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北京天安門的由來

北京天安門的由來

天安門(Tian'anmen),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市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着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天安門開始對民眾開放。1949年10月1日,在這裏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由此被設計入國徽,併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天安門來歷

天安門原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因仿建於南京的承天門,故亦命名承天門,寓意“承天啟運”、“受命於天”。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

新中國成立後的十餘年間,天安門成為每年“五一”、“十一”國家領導人檢閲隊伍的地方,是國家重大活動的中心,這裏記錄了新中國從艱難起步到奮發前進的歷程。

天安門已經歷了近600年的風雨滄桑,從昔日的帝王宮禁到今天共和國的象徵,它見證了中國謀求自強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標誌。

擴展資料:

天安門建築特點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 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高為33.87米;1970年翻建後高達34.7米。

天安門城樓為中國傳統的重檐歇山頂建築,即由四個傾斜的頂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條)和兩側傾斜層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故有“八檐九脊”之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天安門史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安門

天安門為什麼叫天安門?

天安門名稱由來

1、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建造時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門,故命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

2、明天順元年(1456年),承天門遭雷擊起火被焚燬。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由蒯祥設計並領銜重建了承天門。由牌坊式改建成宮殿式,也奠定了今日天安門的形制。

3、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承天門再次被毀。次年再次重修承天門。

4、清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在原址廢墟上大規模改建,並更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

擴展資料:

天安門廣場歷史沿革

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

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後稱天安門。此時的天安門前只是一塊封閉的T形宮廷廣場,為明清兩朝舉辦重大慶典和向全國發佈政令的重要場所,也代表着皇權的威嚴。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天安門廣場被當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

三年(1914年)五月,北洋的朱啟鈐啟動改造舊都城計劃。拆除天安門前千步廊、修築瀝青路、甕城等,原本封閉的宮廷廣場變成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開放空間,威嚴、神祕的皇權被消解。

正因為朱啟鈐對天安門廣場進行的第一次改造,天安門開始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廣場。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的來歷

天安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區中心,面臨長安街。天安門原是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當時名叫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裏舉行了開國大典,並被設計入國徽。1961年,天安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另外,葉大鷹導演的一部作品名字也是《天安門》。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門。當年承天門遠沒有如今天安門這麼壯麗,而只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牌樓,牌樓正中懸掛“承天之門”匾額。此樓於公元1451年毀於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時又毀於兵火,直到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體成為今天的樣式,並改名為“天安門”。   

天安門總高33.7米,最下面是漢白玉石的須彌座,座上為高10多米的紅色墩台,以每塊重達43千克的大磚砌成。墩台上的城樓大殿東西寬九間、南北深五間,用“九、五”之數,是取帝王為“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含意。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是江蘇吳縣人蒯祥,他被時人譽為“蒯魯班”。   

清代末年,由於中國封建統治者的和外國殖民主義者的侵入,天安門也遭到了蹂躪。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洗劫並炮轟天安門。此後,天安門城樓上長滿蒿草,荒涼破敗下來。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終於獲得了新生。毛率領黨、政、軍和各民主黨派、羣眾團體的負責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天安門城樓也就成為億萬中國人民心目中的聖地。天安門已經成為現代中國的象徵,並被設計入國徽。天安門以其500多年厚重的歷史內涵,高度濃縮的中華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新中國的象徵和無與倫比的矚目和神往,是中國各族人民嚮往的地方。她記錄了中華民族不懼流血和犧牲,爭取自由的勇氣和堅強;寫下了新中國誕生的光輝一頁,和中華民族走向強盛的壯麗詩篇。

北京天安門的來歷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廣場外圍,左為文官官署,右為武官官署,充分顯示了集權的浩浩聲勢。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之意。

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詔令以燕京作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為大都。元大都從至元四年(1267年)開始興建,到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建成,歷時18年。大都城從裏至外分別是宮城、皇城和大城。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立,明大將徐達統率軍隊攻克元大都,更名為北平。

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燕王朱棣將北平改稱北京,暫稱“行在”(皇帝在外時的行都)。就位後把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徵召全國各地能工巧匠,開始大規模重建北京城。其時,江蘇省蘇州府吳縣香山人蒯祥奉命設計建造皇宮,負責設計和組織施工作承天門。

擴展資料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此時的北京城和清一樣,陷入風雨飄搖中,天安門,也因為缺乏有效的護理,略顯殘破。

到了1915年,此時的清朝已經成為歷史,與清皇室達成協議,紫禁城以內仍屬於皇室的私有財產,於是,天安門前也被封閉裏起來。

到了1928年,這個時候,國民軍剛剛結束了北伐,一路上攻克了直系和奉系的勢力,並最終在這一年攻克了北京,將張作霖趕回了山海關以外。毫無疑問,成為了新的中國領袖的蔣,也將自己的頭像掛在了天安門上。

隨着抗日戰爭的爆發,北京也成為了淪陷區,具有象徵意義的天安門,也被偽政權打了標語和旗幟。

不過,隨着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天安門也最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此時的畫像,與後來我們熟悉的不一樣,還是延安時期的毛樣貌。

此後的天安門,見證了中國發展的起起伏伏和點點滴滴,到了1980年,改革開放之初的天安門前,已經有了我們今天熟悉的模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安門

TAG標籤:天安門 北京 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