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婺源綠茶製作技藝

婺源綠茶製作技藝

婺源綠茶製作技藝一般指綠茶製作技藝(婺源綠茶製作技藝)。

綠茶製作技藝(婺源綠茶製作技藝),江西省婺源縣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婺源綠茶簡稱“婺綠”,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產地在江西省婺源縣。

婺源綠茶是以清明後採摘的一芽二葉為原料,經過殺青、造型揉捻、分段乾燥、分篩梗、風選、拼配等工序精製而成。

婺源綠茶外形緊細圓直,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具有“葉綠、湯清、香濃、味醇”的特點,是中國傳統名茶之一。

2014年11月11日,綠茶製作技藝(婺源綠茶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148。

婺源綠茶,是中國特色茶之一,是以婺源茶種、婺源氣候、婺源水土、婺源人文而得名。

婺源綠茶的製作技藝主要分為揉捻、殺青、烘乾三個步驟:

1.揉捻:將新鮮採摘的茶葉進行揉捻,使茶葉外皮破裂,茶肉汁液鮮潤。

2.殺青:在揉捻完成後,將茶葉放入鍋內進行殺青處理。

殺青是防止茶葉發酵變黃的重要步驟。

3.烘乾:將殺青後的茶葉放入烘乾機中進行烘乾。

烘乾是讓茶葉變幹、保持原色、原味、原香的關鍵。

以上三步完成後,就可製成婺源綠茶。

婺源綠茶的茶湯呈黃綠色,茶香清幽,口感鮮爽,回甘耐泡。

婺源綠茶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品質,吸引了眾多茶友的喜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 | 婺源綠茶簡史

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會把一切與農業、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説法也因民間傳説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

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 。

這一説法認為茶 “ 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 ”,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 最普遍的説法之一 。

有 “ 紅綠黑白黃 ” 五色特產,綠茶在其中最負盛名。

婺源位於中國傳統綠茶產區的金三角中心,境內羣山高聳,山澗汩流,氣候温潤,雨量充沛,一年四季雲霧繚繞,寒暑温度分明,加之土層較厚,土壤肥沃,具有茶樹生長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

所以 綠茶產業 一直以來就是婺源的支柱產業之一。

唐代  ,“ 茶聖 ” 陸羽寫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百科全書 —— 《 茶經 》。

書中所提的 歙州 即歷史上的徽州早期,州府在歙縣,地域包括現今安徽黃山市轄地域、宣城市績溪縣、旌德縣和石台縣南部以及江西省婺源縣。

根據此記載,婺源茶無疑是歙州茶的代表。

同時,陸羽在《 茶經 · 八之出 》中列出了唐代產茶的八個道、四十三個州郡、四十四個縣,婺源位列其中,説明婺源在唐代就是中國著名的茶區。

宋代 ,婺源產製的茶葉已出類拔萃,“ 謝源茶 ” 列為全國的 “ 六大絕品 ” 之一 。

明 嘉靖年間   ,縣人汪宏(時任吏部尚書)以本縣大畈靈山茶進貢皇帝,獲得皇帝欽賜的 “ 金竹峯 ” 金字匾額,被列為貢品。

至  清 乾隆間,婺源茶葉被列為中國外貿出口的主要物資之一,並以 “ 中國綠茶 ” 為名開始精製外銷,獲得了國際茶界的讚譽。

清  宣統二年(1910 年),在清廷農工商部南京舉辦的勸業會上,思口龍騰村俞傑然創辦的 “ 祥馨永 ” 茶廠精製的珠蘭窨花茶被選為展品獲金獎,江灣曉起村汪晉和創辦的 “ 汪晉和 ” 綠茶獲一等獎。

  四年(1915)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 “ 慶祝巴拿馬運河開航太平洋萬國博覽會 ” 上,婺源綠茶展出並獲得多個一等獎獎項( 思口龍騰村俞祥馨“ 協和昌 ”,段莘裔官村汪益“ 益芳 ”,思口延村金氏“ 鼎盛隆 ”)和二等獎( 江灣曉起村 “ 汪晉和 ” )。

1995年底 武口茶場與溪頭鄉茶廠   的茶產品通過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的檢測認證開始試水有機茶的出口貿易。

1996年5月婺源大鄣山 “ 雲霧茶 ” 獲得中國首批8個綠色食品A名單中,唯一的茶類產品綠色食品證書。

1997年起,根據歐盟有機法規2092/91,連續通過歐盟有機食品認證機構BCS認證,依照日本、美國、瑞士有機法,通過日本JAS、美國NOP、瑞士BIOSUISSE有機認證。

1999年8月 婺源綠茶 榮獲中國 99 昆明世博會金獎。

2000年,婺源有機茶農協會申請並加入了 “ 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 ”( FLO ),成為我國第一個加入 FLO 的協會。( FLO 創立於1997年,作為廣受認可的國際標準認證組織及公平貿易標籤發行團體,FLO 在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定期檢驗及認證多種產品。)

2005年8月1日,為提升 婺源綠茶 的綜合競爭力,失落了半個多世紀的 “ 婺源綠茶 ” 承載着歷史與榮譽,作為商標正式啟用,數十個婺源綠茶品牌有了統一的身份標識!

2014年婺源綠茶製作技藝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7年9月15日婺源榮獲國家級出口農產品(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以及全國重點產茶縣稱號,成為江西省首個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茶葉出口創匯位居全省第一。

2018年,婺源綠茶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 “ 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 ,“ 婺綠 ” 的發展也進一步注入了活力。

2019年5月,婺源大鄣山有機茶園在意大利被授予 “ 卡洛·斯卡帕國際園藝獎 ” ,這是中國企業首次獲此殊榮,有效傳遞了婺源綠茶 “ 天人合一 ” 的品牌理念。

另據國外資料顯示,早在 1935年 美國學者  威廉·烏克斯  在其出版的世界茶史鉅著 《茶葉全書》 中就稱

這就是曾經被海內外各國友人心心念唸的中國好茶 —— “ 葉質柔軟,細嫩而光滑,湯色澄清而滋潤 ” 的  婺源綠茶  啊!

2020年3月16日 第二屆婺源油菜花旅遊文化節 《 花田茶會 》

《 中國一分鐘 · 婺源綠茶 》

本文經  一葉徽州  收集整合 編輯後發佈

部分圖片及相關資料來自網絡無法溯源 · 侵刪

婺源縣的歷史文化

婺源徽劇

徽劇是一個富有特色的地方劇種,也是聞名全國的一個大劇種。

婺源徽劇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徽劇劇目通俗易懂,聲腔藝術雅俗共賞。

徽劇傳播地域廣泛,不僅為京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也為其它地方劇種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徽劇的形成和發展,對中國戲曲發展史研究很有價值。

婺源徽劇是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

清乾隆年間,(老)“慶升”、“彩慶”、“同慶”、“大陽春”等徽班就先後在婺源搭班演出。

嘉慶三年(1798年),當時為武英殿大學士曹振鏞回鄉祭祖時,將其父曹文埴創立的“華廉”戲班改為“慶升”班,並將該戲班帶回婺源曉鏞。

此後陸續有20多個徽劇班社先後在婺源演出,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號稱“京外四大徽班”的“慶升”、“陽春”、“同慶”、“彩慶”徽班。

與此同時,婺源當地也先後組建了不少徽班,並以自己的不同特色向外發展,四處巡迴演出。

光緒年間,婺源中雲村王旺金組建“洪福林班”,演員以婺源人為主,在皖南和江西、浙江毗鄰地區演出。

此外,“梓塢班”、“仙舞台”、“王和福”、“新陽春”、“新鴻春”等班社,在安徽、江西和浙江一帶演出、擴展。

20世紀40年代,因農村經濟衰落,婺源鄉間的徽班先後解散,徽班藝人一部分組織串堂班,一部分改行務農,農閒節慶進行業餘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6年,重新成立婺源徽劇團,經過搶救、挖掘、整理,婺源徽劇重獲新生。

1958年,婺源徽劇團以傳統徽劇《水淹七軍》、《金得山拿虎》、《扈家莊》、《百花贈劍》參加江西省戲劇會演。

1959年又以傳統徽劇《汾河灣》參加古老劇種赴京彙報演出,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和好評。

2006年,婺源徽劇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婺源儺舞

儺舞是遠古時期舉行“驅鬼逐疫”祭祀儀式時跳的一種舞蹈。

它源於原始巫舞,孔子在《論語》中就有“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的記載。

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又稱“舞鬼戲”。

在古代人們用儺舞來表達的是對祖先的崇拜和敬畏,人們相信表演儺舞能夠保護自己的村莊,能夠讓村裏户户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每年的春節期間以及重要的節日,婺源都會表演儺舞。

婺源儺舞主要分佈在中雲鎮坑頭村,鎮頭鎮遊山村,許村鎮汾水村,秋口鎮長徑村、李坑村、金竹坑村,江灣鎮江灣村、古蜀地村、粟木坑村,段莘鄉慶源村,沱川鄉理坑村、溪頭村等地。

其中秋口長徑村和段莘鄉慶源村兩處的節目最豐富,表演最精彩,保留較完整。

婺源儺舞不僅流傳廣,而且所表演的節目內容也相當豐富,據調查有儺班10多個,節目100餘個,不同名稱節目60餘個,其中既有原始的表現迎神逐驅鬼的《搭架》、《追王》,又有反映神話故事民間傳説的《開天闢地》、《太陽射月》、《孟姜女送寒衣》、《劉海戲金蟾》、《丞相操兵》、《關公磨刀》,模擬動物習性的《舞仙鶴》、《雙猴捉蝨》,還有一些表現嬉戲玩耍和棍棒對打的《單棒》、《雙棒》、《舞小鬼》及模仿農耕狩獵動作的《耕田》、《捉鳥》等等。

婺源儺舞,曾於1953年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

1986年以來,婺源儺舞資料先後載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卷》、《中華舞蹈志·江西卷》及日本木耳社出版的《中國漢民族的仮面劇》等專著。

2005年儺舞節目《追王》、《孟姜女送寒衣》、《丞相操兵》參加“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週中外儺藝術展演”,分別榮獲“金獎”和“優秀表演獎”,2006年婺源儺舞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婺源三雕

婺源“三雕”藝術主要附着於徽州“古建三絕”(古民居、古祠堂、石牌坊)身上,為磚、石、木三種民間雕刻藝術的總稱。

婺源“三雕”藝術源遠流長,歷史悠久。

起源於唐代,明清時期達於鼎盛。

其產生和發展的社會背景主要有四:一是徽商的興盛;二是徽州文風鼎盛;三是封建住宅等級制,使富而不貴的徽商在住宅的佈局和裝飾上不得不有所顧忌;四是徽州“邑中多巧藝”,明清時徽州百工競技,會使出渾身解數,巧奪天工,為三雕藝術的輝煌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與機遇。

“三雕”藝術的應用十分廣泛,涉及到明清建築的裝飾部件和家居用具等各個方面,且融裝飾藝術與建築結構為一體,互為連綴,相得益彰。

但三雕藝術有別於繪畫藝術,其表現形式要求以“刀”代筆,立足於一個“雕”字。

因此工匠在立意構思時,要對造型構圖方法、技巧以及視覺效果等做全盤考慮。

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可分層次運刀,最後將整體的構圖化為簡略而又不失局部細緻入微的刻畫。

採用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淺浮雕、高浮雕、透雕、圓雕、鏤空雕和線刻等來造型。

雕刻精巧高超,或纖細,或粗獷,或嚴謹,或奔放。

2006年,婺源“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婺源歙硯

歙硯,因硯石產於婺源縣溪頭鄉的龍尾山而又名龍尾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唐代,婺源屬歙州,因以州名物而習慣稱歙硯。

龍尾硯石質優良,具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觳裏,金聲而玉德”之特點,為歷代所推崇。

蘇東坡為求得龍尾硯曾寫下了讚譽有加的《龍尾硯歌》,黃庭堅在其《硯山行》中留下了“日輝燦燦飛金星,碧雲色奪端州紫”的感歎,蔡襄更是由衷發出了“相如聞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的感慨。

龍尾硯天然紋理美觀多樣,有羅紋、眉紋、金星、金暈、魚子、銀暈、龍鱗、玉帶、豆斑等數十個品種。

如今,婺源制硯藝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廣泛汲取書畫、金石、石雕等藝術門類的營養,生產出更具文化意藴,同時也更具現代審美意識的硯台,被當代書畫家譽為“硯國明珠”。

婺源歙硯製作技藝已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婺源江亮根同志為國家級歙硯製作技藝項目傳承人。

此外,婺源茶藝、婺源文化空間、婺源抬閣、婺源豆腐架、婺源燈綵、婺源紙傘製作技藝、婺源綠茶製作技藝等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方根民的茶是種子茶嗎

不是

方根民出生茶葉世家,老家在婺源縣秋口鎮。祖輩曾在上海經營茶館,父輩經營茶山作基地。1999年末方根民看到家鄉農民種植的苦丁茶賣不出去,開始創辦源發有機茶公司,打響了源發苦丁茶這一品牌,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裏,先後在贛州、南昌、杭州、蕭山、上海、北京發展了6家分公司,40餘個門市部。源發苦丁茶一炮打響,成為市場的搶手貨。

方根民,師從祖輩,譜系清晰,能夠熟練掌握婺源綠茶的殺青、揉捻、乾燥的綠茶製作技藝,另外通過茶葉的選料、炒制手法和烘乾技藝的改進,來提升茶葉的品質。他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精選高山茶的原料,創制的“丫玉茶”具有“形美、香高、湯碧、味醇”的特點,並形成獨特的品質風格。經常同業界開展製作技藝交流,積極推廣婺源綠茶文化,在當地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並且為當地培養了多位傳統技藝製茶人。

想了解下關於茶的知識 嘎嘎嘎!!謝謝

茶類的劃分

由於歷史的積澱,我國成為世界茶葉品種最多的國家,飲譽海內外。古往今來,幾經演變,我國茶葉品種不斷花樣翻新。大體經歷了這麼幾個階斷:咀嚼鮮葉、生煮羹飲、曬乾收藏、蒸青做餅、炒青散茶,直至形成目前的茶類格局。目前通常見到的有兩種分法,即按顏色分和按工藝分。前者分出的茶稱為基本茶類,後者分出的稱為再加工茶。

基本茶類包括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再加工茶類中包括花茶、緊壓茶、萃取茶、香味果味茶、藥用保健茶和含茶飲料等。分別簡介如下:

基本茶類

①、綠茶

綠茶是將採摘來的鮮葉先經高温殺青,殺滅了各種氧化酶,保持了茶葉綠色,然後經揉捻、乾燥而製成,清湯綠葉是綠茶品質的共同特點。按殺青和乾燥方式不同又可分為:

A、 蒸青綠茶

用蒸汽殺青而 成的綠茶稱之為蒸青綠茶。其品質特點是“三綠”,即幹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鮮綠、香清味醇。

B 、 炒青綠茶

炒青綠茶因乾燥方式採用炒幹而得名。按外形可分為長炒青、圓炒青和扁炒青三類。長炒青形似眉毛,又稱為眉茶。圓炒青外形如顆粒,又稱為珠茶。扁炒青又稱為扁形茶。長炒青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色澤綠潤,香高持久,滋味濃郁,湯色、葉底黃亮。圓炒青有外形圓緊如珠、香高味濃、耐泡等品質特點。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鮮味醇,如西湖龍井。

C、 烘青綠茶

烘青綠茶大部分用於窨制各種花茶,稱之為茶坯。特點是外形完整稍彎曲、鋒苗顯露、幹色墨綠、香清味醇、湯色葉底黃綠明亮。

D、曬青綠茶

曬青綠茶是制緊壓茶的原料。如磚茶、沱茶等。

②、紅茶

紅茶屬發酵茶類,基本工藝過程是萎凋、揉捻、發酵、乾燥。我國紅茶種類較多,產地較廣,有我國特有的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也有與印度、斯里蘭卡相類似的紅碎茶。

A、祁門工夫

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常年產量5萬擔左右。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着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祁紅工夫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藴藏有蘭花香,湯色紅豔,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嫩軟紅亮。祁門紅茶品質超羣,被譽為“羣芳最”,這與祁門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優越是分不開的。全縣茶園總面積的65%左右這些茶園,土地肥沃,腐殖質含量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

B、滇紅工夫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等地,是我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着於世。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幹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豔亮,香氣鮮鬱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滇紅工夫因採製時期不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淨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雖芽毫顯露,但淨度較低,葉底稍顯硬、雜。秋茶正處乾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淨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風慶、雲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扛、臨滄、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同一茶園春季採製的一般毫色較淺,多呈淡黃,夏茶毫色多呈菊黃,唯秋茶多呈金。

滇紅工夫內質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的雲縣、鳳慶、昌寧為好,尤其是雲縣部分地區所產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

C、閩紅工夫

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稱,均系福建特產。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消費愛好者,盛興百年而不衰。

D、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條索緊結肥壯多毫,色澤烏潤,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以大茶為主體,揚其毫多味濃之優點,又適當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級政和工夫特別體態勻稱,毫心顯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經問世,即享盛名。19世紀中葉,產量達萬餘擔。後因戰事摧殘,茶園荒蕪,至1949年年產僅900餘擔。嗣後,着力恢復傳統品質風格,產量質量均有回升。60年代後,因改制綠茶,僅保持少量生產,年產約800擔。

E、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分佈較廣,主產福安、拓榮、壽寧、周 寧、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外形細長勻整,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內質香味清鮮甜和,湯鮮豔呈金,葉底紅勻光滑。其中坦洋、壽寧、周寧山區所產工夫茶,香味醇厚,條索較為肥壯,東南臨海的霞浦一帶所產工夫茶色澤鮮亮,條形秀麗。

F、白琳工夫

③、 烏龍茶

烏龍茶又名青茶,屬半發酵茶類。基本工藝過程是曬青、晾青、播青、殺青,揉捻、乾燥。烏龍茶的品質特點是,既具有綠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紅茶醇厚

的滋味。烏龍茶種類因茶樹品種的特異性而形成各自獨特的風味,產地不同,品質差異也十分顯着。

A、 武夷巖茶

所以深受人們賞識,在於它的品質優

異。優良品質的產生,原因有三:一是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二是有豐富的適制烏龍茶的品種資源;三是歸功於獨

特精湛的製作工藝。

武夷巖茶的香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鋭則濃長,清則幽遠”。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雖濃飲而不見苦澀。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背”。泡湯後葉底“綠葉鑲紅邊”,呈三分紅七分綠。

大紅袍

武夷名叢中數大紅袍享有最高的聲譽,可謂是烏龍茶中的“茶中之聖”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使巖茶愛好者更增加了對它的好奇心,傳説頗多。有人説,茶野生絕壁,人莫能登,每年茶季,寺僧以果餌山猴採之。還有的説:樹高十丈,葉大如掌,生峭壁間,風吹葉墮,寺僧拾製為茶,能治百病;當地還傳説大紅袍為巖上之神所有,寺僧每於元旦日焚香禮拜,泡少許供佛前,茶可自顧,無需人管理,有偷竊者,立即腹痛,非棄不愈,因此係神所栽,凡人不舶先嚐。

大紅袍產於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之上。兩旁巖壁直立,日照不長,氣温變動不大,更巧妙的是,巖頂終年有細小甘泉由巖谷滴落,滋潤茶地,隨水流落而來的還有蘚苔類的有機物,肥沃土地,使得大紅袍天賦不凡,得天獨厚。據行家評定,大紅袍的品質很有特色,它與其它名叢對照,大紅袍衝至第九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叢經七次沖泡味已極淡。

武夷肉桂 “奇種天然真味好,木瓜微釅桂微辛,何當更續

歌新譜,雨甲冰芽次第礦。清代蔣衡的《茶歌》中,早就對肉桂的獨特品質特徵有很高的評價,指出其香極辛鋭,具有強烈的刺激感。

巖茶品種的選育,以優異品質為先決條件,並依據生長環境、茶樹形態、葉形葉色等特徵確定花名。

肉桂就是以香型為特徵冠以花名的。近代科學對肉 桂香氣進行分析,確定屬清花果香型。證明了前人對

肉桂香氣的評價是準確的。

肉桂除了具有巖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氣辛鋭持久的高品種香備受人們的喜愛。據行家評定,

肉桂的桂皮香明顯,佳者帶乳味,香氣久泡尤存,衝 泡四五次仍有餘香,入口醇厚回甘,咽後齒頰留香,

湯色橙黃清澈,葉底黃亮,紅點鮮明,呈綠葉紅鑲邊狀;條索勻整,緊結捲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部分葉背有青蛙皮狀小白點。

B、 閩北水仙及其它

閩北水仙茶,是閩北烏龍茶中兩個花色品種之一,品質別具一格,“水仙茶質美而味厚”(《建甌縣誌》1929年),“果奇香為諸茶冠”。

水仙品種,適制烏龍茶。但因水仙產地不同,命名也有不同。閩北產區用福建水仙種,按閩北烏龍茶採製技術製成的條形烏龍茶,稱閩北水仙。武夷山所種的水仙種,約在光緒年間傳入,其成茶稱水仙或武夷水仙。閩南永春產地以福建水仙種,按閩南烏龍茶採製而成的稱閩南水仙。廣東饒平、潮安用原產於潮安鳳凰山的鳳凰水仙種,製成的條形烏龍茶稱鳳凰水仙。鳳凰水仙種是有性羣體品種之一,選用優良單株栽培、採製者,又稱鳳凰單叢。

製茶過程,做青階段與一般烏龍茶基本相似。做青後的工序則有不同,閩南烏龍茶注重外形的捲曲緊結,增加包揉工序與次數。閩北烏龍茶,為條形茶,不包揉。近來閩北水仙有的也增加包揉。殺青後的焙制工序,採用武夷巖茶的殺青與揉捻方法交叉進行,高温水焙和文火慢烤的技術又有相異之處。其製作工序是:萎凋(曬青或室內萎凋)、搖青、殺青、揉捻、初烘(俗稱走水焙)、包揉、足火。成茶條索緊結沉重,葉端扭曲,色澤油潤暗沙綠,呈“蜻蜓頭,青蛙腿”狀,香氣濃郁,具蘭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澈橙黃,葉底厚軟黃亮,葉緣硃砂紅邊或紅點,即“三紅七青”。

C、 鐵觀音

鐵觀音原產福建省安溪縣。據《清水巖志》載:“清水高峯,出雲吐霧,寺僧植茶,飽山嵐之氣,沐日月之精,得煙霞之靄,食之能療百病。老寮等屬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將以補茶

話焉”,説明安溪唐代已產茶。到明代茶產稍盛,《安溪縣誌》有“常樂、崇善等裏貨(指茶)賣甚多”的記

載。18世紀後期安溪茶户有了較大發展。詩人阮曼錫在《安溪茶歌》中有“安溪之山鬱嵯峨,甚陰常濕生叢茶。居人清明採嫩葉,為價甚賤保萬家……”之句。隨之茶區農民還選育出許多優良茶樹品種,其中以鐵觀音製茶品質為最優。

鐵觀音原是茶樹品種名,由於它適制烏龍茶,其烏龍茶成品遂亦名為鐵觀音。所謂鐵觀音茶即以鐵觀音品種茶樹製成的烏龍茶。而在台灣,鐵觀音茶則是指一種以鐵觀音茶特定製法制成的烏龍茶,所以台灣鐵觀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鐵觀音品種茶樹的芽葉,也可以不是鐵觀音品種茶樹的芽葉。這與福建鐵觀音茶的概念有所不同。

安溪鐵觀音製作嚴謹,技藝精巧。一年分四季採製,穀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5月上旬)為春茶,產量佔全年總產量的45~50%;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7月上旬)為夏茶,產量佔25—30%;立秋至處暑(8月上旬~8月下旬)為暑茶,產量佔15~2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10月上旬)為秋茶,產量佔10~15%。製茶品質以春茶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氣特高,俗稱秋香,但湯味較薄。夏、暑茶品質較次。鮮葉採摘標準必須在嫩梢形成駐芽後,頂葉剛開展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採下二三葉。採時要做到“”,即不折斷葉片,不折迭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不帶魚葉和老梗。生長地帶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要嚴格分開製造,以午青品質為最優。

安溪鐵觀音的製造工藝,要經過:涼青、曬青、涼青、做青(搖青

攤置)、炒青、揉捻、初焙、復焙、復包揉、文火慢烤、揀簸等工序才製成成品。

黃金桂是以黃校(也稱黃旦)品種茶樹嫩梢製成韻烏龍茶,因其湯色金黃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在產區,毛茶多稱黃校或黃旦,黃金桂是成茶商品名稱。黃棪品種製成的黃金桂成品茶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優雅鮮爽,帶桂花香型,滋味醇細甘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邊緣硃紅,柔軟明亮。

D、台灣烏龍

台灣烏龍是烏龍茶類中發酵程度最重的一種,也是最近似紅茶的一種。其兒茶素氧化程度達50~60%。烏龍茶類鮮葉原料採摘標準一般均為新梢頂芽形成駐芽時採摘二三葉,唯有台灣烏龍是帶嫩芽採摘一芽二葉。

優質台灣烏龍茶芽肥壯,白毫顯,茶條較短,含紅、黃、白三色,鮮豔絢麗。湯色呈琥珀般的橙紅色,葉底淡褐有紅邊,葉基部呈淡綠色,葉片完整,芽葉連枝。

台灣烏龍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香檳烏龍或“東方美人”,以贊其殊香美色,在茶湯中加上一滴白蘭地酒,風味更佳。

④、白茶種類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類,基本工藝過程是晾曬、乾燥。白茶的品質特點是幹茶外表滿披白色茸毛,色白隱綠,湯色淺淡,味甘醇。白茶是我國特產。

A.銀針白毫

銀針白毫,簡稱銀針,又叫白毫,近年多稱白毫銀針,屬白茶類。它與宋代《大觀茶論》中記述的白茶,以銀線水芽為原料製成的“龍團勝雪”餅茶和現代的凌雲白毫、君山銀針等茶不同,

它們的原料先經蒸、炒殺青,屬綠茶或黃茶類。

銀針白毫芽頭肥壯,遍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福鼎所產茶芽茸毛厚,色白而富光澤,湯色呈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政和所產,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B.白牡丹

白牡丹屬白茶類,它以綠葉夾銀色白毫芽形似花朵,沖泡之後綠葉託着嫩芽,宛若蓓蕾初開,故名白牡丹。

⑤、黃茶種類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基本工藝近似綠茶,但在製茶過程中加以悶黃,因此具有黃湯黃葉的特點。黃茶製造歷史悠久,有不少名茶都屬此類。

君山銀針

產地湖南、屬芽茶,因茶樹品種優良,樹壯枝稀,芽頭肥壯重實,每斤銀針茶約2.5萬個芽頭。君山銀針風格獨特,歲產不多,質量超羣,為我國名優茶之佼佼者。其芽頭肥壯,緊實挺直,芽身金黃,滿披銀毫,湯色橙黃明淨,香氣清純,滋味甜爽,葉底嫩黃勻亮。根據芽頭肥壯程度,君山銀針產品分特號、一號、二號三個檔次。

用潔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時,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於水面,隨後緩緩降落,豎立於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觀,最多可達三次,故君山銀針有“三起三落”之稱。最後豎沉於杯底,如刀林立,似羣筍破土,芽光水色,渾然一體,堆綠迭翠,妙趣橫生,歷來傳為美談。且不説品嚐其香味以飽口福,只消親眼觀賞一番,也足以引人入勝,神清氣爽。根據“輕者浮,重者沉”的科學道理,“三起三落”是由於茶芽吸水膨脹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頭比重瞬間變化而引起的。

蒙頂黃芽產地四川,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扁直,色澤微黃,芽毫畢露,甜香濃郁,湯色黃亮,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全芽,嫩黃勻齊,為蒙山茶中的極品。

⑥、黑茶種類

黑茶屬後發酵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生產歷史悠久,花色品種豐富。早在11世紀前後,即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74年)就有用綠毛茶做色變黑的記載。黑茶是很多緊壓茶的原料,黑茶壓制成的緊壓茶有茯磚茶、黑磚茶、花磚茶、湘尖茶、青磚茶、康磚茶、金尖茶、方包茶、六堡茶、圓茶、緊茶……等等。以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為主要產區。黑茶的年產量很大,僅次於紅茶、綠茶產量,成為我國的第三大茶類。黑茶以邊銷為主,部分內銷,少量外銷,因此,習慣上又把黑茶製成的緊壓茶稱為邊銷茶。

普洱茶是用優良品種雲南大葉種,採摘其鮮葉,經殺青後揉捻曬乾的曬青茶(滇青)為原料,經過潑水堆積發酵(漚堆)的特殊工藝加工製成。

普洱散茶外形條索粗壯肥大,色澤烏潤或褐紅(俗稱豬肝色),滋味醇厚回甘,並具有獨特的陳香。普洱茶,歷來被認為是一種具有保健功效的飲料。現經國內外有關專家的臨牀試驗證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減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種功效。因此,昔洱茶在日本、法國、德國、意大利、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有“美容茶”、“減肥茶”、“益壽茶”和“窈窕茶”之美稱。

再加工茶類

①、花茶

又名窨花茶、香片茶等。因茶使用花的種類不同,可分為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玉蘭花茶、玫瑰花茶等。目前市場上都以茉莉花為主窨制。

A、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產品,產區遼闊,產量最大,品種豐富,銷路最廣。

茉莉花茶既是香味芬芳的飲料,又是高雅的藝術品。茉莉鮮花潔白高貴,香氣清幽,近暑吐蕾,入夜放香,花開香盡。茶能飽吸花香,以增茶味。只要泡上一杯茉莉花茶,便可領略茉莉的芬芳。

茉莉花茶是用經加工乾燥的茶葉,與含苞待放的茉莉鮮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其色、香、味、形與茶坯的種類、質量及鮮花的品質有密切關係。大宗茉莉花茶以烘青綠茶為主要原料,統稱茉莉烘青。

●共同的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細勻整,色澤黑褐油潤,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

花茶窨制原理

花茶窨制(熏製)是將鮮花與茶葉拌和,在靜止狀態下茶葉緩慢吸收花香,然後除去花朵,將茶葉烘乾而成為花茶。花茶加工是利用鮮花吐香和茶葉吸香兩個特性,一吐一吸,茶味花香水融,這是窨制工藝的基本原理。

花茶加工術語

高檔茶坯,為增加花香濃度,需再窨2~3次,每次窨制工藝與以上基本相同,僅用花量和温度、時間、水分含量等略有不同。

▲提花

在窨花完成的基礎上,再用少量鮮花復窨一次,出花後不再復火,經攤涼後即可勻堆裝箱,稱提花。目的是提高產品香氣的鮮靈度。提花用的鮮花,要選擇晴天採的朵大飽滿的優質花,鮮花的開放度略大些。

▲窨花

經過茶坯鮮花拌和、窨花、通花、出花、烘乾等一系列工藝技術處理後即成為花茶,稱窨花,或叫一窨花茶、單窨次花茶。有的為提高花香濃度,還需復窨一次,稱二害花茶或雙窨花茶。復窨二次的稱三窨花茶,依此類推。特種茉莉花茶有六窨一提、七窨一提的。

▲壓花

茉莉鮮花經過窨花或提花用過的花渣尚有餘香,可以再次利用於中低檔茶坯的害花,所以利用花渣進行窨花者,稱壓花。壓花可除茶葉粗老味。重壓花係指增加花渣用量。延長壓花時間,也能去除陳味、煙味、日曬味、青澀味等各種異口味。實踐證明,輕壓花,異味消除少,重壓花,異味消除多,其作用是顯着的。壓花工藝過程類同鮮花窨花,窨堆要低,窨時可長些,通常在10小時左右,中間必須通花一次。有的地方不通花。但試驗證明,壓花進行通花比不通花好。經壓花後起花分出的花渣,稱殘花渣。殘花渣另作其它處理,有時處理得好,還可重複利用一次。

▲打底

在窨花或提花時,配用少量第二種鮮花一起窨制,稱為打底。目的是調和香型,襯托主導花香,製造優質花茶。在窨制工藝中,除了要注意選擇能襯托花香的茶坯,能產生茶味花香相調諧的香花外,還需注意兩種香花的搭配使用,使主導花香有更為鮮濃幽雅之感。如窨制茉莉花茶時,配以1—1.5公斤的白蘭鮮花,分次用於窨花和提花,用白蘭花的濃郁香味來襯托茉莉花的清香芬芳。也有用珠蘭花或袖子花的。打底鮮花不僅要注意與主導花香相協調,還必須控制用量和用法。如窨制茉莉花茶用白蘭花打底,用量過多,或將白蘭切碎打底,均會透白蘭花香味,俗稱“透底”或“透蘭”,茉莉透蘭反會影響茉莉花茶的身價,不受市場歡迎。因此以上茉莉花茶用白蘭花打底不可切碎窨制。

窨花打底,要經過復火工藝,使白蘭花香味降低,變得柔和一些。鮮花打底,不經復火,容易透蘭味。因此生產中白蘭花打底,要掌握“窨花多用,提花少用”的原則。

B、玫瑰花茶

世界上的花卉大多有色無香,或有香無色。唯有玫瑰、月季、紅梅等,既美麗又芳香,除富有觀賞的價值外,還是窨茶和提取芳香油的好原料。

玫瑰(Rosa

rouges)原名徘徊花,原產於我國、朝鮮及日本,是薔薇科的落葉灌木,其品種繁多,連同月季可謂花中最大家族。因玫瑰花中富含香茅醇、橙花醇、香葉醇、苯乙醇及苄醇等多種揮發性香氣成分,故具有甜美的香氣,是食品、化粧品香氣主要添加劑,也是紅茶窨花主要原料。我國廣東、上海、福建人嗜飲玫瑰紅茶,著名的有廣東玫瑰紅茶、杭州九曲紅玫瑰茶等。

C.玳玳花茶

玳玳花茶是我國花茶家族中的一枝新秀,由於其香高味醇的品質和玳玳花開胃通氣的藥理作用,因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歡迎,被譽為“花茶小姐”。暢銷華北、東北、江浙一帶。

②、非茶之茶

人們習慣把當茶飲用的都稱為“茶”。不一定非得有茶的成份,是“茶”概念的一種引申,故稱作“非茶之茶”。市場上非茶之茶甚多,均不屬於茶葉的範疇,但它卻以保健茶或藥用茶的形態出現。例如羅布麻茶、人蔘茶、杜仲

茶……。這些“茶”與真正的camellia

Simooms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種屬,可以説沒有一點親緣關係。它們雖不是茶,但又不能稱為假茶,其真正的含義是把這些植物葉或莖葉加工成千樣後當茶泡飲。因此,這些非茶製品在廣義上便成了茶家族中的“成員”。它們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保健作用的,故稱為“保健茶”,也叫“藥茶”,是以某些植物莖葉或花作主體,再與少量的茶葉或其它食物作調料配製而成,例如絞股蘭茶;另一類是當零食消閒用的“點心茶”,例如青豆茶、鍋巴茶等。現對這些似茶非茶的制

作方法與飲用,作一簡要介紹。

A.絞股藍茶

絞股藍又名七葉膽,為葫蘆科絞股藍屑植物。它在世界上已被鑑別的有13種之多,中國有11種。生長在田間的絞股藍與烏斂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態上很相似。鮮絞股藍是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莖細長,有1—3米,橫斷面呈五角形或多邊形,卷鬚生於葉腋,葉色墨綠,複葉,橢圓形小葉5—7瓣,有小葉柄,葉片皺縮,易破碎,邊緣有鋸齒,圓錐花序,長8~20釐米,果球狀小花,直徑5~6釐米,成熟後黑色,稍帶清香、微苦。在民間,將絞股藍用於治療咳嗽、痰喘、慢性氣

管炎、傳染性肝炎等疾病。1974年以來,日本學者從 該植物中分離出50多種

茶道茶文化

茶道茶文化

  導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又到春茶採摘時,漫山的茶樹,宛如一顆顆小星星,在雲遮霧繞的山間,時隱時現,此情此景,即使沒有飲茶,彷彿也讓人嚐到了新茶的甘甜和芳香。

  名茶飄香 萬國來求

  黃山之麓,有一個美麗的傳説。

  明朝天啟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春遊黃山,傍晚迷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寺院。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沖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一週,升騰,轉圈,化作一朵白蓮花,然後散成縷縷熱氣飄蕩開來,滿室清香。知縣驚歎不已,問後方知此茶名為“黃山雲霧”,由此與長老結下茶緣。時光輾轉,後來,這個知縣得以在皇帝面前重演“白蓮”奇景,皇帝大悦,將知縣官升幾品,留在帝都。然而,這個知縣卻心繫“雲霧”,怎麼也不願意離開黃山,最終棄官為僧,傳為佳話。

  傳説雖不可考,但這名山競秀的土地,卻積澱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藴。對於徽茶歷史,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丁以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據他介紹,關於徽茶最早文字記載見近兩千年前的《桐君錄》:“酉陽、武昌、廬江、晉陵皆出好茗。”漢、晉時的廬江郡轄今安慶、六安、合肥的部分地區,從那時起皖南、皖西兩大茶區初步形成,奠定了後世安徽茶區的格局。東晉元帝時,有記載宣城茶葉入列貢茶,可見徽茶當時品質頗高。到了唐宋時期,歙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地區茶葉因量大質優,受到民間熱捧。據記載,歙州所產茶品質優異,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區“人皆尚之”。每到新茶上市季,在往返歙州的數千裏道路上,茶商絡繹不絕,“浮樑歙州,萬國來求”,“摩肩接跡而至”。祁門境內遍山植茶,以茶為業者達十之七八,衣食、賦役全仰仗茶葉。同一時期,宣州鴨山茶與舒州天柱茶並列,名重一時,風靡江南,遠傳京洛,時人謂之“名茶輩出,萬國來求;名器佳泉,茶道大行”。

  明清時期,徽商崛起。徽茶借徽商席捲全國,遠傳海外。當時,徽州休寧松蘿茶,與長興羅岕茶、蘇州虎丘茶為當時茶界“三甲”,曾引來鄭板橋讚美,“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在《紅樓夢》中,有一段關於賈母飲茶的描寫,當時妙玉端茶給賈母,賈母説“我不吃六安茶”。這段描寫,從一個側面説明了在清朝期間,六安茶已進入王侯將相家,成為當時的名品。

  清末,徽茶傳承創新,厚積薄發。一飛沖天的黃山毛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奪金的太平猴魁、風靡歐洲的祁門紅茶、獨樹一幟的六安瓜片均創制於這一時期。 1955年,中國茶葉公司評選全國十大名茶,此四樣茶榜上有名,徽茶佔之近半。同時,皖產名茶還有歙縣老竹大方、石台霧裏青、嶽西翠蘭等一大批,這些名茶如羣星一般,閃耀在中華茶文化的璀璨天空。如今,黃山毛峯等綠茶製作技藝更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期待在新的歷史時期會有更好的發展。

  品味寧靜 修身立德

  兩千年時光荏苒,今天的茶,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然根深蒂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同時,茶又成為人們修身養性的重要元素——“琴棋書畫劍,茶酒詩禮花”。

  民俗專家宋國強説,茶最早的表述文字是“查”,意為用完餐後喝一碗茶湯,用來減除油膩、消化食物、排除毒素。後到漢代為“荼”,直到唐代,茶成了人們的日常飲料,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便把“荼”字減去一橫,成為今日的“茶”了。宋國強認為,茶的興盛與漢晉佛教傳播、道教興起有關。佛家眼裏,茶是禪定、心靜的必備之物;道家眼裏,茶有助煉“內丹”的作用,同時也是升清降濁、輕身換骨、長生不老的好材料。對茶葉的這些看法和做法,已經脱離作為飲料的物態形式,始有茶文化之端倪。過去由於條件所限,茶樹是不能移植的',因此茶有“不遷”的別稱,進而被賦予從一而終、忠誠不叛的寓意。至今,在我國的不少民族中,訂婚、結婚的儀式上,以茶敬客仍是一項主要儀式,這一儀式的來源大多也就是由於茶樹 “不遷”的特性。

  對於皖產名茶,安農大茶研所丁以壽副所長如此概括:“黃山毛峯,芽尖峯芒,滋味醇甘,香氣如蘭;六安瓜片,去梗去芽,湯色澄明,回味悠長;太平猴魁,兩葉一芽,平扁挺直,龍飛鳳舞……”在丁以壽看來,中國人以茶養生、修性、聯誼、示禮、怡情、育德,在一杯杯品茶中昇華而成的茶文化,是融茶與自然、社會、人文、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文化體系,藴涵着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個層次,以奉獻、利人、利國、儉清和真為精神,集中繼承和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誠處世的思想。

  如今,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快節奏時代,也有不少人開始思考、尋求一種讓心靈沉靜下來的慢生活,而讓人靜心,莫若品茗:捧着一杯香茶,讓人在飲茶中品味寧靜、平和,使繃緊的心絃得以鬆弛,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按照丁以壽的看法,這不僅是精神上的享受,還是一種修身立德的有效途徑。

  科學飲茶 健康之道

  每當新茶採摘季,不少指導人健康飲茶的書籍也應時而出,其中,“喝茶健康、健康喝茶、喝健康茶”這一新概念正逐步進入人們視野,呼籲更多的人在品茶的同時,認識茶的健康價值,在科學飲茶中增進健康。

  茶葉含有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和茶多糖等多種有益成分,這些成分在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防癌、降血脂、增強記憶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功效,保健作用不勝枚舉。

  喝茶講究健康科學的方法。茶有綠茶、花茶、紅茶、烏龍茶等多種類,各有特色和優點,根據自己喜好,不必特別在意季節區分。從營養保健角度看,沏泡茶葉有不少講究:除非嫩葉新茶用85度左右水,一般需用沸水沏泡,可使更多茶多酚溶於水中。在平時的飲茶中,如果我們習慣於加片檸檬片或金桔,利用維生素C可使人體對茶多酚吸收率提高多倍。

  一天喝幾杯茶為宜?曾有人戲稱:一杯為品,兩杯為飲,三杯四杯就是飲牛飲馬的蠢物了。其實,習慣於飲茶的人,可以在上午下午各喝兩至三杯。不僅可以喝茶水,沏泡後的茶葉也可以吃,其中富含維生素E、食物纖維等有助健康的物質。現在,隨着人們對於“純天然”食品的重視,天然的茶葉也逐漸受到人們熱捧,對此,不少專家呼籲:飲茶本是“雅”事,經營者要以人為本,生產無公害的茶葉,讓馥郁的茶香一直飄下去……

;

上饒市婺源縣的婺源四寶是什麼?

婺源有"四寶":徽劇儺舞歙硯徽州三雕

婺源徽劇是一個富有特色、流傳廣泛、雅俗共賞的古老劇種。清代中葉,婺源就有藝人組班演出,一直延續到建國前夕。徽戲劇目通俗易懂,結構簡練,動作性強,"戲"的成分濃。徽劇聲腔吸收了目連戲的高腔、下江調,並吸納了贛劇的南詞和婺源民間小調,逐漸形成風格獨特的婺源徽調。婺源徽劇以吹腔、高撥子和二黃為主,也有別具特色的西皮、高腔和崑腔。

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歷史悠久,節目眾多,風格獨特,是中國舞蹈藝術研究難得的"活資料"。婺源自古以來交通不便,婺源儺舞受外界影響極少,在表演藝術上仍保留着古樸的傳統風格。動作多為順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獨具特色。音樂伴奏均以舞止曲終為原則,由打擊樂、曲牌和唱腔三個部分組成,有專用的鑼鼓譜和曲牌。

婺源歙硯制硯歷史悠久,有據可考的可追溯至距今一千二百餘年前。歙硯的製作工藝以雕刻藝術為中心,由選石、構思、定型、圖案設計、雕刻、打磨、配製硯盒等多道工序構成。按其石材紋理總分為羅紋、眉紋、金星、金暈、魚子五大類一百多個品種。石材紋理縝密,兼具"堅"、"潤"之質,具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之特點,被藝術家們譽為"石冠羣山"、"硯國名珠"。

婺源"三雕"藝術是指在古建築中的磚雕、石雕、木雕,用於古民宅、官宅、宗祠、廟宇、廊橋、牌坊,於1597年進入始興期。"三雕"各司其職,磚雕、石雕多用於門樓,木雕用於堂內。婺源"三雕"是徽派建築的主要內容,集美學、力學、數學、歷史學、生態學於一爐,極具藝術價值。

綠茶有哪幾種,怎麼區分好的綠茶以及新茶?

綠茶被分為:烘青綠茶、炒青綠茶、蒸青綠茶以及曬青綠茶,四種工藝。

而綠茶是一款零發酵的茶品,需要在冷藏條件下儲存。

新茶具有一定的鮮爽度,一般新茶條索完整且油亮,具有一定的光澤度,不會灰暗

同時香氣清正,茶湯清透。

而隔年茶香氣飄忽,茶湯略有一定渾濁感,這是從外形和一定觀感上的初步判斷。

也是大部分茶友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方法。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瞭解一下綠茶的屬性吧。

綠茶的前世今生

綠茶是六大茶類中最為 歷史 悠久的一款茶品,也是其他五類茶品被髮明的基礎。

早在三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採集一種神奇的樹葉進行晾曬製作,以入藥、以為飲。

公元七百年左右,蒸青工藝被發現。

公元一千一百年左右,炒青工藝被髮明,炒青工藝也是迄今為止應用最廣泛的綠茶技術,同時炒青技術的被髮明也標誌這綠茶製作技藝的被完善和成熟。

而後出現的烘青、曬青更是豐富了綠茶的製作技藝。

由於綠茶工藝的被完善,同時互市的交流,綠茶成為了我國產量最大的茶類之一。

它的足跡更是遍佈了中國各大省份自治區,其中最優代表性的綠茶應數:西湖龍井、碧螺春、恩施玉露、雲南曬青綠毛茶等。

綠茶

綠茶是一款未經過發酵製作,所以鮮葉中保留了較多的天然物質,例如:兒茶素、茶多酚、氨基酸、咖啡鹼等。

綠茶的加工工藝相對比其他茶品較為簡單,被分為:殺青、揉捻、乾燥三個步驟。

是採取茶樹的嫩芽或新葉,未經過發酵而製作完成的茶葉,具有綠葉、綠湯、綠底的特色,故而得名綠茶。

中國綠茶中名品甚多,不僅香高味長且造型獨特,吸引了眾多茶客的青睞。

而綠茶也因為其乾燥和殺青的方式不同被分為了:炒青、烘青、曬青、蒸青四種工藝類型的茶品。

炒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茶有:西湖龍井、碧螺春、都勻毛尖、信陽毛尖等等。

烘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茶有:黃山毛峯、六安瓜片、顧渚紫筍、敬亭綠茶等等。

蒸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茶有:恩施玉露、水雲玉謠、陽羨茶等等。(目前蒸青綠茶茶品較少,是綠茶類中佔比最小的一類製作方法。)

曬青綠最為代表的名優茶有: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等。

小結

對於綠茶這種和時間賽跑的茶葉,可以説是越新鮮滋味越鮮爽。

實驗表明在常温光照儲存條件下,葉綠素會分解成茶黃素等。

使得綠茶葉片呈黃褐色,這也是可以一定程度上辨別綠茶是否當年的一個小標識(不適用於炒青綠茶) ,所以建議大家把新茶的綠茶進行低温、避光且隔絕氧氣的小環境中儲存。

這樣會增加綠茶的保存期限。

希望茶人陳馨的文章可以讓你更好的瞭解中國茶。

龍井茶、碧螺春茶、黃山毛峯茶、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銀針茶、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蕩毛峯茶、華頂雲霧茶、湧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幹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這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茶葉花色品種。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綠茶有哪幾種,怎麼區分好的綠茶以及新茶?

在六大茶中,綠茶有着讓人嫉妒的名氣與地位,首先綠茶最先被髮明出來的,而後才有其他茶類,或者説很多類茶是借鑑了綠茶的工藝。綠茶出現的時間早,並且產量也是最大的,幾乎全國各地都有製造綠茶的產區,也難怪喝綠茶的人那麼多,不僅是因為綠茶香高味好,更因為綠茶產區多,產量大,品類多。

那麼綠茶品類有多少,到底分幾種呢?如果根據綠茶的加工工藝去劃分,那麼分為炒青綠茶、蒸青綠茶、曬青綠茶、烘青綠茶。我們從字面就可以理解,炒青綠茶便是用到了滾筒或鍋來炒的殺青方式,而蒸青綠茶就是利用蒸汽來殺青,曬青綠茶就是利用太陽光乾燥茶葉,烘青綠茶就是利用加温設備的熱風烘乾茶葉,所以説,以上4種綠茶是根據它們不同的殺青方式與乾燥方式進行劃分。

若是按照茶葉的形態來分,那麼可以分為扁平形、單芽形、直條形、曲條形、曲螺形、圓珠形、蘭花形、片形、團塊形、花束形等等綠茶。如果按照季節來分,可以分為春茶、夏茶、秋茶。

綠茶特點鮮明,容易將它從眾多茶葉中辨認出來。首先因為綠茶的殺青工藝緣故,所以保留了很多葉綠素,所以綠茶的特點是清湯綠葉,香氣清新持久,滋味鮮醇爽口。綠茶品類多,名茶也多,比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峯,洞庭碧螺春,廬山雲霧,信陽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等等。綠茶號稱有四絕,形美、色綠、香郁、味醇。

就像前面所説的,綠茶有很多種,當我們瞭解了綠茶的大致外形與內質特點,那麼就能很好地辨別,就比如説綠茶中的代表茶“西湖龍井”,它是扁平形的,挺直的、有光滑,龍井的色澤是綠潤的,有清香,滋味鮮醇且爽口,具有典型的綠茶四絕特點。

綠茶是喝新不喝舊,隔了一年的綠茶叫做陳茶,而綠茶的陳茶狀態是不受歡迎的,不僅香氣不顯,滋味也不鮮爽,不鮮醇,總之就是不好喝。

那麼我們該怎麼辨別新綠茶與陳綠茶?第一,看外形,沒有色澤的或者偏黃的有可能是陳茶。第二,聞香氣,沒有聞到清香,香氣很低沉,或者有陳氣等讓人不愉快的氣味,則有可能是陳茶。第三,沖泡,喝喝看,看滋味是否有新茶那股鮮爽味,如果沒有則可能是陳茶。

以上就是小詹的淺見,歡迎大家指正。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是中國名茶中的珍品,常被作為高級禮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聞名於中外。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沖泡後,茶湯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清香襲人,飲時爽口、飲後有回甜感覺。不管用滾水或温水沖泡,皆能迅速沉底,即使杯中先衝了水後再放茶葉,茶葉也會全部下沉,展葉吐翠。

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產於中國安徽秀麗的黃山之中,主要分佈在桃花峯的雲谷寺、鬆谷庵 、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裏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藴成良好的品質。成茶外形細嫩扁曲,多毫有峯,色澤油潤光滑;沖泡杯中,霧氣輕繞,滋味醇甜,鮮香持久。據《徽州府志》記載,黃山毛峯在300年前就已著名。明代許次紓所著《茶疏》即將其與錢塘龍井相提並論。清光緒年間,歙縣湯口謝裕泰茶莊試製少量黃山特級毛峯茶成功,更加蜚聲全國。黃山毛峯茶外形美觀,每片長約半寸,尖芽緊偎在嫩葉之中,狀若雀舌。尖芽上佈滿絨細的白毫,色澤油潤光亮,綠中泛出微黃。沖泡後,霧氣結頂,清香四溢。茶汁清澈微黃,香氣持久,猶若蘭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茶涼之後,香味猶存,故人稱“幸有冷香”。一芽一葉泡開以後變成“一一旗”,光亮鮮活,有“輕如蟬翼,嫩似蓮鬚”之説。特級黃山毛峯一般都在清明至穀雨間採摘。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地區的齊雲山等地,屬於西部大別山茶區,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是著名綠茶片茶品種。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片茶即全由葉片製成,不帶嫩芽和嫩莖的茶葉品種。它最先源於金寨縣的齊雲山,而且也以齊雲山所產瓜片茶品質最佳,故又名“齊雲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也有“齊山雲霧瓜片”之稱。早在唐代,六安瓜片就已聞名。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譽。明代以前已為貢茶。六安瓜片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滋味鮮甘,並且十分耐泡。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省遊覽勝地廬山,因廬山多雲霧,故取名“雲霧茶”。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是中國傳統名茶之一。它始於晉代,唐朝時已聞名於世。相傳廬山雲霧最早是一種野生茶,後由東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馴化而成。他曾以自種自制的茶款待好友,常話茶吟詩,通宵達旦。宋代,廬山名茶已成“貢茶”。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南倚鄱陽湖;羣峯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湧流,霧氣蒸騰。在這種氛圍中種植熏製的“廬山雲霧茶”,素有“色香幽細比蘭花”之喻。廬山雲霧茶樹葉生長期長,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鹼、維生素C的含量都高於一般茶葉。它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而聞名於世。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境內的大別山區,主要產地在河南信陽縣醅深山區的“四雲”(車雲山、集雲山、雲霧山、天雲山)和“兩潭”(黑龍潭、白龍潭),是名貴綠茶品種。其芽葉細嫩有峯梢,精製後緊細有尖,並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產地在信陽,故名“信陽毛尖”。據古籍記載,早在1500多年以前,信陽一帶就已生產名茶。唐代時,信陽毛尖已成為貢茶。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唐代時全國有8大茶區,其中淮南茶區就包括皖北和豫南。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曾盛讚“淮南茶,信陽第一”。

主要的品種有碧螺春、西湖龍井、黃山毛峯、六安瓜片、峨眉山茶、安吉白茶、太平猴魁、信陽毛尖。

1,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江蘇蘇州太湖洞庭山,創制於明朝。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是我國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而聞名天下。

2,峨眉山茶

產地是成都平原西南的峨眉山,茶史3000餘年。

代表是竹葉青,產於四川峨眉山海拔800-1500米高山茶區;峨眉雪芽,產於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處。口感清醇淡雅,葉底嫩綠均勻。

3,西湖龍井

產地位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峯,翁家山,虎跑,梅家塢,雲棲,靈隱一帶的羣山之中。 歷史 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記載。湯色碧綠清瑩,葉底細嫩成朵。 4,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屬於烘青綠茶,產自浙江安吉縣。安吉白茶,是用綠茶加工工藝製成,屬綠茶類。葉底嫩綠明亮,芽葉朵朵可辨。

5,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產於安徽省黃山,始創於清代光緒年間。特級黃山毛峯堪稱我國毛峯之極品,香氣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明亮。“黃金片”和“象牙色”是黃山毛峯的兩大特徵。

6,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於六安市金安、裕安兩區以及金寨、霍山兩縣之毗鄰山區和低山丘陵,分為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兩個產區。無芽、無梗是六安瓜片的特徵之一。

7,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於安徽省太平縣猴坑村,為尖茶之極品,始創於清朝末年。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湯色清綠明淨,葉底嫩綠勻亮。

8,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信陽市西部海拔600米的車雲山一帶。素以“色翠,味鮮,香高”著稱,茶葉香氣屬清香型,內含有機物質豐富,高長而耐泡。

綠茶是中國的傳統茶葉,工藝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不發酵,也是最廣範被大家所熟悉的茶。在電視劇裏也經常出現,茶商們也很喜歡賣綠茶,原因是綠茶只能泡一泡,而且最多一年就壞了,第二年客户還要重複購買,不像普洱茶,買回去也許幾十年都不會再來買了,因為不會壞。

還有我們常説的“雨前茶”“明前茶"指的都是綠茶。

按採茶時間區分中國綠茶的種類

一、明前茶,清明節前採的茶,今年的清明節是在2017-04-04

二、雨前茶,穀雨前採的,今年的穀雨是2017-04-20

按工藝區分的綠茶

1、烘青綠茶

2、蒸青綠茶,日本的綠茶常用。

3、炒青綠茶,中國常用

關於綠茶的34個小技巧

1、泡茶的時候水温不要太高,80~90度

2、不要泡的太久了,幾十秒就可以,泡久了太濃不好喝。

3、綠茶的湯色是淡淡的,如果看到湯色特別綠,可能是加了色素。

4、飯店裏的袋泡綠茶不好喝,是因為用料都是淘汰的茶葉沫。

5、雲南綠茶是可以泡3~4泡的。

6、新茶,嫩茶越是不耐泡。

8、揉捻少的茶耐泡(但是不香)

9、好的綠茶茶一定能喝到清香甘甜,也許會有微微的苦,但是最終還是能體會到茶葉的甜才行,不能只有苦澀沒有苦盡甘來。

10,綠茶:特別適合夏季飲用。

11、綠茶性寒,少喝點。

12、綠茶:一般是綠色的,也有白色,青色。

13、新綠茶火氣大,幾個月喝更好

14、蓋碗喝綠茶也可以,用蓋子把表面的茶葉篦開

15、古樹茶是不適合做綠茶的太老了,做綠茶嫩一些的台地茶更適合。

16、胃寒或者胃潰瘍不宜喝綠茶

17、不要空腹喝情寒的茶(綠茶,普洱生茶),吃完飯以後半小時喝

18、綠茶保質期是一年,密封包裝的茶葉保質期是12 24個月

19、晚上少喝綠茶,小心睡不着

20、綠茶放久了是不會變成普洱生茶的。

21、綠茶不能轉化的原因是加工過程(炒青、烘青、蒸青)的温度太高了,破壞了茶葉裏的微生物

22、兒童也可以喝綠茶,每天100毫升左右。

23、留根泡的意思是每一泡的茶湯都不完全出乾淨,就加水泡第二泡。

24、男人適合喝綠茶,因為男人火氣大。女人適合的是紅茶。

25、過期的綠茶也能喝,只是味道不好而已。

26、喝綠茶的時候如果頭暈,多半是低血糖了,配一點士力架吧。

27、嫩度高的綠茶放冰箱凍起來,可以存放更久。

28、勿忘我(一種花)性寒不能和綠茶一塊兒喝,其它性寒的物質也是一樣不能和綠茶一起喝。

29、綠茶也可以常温保存,只是放冰箱的保存時間更長而已。

30、綠茶如果用蓋碗泡,注意不要悶。更不要一把綠茶泡一天。

31、泡綠茶用玻璃杯,主要是為了方便欣賞綠茶的美麗,其實用其它材質也可以。

32、日本綠茶分為十個等級,主要是因為日本物質短缺,為了物久其用,中國沒有分的這麼細緻。

33、日本泡茶用的抹茶,在中國宋朝也很流行,叫點茶法。

34、普洱茶的原料也可以做綠茶,叫滇綠,的確有這種做法。 綠茶三泡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是什麼意思?

我是安徽人,我老家金寨抱兒山村,我們這裏產黃芽(黃芽有黃茶綠茶之分,悶黃工藝和不悶黃)純手工高山六安瓜片!這裏做茶比較傳統,高海拔地區,產量低,出茶晚,一般四月十號左右開採黃芽,瓜片四月二十號開採!

安徽茶分為六安地區,徽州地區二大產區。六安地區代表有,六安瓜片,霍山黃芽,皖西白茶(安吉白茶引進品種),舒城小蘭花,金寨翠眉(現在已經末路了),六安大黃茶! 徽州地區有,黃山毛峯,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高香紅茶),其次還有安慶嶽西翠蘭! 綠茶有很多鍾,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陽毛尖等,如果説分類的話,要依據綠茶殺青和乾燥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可以分為:炒青、烘青、蒸青綠茶三大類。

炒青綠茶: 炒青綠茶主要是以炒為主,在炒青綠茶中由於機械和手法的不同也分為四個小類: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和特種炒青。每一類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和品質形狀

烘青綠茶: 烘青綠茶主要實在初步加工的過程中,其乾燥方式主要是以烘為主,其滋味較鮮爽,香氣不如炒青的濃郁。

還有一個是烘炒結合,在加工過程中乾燥程序有炒有烘,是目前新創制作名優綠茶多采用這種方式。

國內主要的方式就是這幾種,當然還有一個是蒸青綠茶,這個是日本的用的比較多

這個是正宗的西湖龍井嗎?

我是王三哥手揉茶,我在日照綠茶核心產區。

綠茶是六大茶類最大的品類。

好的綠茶還是參考名優茶評審標準,從評外形、觀湯色、嘗滋味、聞香氣、看葉底,這是評茶五因子。無論扁平型還是捲曲型茶,都有響應的標準,這沒法展開説。

新茶和陳茶還是比較好區分的,新茶的綠度和潤度都比較明顯,特別是放在一起對比看。陳茶喝起來有種晦澀感,沒有新茶的鮮爽,甘甜。陳茶香氣低沉,新茶香氣高昂,新茶入口順滑,飽滿度高。

我是王三哥,喝茶儘管説。

江西綠茶有哪些

問題一:江西八大名茶是指哪些? 綠茶廠廬山的廬山雲霧,遂川的狗牯腦茶,婺源的茗眉、大鄣山雲霧茶、珊厚香茶、靈巖劍峯、梨園茶、天舍奇峯,井崗山的井崗翠綠,上饒的仙台大白、白眉,南城的麻姑茶,修水的雙井綠、眉峯雲霧、鳳凰舌茶,臨川的竹葉青,寧都的小布巖茶、翠微金精茶、太沽白毫,安遠的和霧茶,興國的均福雲霧茶,南昌的樑渡銀針、白虎銀毫、前嶺銀毫,吉安的龍舞茶,上猶的梅嶺毛尖,永新的崖霧茶,鉛山的苦甘香茗,遂川的羽絨茶、聖綠,定南的天花茶,豐城的羅峯茶、周打鐵茶,高安的瑞州黃檗茶,永修的攢林茶,金溪的雲林茶,安遠的九龍茶,宜豐的黃檗茶,泰和的蜀口茶,南康的窩坑茶,石城的通天巖茶,吉水的黃獅茶,玉山的三清雲霧等。紅茶有修水的寧紅。

問題二:江西的綠茶什麼地方的好些 婺綠 婺綠是指江西婺源的綠茶,婺源建縣於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建縣後一直屬於徽州(上溯屬歙州、新安郡)管轄, 至1934年從安徽劃入江西,1947年又重劃回安徽省,1949年復劃歸江西省至今。因此,婺源綠茶在1949年前均由安徽屯溪精製加工統稱“屯綠”出口。 江西省婺源縣是一個多山地區,境內羣山逶迤,煙雲繚繞,氣候温潤,雨量充沛,很適宜於茶樹的生長。早在唐代就是一個“綠叢遍山野,户户飄茶香”的著名茶區,素有“茶鄉”之稱。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清代何潤生《徽屬茶務條陳》中記載:“徽屬產茶以婺源為最,每年約銷洋莊三萬數千引”(一引為50公斤)。1937年,朱美予《中國茶業》中稱:“皖南產茶區,六縣中婺源面積之大,產量之多,推為第一”。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中讚道:“婺源茶不獨為路莊綠茶中之上品,且為中國綠茶中品質之最優者”。“顏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為婺源綠茶之特色。宋代,“婺源謝源茶”是全國六大名茶絕品之一。明代嘉靖年間,靈山的“天竹峯茶”被列為貢品。 清朝,婺源綠茶以“屯綠”品牌出口獲得盛譽。尤其是婺源東鄉的“四大名家”茶更為出名,它們是溪頭梨園茶、硯山桂花樹底茶、大畈靈山茶、濟溪上坦園茶。當時與婺源“四大名家”同時有名的還有祁門東鄉的“四大名家”、休寧的“四大名家”。 婺綠(屯綠)採摘一芽二、三葉至一芽三、四葉。經殺青、揉捻、炒乾製成毛茶,再經精製後製成精製茶(眉茶),花色有珍眉、貢熙、秀眉、特針、雨茶、綠茶片等。 婺綠(屯綠)成品茶以珍眉為例,外形條索緊結壯實,色澤灰綠光潤, 沖泡後湯色黃綠明亮,熟慄香高長鮮爽,滋味濃醇回甘。婺綠(屯綠)是我國出口眉茶拳頭產品,主銷摩絡哥、阿爾及利亞、馬裏、利比亞、毛里塔尼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問題三:江西的綠茶有哪些呢? 名稱:婺源綠茶(簡稱\婺綠\) 產地:中國江西婺源。 成因:婺源縣地處贛東北山區,為懷玉山脈和黃山山脈環抱,地勢高峻,峯巒聳立,山青 水秀,土壤肥沃,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繚繞,最適宜栽培茶樹。這裏\綠 叢遍山野,户户有香茶\,是中國著名的綠茶產區。 歷史:婺源綠茶歷史悠久,唐代著名茶葉專家陸羽在《茶經》中就有\歙州茶生於婺源山 谷\的記載。《宋史・食貨》婺源的謝源茶列為全國六種名茶\絕品\之一。明清時 代,曾列為向朝廷進獻的\貢茶\。明朝時,婺源縣每年進貢的茶葉2500公斤左右。 \婺源綠茶\從十八世紀開始就 已進入國際場,乾隆年間,外銷到英國;咸豐年間, 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號,共制綠茶數千箱運往 香港銷售,獲利極豐。\俞德盛\茶號所制\新六香\綠茶還遠銷西歐。光緒年間, 茶商俞傑然建\祥馨實業花園\,種植珠蘭,茉莉數千盆,為窨制花茶用。 品種:婺源茶葉,品種繁多,質量上乘。著名品種有\上海州\、\大葉種\、\小葉種\、\圓 葉種\、\長葉種\等等。 特點:葉質柔軟,持嫩性好,芽肥葉厚,有效成分高,宜制優質綠茶。選用\上海州\良 種茶葉為原料,精心製作而成的\茗眉\茶,香氣清高持久,有蘭花之香,滋味醇 厚鮮爽,湯色碧綠澄明,芽葉柔嫩黃綠,條索緊細纖秀,鋒毫顯露,色澤翠綠光潤。

問題四:江西有哪些茶葉 龍藤茶

江西定南龍藤茶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客家峯龍藤茶”,採摘於贛粵閩三省交界海拔600米以上的深山林間珍稀野生藤本植物,俗稱端午茶、藤婆茶(又稱山甜茶、龍鬚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屬顯齒蛇葡萄。民間飲用已有六百多年曆史,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稱之為古茶。《中國中草藥彙編》記載:藤茶滋味甘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祛風除濕、強筋骨、降血壓、降血脂、保肝護肝等功效。民間常用於高血壓病、感冒發熱、心腦血管疾病、皮炎、濕疹等疾防治。

定南龍藤茶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龍藤茶,經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國際互認機構)檢測:該產品富含19氨基酸,β―胡蘿蔔、維生素C、維生素E及礦物質Ca、k、Zn、mg微量元素Co、Mn等人體營養物質。該公司生產的藤茶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其主體是二氫楊梅素,它對自由基的消除率高達73.3%-91.5%,可減輕體內氧化損傷,具有抗衰老的作用。還能減輕動物肝臟組織的變性和壞死程度,有保肝護肝等作用,被譽為茶中奇葩。產品多銷往廣東、港澳台及海外。該產品1998年列為江西省星火計劃項目,2002年獲贛州市“純天然野生保健藤茶開發研製優秀獎”。

得雨活茶

得雨活茶”,是國家級龍頭企業景德鎮市德宇集團董事長劉浩元於1999年親自研製成功的特殊生物保鮮技術(不含任何化學保鮮劑),並獲得國家和省綠茶生物保鮮技術發明獎種科技進步獎。經生物技術保鮮的綠茶,保留了茶葉中營養物質的全部活性,數年後仍鮮味、湯色如初。為此,得雨活茶於1999年獲得人民大會堂 *** 茶而名楊全國。

為發展茶葉帶動農民脱貧致富,集團以公司十農户的形式,帶動周邊數萬農户發展茶園3萬餘畝。為此,2005年8月20日 *** 總國家胡 *** ,在江西、省 *** 主要領導陪同下專程視察了德宇集團。 *** 稱讚集團“為農民兄弟做了一件大好事”,“對農民致富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2006年集團實現綜合銷售收入2.4億元,利税7800萬元

九雲白茶

從9月27日在北京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獲悉,由靖安縣選送的九雲白茶獲得金獎,是本屆茶博會惟一獲獎的白茶。

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是我國目前惟一的國家級茶葉展會,在國內外選送的100多種名優茶中,九雲牌白茶脱穎而出,獲得了金獎。據瞭解,這次博覽會共評出金獎27個,其中江西3個,除九雲白茶外,獲獎的還有廬山雲霧、瑞金瑞雪。獲得獎項的品牌茶葉將推薦給2008奧運會組委會以及國家外事部門作為“國禮茶”。

井岡山五指峯茶

茶廠位於井岡山自然保護區內的五指峯(即1990年版百元人民幣背面圖案),其主峯海拔1438公尺。現有茶園300畝,分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世界上現存最好的次原始森林之中,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雲霧瀰漫。本廠生產的井岡山五指峯茶,採用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用手工精製而成,具有條索緊結、白毫顯露、湯色碧綠明亮、香氣清高持久、回味甘甜之特點,榮獲一九九九年中茶杯名優茶評比銀獎。

武夷源貢茶

江西省瑞金市武夷源貢茶開發有限公司

公司介紹落歸根利用環境自然調節生態平衡,按有機農業生產管理方式。武夷源出品了無污染、純天然優質有機茶,一經推出就受到追捧和熱愛成為高檔最時尚品。2005年3月,經中國農科院有機茶認證中心檢測認證,成為有機茶製造企業,為高品味及生活素質較高人士帶來優質健康茶。

武夷源專注於高檔有機茶開發,逐步加強行業稀缺資源和市場的控制力度,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和企業建設,遠矚,在企業文化和管理建設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行業表率和標杆是武夷......>>

問題五:江西特產茶葉有哪些? 廬山雲霧吧,江西最有名得了。

雲霧茶因產於南嶽的高山雲霧之中而得名,古稱嶽山茶。從唐代以來就作為向皇帝朝貢的“貢品”。主要生長在海拔800-1100米高度的廣濟寺、鐵佛寺、華蓋峯等地帶。這裏氣候温和、濕潤,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適宜茶葉生長。唐代陸羽的《茶經》説:“茶出山南者,生衡山縣山谷”可見南嶽雲霧茶早負盛名。雲霧茶,外形緊細,捲曲秀麗,開水衝後以色綠香濃、味醇、形秀著稱。在湖南省名茶評比中被評為優質茶,在國內外享有聲譽。

另外茶葉價格波動很大單靠價格看不出好壞。比如普洱沒被人炒作和炒作時候價格差幾百倍。還有我喜歡的溧陽白茶前些年最好的200一斤,現在200一兩也只能算比較好。但是想喝好一點的幾十肯定是不夠的具體多少我説不上。

問題六:江西最有名的茶葉是什麼? 最著名的有:廬山雲霧茶、遂川狗牯腦、婺源大鄣山、得雨活茶、浮樑仙芝等等

問題七:江西產什麼茶 得雨活茶、廬山雲霧、狗牯腦、林生婺綠、曉起毛尖、寧紅茶、梅嶺毛尖、井岡翠綠、武夷源貢茶、浮瑤仙芝、小布巖.........

問題八:綠茶有多少種 綠茶種類大全 1、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茶,集中產於獅峯山、梅家塢、翁家山、雲棲、虎跑、靈隱等地。這裏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尤其春茶季節,細雨濛濛,溪澗常流。土壤深厚,多為沙質壤土,唐代陸羽《茶經》中所説的“礫者上”,正與優良品質的龍井茶生於砂壤土相吻合。

龍井茶區的茶樹品種,芽葉柔嫩而細小,富含氨基酸與多種維生素。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優良品種,為龍井茶優良品質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條件。

龍井茶分13個等級,即特級1―3等和1―10級。實際上現在9、10兩級已不再生產。一般特、1、2、3級為高級龍井,4―6級為中級龍井,7級以下為低級龍井。級別越低,炒制時鍋温度越高,投葉量越多,炒制手勢也越重。

炒制好的龍井茶極易受潮變質,必須及時用紙包成0.5公斤一包,放入底層鋪有塊狀石灰(未吸潮風化的石灰)的缸中加蓋密封收藏。貯藏得法,約經0.5―1個月後,龍井茶的香氣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鮮醇爽口。保持乾燥的龍井茶貯藏一年後仍能保持綠色、香高、味醇的品質。

高級龍井茶的色澤翠綠,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釘”,湯色碧綠明亮,香馥如蘭,滋味甘醇鮮爽,向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佳茗之譽。

龍井茶的特點是香郁葉醇,非濃烈之感,宜細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領略其香味特點。清代茶人陸次之曾贊曰:“龍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仍至味也。為益於人不淺,故能療疾,其貴如珍,不可多得。

2、黃山毛峯

黃山風景區境內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峯、紫雲峯、雲谷寺、鬆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一帶為特級黃山毛峯的主產地。風景區外周的湯口、崗村、楊村、芳村也是黃山毛峯的重要產區,歷史上曾稱之為黃山“四大名家”。現在黃山毛峯的生產已擴展到黃山山脈南北麓的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區、歙縣、黟縣等地。

這裏山高谷深,峯戀迭翠,溪澗遍佈,森林茂密。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16℃,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土壤屬山地黃壤,土層深厚,質地疏鬆,透水性好,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磷鉀肥,呈酸性(PH4.5―5.5),適宜茶樹生長。優越的生態環境,為黃山毛峯自然品質風格的形成創造了極其良好的條件。

黃山毛峯分特級及1―3級。特級黃山毛峯又分上、中、下三等,1―3級各分兩個等。

特級黃山毛峯堪稱我國毛峯之極品,其形似雀舌,勻齊壯實,峯顯毫露,色如象牙,魚葉金黃;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其中“金 *** ”和“象牙色”是特級黃山毛峯外形與其他毛峯不同的兩大明顯特徵。

3、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江蘇縣太湖洞庭山,洞庭分東、西兩山,洞庭東山是宛如一人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兩山氣候温和,年平均氣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濕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鬆,極宜於茶樹生長。

碧螺春採製技藝高超,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春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為名貴。

通常採一芽一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級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碧螺春分為7級,芽葉隨1―7級逐漸增大,茸毛逐漸減少。炒制鍋温、投葉量、......>>

問題九:中國十大綠茶有哪些? 1浙江 西湖龍井(綠茶)

2浙江 開化龍頂(綠茶)

3安徽 六安瓜片(綠茶)

4安徽 黃山毛峯(綠茶)

5安徽 太平猴魁(綠茶)

6河南 信陽毛尖(綠茶)

7江西 廬山雲霧(綠茶)

8江蘇 碧螺春 (綠茶)

9四川 竹葉青 (綠茶)

10福建 天山 (綠茶)

10

9

綠茶和青茶有什麼區別呢?

綠茶和青茶主要由發酵度、加工工藝、茶色、色澤、滋味、茶性、香氣,七個方面來區別。

1、發酵度區別

綠茶是不發酵茶,即發酵度為0%;

而青茶屬於半發酵,發酵度為10%-70%。

2、加工工藝區別:

綠茶的工藝:鮮葉採摘-殺青-揉捻-乾燥

青茶的工藝:鮮葉採摘-萎凋-做青-殺青-揉捻-乾燥

3、茶色區別

綠茶屬於小清新的茶品,其茶湯呈綠;

而青茶茶湯呈蜜綠色或蜜。

4、幹茶色澤區別

綠茶幹茶呈現碧綠、翠綠或黃綠的色澤;

而青茶呈深綠色或青褐色。

5、滋味區別

綠茶滋味清淡微苦;

青茶因為發酵過,所以滋味較醇厚,微苦有回甘。

6、茶性區別

綠茶茶性較寒,腸胃不好或是有胃病的茶友應適當飲用;

青茶經過發酵,其茶性較温和,刺激性不強。

7、香氣區別

綠茶香氣為清新的綠豆香、奶油香或板栗香;

而青茶香氣多為花果香或花蜜香。

參考資料:青茶_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綠茶_百度百科

婺源的乾貨特產有哪些

問題一:江西有哪些乾貨特產 江西風味特產

南昌特產

風味烤滷 南昌米粉 石頭街麻花 麻辣燙 油炸小品 李渡毛筆 丁坊酒

南昌瓷板畫像 胡卓人蘄蛇藥酒

吉安特產

遂川臘味之王--遂興板鴨 安福火腿

九江特產

九江羽絨製品 九江陳年封缸頂 星子金星宋硯 修水寧紅茶 九江桂花酥糖

瑞昌山藥 鄱湖銀魚 廬山雲霧茶 湖口豆豉

贛州特產

南康無核毛桔紅柚 南康粉蒸肉 安遠柑桔 會昌大果金柑 麥飯石高級保健茶

興國甜橙 龍南坳背梨 崇義陽嶺茶 盤古銀毫 棉棗

盤龍牌高級絞股藍綠茶 牛心柿 小布金桔 南康辣椒醬

撫州特產

崇仁麻雞 南豐蜜桔 黎川食用菌 華綠保健蛋 資溪板栗 廣昌白蓮飲料

江西名優特產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產於“奇秀甲天下“的廬山。素有六絕: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

婺源茗眉綠茶

婺源茗眉綠茶,素以“珍眉”著稱。形細嫩如眉,質幽香如梅,是婺源綠茶中的珍品,全國名茶之一。特點是嫩芽纖纖如眉,條索緊結壯實,葉底碧綠有光,香味鮮濃醇厚,湯色清澈明亮。飲者曾有“一見頓覺清爽,再飲精神更旺”的讚語。

遂川狗牯腦茶

狗牯腦茶,是江西珍貴名茶之一。它產於羅霄山脈南麓支脈,遂川縣湯湖鄉狗牯腦山。此茶的特點:它葉片細嫩均勻,碧色中微露黛綠,表面覆蓋一層柔細軟嫩的白毫,茶葉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黃,茶味清涼、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經久不去。

井岡翠綠茶

井岡翠綠茶產於海拔八百餘米,羣峯環抱,佳木葱鬱,雲霧縹緲的井岡山茨坪。井岡翠綠茶有“色澤綠、湯色綠、葉底綠”三大特色 。

浮紅茶

景德鎮不但瓷器享譽寰,還生產一種名叫“浮紅”的名貴紅茶。

“浮紅”起始於清代末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浮紅”以色、香、味皆優而受到人們的稱道,一向被視為茶中珍品。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長詩《琵琶行》裏,就有“商人重得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的描寫。

九龍茶

九龍茶產於安運縣境內海拔一千多米的九龍山上。這裏地勢高峻,巒峯重疊,山青水秀,樹木茂密,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繚繞,土壤肥沃,極宜於茶樹芽葉的生長。 《安運縣誌》記述:“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晴採之,蒸之搓之,拍之焙之,穿封之”。可見其鮮葉採摘之細緻講究,製造工藝之精巧。

瓷器

景德鎮是馳名中外的“瓷都”。景德鎮的瓷器,質地光潔,色釉絢麗,品種繁多,造型優美,裝飾新穎,技藝精湛,享譽古今。

文房四寶

李渡毛筆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傳説秦代蒙恬以明“柳條筆”不久,咸陽人郭解和朱興由中原流入江西臨川要渡一帶,傳授制筆技藝。經過世代相傳,逐步形成一套獨特的制筆工藝,博得了歷代詩人墨客的青睞讚譽。...>>

問題二:江西婺源哪個地方可以買到好的特產 要真品 東西還全的 買茶葉 乾貨 到我村裏來 正宗農村的 無品牌。

問題三:江西和福建有哪些物產(特產),知道的請告訴我。 我是江西人,生活在福建。

江西特產:南豐蜜橘,贛州臍橙,泰和烏雞,婺源綠茶,等很多,看你喜歡食品還是物品。

重點推薦:推薦:茶葉

名稱: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

產地:中國江西廬山。 歷史:雲霧茶始於晉代,唐朝時已聞名於世,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廬山乃志》 記載:“晉朝以來,寺觀廟宇僧人相繼種植。”相傳,廬山雲霧茶最早是一種野生茶, 後來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改造為家生茶。他曾以自種自之茶款待好友,常話茶吟 詩,敍事談經,通宵達旦。到了唐代,廬山之茶已很出名了。 長松樹下小溪頭, 斑鹿胎中白布裘。 藥圃茶園為產業, 裏糜林鶴是交遊。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廬山香爐峯下闢園植茶種藥時寫下的詩句。宋代,廬山名 茶被列為進獻皇帝的“貢茶”。

成因:因廬山多雲霧,故取名“雲霧茶”。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南面鄱陽湖,羣 峯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湧流,霧氣上升,蔚成雲霧。由於雲霧瀰漫、空氣中温度 大,光照透過雲層照在植物上,非常有利於茶葉的芳香物質合成,有“色香幽細比 蘭花”之喻。

成份:雲霧茶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鹼、維生素C含量都高於一般茶葉。

特點:它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飲後解渴提神,有利於 增進人體健康。這種茶似龍井,可是比龍井醇厚;其色金黃象沱茶,又比沱茶清淡, 宛如淺綠色碧玉盛在杯中。故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而聞名於中外。

工藝:廬山雲霧茶採摘期在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要求只採初展的一芽一葉,長度不超過 三釐米。採回後先剔出紫芽和病葉,然後攤於陰涼通風處四至五小時,再進行炒制。 廬山雲霧茶的加工製作十分精細,要經過殺青、揉捻、初幹、搓條、再幹等五道工 序方可完成。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要求,如殺青要保持葉色綠翠;揉捻要用手工輕揉, 防止細嫩斷碎;搓條也用手工;翻炒動作要輕。這樣才能保證雲霧茶的品質優佳。

名稱:麻姑綠茶

產地:中國江西南城。

成因:麻姑綠茶,茶樹大多生長在800至1000公尺的雲霧山中,故又稱“麻姑雲霧茶。” 麻姑山位於江西南城縣城西南約五公里處,據《名山志》記載:“中國有三十六洞天, 七十二福地,分佈九州四海,只獨有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東南。”麻姑 綠茶便產於此山的山巔,山上植被覆蓋良好,氣候温暖濕潤,日光照射時間短,是 茶樹生長的最佳環境。由於採製工藝精湛獨到,製出的茶質地優良,沖泡後湯色翠 綠,飲後齒頰留芳,令人心曠神怡。古人黃堂有詩云:“全爐伏火長燒藥,寶鼎浮煙 旋煮茶”。由此可見,麻姑綠茶在歷史上已有盛譽。

典故:關於麻姑綠茶的由來,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東漢時期,有一麻姑仙 女得道於此,常常在山間親手採摘細嫩茶葉,用麻姑山仙泉“一杓之多”的泉水煮 以待客,於是,後人稱麻姑綠茶為“仙茶”。這個故事是一種傳奇説法,無據可考。

名稱:婺源綠茶(簡稱“婺綠”)

產地:中國江西婺源。

成因:婺源縣地處贛東北山區,為懷玉山脈和黃山山脈環抱,地勢高峻,峯巒聳立,山青 水秀,土壤肥沃,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繚繞,最適宜栽培茶樹。這裏“綠 叢遍山野,户户有香茶”,是中國著名的綠茶產區。

歷史:婺源綠茶歷史悠久,唐代著名茶葉專家陸羽在《茶經》中就有“歙州茶生於婺源山 谷”的記載。《宋史・食貨》婺源的謝源茶列為全國六種名茶“絕品”之一。明清時 代,曾列為向朝廷進獻的“貢茶”。明朝時,婺源縣每年進貢的茶葉2500公斤左右。 “婺源綠茶”從十八世紀開始就 已進入國際場,乾隆年間,外銷......>>

TAG標籤:綠茶 技藝 婺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