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上海之死》讀後感摘抄

《上海之死》是一本由虹影著作,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精裝圖書,本書定價:38.00元,頁數:296,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上海之死》讀後感摘抄

《上海之死》精選點評:

●情節不太飽滿。比想象中的倉促。期待電影。

●故事很好,文筆一般。

●期待電影

●2019的遺憾之一就是<蘭心大劇院>撤檔,唉

●大歷史下的個體命運真是永遠充滿魅力,真實歷史與虛構情節之間的交錯感十分誘人,順勢在上海的街頭巷尾重新遊蕩一遭,歡喜;內心波瀾的描摹和個人往事的回憶上著墨不少,頗多動人之處,幾個主要人物也各有性格,奈何關鍵性的相遇、情感轉折、重大選擇都只用粗線勾勒,或是強加情感元素,或是跳脱進回憶裏消解掉,實在有些説不過去,導致人物反而越到後面越是面目模糊;最後跳出來的劇社導演的地下黨身份和感情線真是一塌糊塗,連帶暴露了兩個死得一塌糊塗的「戲子」也只是為了能夠被附加某種身份罷了。高開低走,改編成精細劇本的壓力不小。。/在情感線索上嗅到了《風雨雲》的錯亂感,默默下調了期待值…

●她是Miss Indigo,可在這之前她就是於堇了。

●期待《蘭心大劇院》。喜歡於堇的休伯特。

●蘭心大劇院補

●看到最後才明白,上海之死就是粉飾太平下各懷鬼胎的局面的終結

●有些情節還蠻香豔的。想看賈坤怎麼演夏皮羅。

《上海之死》讀後感(一):狐步舞的幽靈

《上海之死》是一部充滿傳奇和戲劇性的作品。坐落在十字路口的那家小小舊書店,看似毫不起眼,店主是一個親和的外國老頭,其真實身份卻是美國情報間諜。這一角色屬性,在那個戰火連天的時代,在間諜雲集的上海,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於堇作為中心人物。倒是有女性作者創作的一個通性:理性、完美。在女性創作者的筆下,女性成為紛亂時代的主角,成為改寫歷史的關鍵人物,這倒是符合自八十年代以來,反抗男權社會,為男性怯魅的通常女性作者的風格。其中所表現出的巾幗不讓鬚眉的精神,在上海灘這樣複雜斑駁的社會更增添了一絲神祕和傳奇性。這樣的城市就應有這樣的傳奇。可能是我作為女性的身份,更讓我注意的反而是作者放置在故事後半部分,於堇和譚吶兩人懵懂而不可説的感情。作者並沒有用太多筆墨描寫於堇的情感,那一點着墨蜻蜓點水般的放置在緊急隱祕的任務之間,讓人一不小心就容易划過去,視而不見。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尚未開放卻已凋謝的花朵,和着淅淅瀝瀝各種姿勢的屍體,給上海灘籠罩了一層悲壯和悲情。從於堇開始,在傳奇的故事,緊張的情節背後,虹影那顆孤寂的心,若隱若現。可以説,從《上海之死》到《好兒女花》,不管故事怎樣的變動,城市怎樣的變換,虹影內心孤絕的靈魂從未飄去。她的人物自當和她一樣,自強、獨立,又渴望愛情。

《上海之死》讀後感(二):讀《上海之死》

國際飯店上於堇向後一躍,摔在南京路邊,後顱開裂,如同這本書一樣,隨着這一躍便黯淡了色彩。狐步上海,於堇穿着紅裙子跳舞,在黑白電影裏沒體現,於是於堇不再豔,而是變得更像三十年代的報紙,也更像是那個孤島年代。

《蘭心大劇院》改編很多,簡化了人物,改動了節奏,曾刪了情節,於堇沒了純真的一面作鋪陳,更撲朔迷離;譚吶也被擇去了共黨身份,一心向戲和於堇;倪則仁沒了公子哥氣質,最震撼的詞也沒説出來;白雲裳剪學生髮型,似乎就像是王佳芝;莫之因頹廢氣足,卻少了幾分精緻。

書裏情節不很出彩,人物卻難得,意料之外出現的胡蘭成,雖只三言兩語,卻能讓我一下子與邵之雍聯繫起來。

再説白雲裳。她比電影裏更強烈,也更中性,電影裏的她更純真,有婁燁女主的一貫氣質,甚至最後一陣反抗後死在莫之因的槍下,顯得如此悲壯正派。不過書裏不是這樣,書裏白雲裳從來是個鎮得住一切對手的女人,罵便罵,笑便笑,雙面間諜,儘管死像更慘烈些。她動刀子後,有句子説“白雲裳潔白的肉體被噴得像個花豹”,其實這個有意無意的比喻實在是好。

我知道她死時那段滑稽劇,作者是想寫莫之因與她狗咬狗,而這部作品到頭來寫白雲裳也是為了襯於堇。但白雲裳的確是讓我愛上了她,她有種輕賤自己的傲氣,與於堇的天生傲氣不一樣,大概因為她的命運與於堇很像,可是她生在松花江畔,她的命裏沒有休伯特先生,卻有一副美麗皮囊。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什麼羣玉山頭,瑤台月下,李白這首詩是典型的男人意淫。”

“我自己用這名字。我意淫自己。”

《上海之死》讀後感(三):《蘭心大劇院》之於《上海之死》

這是遲到的影評,也是新鮮的書評。一部非大眾化卻讓人回味無窮的電影,一本豆瓣只有25書評卻讓人沉浸其中的小説,不能説絕好,但也相當推薦的。

首先,對婁燁不熟悉,可以説是第一次觀看她的作品,所以對於普遍説的“風格很婁燁”並沒有共鳴,我只是單純地覺得黑白處理、去掉多餘的背景音樂,這樣的方式很適合虹影的這部小説《上海之死》。

而虹影的《上海之死》,沒想到吸引我的是對環境的描寫,有個詞叫:寓情於景,作者對此可謂遊刃有餘,非常容易就讓人沉溺在其氣氛中,恍惚以為自己就是身處其中的旁觀者。

本來打算小説看完再二刷一遍電影,但是真正看完後又覺得就這樣吧,讓一切停留在最初最原始的狀態吧,電影之於小説,其實是不一樣的表達。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小説着重以人物之間的聯繫詮釋“痛”,結局也更為糾結與壯烈,當然最後我認為於堇還是有了想託付之人,但到了心照不宣之時卻還是被迫止於互訴之前,該“痛”與於堇更追求完美化的心理狀態更讓人唏噓,特別是於堇與其養父的感情聯繫、接近古谷三郎以色與肉套取情報後於堇的狀態描寫,較之電影更加細膩,也更加有助於人物塑造;而電影相對而言更温柔,雖然它以單調的色彩傳遞“痛”,但削弱了其他人物的立體感以將關注點都投放在於堇身上,最後那種亂世之下,依然動情,哪怕萬劫不復的近乎自毀,帶來的不僅是哀傷更覺動人,於堇甚至背叛了生命,但都無法背叛自己的心,自己被譚吶的天真純粹所吸引的心。

而針對劇情改編的一大妙處,除了“戲中戲”的設計外,個人覺得最後高潮部分那段從舞台朝觀眾開槍的設計更加微妙,電影戲中戲的表現雖然讓你經常虛實不分,但那一槍,把電影外的我們以及電影中看戲的“觀眾”,均殘忍地拉向現實,不管你接不接受,亂世之下注定不會有長久的娛樂;而小説中的“觀眾”,則一直在這個表面平和的上海假裝紙醉金迷,歌舞昇平,亂世的殘忍隱藏在其他人物後續的遭遇中。

再來談談角色,大女主設定下,電影對很多人物設定都做了改動,要説有部分在我看了諸多點評後稍微理解了,但莫之因這個角色,無論如何還是覺得改得着實不惹人喜歡,少了一股文藝圈人士舞文弄墨就算是假裝也該有的文書氣,卻加重了其老奸巨猾、貪財好色卻懦弱如鼠,不清楚是否“刻意”為之。於堇作為絕對主角,肯定獲得了大部分焦點,簡介中介紹作者的一番話也能借以説明於堇——“她固執地以自己所愛的方式抒寫內心真實的愛恨,懷揣利刃面對世界,尖刀下去,痛極的是自己”,是虹影,也是於堇。

我最想説説古谷三郎,電影這樣的改編我覺得最想傳達的是:即便是敵軍也不是罪大惡極的首領,只是活在昔日幻像中的痛苦內化的温柔男人,他作為戰犯讓人感受到其面目可憎的同時,身上也多了一層對戰爭的麻木和抽離,電影一個好的地方在於,它有很多原作中沒有的細節,而細節最能打動人。“戰爭推着普通人往前走,逼普通人家破人亡背井離鄉,鐵蹄踐踏了一切,猜忌和利用狠狠地羞辱了親情愛情和友情。”,與以往的國產抗日題材電視劇和電影不同,這部影片卻罕見地表現出一定的疏離姿態,它將一個問題拋給了觀眾——這一切究竟是誰的錯呢?

其次,對比小説,我選擇把一定筆墨留給譚吶,要知道,他共產黨人這個身份在電影裏被抹去了,他的左翼傾向僅僅在舞台劇中體現,因此他成了主要角色中唯一一個沒有雙重身份的人,一個純粹而真誠的人,因此他也成了這部諜戰片中最為獨特的存在。而這樣改後的設定,似乎更能理解於堇為何會對譚吶付出真心,最後冒死也要跟他待在一塊,因為有着多重身份的於堇無時無刻不在演戲,甚至於在養父跟前也演了一出好戲,所以她才更向往譚吶那一份真與純。而小説,最後關頭的描寫能察覺到他倆存在感情,但恕我愚鈍,從文中完全找不到絲毫線索指向,比於堇對白雲裳的感情更加突兀和不解。

最後,是白雲裳,這個人物的改寫,實話説,好壞參半。從性情上,她不矜持不清高,電影裏可能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白玫的化名與於堇更為對仗,白玫於堇,於堇白玫,很搭。電影裏,百合味道更濃烈,她毅然決然替她去完成那場獨角戲,她為她最終沒能逃離而深感痛惜,這裏還有個細節,電影裏於堇目睹了白玫的死狀並親手閉上了她的眼睛;小説裏,於堇從別人的口中得知白雲裳的結局,可能有可惜但還不至於痛,在這裏,她們之間表現得更像是女性之間特殊的默契,她們之間更為相像,她們可以勢均力敵地在話語之間連鬥好幾個回合,一開始於堇對白雲裳的觸摸更多的是感到噁心,而後面有發生轉變但我理解的也是各取所需的導向,這樣漸進式的感情線個人覺得比電影裏白玫一開始就熱情得類似於“私生粉”的設定更讓人接受。但也有人説電影裏於堇對白玫的催眠使得兩人的關係得到根本性的轉折,催眠本是一種試探,結果於堇卻從白玫心底的柔弱、孤獨中彷彿看到了自己,兩人反而由假裝偽飾轉向了某種不言自明的約定,這樣一説,反倒覺得神奇,説來還比小説中不明原因、不知為何的身體觸摸更能理解了。

TAG標籤:讀後感 上海 摘抄 之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