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茶道公道杯

茶道公道杯

茶道公道杯是在茶道中使用的特殊杯子,也叫做「公杯」、「道杯」。其主要特點是無論大小、外觀、價值等,都相同,以示公正平等。

在茶道中,不論賓主貴賤,品茶時使用的茶杯必須相同,以消弭身份地位的區別。同時,茶道還注重禮儀,要求每一位享用茶的客人,都應先將公道杯置於掌心,兩手合十,表示感恩。在品茶過程中,若有臨時的意外情況,如茶客不適或者不喜歡某種茶,可以將自己的公道杯推給他人,以表示表達自己的善意。

茶道公道杯在茶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茶點的容器,更是道德、禮儀、平等、尊重等思想的體現。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公道杯原理

公道杯原理如下:

“公道杯”這個東西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但是如果是喜愛茶道的人的話,一定對它非常熟悉,這個杯子是茶具中的公道杯,它也叫勻杯及分茶器。

如果我們起好一壺茶的話,直接倒進杯子,那麼先倒出來的茶就會很淡,而之後倒出來的茶卻比較濃,這樣對品茶的人來説是不公平的,因為每個人杯中的茶味道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有了公道杯的產生,可以讓我們更加均勻的分配一些茶水,讓大家的濃淡保持一樣。同樣,公道杯現如今也被象徵着一種公平的精神。

  公道杯告訴我們大家,它是象徵禮儀和規範的杯子,大家也不能輕易亂用,它的功能和特性是有要求的 。公道杯過去是古代漢族飲酒用的陶瓷製品,在杯中會有一個老頭或者是龍頭,杯體內有一個空心瓷管管下,還有一個通道杯底的小口而管的上口,也相當於這個老人胸前黑痣的高度。

因為公道杯的頭體與杯底連接處有一個小孔,所以如果我們將杯內注水超過一定的高度時,水就會全漏出。,所以我們在乘酒或者乘茶時,不可以倒的非常的滿,只能平行,這也告訴我們什麼是公道,否則將會一滴都不漏。

公道杯過去是一個非常精巧的上等佳品,他也告訴很多人,我們做事一定要講究公平,而且人不要貪得無厭。公道杯的原理是虹吸原理,我們景德鎮的陶瓷藝人對其進行過改進,原來的盛水容量是70%,現在也變為了90%,並且杯子變得更加的巧妙美觀。不論是茶水還是酒水,只到七分滿是大家的共識,而且方便客人品嚐。

  公道杯也是連通器的原理,因為在密閉容器內,液體上的壓強每出都是相等的,所以我們要在温到杯內放着一個出水口,雖然兩邊的大氣壓相等,但是進水端的水位比較高,就可以推動,奶水流出出水口。所以裝滿了的水會流失,而裝不滿的就可以一滴不漏,這代表的就是公道。所以公道杯就是讓大家公平對待很多事情,不要走歪門邪道。

公道杯怎麼用?

問題一:最近購了一套茶具,喝鐵觀音的那個(六個杯子,一個公道杯,一個蓋碗),請問具體怎麼用啊? 1---4、工具準備,功夫茶具一套(茶盤、白瓷蓋碗、公道杯、濾網、闊口杯、茶道六件套),茶葉(裝在專門的茶葉罐裏,以感德AAA為例),把水燒開,鐵觀音要用沸水沖泡,用燒開的水温杯。

5--7.取7-8g茶葉放入蓋碗中。

8--11.加水洗茶,洗茶速度要快,不求泡出茶味。

12--14.倒掉洗茶的水,沿着碗壁沿四周,將開水注入。

15--18.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淨。

19--22.沖泡3-4秒之後即可出湯,鐵觀音講究茶湯分離,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分到闊口杯中。

23-24.品茶,喝完後,觀看茶型。

問題二:公道杯是什麼,公道杯的作用 喜茶的人都知道公道杯,可是公道杯是什麼呢?公道杯其實是一件盛茶的茶具。公道杯有什麼作用呢?通俗來説,公道杯的作用是起到了均衡茶湯濃度。 公道杯也有別稱,也有人稱之為“茶海”。 公道杯的使用方法: 用公道杯盛放、均勻茶湯,也要注意時間,如果長時間泡在壺中會使茶湯苦澀,茶湯過涼也會影響茶湯的口感。 公道杯的質地: 公道杯的質地多種多樣,造型各異。主要有玻璃公道杯、白瓷公道杯、紫砂公道杯等材質。 公道杯的種類: 按材質,可以分為玻璃公道杯、白瓷公道杯、紫砂公道杯。玻璃公道杯和白瓷公公道杯使用最為常見。 按實用分,公道杯有帶把和不帶把的之分,一般建議使用帶把的公道杯。也有公道杯帶有過濾網的,這種比較實用,內置濾網可以代替過濾網,一個茶具就可以當做兩件來使用,既簡單又方便。 挑選公道杯的時候最好選用帶手柄的,防止燙傷手以及其他部位。 也有很多人聽説過公道杯,卻不知道公道杯是什麼,也不知道公道杯的作用,早在明朝年間,就已經有公道杯的出現,一直流傳至今。

問題三:一套茶具,,一個小茶壺 一個公道杯 一個蓋碗 一個濾網 6個小茶杯,,,請問具體使用方法 茶 壺:用來泡茶的主器,用來沖泡茶葉的。一般先燙壺,這樣可以提高壺温的温度,這樣跑出來的茶更香!公道杯: 用公道杯是來盛放、均勻茶湯的,也要注意時間,如果長時間泡在壺中會使茶湯苦澀,茶湯過涼也會影響茶湯的口感。蓋 碗: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漏 網:是用於過濾茶湯用的器物,多有金屬、陶瓷、竹木或者葫蘆瓢製成。使用時常架設在公道杯或者茶杯被扣,發揮過濾茶渣的作用,不用時則放置在濾網架上。湯濾敞口內凹的漏斗形外觀,內網常有不鏽鋼、棉線或者纖維網製成!茶 杯: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問題四:用塑料杯做公道杯怎麼做?詳細一些 是用塑料做公道杯麼?注射即可。

問題五:茶道中公道杯有什麼作用?茶道六君子指哪六個小茶具?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茶桶這六樣被茶葉興趣者稱為茶道六君子。公道杯的作用是起到了均衡茶湯濃度。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問題六:請問喝茶用的三件套(壺、品飲杯、公道杯)分別有什麼用? 壺是泡茶用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的,公道杯是把壺裏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再由公道杯斟入品飲杯中的,是分茶用得。

問題七:公道杯用紫砂的好還是玻璃的好 作為紫砂行業從事者,從茶道上面講!

玻璃公道杯會比紫砂公道杯好(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在茶道上(即整個茶盤搭配是有講究的)

首先!壺為紫砂最佳!!

那麼公道杯配發有兩種

1用紫砂,口杯用內口白釉小口杯

2用玻璃公道杯,小口杯隨意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內口白釉小口杯和玻璃公道杯都是可以看到,茶的湯色!已看茶的好壞!

而紫砂無釉且不透明,因此不具備查看湯色的效果。

滿意請採納,有其他問題可以~提問或者私信~O(∩_∩)O謝謝

問題八:紫砂壺要用公道杯嗎 獨飲不需要,但是要專壺專用,多人飲用公道杯分茶,量容易控制,也顯得專業。

公道杯是用來做什麼

問題一:功夫茶裏面的公道杯是做什麼的 評茶用具:1評茶盤膠合板制白色方形木盤,長寬各23釐米,盤的一角有一缺口。2評茶杯高6.6釐米外徑6.5釐米,容量150毫升,具蓋蓋上有一小孔,與杯柄相對的杯口上有一呈鋸齒形的小缺口。3評茶碗,高5.5釐米,上口外徑9.5釐米,內徑9.2釐米,容量150毫升。4葉底盤,黑色方形小木盤,長寬各9.5釐米,高1.5釐米。5網匙,鋼絲網制,圓底形。6吐茶桶,鐵皮製,高80釐米,上口直徑35釐米,中腰直徑20釐米,7其他用具,小天平,計時鐘,茶匙,開水壺,電爐。( 河南毛尖)

問題二:茶具中的這個東西是做什麼用的? 過濾用的,泡茶要是用蓋碗多少會有一點茶葉渣,所以用這個過濾下將茶水過濾道公道杯,然後再分茶給客人喝

問題三:別人送了一套茶具,但不知道這個是幹嘛用的怎麼用,求大神解答 承託茶漏的拖兒。用茶壺往公道杯(就是大點的有個坡口嘴的杯子。用處是裝一滿杯再往每個人的水杯裏轉倒)裏面倒水時,需要用到茶漏來過濾偶爾出現的茶葉末。等倒完後,茶漏拿起來,就放在你照片上的這個東西上面。這個東西上下有孔,茶漏殘餘的水可以流到茶海里面,不至於積水。

問題四:誰知道這套茶具每一個物件都是幹什麼用的? 左上角,黑色的大碗(茶洗)顧名思義,用來放茶杯,洗茶杯的,。

茶盤右上角(六君子),裏面有茶針, 茶刀, 茶夾,茶鏟。

黑色的茶具(蓋碗),公道杯,茶杯(比較高的應該是做主人杯吧),茶壺

不鏽鋼的是茶漏。

紅色的2個人偶,金色的蟾蜍,是茶寵(放着好看的,擺件),蟾蜍遇到高温熱水會變色。

這個茶盤配了排水管跟排水球, 但是好像沒有, 有排水口嗎??

這套價格應該是140左右。

問題五:茶具裏的小茶壺幹什麼用 如果我的理解沒錯的話,你説的那個多出來的小茶壺是公道杯,就是用來給客人分茶用的,如圖,是左下角那個器皿麼

問題六:剛接觸茶藝,入門了一套茶具。不知道這個是幹嘛用的。誰教教我。 這是一套蓋碗泡法

顧名思義

就是用蓋碗來沖泡茶葉的

6個茶杯也叫品茗杯

喝茶用的

蓋碗 泡茶用的

公道杯 用來均勻茶湯

茶濾 用來過濾茶渣 能使茶湯濃淡均勻

問題七:茶海,茶道,茶籠各是做什麼用的 茶道是總稱的,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海,又名公道杯,是泡功夫茶的時候,用來分茶用,茶湯先倒到茶海,比較均勻,不會前面到出來的比後面倒出來的淡,比較公道,所以又稱公道杯。有的地方也把茶盤稱為茶海的,茶寵既是茶人的寵物也。用茶水滋養的寵物,多為紫砂或澄泥燒製的陶質工藝品,也有一些瓷器或木質小玩藝。

問題八:茶具中如圖這個東西叫什麼 這叫公道杯,用來分茶的,

問題九:茶具套裝上的小鍋幹嘛用的 功夫茶具中各種茶具的用途

1茶漏用於置茶時, 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2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3茶盤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4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5茶挾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衞生。

6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7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8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我用自動電爐。

9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

10茶船是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裏塞入茶葉,衝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温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11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專家教你茶具套裝使用方法

12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衞生,故皆使用茶匙。

13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問題十:功夫茶具裏多出一個小茶壺是幹嘛用的 如果我的理解沒錯的話,你説的那個多出來的小茶壺是公道杯,就是用來給客人分茶用的,如圖,是左下角那個器皿麼

茶道入門,教你省錢備茶具

新手入門必備茶具。

茶壺:

用來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質多為瓷質、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壺具有透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點,常用於沖泡烏龍茶、普洱茶等。

公道杯:

又稱茶海或茶盅,是用來分茶的器具,用茶葉沖泡完畢以後,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勻茶,使茶的濃度均勻。

品茗杯:

品茗杯,用來品茶及觀賞茶的湯色,將茶湯倒入品茗杯中,小口慢品,是飲茶過程中最愜意的享受了。故品茗杯多為白瓷、或者玻璃製成。

茶盤:

茶盤不僅可以用於放置茶具配件還有隔熱功能,防止茶水燙損桌子。沖泡茶葉時,茶盤還可以暫時放置茶渣,起到保持茶桌衞生的作用。

茶巾:

茶道要求淨,潔淨,桌面上不能有水跡,所以茶巾不能少。茶巾主要用來擦拭茶具上的水漬、茶漬和桌面上的茶水。主要用麻、棉等纖維製成。

茶則:

茶則的用途茶則的則,是量取的意思,茶則的用途,是把茶從茶葉罐中取出來,然後倒入茶壺或者茶盞裏。茶則還可用於點茶時的擊拂,也就是攪茶。

茶漏:

便於將茶葉水倒入茶壺時用,以穩固茶壺。能有效過濾茶湯中殘留各種雜質,保存茶湯中對人體有益物質,口感潤滑、色澤透亮,極大提升品茶樂趣。

茶刀:

茶刀又叫普洱刀,是用來撬取緊壓茶的茶葉的專用工具,有牛角、不鏽鋼、骨質等材質。茶刀有刀或針狀的,針狀的適合壓的比較緊的茶葉,刀適合普通的緊壓茶。

茶夾:

茶夾又稱茶筷,是茶道六君子之。其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可用茶夾夾着茶杯洗杯,既防燙又衞生。

公道杯可以泡茶嗎

公道杯不可以泡茶,公道杯是古代漢族飲酒用瓷製品。杯立一老頭或龍頭,體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如果用來泡茶的話會導致小孔堵塞,損壞公道杯。

  泡茶是中國人的發明,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拐點,帶動了茶具、茶道、茶藝、茶文化的發展。泡茶講究茶具、用水、水温、環境、心境、甚至着裝(禮服)等等。

茶具的種類

茶具從器形和使用的角度分為:茶壺、品飲杯、茶盤、茶道、茗爐、蓋碗、蓋杯、水洗、茶葉罐、公道杯、網架漏斗、茶寵雕塑、毛巾、香爐、雜件。茶壺: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裏往外傾水;現代説到茶壺,泛指宜興紫砂壺。準確説是指泡茶的壺,從材質分為紫砂壺、瓷壺、玻璃壺、鐵壺等。

茶具從器形和使用的角度分為:茶壺、品飲杯、茶盤、茶道、茗爐、蓋碗、蓋杯、水洗、茶葉罐、公道杯、網架漏斗、茶寵雕塑、毛巾、香爐、雜件。

1、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裏往外傾水;現代説到茶壺,泛指宜興紫砂壺。準確的説是指泡茶的壺,從材質分為紫砂壺、瓷壺、玻璃壺、鐵壺等。

2、品飲杯(茶盞、茶碗)

直接用於品茶喝茶的杯子,一般沒有把也沒有蓋。聞香杯也屬於品飲杯,是專門用於聞香的杯子。

3、茶盤

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

4、茶道

指茶道六君子,含茶夾、茶勺、茶撥、茶漏、茶針、茶瓶。茶夾,取放和清洗品杯用的。茶勺,取茶葉用的。茶撥,用於將茶荷中的茶葉撥入茶壺中。茶漏,置放在壺口,防止茶葉灑在桌上。茶針,過去做的紫砂壺大部分是獨空壺,沒有球孔或網孔,所以需用茶針去通暢壺嘴。茶瓶,置放茶夾、茶勺、茶撥、茶漏、茶針的瓶子。

5、茗爐

燒水的器具,現代泡茶都用電能燒水,有隨手泡、電瓷爐、紅外爐。

6、蓋碗

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

7、蓋杯

蓋杯有蓋子和把。有兩件杯、三件杯、四件杯、保温杯。從材質上説有瓷、陶(紫砂)、玻璃、塑料、不鏽鋼等。

8、雜件

為表演茶藝常用、生活中少用的茶器。正常喝茶用的少、但必需要備上的茶器。比如:公道杯、茶巾、網架、漏斗、茶寵、茶托、茶洗、茶葉罐、香爐、茶荷、養壺筆、普洱刀、養壺袋、壺託等等。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

正確的茶道流程順序如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淨手是衞生所需,也是出於對茶的尊重,先引茶入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茶具。

第二道:燙杯温壺。用開水把所有的茶具沖洗一遍,包括茶杯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等,既可以殺菌。即可以殺菌,同時也給茶具預熱,這樣的茶更容易入味。

第三道:放茶。把茶葉放到茶壺裏,如果是比較熟悉茶道的人,會有自己獨特的放茶手法,看起來可能更有味道。

第四道:洗茶。將熱水倒入壺中,開水與茶接觸的一瞬間,茶葉也彷彿開始甦醒了,這是頭泡茶,一般呢就是迅速地把茶湯倒掉,這茶就算洗好了。

第五道:沖泡。洗好茶後再把沸水倒入茶壺中,倒水過程中壺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所謂的“鳳凰三點頭”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上下提壺注水,反覆三次,讓茶葉在水中翻動,姿態優雅。

第六道:春風拂面。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沒有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撫去茶沫,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把上面的茶沫喝到嘴裏邊。

第七道:封壺。蓋上壺蓋,保存茶壺裏茶葉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此步要注意茶的種類和浸泡的時間,不要把茶悶熟了。

第八道:分杯。用茶夾將品茗杯分別分給客人,切記不要用手直接拿着杯口遞給客人,否則不衞生也不禮貌。

第九道:玉液回壺。此時公道杯出場,把壺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公道杯的作用就在於均勻茶湯的濃度,讓大家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第十道:分壺。將公道杯中的茶分別倒給客人。此時要注意千萬不要倒滿,茶道講究的是茶道七分即為滿,留下三分是人情,簡單的理解就是避免倒得太滿燙到客人的手。

第十一道:奉茶。常用的奉茶手法一般都是雙手。右手的伸掌禮表示請品茶,而客人的右手伸掌禮進行對答表示謝謝,奉茶時要注意先後順序,先長後幼,先客後主。

第十二道:聞香。品茗之前一般都會先聞聞茶香,尤其是好茶未入其口先聞其香。

第十三道:品茗。持杯收拾,右手持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杯身,中指托住杯底,這叫做 “三龍護鼎”,三根手指譽為“三龍”,茶杯如鼎,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的身份。

茶道茶具都有哪些 盤點茶道茶具有哪些

1、匙置:跟筷架的功能相同,茶匙和茶夾直接散落在桌上不好看,而以匙置放置較整齊美觀,匙置材質變化大,陶瓷、竹木、石置或塑膠的都有,單看個人預算和喜好來挑選。

2、茶匙:茶匙又稱茶扒,因其形狀像湯匙,所以叫茶匙,主要是用來挖取茶壺內泡過的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衞生,所以使用茶匙,茶匙後方尖處亦可清理茶壺出水孔。挑選時建議選擇比茶盤短些的長度,收納方便也較美觀。茶匙尖端可清除茶壺的出水孔。也能挖取泡過的茶葉。

3、茶夾:茶夾又稱茶筷,是温杯、洗杯時用的小茶具。一開始是因為傳統泡茶時會將杯子置入熱水中殺菌,而燙手的杯子無法拿取,便利用茶夾夾取,也可用來夾出泡過的茶葉。

4、茶海:又名「茶盅」,也稱為「公道杯」,因茶壺內的茶湯和茶葉接觸充分與否會造成濃淡不均的差異,如果從茶壺直接倒入茶杯內,可能會有某杯濃些、某杯淡些的情況,而公道杯即解決了這個問題。茶海挑選時建議開口要大,這樣倒茶比較方便,出水順暢,拿起來也順手,而容量需比茶壺大,這樣才不會有茶水太多、裝不下的問題。

5、茶葉:良好的茶葉需乾燥完全、葉形完整、不能有太多茶角、茶梗、粗老的及其他雜物。龍井茶呈劍片狀、文山包種茶呈條形、凍頂茶呈半球形。條形茶需緊細、勻稱整齊;半球形挑結實者;劍片狀茶葉如龍井,則以葉片平尖細小為主。

選擇茶葉可以從「看色澤」、「辨外形」、「聞香氣」、「品茶味」、「看茶渣」來辨別,購買時,可以請店家將茶葉沖泡幾回,經過4~5次的沖泡,如果還有甘甜、芬芳的茶味,可算是真正的好茶;在沖泡數回後,質量好的茶葉茶渣外形應均勻一致,所含碎茶和雜質少。

6、茶盤:茶盤材質廣泛、款式多樣,專家建議挑選時注意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邊要淺、色要白,因深色茶盤易藏污,茶垢較不易被看見、清理。較受歡迎的多屬竹、木材質,售價平易近人、大多千元有找,造型上古樸典雅,但缺點是其材質因天然屬性所以較容易開裂,建議每天清潔時將多餘水分擦拭乾淨,並保持陰乾狀態,否則中國天氣潮濕易發黴、損壞,茶盤壽命也會減少。

7、茶壺:常見材料有陶、瓷、紫砂、玻璃或石制,較多人使用的屬紫砂或陶瓷類,陶壺質地細密、透氣性佳,導熱緩、保温性佳。

茶壺建議可選購圓形壺身,因為圓形有助茶葉舒展,較能呈現出茶葉的完美味道,也適合新手使用,此外,選購時需檢查茶壺的壺蓋是否貼合壺身,精密度良好的茶壺,蓋上壺蓋後搖動,壺蓋不會與壺身撞擊,如果精密度不足,熱氣容易跑出導致茶湯沖泡不均,影響茶的整體風味。

8、茶則:功用為取茶葉入壺沖泡,常見的茶則為竹製,將竹子剖半,再將前緣斜切、磨成易盛茶的形狀,如此一來,取用茶葉更方便,也較衞生。

中國的茶葉多以半球型烏龍茶為主,適合用茶則取用,因此在中國茶界很常見,是方便又有茶趣的喝茶小工具。目前坊間推出不少圖案設計的茶則,會在竹製茶則上做出變化,選購時端看個人喜好。

9、燒水壺:傳統燒水壺還是有特別的魅力存在,保温與蓄熱性強,例如日本鐵器或中國陶製等,但重量較重且價格稍高,傳統水壺大多采用不鏽鋼製作,而不鏽鋼的等級好壞差異大,質量太差的壺,在加熱、遇酸、鹼等情況下,容易變成金屬離子析出。現在多半使用改良的電水壺或快煮壺,價位便宜且能縮短燒水時間,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現代化泡茶壺具。

10、杯託:放在桌上,專放杯子用的小淺盤,有杯墊效果,也可避免在桌上留下茶漬。

11、品茗杯:用來品茶及觀賞茶的湯色,品茗杯多為白瓷、紫砂或玻璃制,大多為單獨一人使用,一杯一口剛剛好。

12、聞香杯:顧名思義就是聞茶湯香氣所用,比品茗杯細長,高度較一般品茗杯杯身高、杯口窄,以利香氣留存,是專為品茗中國茶獨特香氣而開發的茶具,常見與品茗杯配成一套販售。

茶藝步驟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如下: 一、洗杯 1.將燒沸騰的泉水注入空碗 2.將茶杯放入空碗,用茶夾夾住茶杯,在碗中旋轉。

3.將空碗中的水倒入蓋碗,晃動幾次,再倒入公道杯中晃動幾次,最後倒掉。 二、泡茶 在蓋碗中放入茶葉,一般8g。

2.將開水注入蓋碗,注意壺要放高。 3.晃動幾次蓋碗,快速將水倒入公道杯中,速度一定要快。

4.將茶水從公道杯倒入空碗,將茶杯放入空碗中,在洗一遍。 5.再次倒入開水,用蓋拂去泡沫,蓋上蓋子,放置15s左右。

6.在放入公道杯中,再用公道杯分茶。 三、分茶 先給客人倒茶,最後給自己倒茶。

客人全部品過後,主人才可品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茶藝表演教程。

【有茶道步驟的文章有茶道的一定步驟】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 步驟:温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温.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茶藝的步驟有哪些?

温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温。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為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若琛出浴”,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

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玉液回壺”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品茶的步驟?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鑑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

三、温杯: 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温杯。

四、高衝: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衝"。

五、低泡: 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為度。

七、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託一併放置客人面前,是為敬茶。

八、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嚐,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第二種工序:

怎樣品茶:品茶可用備、洗、取、沏、端、飲、斟、清八個字來概括。具體是:

備: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對茶葉、開水、茶具和品茶環境四方面的準備工作。

洗(温):指對茶具的洗滌、熱燙過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選):按客人的品種、嗜好和飲茶習俗,備齊多種茶葉品種,讓客人點茶和供客人選用。

沏(泡):沏茶時手勢動作要輕柔持重,倒開水時要把茶壺上下拉三次,高衝低調,即“鳳凰三點頭”。目的是為了使茶葉在杯中能均勻地吸水,有處於茶葉在杯中顯色、透香和吐味。此時還要仔細辨別沏茶的水聲 ,仔細觀察茶葉從浮到沉的形態變化。

端(敬):端茶給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過茶後不能舉杯一飲而盡,吃口要小,可從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過舌頭,擴展到舌苔,直接 *** 味蕾,此時可以微微、細細、啜啜品之。

斟(加):給客人斟茶時,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慣 必須注意禮節,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為宜。

清:要等客人離後,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品茶藝術的主要內容:

嘗茶:從幹茶的色澤、老嫩、形狀,觀察茶葉的品質。

聞香:鑑賞茶葉沖泡後散發出清香(包括留在研究會蓋上的“蓋面香”)

觀湯: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之過程,茶葉溶解情況及茶葉沖泡沉靜後的姿態。

品味:品賞茶湯的色澤和滋味。

唐宋時品茶工於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則以色為主。進入瀹茶的明清時代,品茶則工於“淪”,重在品茶的味和香了。

品茶藝術之延伸——欣賞茶葉的外形美

茶道步驟,最好有圖解

1、沸水温壺

將純淨水(或山泉水更好)燒至沸騰,徐徐倒入紫砂壺中,注意冬天時要用温水先沖泡紫砂壺,避免温差過大引起的壺裂。燙壺後將茶漏、茶杯、茶寵統統用沸水燙一次。

2、加入茶餅

將茶餅用茶刀分成均勻的小塊,取2-3塊加入燙好的茶壺,注意不要放太多,否則會出現泡不開或者太濃不適飲用的問題出現。

3、頭茶洗茶

將已加入茶餅的紫砂壺注入沸水,蓋好壺蓋,端起慢慢順時針搖晃,10-15秒後由茶漏過濾倒入公道杯。

4、養護茶寵

將公道杯中洗茶的茶水緩緩淋在紫砂壺和茶寵身上,餵養茶寵,温和茶壺。

5、首道聞香

將首道茶水倒入聞香杯,捧杯聞香。茶的茶香味會讓人完全放鬆,如臨仙境。這時可以播放一些清雅的音樂旋律,讓聞香更添幾分樂趣。

6、泡茶品茶

以上五道工序都完成後,就可以開始品茶了。將沸水倒入紫砂壺,加蓋泡製20秒,倒出後即可品嚐第一道普洱茶。

7、最後第一道喝完後,以後每道逐漸加長泡製的時間,一般飲用8-9次後換茶餅繼續泡製就可以了。

茶藝表演的基本步驟

表演的條件 茶藝表演的基本條件有許多,如服裝、場地、音響、茶器具、茶、輔助器物、水等。

表演的服裝

表演服裝的式樣、款式多種多樣,但應與所表演的主題相符合,服裝應得體、衣着端莊、大方,符合審美要求。如“唐代宮廷茶禮表演”,表演者的服飾應該是唐代宮庭服飾;如“白族三道茶表演”以白族的民族特色服裝;“禪茶”表演則以禪衣為宜等。

表演的環境

茶藝表演的環境選擇與佈置是重要的環節、表演環境應無嘈雜之聲,乾淨、清潔,窗明几淨,室外也須潔淨,環境宜茶或氣爽神清之佳境,或松石泉下。還須預備觀看者的場所以及坐椅,奉茶處所等。如日本茶道在茶會前要灑掃庭院,室內懸掛簡單又令人沉思良久的字畫、插花以及佈置小型花薈等,以利茶藝表演的進行,使各位進入茶藝表演的藝術創造中。

表演的音樂

所配音樂與茶藝表演的主題應該相符合。正如服裝與茶藝表演主題相符合是一樣的,均有助於人們對錶演效果的肯定與認同。如“西湖茶禮”用江南絲竹的音樂;“禪茶”用佛教音樂;“公劉子朱權茶道”用古箏音樂等。 表演中的禮儀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素有客來敬茶的習俗。茶是禮儀的使者,可融洽人際關係。在種種茶藝表演裏,均有禮儀的規範。如“唐代宮庭茶禮”就有唐代宮庭的禮儀;“禪茶”中有敬茶(奉茶)之後,僧侶向客人的禮儀;日本茶道中有主人對客人的禮儀;客人對客人的禮儀;人對器物的禮儀。在“台灣烏龍茶茶藝表演”中,表演者對客人光臨的禮,感謝觀看的禮,助泡敬茶後向客人鞠躬致意的禮等等。

在行禮時,行禮者應該懷着對對方的真誠敬意進行行禮。行禮應保持適度、廉合,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敬意體現到這一禮儀中,包括眼睛的視角、動作的柔和、連貫、擺動的幅度等。

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

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包括主泡、助泡的位置、出場進場的順序、行走的路線、行走的動作,敬茶、奉茶的順序、動作,客人的位置、器物進出的順序,擺放的位置,器物移動的順序及路線等。人們往往注意移動的目的地,而忽視了移動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茶藝表演與一般品茶的明顯區別之一。

這些位置、順序、動作所遵循的原則是合理性、科學性,符合美學原理及遵循茶道精神“和、敬、清、寂”、“廉、美、和、敬”,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求。

茶藝表演的“精、清、淨、美”

精(精品、精通、熟練):包括茶須名茶、特色茶、茶葉乾燥、質量上乘。水須好水,茶具質量上乘與茶相配。精,上乘也,沏泡出一杯上等茶湯,令人拍案叫絕。精包括精通、熟練茶藝表演,精通選茶、置具、選水、貯茶、熟練沏泡程序。

清(純潔、純和、無邪、清醒、去雜念):清包括人、水、環境之清爽,茶可使之清醒頭腦,稱之謂提神醒腦,在茶藝表演的環境中,很難“清”,但追求“清”,不但茶藝表演者要“清”,通過茶藝表演要讓觀眾有所:“清”,清醒的頭腦,有助於人的思維,感受相聚一起享受品茗的不容易。“日本茶道”中的洗手、擦塵,“台灣烏龍茶”茶藝中的點香,“禪茶”中的燃香。各種素色樸實的茶器,飲茶的活動均在不知不覺中,拂去人們心靈上的塵埃,心清自然明。

淨(潔淨、淨化):包括人、衣着、環境、茶、茶器、水等,人的潔淨,如手的潔淨,頭髮的梳理,衣服的清潔整齊,具體點如手指不應戴戒指,口紅、脂粉儘量不要讓觀眾感覺到,手指甲不能搽色彩等。桌椅、板凳無塵埃,場所無雜物、髒物。茶具應洗滌乾淨,水應乾淨符合飲用要求,茶葉應乾淨,無雜物。此外是人思想上、心靈上的淨化,無雜念、邪念。

美(美好):美應符合茶道的美,符合觀賞美學的要求 ,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如服裝合身,衣着得體、大方,環境優美、清爽,如茶藝表演中的禮儀是否美?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是否美?茶器具是否配套,環境佈置選擇是否美等等。

就以安溪鐵觀音簡單介紹一下:

安溪鐵觀音茶藝表演分為十六個流程:

茶道步驟茶道具體分哪些步驟

茶道基本流程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衞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温壺: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衞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説這叫潔具提温。

第三道馬龍入宮: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五道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六道封壺:蓋上壺蓋,保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七道分杯: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八道玉液回壺: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 *** ,簡單點説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九道分壺: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道奉茶: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一道聞香: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二道品茗: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我想知道茶藝的步驟,和各種茶具的名稱還有圖片~

1、備具候用:將所用的茶具準備就緒,按正確順序擺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壺、公道

杯、品茗杯、聞香杯等。

2、恭請上坐:請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靜氣:焚點檀香,營造肅穆詳和氣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開屏:介紹沖泡的茶具。

6、葉嘉酬賓:葉嘉是茶葉的代稱,這是請客人觀賞茶葉,並向客人介紹此茶葉的外形、色

澤、香氣特點。

7、孟臣沐淋:用沸水衝淋水平壺,提高壺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潔具,用紫砂壺裏的水燙洗品茗杯,動作舒緩起伏,保持水流不斷。

9、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撥入紫砂壺內。

10、百丈飛瀑:用高長而細的水流使茶葉翻滾,達到温潤和清洗茶葉的目的。

11、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壺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壺:把紫砂壺中的初泡茶湯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湯均勻分到聞香杯中。

14、鳳凰三點頭:採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壺注水至滿。

15、重洗仙顏:用開水澆淋壺體,洗淨壺表,同時達到內外加温的目的。

16、內外養身:將聞香杯中的茶湯淋在紫砂壺表,養壺作用的同時可保持壺表的温度。

17、遊山玩水:將紫砂壺在茶船邊沿抹去壺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乾壺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勻。

19、關公巡城: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快速巡迴均勻地分到聞香杯中至七分滿。

20、韓信點兵:將最後的茶湯用點斟的手式均勻地分到聞香杯中。

21、若琛聽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轉:將品茗杯倒扣到聞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將品茗杯及聞香杯倒置,使聞香杯中的茶湯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雙手拿起茶托,齊眉奉給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禮。然後重複若琛聽泉至敬奉

香茗程序,最後一杯留給自己。

25、空谷幽蘭:示意用左手旋轉拿出聞香杯熱聞茶香,雙手搓聞杯底香。

26、三龍護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鑑賞湯色:觀賞茶湯的顏色及光澤。

28、初品奇茗:在觀湯色、聞湯麪香後,開始品茶味。

29、二探蘭芷:即沖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細品茶湯滋味。

31、三斟石乳:即沖泡第三道茶。

32、領略茶韻:通過介紹體會烏龍茶的真韻。

33、自斟漫飲:可讓客人自己添茶續水,體會沖泡茶的樂趣。

34、敬奉茶點:根據客人需要奉上茶點,增添茶趣。

35、游龍戲水:即鑑賞葉底,把泡開的茶葉放入白瓷碗中,讓客人觀賞烏龍茶“綠葉紅鑲

邊”的品質特徵。

36、盡杯謝茶:賓主起立,共乾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別。

china-herbtea/hcp/ShowArticle?ArticleID=547

茶藝表演的順序

茶藝表演,我認為一是先選茶,二是高温清洗茶具;三是投茶入壺;四是輕均搖,洗茶倒掉;五是添水按茶特性掌握時間;六是倒出茶湯進入公道杯過濾茶渣;七是分茶給在座的人(包括奉茶),當然自已也要喝茶了,自己不喝茶,倒給別人喝也是不禮貌的。

不過,當代並非茶藝表演,而是演藝泡茶流程,是以演為重,並非以茶為主體,按茶藝表演來説,茶藝師理應是瞭解茶、喜歡茶、珍惜茶,平時泡出泡好每壺茶,讓茶發揮最佳境界。試想,我們的表演者有真的愛茶嗎?真的鼓歡茶嗎?真的瞭解茶嗎?

有的連這茶是什麼茶?有什麼特性,應該怎麼樣科學、正確地衝泡她都不知道,添水倒茶,不是茶藝師,而是服務員,其表演,也只是上台表演一下泡茶流程而已,其目的要麼是任務,要麼是為錢,要麼是為出名而已,這些都和茶的低調,內斂不相符。

有時看到一些自稱“茶人”,在當代卻穿越到唐宋時期,用唐宋的點茶法泡茶表演,過去了終是回不去,搬這些東西出來按郎平的話説應該是愚蠢的,有些東西已經不適合當代了,應該有當代的創新意識去開發才對,相反,只會讓中華文化倒退。

茶道器具的分類?

中國有句俗話説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道也是一樣,想要更好的喝茶,我們一定要了解學會茶具的分類,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煮水器

  水壺***水注***:用來燒開水。目前使用較多的有紫砂提樑壺、玻璃提樑壺和不鏽鋼壺。

  茗爐:即用來燒泡茶開水的爐子。為表演茶藝的需要,現代茶藝館經常備有一種“茗爐”,爐身為陶器,或金屬製架,中間放置酒精燈,點燃後,將裝好開水的水壺放在“茗爐”上,可保持水温,便於表演。[ 茗爐]

另外,現代茶藝館及家庭使用最多是“隨手泡”[ “隨手泡”],它是用電來燒水,加熱開水時間較短,非常方便。

  開水壺:是在無需現場煮沸水時使用的,一般同時備有熱水瓶貯備沸水。

  二、置茶器

  茶則:則者,準則也,用來衡量茶葉用量,確保投茶量準確。多為竹木製品,由茶葉罐中取茶放入壺中的器具。

  茶匙:一種細長的小耙子,用其將茶葉由茶則撥入壺中。

  茶漏***茶鬥***:圓形小漏斗,當用小茶壺泡茶時,將其放置壺口,茶葉從中漏進壺中,以防茶葉灑到壺外。

  茶荷: 茶荷:茶荷與茶匙、茶漏的作用相似,但它的功能較多元化。以茶荷取茶時,可判斷罐中茶葉多寡,由此決定置茶量;其次,將茶葉倒入茶和中,主人可借次視茶,決定泡茶方法,而客人則可欣賞茶葉、聞茶香,最後將茶葉置入壺中。

  茶擂:當茶葉倒入茶荷後,以茶擂適度壓碎茶葉,可使茶葉沖泡的茶湯較濃。

  茶倉:即分茶罐,泡茶前先將欲沖泡的茶葉倒入茶倉,兼具節省空間與美觀作用。

  這部分器具為必備性較強的用具,一般不應簡化。

  三、理茶器

  茶夾:用來清潔杯具,或將茶渣自茶壺中夾出。

  茶匙;茶匙除了置茶 ,也可用來掏出茶渣 , 而尖細的一端則可用來疏通壺嘴。

  茶針:用來疏通茶壺的壺嘴,保持水流暢通。茶針有時和茶匙一體。

  茶漿***茶簪***:茶葉沖泡第一次時,表面會浮起一層泡沫,可用茶漿颳去泡沫。

  四、分茶器

  茶海、茶盅、公道杯、母杯:茶壺中的茶湯沖泡完成,便可將之倒入茶海。有些人會在茶海上放置一個擄網,以過擄倒茶時隨之留出的茶渣。茶湯倒入茶海後,可依喝茶人數多寡分茶,人數多時,可利用較大的茶海衝兩次泡茶;而人數少時,將茶湯置入茶海中,也可避免茶葉泡水太久而生成苦澀味。

  五、盛茶器、品茗器

  茶壺:主要用於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壺來泡茶和盛茶,獨自酌飲的。

  茶盞[ 茶盞]:在廣東潮汕地區沖泡工夫茶時,多用茶盞作泡茶用具,一般一盞工夫茶,可供3-4人用小杯啜茶一巡。江、浙一帶,以及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又有用茶盞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一人一盞,富有情趣。茶盞通常有蓋、碗、託三件套組成,多用陶器製作,少數也有用紫砂陶製作。

  品茗杯:品茗所用的小杯子。

  聞香杯:此杯容積和品茗杯一樣,但杯身較高,容易聚香。[ 品茗杯與聞香杯]

  杯碟:也稱杯託,用來放置品茗杯與聞香杯。

  六、滌茶器

  茶船、茶池、茶承:盛放茶壺的器具,當注入壺中的水溢滿時,茶船可將水接住,避免弄濕桌面。茶船多為陶製品,更有古樸造型的茶船,增添喝茶的樂趣。茶船也是養壺的必需品,以盛接淋壺的茶湯。

  茶盤: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向客人奉茶時也使用,常用竹、木製作而成,也有用陶瓷製作而成。

  渣方:盛裝茶渣的器皿。

  水方、茶盂、水盂:盛接棄置茶水的器皿。

  滌方:放置使用過而待清潔杯盤之器皿。

  茶巾:茶巾主要的作用是為了擦乾茶壺,將茶壺或茶海底部殘留的水擦乾 ,而可用來擦拭清潔桌面的水滴。

  容則: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

  壺的作用

  鐵壺

  1、煮茶利器

  如果我們使用後鐵壺燒水,可以發現鐵壺燒水沸點温度高,比一般不鏽鋼隨手泡等要高出5-6度,且保温時間也更長,有助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

  尤其是老茶,我們可以使用鐵壺來泡老茶,因為老茶陳化時間較長,是必須採用足夠的高温水,才能淋漓盡致把其內質陳香和茶韻發揮出來。鐵壺已成為玩家級茶友們賞茶、鬥茶、鑑茶以及開展茶會活動必備的專業茶器。

  我們可以使用鐵壺來泡老茶

  2、山泉水效應

  山泉水經由山林下砂巖層過濾,含微量的礦物質特別是鐵離子和極少的氯化物,水質甘甜,是泡茶最理想的水。鐵壺能釋放微量鐵離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氯離子,鐵壺煮出來的水和山泉水有異曲同工之效。

  3、補鐵

  鐵是造血元素,實驗證明飲水、烹調使用鐵壺、鐵鍋等生鐵製器具,可增加鐵質的吸收。鐵壺煮水能釋出易於人體吸收的二價鐵離子,可以補充人體所需鐵質從而有效地預防缺鐵性貧血。

  銅壺

  銅的密度較高,相對鋁鐵而言分解量更小,比鋁鐵穩定。但只要是金屬在燒水過程中都會分解微小一部分金屬物質,銅壺煮水在一定温度下也會析出微量銅元素,而銅元素對人的身體十分有益。

  過去,人們認為銅綠是有毒的。但科學研究證明,銅綠不溶於冷水和熱水,所以進入體內也不會被吸收,證明了銅綠無毒對人體無害。

  銀壺

  1、軟水

  銀壺煮水,能使水質變軟變薄,有很好的軟水效應。古人謂之“若絹水”就是説水質的柔薄爽滑猶如絲絹。

  2、去異味

  銀潔淨無味,而且熱化學性質穩定,不易鏽,不會讓茶湯沾染異味。

  3、殺菌

  銀壺煮水時所釋放出的銀離子,具有穩定性高,活躍性低,導熱快、質地柔軟、不易受化學物質腐蝕的特性。在水裏產生的帶正電的銀離子可將細菌吸附並將細菌賴以生存的酶系統封閉、失活達到殺菌的效果。

TAG標籤:公道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