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白族三道茶的原料

白族三道茶的原料

白族三道茶的原料包括:

1. 鮮茶葉:採摘自大葉種茶樹,以新芽、嫩葉為主。

2. 新鮮牛乳:取自當地優質的奶牛,使茶湯更加順滑。

3. 火腿:用當地特產熏製的火腿,提供獨特的香味和鹹味。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雲南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中的第一道茶叫“苦茶”。以大理特產的散沱茶為原料,用特製的砂罐於炭火上焙烤到黃而不焦,芳香襲人之時衝入滾燙開水而成。此道茶以濃釅為佳,香苦宜人。

第二道茶是白族“甜茶”。它以大理名食乳扇、核桃仁片、紅糖為作料,衝入大理名茶“煎制”的茶水,味香甜而不膩。

白族三道茶中的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所用的原料是蜂蜜、花椒絲、桂皮、橄欖。酸甜苦辣麻,五味皆齊全。故有“一苦二甜三回味”之説。

大理三道茶怎麼做?

雲南小吃大理三道茶的做法詳細介紹

所屬地區: 雲南小吃

工藝: 熬煮汆燉燴燜法

大理三道茶的製作材料: 蒼山綠茶40克,乳扇10對,核桃仁200克,鮮牛奶1000克,紅糖300克。

大理三道茶的介紹: "以茶為禮"是白族人民重情好客的習俗。每當客人臨門,安座後,主人立即敬上糖果、蜜餞、糕點、瓜子、香煙,接着主人要為客人烹製三道茶。説起三道茶,歷史可上溯千年。唐樊綽《蠻書》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選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意思是説,唐代南詔就已配有椒、姜、桂等作料的茶敬獻來客。明代徐霞客遊大理時對這種品茶方式作了較完備的記載:"注茶為玩,初清茶,中鹽茶,次蜜茶"。三道茶演變至今,第一道是苦茶,第二道是甜茶,第三道為回味茶。有借茶喻世,寓意深刻。即先苦後甜,苦盡甘來;回味人生,百尺竿頭,繼續前進。三道茶確實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品後會給客入留下詩情畫意的感覺。難怪大理州原政協副杜乙簡為此題詞:"雪月風華杯裏趣,詩書畫藝笑中吟"。三道茶,均以烤茶為基調,所不同的是:頭道茶,不加調配料;第三道茶,要在茶水中加入花椒數粒、生薑片、蜂蜜和桂皮末,特別講究的還要用鬆籽仁和核桃片做成一隻欲飛煳蝶漂在茶水中。下面側重介紹第二道茶,即"牛奶乳扇核桃茶"。

大理三道茶的特色:

先苦後甜。

教您大理三道茶怎麼做,如何做大理三道茶

1.紅糖切成末;用小推刨把核桃仁刨成細片;用筷子挾住乳扇,放在慄炭火烤成捲筒狀,揉碎;沙罐洗淨。

2.沙罐放在慄炭火邊烘乾水分,至底部有點發白時,放入茶葉;用手抖動茶罐,邊抖邊觀其色澤變化。一般要上下抖動100次,故叫"百抖茶"。待嫩莖發泡成螞蚱腿狀,衝下少量開水,至水泡冒到罐口,如繡球花狀,不能溢出。這時有的主人還要繪聲繪色地唱起落!落!落調,情趣橫生。當主入向烤茶罐衝開水時,罐內發出"噼啪"和"嗞嗞"聲,所以又叫它為"雷響茶"。待泡沫往下落時,再衝進開水待用。

3.牛奶入鍋煮沸,放入紅糖,分成10份入杯,加入核桃片、乳扇片,加入茶水上桌供飲。

大理三道茶的製作要領: 乳扇不能用油炸,應放在火上燒。

白族的“三道茶”是哪三道?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頭道苦茶又稱“烤茶”或“百抖茶”,先苦後甘,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勞;二道甜茶,放有乳扇、生薑、蜂蜜、核桃等佐料,能提神補氣,使人神清氣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椒、肉桂等佐料,飲之滿口清香,回味無窮。

白族三道茶源遠流長,起源於唐初,之後不斷得到發展,到了唐南詔國中後期,佛教在大理興盛,寺廟倡導坐禪飲茶,遊客也喜歡飲茶止渴,使茶道得以迅速發展。到明、清之際,白族家室多愛飲烤茶,招待客人飲甜茶,在婚事、節慶期間專飲“三道茶”。隨着旅遊事業的發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極富文化內涵,其象徵意義通常概括為“頭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大理白族“三道茶”是哪三道,有何講究?

所謂大理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和回味茶。第一道是苦茶,又稱“烤茶”或“百門 茶”,飲後生津止渴、消除疲勞;第二道是甜茶,內有乳扇、生薑、蜂蜜、核桃等配料,飲後提神補 氣、神清氣爽;第三道是回味茶,內有花椒等配料,飲後滿口清香,其內涵豐富,有着很深的哲理。

主要意思是告誡人們,生活是先苦後甜,要經過艱苦奮鬥,才能得到幸福。它提醒人們,在走過 一段路程之後,要認真總結一下,然後信心百倍地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在當地飲用“三道茶”,還有一種調節人際關係和傳揚民族文化的作用。不論是在街頭巷尾, 還是在公園船頭,飲用三道茶的形式和內容都是豐富多彩的。

此時,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大理白族的“三道茶”,確實值得“回味”。

雲南的茶葉向來是很有名的,其種類繁多,大理地區尤以下關沱茶和蒼山雪綠享譽中外。

大理“三道茶”的記載,最早見於唐代徐霞客之《滇遊日記》。説是在當年的一個元宵節上, 徐霞客於雞足山悉檀寺西樓觀燈,“注茶為樂,先清茶,中鹽茶,次密茶”,即是為“三道茶”之雛 形。

後來,佛教在寺廟中提倡坐禪飲茶,香客和遊客也共飲之,“三道茶”便逐漸發展起來。到 了明清年間,這種飲茶方式已在市鎮及廣大農村廣泛傳開,並增加了乳扇、蜂蜜、核桃等配料。 人們在舉行某種儀式、婚禮及過節時,均專門加工、飲用“三道茶”助興。其內容和形式也逐漸 完善和固定下來,形成了其獨特的民族風格。

品白族三道茶

前年,我和媽媽來到雲南省看望外婆。我遊覽了美麗的洱海風光,當然,還少不了白族“三道茶”。

所謂白族“三道茶”,為“一苦,二甜,三回味”。每逢喜慶佳節或貴賓來臨,白族人民都要舉行“三道茶”儀式,依次向客人敬獻“苦茶”,“甜茶”和“回味茶”這三道茶。

主賓相敬,舉杯齊眉,不以解渴為目的',而是寄以興致和情感。其象徵意義通常被概括為“一苦,二甜,三回味”。

這三道茶,頭道茶以大理特產的散沱茶為原料,用特製的砂罐於炭火上焙烤到黃而不焦,芳香襲人之時衝入滾燙開水而成。此茶是白族自制自飲時常用的烤茶型,以濃釅為佳,香苦宜人。

品之,苦味與藥苦相似。

二道茶是以大理名食乳扇、核桃仁片、紅糖為佐料,衝入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茶味香甜而不膩。

品之,其味確實甘甜可口、細而不膩。

三道茶以蜂蜜加少許椒、姜、桂皮為佐料,衝入“蒼山雪綠”煎制的茶水,以達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

品之,先微苦,後舌邊生津,至舌麻無比,的確是回味無窮。

這就像人生,先是苦,苦盡甘來,便是甜,老了,就沒有回味了。

人生一定要細細品嚐,否則苦盡甘來後就沒有回味了。不是嗎?

白族三道茶的做法

先將優質綠茶放入砂罐後用火焙烤,烤黃烤香即衝入少許沸水,待泡沫消失後用火煨片刻,當茶水呈琥珀色時,倒入茶盅後飲用,此第一道茶叫頭道苦茶。

然後在少罐裏再注入沸水,加上白糖、核桃仁、芝麻面等,煮後飲用,稱為二道甜茶。

第三道茶要在茶水中放入烘香的乳扇和紅糖、蜂蜜、桂皮、米花、花椒等,稱為三道回味綿。

喝白族三道茶的意義:

由於這種煮茶方法能發出似雷響的聲音,響雷茶也就因此得名。據説,這還是一種吉祥的象徵。一當響雷茶煮好後,主人就提起砂罐,將茶湯一一傾入茶盅,再由小輩女子用雙手捧盅,奉獻給各位客人,在一片讚美聲中,主客雙方一邊喝茶,一邊敍誼,預示着未來生活的幸福美滿和吉祥如意。

雲南三道茶的製作方法

三道茶是大理白族招待佳賓的一種獨特的飲茶方式。相傳原為古代南詔王用來招待貴客的一種飲茶禮,後流傳到民間延續至今。

三道茶的特色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其製作方法是:先將優質綠茶放入砂罐後用火焙烤,烤黃烤香即衝入少許沸水,待泡沫消失後用火煨片刻,當茶水呈琥珀色時,倒入茶盅後飲用,此第一道茶叫頭道苦茶。然後在少罐裏再注入沸水,加上白糖、核桃仁、芝麻面等,煮後飲用,稱為二道甜茶。第三道茶要在茶水中放入烘香的乳扇和紅糖、蜂蜜、桂皮、米花、花椒等,稱為三道回味綿。

大理這一古老的茶文化習俗,瑞得到了發揚光大。旅遊部門還在飲茶過程中加進了民族服飾表演,民族歌舞表演,深受中製作三道茶時,每道茶的製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就要先吃苦"。製作時,先將水燒開。再由司茶者將一隻小砂罐置於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熱後,隨即取適量茶葉放入罐內,並不停地轉動砂罐�共枰妒莧染�齲��弈誆枰?amp;quot;啪啪"作響,葉色轉黃,發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已經燒沸的開水。少傾,主人將沸騰的茶水傾入茶盅,再用雙手舉盅獻給客人。由於這種茶經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喝下去滋味苦澀,故而謂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飲而盡。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中放入少許紅糖,待煮好的茶湯傾入盅內八分滿為止。這樣沏成的茶,甜中帶香,甚是好喝,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麼事,只有吃得了苦,才會有甜香來"

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雖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湯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

白族三道茶包括哪三道 白族三道茶的介紹

1、苦茶,白族稱之為“清苦之茶”,暗含着做人要先吃苦才能成功的寓意。製作時,先將水燒開,司茶者會將一隻小砂罐放在小火上烘烤。等到小砂罐被烤熱後,取適量茶葉放入砂罐中,並不停轉動,以便裏面的茶葉受熱均勻。等到裏面的茶葉發出“啪啪”的響聲,葉子的顏色轉黃,發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已經燒沸的開水。一會之後,主人將茶水倒進茶杯中,用雙手捧着獻給客人。這道茶因為經過烘烤和煮沸,顏色很好,看上去像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喝起來苦澀中有清香。這道茶一般只有半杯,大多數客人都會一飲而盡。

2、甜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就會重新用小砂罐製作第二道茶,烤茶和煮茶的程序與第一道茶一樣,不同的是這個時候要加入少許紅糖。按照這種方法沏出來的茶,苦中有甘甜,甘甜中有清香,味道很好,它暗含着白族人“苦盡甘來”的美好願望。

3、回味茶。這道茶的煮法和前兩道相同,只是裏面的原料已經換成蜂蜜,還有花椒和核桃仁。客人在喝第三道茶時,要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用口輕吹,趁熱喝下。第三道茶酸甜苦辣各種味道都有,回味無窮。

白族三道茶是哪三道白族三道茶

1、第一道茶叫“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裏一年四季不滅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燒烤大理特產沱茶到黃而不焦,香氣瀰漫時再衝入滾燙開水製成。此道茶以濃釅為佳,香味宜人。因白族人講究“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所以這道茶只有小半杯,不以衝喝為目的,以小口品飲,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涼清香為趣。寓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生之旅,舉步維艱,創業之始,苦字當頭。正如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面對苦境,我們惟有學會忍耐並讓歲月浸透在苦澀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體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從而對人生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2、第二道茶叫“甜茶”,是用大理特產乳扇、核桃仁和紅糖為佐料,衝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製作而成。此道茶甜而不膩,所用茶杯大若小碗,客人可以痛快地喝個夠。寓苦去甜來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經過困苦的煎熬,經過歲月的浸泡,奮鬥時埋下的種子終於發芽、成長,最後碩果累累。這是對勤勞的肯定,這是付出的回報。當我們在鳥語花香裏,明月清輝下品嚐甜美的果實之時,我們又怎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3、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是用蜂蜜加少許花椒、姜、桂皮為作料,衝“蒼山雪綠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帶有麻辣味,喝後回味無窮。因桂皮性辣,辣在白族中與“親”諧音,而姜在白語中讀“_”,有富貴之意,所以此道茶表達了賓主之間親密無比和主人對客人的祝福。因集中了甜、苦、辣等味,又稱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諸如名利、權勢、富貴榮華等等的。要做到“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氣度。如果一味沉湎於成功或失敗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過執着,就會作繭自縛,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喪失了許多人生樂趣。所以,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我們不妨看得輕些淡些,不要讓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拋棄的重負,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人生境界。

白族三道茶的歷史介紹

白族三道茶的歷史介紹

  導語: 三般茶也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飲茶方式,屬茶文化範疇。馳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獨特的“頭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時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種禮儀。我今天將為大家介紹白族三道茶的歷史及製作方法。快來看看吧!

  茶道知識

  白族三道茶,白族稱它為紹道兆。這是一種賓主抒發感情,祝願美好,並富於戲劇色彩的飲茶方式。喝三道茶,當初只是白族用來作為求學、學藝、經商、婚嫁時,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願。

  應用範圍已日益擴大,成了白族人民喜慶迎賓時的飲茶習俗。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現已成為白族民間婚慶、節日、待客的茶禮。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遊的保留節目。

  “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

  縱觀白族三道茶的傳承發展,是佛教活動的興盛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亦暗合了佛家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

  白族的'三道茶的由來,當初只是長輩對晚輩求學、學藝、經商,以及新女婿上門時的一種禮俗。

  它的形成,還伴隨着一個富有哲理的傳説:在很久以前,在大理蒼山腳下,住着一位手藝高超的老木匠。

  他帶有一個徒弟,學了多年還不讓出師。一天,他對徒弟説:你作為一個木匠,會雕會刻,還只學到一半功夫。要是跟我上山,你能把大樹鋸倒,鋸下板子,扛得回家,才算出師。徒弟不服氣,就跟着上山,找到一棵麻慄樹,立即鋸起樹來。

  徒弟不服氣,就跟着上山,找到一棵麻慄樹

  但還未等徒弟將樹鋸成板子,已覺口乾舌燥,只好懇求讓他下山取水解渴,但不依。到傍晚時分,還未鋸完板子,徒弟再也忍受不住了,只好隨手抓了一把樹葉,放進口裏咀嚼,想用來解渴。

  看了徒弟又皺眉頭,又咂舌的樣子,笑着問徒弟:味道如何?徒弟只好實説:好苦啊!這時才語重心長地説:你要學好手藝,不先吃點苦頭怎行啊?這樣一直到日落西山,板子雖然鋸好,但徒弟已筋疲力盡,累倒了。

  這時,從懷裏取出一塊紅糖遞給徒弟,鄭重地説:這叫先苦後甜!徒弟吃了這塊糖後,覺得口不渴了,精神也振作了。於是趕快起身,把板子扛回家。從此以後,就讓徒弟出師了。

  分別時,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葉,讓徒弟喝下去後,問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曰:甜、苦、麻、辣,什麼味都有。聽了,哈哈大笑,説道:這茶中情由,跟學手藝、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後甜,還得好好回味。

  文化價值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長輩親自司茶。現今,也有小輩向長輩敬茶的。每道茶都有獨特的含義。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

  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先要吃苦。喝下去滋味苦澀,故而謂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飲而盡。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

  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經過困苦的煎熬,經過歲月的浸泡,奮鬥時埋下的種子終於發芽、成長,最後碩果累累。這是對勤勞的肯定,這是付出的回報。當我們在鳥語花香裏,明月清輝下品嚐甜美的果實之時,我們又怎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

  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的事太多太多,要做到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氣度。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我們不妨看得輕些淡些,不要讓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拋棄的重負,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人生境界。

  製作方法

  第一道

  製作時,先將水燒開。再由司茶者將一隻小砂罐置於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熱後,隨即取適量茶葉放入罐內,並不停地轉動砂罐,使茶葉受熱均勻,待罐內茶葉啪啪作響,葉色轉黃,發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已經燒沸的開水。少傾,主人將沸騰的茶水傾入茶盅,再用雙手舉盅獻給客人。由於這種茶經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

  第二道

  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湯傾入八分滿為止。

  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

  第三道

  與第二道煮茶方法大體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

  沖泡水温要求

  三道茶的沖泡水温要求在九十度以上茶葉有:

  沖泡的茶葉種類:鐵觀音、水仙、凍頂烏龍、佛手等。

  重揉捻茶類:鐵觀音、佛手等接近球狀的茶。

  重焙火的茶類:色澤較黑、較暗的茶。

  陳年茶類:任何妥善儲存的陳年茶,以鐵觀音、水仙較常見。

  三道茶的沖泡水温要求在八十度到九十度之間的茶葉有:

  輕發酵的茶類:如文山包種茶,若焙火較重,仍以高温沖泡。

  芽茶類:如白毫烏龍、高級紅茶等。

  薰花茶:香片、包種茶、薰花。

  三道茶的沖泡水温要求在八十度以下的茶葉有:

  綠茶類:如龍井、碧螺春等。若品嚐時仍覺得苦味太重,可再降低水温。

  結語: 看了上面的文章,大家是不是瞭解什麼叫三道茶了呢?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關於白族三道茶的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TAG標籤:白族 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