提出了“飲茶文化創始於中國古越人,可追源到新石器早期”的新論,引起史學界與茶學界的極大重視——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觀點,一個性的論點,不是筆者別出心裁的創新,而是依據大量資料跨學科研究探尋所得出的紮實結論。

這一結論由於正確而漸漸被更多資料所證實,並還釋疑了不少古老的茶文化謎團,因而已為許多深入研究者所信服與認同,稱之為茶史研究上的一大突破,深刻地影響了茶學界,開闢出一片原始茶文化研究的新領域。與此同時,則是西周、三國、唐代等説的被擯棄。如此較前已有很大突破,但由於沒有過硬證據,結論還停留在分析推論階段,很難令人完全信服。不過只要觀點正確,證據自然會慢慢聚攏來,跨湖橋出土的茶樹種籽,作為茶史上可確認的最早茶樹種實物,確鑿地將有茶樹及飲茶之始大大推前到至少八千年以前,杭州也因此在世界茶史上有了源頭意義的明確而重要的地位。

二、跨湖橋遺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原始茶與茶釜

説到茶,須先説明:茶料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眾所周知的茶葉,一類則是“非茶葉”。

在跨湖橋T0411⑧層中出土了一件小陶釜,外底有煙火薰焦痕,器內盛有一捆植物莖枝,長度約5—8釐米,單根直徑一般在0.3—0.8釐米間,共約20餘根,紋理結節均很清晰,出土時頭尾整齊地曲縮在釜底。顯然,這是陶釜煮燒植物莖枝的遺蹟,考古人員定其為中藥及罐。然而,這捆植物莖枝,顯然未經過炮製處理,也即,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藥;且藥性也無法確斷。故只能稱之為“煮燒一種湯液的植物莖枝”。至於這樣的湯液是什麼?相信熟悉民間飲食文化的人都會脱口而出説“茶”的,民間習慣將凡用枝葉和藥草等煮成的益體飲料稱為“茶”,可見其合適的稱呼應當是“茶”。

多數人已不知古老的茶曾有用各種植物的根、莖、皮、葉、花、果等為原料煎煮出來的歷史了。其實這類古老的煎茶如今在民間土俗中還有較多保留,如“葛根茶”、“桑枝茶”、“白楊樹皮茶”、“槐樹葉茶”、“玫瑰花茶”、“山楂核桃茶”等等。其中桑枝茶及赤檉柳茶皆用“帶葉莖枝”為原料,而古風猶存的雲南傣族等,則有將春茶樹梢“連枝帶葉”摘下,懸於火上烤香後放入茶罐內煎煮為茶的風習。值得一提的是,這類茶煎煮後的廢棄物非常接近於該出土物的狀態——經烘烤後外皮幹緊的莖枝不易腐爛,而煮熟的葉子則已消亡。遠古煮茶的原料是十分廣泛的,因此,無論該出土物為何種植物,均不妨礙其為“茶”的性質,並且,該種出土植物無論藥性如何,也都可歸入“茶”的範疇之中。

跨湖橋遺址出土的茶與茶釜,使世界飲茶的歷史一下提前到八千年前!我們看到了八千年前的原始茶麪貌,我們還可以藉此破譯遠古茶的更多祕密。

三、杭州是世界上唯一有較完整發展環節證據的茶文化起源聖地

跨湖橋出土的茶樹種籽、及原始茶與茶釜,以無可否認的真實存在,證明了八千年前杭州已有茶樹,人們已經喝茶。而我的系列研究早已指出(這裏只能簡要述之):“茶”是誕生於森林中的,故“茶”(古越語讀若zo),最初是指“對森林的利用”,“雜”字還殘留其遺意。因此,起初不僅許多食物等稱作“茶”,就連房屋等也稱為“茶”,如“舍”(古音so)等,即“茶”之遺呼;同樣,“船”在古時又稱“槎”(古音co,古不分z、c、s音),也是“茶”之遺呼。發展到後來,才集中稱呼某些益身食物及原料乃至樹等為“茶”。從“茶”可指稱茶樹、茶葉、茶湯等來看,其名稱的含混不分,正是起於原始矇昧時代的胎記。“茶”稱呼的概念發展歷程大致如下:

森林中的一切被利用物——可生食動植物(基諾族涼拌生食茶、湖南三生茶即其遺韻)——以動植物原料煮燒的多湯食物(苗族打油茶、隴南罐罐茶、江南蓮棗茶是其遺韻)——以植物等原料煎煮的飲料(如川貝萊菔茶、桑菊茶等)——以茶葉煮泡的飲料。

簡而明之,“茶”大致經歷了“森林——食物——飲料”這樣三個發展階段。其中,“食物”及“飲料”前階段,為“非茶葉之茶”;到“飲料”後階段,才出現“茶葉之茶”。

從跨湖橋出土的茶與茶釜來推算,“非茶葉之茶飲料”大致出現在已發明煮燒器的數萬年前,成熟於已有陶器的1萬年前後;從八千年前就已有茶樹來看,“茶葉之茶”的出現可推至萬年前後;從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打茶筒、豐富的茶崇拜遺蹟等,分佈於杭嘉湖地區距今約六千年的崧澤文化中出土了最早的擂茶缽來看,吾中華飲茶是誕生、豐富及成熟於杭州灣一帶的(也即古吳越地區)。

茶文化起源非常古老,有着曲折漫長的歷史面貌,杭州至今存留着源頭意義上的較完整發展環節遺蹟。如從“名隨其主”來追溯,“茶”之音為古越語,則杭為越人;從茶誕生於森林來説,杭州自古流傳着“龍井女茶祖與十八棵茶祖樹傳説”,是茶祖崇拜的信仰解釋部分,類似佛教的經本,實即茶圖騰原始宗教《聖經》遺存;而龍井山上還有古老的“胡公廟”受歷代茶農祭祀,顯然正是茶神廟;

而最近在杭州龍塢茶鄉一座晚清茶商所建的“古雕花樓”的樑枋上,新發現一對“龍井茶供”雕刻:其下為頗有唐代風韻的“荷葉蓮蓬碗”,其上是“二葉一芽的龍井茶青”,組合成以龍井茶青供茶祖的意藴圖案。而其旁還有一對供果實、一對供花朵的雕刻圖案,共組合成“六合茶清供”雕刻圖案。這與嗜茶,有着濃郁茶圖騰遺俗的土家族茶農,在造屋時要在梁木鑿個眼,再用紅布包上茶葉、米、銀子、硃砂,並滴上酒,塞填於樑眼內,以祈茶圖騰鎮邪佑福的古俗,具有相同含義,是一脈相承的遺風;

舊時杭州茶鄉,每年第一鍋新茶炒好時,必須先恭敬地衝泡第一杯新茶,虔誠地敬奉在“灶神”面前,並在清茶旁放上一支翠柏,含祝願:新茶炒如翠柏一般青綠,其中含有更遠古深奧的茶圖騰含義。這些都充分證明了杭州確曾有原始的茶圖騰崇拜存在過——茶圖騰是人類森林時代的原始宗教;再從茶為食物追溯,則杭古有七家茶、立夏茶、阿婆茶、擂茶、豆子茶、繡茶等原始性狀的食物茶,今“餘杭鹹茶”為其遺韻;若從茶為飲料追溯,則跨湖橋出土茶與茶釜為非茶葉飲料茶的最早證據,崧澤文化的擂茶缽及南宋杭人熱衷吃的擂茶是其延續;“茶葉之茶”正是從這類茶中分化進化出來。

從茶圖騰、原始茶、到世界上最早的茶樹種籽、原始茶與茶釜、擂茶缽與擂茶④等,杭州已卓然成為世界上唯一有較完整發展環節證據的茶文化起源聖地!因此,跨湖橋出土的茶樹種籽及原始茶與茶釜,是奠定杭州為“華夏茶都”的重要聖物,是確認杭州為茶樹起源中心及飲茶發源地的重要證據,它們解釋了杭州自古以來茶文化濃郁之根深流長緣由,讓杭州茶文化因此而居有世界茶文化之祖的地位,杭州人對此尤其不可等閒視之!

杭州茶文化旅遊有哪些特色?

茶文化旅遊是將茶業資源和旅遊資源相結合並綜合開發的新項目,是以得到茶業物質享受和茶文化精神享受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文化旅遊。對於都市旅遊來説,開發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但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杭州對於外地遊客的吸引力不僅在於現代的都市文化,而且在於歷史沉澱後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近年來旅遊者尋求多樣化的綜合性滿足,對特色旅遊的興趣越來越強,對"自然"和"本色"尤其偏愛,因此杭州可依託具有休閒價值、觀賞價值和體驗價值的西湖龍井茶文化,開拓全新的旅遊方式,使消費者得到養生保健、反璞歸真、具有文化品味的旅遊享受。

七山二水一分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及自中唐以來長期積累的茶葉生產經驗,使杭州在徽宗崇寧元年就成為浙江有名的茶場。西湖龍井色澤翠綠,香郁若蘭,味醇甘甜,形似雀舌,成為杭州名茶約始於明代嘉靖年間,五百年來盛名不衰。

茶的起源與傳説

1、起源

中國飲茶起源眾説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説法也都有。

造成眾説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説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説法。

2、傳説

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説法也因民間傳説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

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説法。

擴展資料:

茶的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4-12釐米,寬2-5釐米,先端鈍或尖鋭,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或初時有柔毛,側脈5-7對,邊緣有鋸齒,葉柄長3-8毫米,。

花1-3朵腋生,白色,花柄長4-6毫米,有時稍長;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闊卵形至圓形,長3-4毫米,,宿存;花瓣5-6片,闊卵形,長1-1.6釐米,基部略連合,背面,有時有短柔毛;雄蕊長8-13毫米,基部連生1-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先端3裂,裂片長2-4毫米。

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釐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

茶文化的起源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起源,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起源

  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並將成為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如今,茶發展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為美容、養顏的飲料,從宮廷傳到民間後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博學的勃萊迪牧師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在法國人眼裏,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為是“萬病之藥”,是“原子時代的飲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脱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範圍,發展升華為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為“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茶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徵。中國人為什麼愛茶,因為,喝茶有益,喝茶有禮,喝茶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茶是中國由古至今都流傳的文化,是中國國民都知道的飲品,我們還要發揚茶文化推進茶文化的發展!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台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紛紛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 湘禮湘情“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

杭州茶館最大的特點是

杭州茶館最大的特點是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藴。

杭州的茶文化有着淵源而堅實的基礎,無論是茶的產銷還是茶藝的發展,她都佔據了一個重要歷史性及權威性的地位,其存在和發展與杭州市民精緻的居住生活習慣有着密切聯繫,加上杭州又擁有一流的茶業文明研究機構,比如浙江大學的茶學系、茶葉博物館等等。

探究杭州的茶,不妨先看看具有杭州本土特色的茶館。杭州的茶館相比較於“擺龍門陣”的川茶館,聽曲賞戲的京茶館,以及“飯前茶”的粵茶館等,其更講究名茶名水之配,講究品茗賞景之趣,有一種風雅、詩意的情致。

杭州茶館的特色風格傳承了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早在南宋年間茶藝館就屬杭州的流行行業,據《杭州史地叢書》記載:南宋杭城,茶事頻繁,商業興旺,茶坊盛行;茶坊插四時鮮花,張掛名人書畫,裝點門面,賣四時奇茶。到1931年,杭城茶館業達555家,足見茶館業當時在杭城的繁榮景象。

隨着歷史的變遷,社會文化的進步,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杭州休閒生活的發展一系列社會條件的成熟與穩定。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年,茶館業在杭城的重新樹起南宋茶事繁榮之景,從側面反映了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

茶的資料(為了2分的別進)

1、杭州龍井

龍井,本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泉名,而現在主要是茶名。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的龍井村,歷史上曾分為“獅、龍、雲、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為以產於獅峯的老井的品質為最佳。 龍井屬炒青綠茶,向以“色綠、香郁、味醇 、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好茶還需好水泡。“龍井茶、虎跑水”被並稱為杭州雙絕。虎跑水中有機的氮 化物含量較多,而可溶性礦物質較少,因而更利於龍井茶香氣、滋味的發揮。 沖泡龍井茶可選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一旗一,,上下沉浮,湯明色綠,歷歷在目,仔細觀賞,真可説是一種藝術享愛。

2、蘇州碧螺春

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國內著名的名茶,常被作為高級禮品。

3、黃山毛峯

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佈在桃花峯的雲谷寺、鬆谷庵 、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裏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藴成良好的品質。 黃山毛峯採製十分精細。製成的毛峯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 黃山名茶眾多,除毛峯外,還有休寧的“屯綠”,太平的“猴魁”,歙縣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膾灸人口。

4、廬山雲霧

產於江西廬山。號稱“匡廬秀甲天下”的廬山,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適宜茶樹生長。 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

5、六安瓜片

產於皖西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採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

6、恩施玉露

產於湖北恩施。湖北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現仍是我國的重要產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國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其製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對採製的要求很嚴格,芽葉須細嫩、勻齊,成茶條索緊細,色澤鮮綠,勻齊挺直,狀如松針;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清鮮,滋味甘醇 ,葉底色綠如玉。“三綠”(茶綠、湯綠、葉底綠)為其顯著特點。 日本自唐代從我國傳入茶種及製茶方法後,至今仍主要採用蒸青方法制作綠茶,其玉露茶製法與恩施玉露大同小異,品質各有特色。

7、白毫銀針

這是一種白茶,產於福建北部的建陽、水吉、鬆政和東部的福鼎等地。 白毫銀針滿坡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因而得名。沖泡時,“滿盞浮茶乳”,銀針挺立,上下交錯,非常美觀;湯色黃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由於製作時未經揉捻,茶汁較難浸出,因此沖泡時間應稍延長。 白茶味温性涼,為健胃提神,祛濕退熱,常作為藥用。在港澳地區,零售商店常將少許白茶拼配進其他茶類,以提高其檔次,進而獲取商業價值。

8、武夷巖茶

產於福建崇安縣武夷山。 武夷巖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 武夷巖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羣從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9、安溪鐵觀音

產於閩南安溪。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製作過程中因咖啡鹼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後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究。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後,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

10、普洱茶

產於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採用綠茶或黑茶經蒸壓而成的各種雲南緊壓茶的總稱,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 普洱茶的品質優良不僅表現在它的香氣、滋潤,滋味醇厚,主要供藏族同胞飲用。 普洱茶的呂質優良不僅表現它的香氣、滋味等飲用價值上,還在於它有可貴的藥效,因此,海外僑泡和港澳同胞常將普洱茶當作養生妙品。

中國茶道的歷史和怎樣傳承做法?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當時社會上茶宴是一種很流行的社交活動。唐呂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吳覺農先生認為: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莊晚芳先生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説:“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

陳香白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説、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一心”。

周作人先生則説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説,可以稱作為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認為“和、靜、怡、真”應作為中國茶道的四諦。因為,“和”是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方法。“怡”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台灣學者劉漢介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學》一書中,將茶道定義為:以身體動作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它包含了藝術的因素、社交因素、禮儀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個因素。

久鬆真一先生則認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它具有綜合性、統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其內核是禪。

熊倉功夫先生從歷史學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種室內藝能。藝能使人本文化獨有的一個藝術羣,它通過人體的達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湯文化研究會倉澤行洋先生則主張:茶道十一深遠的哲理為思想背景,綜合生活文化,是東方文化之精華。他還認為,“道是通向徹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國的茶道可以説是重精神而輕形式,在各歷史階段也有不同的表現,各種茶也不盡相同,百花齊放,但都體現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5、茶道的發展

唐代: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

民間和宮廷的共同參與,使唐代茶文化掀起了一個高峯。

陸羽《茶經》中説“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盛於國朝,兩都並荊渝間,以為比屋之飲”。“比屋之飲”,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飲茶的意思,可以照見唐代國都長安等地飲茶的普遍程度。除了“兩都並荊渝”之間以外,飲茶之風也是同樣盛行,這種情況以《封氏聞見錄》中記載的最為典型,“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可見,茶飲已經深入民間,成為生活之必需。

茶葉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備十分豐富的內涵。在大眾茶飲和宮廷茶飲之外,還有一個僧侶圈。這些人中有不少是陸羽的師友,如智積,懷海和尚,靈一和尚,及皎然、齊己等。是陸羽的茶藝老師,由於陸羽的烹茶技術提快,烹出的茶湯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積和尚到了非陸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這也説陸羽從智積和尚的高超烹茶藝術中得到了精髓並有了新的發展。

茶與佛教的緣份很深,到了唐代這種緣份聯繫得更加緊密了。近年來陝西法門寺出土的唐僖宗時期的金銀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飲之間的特殊關係。

在唐代茶文化的發展中,文人的熱情參與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典型的是詩歌中的茶詩創作。

唐代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在唐詩中,有關茶葉的作品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齊已的《謝湖茶》、皎然的《訪陸處士羽》等。這些茶詩的形式有古詩、律詩、絕句等,內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飲茶、茶具、採茶、製茶等各個方面。

唐代文人們以茶會友,以茶傳道,以茶興藝。使茶飲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飲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厚。同時,這些文化藝術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國茶葉歷史的寶貴資料。

眾所周知,公元780年前後陸羽撰寫的《茶經》三卷,是中國第一部茶葉專著,它標誌着茶學系統的確立,在推動茶飲繼續擴大的同時,也開創了茶葉專著撰寫的先河。

自《茶經》後,不少有識之士,對茶葉及其相關內容進行了及時的總結,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現了不少茶葉專著。如皎然《茶訣》三卷,張又新《煎茶水記》一卷,温庭筠《採茶錄》一卷,佚名《茶苑雜錄》一卷,裴汶《茶述》、温從雲等的《補茶事》和毛文錫的《茶譜》等。

陸羽著《茶經》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陸羽是中國的“茶聖”。《茶經》是中國茶葉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葉科學和文化的系統總結。《茶經》建立了茶學的基本框架結構,直接促進了茶葉生產和飲用的快速發展。

飲茶習俗,走過了數千年的曲折路程,終於在唐代由混沌走向了文明,唐代的茶書編撰,從草創走向哲理,奏響了茶文化歷史上優美的序曲。

宋代: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並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闢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緻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於宋代著名茶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連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進新居,左右鄰居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這時,茶已成為民間禮節。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貴族色彩。於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範疇內,得到了更為豐滿的發展。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封建禮制對貢茶的精益求精,進而引發出各種飲茶用茶方式。宋代貢茶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後,通過精工改制後,在形式和品質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號稱"小龍團餅茶"。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珍惜備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團,而這些大臣往往自己捨不得品飲,專門用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賜贈大臣前,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花草圖案貼在上面,稱“繡茶”。

宋代是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在以貢茶一路衍生出來的有“繡茶”、“鬥茶”;作為文人自娛自樂的有“分茶”;作為民間的茶樓、飯館中的飲茶方式更是豐富多彩。

宋代民間飲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時期的臨安(今杭州)。南宋建都臨安之時,由於南北飲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為中心的茶館文化嶄露頭角。現在的茶館在南宋時被稱為茶肆。據吳自牧《夢粱錄》卷16中記載,臨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調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佈置,茶肆張掛名人書畫、陳列花架、插上四季鮮花。一年四季賣奇茶異湯,冬月賣七寶擂茶、饊子、葱茶......,到晚上,還推出流動的車鋪,作應遊客的點茶之需。當時的臨安城,茶飲買賣晝夜不絕,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後也還有人來提瓶賣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層次,以適應不同的消費者,一般作為飲茶之所的茶樓茶店,顧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習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當時稱此為“掛牌兒”。有的茶肆,“本非以茶點茶湯為業,但將此為由,多覓茶金耳”。時稱“人情茶肆”,有的“專是五好打聚處,亦有諸行借工賣會人會聚行老”,時稱“市買”。再有一些茶肆,專門是士大夫期朋會友的約會場所,著名的“蹴球茶坊”、“蔣檢閲茶肆”等。還有一種稱為“花茶坊”的茶樓,樓上專門安置妓女誘客,這些茶肆名為茶坊,實為場所。

"繡茶"的藝術是宮廷內的祕玩。據南宋周密的《乾淳風時記》中記載,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貢的第一綱茶就列到了宮中,這種茶的包裝很精美,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據説一隻可沖泡幾盞。大概是太珍貴的緣故,一般捨不得飲用,於是一種只供觀賞的玩茶藝術就產生了。這種繡茶方法,據周密記載為:“禁中大慶會,則用大鍍金,以五色韻果簇龍鳳,謂之繡茶,不過悦目。亦有專其工者,外人罕見”。

另一種稱為“漏影春”的玩茶藝術,是先觀賞,後品嚐。“漏影春”的玩法大約出現於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時,已作為一種較為時髦的茶飲方式。宋代陶谷《清異錄》中,比較詳細地記錄了這種做法:“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鬆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湯點攪”。“繡茶”和“漏影春”是以幹茶為主的造型藝術,相對於此,“鬥茶”和“分茶”則是一種茶葉沖泡藝術。

“鬥茶”是一種茶葉品質的相互比較方法,有着極強的功利性,它最早是應用於貢茶的選送和市場價格品位的競爭。一個“鬥”字,已經概括了這種活動的激烈程度,因而“鬥茶”也被稱為“茗戰”。

如果説“鬥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的話,那麼“分茶”就有一種淡雅的文人氣息。“分茶”亦稱“茶百戲”、“湯戲”。善於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脈,創造許多善於變化的書畫來,從這些碗中圖案裏,觀賞者和創作者能得到許多美的享受。

宋代茶學由於比較專注於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統性上與唐代相比都有新的發展。宋代茶葉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深化,並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與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構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燦爛篇章。

元朝: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高氣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茶藝漸漸返樸歸真。

南宋時期,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繼續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的北方金人統治區域中,卻相對冷落。

元代統治者雖非漢族,在統一過程中也有不少傷農行為,但於此同時也推行過一些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編印《農桑輯要》等等。在元朝出版的別二部書《農書》和《農桑撮要》中,把茶樹栽培和茶葉製造作為重要內容來介紹。這表明元朝統治者對茶業還是支持和倡導的。

元代茶飲中,除了民間的散茶繼續發展,貢茶仍然延用團餅之外,在烹煮和調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產生,這是蒙古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漢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在茶葉飲用時,特別是在朝廷的日常飲用中,茶葉添加輔料,似乎已經相當的普遍。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集中地記述了當時的各種茶飲。

與加料茶飲相比,漢族文人們的清飲仍然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在飲茶方式上他們也與蒙古人有很大的差別,他們仍然鍾情於茶的本色本味,鍾情於古鼎清泉,鍾情於幽雅的環境。

如趙孟頫雖仕官元朝,但他畫的《鬥茶圖》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時的景象。他的許多詩句也毫無“酪味”,依然一派清新:

“夜深萬籟寂無聞,曉看平階展素菌。茗碗縱寒終有韻,梅花雖冷自知春......”

元代的文人們,特別是由宋入元的漢族文人,在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貢獻。追求清飲,不僅是漢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當熱衷於此道,特別是耶律楚材,他有詩一首,十分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飲茶審美觀:“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

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有兩個特點,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

明朝:由於茶類和新的生產技術的發展,明代茶葉生產方式和茶葉飲用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飲茶對人們的生活觀念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

明代興起的飲茶沖泡法,是基於散茶的興起,散茶容易沖泡,衝飲方便,而且芽葉完整,大大增強了飲茶時的觀賞效果。明代人在飲茶中,已經有意識地追求一種自然美和環境美。明人飲茶藝術性,還表現在追求飲茶環境美,這種環境包括飲茶者的人數和自然環境。當時對飲茶的人數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説,對於自然環境,則最好在清靜的山林、儉樸的柴房、清溪、松濤,無喧鬧嘈雜之聲。

明代散茶的興起,引起沖泡法的改變,原來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適用了。茶壺被更廣泛地應用於百姓茶飲生活中,茶盞也由黑釉瓷變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襯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為突出的茶具是宜興的紫砂壺。紫砂茶具不僅因為淪飲法而興盛,其形制和材質,更迎合了當時社會所追求的平淡、端莊、質樸、自然、温厚、閒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壺的製造出現了許多名家,如時大彬、陳遠鳴等,並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終形成了一門的藝術。因而説,紫砂藝術的興起,也是明代茶葉文化的一個豐碩果實。 清代:隨着封建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商品經濟也較明代有顯著提高,茶葉產量和茶葉貿易相當發達,飲茶之風進一步從文人雅士、人墨客所創造的小圈子裏走出來了,真正踏進尋常巷陌,走入了千家萬户。

清代以來,茶書的編撰並沒有隨着茶業的發展而進一步創新,而品飲技術和茶館文化卻深入民間。

在我國南方的廣東、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興盛也帶動了專門的飲茶器具。如銚,是煎水用的水壺,以粵東白泥銚為主,小口甕腹;茶爐,由細白泥製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壺,以紫砂陶為佳,其形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盞、茶盤多為青花瓷或白瓷,茶盞小如核桃,薄如蛋殼,甚為精美。

清代是我國茶館的鼎盛時期。茶館作為一種平民式的飲茶場所,如雨後春筍,發展很迅速,據記載,就北京有名的茶館已達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達到66家。在鄉鎮茶館的發達也不亞於大城市,如江蘇、浙江一帶,有的全鎮居民只有數千家,而茶館可以達到百餘家之多。

茶館是中國茶文化中的一個很引人注目的內容,清代茶館的經營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幾種:

飲茶場所,點心飲食兼飲茶,

聽書場所。

除了上面幾種情況外,茶館有時還兼場所,尤其是江南集鎮上,這種現象很多。

再者,茶館有時也充“糾紛裁判場所”。“吃講茶”,鄰里鄉間發生了各種糾紛後,雙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長者或中間人,至茶館去評理以求解決。如調解不成,也會有碗盞橫飛,大打出手的時候,茶館也會因此而面目全非。

現代: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着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台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TAG標籤:茶文化 歷史 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