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政和工夫紅茶和政和白茶

政和工夫紅茶和政和白茶

政和工夫紅茶和政和白茶都是中國福建省政和縣的傳統名茶。

政和工夫紅茶是紅茶類中的優質茶品之一,以其外形紅潤勻整、香味濃郁、滋味醇厚、湯色明亮的特點而聞名。政和縣是中國工夫紅茶的起源地之一,政和工夫紅茶也是政和縣的特產之一。

政和白茶是白茶類中的名茶,以其葉芽白毫顯露、湯色金黃、香氣清幽、滋味鮮爽的特點而著稱。政和白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政和縣的特產之一。政和白茶因其獨特的工藝而備受推崇,政和縣也因白茶而成為全國白茶產區重要的代表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政和工夫是哪裏的

政和工夫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政和工夫:為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一。原產於福建北部,以政和縣為主產區。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種為主體,適當拼配由小葉種茶樹羣體中選制的具有濃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紅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既宜清飲,又宜摻和砂糖、牛奶調飲。

地域範圍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產於福建東北部,界於東經118.33′至119.17′,北緯27.05′至27.23′之間,境內山嶺丘陵起伏,河流交錯,森林密佈,土壤肥沃,海拔二百至一千米之間,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氣温約18.5℃,年無霜期26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毫升以上,茶園開闢在緩坡處的森林跡地,土層深厚,酸度適宜,唯此類茶樹採摘茶葉才適宜製作“政和工夫”紅茶,為閩紅三大工夫茶(另有坦洋、白琳)之首。

特定品質

福建政和工夫紅茶成品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

文化典故

政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政和在宋朝盛產名貴的芽茶茶葉,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芽茶選作貢茶,喜動龍顏,徽宗皇帝乃將政和年號賜作縣名,政和由此而來。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西茶商來政和倡制工夫紅茶,轟動一時。光緒十五年(1896年),用大白茶所制的“政和工夫”紅茶,成為閩紅三大功夫茶之首,留洋蘇聯、歐美享譽海外!政和工夫,起源有近千年歷史,民間傳説,南宋以前,茶為何物,當地羣眾並不知道。有一仙人看到此處茶樹生長茂盛,茶葉可製成茶中佳品,因而化為乞丐入村討茶水喝,一村婦拿出一碗白開水,乞丐認為這村婦太過吝嗇,連一杯茶水也不給,但當他進一步問清,當地人竟連茶為何物都不知道,自家也是喝白開水之後,乞丐就帶村民至茶樹前,教其辨認茶葉,並教他們採摘和初制,村民泡飲之後,感到芳香撲鼻,入口回甘,飲後神清氣爽,於是茶葉的製法從此流傳了下來。

政和工夫茶是什麼茶 政和工夫茶屬於哪類茶

1、政和工夫茶屬於紅茶,是閩北三大工夫茶之一,產自福建省政和縣,採摘政和大白茶、小葉種茶樹的鮮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藝加工製成,具有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等品質特點。

2、閩北有三大工夫茶,分別是坦洋工夫、白琳工夫與政和工夫。政和工夫產自福建北部,主產區為政和縣,是一種以濃郁花香為特色的功夫紅茶,經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藝製作而成。

3、政和工夫茶採摘政和大白茶茶樹的鮮葉為主體,適當選用小葉種茶樹的鮮葉拼配而成。以政和大白茶茶樹為樹種製成的工夫茶,具有毫多味濃的特點;以小葉種樹種製成的工夫茶,則有着接近祁紅的香氣。

4、故而,政和工夫茶具有條索肥壯、重實,色澤烏黑,有金毫毛的外形特點,沖泡後則有着香氣濃郁,湯色紅豔,滋味醇厚的優秀品質,常喝可以幫助腸胃消化,促進食慾,並有利於利尿、消腫。

政和工夫茶的特點是什麼?

‍‍

政和工夫茶,屬紅茶類。產於閩北,是福建省特產之一,以政和縣、松溪縣為主。政和縣、松溪縣山嶺重疊,丘陵起伏,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温為18.5℃,年降雨量為1600毫米以上,茶園多開闢在緩坡處的森林跡地,土層深厚,微酸性,茶樹生長繁茂。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條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條索緊結肥壯多毫,色澤烏潤,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

‍‍

《北苑靈芽天下精——政和白茶小記》

       茶的世界豐富多彩!白茶更是茶界的一朵仙葩!要了解政和茶首先要了解北苑茶。北苑茶 是中國茶葉發展史上最著名的御茶,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的閩國。閩龍啟元年(閩王王審知之子王延鈞的年號,公元933年),建州建安縣(今福建省建甌市)有位茶園業主張廷暉,在鳳凰山(今建甌市東峯鎮境內)經營方圓30裏的茶園,因戰事頻繁,難以為繼,就將茶園全部獻給閩王,作為皇家茶園。茶園地處閩國北部,故稱 “北苑御茶園” 。所產之茶稱“ 北苑茶 ”,上貢閩國和後來的南唐。北宋時貢茶生產南移到北苑,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趙炅年號,公元977年)在鳳凰山設漕司行衙,置北苑御焙(官焙),派漕臣督造北苑御茶。 北苑貢茶以龍鳳圖案的模具製作蒸青團茶,又稱龍鳳茶、龍團鳳餅、建溪官茶等,先後有龍鳳團、小龍團、密雲龍、龍團勝雪等幾十個品種。

        民間私焙(壑源等) 也隨之興旺。鼎盛時期,有官私茶焙1336處。 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 説:“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詩人陸游讚譽為“建溪官茶天下絕”。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下詔罷造龍鳳團茶,官焙衰亡,團茶向散茶演變。從五代至明代,北苑茶上貢四朝(五代的閩和南唐、兩宋、元、明),歷時458年,譜寫了中國茶葉史上最璀為璨的一頁。北苑貢品有龍團鳳餅、勝雪、紫筍、雪英等等。 北宋名茶排行榜中有二十種名茶,白茶為第一。

       北宋的白茶是什麼茶呢?當然不是現在我們理解的,按照茶葉製作工藝來區分的 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貢這類白茶 。當時的白茶成品是經過蒸壓制成的團茶,用茶模壓制成圓形、菱形、梅花等等。有人説是白葉茶,安吉人説是安吉白茶。實際上, 白茶就是政和大白茶樹芽葉製作的茶。

       這是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 政邑知縣蔣周南寫的一首《詠茶》詩 ,述事甚詳。從本詩中可以看出清初政和縣(注:政和別號東和)產茶的盛況,連著名的北苑產區比之都要黯然失色。茶季到了,茶工僱傭一空,可能當時政和縣山區無茶行、茶莊的設置,一筐筐的茶葉被茶販運到武夷山市出售,名茶流失,使這位知縣不禁生出無限感歎。從中我們也瞭解到了政和白茶的珍貴與受歡迎程度。

       政和白茶,福建省政和縣特產 。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政和白茶以中國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茶政和大白茶品種為原料,經政和縣茶農特有的製茶技藝加工生產的,所產政和白茶具有鮮純、毫香、涼爽的品質特徵。不僅具有解暑、退熱、降火、生津止渴功效,還具有降血壓、解毒、止泄、殺菌、抗氧化、抗輻射、抗腫瘤等功效。馳名中外,在同行業中享有較高聲譽。

       政和白茶原以菜茶品種的小芽為原料,清朝初年,政和鐵山發現大白茶樹種(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逐廣為栽培,並以此為原料製出白牡丹、白毫銀針、壽眉、白毛猴、蓮心等多個優質白茶品種。

        白毫銀針 ,簡稱銀針,又叫白毫,也被人多稱白毫銀針,按製茶種類分,屬白茶類。政和白毫銀針的成品茶外觀茶芽肥壯,滿披白毫,色澤灰綠,閃爍如銀,挺直如針。茶湯呈杏,清澈晶亮,香氣清鮮,入口毫香顯露,滋味清甜鮮爽,葉底:勻整,明亮 。白毫銀針是茶葉珍品,採摘於政和大白茶明前肥壯之單芽,經萎凋、低温烘(曬)幹、撿剔、復火等工序製作而成。是政和所產的珍品白茶,曾多次榮獲國家名茶稱號,請鑑賞她全身滿披白毫、纖纖芬芳的外形。

        白牡丹 的製造不經炒揉,只有萎凋及焙乾兩道工序,但工藝不易掌握。白牡丹兩葉抱一芽,葉態自然,色澤深灰綠或暗青苔色,葉張肥嫩,呈波紋隆起,葉背遍佈潔白茸毛,葉緣向葉背微卷,芽葉連枝。湯色杏黃或橙黃,葉底淺灰,葉脈微紅,湯味鮮醇。

關於政和白茶的起源有幾個傳説:

        1.搖錢大白

        2.銀針姑娘

        3.白牡丹茶的傳説

        這些故事和傳説也是非常值得了解和細細品味的。對於我們認識白茶有非常大的助益!留待以後細細探索!

        作為中國白茶重要主產區,政和縣白茶淵源極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 到宋代,政和已成為重要的北苑貢茶主產區,生產的銀針茶備受推崇,被文人譽為“北苑靈芽天下精”。1115年(宋徽宗政和年間),當時的關棣縣因進獻貢茶銀針,“喜動龍顏,獲賜年號,遂改縣名關棣為政和” 。明朝,政和白茶產量已具相當規模,到了清朝時期,進入鼎盛。迄至清咸豐年間政和始有茶葉加工場所。《茶葉通史》載:“咸豐年間,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廠,僱傭工人多至千計;同治年間,有數十傢俬營製茶廠,出茶多至萬餘箱”。特別是1879年(光緒五年),鐵山村發現政和大白茶(一説在咸豐年間發現)並得以大量繁殖推廣,勤勞智慧的政和人民利用政和大白茶為原料,製作的各色名茶相繼問世,品質大幅度提高。

       陳櫞專著《福建政和之茶葉》(1943年) 述:“政和茶葉種類繁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與銀針,前者遠銷俄美,後者遠銷德國;次為白毛猴及蓮心專銷安南(即越南)及汕頭一帶;再次為銷售香港、廣州之白牡丹,美國之小鐘,每年總值以百萬元計,實為政和經濟之命脈”。民間流傳“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詢茶葉與銀針”之説。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國家對茶葉生產的扶持,政和縣茶葉生產得到發展,茶區面貌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政和縣充分發揮區域、生態、綠色優勢,茶產業發展迅速,成為政和縣傳統主導產業。政和縣內的石屯、東平、熊山等鎮均是白茶的重要產區,分別種植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雲六號等品種。

        關於皇帝賜縣名“政和”的由來有必要再説一下

       “政和”的縣名由白茶得來。 北宋時期, 建州府 (中心位於今建甌市)制下有一個小縣叫做 關隸縣 。中國地形西高東低,而關隸縣則是東高西低,一江春水向西流潺潺流去,關隸處在閩水源頭,兩岸風景秀麗,遍生名樅。宋代的皇帝都喜歡喝茶,朝廷的們發現閩北特別適宜種茶,所以在這一帶開闢了北苑御茶園,關隸茶園是御茶園的東園。北苑有38個官焙,私培1336個,做出來的最好的茶要進貢給皇帝。那時候,政和縣境內的感化裏、長城裏、高宅裏、東平裏、東衢裏等等都是有名的茶焙。負責進貢茶葉的是福建轉運使,他們常常四處打聽,蒐羅鬥茶中勝出的茶品進獻給皇帝,朝野上下鬥茶之盛行一時。到了宋徽宗當皇帝的時候,茶葉生產和文化都達到鼎盛。因為皇帝好茶,各茶焙的製作工藝、茶葉品質、包裝(那個時候用竹筐)一個賽過一個,一年勝過一年。

       話説 徽宗皇帝 喜歡喝野生白茶製作的茶,那茶沒有取名,因為茶葉上覆蓋着一層白茸叫白茶,製出來的茶品也就叫白茶。野白茶很少,關隸縣一些人家的茶園倒長着幾棵,每年製出的茶也都送往北苑。原料品質好,但製作工藝總被福建轉運史們挑剔來挑剔去,認為沒有做到最好。公元111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春天,關隸縣茶焙又一次採下白茶嫩芽製造了一款極品—— 白毫銀針 ,茶一出焙就在 鬥茶 中取勝。由於以往的印象,送到北苑的時候被冷落在一邊。那麼這一款茶後來又怎麼進的內廷?傳説與蔡京有關。

      歷史上當過福建轉運史的多是茶家,比如:蔡襄、賈青、鄭可簡、丁謂 。其中蔡襄還是書法家,他的書法和茶學影響了他的堂弟蔡京。蔡京與徽宗皇帝十分投合,兩人都是書法高手。對於茶,蔡京不僅善於品飲,而且是茶葉經濟專家。他先後對茶葉營銷和税收進行了三次改革,第三次改革在政和年間,被稱為 “政和茶法” 。“政和茶法”一實行果然很有成效,不僅促進了生產,而且增加了茶葉税收,皇帝非常高興。把各地進貢上來的好茶分賜給眾臣,或召集羣臣共飲是徽宗皇帝的習慣,蔡京是陪同品茶最好的人選。蔡京老家在福建莆田仙遊,對於自己家鄉福建好茶再熟悉不過。

       這一年,政和縣有個姓陳的政和楊源人在宮裏當太監多年,被恩准回鄉省親。政和五年春天,陳太監回到京師,捎了幾餅在當鬥茶中取勝的茶送給福建老鄉、當朝太師蔡京。這位行家一看,此茶正是當今皇上曾經稱道過的白茶,而且這幾餅工藝精美絕倫,實在令人愛不釋手。蔡京看茶餅的成色知道是新銙,又見其中一餅瑩潤可愛,隱約有幽香,斷定是絕品。於是,把餅裝入袖中,興匆匆往內廷而去。好茶要有知音,才能得茶趣,愛茶的人都知道這一點。雖然老蔡這個傢伙貫於逢迎拍馬屁,本來早就被徽宗罷官“靠邊站”了,後來投了皇上的愛好,送了好書畫才得以復職的。但是在好茶上,蔡京的確是有眼光的高雅之人。在政和年五年這個春風和煦的下午,白茶的香氣與醇厚悠悠然沁入肺腑,蔡京看到“老闆”臉上露出了難以言傳的喜悦。那是一個美妙的瞬間,“好茶……”天子似言非言,語調飄浮起來。既然是這樣,蔡京就打算順便做一做好事,給關隸縣討個賞賜。

        “獻茶的如今還住在驛館裏,人家可想着官家有沒有賞賜呢。”蔡京故意這麼説。

        “哪裏來的?”

         “關隸縣,福建路,如今在建州府治下。那茶與官家稱道的壑源茶最近,正在官家的北苑地界上。”

         “哦,那朕怎麼沒有聽説過?”

         “那方面來的茶,叫法都有規矩,或稱建州茶,或稱建溪官茶,所以官家並不知曉。”

         “既是茶做得好,又是愛卿的老家,那麼就依愛卿所訂的‘政和茶法’,賜名‘政和’吧。”

      賜名的事像一陣春風飛快地吹到了當地,關隸縣官兵、百姓山呼“萬歲”,口頭、書信人人改稱“政和”。 此時的天子卻開始後悔了,他的年號改來改去,沒有一個比得上“政和”。政通人和啊,哪朝哪代的皇帝不想如此?但是九五之尊,金口玉言,賜就是賜,也不好收回來。過了四年,徽宗皇帝終於依依不捨地改年號為“宣和”。政和縣這個因茶而得來的縣名一直沿用至今。“賜縣名”這件事對於政和實在是值得歡慶的事。關隸,望文生義可以解釋為關押奴隸,或者苦役犯的地方,所謂“氓隸之人”。 一旦改成“政和”就是天地懸殊,萬象生輝了。政和因為茶,成了因茶得名的天下第一縣,從此政通人和!

       民間有一種説法是“一家女兒不吃兩家茶”,説的是一個女兒不許兩家的意思。 在這句民諺中,吃茶成了訂婚的象徵。而 清代文學鉅著《紅樓夢》的第二十五回 寫道,王熙鳳送給 林黛玉暹羅茶 時,開玩笑着説:“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小説中的描寫,也反映了茶在婚戀中的重要作用。

      政和人甚至將男女青年訂婚儀式稱為“插茶”。 這個稱謂反映了茶禮茶俗已深入茶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藴含着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説。

       相傳政和古時候有個名叫 茗香 的姑娘,她面容姣好,眉目清新得像雨水洗過的新茶;她腳步輕盈,活潑機靈得像是茶山上的小山麂;她歌喉婉轉,歌聲甜潤得像紅茶的綿柔回甘。最特別的是她常年在茶山上種茶,在茶坊裏製茶,又生性嗜好飲茶,渾身上下時刻散發着茶味清香,香氣清新持久,常常是腳步還沒到,茶香襲人來,只要是聞到那股淡淡的茶香,人們就知道是 茗香姑娘 來了。

       有一年天時不正,本該春雨綿綿的日子卻旱得一滴水也不見落下,茶農都很焦急。傳説政和縣有一位名叫“銀針姑娘”的美麗女茶神,守護着連綿的茶山,庇佑茶農們風調雨順,茶樹青青,而這位善良的茶神最愛聽的是茶燈戲,所以人們常常在茶山唱茶燈戲給她聽,請她保佑茶山有好收成。茶燈戲常常是一個生角和一個旦角對舞説唱,用優美的身段和動作,訴説男女愛情悲歡離合。它在政和縣東平鎮一帶流傳了幾百年,當地的茶農們,特別是男女青年都愛唱。二月裏,茗香姑娘和女伴們一起結伴上茶山唱茶燈戲,清歌敬茶神,祈盼年景豐 。“春呀春芽芽嘞,春風春雨採新茶。綠的是清明茶,紅的是工夫茶,又長又白銀針茶……” 姑娘們的歌聲在茶山上飄揚,突然對山上載來渾厚響亮的對歌聲: “綠的是清明茶,紅的是工夫茶,又長又白銀針茶。叫聲我的妹呀,我的妹嘞,賣了新茶備嫁粧……”   茗香姑娘 偷眼一看,對面山上是鄰村的後生青巖。他壯實魁偉,雙肩寬厚得像是能扛起一座小山,他歌聲熱烈,能把寒冬的積雪融化。也許是因為他的眼睛比茶葉上的露珠還亮,也許是因為他的聲音比茶山的清風還温和, 茗香姑娘 被深深地吸引了,她大膽地朝着翻山越嶺走過來的青巖唱起了 《十二月採茶歌》:“正月裏採茶是新年,繡鞋踏在青苔上……”,青巖熱烈地迴應:“二月裏採茶龍抬頭,阿妹南樓拋繡球” …… 他們從正月唱到了臘月,歌聲越唱越響,情意越唱越長,就這樣一對善良勤勞的青年相戀了。他們常常結伴上山鬆土鋤草,雙雙採茶炒茶,因為愛情的滋潤,茗香姑娘身上的茶香更濃了。

       有一天,他們倆一起上茶山勞作,城裏的惡霸高員外領着一幫家奴,帶着一批金銀珠寶趕到了茶山上。原來高員外看上了天生香氣迷人的茗香姑娘,想要娶她做第五房的姨太太。他滿心以為只要稍稍炫耀一下自己的財富,一個鄉下窮苦茶農人家的姑娘一定會乖乖地跟他去享受榮華富貴,沒想到他的求婚被茗香姑娘一口就回絕了。他一氣之下就命令手下的狗奴才動手燒了茶山,鋤倒茶樹,想要斷了茶農們的活路。

       為了保住茶山,茗香姑娘悲憤地對高員外説:“別動鄉親們的茶山茶樹。想要我嫁,我要先擺茶敬鄉鄰。”高員外滿口答應“可以可以!”茗香又説:“我要寶釵插髮髻!”高員外連連點頭“沒問題沒問題,只要你肯定嫁,我一定打一支珍珠瑪瑙鑲金玉的寶釵送給你。”紅茗香姑娘説:“那好,等到了我擺茶敬鄉親的那天,我當着大家夥兒的面戴上了哪隻釵我就進哪家的門做哪家的人。”高員外滿心歡喜地趕回家去叫能工巧匠打造鑲金嵌玉的貴重釵子。

       到了清明節前夕,茗香姑娘精心製作好了明前茶,她把左鄰右舍,街坊鄉黨都請到了自家的大廳堂上,擺上了茶壺、茶杯、茶洗、茶墊,又用紅泥小火爐生起了火,燒得一缽清水直冒蟹眼泡了,這才沖茶、刮沫、淋罐、燙杯、灑茶,為鄉親們敬上一盞盞色醇香濃的工夫紅茶,這一切,她做得不慌不忙,高員外也帶着一幫惡僕擠在廳堂裏,盯着她左看右看,看得口水直流,心花怒放。等到鄉親們都品到了新制的明前紅茶,茗香分別給高員外和青巖倒上了香茶。高員外得意洋洋地送上一支鑲着七顆寶石的金釵,青巖送上的,卻是一支不起眼的木釵,這木釵鄉親們一看就都知道是用茶樹枝做成的。高員外以為自己送的寶釵十分貴重,一定能打動姑娘的芳心,就等着茗香姑娘把寶釵插上秀髮,好迎娶她進門。沒想到茗香姑娘看也不看寶釵一眼,落落大方地接過青巖手中的木釵當眾插在頭上,大聲説:“我要嫁就嫁有情郎,黑心惡霸你休想!”鄉親們都為茗香姑娘喝采,大聲嘲笑癩想吃天鵝肉的高員外。高員外氣急敗壞地命令手下動手搶人,燒茶山,鋤茶樹。一時之間鬧得沸沸揚揚,場面十分混亂。大家正在為茗香姑娘着急,為自家的茶山茶樹擔心,突然天空中傳來一陣飄緲的茶歌聲“春呀春芽芽嘞,春風春雨採新茶。綠的是清明茶,紅的是工夫茶,又長又白銀針茶……”滿山茶樹上的新芽一枚一枚騰空飛來,像鋼針一樣刺穿了狗腿子的手掌,刺瞎了高員外的狗眼,刺得他連哭帶喊地帶着惡奴跑回了家,再也不敢來茶鄉聒噪了。在鄉親們的歡笑聲中,青巖和茗香手牽手幸福地站在一起向大家宣佈:感謝茶神銀針姑娘做媒結成好姻緣,今天就是我們訂親的好日子。在大家的祝福聲中,期盼已久的春雨也來湊趣,浠浠瀝瀝地下了起來。

      從那以後,政和茶鄉的人們都把訂婚稱為“插茶”,在訂婚宴上,新娘子都要為賓客敬茶,這樣的習俗一直傳到了今天。

       “中國白茶之鄉”——政和,茶香飄千載,浸潤着人們的生活。" 政和白茶的高貴品格凝聚了青山綠水的厚愛。發揚白茶的品格再加上政和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政和會有一個欣欣向榮的明天,中國的白茶產業與茶文化也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在閒暇之餘,與家人朋友意思泡上一壺白茶,談天説地,講述閩北歷史風物滄桑變化。我想也是人間美事一件。

綠茶有哪些?紅茶有哪些?白茶有哪些?

紅茶:

紅茶是一種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工藝處理的茶葉,特別是經過發酵工藝,使茶葉的內含成份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學變化,構成了紅茶紅湯紅葉的品質特色。由於發酵後綠葉變紅葉,故稱紅茶,又稱發酵茶。紅茶的品質風格與綠茶迥然不同,綠茶以保持天然綠色為貴,而紅茶則以紅豔為上。紅茶是當前世界上產量最多、銷路最廣、銷量最大的一種茶類。我國紅茶按製法和產品品質不同,分為工夫紅茶、小種紅茶和紅碎茶三類。

一、 小種紅茶:是福建特有的一種紅茶。小種紅茶加工過程中採用純松木明火熏製,使茶葉增添了濃烈的松煙香,這是小種紅茶與工夫紅茶最明顯的區別。

二、工夫紅茶:工夫紅茶為我國特有的傳統產品,以做工精細而得名。工夫紅茶在製作過程中很講究的形狀和色、香、味,特別要求條索緊卷完整、勻稱,色澤烏黑潤澤,湯色紅豔明淨,香氣濃純,滋味甘醇,葉底嫩勻。主要產地是安徽、雲南、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市。

1、雲南滇紅 產於滇西南雲南大葉種茶樹分佈區,主產於鳳慶,渤海等縣。其外形條索緊結,鋒苗秀麗,金毫閃爍;內質湯色紅豔,香馨味醇,葉底紅亮,取名"金芽茶"。其製作工藝流程:鮮葉(攤青葉)-擠揉、成型-通氣發酵-毛火-解塊、篩分、散熱-足火-冷卻-毛茶。

2、安徽祁紅 是祁門工夫紅茶的簡稱,主要產於安徽的祁門縣,是工夫紅茶中的珍品。外形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烏潤,湯色紅豔透明,滋潤鮮醇爽口,尤以香氣高超,獨具一格,還有蜜糖香,又似藴藏蘋果香,非其他紅茶所能比,國外贊為"祁門香",被列為與印度的大吉嶺和斯里蘭卡的烏伐齊名的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其製作工藝流程:萎凋-揉捻-發酵-烘乾。

3、廣東英紅茶 產於英德市境內,故簡稱"英紅"。其外形顆粒緊結重實,色澤烏潤,細嫩勻整,金毫顯露;內質香氣鮮醇濃郁,滋味濃厚明亮,金圈明顯,葉底柔軟紅豔。其製作工藝流程:偏輕萎凋、重揉快切、適度發酵和快速烘乾的工藝。

4、廣東荔枝紅茶 為條形荔枝香味型紅茶。其外形條索緊結細直,色澤烏潤,內質香氣芬芳,滋味鮮爽香甜,湯色紅亮,有荔枝風味。其製作工藝流程:採用優良品種荔枝和優質紅茶條,通過科學方法和特殊工藝技術,促使優質紅條茶,吸取荔枝果汁液的香味,製成荔枝紅茶成品。

5、寧紅 主產於江西修水縣,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珍品之一,始於清代中葉。其外型緊細多毫,鋒苗畢露,烏黑油潤,鮮嫩濃郁,鮮醇爽口,柔嫩多芽,湯色紅豔。

6、九曲紅梅 主產於杭州市郊。其條索細緊,色澤烏潤,香高味醇,湯色紅豔,葉底紅明。其製作工藝流程:萎凋-揉捻-發酵-烘焙。

6、政和工夫 產於福建政和縣,是福建三大工夫紅茶中最具高山茶品質特徵的一種條形茶。外形勻稱,毫心顯露,香味具佳。其製作工藝流程:按工夫紅茶初制方法,製成小葉形的原料茶,然後大葉種、小葉種原料茶分別精緻,通過一定規格的篩孔,提尖分級,再依據質量標準,將大茶、小茶分別加工成型,按一定比例拼配成各級政和工夫。

三、紅碎茶 是十九世紀末由我國工夫紅茶製造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類。產品形狀顆粒緊細,色澤烏黑或帶褐色,口味具有"濃、鮮、強"的特點,湯色深紅,適宜於加糖、牛奶和檸檬等飲用。

1、 南川紅碎茶 產於南川市大觀、鳴玉、水江、南平等地。其外形顆粒緊結重實,色澤烏潤,內質香氣鮮深持久,滋味深強鮮爽,湯色紅豔明亮,葉底紅葉嫩勻。製作工藝流程:鮮葉萎凋-揉捻-揉切-抖篩(篩面反覆揉切、篩分)-發酵-乾燥。

2、百色紅碎茶 產於廣西百色地域。其外形烏黑,顆粒緊結,湯色紅潤,滋味濃強鮮爽,香氣高,中和性好。其製作工藝流程:提高鮮葉嫩度,到適度偏輕萎凋,強烈快速揉切,控温控濕發酵,及時乾燥。

綠茶: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9個產茶(區)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居世界之首,綠茶貿易量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綠茶的基本工藝流程分殺青、揉捻、乾燥三個步驟。殺青方式有加熱殺青和熱蒸汽殺青兩種,以蒸汽殺青製成的綠茶稱"蒸青綠茶"。乾燥依最終乾燥方式不同有炒幹、烘乾和曬乾之別,分別稱"炒青"、"烘青"、"蒸青"、"曬青"。

一、 炒青:炒青是我國綠茶中的大宗產品,製法大體是:高温殺青、揉捻、復炒或烘焙至幹。以形狀分,包括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

1、西湖龍井 產於杭州西子湖畔。歷史上有獅、龍、雲、虎、梅五個字號,其中以獅峯龍井最佳。其色綠中顯黃,呈糙米色,香氣高鋭持久,滋味鮮醇。龍井茶色澤翠綠,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釘"。素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炒制工藝有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壓等十大手法。

2、千島玉葉 產於淳安縣千島湖畔。外形扁平挺直,綠翠露毫,內質清香持久,湯色綠亮,滋味濃醇帶甘,葉底嫩綠成朵。

3、平水珠茶 產於浙江紹興市附近,因集中在平水鎮加工,故在國際市場上稱"平水珠茶"。珠茶外形圓緊,呈顆粒狀,身骨重實,宛如珍珠,故稱珠茶。

4、江山綠牡丹 產於浙江江山仙霞山麓。葉色翠綠,白毫微露,葉張厚實,內含物豐富。其製作工藝流程:攤放-殺青-揉捻-乾燥。

5、峨眉竹葉青 產於四川省峨眉山。外形扁平,兩頭尖細,形似竹葉,質香氣高鮮,湯色清明,滋味濃醇,葉底嫩綠勻齊。其製作工藝流程:攤青-殺青-做形-攤涼-分篩、輝鍋-貯存。

6、大佛龍井 產於浙江新昌,該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澤綠翠勻潤,香氣持久,略帶蘭花香,滋味鮮爽甘醇,湯色杏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其製作工藝流程:攤放-殺青-攤涼-輝幹-分篩整形。

7、老竹大方 產於安徽省歙縣,相傳為僧方始創於歙縣老竹嶺,故名。外形扁平勻齊,色澤稍暗,滿披金毫,有板栗香,滋味醇厚,葉底嫩勻,芽葉肥壯。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揉捻-做坯-輝鍋。

8、松蘿茶 產於安徽休寧縣松蘿山。條索緊卷勻壯,色澤綠潤,香氣高爽,滋味濃厚,帶有橄欖香味,湯色綠明,葉底綠嫩。其製作工藝流程:炒-揉-炒。

9、狗牯腦 產於江西遂川縣的狗牯腦山,因形似狗頭而得名。1915年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金質獎章。該茶條索圓緊,芽嫩多毫,香氣帶蘭草花香,滋味醇厚,飲後回甘,湯色明淨。其製作工藝流程:揀青-殺青-揉捻-整形-烘焙-炒幹。

10、屯綠 產於安徽休寧縣、歙縣、祁門縣等地。創制於清嘉道年間,由松蘿茶精加工而來。屯綠以葉綠、湯清、香醇、味厚的優良品質風格著稱,曰"屯綠四絕"。其製作工藝流程:炒-揉-炒。

二、 烘青:鮮葉經過殺青、揉捻,而後烘乾的綠茶稱為烘青。其外形條索完整,白毫顯露,色澤綠潤,沖泡後茶湯香氣清鮮,滋味鮮醇,葉底嫩綠明亮。依原料老嫩和製作工藝不同分為普通烘青和細嫩烘青兩類。

1、徑山茶 於唐代首創,產於浙江徑山一帶。外形細緊,苗秀多毫,內質有獨特的蘭花香且持久,湯色綠明,滋味鮮醇。其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焙-封藏。

2、湧溪火青 於唐代首創,產於浙江徑山一帶。外形細緊,苗秀多毫,內質有獨特的蘭花香且持久,湯色綠明,滋味鮮醇。其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焙-封藏。

3、六安瓜片 於唐代首創,產於浙江徑山一帶。外形細緊,苗秀多毫,內質有獨特的蘭花香且持久,湯色綠明,滋味鮮醇。其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焙-封藏。

4、天目青頂 產於浙江臨安縣天目山。早在明代已被列為貢品。外形條索緊結,芽毫顯露,色澤深綠,油潤有光,清香持久,湯色明亮,葉底成朵。

5、臨海蟠毫 為創新名茶,產於臨海市。其外形似螺花捲曲,銀毫滿披;沖泡時白毫上下翻滾,似雪花飛舞,而後芽頭鼎立;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大小均勻,芽葉肥壯成朵,聞之清香持久,飲之慄香甘醇。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攤涼-理條-造型初幹-烘乾。

6、安吉白茶 產於浙江安吉縣。因色膩如脂滑如玉而得名。外形扁平挺直,香高持久,滋味鮮爽,湯色明亮,葉底成朵。其工藝流程:殺青-清風-壓片-初烘-復烘。

7、雪水雲綠 為新創名茶,產於桐廬縣。其外形緊直略扁,芽鋒顯露,色澤嫩綠,清香高鋭,滋味鮮醇,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勻完整、綠亮。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初焙-整形-復烘-分級。

8、顧渚紫筍 產於浙江興縣顧渚山,是歷史上著名的貢茶。該茶系半炒烘類型,外形緊結,香氣馥郁,湯色清澈,茶味鮮醇,回味甘甜。

9、開化龍頂 產於浙江西部,龍頂茶形美、色綠,色形互補。外形緊直挺秀,芽葉烘青-炒三青-烘乾。成朵勻齊,滋味鮮醇甘爽,湯色杏綠清澈。其工藝流程為:攤青-殺青-揉捻-烘乾。

10、碧螺春 亦稱"嚇煞人香"。產於江蘇太湖的洞庭山一帶的螺形炒青綠茶,因碧螺峯所產的茶葉品質絕佳而得名。碧螺春是採摘清明前初展的芽苞精製而成。成茶形狀捲曲如螺,茸毛遍佈,銀綠隱翠。其製作工藝:殺青-揉捻-搓團顯毫-文火烘乾。

11、黃山毛峯 該茶為歷史名茶,創於清光緒年間。產於安徽省黃山風景區一帶。形似雀舌,色如象牙,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葉底嫩黃,肥壯成朵。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焙。

12、太平猴魁 產於黃山區、龍門一帶,創造於清末。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滋味醇厚回甘,香氣有獨特的"猴韻"。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烘乾。

13、敬亭綠雪 產於安徽省宣城縣敬亭山一帶。形似雀舌,色澤翠綠,身披白毫,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葉底嫩綠,肥壯成朵。

14、舒城蘭花 產於安徽舒城縣。外形條索細卷呈彎鈎狀,芽葉成朵,蘭花香型,湯色泛淺金光澤,沖泡時形似蘭花綻開。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乾。

15、南京雨花茶 1958年為紀念先烈而創制,產於南京中山陵園、雨花台烈士陵園。該茶在綠茶中獨成一格,在我國眾多的名茶中也屬珍品。其外形尤似松針,條索緊細圓直,鋒苗挺秀,色澤翠綠,白毫顯露,香氣濃郁,滋味鮮醇,湯色綠而清。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搓條-篩分-烘焙。

16、高橋銀峯 產於湖南長沙。外形條索細微卷曲,滿披茸毛,色澤翠綠,香氣持久,湯色清亮,滋味鮮醇,葉底嫩綠明亮. 其製作工藝流程:攤青-殺青-清風-初揉-初幹做條-提毫-攤涼-烘焙-攤涼。

17、車雲山毛尖 創制於年間,產於隨州市北部車雲山一帶。該茶外形緊細直圓,鋒毫顯露,內質香氣清高,具濃厚熟板栗香味,滋味醇厚甘爽,湯色嫩黃,清澈明亮,葉底嫩綠柔軟。其製作工藝流程:生鍋-熟鍋-趕條-理條-烘焙-揀剔、包裝。

18、都勻毛尖 產於貴州省都勻縣。其特點為"三綠透三黃",即幹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外形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香清,味濃,葉底勻整明亮。其工藝流程:薄攤-殺青-輕揉-做形提毫-烘乾。

19、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信陽縣。外形細、緊、直,多白毫;內質清香,湯綠味濃。其工藝流程為:攤涼-生鍋-熟鍋-初烘-攤涼-復烘-揀剔-包裝。

20、桂平西山茶 產於廣西桂平縣的西山。條索緊結,纖細勻整,呈龍捲狀,黛綠銀尖,茸毫蓋峯梢,幽香持久,滋味醇和鮮爽,湯色碧綠,葉底明亮。其工藝流程:攤青-殺青-炒揉-炒條-烘焙-復烘。

三、曬青是綠茶類中用日光曬乾的茶,主要作為沱茶、緊茶、餅茶、方茶、康磚等緊壓茶的原料。主產地是雲南、四川、貴州、廣西、湖北、陝西等省。

1.滇青(dian-qing):產於雲南、四川、陝西等省。其品質特徵:外形條索粗壯肥碩,白毫顯露,色澤深綠油潤,香氣濃醇,富有收斂性沖泡。湯色明亮,葉底肥厚。

四、蒸青茶以高温蒸汽將茶鮮葉殺青,而後揉捻、乾燥而成。有"色綠、湯綠、葉綠"的三綠特點,色翠誘人。

1、恩施玉露茶 產於湖北省恩施市東郊五峯山。沿用唐代的蒸氣殺青方法,是我國目前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傳統蒸青綠茶。其相傳創於清康熙年間。外形條索緊圓光滑、纖細挺直如針,色澤蒼翠綠潤,被譽為“松針”。懸浮杯中,繼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湯色嫩綠明亮,如玉如露,香氣清爽,滋味醇和。

白茶:

白茶屬輕發酵茶,基本工藝過程分為萎凋、曬乾或烘乾。主產於福建省。白茶常選用芽葉上白茸毛多的品種,製成的成品茶滿披白毫,銀白素雅,湯色清淡,味鮮醇。白茶因採用原料不同,分芽茶與葉茶兩類。

1、白毫銀針 又名白毫,為歷史名茶。產於建陽市、政和縣、福鼎市、松溪縣。其外形芽壯肥碩顯毫,形挺直似針,毫白如銀,色澤銀灰,熠熠閃光。湯色杏黃,滋味醇厚回甘,毫香新鮮,開湯後,芽尖向上,茶芽徐徐下落,豎立於水中,慢慢下沉至杯底,條條挺立,上下交錯,望之酷似石鐘乳,頗為壯觀。其製作工藝流程:剝針-萎凋-乾燥-烘乾-曬乾。

2、白牡丹 產於福建福鼎、政和等地。其外形肥壯,芽葉連枝,葉緣垂卷,葉態自然,葉色灰綠,夾似銀白毫心,呈"抱心形"。滋味清醇微甜,毫香鮮嫩持久,湯色杏黃明亮,葉底嫩勻完整,葉脈微紅,佈於綠葉之中, 有"紅裝素裹"之譽。其製作工藝流程:室內自然萎凋-並篩-乾燥-焙籠烘焙-機械烘焙-加温萎凋-揀剔。

v

三大功夫茶是哪幾種茶

三大功夫茶是指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三類功夫茶。

政和工夫:政和工夫產於政和縣,創制於1874年,前身是“遂應場仙巖工夫”,以小葉茶製成紅茶俗稱“小紅”。

坦洋工夫:坦洋工夫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麗的坦洋村,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進四)者,試製紅茶成功,經廣州運銷西歐,很受歡迎。

白琳工夫:白琳工夫產於福鼎市境內的太姥山,興起於19世紀50年代前後,以主產地福鼎市白琳鎮,命名“白琳工夫”,其以高超的純手工製作工藝和獨特優質的產質,在海內外享有盛名,是閩紅三大工夫之一。

擴展資料:

白琳工夫多以福鼎大白茶,大毫茶品種採製。外形條索細長,稍帶彎曲,色澤黃黑,帶金白毫,香氣毫香顯,具甘草香,湯色淺黃紅亮,滋味清鮮醇和,葉底鮮紅帶黃。

政和工夫外形條索肥壯,金毫尖多,色澤烏褐油潤,內質香氣高而濃烈帶甜香,湯色紅豔,金圈顯目,滋味醇厚甘甜,葉底鮮嫩勻整,呈紅銅色。

坦洋工夫外形條索緊結整齊,葉色潤澤,毫尖金黃,香氣高鋭持久,內質清鮮甜和,甘爽醇厚,湯色紅豔呈深金,葉底紅勻光潤,滋味醇厚,略帶桂圓香氣。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政和工夫茶

百度百科-坦洋工夫

百度百科-白琳工夫

功夫紅茶的保存方法是什麼

  紅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種類繁多,其較為出名的有祁門紅茶、政工夫紅茶、坦洋紅茶等。那你知道功夫紅茶應該如何保存呢?下面是我為您分享了功夫紅茶的保存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功夫紅茶的保存方法

  工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也是我國傳統出口商品。當前我國十九個省產茶(包括試種地區新疆、工夫紅茶),其中有十二個省先後生產工夫紅茶。福建政和工夫紅茶成品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豔,滋味醇厚。

  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外形條索緊結圓實,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採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紅茶的保存方法有以下四種:

  1、密封保存:保存政和工夫紅茶時要將茶葉密封好,然後再進行保存,這樣可以保證茶葉保存的時間越長,更好的保持茶葉的質量。

  2、避光保存:保存政和工夫紅茶時,不要將其放在陽光照射的地方,要做到避光保存。如果茶葉長時間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發生光合作用,使得茶葉中的成分發生改變,營養物質流失掉。

  3、乾燥保存:保存政和工夫紅茶時要注意放置在乾燥的環境中,如果環境潮濕的話,茶葉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使得茶葉受潮變壞。

  4、避異味保存:保存政和工夫紅茶時要注意不能放置在有異味的地方,因為茶葉也是會吸收異味的,如果放置在有異味的地方,茶葉吸收了異味之後茶葉沖泡出來就會變味。

  功夫紅茶的功效

  提神消疲

  經由醫學實驗發現,紅茶中的***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鋭,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它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生津清熱

  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並且產生清涼感;同時***控制下丘腦的體温中樞,調節體温,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利尿

  在紅茶中的***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並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於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於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消炎殺菌

  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塗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解毒

  據實驗證明,紅茶中的茶多鹼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沉澱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工夫紅茶的泡法

  先將新鮮的冷水注入煮水壺裏煮沸:然後將正滾沸的開水注入到茶壺和茶具中,以漸歇的方式温壺及温杯,避免水温變化太大。

  將工夫紅茶茶葉置入到茶壺中,工夫紅茶茶葉的投放量要根據人數的多少來決定,太多茶葉會顯得太濃,太少的話茶葉體現不出味道。然後將沸水注入壺裏泡茶,這裏在沸水的使用上我們選擇開始沸騰之後約30秒的時間的水,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幣大小的圓形時,來沖泡工夫紅茶,最適合不過的了。

  靜心等候正確的沖泡時間,等到泡的差不錯時,將壺內沖泡好的茶湯,倒入茶杯中,然後就可以進行品茗了。如果人比較多的話,可以先將茶水倒入公道杯中,然後再分到各個品茗杯中,大家一起進行品茗。

  工夫紅茶的其它沖泡方式

過年送領導領帶茶葉怎麼挑選?

過年送領導領帶茶葉主要從領導的個人所好(投其所好)、家鄉特色名茶(體現心意)、送女領導紅茶(暖胃貼心)這三個方面進行挑選,是非常有效的。

1、看領導的個人所好

很多送茶是投其所好,而且既然是你領導,你肯定是瞭解的,可以看看領導平時喜歡喝什麼茶,可以看看他桌子上或是櫃子裏面有什麼茶?這樣的話就有一個目標了。然後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和領導的消費習慣來選擇適當的價位。

2、家鄉特色名茶

很多人送給是喜歡送自己的家鄉茶,像安徽,在省內一般送給客户或是送給省外的客户,都是首選安徽茶,自己家鄉的特產,像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黃山毛峯,這幾年秋冬送祁門紅茶也是特別多。因為紅茶可以養胃暖身。像在江浙,一般送龍井,安吉白茶的多,像廣東福建就是送鐵觀音,大紅袍,正山小種。

3、送女領導紅茶

像這幾年很多人送紅茶的多,如果領導是女性就是送紅茶更好了,因為像紅茶特別適合在冬天喝,而且快過年了,肯定會吃油膩的東西比較多,這個時候飯後一杯紅茶可以養胃暖身

紅茶品種

1、小種紅茶:正山小種、外山小種。

2、工夫紅茶:祁門工夫、滇紅工夫、川紅工夫、昭平工夫、閩紅三大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寧紅工夫、九曲紅梅、英德紅茶、金毫紅茶等。

3、紅碎茶:宜興紅碎茶、南川紅碎茶、雲南紅碎茶。

簡述茶葉的分類,並列舉每類茶葉的代表名品和特點

中國六大茶系:綠茶,黃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黑茶。

1、綠茶,代表茶葉碧螺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

2、黃茶,代表茶葉蒙頂黃芽,蒙頂黃芽外形扁直,芽條勻整,色澤嫩黃,芽毫顯露,花香幽長,湯色黃亮透碧,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全芽嫩黃。

3、烏龍茶,代表茶鐵觀音,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

4、紅茶,代表茶工夫茶,潮州工夫茶講究茶具器皿配備之精良和烹製之功夫。茶壺、茶杯、茶盤、茶墊、水瓶、泥爐、砂銚、欖核碳等是必備的茶具。

5、白茶,代表茶白毫銀針,由於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製成成品茶後,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其針狀成品茶,長約三釐米。

6、黑茶,代表茶湖南黑茶,湖南黑毛茶內質要求香味醇厚,帶松煙香,無粗澀味,湯色橙黃,葉底黃褐。

擴展資料:

茶樹種植的自然條件包括地貌、氣候、土壤類型等。地形以丘陵為主,排水條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無霜期長,光照條件好,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宜各種類型的茶樹生長,尤其適合大葉種茶樹生長。

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較多,夏秋雨多霧大(雲南茶區),日照較少利於茶樹越冬和養分積累,利於夏秋茶的品質。

茶分幾大類都是什麼茶

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紅、綠、青(烏龍)、黃、黑、白六大類。紅茶是我國第二大茶類,有英紅九號、信陽紅茶、漢中紅茶、日照紅茶、祁門紅茶、九曲紅梅、川紅茶、滇紅茶、白琳工夫紅茶、正山小種、金駿眉、英德紅茶、坦洋工夫紅茶、政和工夫紅茶、越紅茶、蘇紅、宜昌紅茶等。

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紅、綠、青(烏龍)、黃、黑、白六大類。

1、紅茶是我國第二大茶類,有英紅九號、信陽紅茶、漢中紅茶、日照紅茶、祁門紅茶、九曲紅梅、川紅茶、滇紅茶、白琳工夫紅茶、正山小種、金駿眉、英德紅茶、坦洋工夫紅茶、政和工夫紅茶、越紅茶、蘇紅、宜昌紅茶等。

2、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採摘茶葉的新葉或者芽,沒有經過發酵就製成的飲品,其中比較優質的品種有六安瓜片、碧螺春、龍井茶、信陽毛尖。

3、青茶也叫烏龍茶,是幾大茶類中獨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由宋代貢龍茶團、鳳餅演變來的。其中有鐵觀音、黃旦(黃金桂)、本山、毛蟹、梅佔、大葉烏龍,武夷巖茶、凍頂烏龍、水仙、大紅袍、肉桂、奇蘭、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色種等。

4、黃茶按照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種。黃芽茶有“金鑲玉”的美稱,主要品種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等。

5、黑茶的成品茶外觀顏色為黑色,因此得名黑茶,主要品種有安化黑茶(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湖北青磚茶、四川藏茶(邊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雲南黑茶(普洱茶)、廣西六堡茶及陝西黑茶(茯茶)等。 

6、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只經過曬或者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豪完整,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等的品質特點。主要品種有白牡丹、白毫銀針、貢眉。

TAG標籤:工夫 紅茶 白茶 政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