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書法作怎麼寫

1. 書法落款怎麼寫

第一個問題 當然能

書法作怎麼寫

第二個問題 主要看你的佈局,一般在作品的左邊中間稍靠下一些

還有,你想簡潔一些也可以。但要注意落款要與作品協調 (總不能作品字一堆,落款只有幾個字或是橫幅上寫一堆吧)

印章一個就夠(我也只用一個)。

説明一下一些書法作品有好多印章是因為每一個收藏者都蓋一個,所以就多了。其實原作品上應該只有一到兩個

順便提一下,下印章時應注意:印章在作品最後一行字上邊,應與落款在同一直線上,在落款下邊

2. 書法作品怎麼寫

書法作品的寫法分:內容的分行布白、題款和印章。

分行布白是根據書體、內容、風格、篇幅的變化而不同。如果內容、字數很多,而篇幅有限,且書體又屬渾厚開張的風格,那麼分行布白勢必變茂密,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注意茂密充實而不擁擠紊亂。如果是隸、楷,分行布白一般都採取縱橫成行,隸書縱行字距寬於橫行,楷書縱橫相當,有的還採取打朱絲欄(用毛筆或鴨嘴筆扶尺畫成),或分格寫,字體風格秀麗的字,一般分行布白都比較疏朗。但隸、楷書也有茂密的布白,如顏字。如果分行布白縱橫均勻又過於茂密,就可能產生擁擠現象。如果布白縱橫均勻,風格秀麗疏朗,則更要講究字體的大小,筆畫的斜正、開合的變化;如果是縱成行橫錯列的行草書,由於點劃的使轉,形成疏密、參錯、穿差、險夷、開合等錯綜複雜的變化,分行布白或疏朗或藏密均可隨人意,但以適宜為止,變化而不堆砌錯亂。 古代書法作品都是縱寫,很少有橫寫的,只有匾額、橫披是橫寫的;題畫和扇面題字、文章標題等也有橫寫的。一般都右起左行。其分行布白的要求和豎寫大體一致。

題款和印章雖是書法作品內容的附屬,但是對一幅書法作品來説,是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到畫面的虛實變化、補空填白等作用。有些作品往往因對題款、印章不夠重視,破壞了全局的統一和變化,損壞了作品的章法佈局的完美。

題款是一幅書法作品的説明文字,包括對書寫內容的説明,為誰而作,創作時間、地點、作者姓名。

題款分單款和雙款。內容也有簡有繁。如果是單款,簡單寫法只寫作者姓名或時間;如果是繁寫,則把所寫內容的説明,如詩詞的作者(包括詞牌),為什麼作,寫於何年何月、何地或什麼齋室名稱等。雙款是指包括受書者姓名,如**囑書、雅正、斧正、正腕等。題款的書體,一般用行書體,字體要比正文字小,寫在正文的左側,相當一行字的位置。有的題款字數很多,正文反而不如題款字多,則題款也是正文佈局的一部分。正文字大而疏朗,題款字小而嚴密,達到全幅變化而統一。如果題款字數少,題款和具名及印章之間的距離可拉大一些,但以勻稱為宜,具名之下的地點和印章,下延不得超過正文的下腳線,最好距半個字或一個字。如果正文寫完後只留下有限位置給題款,題款應簡單,只具姓名、年月、印章,或只具姓名和印章。

印章雖小,但不可忽視。它在一幅書法作品中,能烘托氣氛,調整佈局,增加變化,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有些作品,正文和題款都寫的很好,但由於印章處理不妥,或歪斜,或位置不合適,或大小多寡不宜,都會影響和破壞章法佈局的完美統一。

印章中分姓名章和閒章兩種,姓名章刻的是作者的姓名,或單姓單名,或別名雅號,蓋在其名之下或旁邊空白處。用一方或兩方視下空位置大小,如果具名在縱長三分之二的上方,則印章可鈐蓋大小兩方印章,如具名很靠下,無鈐蓋印章處,而旁邊空白又較大,則可鈐蓋具名的左旁,閒章的內容往往寄託了作者的思想情操和對藝術的見解等等,可以幫助觀眾對作者作品的認識,其實閒章並不閒,有着豐富的內容。閒章一般蓋在右邊緊靠字行的的空白處,又名“引首章”;蓋在題名後的空白處,又稱“壓腳章”。印章的形狀有方、園、橢圓或不規則的,且有大有小。姓名章的大小要和作品的字幅和書體的大小相一致。閒章可略大些,但也因和字幅、書體相稱。總之應和整幅作品章法佈局相調和為原則。印章分朱文章和白文章(也有半方朱文半方白文的),朱文為陽刻章,白文為陰刻章。用陰文或陽文視佈局的需要,一般都用陰文的白文章。

3. 書法作品怎麼落款

1、在稱謂方面: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係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2、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鑑、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鑑、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鑑可、鑑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鑑、尊鑑、法鑑、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鑑、屬、鑑、玩。

3、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屬書、醉書、嘴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4、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制石、篆刻。

5、日期:

古代書畫家一般採用帝王年號與干支歷、農曆按需要相結合的方法來紀年、月、日。如王羲之《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號,“歲在癸丑”是干支曆法的紀年。又如釋慧湛《佛説生經》:“陳太建八年歲次丙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落款

4. 書法作品如何書寫落款

書法落款常識

一、稱謂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係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二、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鑑、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鑑、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鑑可、鑑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鑑、尊鑑、法鑑、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鑑、屬、鑑、玩。

三、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屬書、醉書、嘴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四、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制石、篆刻。

五、日期

歷代書畫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日期的瞭解,能使我們在閲讀臨習碑帖法書的時候,掌握書家不同時期作品的風格面貌,瞭解一幅書法作品的所處年代及歷史背景,對提高自身的書畫鑑賞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古代書畫家一般採用帝王年號與干支歷、農曆按需要相結合的方法來紀年、月、日。如王羲之《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號,“歲在癸丑”是干支曆法的紀年。又如釋慧湛《佛説生經》:“陳太建八年歲次丙申”。

擴展資料

書法落款注意這2點

第一、注意字體風格的一致、搭配和呼應

很多書法作品的落款,基本上要和正文的字體一致、有連貫性。一般來説,又可以分為風格要求以及書體要求兩方面。

1.風格要求

比方説正文是行書,那麼最好落款就是行書。而且落款的行書風格要基本上和作品風格一致。

例如,你寫的王羲之、王獻之的行書,那麼落款最好照着二王的路子來,和二王風格相近似就好。

你學的顏真卿的書法,那就照着顏真卿的書法來寫,寫的厚重、寬博大氣一點。

這是在風格上的注意事項。

2.字體要求

對於正文內容的書寫,無非就是篆隸行楷草這五種書體。

其中,篆隸楷等書體,因為筆畫和結構上相較於行草書,更具有穩定性,因此可分為一類處理,而草書和行書因為筆畫和結構的靈動,需要另外處理。

(1)篆隸楷的書寫落款

當你寫楷書、篆書、隸書的時候,落款最好不要落楷書款、或者篆書、隸書款。

雖然我們説,落款要保持和字體的一致性,但是這三種書體不適合作為落款之用。因為難免會產生雷同之感,整篇作品顯得很呆板,最好把落款處理成行楷,這樣既不顯得突兀,也不會很死板。

(2)行草書落款

當你寫行草書的時候,最好落款其書體保持一致性,這樣整體協調。行書就是行書款,草書就寫行草落款。

第二、注意落款內容

落款內容按照字數多少可以用不同的區分,字數少的被稱為窮款,也有些比較多的雙行款,甚至長篇大論型的落款。

其內容一般囊括時間、書寫內容、書寫人、書寫感想、書寫情景等等一系列內容。

如果作品字數較多,可以落窮款,基本簡單交代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正文字數較少,甚至有些書法作品就一個字、單字作品,那就需要多些點了,甚至可以落長款。

比如,只寫一個“龍”字,可以落一個對聯,用來讚美龍的,比如“雲霧生來非假物,自家吁氣自成雲”,落這樣一個對聯,就不會顯得內容單薄了。

如果單字作品還落窮款,就顯得勢單力薄,沒有豐滿之感。但也不要過多,以免喧賓奪主,造成作品中心不穩。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落款

5. 書法通常以什麼作為書寫的內容

落款是指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容以外的書寫內容。

落款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號等。 一、落款的格式 落款有“雙款”“單款”兩種。

雙款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上款寫明作品內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下款: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

有下款沒有上款的稱為單款,單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內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內容。如果沒有書贈對象,就只落單款。

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長款即在正文出處書寫時間、名號、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文字應情真意長,使人玩味無窮。

它不僅起能到調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從中體現出作者的人品和修養。短款即只落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其中幾項。

若作品空白較多或出於構圖的需要,可以落長款;若作品內容佔畫面較滿,則需要落短款或窮款。如果餘紙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號,謂之“窮款”。

書法作品在謀篇佈局時,要考慮到落款的位置。如果書贈對聯,須將上款寫在上聯,下款落在下聯;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寫在左邊,如分兩行落款,則上款寫在前行,下款寫在後行;若單行落款,則上款寫在上半部,下款寫在下半部,以示禮貌。

單款和雙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齊,要有參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幾個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儘量上靠,寧可上緊下鬆,不可上松下緊。 落款的字體,一般是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書。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書、章草、楷、行書;正文若是隸書、楷書、魏碑,落款可用楷書或行書;草書落款,除用於自身為草書外,因較難識別,一般不用於落款。

實際運用最多的落款字體還是行書,既易識別,又顯活潑。款字的大小應小於正文字體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針對豎幅作品而言的。對於橫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與豎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頭與結尾,都不能到達或超過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個字。 二、上(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鑑、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鑑、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鑑可、鑑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鑑、尊鑑、法鑑、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請正、指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鑑、屬、鑑、玩 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篆刻邊款用:刻作、刻石、刊石、治石、篆刻、記、制 三、稱謂 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在書畫或某方面有專長者) 關係較親密:學(仁)弟、吾(賢)弟 老師對學生:學(賢)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 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四、落款時間的寫法 落款用農曆(陰曆),則全是農曆;用陽曆則全用陽曆 。

傳統內容不宜用陽曆。從左開始書寫,落款在右;從右開始書寫,落款在左。

落款時時季的雅稱:【農曆一月】 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獻春、春王、華歲、歲歲、肇歲、開歲、獻歲、芳歲、初歲、初月、初陽、孟陽、新陽、春陽、春王、太簇、歲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謹月、建寅、寅月、楊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 【農曆二月】 如月、梅見月、梅月、麗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夾鍾、仲鍾、仲春、仲陽、中和月、四陽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壯、竹秋、花 朝 【農曆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蠶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櫻筍月、姑洗、桃浪、雩風、五陽月、桃季月、花飛月、小清明、竹秋 【農曆四月】 乏月、荒月、陽月、農月、乾月、巳月、畏月、雲月、槐月、麥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維夏、始夏、槐夏、得鳥羽月、花殘月、仲侶、純陽、純乾、正陽月、和月、麥秋月、麥候、麥序、六陽、榎月、梅溽 【農曆五月】 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陽月、蒲月、蘭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惡月、橘月、月不見月、吹喜月、皋月、蕤賓、榴月、端陽月、暑月、鶉月、鳴蜩、夏五、賤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種、啟明、鬱蒸 【農曆六月】 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長夏、極暑、組暑、溽暑、林鐘、精陽 【農曆七月】 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蘭秋、蘭月、申月、巧月、瓜月、涼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

6. 寫書法的格式,要詳細的

書法的格式書寫分為下面幾種:條幅 、楹聯、中堂 、斗方 、匾額 、條屏 、扇面、冊頁、手卷。

詳細介紹如下:1,斗方:中國書畫的一種式樣。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紙對裁兩份,二尺高二尺寬,也可把四尺宣紙裁為八份,稱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豎行書寫的正方形的作品。

書寫內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為行列多,篇章佈局時應十分強調上下左右的大小、開合、呼應及節奏變化等。

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係,款字一般小於正文,要自然生動。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佈局時應留出餘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佔一行或兩行,上下均不能與正文平齊。

印章要小於款字,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2,三開:中國書畫的一種式樣。

呈長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紙分三份裁開,稱四尺三開。

若用五尺宣紙分三份裁開,稱五尺三開。以此類推,同是三開,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開一般為三尺畫面(實際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開則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開畫面的面積為四尺。 3,對幅: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

通常兩幅成對懸掛。如書法對幅,稱“字對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7613230”或 “對聯”。

明清繪畫有“畫對”,是兩幅大小相等的屏條,成對懸掛。也有廳堂正中掛中堂立軸畫,兩邊分掛“字對”,或中間懸掛中常立軸書法,兩側懸掛“畫對”。

4,中堂:中堂是豎行書寫的長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為68CM*45CM)。

因為尺幅比較大,所以需要創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體把握作品佈局的能力。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係,要使它們之間主次有別,相應生輝。

落款切忌暄賓奪主。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佈局時應留出餘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佔一行或數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

印章要小於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蓋在款字的下方,也可蓋在款字左側。 5,條幅:條幅是豎行書寫的長條作品。

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對裁。安排章法時,應能根據書體的特點,精心構思,立意要新。

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係,。落款要錯落有致,自然生動。

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佈局時應留出餘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後面另佔一行或兩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於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也可蓋在款字左側。

條幅常見的格式有兩種:①寫成兩行或三行的。兩行的格式。

左右兩行均靠紙的左右兩邊寫,中間留出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聯繫節奏,以及兩行間的彼此呼應。

落款通常寫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應略高於第一行末一個字。款字可寫一行或兩行。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間的相互關係,穿插映帶及節奏變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於一、二兩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寫款,款字應短於正文,上下不宜與正文平行。

②居中寫一行(少字數)的。書寫內容一般為格言、警句或一句詩詞等。

字數較少,寫時要注意字的開合及節奏變化,以求生動。落款可分單款、雙款。

單款一般寫在左側中間的位置。款字內容包括書寫時間、作者的名號,也可只寫作者名或號。

印章蓋在款字下方,一般以兩方為宜,印與印之間要適當拉開距離。落雙款,上款寫在作品的右側中間偏上的部分,一般寫創作作品的時間,若是贈送作品,則需寫明被贈者的名或號,稱謂及雅正、惠存,清賞等字樣。

6,對聯:又稱楹聯。分為上下兩聯,右邊的為上聯,左邊的為下聯。

上下聯的尺寸可與條幅等同,也可大於或小於條幅。對聯的書寫內容規定極為嚴格,只能是對仗的句子(上下聯字數相等,平仄相對、一般字不重複出現),包括對偶句(俗稱對子)、律詩中的中間兩聯(頷聯、頸聯)。

對偶句常見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聯,多到數十字、上百字一聯的。律詩則分為五言、七言兩種。

五言、七言的對聯,在安排章法時,上下聯應單行居中豎寫。十字以上的對偶句,則宜寫成雙行或多行(注意書寫順序,上聯從右向左,下聯則從左向右。

落雙款,分別於上下聯的未尾,款字略高於正文底端)。上下聯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

處理好一聯內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變化,及上下兩聯間的呼應,令上下兩聯成為一個整體。 十字以下對聯的落款分為上下款和單款兩種。

上下款,上款寫在上聯右邊,下款寫在下聯左邊。上款一般寫詩句的作者、篇名等內容,如“黃庭堅登快閣詩句”下款則寫書者的姓名、號,以及書寫地點、時間等內容。

如“丙子閒堂書於北京”若是贈送作品,上聯需寫明被贈者的名或號、稱謂及雅正、惠存、清賞等字樣。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別人請你寫的一幅作品,上聯則寫請你作書人的名或號,稱謂外加上“囑書”等字樣。

單款一般寫在下聯左側中間偏上的位置。款字內容包括書寫時間、作者的名號,也可只寫作者名或號。

印章蓋在款字下方,一般以兩方為宜,印與印之間要適當拉開距離。 。

7. 書法作品怎樣寫落款字體

書法作品關於落款的常識:

一、稱謂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係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二、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鑑、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鑑、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鑑可、鑑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鑑、尊鑑、法鑑、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鑑、屬、鑑、玩

三、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屬書、醉書、嘴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四、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制石、篆刻

示例:

上款:***學兄囑題、惠存、斧正、雅正、正之等。

下款:****或***敬書、書,然後添上書寫時間。

落款古代多在書信、字畫上題字,用毛筆豎寫姓名年月,用以贈送禮物時表明贈送人和受贈人,也為書法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現多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7613237在公文、字條上署名,一般為橫寫,表明其法律效應。

8. 毛筆楷書怎麼寫

毛筆字——是指按傳統法度書寫的毛筆字,而不是用毛筆隨意寫出的字。

它是學習書法的第一階段。怎樣寫好毛筆字,是一個很複雜、很具體的大問題,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講透徹的。

基本要領 要想寫好毛筆字必須掌握好筆法和字法。 執筆——蘇東坡説:“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

五指執筆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桿(適當高度),保證筆桿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外側,既加強食指捏筆的力量,又發揮把筆往裏鈎的作用;無名指的甲肉之際抵在筆桿內側,起着把筆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無名指的指肚下部,輔助無名指把筆往外推。握筆時要如古人所説:“令掌虛如握卵”,這樣便於運筆。

學書要經常練習握筆、鈎回、推出和旋轉筆桿(加上腕的作用)練習畫直線和弧線。執筆的高低和是否懸腕、懸肘,由所書字的大小來決定,小字低執,枕腕;大字高執,懸腕;再大則需懸肘。

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所謂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

提按——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隻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

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

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

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鈎),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結字——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

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

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

學寫字應先從楷書或隸書入手。掌握各種筆法後再學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

臨帖是練好字的必需手段。不臨帖,全憑自己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

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恆心與毅力,要持之以恆,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説:“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學習楷書必不能越過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

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 ,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鈎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劃,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筆為磔,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

相傳為隋代智永或東晉王羲之或唐代張旭所創,因其為寫楷書的基本法則,後人又有將八法引為書法的代稱。 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

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以後,王羲之的孫子智永又將這“永字八法”傳給虞世南,再後來,經過很多書法家一直傳了下來。

相傳,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裏的風景深探吸引,便在山頂住了下來,終日盡情欣賞日出奇觀和雲濤霧海,並且從中獲得了書法靈感。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練字,不停地洗筆、洗硯,最後竟然把一個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可見其對書法研究的痴迷程度。

有一天深夜,王羲之還在練字,白紙寫了一張又一張,鋪得滿地都是,但還是不滿意。後來實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亡睡着了。

這時.忽然刮來一陣清風,一朵白雲飄然而至,雲朵上有位鶴髮銀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説:“我看你每天潛心研究書法,十分用功,現在我教你領悟一個筆訣,日後自有作用。你伸過手來。”

王羲之聽到這裏將信將疑地伸手過去。老人在他手心上寫了一個字,然後點點頭説:“你書法技藝會越來越高的。”

説罷就消失在空中了。這時王羲之急忙喊道: “先生家居何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地傳來一聲:“天台白雲……”看着老人走了之後,王羲之一看手心,原來是個“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終於明白了,橫豎勾,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的訣竅,都體現在這“永”字上了。

白雲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筆訣啊!此後,王羲之練字更加勤奮了,書法也更加灑脱高超了。後來有一次,王羲之和朋友在蘭亭歡聚時,便揮筆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書法珍寶《蘭亭集序》,為世人傳頌。

基本釋義 永字八法其實就是「永」這個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劃,以柳宗元所着中國書學淺説一書中解説較為明瞭。(1)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 (2)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3)豎為弩(用力也);(4)鈎為趯 (跳貌,與躍同);(5)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6)撇為掠(如用篦之掠發);(7)短撇為啄(如鳥之啄。

TAG標籤:書法 #