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孩子的心得怎麼寫

1. 孩子的教育心得怎麼寫

原發布者:小小魚兒638

孩子的心得怎麼寫

家長教育心得各位老師、家長,下午好!我是***的家長,今天非常榮幸能和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討如何教育孩子的話題。同時也非常感謝楊老師給我這樣一個與大家共同分享的機會,下面我就家庭教育情況談談我的一些看法,不當之處請各位予以指正。一、在思想上要讓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俗話説:理想是一盞明燈,能照亮人生奮鬥的歷程。有了理想才會有精神動力,樹立遠大理想,是孩子成長和成才的根本保證。張俞燁打小時候就喜歡畫畫,小時候就有個遠大的理想就是長大想當一名畫家,雖然她在這方面不是很有特長,但我們一直在默默的支持她,我經常和她説的一句話就是:當不了畫家,當一名美術老師也不錯呀!每當這時她就畫得更來勁兒。二、在生活上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温馨而幸福的環境。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我們要時刻讓孩子感到家的温暖,感覺到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有時候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要尊重孩子,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其實生活中很多的小事,我們也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引導他們正確的思維方法。要經常跟孩子溝通,從一些小事和孩子講道理,通過日常生活中每件細小的事情,培養孩子純真友誼、互相幫助、和睦相處等良好品德。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孩子不要產生依賴思想。孩子一天天成長,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裏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不會那不行的,處處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

2. 教育孩子的心得怎麼寫

用愛去教,教會去愛 人們有一個錯誤的意識——都願作愛的領受者而不願**的付出者。

這當然是一個愚蠢的錯誤,因為不能給予愛的人,也一定是一個缺乏愛的感受力的人。家長一旦將此視為真愛,那麼,他就會對孩子無條件地施與愛,而不讓孩子做任何付出和回饋。

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享受了愛,卻感受不到愛,更不會去愛。他們會以自我為中心,情感匱乏,從不考慮從他人的利益和感受,更不會關愛和付出。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薄情就會產生冷漠,冷漠就會產生自私自利,而自私自利就是殘酷無情之源。家長的天職不僅是物質上供養孩子,更要在精神上培育他們,家庭所有的教育可以概括為:用愛去教,教會去愛 也許愛的範疇並不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視野所及的範圍,應試的風潮以及功利主義的教育觀,已經把仁愛的思想和人的德性發展排除在主要的教育目標之外了。

這是相當有害的,這種傾向既違背了國家“德育為先”的教育思想,也完全摒棄了我們民族以德立人的光榮傳統。更甚者,德育作為意義學習的過程,對它的作用的忽視將導致學生學習動機的降低和教育質量的下降。

人的天性決定人是不會關注那些自己不需要的、與己無關的事情的。在人的關係中,任何存在都是意義的存在,那些無意義的知識是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的。

道德教育的關鍵是讓學生髮現意義,發現周圍環境和自己的關係,並由此學會尊重他們。德育被忽視則意味着學習意義的扭曲或喪失。

教育要回歸本原,迴歸本真。教育從生活而來,並註定向生命走去,所以當前提倡人文主義的教育就一定是生活的教育,是關注完整生命成長和生命質量的教育。

而要實現這一點,沒有愛是不行的。愛是人類關係倫理的原點。

人作為高級哺乳動物,遺傳或文化積累使我們這一高級物種與生俱來就具有與人相連接,追求與他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本能。人的這一自然——社會性是源於人最基礎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歸屬的需要。

在這一點上,人與其他靈長類動物並無區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亨利•哈羅從 1958 年到 1966 年做的一系列實驗。

他將剛出生的小恆河猴和猴媽媽隔離開,為它們做了兩個代母:一個是胸前有提供奶水裝置的鐵絲“母猴”,另一個是柔軟的絨布“母猴 ”。出乎意料的是,有奶並不是娘,小猴只在飢餓時才去鐵絲“母猴”那裏喝奶,而大多數時候都在絨布“母猴”周圍玩耍,困了還會在它懷裏睡覺;當一隻發條玩具熊在旁邊“咚咚”地打鼓時,害怕的小猴會選擇緊緊抱住絨布“母猴”。

哈洛後來將絨布“母猴”轉移到另一間房間,並繼續讓發條玩具熊打鼓,小猴即使害怕也不選擇鐵絲“母猴”,而是隔着門縫眼巴巴地望着另一邊的絨布“母猴”。 在實驗中他們發現,在沒有母親的情況下被養育,生後孤獨長大的猴子,行為十分反常。

它們不具備與其他羅猴進行很好相處的能力,缺乏性興趣,如果當了媽媽也不知道護理、保護孩子,有的會虐待甚至丟棄自己的孩子。依戀是對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聯繫,從嬰兒的角度看,與安全的需要有關。

幼兒依戀,是幼兒與其雙親間一種特殊、持久的感情聯結,屬小兒早期重要情緒之一。新生兒和嬰幼兒早期處於一種無助狀態,生存的本能讓他們尋找保護者。

依戀是他們天生的行為,為的是喚起注意,使一個依戀對象能留在身邊,在危險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護作用。幼兒喜歡和其依戀的人接近,感到舒適和愉快;遇到陌生環境和人時,雙親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

依戀感建立後,幼兒會感到無後顧之憂,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願意與別人相互接近,從而對今後的認知發展和社會適應產生良好影響。兒童早期在家庭中建立起良好的依戀關係是他們德性發展的基礎,也是智慧發展的保證。

依戀的本能讓兒童產生親社會行為,他們會用微笑表達積極情緒與親人加強溝通,同時也會表達憤怒、悲傷的情緒以引起依戀者的注意。如果他們的情緒能得到親人的及時、恰當的迴應,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依戀關係,併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信任感。

同時,養育者對兒童的重視和關愛也能很好地培養和發展兒童良好的自尊。幼兒是通過情緒與成人進行交流的,一旦缺乏情感的啟蒙,就會影響大腦中與情緒有關的組織的發育。

如半歲到三歲的幼兒如果又被託養和和持久分離的歷史,,在後來的成長中就會出現智力分數低,閲讀能力差,社會性成熟晚,紀律和語文修養差,較少內疚感等現象。依戀感的發展,有利於兒童產生親社會行為和合作行為,形成仁愛、同情、關心、責任感等情感品質。

因此,依戀是兒童健康人格的首要基礎或者説是最重要的情感基礎。在安全的環境裏,兒童敢於探索和嘗試,這也能大大促進了兒童興趣和智力的發展。

個體道德在本質上是讓人在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係中妥善地安置自己,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會規範、尊重自然。由此可見,道德教育就是兒童從家庭依戀關係走向社會依戀關係的過程,而學校教育就是其最關鍵的轉軌環節。

根據兒童心理髮展規律,兒童大約以11歲為分界慢慢由對權威——教師的依戀,轉變為對夥伴的依戀。他們的。

3. 家長讀書心得怎麼寫

這裏有幾篇文章比較合適你的需要.在兒子學校家長大會上的發言(原創)各位家長朋友: 你們好! 今天我受學校的委託,在這裏就孩子的成長問題做一些探討.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並提出寶貴意見. 我準備講三個問題: 一、在當今素質教育下,我們如何做家長? 二、如何在學習上引導孩子呢? 三、在學習上與孩子真誠交流 (時間在三十分鐘左右) 一、在當今素質教育下,我們如何做家長? 現在,家長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是學校實行素質教育後的喜怒哀樂.有的説:“孩子作業少了,考試少了,週末補課取消了.”一句話,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有的説:“孩子除了在外瘋玩以外,就是玩電腦遊戲、上網聊QQ、用手機發信息,學習的時間少了,將來恐怕競爭力差.”一句話,家長的擔憂也多了.只要有升學考試,家長的擔憂就不會少. 教育部提倡素質教育是及時的,學生可以從繁重的課業中解脱出來,有更多的時間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愛好來安排自己,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自主學習,拓展課外知識,發展自己的特長,真正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從而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 但是理想和現實卻出現了差距.問題出在:孩子已習慣了老師牽着手走路,一旦離開了老師的牽手,一時感覺茫然,不知怎麼學、學什麼,於是有的同學就放縱自己,家長也無可奈何,只有歎氣的份.一些家長又走上另一個極端,雙休日,馬不停蹄帶着孩子奔赴各個輔導班、提高班、興趣班,孩子只有半天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弄得家長孩子好疲憊,學習效果也不見得有多好.現在大部分家庭有電腦、一部分孩子有手機、MP3,他們把高科技產品不是作為學習用具而是作為玩家的工具,這是資源的極大浪費,實在可惜!我家孩子充分利用MP3聽英語,家裏電腦成為全家人學習和了解信息的好幫手.裏面裝有《中華詩詞》、《成語故事》、《奧數題解》、《電子詞典》、《象棋軟件》、《新概念英語1-3冊》、《新英語300句》、《新英語900句》、《走遍美國》等等與孩子學習、益智有關的東西,小遊戲作為孩子完成學習任務後的自我獎勵才玩一會兒. 作為家長,要扶好孩子這一程.多與孩子進行心靈的交流,與孩子一起走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各層次人的不同生活環境,幫助孩子樹立人生目標,理出學習計劃,並監督孩子完成計劃.講清沉迷電腦遊戲的危害,把孩子的精力引到培養學習能力和鍛鍊生活技能上來,對學習不太自覺的孩子,家長要靠上去抓,並以身作則,家長的素質決定孩子的素質.如果你在玩電腦遊戲,或出去打麻將,你讓孩子好好學習,那是不可能的. 二、如何在學習上引導孩子呢? 我有兩個孩子,女兒小慧,在05年的中考中,以學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油田一中理科實驗班;今年3月,參加中國海洋大學小語種提前招生考試,來自全國近1500名考生,女兒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提前被中國海洋大學法語專業錄取.更重要的是,女兒對自己的人生充滿自信,做事嚴謹認真,自理能力強.兒子明明,聰明機靈,自制力強,自學能力突出,是校“十佳少先隊員”,在校學習成績優異,在數學、計算機、科普知識、英語、中國象棋等方面有濃厚的興趣,知識面廣.(在學校數學競賽中,五次參加,五次獲第一名,英語成績98分以上,聽説能力遠遠超過同齡孩子) 有的家長問:“你的孩子學習那麼好,又讓你省心,你到底用了什麼祕訣?”如果説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家長對孩子從小引導得法,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興趣的培養、呵護自信心,再加上他們自己刻苦努力的結果. 下面我只講講如何學好語文、數學、外語. 語文方面:多閲讀、多寫作 對語文的學習: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在三四歲開始閲讀的,培養了他們喜歡書、愛讀書的個性.小學階段是最佳閲讀時期,到了初中、高中已沒有多少時間享受閲讀了. 家長在選擇書時,除了照顧孩子的興趣以外,其他方面的書不容忽視.如科普書、史記故事、人物傳記、名著名篇、唐詩宋詞等.要重視古文的閲讀和古詩詞的欣賞,這一點是我女兒的教訓.她在備戰海大考試時,惡補了兩個月. 家長可以採取跟孩子一起讀書,比賽讀書,互相講解書中內容,把孩子讀的書目記錄下來等方法,使孩子讀書有成就感.對於字、詞、句方面的基礎,要靠長期積累,家長一定要檢查督促孩子掌握好. 寫作方面:女兒偏愛文,文章寫得好,兒子卻在理科方面有優勢.如何讓不喜歡寫作的孩子寫作呢?我想了一個方法:編書.利用寒假、暑假的機會,讓孩子寫上若干篇文章,可以是命題作文,可以是觀察日記,遊記、小説等題材,集結成書,自己打字、排版、配上插圖,再由媽媽寫上前言或後記、評語,打印裝訂成冊,開學後送給老師一本,自己存檔一本.我兒子已有這樣的“書”四本了.孩子一有空翻閲自己的“書”,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是提高寫作興趣的有效辦法.家長要做的是儘量提供寫作素材,如與孩子一起旅遊、一起參加活動、一起觀看電視片等,督促孩子按計劃完成寫作任務. 數學方面:多動腦、多思考 ①家長要有心: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的最高境界),平時一家人在吃飯、散步、玩耍時談論生活中的趣味數學,如植樹問題、冰箱温度顯示瞭解正。

4. 親子閲讀讀後感家長的話怎麼寫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親子活動是少之再少,大多是父母長期工作,工作下班後又給料理飯菜,而孩子放學就是做作業,根本沒有一點時間來陪孩子,更不要説在一起學習讀書了,所以這次學校組織親子共讀,我們要好好珍惜.讀書,是人生的一大積累,它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錘鍊頑強拼搏的意志,更能豐富課外知識與大腦的智慧積累,它可能影響我們新一代的一生.一個不重視讀書的學生,是一個難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關心孩子學習的家長,是一個不稱職的家長.由於工作的關係,我並不能做到每天陪兒子共讀,但我每星期至少能陪孩子兩次共讀.自從開始親子共讀,在與兒子的一同閲讀、一同學習中,我又重新找回了那種美妙與神奇,每次親子共讀都是樂在其中,回味無窮!我們在讀《魯濱孫漂流記》的故事時,一起享受書中人物的喜怒與哀樂,一起感受到主人公頑強不息的精神和超強的生存能力,給孩子講解碰到困難時,要象魯濱孫在困難環境中頑強不息的精神,不可以遇到困難就逃避,而是想方設法的去克服解決它.我在欣賞孩子的成長中也收穫了快樂,書中的童真童趣拂去了我心靈上的塵埃,讓我有幸走進孩子的世界,懂得如何去親近這些純真的天使.。

5.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優秀家長談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普天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願。

可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為此,我請教過孩子的老師和其他家長,也買過這方面的書籍、光盤,經過長期的學習、摸索與總結,事實證明,這些方法在我的孩子身上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在這裏,我從四個方面談一談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淺看法,與孩子家長們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一、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為我們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礎。所以,我們應當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科學、快樂的成長空間。

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長幼之間的關愛和互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我們不能把工作中的煩惱和不愉快帶進家中,帶給孩子。

不要隨意向孩子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從小培養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聰明、活潑,孩子在成長,我們家長也必須得不斷的學習成長,汲取嶄新的事物和知識。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 因此,家庭的生活環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女兒今年七歲,剛上二年級。

有一次,先生問女兒:“凡凡,你長大後,希望做什麼樣的工作呢?”當時我也在場,我對這個謎底充滿了期待。只見女兒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轉,以極快的語速和輕鬆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

那一剎那,我懵了!我是個自由職業者,時間比較自由靈活,經常在電腦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覺得坐在電腦前炒股是輕鬆愉快的事情,進而把它選作自己將來理想的職業。

從那時起,我開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緊接着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增減與調整。爭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遊戲、不網聊,不給孩子帶來任何不良影響。

這樣一來,我的空餘時間也就多了起來,我開始嘗試做些各種各樣的小點心。現在,絕大多數中式點心對我來説都不是難題,自誇一下啊,手藝還不錯,呵呵。

最近,我還學會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門技能,孩子也很喜歡觀看我製作點心的過程,有時還一起幫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創意,我們彼此都開心,吃起來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

由此可見,平時,我們家長的所作所為,孩子們都在看着,同時也會影響孩子,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薰陶孩子。二、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孩子與生俱來就對周圍的生活環境和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參與其中,獲得體驗與成功的快感,我們不妨給他適當地創造這種機會。

我的孩子一歲多時,學會自己進食,兩週歲時會自己穿簡單的衣褲,在託兒所的表現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強,經$2老師的誇獎。雖然孩子一開始在做這些事情時,完成的並不好,但是我不斷的給她嘗試的機會,並加以鼓勵,直至她成功。

孩子從小和我分牀睡,在她四周歲時,她説她是個大孩子了,提出要獨自睡一個房間,當時我心裏沒底,但還是同意了她的請求。頭幾個晚上,半夜裏我總要起來看好幾次,偶爾也會發現她把被子蹬掉,但是大多時候她都把自己裹得很嚴實。

後來,我一般不會再特地起來查看她的被子了,完全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顧好,我很放心。這也是她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了,經常會自豪地和小朋友們提起:她是單獨睡一個房間的。

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洗一些小的東西,比如自己的飯碗、手帕之類的物品。洗不乾淨的時候,過後我們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們得肯定地表揚他們。

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適當的鼓勵和讚賞,可以強化良好的學習行為,防範不良行為的養成。

俗話説“一句鼓勵話,勝過百句罵。”確實,比起批評和指責,“鼓勵”對於低齡孩子來説,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時我們應該拿放大鏡來發現孩子的良好習慣,並給予及時鼓勵和讚揚。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長期的努力,需要家長不斷地督促和引導,還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直至良好的習慣形成。

三、多和老師探討,多和家長交流 孩子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非常幸運,我女兒的啟蒙老師是個教學經驗豐富又負責的好老師,很受班級裏的學生歡迎。

平時放學後,我經常老師進行交流,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把在家中的不良表現也訴之於老師,和老師探討如何教導孩子克服不好的習慣,使其錯誤能夠得到及時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瞭解我的孩子,更有利於她從孩子的個性出發,尋找一種更適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針對孩子學習中的幾項弱點,根據老師的提議,我做了一張“好孩子進步跟蹤表”,當中列了“速度快”、“很自覺”和“無錯字”三項,每日一評,有進步的畫一顆紅星,無進步的畫一顆黑星。紅星可以用來換獎勵,積滿了十顆紅星,我就給買一本她喜歡的課外書。

幾周下來,效果顯著,女兒很開心,老師也表揚女兒進步明顯。正因為這樣,我經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取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此外,每隔一段。

6. 家教心得作文

我這次很高興能細心坐下來聊一下自己的家教心得。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每個家長的精神寄託。培養孩子積極向上,健健康康的成長是我們家長的最大心願。

英國哲學家培根説過:播種思想,收穫行為;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命運;所以習慣的好壞決定孩子的命運,影響孩子一生。現在孩子是學習時期,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成功的開始。

小到平時的日常起居,言行舉止,大到學習安排,都應該和孩子講清要求,做好監督。平時發現不良傾向,要及時指出,要有耐心,有恆心。

習慣是一天天積累起來的,不是一天一夜就做成的。良好的習慣可以終生受益。

1,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讓孩子要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定點起牀,定點睡覺。

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孩子上課能認真聽講,精力充沛。2,培養孩子自己動手自己檢查的習慣。

老師佈置的作業,要求孩子先完成作業,完成後讓她自己檢查,家長跟蹤指導。充分調動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千萬不能給孩子慣成家長先檢查作業的習慣,避免孩子對家長檢查作業的依賴。

3,培養孩子課外閲讀的習慣。作業完成後,可以讓孩子多讀些課外書,例如;童話,寓言,科普類書籍等。

讀完後讓孩子講一下感受,不管孩子講的如何,都要認真聽,並作出表揚和肯定,這樣孩子的閲讀興趣會更濃。4,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現在孩子還不能認真對待書寫,寫字的質量只是依賴於自己作業完成與否。所以我們家長要認真監督好孩子的書寫問題。

孩子如果認真對待書寫,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家長一定要嚴要求,多鼓勵。

記得老師讓孩子在試卷上籤家長意見,我只是簡單潦草的寫了些,孩子卻有了把柄,説:你還讓我寫好字,你看你給籤的名字都這麼潦草。因此我覺得孩子説的對,以後我定會用心去做,以身作則。

不然只會干擾孩子,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5,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每個孩子都是對事物充滿好奇,愛問個為什麼?這説明孩子在思考,在動腦筋。要重視孩子提出的問題,鼓勵並幫其解答。

回答時不能含糊其辭,不然孩子慢慢就不問了。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多鼓勵孩子提問題,孩子的智慧可以説是在各種問題中積累起來的,越積越多,慢慢的懂的就多了。

6,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性格。我的孩子雖然性格有點內向,但是做起事來急躁的很。

安排的不論是作業還是其他事情,她都是忙忙,不論對與錯。所以這樣我認為不好。

容易養成孩子的不認真,不細心。記得一次,孩子考試數學得了98分,回來我一看試卷,就問怎麼回事。

難道你不會嗎?她吞吞吐吐説會,所以我明白了,都是做題太急躁了,又不知道細心檢查。因此良好的學習性格也是學習取勝的法寶。

總而言之,良好習慣的形成和發展,與家庭很大關係。作為家長,我定會在今後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改正很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陋習,讓孩子在良好的習慣氛圍中茁壯成長。

TAG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