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泡茶的基本知識

泡茶的基本知識

茶量,泡茶時要根據人數、壺體容量、茶性、個人喜好、年齡等方面選擇茶葉用量;水温,泡茶時所用水的水温,需要根據茶葉的老嫩和發酵程度來決定;時間,細嫩的茶葉比粗老的茶葉浸泡時間短,形狀鬆散或碎形的茶葉要比條索緊結的茶葉沖泡時間短。

泡茶的基本知識:

1. 選擇茶葉:要選擇品質好、種類多、口感適宜的茶葉,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綠茶、紅茶或烏龍茶等。

2. 熱水的温度:茶葉需要以不同的温度進行泡製,通常綠茶為70-80℃,紅茶為90-100℃,烏龍茶為80-90℃。

泡茶前可用開水先將茶具温熱一下。

3. 飲用温度:倒出茶水後需要讓茶涼至適宜的温度飲用,以免燙傷口腔。

4. 茶具的選擇:一般泡茶可用茶杯、茶壺、茶盅等,根據個人喜好選擇。

5. 泡茶時間:不同種類的茶葉需要不同時間的泡製,一般建議綠茶1-3分鐘,紅茶2-5分鐘,烏龍茶2-3分鐘。

6. 泡茶的步驟:將茶葉放入茶具,注入適量的熱水,等待茶葉充分展開和留下一層細小的氣泡,再倒出茶水。

7. 水質的選擇:如果水質不佳,可放置一段時間後再使用,也可選擇安裝淨水器來過濾水質。

總之,泡好一杯好茶需要耐心與細心,也需要多加嘗試與實踐。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藝的基礎知識

茶藝的基礎知識

  茶,具有濃厚的文化,所以需要我們學習的知識比較多。我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茶藝的基礎知識,歡迎大家閲讀學習哦。

  一、基本知識

  基礎知識一:泡茶要素

  大家在學習其他知識的時候,要先大概懂得一下泡茶的要素,應該要根據不同的茶葉類所含有的不同的特點,以此來調整泡茶的水温、浸泡的時間和茶葉的用量,這樣才可以讓茶葉的香味、口味、色澤得到充分的發揮。

  基礎知識二:泡水的選擇

  既然説泡茶,那自然水是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泡茶的用水可以直接影響茶葉質量,而我們經常聽説的“龍井茶、虎跑水”是杭州的兩大名茶,也可以從中看到用什麼水泡水直接影響茶水的氣味口感等。

  基礎知識三:茶具的選擇

  有一句説:“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那茶器也在泡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要首選瓷器,因為瓷器可以令茶葉的香味、品質得到更有效的發揮。

  基礎知識四:學會識茶

  泡茶在之前還要懂得學會辨識茶葉的'好壞,大家可以先觀看茶葉、嗅聞一下茶葉,再先品嚐一下茶味,再看一下茶渣,看到有文化、變味的就不要用來泡茶了哦。

  二、四種茶具形態介紹

  茶藝知識之陶器茶具

  陶器茶具在茶藝知識當中是我國最古老的茶具之一,具有樸素典雅的氣質,用其來泡茶可以品味到迴歸自然的氣息。

  茶藝知識之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也相應於陶,白得如玉般的瓷器為景德鎮瓷器最為著名,而用瓷器泡茶更能看到茶的鮮美。

  茶藝知識之紫砂茶具

  在茶藝培訓當中,一般都會採用紫砂茶具作為培訓道具,而且紫砂茶具具備了形美神韻,不會丟失茶葉的原味,即便是隔夜也不會變味,非常地高雅尊貴。

  茶藝知識之玻璃茶具

  在茶藝知識裏,最好理解的就是玻璃茶具,之所以採用玻璃材質是因為其晶瑩剔透的形態可以讓人盡情地觀賞茶湯與茶葉的動態,很適合用於沖泡花茶哦!

;

泡茶知識和技巧

泡茶知識和技巧

  泡茶知識和技巧,我國的茶文化也流傳的有上千年了。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很多人都有喝茶的習慣但對泡茶的講究和規矩大家知道的並不多,以下是我整理的泡茶知識和技巧。

  泡茶知識和技巧1

   泡茶也有訣竅

  泡茶講究方法和技巧,因為飲茶歷來被視為一種傳統文化,所以泡茶是很有講究的。

   1、煮茶法

  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其過程陸羽在《茶經》中已詳加介紹。大體説,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然後開始煮水。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

  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繼續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湧,稱為三沸。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茶湯煮好,均勻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2、點茶法

  此法即宋代鬥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這時不再直接將茶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衝點碗。但茶末與水亦同樣需要交融一體。於是發明一種工具,稱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銀、鐵製,大部分用竹製,文人美其名曰“攪茶公子”。

  水衝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擊,這時水融,浙起沫餑,潘潘然如堆雲積雪。茶的優劣,以餑沫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否慢來評定。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濃稠,飲下去盞中膠着不幹,自然稱為“咬盞”。

   3、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乾果,直接以熟水點泡,飲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採果,別具佳趣。

   千萬不要用剛開的水泡茶

  如果説過去飲茶是一種文化,那麼現在它已經融入了我們飲食的一部分,而且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鍾愛,使之變成了一種時尚的文化。

  營養:茶的營養非常豐富,其中的`成分多達300多種,像茶鹼、可可鹼、粗纖維、膠質、葉綠素,維生素a原、維生素b原、維生素p、維生素c以及少量多種氨基酸、大量的鉀、鎂、鈣、磷和各種微量元素,還含有具有蘆丁活性的“茶丹寧”都是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

  保健養生專家説,喝茶可以降低血脂、膽固醇、高血壓,以及血管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茶中的茶多酚是一種強有力抗氧化物,能起到抗衰老的功效。而茶丹寧除了有解毒、止血、抗氧化作用外,還能起到抗癌效果,堅持長期飲茶,能有效抑制膀胱癌、腎癌、肝癌。

  此外,茶葉中的胡蘿蔔素,能提高血漿中的蘿蔔素的濃度,降低老年白內障的發生率。而常用濃茶漱口還有防止口腔潰瘍的功用,所以對於那些經常抽煙併發生口腔黏膜破潰的人來説,不妨一試。

  綠茶是茶中的極品,葉酸含量很高,可以預防貧血,茶中的氟元素則能有效地防止齲齒。而紅茶都是在乾燥的過程中發酵而成的,所以茶的顏色發黑,維生素c及丹寧的含量也大為減少,但卻有暖胃驅寒的功效。

  危害:喝茶不宜多,否則會使人出現過度興奮、心跳加快、失眠、尿頻等不良反應。而且,由於尿鈣流失太多、胃黏膜被刺激過重,長期喝濃茶還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和胃潰瘍。

  對於上班族來説,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睡前喝太多茶,會使腦筋過於清醒而無法入眠,影響休息。另外,學前兒童、缺鐵性貧血者、神經衰弱者、活動性胃潰瘍患者、肝功能不良者、便祕者、泌尿系統結石者、哺乳期婦女、心臟病急性發作期的病人、孕婦都不太適合喝茶。

   貼心提示:

  泡茶別用保温杯,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芳香物質,在高温和恆温下會大大減少,泡出來的茶水味道也過澀。泡茶也不能用剛開的水,或是把茶葉裝在過濾器裏泡,否則茶中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就會流失掉。

  泡茶知識和技巧2

   功夫茶的泡茶方法

   以下方法適合泡製各類鐵觀音茶:

  1、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飲過程中還要不斷淋洗,使茶具始終保持熱度。

  2、分茶入壺,碎末填壺底蓋以粗條,中小葉排在最上面,以免茶末堵塞壺口。

  3、沖茶先要循邊緩衝,以免衝破“茶膽”。沖水時要使茶葉打滾。

  4、當水漫過茶葉時,立即倒掉,稱之為“茶洗”。

  5、第二次沖水至九成即可,加蓋用沸水淋壺身,這時茶盤中的水漲到壺的中部,這叫“內外夾攻”。

  約1~2分鐘後,烏龍茶的精美真味就浸泡出來了。

   注意事項:

   一、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話説:“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葉,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將其神韻表現淋漓盡致。水最好是純淨水或礦泉水,茶具則“宜陶景瓷”「宜興的陶器(如紫砂壺),景德鎮的瓷器(蓋碗)」為佳。

   二、壺型與茶葉投放量

  根據喝茶人數選定壺型,根據茶壺的容量確定茶葉的投放量(正常7克~10克)。若茶葉是緊結半球型烏龍,茶葉需佔到茶壺容積的1/3—1/4;若茶葉較鬆散,則需佔到壺的一半。

   三、水温要求

  由於烏龍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質需要在高温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揮出來,所以一定要用沸水來沖泡。小提示:使用沸水泡製小葉或嫩葉型烏龍茶時,茶湯出水時間務必掌握在20~40秒之間。

   四、開湯時間

  閩南和台灣的烏龍茶沖泡時浸泡的時間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沖泡是60秒左右,之後每次沖泡時間往後稍加數10秒即可。閩北和潮州的烏龍茶開湯時間則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小提示:茶葉的開湯時間因個人口味而不同,主要得靠泡茶人自己掌握。

   五、沖泡次數

   烏龍茶則有“七泡有餘香”的説法,方法得當每壺可沖泡七次以上。

  泡製步驟解析:

  “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洗 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衝 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以示向客人致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 封 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全身。

  “ 分 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 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 茶”:以茶奉客。

  “聞 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品 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泡茶的學問

  泡菜不是簡單地沏茶,從選茶業到茶水的砌出,每個環節都是極有學問的。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係。在、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以肉食為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並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峯等名優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台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茶藝基礎知識

茶藝的基本知識

在日常生活當中,泡茶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真正泡好一壺茶,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領。下面和我一起來了學習下吧。

如何從零開始學茶藝

如何泡好一壺茶,涉及的內容有:識茶、選茶、泡茶、品茶等等。因此泡茶是一門藝術,泡茶可以因為茶、水、茶具、時間、環境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把握好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是泡好茶的關鍵。

茶藝的基本知識1:泡茶要素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基礎,泡茶時應該根據不同茶類的特點,調整水的温度、浸泡時間和茶葉的用量,使茶的香味、色澤和滋味得到充分的發揮。泡茶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沖泡次數。

茶藝的基本知識2:泡茶用水的選擇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由此可見,用什麼水泡茶,對茶的沖泡和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泡出一壺好茶,應選用水質清、水體輕、水味甘、水源活的,這樣才能泡出茶的純正滋味。

茶藝的基本知識3:茶具的選擇

現在常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玻璃和塑料。從品茶的角度來看,瓷器和陶器泡茶最好,因為其保温性好,泡茶能獲得比較好的色香味,而且外形美觀,具有藝術欣賞價值。

茶藝的基本知識4:茶的品飲

品茶,是一門綜合藝術。茶葉沒有好壞之分,主要是看個人的口味。茶類不同、花色不一樣,茶的品質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茶,品茶的方法也不同。品茶時,可先透過晶瑩清亮的茶湯,觀賞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態,再察看茶汁的浸潤、滲透和湯色的變化,然後端起茶杯,先聞其香,再喝上一口。

怎樣喝茶對腎比較好?

一、少喝濃茶。濃茶對腎不好,如長期喝濃茶後易得腎結石。

二、喝茶最好喝綠茶,因為綠茶對人體更好,特別是解毒防癌效果最好。解腎臟的毒素效果很好。

三、不要暴飲暴食茶。喝茶後常上廁所,這不是喝茶的緣故,喝茶和吃飯一樣,不要暴飲暴食。

四、定時喝茶。集中在短時間內喝水,很快就上廁所,如果你喝水與吃飯一樣,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早上起牀後喝一杯水,上午10點喝一杯淡茶,下午3點喝一杯淡茶,5點喝一杯淡茶,晚飯後2小時後喝一杯白水。沖淡腎臟的毒素,及時對腎臟進行清潔。

五、運動後喝茶。在運動後,為了及時補充水分喝一杯水(或淡茶),一天的總飲水量在2000毫升,對身體很有好處,對腎臟也比較好。

六、不要採取集中喝茶。集中喝茶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對腎是很不好的。

正確的泡茶6個步驟,茶道入門知識,圖解茶藝品茗指南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茶文化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在空閒的時候,叫上三五知己,一起喝茶聊天。那麼,對於泡茶的基本正確方式,朋友們是否也已經掌握了呢?一起來看看茶道入門基礎知識吧。

泡茶用水最好採用山泉水或純淨水,要求水沒有污染,水的感官性狀良好,即無色、無臭、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舌嘗有清涼甜潤的感覺。水的PH值為中性7,煮沸後永久硬度不超過8度,這樣的水就非常適合泡茶。

同時注意:茶水比例,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

純淨水

名茶與茶具總是珠聯璧合。茶道品飲的茶具都十分考究,如能備有一套小巧精緻的茶具,稱為“茶房四寶”,即

潮汕爐--廣東潮州、汕頭出產的陶磁風爐或白鐵皮風爐;

玉書碨--扁形薄磁的開水壺,容水量約250毫升;

孟臣罐--江蘇宜興產的用紫砂製成的小茶壺,容水量約50毫升;

若琛甌--江西景德鎮產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隻,每隻容水量約5毫升。

當今較好的泡茶的茶具,仍然脱離不了這“茶房四寶”,雖有所變化,但更趨實用化、方便化。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寶”有電磁爐、鋼質開水壺、鋼質茶盤(或塑料茶盤),“白瓷蓋碗”(鐘形,高5.5釐米,口徑8.2釐米,底徑4.5釐米;這種蓋碗放茶葉、嗅香氣、衝開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這樣才具備泡飲上好茶葉的條件。

1、特色: 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懸壺高衝

2、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3、倒茶出湯 :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如需要我推薦好茶,請點擊【瞭解更多】

茶道知識:泡茶的步驟

   泡茶 要素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物質基礎,其中多數能在沖泡過程中溶解於水,從而形成了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泡茶時,應根據不同茶類的特點,調整水的温度,浸潤時間和茶葉的用量,從而使茶的香味、色澤、滋味得以充分的發揮。綜合起來,泡好一壺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時間,第四是沖泡次數。

   泡茶 的步驟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質:

  茶葉中各種物質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與茶葉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關。氨基酸具有鮮爽的性質,因此茶葉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響着茶湯的鮮爽度。名優綠茶滋味之所以鮮爽、甘醇,主要是因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澀。故有“春茶鮮、夏茶苦”的諺語。

  2.茶水比例:

  茶葉用量應根據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葉等級而有所區別,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湯苦澀不爽。因此,細嫩的茶葉用量要多;較粗的茶葉,用量可少些,即所謂“細茶粗吃”“精茶細吃”。

  普通的紅、綠茶類(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沖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壺),那麼,放上3克左右的茶,沖水至七八成滿,就成了一杯濃淡適宜的茶湯。若飲用雲南普洱茶,則需放茶葉5~8克。

  烏龍茶因習慣濃飲,注重品味和聞香,故要湯少味濃,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廣東潮、汕地區,投茶量達到茶壺容積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還與飲茶者的年齡、性別有關,大致説,中老年人比年輕人飲茶要濃,男性比女性飲茶要濃。如果飲茶者是老茶客或是體力勞動者,一般可以適量加大茶量;如果飲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腦力勞動者,可以適量少放一些茶葉。

  一般來説,茶不可泡得太濃,因為濃茶有損胃氣,對脾胃虛寒者更甚,茶葉中含有鞣酸,太濃太多,可收縮消化黏膜,妨礙胃吸收,引起便祕和牙黃,同時,太濃的茶湯和太淡的茶湯不易體會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謂飲茶“寧淡勿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泡茶 的步驟二:沖泡水温

  據測定,用60℃的開水沖泡茶葉,與等量100℃的水沖泡茶葉相比,在時間和用茶量相同的情況下,茶湯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後者的45%~65%。這就是説,沖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沖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濃”,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 以落開的沸水為好,這時的水温約85℃ 。滾開的沸水會破壞維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會變苦澀;水温過低則茶葉浮而不沉,內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來,茶湯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無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還與茶的老嫩、鬆緊、大小有關。大致説來,茶葉原料粗老、緊實、整葉的,要比茶葉原料細嫩、鬆散、碎葉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沖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還與沖泡的品種花色有關。

  具體説來,高級細嫩名茶,特別是高檔的名綠茶,開香時水温為95℃,沖泡時水温為80℃~85℃。只有這樣泡出來的茶湯色清澈不渾,香氣純正而不鈍,滋味鮮爽而不熟,葉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飲之可口,視之動情。如果水温過高,湯色就會變黃;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賞性;維生素遭到大量破壞,降低營養價值;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湯產生苦澀味,這就是茶人常説的把茶“燙熟”了。反之,如果水温過低,則滲透性較低,往往使茶葉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難以學浸出,結果,茶味淡薄,同樣會降低飲茶的功效。大宗紅、綠茶和花茶,由於茶葉原料老嫩適中,故可用90℃左右的開水沖泡。

  沖泡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種茶,由於原料並不細嫩,加之用茶量較大,所以,須用剛沸騰的`100℃開水沖泡。特別是烏龍茶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沖泡前用滾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用滾開水淋壺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發揮出來。

  至於邊疆兄弟民族喝的緊壓茶,要先將茶搗碎成小塊,再放入壺或鍋內煎煮後,才供人們飲用。

  判斷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計和計時器不測量,等掌握之後就可憑經驗來斷定了。當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開,以自然降温的方式來達到控温的效果。

   泡茶 的步驟三:沖泡時間

  茶葉沖泡時間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温、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

  如用茶杯泡飲普通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150~200毫升,沖泡時宜加杯蓋,避免茶香散失,時間以3~5分鐘為宜。時間太短,茶湯色淺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湯澀味,香味還易喪失。不過,新採製的綠茶可沖水不加杯蓋,這樣湯色更豔。另用茶量多的,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則宜長。質量好的茶,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宜長些。

  茶的滋味是隨着時間延長而逐漸增濃的。據測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來的是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等,大約到3分鐘時,含量較高。這時飲起來,茶湯有鮮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飲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後,隨着時間的延續,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漸增加。因此,為了獲取一杯鮮爽甘醇的茶湯,對大宗紅、綠茶而言,頭泡茶以沖泡後3分鐘左右飲用為好,若想再飲,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湯時,再續開水,以此類推。

  對於注重香氣的烏龍茶、花茶,泡茶時,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蓋,而且沖泡時間不宜長,通常2~3分鐘即可。由於泡烏龍茶時用茶量較大,因此,第一泡1分鐘就可將茶湯傾入杯中,自第二泡開始,每次應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這樣要使茶湯濃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沖泡時,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鐘後,浮在水面的茶葉才開始徐徐下沉,這時,品茶者應以欣賞為主,觀茶形,察沉浮,從不同的茶姿、顏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鐘,方可品飲茶湯。否則,不但失去了品茶藝術的享受,而且飲起來淡而無味,這是因為白茶加工未經揉捻,細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難浸出,以至浸泡時間須相對延長,同時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沖泡時間還與茶葉老嫩和茶的形態有關。一般説來,凡原料較細嫩,茶葉鬆散的,沖泡時間可相對縮短;相反,原料較粗老,茶葉緊實的,沖泡時間可相對延長。總之,沖泡時間的長短,最終還是以適合飲茶者的口味來確定為好。

   泡茶 的步驟點四:沖泡次數

  據測定,茶葉中各種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樣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維生素C;其次是咖啡鹼、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沖泡第一次時,茶中的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沖泡第二次時,能浸出30% 左右;沖泡第三次時,能浸出約10%;沖泡第四次時,只能浸出2~3%,幾乎是白開水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和綠碎茶,由於這類茶的內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沖泡一次就將茶渣濾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採用一次沖泡法,工夫紅茶則可沖泡2~3次。而條形綠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沖泡2~3次。白茶和黃茶,一般也只能沖泡1次,最多2次。

  品飲烏龍茶多用小型紫砂壺,在用茶量較多時(約半壺)的情況下,可連續沖泡4~6次,甚至更多。

   茶 道知識:各類茶的品飲

  茶類不同,花色不一,其品質特性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茶,品的側重點不一樣,由此導致品茶方法上的不同。

  1.高級細嫩綠茶的品飲

  高級細嫩綠茶,色、香、味、形都別具一格,討人喜愛,品茶時,可先透過晶瑩清亮的茶湯,觀賞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態,再察看茶汁的浸出、滲透和湯色的變幻,然後端起茶杯,先聞其香,再呷上一口,含在口,慢慢在口舌間來回旋動,如此往復品賞。

  2.烏龍茶的品飲

  烏龍茶的品飲,重在聞香和嘗味,不重品形。在在實踐過程中,又有聞香重於品味的(如台灣),或品味更重於聞香的(如東南亞一帶),潮汕一帶強調熱品,即灑茶入杯,以拇指和食指按杯沿,中指抵杯底,慢慢由遠及近,使杯沿接脣,杯麪迎鼻,先聞其香,爾後將茶湯含在口中迴旋,徐徐品飲其味,通常三小口見杯底,再嗅留存於杯中茶香。台灣採用兵是温品,更側重於聞香。品飲時先將壺中茶湯趁熱傾入公道杯,爾後分注於聞香杯中,再一一傾入對應的小杯內,而聞香杯內壁留存的茶香,正是人們品烏龍茶的精髓所在。品啜時,先將聞香杯置於雙手手心間,使聞香杯口對準鼻孔,再用雙手慢慢來回搓動聞香杯,使杯中香氣盡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享用。至於啜茶方式,與潮、汕地區無多大差異。

  3.紅茶品飲

  紅茶,人稱迷人之茶,這不僅由於色澤紅豔油潤滋味甘甜可口,還因為它品飲紅茶,除清飲水思源外,還喜歡調飲,酸的如檸檬,辛的如肉桂,甜的台砂糖,潤的如奶酪。

  品飲紅茶重在領略它的香氣,滋味和湯色,所以,通常多采用壺泡後再分灑入杯。品飲時,先聞其香,再觀其色,然後嘗味。飲紅茶須在品字上下功夫,緩緩斟飲,細細品味,方可獲得品飲紅茶的真趣。

  4.花茶品飲

  花茶,融茶之味花之香於一體,茶的滋味為茶湯的本味,花香為茶泌之精神,茶中學教師與花香巧妙地融合,構成茶湯適口、香氣芬芳的特有韻味,故而人稱花茶是詩一般的茶葉。

  花茶常用有蓋的白瓷杯或蓋碗沖泡,高級細嫩花茶,也可以用玻璃杯沖泡,高級花茶一經沖泡後,可立時觀賞茶在水中的飄舞、沉浮、展姿,以及茶汁的滲出和茶泡色澤的變幻。當沖泡2~3分鐘後,即可用鼻聞香。茶湯稍涼適口時,喝少許茶湯在口中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結合的方法使茶湯在舌面來回流動,口嘗茶味和餘香。

  5.細嫩白茶與黃茶品飲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製作時,通常將鮮葉經萎凋後,直接烘乾而成,所以,湯色和滋味均較清淡。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通常製作是示經揉捻,因此,茶汁很難浸出。

  由於白茶和黃茶,特別是白茶中的白毫銀針,黃茶中的君山銀針,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因此是以觀賞為主的一種茶品。當然悠悠的清雅茶香,淡淡的澄黃茶色,微微的甘醇滋味,也是品賞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品飲前,可先觀茶幹,它似銀針落盤,如松針鋪地,再用直筒無花紋的玻璃杯以70℃ 的開水沖泡,觀賞茶芽在杯水中上下浮動,最終個個林立的過程,接着,聞香觀色。通常要在沖泡後10分鐘左右才開始嘗味。這些茶特重觀賞,其品飲的方法帶有一定的特殊性。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

  自古國人愛喝茶,常常以茶會友,但是在高信息大互聯的時代,傳統的茶道與茶藝改變着無數人們那根繃緊的神經。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關於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歡迎借鑑參考。

  茶道初學者泡茶步驟

  一、温壺:用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温度,以免泡茶時水温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等待茶壺温熱的時間裏,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普及一下,茶則就是從茶葉罐裏取茶葉用的工具和量器,詞較生僻,我剛入門時為顯資深,常向外行秀此名)。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借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温潤泡: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才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温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將温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

  五、沖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

  六、奉茶: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澱雜質。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衞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並以八點鐘方位喝茶。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温茶,與冷茶的滋味。

  茶道初學者泡茶的注意

  儀容禮表

  泡茶的時候,女性要把長髮挽起,以免頭髮掉落到茶湯裏,而且粧容要以淡雅為主,不要過於濃粧豔抹;手上不宜配到過多首飾,會影響泡茶的美感;服裝以配合茶會氣氛或者茶具茶席為主,穿得樸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勢

  泡茶時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處,身體要坐正、腰桿要挺直,在泡茶過程中也要保持身體的端正,不要因為倒水、持壺而把身體歪到一邊。另外在泡茶過程中要放鬆全身的肌肉,不要因為緊張而顯得過於拘謹,當你心情和身體都放鬆下來的話,泡茶的動作才會顯得優美,有一氣呵成的感覺。

  清潔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潔茶具。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經清洗過了,還是得當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清潔茶具時不要用手觸摸茶杯,而是用茶夾夾取茶杯用沸水進行清潔。

  賞茶聞香

  清潔完茶具後,把幹茶倒進茶荷中,雙手端起茶荷遞給客人,讓客人觀賞一下幹茶的外形香氣。在茶藝表演中,一般會有聞香這一步,讓客人聞香的時候,也是用雙手拿起聞香杯優雅地遞給客人進行聞香。

  泡茶倒茶

  在泡茶的時候,有很多小細節需要注意,比如茶壺的壺嘴、公道杯的杯嘴還有隨手泡的壺嘴都是不能對着客人的,一般都是橫放;泡茶的過程動作不能太大,不要發出過大的碰撞聲。

  在倒茶的時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後再倒給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滿就好,而且要按照輩分來倒,長者為先。泡茶者左側為德高望重的人,然後依次為長者 敬者,千萬別坐錯了 倒茶依次從左到右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講究的,雙手三指護墊又稱”三龍護鼎“不僅僅是雙手端給客人就行了,奉茶的時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時候手要平而且要穩,確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勢是舒服的。當客人杯裏的茶空了的話,得及時添上,不能讓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倒茶時還有一個細節特別要注意,“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世間有天地 人間有大小 茶倒7分 3分留天,這就是所謂7分茶水3分情義.

  自己品嚐

  泡茶並不是只能讓客人喝,自己不喝,泡茶者也是需要品嚐每一道茶湯的滋味。茶湯若是淡了或者濃了,可以適當改變沖泡的時間,以沖泡出最佳品質的茶湯。

  更換茶葉

  當茶葉泡得很淡,沒有味道的時候,就需要及時更換新的茶葉了,否則客人會認為你在下逐客令。除非你接下來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那就可以以不更換茶葉來暗示客人該離開了。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葉沖泡後温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泡茶法的知識有哪些?

泡茶法有兩個來源,一是源於唐代“痷茶”的壺泡法;一是源於宋代點茶法的“撮泡法”。 泡茶法的特徵:泡茶不擇 ,各種各類均可。只是緊壓茶要搗碎後取用。泡茶的茶器主要有茶爐、茶銚(燒水壺)、茶壺、茶盞(茶杯、蓋碗)等。泡茶法崇尚景瓷宜陶,紫砂壺和蓋碗杯是典型。泡飲法:撮泡法。備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潔盞(杯)、投茶、衝注、品啜。直接置茶入杯盞,然後注沸水即可。壺泡法。備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温壺、洗茶、投茶、衝注、分釃、品啜。在壺中沖泡,然後分斟入茶盞(杯)中飲用。

總而言之,中國的飲茶法共兩大類,四小類,兩大類即煮茶法和泡茶法,在煮茶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煎茶法,煎茶法是特殊的煮茶法,從煮茶法演變而成的煎茶法是從一般到特殊。泡茶法是由點茶法演變而來的,點茶法是特殊的泡茶法,從點茶法到泡茶法的演化是從特殊到一般。四小類即煮茶法、煎茶法、點茶法和泡茶法。煎茶法和點茶法形成於特定的歷史時期,也曾廣為流傳,風行天下,遠播海外,但作為特殊型態,終歸消亡,只今唯存煮茶法和泡茶法。

泡茶有哪些基本要素 泡茶知識

茶的沖泡關係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好喝,茶葉沖泡大有學問,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或技術不一,泡出來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壺茶或一杯茶,要講究實用性、科學性及藝術性。 (1)所謂”實用性”;就是依實際需求而言﹐可以是沖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沖泡一壺高貴的名茶。 (2)科學性;就是瞭解各類茶葉的特性,以科學沖泡方式,使茶葉的品質能充分的表現出來。 (3)藝術性;選擇合適的器皿以及優美的沖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質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茶湯之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選擇。 (1)水要甘而潔; (2)活而清鮮古書{茶錄}中記載”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 (3)儲水要得法;容器要潔淨,忌曬陽光。 現代科技發達,衞生飲用水質標準也科學化 (1)感官指標:色度不能超過15度、渾濁度不能超過5度,不得有異味、異色及肉眼可見物。 (2)化學指標:正常PH值為6.5~8.5,總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過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過0.05毫克/升。 (4)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過100個,大腸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過3個。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來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選擇 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説來,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淨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所以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中國號稱五大名泉;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濟南趵突泉。 選擇泡茶用水,必須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稱為暫時硬水。暫時硬水經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鹽,這樣硬水變成軟水。平時用鋁壺燒水,壺底之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 (A)水的硬度會影響水的PH值(酸礆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就會自動氧化而損失。 (B)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湯會變成黑褐色這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軟水、暫時硬水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屬暫時硬水,部份地下水屬硬水,蒸餾水為人工加工而成之軟水。 二、泡茶器皿之選擇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器皿。沖泡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炒青或烘青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烏龍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則宜選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最為理想。品茗綠茶類,不論用何種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則水量多,熱量大,容易使茶葉燙熟,影響茶湯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這種杯只適合泡烏龍茶或紅茶不宜泡綠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壺之用,有盤型與碗型,其功能一保護茶壺,二盛熱水保温並供燙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湯之用。 茶荷:賞茶時盛茶用具。 茶巾:用來吸乾茶壺與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葉。 杯託:放置茶杯。 評審茶葉用之器具: 評審盤:又名樣茶盤,專供評審茶葉外型。 評審杯:用來泡茶與評審茶葉香氣用。評審茶湯與滋味之用。 樣茶秤:天枰。 計時器:計量茶葉沖泡使時間。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還要有好的泡茶技術。 泡茶技術包括三要素: (1)茶葉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用量多少,並無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消費者飲用習慣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關鍵掌握,茶與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濃;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軟水煮沸泡茶,茶湯香味更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之"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茶葉之鮮活味,即喪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種茶而定。綠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應用80℃~90℃為宜(水要沸點後,再冷卻至所要的温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温愈低,這樣茶湯才會,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在高温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礆容易浸出)也就是説把茶葉"燙熟"了。 (3)時間 : 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温、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據測試,沖泡第一次時,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則所剩無幾。所以,就如我們常講的;"品茶 ! 三個口,謂之品,一泡茶,衝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連帶影響沖泡時間之長短。水温高,用茶多,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沖泡時間要長。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適合飲用者之口味為主。

泡茶的基礎知識

泡茶的基礎知識

  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著名飲品,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泡茶的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綠茶:一般4泡左右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最好現泡現飲。如果沖泡温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沖泡綠茶最好用瓷杯或者玻璃杯,欣賞它在水裏遊動的樣子。沖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鐘再衝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綠茶一般4泡左右,每泡出水留3分之1的茶湯在杯裏,區別在於每泡的時間,下面按茶形分別來説。

  捲曲型:

  舉例來説,碧螺春就是典型的捲曲茶,因為幹茶緊裹在一起,所以第一泡需要比別的綠茶多些時間浸潤,讓茶葉舒展一下,建議15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温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温可用100℃。

  半捲曲型:

  半捲曲的綠茶很多,第一泡建議10秒就夠了;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温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温可用100℃。

  非捲曲型:

  龍井和毛峯都是非捲曲型綠茶的代表,泡法和半捲曲型的一模一樣。

   黃茶:泡法和綠茶一樣

  真的不是輕慢黃茶,但是黃茶和綠茶不管是類型的區分,還是不同類型浸泡次數還是浸泡時間,什麼都一模一樣。

  黃茶是屬於發酵茶類,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黃芽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黃小茶主要有北港毛尖、溈山毛尖、遠安鹿苑茶、皖西黃小茶、浙江平陽黃湯等;黃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

   紅茶:可以泡5泡哦

  紅茶是全發酵茶,常見的有高檔工夫紅條茶和紅碎茶。區別有些大,紅碎茶几乎都是袋泡茶,用玻璃壺泡就好,通常偏英式,其他的用蓋碗比較合適。與綠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夠促進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用水量與綠茶相當,沖泡時間以3~5分鐘為佳,高檔工夫紅條茶可沖泡3~4次,紅碎茶則可沖泡1~2次。紅茶最好用玻璃杯來沖泡,這樣能欣賞到茶葉在水中的翻滾舒展。具體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沖泡。泡紅茶要蓋上蓋子,這樣茶香會更濃郁。

   大葉紅茶&小種紅茶

  滇紅是大葉紅茶的代表,祁紅是小種紅茶的代表,它們的泡法是一樣的:茶水比例1:30,通常5泡,第1、2、3、4泡都是95℃的水温,10秒左右出湯就好,第5泡水温和浸泡時間都稍微增加,100℃的水温15秒出湯。

  紅碎茶

  紅碎茶一般是袋泡茶,一般一泡就好,一泡過後,味就掉得很厲害了,茶水比例1:50。《紙牌屋》看多了以後,喝紅碎茶總覺得要加個奶,再配點茶點更對味。

   白茶:泡法類似紅茶

  如果我説,白茶和紅茶什麼都一樣、什麼都一樣、什麼都一樣,你會不會覺得我又在偷懶?好吧,我不會那麼不負責任,因為它們真的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白茶分散茶和餅茶,散茶和餅茶用同樣的器皿,可以一模一樣的泡法,茶水比是1:50。用不同的器皿,泡茶就天差地別。

  用蓋碗泡:

  散白餅白用蓋碗泡,通常出5泡就好了,前3泡和紅茶(大葉紅茶&小種紅茶)的泡法一模一樣,咳,我不是在偷懶,我是在檢驗你們的記憶力~

  第4、5泡就不一樣了,就為了這兩泡,我就不能像寫黃茶一樣一筆帶過。第4泡需要100℃水温浸泡20秒出湯,第5泡需要100℃水温浸泡30秒出湯。

  玻璃壺泡:

  嗯,玻璃壺泡散白餅白……就和紅碎茶什麼都一模一樣。

;

茶道入門泡茶順序

泡茶,一共有6個步驟,分別為:

  1、置茶:把茶葉倒在茶則上,再使用茶匙量取適量的茶葉放到蓋杯或茶壺裏。

  2、潤泡:把煮沸的水倒到蓋杯裏,靜待片刻後把蓋杯裏的茶湯倒掉,這第一泡茶叫“温潤泡”,不作飲用。

  4、正泡:重新往蓋杯中注入沸水,沖泡。不同的茶葉種類,沖泡沸水温度和時間也有所不同。

  5、分杯:泡好茶後,再把蓋杯中的茶湯,以順時針方向平均倒入各個小茶杯裏。

  6、品茶:完成以上5個步驟之後,便可開始品茶。品茶前不妨先觀顏色,聞茶香,再細細品綴,體驗各種情趣和奧妙之後。

  以上就是茶道入門基礎知識的相關介紹。初學茶道,需要掌握的基本禮數有很多,應循序漸進。

茶藝的基礎知識

茶藝的基礎知識

  茶,具有濃厚的文化,所以需要我們學習的知識比較多。我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茶藝的基礎知識,歡迎大家閲讀學習哦。

  一、基本知識

  基礎知識一:泡茶要素

  大家在學習其他知識的時候,要先大概懂得一下泡茶的要素,應該要根據不同的茶葉類所含有的不同的特點,以此來調整泡茶的水温、浸泡的時間和茶葉的用量,這樣才可以讓茶葉的香味、口味、色澤得到充分的發揮。

  基礎知識二:泡水的選擇

  既然説泡茶,那自然水是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泡茶的用水可以直接影響茶葉質量,而我們經常聽説的“龍井茶、虎跑水”是杭州的兩大名茶,也可以從中看到用什麼水泡水直接影響茶水的氣味口感等。

  基礎知識三:茶具的選擇

  有一句説:“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那茶器也在泡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要首選瓷器,因為瓷器可以令茶葉的香味、品質得到更有效的發揮。

  基礎知識四:學會識茶

  泡茶在之前還要懂得學會辨識茶葉的'好壞,大家可以先觀看茶葉、嗅聞一下茶葉,再先品嚐一下茶味,再看一下茶渣,看到有文化、變味的就不要用來泡茶了哦。

  二、四種茶具形態介紹

  茶藝知識之陶器茶具

  陶器茶具在茶藝知識當中是我國最古老的茶具之一,具有樸素典雅的氣質,用其來泡茶可以品味到迴歸自然的氣息。

  茶藝知識之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也相應於陶,白得如玉般的瓷器為景德鎮瓷器最為著名,而用瓷器泡茶更能看到茶的鮮美。

  茶藝知識之紫砂茶具

  在茶藝培訓當中,一般都會採用紫砂茶具作為培訓道具,而且紫砂茶具具備了形美神韻,不會丟失茶葉的原味,即便是隔夜也不會變味,非常地高雅尊貴。

  茶藝知識之玻璃茶具

  在茶藝知識裏,最好理解的就是玻璃茶具,之所以採用玻璃材質是因為其晶瑩剔透的形態可以讓人盡情地觀賞茶湯與茶葉的動態,很適合用於沖泡花茶哦!

;

泡茶知識和技巧

泡茶知識和技巧

  泡茶知識和技巧,我國的茶文化也流傳的有上千年了。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很多人都有喝茶的習慣但對泡茶的講究和規矩大家知道的並不多,以下是我整理的泡茶知識和技巧。

  泡茶知識和技巧1

   泡茶也有訣竅

  泡茶講究方法和技巧,因為飲茶歷來被視為一種傳統文化,所以泡茶是很有講究的。

   1、煮茶法

  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其過程陸羽在《茶經》中已詳加介紹。大體説,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然後開始煮水。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

  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繼續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湧,稱為三沸。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茶湯煮好,均勻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2、點茶法

  此法即宋代鬥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這時不再直接將茶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衝點碗。但茶末與水亦同樣需要交融一體。於是發明一種工具,稱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銀、鐵製,大部分用竹製,文人美其名曰“攪茶公子”。

  水衝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擊,這時水融,浙起沫餑,潘潘然如堆雲積雪。茶的優劣,以餑沫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否慢來評定。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濃稠,飲下去盞中膠着不幹,自然稱為“咬盞”。

   3、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乾果,直接以熟水點泡,飲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採果,別具佳趣。

   千萬不要用剛開的水泡茶

  如果説過去飲茶是一種文化,那麼現在它已經融入了我們飲食的一部分,而且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鍾愛,使之變成了一種時尚的文化。

  營養:茶的營養非常豐富,其中的`成分多達300多種,像茶鹼、可可鹼、粗纖維、膠質、葉綠素,維生素a原、維生素b原、維生素p、維生素c以及少量多種氨基酸、大量的鉀、鎂、鈣、磷和各種微量元素,還含有具有蘆丁活性的“茶丹寧”都是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

  保健養生專家説,喝茶可以降低血脂、膽固醇、高血壓,以及血管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茶中的茶多酚是一種強有力抗氧化物,能起到抗衰老的功效。而茶丹寧除了有解毒、止血、抗氧化作用外,還能起到抗癌效果,堅持長期飲茶,能有效抑制膀胱癌、腎癌、肝癌。

  此外,茶葉中的胡蘿蔔素,能提高血漿中的蘿蔔素的濃度,降低老年白內障的發生率。而常用濃茶漱口還有防止口腔潰瘍的功用,所以對於那些經常抽煙併發生口腔黏膜破潰的人來説,不妨一試。

  綠茶是茶中的極品,葉酸含量很高,可以預防貧血,茶中的氟元素則能有效地防止齲齒。而紅茶都是在乾燥的過程中發酵而成的,所以茶的顏色發黑,維生素c及丹寧的含量也大為減少,但卻有暖胃驅寒的功效。

  危害:喝茶不宜多,否則會使人出現過度興奮、心跳加快、失眠、尿頻等不良反應。而且,由於尿鈣流失太多、胃黏膜被刺激過重,長期喝濃茶還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和胃潰瘍。

  對於上班族來説,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睡前喝太多茶,會使腦筋過於清醒而無法入眠,影響休息。另外,學前兒童、缺鐵性貧血者、神經衰弱者、活動性胃潰瘍患者、肝功能不良者、便祕者、泌尿系統結石者、哺乳期婦女、心臟病急性發作期的病人、孕婦都不太適合喝茶。

   貼心提示:

  泡茶別用保温杯,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芳香物質,在高温和恆温下會大大減少,泡出來的茶水味道也過澀。泡茶也不能用剛開的水,或是把茶葉裝在過濾器裏泡,否則茶中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就會流失掉。

  泡茶知識和技巧2

   功夫茶的泡茶方法

   以下方法適合泡製各類鐵觀音茶:

  1、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飲過程中還要不斷淋洗,使茶具始終保持熱度。

  2、分茶入壺,碎末填壺底蓋以粗條,中小葉排在最上面,以免茶末堵塞壺口。

  3、沖茶先要循邊緩衝,以免衝破“茶膽”。沖水時要使茶葉打滾。

  4、當水漫過茶葉時,立即倒掉,稱之為“茶洗”。

  5、第二次沖水至九成即可,加蓋用沸水淋壺身,這時茶盤中的水漲到壺的中部,這叫“內外夾攻”。

  約1~2分鐘後,烏龍茶的精美真味就浸泡出來了。

   注意事項:

   一、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話説:“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葉,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將其神韻表現淋漓盡致。水最好是純淨水或礦泉水,茶具則“宜陶景瓷”「宜興的陶器(如紫砂壺),景德鎮的瓷器(蓋碗)」為佳。

   二、壺型與茶葉投放量

  根據喝茶人數選定壺型,根據茶壺的容量確定茶葉的投放量(正常7克~10克)。若茶葉是緊結半球型烏龍,茶葉需佔到茶壺容積的1/3—1/4;若茶葉較鬆散,則需佔到壺的一半。

   三、水温要求

  由於烏龍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質需要在高温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揮出來,所以一定要用沸水來沖泡。小提示:使用沸水泡製小葉或嫩葉型烏龍茶時,茶湯出水時間務必掌握在20~40秒之間。

   四、開湯時間

  閩南和台灣的烏龍茶沖泡時浸泡的時間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沖泡是60秒左右,之後每次沖泡時間往後稍加數10秒即可。閩北和潮州的烏龍茶開湯時間則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小提示:茶葉的開湯時間因個人口味而不同,主要得靠泡茶人自己掌握。

   五、沖泡次數

   烏龍茶則有“七泡有餘香”的説法,方法得當每壺可沖泡七次以上。

  泡製步驟解析:

  “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洗 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衝 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以示向客人致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 封 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全身。

  “ 分 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 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 茶”:以茶奉客。

  “聞 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品 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泡茶的學問

  泡菜不是簡單地沏茶,從選茶業到茶水的砌出,每個環節都是極有學問的。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係。在、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以肉食為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並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峯等名優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台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茶藝基礎知識

茶藝的基本知識

在日常生活當中,泡茶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真正泡好一壺茶,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領。下面和我一起來了學習下吧。

如何從零開始學茶藝

如何泡好一壺茶,涉及的內容有:識茶、選茶、泡茶、品茶等等。因此泡茶是一門藝術,泡茶可以因為茶、水、茶具、時間、環境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把握好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是泡好茶的關鍵。

茶藝的基本知識1:泡茶要素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基礎,泡茶時應該根據不同茶類的特點,調整水的温度、浸泡時間和茶葉的用量,使茶的香味、色澤和滋味得到充分的發揮。泡茶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沖泡次數。

茶藝的基本知識2:泡茶用水的選擇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由此可見,用什麼水泡茶,對茶的沖泡和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泡出一壺好茶,應選用水質清、水體輕、水味甘、水源活的,這樣才能泡出茶的純正滋味。

茶藝的基本知識3:茶具的選擇

現在常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玻璃和塑料。從品茶的角度來看,瓷器和陶器泡茶最好,因為其保温性好,泡茶能獲得比較好的色香味,而且外形美觀,具有藝術欣賞價值。

茶藝的基本知識4:茶的品飲

品茶,是一門綜合藝術。茶葉沒有好壞之分,主要是看個人的口味。茶類不同、花色不一樣,茶的品質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茶,品茶的方法也不同。品茶時,可先透過晶瑩清亮的茶湯,觀賞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態,再察看茶汁的浸潤、滲透和湯色的變化,然後端起茶杯,先聞其香,再喝上一口。

怎樣喝茶對腎比較好?

一、少喝濃茶。濃茶對腎不好,如長期喝濃茶後易得腎結石。

二、喝茶最好喝綠茶,因為綠茶對人體更好,特別是解毒防癌效果最好。解腎臟的毒素效果很好。

三、不要暴飲暴食茶。喝茶後常上廁所,這不是喝茶的緣故,喝茶和吃飯一樣,不要暴飲暴食。

四、定時喝茶。集中在短時間內喝水,很快就上廁所,如果你喝水與吃飯一樣,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早上起牀後喝一杯水,上午10點喝一杯淡茶,下午3點喝一杯淡茶,5點喝一杯淡茶,晚飯後2小時後喝一杯白水。沖淡腎臟的毒素,及時對腎臟進行清潔。

五、運動後喝茶。在運動後,為了及時補充水分喝一杯水(或淡茶),一天的總飲水量在2000毫升,對身體很有好處,對腎臟也比較好。

六、不要採取集中喝茶。集中喝茶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對腎是很不好的。

正確的泡茶6個步驟,茶道入門知識,圖解茶藝品茗指南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茶文化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在空閒的時候,叫上三五知己,一起喝茶聊天。那麼,對於泡茶的基本正確方式,朋友們是否也已經掌握了呢?一起來看看茶道入門基礎知識吧。

泡茶用水最好採用山泉水或純淨水,要求水沒有污染,水的感官性狀良好,即無色、無臭、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舌嘗有清涼甜潤的感覺。水的PH值為中性7,煮沸後永久硬度不超過8度,這樣的水就非常適合泡茶。

同時注意:茶水比例,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

純淨水

名茶與茶具總是珠聯璧合。茶道品飲的茶具都十分考究,如能備有一套小巧精緻的茶具,稱為“茶房四寶”,即

潮汕爐--廣東潮州、汕頭出產的陶磁風爐或白鐵皮風爐;

玉書碨--扁形薄磁的開水壺,容水量約250毫升;

孟臣罐--江蘇宜興產的用紫砂製成的小茶壺,容水量約50毫升;

若琛甌--江西景德鎮產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隻,每隻容水量約5毫升。

當今較好的泡茶的茶具,仍然脱離不了這“茶房四寶”,雖有所變化,但更趨實用化、方便化。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寶”有電磁爐、鋼質開水壺、鋼質茶盤(或塑料茶盤),“白瓷蓋碗”(鐘形,高5.5釐米,口徑8.2釐米,底徑4.5釐米;這種蓋碗放茶葉、嗅香氣、衝開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這樣才具備泡飲上好茶葉的條件。

1、特色: 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懸壺高衝

2、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3、倒茶出湯 :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如需要我推薦好茶,請點擊【瞭解更多】

茶道知識:泡茶的步驟

   泡茶 要素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物質基礎,其中多數能在沖泡過程中溶解於水,從而形成了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泡茶時,應根據不同茶類的特點,調整水的温度,浸潤時間和茶葉的用量,從而使茶的香味、色澤、滋味得以充分的發揮。綜合起來,泡好一壺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時間,第四是沖泡次數。

   泡茶 的步驟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質:

  茶葉中各種物質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與茶葉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關。氨基酸具有鮮爽的性質,因此茶葉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響着茶湯的鮮爽度。名優綠茶滋味之所以鮮爽、甘醇,主要是因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澀。故有“春茶鮮、夏茶苦”的諺語。

  2.茶水比例:

  茶葉用量應根據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葉等級而有所區別,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湯苦澀不爽。因此,細嫩的茶葉用量要多;較粗的茶葉,用量可少些,即所謂“細茶粗吃”“精茶細吃”。

  普通的紅、綠茶類(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沖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壺),那麼,放上3克左右的茶,沖水至七八成滿,就成了一杯濃淡適宜的茶湯。若飲用雲南普洱茶,則需放茶葉5~8克。

  烏龍茶因習慣濃飲,注重品味和聞香,故要湯少味濃,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廣東潮、汕地區,投茶量達到茶壺容積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還與飲茶者的年齡、性別有關,大致説,中老年人比年輕人飲茶要濃,男性比女性飲茶要濃。如果飲茶者是老茶客或是體力勞動者,一般可以適量加大茶量;如果飲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腦力勞動者,可以適量少放一些茶葉。

  一般來説,茶不可泡得太濃,因為濃茶有損胃氣,對脾胃虛寒者更甚,茶葉中含有鞣酸,太濃太多,可收縮消化黏膜,妨礙胃吸收,引起便祕和牙黃,同時,太濃的茶湯和太淡的茶湯不易體會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謂飲茶“寧淡勿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泡茶 的步驟二:沖泡水温

  據測定,用60℃的開水沖泡茶葉,與等量100℃的水沖泡茶葉相比,在時間和用茶量相同的情況下,茶湯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後者的45%~65%。這就是説,沖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沖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濃”,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 以落開的沸水為好,這時的水温約85℃ 。滾開的沸水會破壞維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會變苦澀;水温過低則茶葉浮而不沉,內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來,茶湯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無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還與茶的老嫩、鬆緊、大小有關。大致説來,茶葉原料粗老、緊實、整葉的,要比茶葉原料細嫩、鬆散、碎葉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沖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還與沖泡的品種花色有關。

  具體説來,高級細嫩名茶,特別是高檔的名綠茶,開香時水温為95℃,沖泡時水温為80℃~85℃。只有這樣泡出來的茶湯色清澈不渾,香氣純正而不鈍,滋味鮮爽而不熟,葉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飲之可口,視之動情。如果水温過高,湯色就會變黃;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賞性;維生素遭到大量破壞,降低營養價值;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湯產生苦澀味,這就是茶人常説的把茶“燙熟”了。反之,如果水温過低,則滲透性較低,往往使茶葉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難以學浸出,結果,茶味淡薄,同樣會降低飲茶的功效。大宗紅、綠茶和花茶,由於茶葉原料老嫩適中,故可用90℃左右的開水沖泡。

  沖泡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種茶,由於原料並不細嫩,加之用茶量較大,所以,須用剛沸騰的`100℃開水沖泡。特別是烏龍茶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沖泡前用滾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用滾開水淋壺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發揮出來。

  至於邊疆兄弟民族喝的緊壓茶,要先將茶搗碎成小塊,再放入壺或鍋內煎煮後,才供人們飲用。

  判斷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計和計時器不測量,等掌握之後就可憑經驗來斷定了。當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開,以自然降温的方式來達到控温的效果。

   泡茶 的步驟三:沖泡時間

  茶葉沖泡時間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温、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

  如用茶杯泡飲普通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150~200毫升,沖泡時宜加杯蓋,避免茶香散失,時間以3~5分鐘為宜。時間太短,茶湯色淺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湯澀味,香味還易喪失。不過,新採製的綠茶可沖水不加杯蓋,這樣湯色更豔。另用茶量多的,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則宜長。質量好的茶,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宜長些。

  茶的滋味是隨着時間延長而逐漸增濃的。據測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來的是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等,大約到3分鐘時,含量較高。這時飲起來,茶湯有鮮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飲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後,隨着時間的延續,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漸增加。因此,為了獲取一杯鮮爽甘醇的茶湯,對大宗紅、綠茶而言,頭泡茶以沖泡後3分鐘左右飲用為好,若想再飲,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湯時,再續開水,以此類推。

  對於注重香氣的烏龍茶、花茶,泡茶時,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蓋,而且沖泡時間不宜長,通常2~3分鐘即可。由於泡烏龍茶時用茶量較大,因此,第一泡1分鐘就可將茶湯傾入杯中,自第二泡開始,每次應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這樣要使茶湯濃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沖泡時,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鐘後,浮在水面的茶葉才開始徐徐下沉,這時,品茶者應以欣賞為主,觀茶形,察沉浮,從不同的茶姿、顏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鐘,方可品飲茶湯。否則,不但失去了品茶藝術的享受,而且飲起來淡而無味,這是因為白茶加工未經揉捻,細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難浸出,以至浸泡時間須相對延長,同時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沖泡時間還與茶葉老嫩和茶的形態有關。一般説來,凡原料較細嫩,茶葉鬆散的,沖泡時間可相對縮短;相反,原料較粗老,茶葉緊實的,沖泡時間可相對延長。總之,沖泡時間的長短,最終還是以適合飲茶者的口味來確定為好。

   泡茶 的步驟點四:沖泡次數

  據測定,茶葉中各種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樣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維生素C;其次是咖啡鹼、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沖泡第一次時,茶中的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沖泡第二次時,能浸出30% 左右;沖泡第三次時,能浸出約10%;沖泡第四次時,只能浸出2~3%,幾乎是白開水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和綠碎茶,由於這類茶的內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沖泡一次就將茶渣濾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採用一次沖泡法,工夫紅茶則可沖泡2~3次。而條形綠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沖泡2~3次。白茶和黃茶,一般也只能沖泡1次,最多2次。

  品飲烏龍茶多用小型紫砂壺,在用茶量較多時(約半壺)的情況下,可連續沖泡4~6次,甚至更多。

   茶 道知識:各類茶的品飲

  茶類不同,花色不一,其品質特性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茶,品的側重點不一樣,由此導致品茶方法上的不同。

  1.高級細嫩綠茶的品飲

  高級細嫩綠茶,色、香、味、形都別具一格,討人喜愛,品茶時,可先透過晶瑩清亮的茶湯,觀賞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態,再察看茶汁的浸出、滲透和湯色的變幻,然後端起茶杯,先聞其香,再呷上一口,含在口,慢慢在口舌間來回旋動,如此往復品賞。

  2.烏龍茶的品飲

  烏龍茶的品飲,重在聞香和嘗味,不重品形。在在實踐過程中,又有聞香重於品味的(如台灣),或品味更重於聞香的(如東南亞一帶),潮汕一帶強調熱品,即灑茶入杯,以拇指和食指按杯沿,中指抵杯底,慢慢由遠及近,使杯沿接脣,杯麪迎鼻,先聞其香,爾後將茶湯含在口中迴旋,徐徐品飲其味,通常三小口見杯底,再嗅留存於杯中茶香。台灣採用兵是温品,更側重於聞香。品飲時先將壺中茶湯趁熱傾入公道杯,爾後分注於聞香杯中,再一一傾入對應的小杯內,而聞香杯內壁留存的茶香,正是人們品烏龍茶的精髓所在。品啜時,先將聞香杯置於雙手手心間,使聞香杯口對準鼻孔,再用雙手慢慢來回搓動聞香杯,使杯中香氣盡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享用。至於啜茶方式,與潮、汕地區無多大差異。

  3.紅茶品飲

  紅茶,人稱迷人之茶,這不僅由於色澤紅豔油潤滋味甘甜可口,還因為它品飲紅茶,除清飲水思源外,還喜歡調飲,酸的如檸檬,辛的如肉桂,甜的台砂糖,潤的如奶酪。

  品飲紅茶重在領略它的香氣,滋味和湯色,所以,通常多采用壺泡後再分灑入杯。品飲時,先聞其香,再觀其色,然後嘗味。飲紅茶須在品字上下功夫,緩緩斟飲,細細品味,方可獲得品飲紅茶的真趣。

  4.花茶品飲

  花茶,融茶之味花之香於一體,茶的滋味為茶湯的本味,花香為茶泌之精神,茶中學教師與花香巧妙地融合,構成茶湯適口、香氣芬芳的特有韻味,故而人稱花茶是詩一般的茶葉。

  花茶常用有蓋的白瓷杯或蓋碗沖泡,高級細嫩花茶,也可以用玻璃杯沖泡,高級花茶一經沖泡後,可立時觀賞茶在水中的飄舞、沉浮、展姿,以及茶汁的滲出和茶泡色澤的變幻。當沖泡2~3分鐘後,即可用鼻聞香。茶湯稍涼適口時,喝少許茶湯在口中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結合的方法使茶湯在舌面來回流動,口嘗茶味和餘香。

  5.細嫩白茶與黃茶品飲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製作時,通常將鮮葉經萎凋後,直接烘乾而成,所以,湯色和滋味均較清淡。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通常製作是示經揉捻,因此,茶汁很難浸出。

  由於白茶和黃茶,特別是白茶中的白毫銀針,黃茶中的君山銀針,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因此是以觀賞為主的一種茶品。當然悠悠的清雅茶香,淡淡的澄黃茶色,微微的甘醇滋味,也是品賞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品飲前,可先觀茶幹,它似銀針落盤,如松針鋪地,再用直筒無花紋的玻璃杯以70℃ 的開水沖泡,觀賞茶芽在杯水中上下浮動,最終個個林立的過程,接着,聞香觀色。通常要在沖泡後10分鐘左右才開始嘗味。這些茶特重觀賞,其品飲的方法帶有一定的特殊性。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

  自古國人愛喝茶,常常以茶會友,但是在高信息大互聯的時代,傳統的茶道與茶藝改變着無數人們那根繃緊的神經。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關於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歡迎借鑑參考。

  茶道初學者泡茶步驟

  一、温壺:用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温度,以免泡茶時水温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等待茶壺温熱的時間裏,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普及一下,茶則就是從茶葉罐裏取茶葉用的工具和量器,詞較生僻,我剛入門時為顯資深,常向外行秀此名)。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借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温潤泡: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才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温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將温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

  五、沖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

  六、奉茶: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澱雜質。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衞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並以八點鐘方位喝茶。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温茶,與冷茶的滋味。

  茶道初學者泡茶的注意

  儀容禮表

  泡茶的時候,女性要把長髮挽起,以免頭髮掉落到茶湯裏,而且粧容要以淡雅為主,不要過於濃粧豔抹;手上不宜配到過多首飾,會影響泡茶的美感;服裝以配合茶會氣氛或者茶具茶席為主,穿得樸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勢

  泡茶時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處,身體要坐正、腰桿要挺直,在泡茶過程中也要保持身體的端正,不要因為倒水、持壺而把身體歪到一邊。另外在泡茶過程中要放鬆全身的肌肉,不要因為緊張而顯得過於拘謹,當你心情和身體都放鬆下來的話,泡茶的動作才會顯得優美,有一氣呵成的感覺。

  清潔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潔茶具。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經清洗過了,還是得當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清潔茶具時不要用手觸摸茶杯,而是用茶夾夾取茶杯用沸水進行清潔。

  賞茶聞香

  清潔完茶具後,把幹茶倒進茶荷中,雙手端起茶荷遞給客人,讓客人觀賞一下幹茶的外形香氣。在茶藝表演中,一般會有聞香這一步,讓客人聞香的時候,也是用雙手拿起聞香杯優雅地遞給客人進行聞香。

  泡茶倒茶

  在泡茶的時候,有很多小細節需要注意,比如茶壺的壺嘴、公道杯的杯嘴還有隨手泡的壺嘴都是不能對着客人的,一般都是橫放;泡茶的過程動作不能太大,不要發出過大的碰撞聲。

  在倒茶的時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後再倒給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滿就好,而且要按照輩分來倒,長者為先。泡茶者左側為德高望重的人,然後依次為長者 敬者,千萬別坐錯了 倒茶依次從左到右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講究的,雙手三指護墊又稱”三龍護鼎“不僅僅是雙手端給客人就行了,奉茶的時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時候手要平而且要穩,確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勢是舒服的。當客人杯裏的茶空了的話,得及時添上,不能讓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倒茶時還有一個細節特別要注意,“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世間有天地 人間有大小 茶倒7分 3分留天,這就是所謂7分茶水3分情義.

  自己品嚐

  泡茶並不是只能讓客人喝,自己不喝,泡茶者也是需要品嚐每一道茶湯的滋味。茶湯若是淡了或者濃了,可以適當改變沖泡的時間,以沖泡出最佳品質的茶湯。

  更換茶葉

  當茶葉泡得很淡,沒有味道的時候,就需要及時更換新的茶葉了,否則客人會認為你在下逐客令。除非你接下來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那就可以以不更換茶葉來暗示客人該離開了。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葉沖泡後温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衝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泡茶法的知識有哪些?

泡茶法有兩個來源,一是源於唐代“痷茶”的壺泡法;一是源於宋代點茶法的“撮泡法”。 泡茶法的特徵:泡茶不擇 ,各種各類均可。只是緊壓茶要搗碎後取用。泡茶的茶器主要有茶爐、茶銚(燒水壺)、茶壺、茶盞(茶杯、蓋碗)等。泡茶法崇尚景瓷宜陶,紫砂壺和蓋碗杯是典型。泡飲法:撮泡法。備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潔盞(杯)、投茶、衝注、品啜。直接置茶入杯盞,然後注沸水即可。壺泡法。備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温壺、洗茶、投茶、衝注、分釃、品啜。在壺中沖泡,然後分斟入茶盞(杯)中飲用。

總而言之,中國的飲茶法共兩大類,四小類,兩大類即煮茶法和泡茶法,在煮茶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煎茶法,煎茶法是特殊的煮茶法,從煮茶法演變而成的煎茶法是從一般到特殊。泡茶法是由點茶法演變而來的,點茶法是特殊的泡茶法,從點茶法到泡茶法的演化是從特殊到一般。四小類即煮茶法、煎茶法、點茶法和泡茶法。煎茶法和點茶法形成於特定的歷史時期,也曾廣為流傳,風行天下,遠播海外,但作為特殊型態,終歸消亡,只今唯存煮茶法和泡茶法。

泡茶有哪些基本要素 泡茶知識

茶的沖泡關係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好喝,茶葉沖泡大有學問,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或技術不一,泡出來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壺茶或一杯茶,要講究實用性、科學性及藝術性。 (1)所謂”實用性”;就是依實際需求而言﹐可以是沖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沖泡一壺高貴的名茶。 (2)科學性;就是瞭解各類茶葉的特性,以科學沖泡方式,使茶葉的品質能充分的表現出來。 (3)藝術性;選擇合適的器皿以及優美的沖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質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茶湯之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選擇。 (1)水要甘而潔; (2)活而清鮮古書{茶錄}中記載”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 (3)儲水要得法;容器要潔淨,忌曬陽光。 現代科技發達,衞生飲用水質標準也科學化 (1)感官指標:色度不能超過15度、渾濁度不能超過5度,不得有異味、異色及肉眼可見物。 (2)化學指標:正常PH值為6.5~8.5,總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過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過0.05毫克/升。 (4)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過100個,大腸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過3個。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來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選擇 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説來,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淨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所以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中國號稱五大名泉;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濟南趵突泉。 選擇泡茶用水,必須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稱為暫時硬水。暫時硬水經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鹽,這樣硬水變成軟水。平時用鋁壺燒水,壺底之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 (A)水的硬度會影響水的PH值(酸礆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就會自動氧化而損失。 (B)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湯會變成黑褐色這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軟水、暫時硬水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屬暫時硬水,部份地下水屬硬水,蒸餾水為人工加工而成之軟水。 二、泡茶器皿之選擇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器皿。沖泡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炒青或烘青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烏龍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則宜選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最為理想。品茗綠茶類,不論用何種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則水量多,熱量大,容易使茶葉燙熟,影響茶湯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這種杯只適合泡烏龍茶或紅茶不宜泡綠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壺之用,有盤型與碗型,其功能一保護茶壺,二盛熱水保温並供燙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湯之用。 茶荷:賞茶時盛茶用具。 茶巾:用來吸乾茶壺與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葉。 杯託:放置茶杯。 評審茶葉用之器具: 評審盤:又名樣茶盤,專供評審茶葉外型。 評審杯:用來泡茶與評審茶葉香氣用。評審茶湯與滋味之用。 樣茶秤:天枰。 計時器:計量茶葉沖泡使時間。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還要有好的泡茶技術。 泡茶技術包括三要素: (1)茶葉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用量多少,並無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消費者飲用習慣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關鍵掌握,茶與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濃;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軟水煮沸泡茶,茶湯香味更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之"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茶葉之鮮活味,即喪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種茶而定。綠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應用80℃~90℃為宜(水要沸點後,再冷卻至所要的温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温愈低,這樣茶湯才會,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在高温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礆容易浸出)也就是説把茶葉"燙熟"了。 (3)時間 : 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温、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據測試,沖泡第一次時,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則所剩無幾。所以,就如我們常講的;"品茶 ! 三個口,謂之品,一泡茶,衝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連帶影響沖泡時間之長短。水温高,用茶多,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沖泡時間要長。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適合飲用者之口味為主。

泡茶的基礎知識

泡茶的基礎知識

  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著名飲品,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泡茶的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綠茶:一般4泡左右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最好現泡現飲。如果沖泡温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沖泡綠茶最好用瓷杯或者玻璃杯,欣賞它在水裏遊動的樣子。沖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鐘再衝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綠茶一般4泡左右,每泡出水留3分之1的茶湯在杯裏,區別在於每泡的時間,下面按茶形分別來説。

  捲曲型:

  舉例來説,碧螺春就是典型的捲曲茶,因為幹茶緊裹在一起,所以第一泡需要比別的綠茶多些時間浸潤,讓茶葉舒展一下,建議15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温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温可用100℃。

  半捲曲型:

  半捲曲的綠茶很多,第一泡建議10秒就夠了;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温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温可用100℃。

  非捲曲型:

  龍井和毛峯都是非捲曲型綠茶的代表,泡法和半捲曲型的一模一樣。

   黃茶:泡法和綠茶一樣

  真的不是輕慢黃茶,但是黃茶和綠茶不管是類型的區分,還是不同類型浸泡次數還是浸泡時間,什麼都一模一樣。

  黃茶是屬於發酵茶類,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黃芽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黃小茶主要有北港毛尖、溈山毛尖、遠安鹿苑茶、皖西黃小茶、浙江平陽黃湯等;黃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

   紅茶:可以泡5泡哦

  紅茶是全發酵茶,常見的有高檔工夫紅條茶和紅碎茶。區別有些大,紅碎茶几乎都是袋泡茶,用玻璃壺泡就好,通常偏英式,其他的用蓋碗比較合適。與綠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夠促進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用水量與綠茶相當,沖泡時間以3~5分鐘為佳,高檔工夫紅條茶可沖泡3~4次,紅碎茶則可沖泡1~2次。紅茶最好用玻璃杯來沖泡,這樣能欣賞到茶葉在水中的翻滾舒展。具體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沖泡。泡紅茶要蓋上蓋子,這樣茶香會更濃郁。

   大葉紅茶&小種紅茶

  滇紅是大葉紅茶的代表,祁紅是小種紅茶的代表,它們的泡法是一樣的:茶水比例1:30,通常5泡,第1、2、3、4泡都是95℃的水温,10秒左右出湯就好,第5泡水温和浸泡時間都稍微增加,100℃的水温15秒出湯。

  紅碎茶

  紅碎茶一般是袋泡茶,一般一泡就好,一泡過後,味就掉得很厲害了,茶水比例1:50。《紙牌屋》看多了以後,喝紅碎茶總覺得要加個奶,再配點茶點更對味。

   白茶:泡法類似紅茶

  如果我説,白茶和紅茶什麼都一樣、什麼都一樣、什麼都一樣,你會不會覺得我又在偷懶?好吧,我不會那麼不負責任,因為它們真的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白茶分散茶和餅茶,散茶和餅茶用同樣的器皿,可以一模一樣的泡法,茶水比是1:50。用不同的器皿,泡茶就天差地別。

  用蓋碗泡:

  散白餅白用蓋碗泡,通常出5泡就好了,前3泡和紅茶(大葉紅茶&小種紅茶)的泡法一模一樣,咳,我不是在偷懶,我是在檢驗你們的記憶力~

  第4、5泡就不一樣了,就為了這兩泡,我就不能像寫黃茶一樣一筆帶過。第4泡需要100℃水温浸泡20秒出湯,第5泡需要100℃水温浸泡30秒出湯。

  玻璃壺泡:

  嗯,玻璃壺泡散白餅白……就和紅碎茶什麼都一模一樣。

;

茶道入門泡茶順序

泡茶,一共有6個步驟,分別為:

  1、置茶:把茶葉倒在茶則上,再使用茶匙量取適量的茶葉放到蓋杯或茶壺裏。

  2、潤泡:把煮沸的水倒到蓋杯裏,靜待片刻後把蓋杯裏的茶湯倒掉,這第一泡茶叫“温潤泡”,不作飲用。

  4、正泡:重新往蓋杯中注入沸水,沖泡。不同的茶葉種類,沖泡沸水温度和時間也有所不同。

  5、分杯:泡好茶後,再把蓋杯中的茶湯,以順時針方向平均倒入各個小茶杯裏。

  6、品茶:完成以上5個步驟之後,便可開始品茶。品茶前不妨先觀顏色,聞茶香,再細細品綴,體驗各種情趣和奧妙之後。

  以上就是茶道入門基礎知識的相關介紹。初學茶道,需要掌握的基本禮數有很多,應循序漸進。

TAG標籤:泡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